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悲喜總是不相通的。
劍蘭國文武百官踩著白玉階梯一步一步下山的時候,整個腦袋還是暈暈乎乎的。
國師殿一行,國王巫馬楚風成仙人了。
巫馬家族的太上長老巫馬炘镓 、巫馬炘衢、巫馬炘溯和巫馬炘霂也成仙人了。
就連巫馬家族的大長老巫馬楚喬都成仙人了。
而他們,這是來了個寂寞?
所以,現在的劍蘭國是仙國?
嗬嗬!
怎麽那麽不相信呢?
迴首望去,九千九百九十九級白玉台階仿佛直通天際。
那雲霧繚繞間,是仙人居住的國師殿!
所以,他們劍蘭道真的也有仙人鎮守了嗎?
戶部左侍郎齊雲城和戶部左侍郎藤龍江相互攙扶著走下最後一級白玉台階,迴首看向神秘的國師殿,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良久,仿佛傻了一般的兩人終於迴過神來。東山依舊在,隻是此東山已經非彼東山了。
如今的東山,是一座有著傳奇色彩的神秘仙山。
齊雲城和騰龍江忍不住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相互確認心中的猜測。
確認過眼神,齊雲城輕咳一聲,緩和一下幹澀的喉嚨,遲疑的開口:
“你說,是不是仙人也看不過去宇文傑的暴虐,來拯救蒼生了?”
戶部左侍郎齊雲城和戶部左侍郎藤龍江那也算得上是過命的交情了。
就看兩人在戶部當著這吃力不討好的左右侍郎,就知道這是一對難兄難弟了。兩人的三觀還是比較接近的,做人更是有底線。這也是兩人能夠在這次改天換地活動中存活下來的根本原因。
藤龍江忍不住點點頭,他心裏也是這樣推測的:
“我覺得是。仙人肯定看不得老百姓受苦。”
兩人的對話並沒有特意壓低聲音,所以該聽見的,不該聽見的,這會兒都聽見了。所有人都忍不住反思,真的是這樣嗎?
好像,還真的是!
這一刻,劍蘭國文武百官心底那是驚濤駭浪啊!
所有人都暗自慶幸,慶幸自己沒有盤剝老百姓,或者說,還沒有來得及盤剝老百姓。
劍蘭國這邊也算是告一段落了,之後具體情況,蘇家到時候會統一安排人員過來駐守國師殿,到時候自然會明察暗訪,確認劍蘭國的所作所為沒有違背道義良心,是真心實意為老百姓做主。
當然,如果陽奉陰違?
嗬嗬!
宇文傑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
解決了劍蘭國這邊的問題,虞書衡和蘇小丫留下八個工具人,又馬不停蹄的奔向了河北道。
安王宇文謙。老皇帝的第五個兒子,生母是賢妃袁夢琪,背後的家族是赫赫有名的威武將軍府。算起來,也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家夥呢。
安國?
嗬嗬!
隻能說安國不安,謙王不謙啊!
河北道歸家苦安王宇文謙的暴政久矣。不然,歸家也不會直接把家族聖物玄龜甲奉上。
虞書衡和蘇小丫乘著飛舟,慢慢整理思路。說實話,歸家給蘇小丫的印象並不太好。
畢竟歸錦德的所作所為太惡心人了,真的是屬於不能原諒的那一掛。
加上歸小喜、歸小福兄妹倆的遭遇,蘇小丫是真的心疼。
可以說,哪怕歸家稍微有作為一點點,歸小福歸小喜兩兄妹都不會受盡苦楚。
對於自己人,蘇小丫無疑是護短的。
所以,對於歸家真心覺得對方不太行啊!這萬一把河北道交給歸家管理,歸家會不會又出一個“歸錦德”出來?
