民意裹挾造反起義,雖然也是一條出路。隻是,沒有謀劃,沒有準備,倉促造反的代價,隻能用悲催來形容——除了全軍覆沒,沒有任何僥幸存在。
不說其他的,就說曆史上有名的“染工暴動”——張紹和蘇玄明二人,他們造反的目的真的不要太單純,他們兩個僅僅是為了要體驗一下皇家生活。
隻能說無知者無畏!
勇氣值得讚賞!
可惜行為卻令人覺得滑稽可笑,當真可憐又可悲。
說起來依照當時的形勢,如果好好籌謀一番,未必不能真的造反成功。
當時,宦官當政,綱紀敗壞,烽煙四起,京城的這次暴動幾乎是順理成章地發生的,就如同這會兒修城牆的員工們一般毫無征兆。
“染工暴動”發生在長慶四年。
說起來這次暴動造反的主要人物既不是王公大臣,也不是宦官藩將,而是兩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一個是染坊的役夫張韶,另一個是在長安街頭卜卦的蘇玄明。
張韶和蘇玄明是極要好的朋友,他們經常一起喝酒聊天。有一天晚上,兩人又聚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閑聊。
張韶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笑著對蘇玄明說:“今天真是開心啊!”
蘇玄明也跟著笑了起來,他拿起酒壺給張韶倒滿酒,然後說道:“是啊,我們能夠彼此相識,真是太幸運了。”
張韶感慨地說:“不過,有時候我覺得人生還是有些遺憾。”
蘇玄明聽了這話,突然神秘兮兮地湊到張韶耳邊說:
“哥們,我告訴你一件事。昨晚我給你算了一卦,卦象顯示你很快就會坐在皇帝的寶座上和我喝酒吃菜呢。”
張韶驚訝地看著蘇玄明,以為他在開玩笑,但蘇玄明卻一臉認真地說:
“真的,卦象就是這樣說的。現在皇帝整天沉迷於玩樂,白天打馬球,晚上捉狐狸,根本不理朝政,皇宮裏也很少待。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張韶被蘇玄明的話打動了,心裏開始琢磨起來。他想,也許這真的是個機會。畢竟,蘇玄明的卦象還是比較準的。於是他決定聽從蘇玄明的建議,準備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
隻能說無知者無畏。
張韶和蘇玄明帶著人很快殺到了清思殿,此時唐敬宗李湛正在清思殿內玩得正嗨,他正在打馬球呢。看到這些殺氣騰騰的人,頓時嚇得屁滾尿流,趕緊逃跑。
張韶他們一路追殺,殺到了清思殿後,張韶一進清思殿就直奔禦座而去,坐下後開始吃起了唐敬宗李湛還沒吃完的禦膳,一邊吃一邊興奮地對蘇玄明說道:
“老蘇,您的卦真靈啊!果然有機會坐到禦座上享受皇帝的待遇啊!”
蘇玄明聽了張韶的話,心裏也是美滋滋的。兩人坐在禦案兩邊,大口吃著禦膳,吃得那叫一個開心。
然而,吃著吃著,蘇玄明突然醒悟過來,驚訝地問張韶道:“難道我們就隻是來這裏吃一頓飯而已嘛?沒有別的事情要做了嗎?”
張韶一聽,也恍然大悟,對啊,自己怎麽這麽笨呢,難道就隻是來吃頓飯而已嘛?
於是兩人麵麵相覷,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辦。畢竟,這兩人就是酒壯慫人膽,說幹就幹啊!根本就沒有任何章程,更別說明確的目標和部署了。
還沒等兩人反應過來呢,朝廷這邊的左軍中尉馬存亮已經迅速調集了大量的兵力,對暴動的染工們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張韶、蘇玄明以及他們的追隨者總共才一百來人,哪裏經得起正規軍的圍剿。最終,張韶、蘇玄明和他們的追隨者都被當成西瓜一樣給哢嚓了!