這些問題可不得不考慮呢。
所以,虞書衡和蘇小丫這次進入河北道後,直接化作了一對逃難的爺孫倆。
虞書衡穿著一身破舊的灰色長袍,身上沾滿了灰塵和泥土,頭發亂糟糟的,臉上還帶著一些疲憊和滄桑的痕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無奈和迷茫,似乎已經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
蘇小丫則穿著一身破舊的棉衣,衣服上有多處補丁,頭發也亂糟糟的,臉上還帶著一些汙垢和淚痕。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恐懼和無助,似乎已經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
他們的行李隻有一個破舊的包裹,裏麵裝著一些簡單的衣物和幹糧。他們的步伐緩慢而沉重,似乎已經失去了前進的動力。他們的身影在寒風中顯得格外淒涼和落寞,仿佛已經被世界遺忘。
都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虞書衡和蘇小丫就以這身裝扮在河北道行走。以兩人的腳程走完河北道,自然不會花費太長時間。
一路走過,老百姓過的真慘啦。
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還要辛辛苦苦的服勞疫。
幽州城外三裏。
虞書衡和蘇小丫看著這新起的城牆,一陣沉默。
孟薑女苦長城,這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了。虞書衡和蘇小丫怎麽都想不到他們還有親眼目睹的那一天。
白骨森森。
民夫們在城牆上辛勤勞作,他們的身體瘦弱,麵容憔悴。他們的手被石頭和工具磨得鮮血淋漓,卻依然堅持著。
看得出來,他們的眼睛裏全部充滿了絕望和疲憊,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樣的生活何時才是盡頭。
城牆的修建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這些民夫們就是其中的主力軍。他們每天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搬運沉重的石頭和木材,修建城牆和樓閣。
他們的工作非常辛苦,而且危險性極高,死亡幾乎是民夫們的宿命。
有家裏人千辛萬苦尋來,目睹著修建城牆的過程中,民夫們遭受的苦難。
可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孺們,除了辛酸,卻什麽也做不了。
民夫們遭受著饑餓和寒冷的折磨,有些人因為過度勞累已經死亡,更多的卻依然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等待著下一個死亡的降臨。
死亡民夫們的屍體,被永遠埋在了城牆腳下,成為了城牆的一部分。
城牆的修建,給民夫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災難。這些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啊!
民夫們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修建了城牆,他們的付出和犧牲卻被安王宇文謙視作理所當然。
如同孟薑女一樣的婦孺有很多,可惜不是每一個都是孟薑女!
不是每一女人的哭泣都能哭倒長城!
除了換來監工的鞭子無情的抽打,沒有任何改變。
這一刻,蘇小丫根本就顧不上暴露不暴露了,直接一個小術法,將城牆上的所有監工們都定住。
“你們快走吧,暫時離開幽州,去附近城鎮或者山裏躲一躲,等幽州安定下來再迴來吧。”
所有民夫們都傻呆呆的望著眼前逃荒的這對兒爺孫,木然的臉上有驚詫,卻沒有歡喜。
他們的眼睛裏閃爍著複雜的情感,仿佛在努力理解眼前發生的一切。不曉得是沒有反應過來呢,還是覺得這和自己沒有關係。
他們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不知道這對爺孫所說的逃跑意為會給他們帶來什麽樣的後果?
自由,誰不想啊!
老婆孩子熱炕頭,誰不渴望啊!
可是,現實永遠是殘酷的。
那些監工,現在確實暫時不動了,可是不會永遠動不了啊,何況他們也沒有死亡。等這些監工恢複行動,他們一定會報複的,誰又能夠承受呢?
嗬嗬!
就算是他們現在壯起膽子跑了,又如何呢?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啊!
民夫們的心中充滿了無奈和矛盾。一方麵,他們同樣渴望自由,渴望逃離這個苦難的地方;可另一方麵,他們又害怕報複,害怕失去家人和朋友。
他們的心中充滿了恐懼和迷茫,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辦。
在這一刻,他們仿佛置身於無盡的黑暗之中,看不到一絲希望的曙光。他們的眼神充滿了絕望和無助,似乎已經被命運的重壓徹底擊潰。
黑暗到極致,一點火星也會照亮一片天。
在這一片沉寂之中,有一些勇敢的民夫開始低聲議論起來。他們的聲音雖然微弱、雖然忐忑、雖然不確定,但卻如同一滴水濺入油鍋。
“我們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我們必須想辦法逃脫!”
一個年輕的民夫說道,他的眼中閃爍著憤怒的火花。他青梅竹馬的妻子還在家侍奉他年邁的父母,撫養嗷嗷待哺的幼兒。
“對,我們要團結起來,一起對抗這些可惡的監工!”
另一個民夫附和道,他臉上露出了決然的表情。他從小父母雙亡,跟爺爺相依為命著長大。聽說,他爺爺如今癱瘓在床了,全靠村裏人東家一口糠餅子,西家一個野菜團子續命。
……
這樣的家庭多不勝數,各有各的為難,各有各的艱辛。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民夫加入了討論,他們的聲音逐漸變大,充滿了力量。
終於,有人聲嘶力竭的大吼:“我們不能再讓他們欺壓我們,我們要爭取自己的權利!”
更多的民夫站出來響應:“沒錯,我們要反抗,哪怕付出代價也在所不惜!”