這場鬧劇就這樣結束了。
可是,付出的卻是慘痛的代價。
蘇小丫和虞書衡自然不希望危小二成為第二個蘇玄明。
畢竟,有蘇家出麵,事情完全在可控範圍之內,這些老百姓們沒必要搞得傷痕累累,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蘇小丫和虞書衡想看到的,隻不過是讓危小二點燃這些老百姓心底的希望,喚醒他們不屈的意誌。
隻可惜,事情的發展有時候就是這麽的猝不及防。
米小龍第一個站了出來,隻見他滿臉憤怒地握緊鋤頭,眼神充滿怒火,仿佛要燃燒整個世界。
他使出全身力氣揮起鋤頭,狠狠地向旁邊那個被定身咒定住的監工砸去。隨著一聲沉悶的撞擊聲,監工的腦袋瞬間爆開,鮮血四濺,濺到了米小龍的臉上和身上,但他卻毫不介意。
此刻,米小龍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解脫感湧上心頭——他終於為自己的父親和兩位兄長報了仇。
一直以來,他默默的忍受著監工們的折磨和欺淩,就是為了等這樣的一個機會,讓這些惡人付出代價。
說起來,米小龍的命運似乎總是充滿不幸。他們一家四口隻有四個成年男子,以往朝廷征兵,都是三抽一,最多二抽一,關鍵其中一個還能用銀子贖迴。
可是宇文謙根本不管這一套,什麽讓封地老百姓留一點火種,生生不息,那是不存在的。
宇文謙隻想早點加強自己的勢力,爭取能夠跟京都的宇文泰抗衡。
宇文謙的急功近利,不顧老百姓死活,苦的就是河北道的這些普通老百姓。
米小龍的父親是個勤勞善良的人,但他的善良卻成為了監工們欺負他的理由。他們以各種借口磋磨他,讓他幹苦活累活去,
更過分的是,不僅扣減他的口糧,還變著花樣兒羞辱他。
至於毆打,那是家常便飯了。不管哪個監工不高興了,都會尋找看不順眼的民夫抽上幾鞭子,米小龍的父親每迴被抽的最多!
一來自然是因為米父老實,二來是他有三個要保護的孩子。
米小龍的父親為了三個兒子,默默忍受著這些折磨,最終因為過度勞累和身體的傷痛,離開了人世,成為了新城牆的一部分。
米小龍的哥哥也是個勇敢堅強的人,在米父去世後,他勇敢的接過了保護兩個弟弟的重擔。
可惜,他的勇敢卻成為了監工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對他進行殘酷的折磨,試圖讓他屈服於他們的淫威之下。
米小龍的哥哥為了保護家人,不屈不撓地與監工們鬥爭,最終因為傷勢過重,也離開了人世。
米小龍的母親,因為無法承受丈夫和大兒子的離世,最終也選擇了自殺,結束了這悲痛的一生。
接著,是米小龍的二哥。
為了保護米小龍這根幼苗,米老二也被虐死了。
米小龍成為了家中唯一的幸存者。
他背負著沉重的責任和痛苦,默默的承受著這一切。
如果可以,他情願死的是自己。
畢竟這樣活著,隻會更痛苦!
幸好,幸好老天爺終於開眼了,讓他手刃仇人,為父母雙親和兩位哥哥報仇雪恨了。
有了米小龍帶頭,明大發緊跟其後。
明大發揮舞著鋤頭,用盡全身力氣砸向另一個監工的腿部。
隻聽一聲悶響,鋤頭與監工的腿骨碰撞在一起,發出令人心悸的聲音。
監工發出了一陣淒厲的尖叫,痛苦地倒在地上,可惜想要打滾都做不到,更別提想要抱著自己的斷腿呻吟。
誰讓這監工被蘇小丫給定住了呢?想要做出任何多餘的動作都不可能。
這個監工,正是之前那個兇狠殺害明小發的家夥。他曾經用他那雙殘忍的狗腿,將明大發的弟弟明小發無情地踹下城牆,導致他年輕的生命瞬間消逝。
這一刻的明大發,仿佛換了一個人一樣,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冷酷無情的光芒,仿佛是一頭兇猛的野獸,時刻準備著撕碎任何敢於擋在他麵前的人。
他的嘴唇緊閉,透露出一種冷漠和不屑,仿佛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厭惡和憤怒。
他的頭發淩亂不堪,仿佛是被風吹亂的野草,散發著一種不羈和狂野的氣息。
他的臉龐輪廓分明,線條硬朗,就是瘦的厲害,帶出一種刻薄來。
直到明大發終於找到了機會,斷了監工的雙腿,讓他生不如死。隻有這樣,監工才能夠同樣嚐到痛苦的滋味。
明大發看著監工痛苦扭曲的臉,心中充滿了悲憤和仇恨。他想起了自己的弟弟,那個還未及弱冠之年的小小男子漢。
那個有著燦爛笑容的小子,這一刻應該瞑目了吧!
明大發忍不住抱住腦袋,蹲在地上放聲痛苦。
或許是米小龍和明大發的行為,激發了這些逆來順受的民夫們的血性,更多的人拿起武器,替自己的親人朋友討迴公道。
臧一家雖然年紀小,但是他同樣不甘示弱,盡管手中隻有一塊磚頭,但他沒有絲毫退縮之意。
他緊緊握著磚頭,目光堅定而兇狠地盯著監工,那眼神仿佛是一頭兇猛的野獸,充滿了鬥誌和決絕。
臧一家心中充滿了恨。
他是個孤兒,從小都是東家一口野菜粥,西家一個野菜團子,救濟著長大的。
長大後的臧一家是感恩的。
吃了百家飯,臧一家就力所能及的迴饋著鄉親們。從四五歲開始,就跟在大孩子後麵上山幫著挖野菜;再大一點兒了,就幫著各家各戶砍柴禾……
好容易長到十八歲了,終於可以出去做工賺錢,幫助李爺爺和孫婆婆這兩位孤寡老人了。
然而,命運弄人,臧一家竟被宇文謙這個家夥征勞役了。
那一天,李爺爺和孫婆婆打算給臧一家準備一些吃食——兩個癟得不成樣子的窩窩頭。
可誰能想到,這竟然成了他們送命的源頭。監工無情地踹倒了兩位老人,將那僅有的兩個窩窩頭狠狠地踩進泥裏,反複碾壓。
那一刻,臧一家的心仿佛被撕裂般疼痛。可是,他什麽都做不了,他不能為村裏惹禍。
後來,臧一家還是聽到了噩耗——李爺爺和孫婆婆都沒能挺過這次磨難,先後離開了人世。
他們走了,帶著對生活的無奈與痛苦。而臧一家卻無能為力。
臧一家的心中充滿了憤怒和悲傷,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哭泣的時候。
他要努力的活下去,他要等待機會,為了那些曾經關心過他的人複仇。
這一天終於被他等到了。
一板磚下去,監工頭破血流,瞪著驚恐的眼睛望著臧一家,有求饒也有一絲恨意還有幾許不敢置信的複雜。
臧一家沒給監工機會,直接一腳飛踹,將監工踹下了城牆,如同他們曾經千百次做過的一樣。
隻不過,風水輪流轉,今天輪到了他們自己而已。
世界清淨了!
臧一家扔掉帶血的磚頭,緩緩朝著自己村子的方向跪下,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李爺爺!孫婆婆!你們安息吧!”
情緒是會傳染的。
越來越多的人站了出來。
當然,也有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場麵。
比如,佘小春。
佘小春之前應該是負責扛木頭的。隻見他扛起一根粗大的木頭,看著城牆邊上被定住的幾名監工,就準備橫掃過去。
原本在佘小春的預計裏,以為這一掃可以掃斷幾個監工的腰子,沒想到那些監工已經被定住,或許是人多的緣故,並沒有被掃落,隻是站在原地無法動彈。
而佘小春就悲劇了,他自己卻失去了平衡,整個人被反震力震得從城頭上跌落下去,幸虧蘇小丫和虞書衡不是真的逃難而來的爺孫倆。
隻見蘇小丫手指微微一點,佘小春平安落地,毫發無損。
佘小春站在地麵上都還沒有反應過來:我是誰?我在哪兒?我竟然還活著!
隻可惜,這一幕沒什麽人注意,其他人都不甘示弱,紛紛揮舞起手中的工具,向那些可惡的監工發起攻擊。
有的用鋤頭砸,有的用扁擔敲,還有的用石頭砸,一時間,整個場麵混亂不堪,喊殺聲、慘叫聲此起彼伏。
這些民夫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要將所有的不公和苦難都發泄出來。
他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堅實的防線,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這場戰鬥或許會讓他們付出巨大的代價,但也有可能成為他們走向自由的第一步。
在這個關鍵時刻,民夫們的勇氣和決心達到了頂點。他們不再畏懼,不再退縮,而是選擇了反抗,為自己的尊嚴和權益而戰。
他們的行動如同一股強大的洪流,將所有的不公和壓迫都衝垮。
不說其他的,就說曆史上有名的“染工暴動”——張紹和蘇玄明二人,他們造反的目的真的不要太單純,他們兩個僅僅是為了要體驗一下皇家生活。
隻能說無知者無畏!