……
在這片嘈雜聲中,民夫們的情緒漸漸激動起來,他們的目光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盡管他們知道前方的道路布滿荊棘,但他們決定不再退縮,而是勇敢地麵對挑戰。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蒼老的聲音打破了喧囂:“安靜!大家冷靜下來。”
眾人紛紛望向那個說話的老人,他是這裏年紀最大、經驗最豐富的民夫之一。他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透露出一種沉穩和智慧。
“你們說的不錯,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但我們也要考慮到後果,如果我們盲目反抗,可能會給自己,給家人帶來更大的災難。”老人緩緩說道。
他的話讓眾人陷入了沉思,一時間,現場變得異常安靜。每個人都在思考老人的話語,權衡利弊。
是呀!
現在他們反抗了,成功了,迴家了。可是,之後呢?
安王宇文謙的軍隊可不是吃素的,那是心狠手辣敢真的殺人的啊!
他們不怕死,反正修城牆也活不了。可是,他們不能夠把危險帶迴家,不能讓父母妻兒,親朋好友跟著一起死!
整個現場一片寂靜——如死一般的寂靜。
看著一動不動的民夫們,蘇小丫隻覺得心裏堵的慌。鼻子一陣酸澀,眼淚在眼眶裏打轉轉。
努力吸了吸鼻子,蘇小丫沒再多說什麽。現在說什麽都沒有用,民夫們被奴役太久了,已經喪失了對美好未來的期許,更是斷了對別人的信任。
他們連自己都信不過,又如何相信其他人?
這歸家,到底在做什麽?
蘇小丫知道,自己這是遷怒了。可是心底的那團火,卻怎麽都壓不下去。如果不爆發出來,蘇小丫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會做出點什麽事情出來。
蘇小丫真的很想直接一揮手,讓所有人都安然睡去。這些人太累了,就讓他們好好睡一覺吧。睡醒了,世界已經改變,一切都將不同!
不是嗎!
就在蘇小丫準備這麽幹的時候,一個年輕人站出來說道:
“老人家說得對,我們不能衝動行事。但是,我們也不能就這樣繼續忍受下去。我們需要想出一個周全的計劃,既能保護自己,又能爭取到自由。”
這是,先行者!
蘇小丫的心,跳動了一下,怒氣也消了一點點。
旁邊的虞書衡也唿出一口氣,剛剛可把他給緊張壞了,就怕蘇小丫不管不顧的直接插手。
這份因果,到底還是不要沾惹的好。
雖然,虞書衡有把握幫蘇小丫護法,讓她渡劫能夠輕鬆一點兒。
但是,能夠不沾因果的,為什麽不呢?
虞書衡鋪開神識,關注著整個幽州城的動態。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蘇小丫也很期待。
其他民夫聽了年輕人的話,紛紛點頭表示同意。他們也意識到了,單純的反抗可能隻會導致更多的傷害。
於是,民夫們開始集思廣益,商量起可行的方案來。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民夫們展現出了堅韌不拔的意誌和智慧。
他們明白,隻有通過團結一致、深思熟慮,才能找到一條通往自由的道路。而在這條道路上,他們將麵臨無數的困難和挑戰,但他們堅信,隻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
劍蘭國文武百官踩著白玉階梯一步一步下山的時候,整個腦袋還是暈暈乎乎的。
國師殿一行,國王巫馬楚風成仙人了。
巫馬家族的太上長老巫馬炘镓 、巫馬炘衢、巫馬炘溯和巫馬炘霂也成仙人了。
就連巫馬家族的大長老巫馬楚喬都成仙人了。
而他們,這是來了個寂寞?
所以,現在的劍蘭國是仙國?
嗬嗬!
怎麽那麽不相信呢?
迴首望去,九千九百九十九級白玉台階仿佛直通天際。
那雲霧繚繞間,是仙人居住的國師殿!
所以,他們劍蘭道真的也有仙人鎮守了嗎?
戶部左侍郎齊雲城和戶部左侍郎藤龍江相互攙扶著走下最後一級白玉台階,迴首看向神秘的國師殿,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良久,仿佛傻了一般的兩人終於迴過神來。東山依舊在,隻是此東山已經非彼東山了。
如今的東山,是一座有著傳奇色彩的神秘仙山。
齊雲城和騰龍江忍不住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相互確認心中的猜測。
確認過眼神,齊雲城輕咳一聲,緩和一下幹澀的喉嚨,遲疑的開口:
“你說,是不是仙人也看不過去宇文傑的暴虐,來拯救蒼生了?”