勇氣值得讚賞!
可惜行為卻令人覺得滑稽可笑,當真可憐又可悲。
說起來依照當時的形勢,如果好好籌謀一番,未必不能真的造反成功。
當時,宦官當政,綱紀敗壞,烽煙四起,京城的這次暴動幾乎是順理成章地發生的,就如同這會兒修城牆的員工們一般毫無征兆。
“染工暴動”發生在長慶四年。
說起來這次暴動造反的主要人物既不是王公大臣,也不是宦官藩將,而是兩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一個是染坊的役夫張韶,另一個是在長安街頭卜卦的蘇玄明。
張韶和蘇玄明是極要好的朋友,他們經常一起喝酒聊天。有一天晚上,兩人又聚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閑聊。
張韶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笑著對蘇玄明說:“今天真是開心啊!”
蘇玄明也跟著笑了起來,他拿起酒壺給張韶倒滿酒,然後說道:“是啊,我們能夠彼此相識,真是太幸運了。”
張韶感慨地說:“不過,有時候我覺得人生還是有些遺憾。”
蘇玄明聽了這話,突然神秘兮兮地湊到張韶耳邊說:
“哥們,我告訴你一件事。昨晚我給你算了一卦,卦象顯示你很快就會坐在皇帝的寶座上和我喝酒吃菜呢。”
張韶驚訝地看著蘇玄明,以為他在開玩笑,但蘇玄明卻一臉認真地說:
“真的,卦象就是這樣說的。現在皇帝整天沉迷於玩樂,白天打馬球,晚上捉狐狸,根本不理朝政,皇宮裏也很少待。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張韶被蘇玄明的話打動了,心裏開始琢磨起來。他想,也許這真的是個機會。畢竟,蘇玄明的卦象還是比較準的。於是他決定聽從蘇玄明的建議,準備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
隻能說無知者無畏。
張韶和蘇玄明帶著人很快殺到了清思殿,此時唐敬宗李湛正在清思殿內玩得正嗨,他正在打馬球呢。看到這些殺氣騰騰的人,頓時嚇得屁滾尿流,趕緊逃跑。
張韶他們一路追殺,殺到了清思殿後,張韶一進清思殿就直奔禦座而去,坐下後開始吃起了唐敬宗李湛還沒吃完的禦膳,一邊吃一邊興奮地對蘇玄明說道:
“老蘇,您的卦真靈啊!果然有機會坐到禦座上享受皇帝的待遇啊!”
蘇玄明聽了張韶的話,心裏也是美滋滋的。兩人坐在禦案兩邊,大口吃著禦膳,吃得那叫一個開心。
然而,吃著吃著,蘇玄明突然醒悟過來,驚訝地問張韶道:“難道我們就隻是來這裏吃一頓飯而已嘛?沒有別的事情要做了嗎?”
張韶一聽,也恍然大悟,對啊,自己怎麽這麽笨呢,難道就隻是來吃頓飯而已嘛?
於是兩人麵麵相覷,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辦。畢竟,這兩人就是酒壯慫人膽,說幹就幹啊!根本就沒有任何章程,更別說明確的目標和部署了。
還沒等兩人反應過來呢,朝廷這邊的左軍中尉馬存亮已經迅速調集了大量的兵力,對暴動的染工們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張韶、蘇玄明以及他們的追隨者總共才一百來人,哪裏經得起正規軍的圍剿。最終,張韶、蘇玄明和他們的追隨者都被當成西瓜一樣給哢嚓了!
這場鬧劇就這樣結束了。
可是,付出的卻是慘痛的代價。
蘇小丫和虞書衡自然不希望危小二成為第二個蘇玄明。
畢竟,有蘇家出麵,事情完全在可控範圍之內,這些老百姓們沒必要搞得傷痕累累,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蘇小丫和虞書衡想看到的,隻不過是讓危小二點燃這些老百姓心底的希望,喚醒他們不屈的意誌。
隻可惜,事情的發展有時候就是這麽的猝不及防。
米小龍第一個站了出來,隻見他滿臉憤怒地握緊鋤頭,眼神充滿怒火,仿佛要燃燒整個世界。
他使出全身力氣揮起鋤頭,狠狠地向旁邊那個被定身咒定住的監工砸去。隨著一聲沉悶的撞擊聲,監工的腦袋瞬間爆開,鮮血四濺,濺到了米小龍的臉上和身上,但他卻毫不介意。
此刻,米小龍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解脫感湧上心頭——他終於為自己的父親和兩位兄長報了仇。
一直以來,他默默的忍受著監工們的折磨和欺淩,就是為了等這樣的一個機會,讓這些惡人付出代價。
說起來,米小龍的命運似乎總是充滿不幸。他們一家四口隻有四個成年男子,以往朝廷征兵,都是三抽一,最多二抽一,關鍵其中一個還能用銀子贖迴。
可是宇文謙根本不管這一套,什麽讓封地老百姓留一點火種,生生不息,那是不存在的。
宇文謙隻想早點加強自己的勢力,爭取能夠跟京都的宇文泰抗衡。
宇文謙的急功近利,不顧老百姓死活,苦的就是河北道的這些普通老百姓。
米小龍的父親是個勤勞善良的人,但他的善良卻成為了監工們欺負他的理由。他們以各種借口磋磨他,讓他幹苦活累活去,
更過分的是,不僅扣減他的口糧,還變著花樣兒羞辱他。
至於毆打,那是家常便飯了。不管哪個監工不高興了,都會尋找看不順眼的民夫抽上幾鞭子,米小龍的父親每迴被抽的最多!
一來自然是因為米父老實,二來是他有三個要保護的孩子。
米小龍的父親為了三個兒子,默默忍受著這些折磨,最終因為過度勞累和身體的傷痛,離開了人世,成為了新城牆的一部分。
米小龍的哥哥也是個勇敢堅強的人,在米父去世後,他勇敢的接過了保護兩個弟弟的重擔。
可惜,他的勇敢卻成為了監工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對他進行殘酷的折磨,試圖讓他屈服於他們的淫威之下。
米小龍的哥哥為了保護家人,不屈不撓地與監工們鬥爭,最終因為傷勢過重,也離開了人世。
米小龍的母親,因為無法承受丈夫和大兒子的離世,最終也選擇了自殺,結束了這悲痛的一生。
接著,是米小龍的二哥。
為了保護米小龍這根幼苗,米老二也被虐死了。
米小龍成為了家中唯一的幸存者。
他背負著沉重的責任和痛苦,默默的承受著這一切。
如果可以,他情願死的是自己。
畢竟這樣活著,隻會更痛苦!
幸好,幸好老天爺終於開眼了,讓他手刃仇人,為父母雙親和兩位哥哥報仇雪恨了。
有了米小龍帶頭,明大發緊跟其後。
明大發揮舞著鋤頭,用盡全身力氣砸向另一個監工的腿部。
隻聽一聲悶響,鋤頭與監工的腿骨碰撞在一起,發出令人心悸的聲音。
監工發出了一陣淒厲的尖叫,痛苦地倒在地上,可惜想要打滾都做不到,更別提想要抱著自己的斷腿呻吟。
誰讓這監工被蘇小丫給定住了呢?想要做出任何多餘的動作都不可能。
這個監工,正是之前那個兇狠殺害明小發的家夥。他曾經用他那雙殘忍的狗腿,將明大發的弟弟明小發無情地踹下城牆,導致他年輕的生命瞬間消逝。
這一刻的明大發,仿佛換了一個人一樣,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冷酷無情的光芒,仿佛是一頭兇猛的野獸,時刻準備著撕碎任何敢於擋在他麵前的人。
他的嘴唇緊閉,透露出一種冷漠和不屑,仿佛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厭惡和憤怒。
他的頭發淩亂不堪,仿佛是被風吹亂的野草,散發著一種不羈和狂野的氣息。
他的臉龐輪廓分明,線條硬朗,就是瘦的厲害,帶出一種刻薄來。
直到明大發終於找到了機會,斷了監工的雙腿,讓他生不如死。隻有這樣,監工才能夠同樣嚐到痛苦的滋味。
明大發看著監工痛苦扭曲的臉,心中充滿了悲憤和仇恨。他想起了自己的弟弟,那個還未及弱冠之年的小小男子漢。
那個有著燦爛笑容的小子,這一刻應該瞑目了吧!
明大發忍不住抱住腦袋,蹲在地上放聲痛苦。
或許是米小龍和明大發的行為,激發了這些逆來順受的民夫們的血性,更多的人拿起武器,替自己的親人朋友討迴公道。
臧一家雖然年紀小,但是他同樣不甘示弱,盡管手中隻有一塊磚頭,但他沒有絲毫退縮之意。
他緊緊握著磚頭,目光堅定而兇狠地盯著監工,那眼神仿佛是一頭兇猛的野獸,充滿了鬥誌和決絕。
臧一家心中充滿了恨。
他是個孤兒,從小都是東家一口野菜粥,西家一個野菜團子,救濟著長大的。
長大後的臧一家是感恩的。
吃了百家飯,臧一家就力所能及的迴饋著鄉親們。從四五歲開始,就跟在大孩子後麵上山幫著挖野菜;再大一點兒了,就幫著各家各戶砍柴禾……
好容易長到十八歲了,終於可以出去做工賺錢,幫助李爺爺和孫婆婆這兩位孤寡老人了。
然而,命運弄人,臧一家竟被宇文謙這個家夥征勞役了。
那一天,李爺爺和孫婆婆打算給臧一家準備一些吃食——兩個癟得不成樣子的窩窩頭。
可誰能想到,這竟然成了他們送命的源頭。監工無情地踹倒了兩位老人,將那僅有的兩個窩窩頭狠狠地踩進泥裏,反複碾壓。
那一刻,臧一家的心仿佛被撕裂般疼痛。可是,他什麽都做不了,他不能為村裏惹禍。
後來,臧一家還是聽到了噩耗——李爺爺和孫婆婆都沒能挺過這次磨難,先後離開了人世。
他們走了,帶著對生活的無奈與痛苦。而臧一家卻無能為力。
臧一家的心中充滿了憤怒和悲傷,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哭泣的時候。
他要努力的活下去,他要等待機會,為了那些曾經關心過他的人複仇。
這一天終於被他等到了。
一板磚下去,監工頭破血流,瞪著驚恐的眼睛望著臧一家,有求饒也有一絲恨意還有幾許不敢置信的複雜。
臧一家沒給監工機會,直接一腳飛踹,將監工踹下了城牆,如同他們曾經千百次做過的一樣。
隻不過,風水輪流轉,今天輪到了他們自己而已。
世界清淨了!
臧一家扔掉帶血的磚頭,緩緩朝著自己村子的方向跪下,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李爺爺!孫婆婆!你們安息吧!”
情緒是會傳染的。
越來越多的人站了出來。
當然,也有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場麵。
比如,佘小春。
佘小春之前應該是負責扛木頭的。隻見他扛起一根粗大的木頭,看著城牆邊上被定住的幾名監工,就準備橫掃過去。
原本在佘小春的預計裏,以為這一掃可以掃斷幾個監工的腰子,沒想到那些監工已經被定住,或許是人多的緣故,並沒有被掃落,隻是站在原地無法動彈。
而佘小春就悲劇了,他自己卻失去了平衡,整個人被反震力震得從城頭上跌落下去,幸虧蘇小丫和虞書衡不是真的逃難而來的爺孫倆。
隻見蘇小丫手指微微一點,佘小春平安落地,毫發無損。
佘小春站在地麵上都還沒有反應過來:我是誰?我在哪兒?我竟然還活著!
隻可惜,這一幕沒什麽人注意,其他人都不甘示弱,紛紛揮舞起手中的工具,向那些可惡的監工發起攻擊。
有的用鋤頭砸,有的用扁擔敲,還有的用石頭砸,一時間,整個場麵混亂不堪,喊殺聲、慘叫聲此起彼伏。
這些民夫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要將所有的不公和苦難都發泄出來。
他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堅實的防線,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這場戰鬥或許會讓他們付出巨大的代價,但也有可能成為他們走向自由的第一步。
在這個關鍵時刻,民夫們的勇氣和決心達到了頂點。他們不再畏懼,不再退縮,而是選擇了反抗,為自己的尊嚴和權益而戰。
他們的行動如同一股強大的洪流,將所有的不公和壓迫都衝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