戶部左侍郎齊雲城和戶部左侍郎藤龍江那也算得上是過命的交情了。
就看兩人在戶部當著這吃力不討好的左右侍郎,就知道這是一對難兄難弟了。兩人的三觀還是比較接近的,做人更是有底線。這也是兩人能夠在這次改天換地活動中存活下來的根本原因。
藤龍江忍不住點點頭,他心裏也是這樣推測的:
“我覺得是。仙人肯定看不得老百姓受苦。”
兩人的對話並沒有特意壓低聲音,所以該聽見的,不該聽見的,這會兒都聽見了。所有人都忍不住反思,真的是這樣嗎?
好像,還真的是!
這一刻,劍蘭國文武百官心底那是驚濤駭浪啊!
所有人都暗自慶幸,慶幸自己沒有盤剝老百姓,或者說,還沒有來得及盤剝老百姓。
劍蘭國這邊也算是告一段落了,之後具體情況,蘇家到時候會統一安排人員過來駐守國師殿,到時候自然會明察暗訪,確認劍蘭國的所作所為沒有違背道義良心,是真心實意為老百姓做主。
當然,如果陽奉陰違?
嗬嗬!
宇文傑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
解決了劍蘭國這邊的問題,虞書衡和蘇小丫留下八個工具人,又馬不停蹄的奔向了河北道。
安王宇文謙。老皇帝的第五個兒子,生母是賢妃袁夢琪,背後的家族是赫赫有名的威武將軍府。算起來,也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家夥呢。
安國?
嗬嗬!
隻能說安國不安,謙王不謙啊!
河北道歸家苦安王宇文謙的暴政久矣。不然,歸家也不會直接把家族聖物玄龜甲奉上。
虞書衡和蘇小丫乘著飛舟,慢慢整理思路。說實話,歸家給蘇小丫的印象並不太好。
畢竟歸錦德的所作所為太惡心人了,真的是屬於不能原諒的那一掛。
加上歸小喜、歸小福兄妹倆的遭遇,蘇小丫是真的心疼。
可以說,哪怕歸家稍微有作為一點點,歸小福歸小喜兩兄妹都不會受盡苦楚。
對於自己人,蘇小丫無疑是護短的。
所以,對於歸家真心覺得對方不太行啊!這萬一把河北道交給歸家管理,歸家會不會又出一個“歸錦德”出來?
這些問題可不得不考慮呢。
所以,虞書衡和蘇小丫這次進入河北道後,直接化作了一對逃難的爺孫倆。
虞書衡穿著一身破舊的灰色長袍,身上沾滿了灰塵和泥土,頭發亂糟糟的,臉上還帶著一些疲憊和滄桑的痕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無奈和迷茫,似乎已經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
蘇小丫則穿著一身破舊的棉衣,衣服上有多處補丁,頭發也亂糟糟的,臉上還帶著一些汙垢和淚痕。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恐懼和無助,似乎已經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
他們的行李隻有一個破舊的包裹,裏麵裝著一些簡單的衣物和幹糧。他們的步伐緩慢而沉重,似乎已經失去了前進的動力。他們的身影在寒風中顯得格外淒涼和落寞,仿佛已經被世界遺忘。
都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虞書衡和蘇小丫就以這身裝扮在河北道行走。以兩人的腳程走完河北道,自然不會花費太長時間。
一路走過,老百姓過的真慘啦。
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還要辛辛苦苦的服勞疫。
幽州城外三裏。
虞書衡和蘇小丫看著這新起的城牆,一陣沉默。
孟薑女苦長城,這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了。虞書衡和蘇小丫怎麽都想不到他們還有親眼目睹的那一天。
白骨森森。
民夫們在城牆上辛勤勞作,他們的身體瘦弱,麵容憔悴。他們的手被石頭和工具磨得鮮血淋漓,卻依然堅持著。
看得出來,他們的眼睛裏全部充滿了絕望和疲憊,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樣的生活何時才是盡頭。
城牆的修建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這些民夫們就是其中的主力軍。他們每天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搬運沉重的石頭和木材,修建城牆和樓閣。
他們的工作非常辛苦,而且危險性極高,死亡幾乎是民夫們的宿命。
有家裏人千辛萬苦尋來,目睹著修建城牆的過程中,民夫們遭受的苦難。
可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孺們,除了辛酸,卻什麽也做不了。
民夫們遭受著饑餓和寒冷的折磨,有些人因為過度勞累已經死亡,更多的卻依然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等待著下一個死亡的降臨。
死亡民夫們的屍體,被永遠埋在了城牆腳下,成為了城牆的一部分。
城牆的修建,給民夫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災難。這些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啊!
民夫們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修建了城牆,他們的付出和犧牲卻被安王宇文謙視作理所當然。
如同孟薑女一樣的婦孺有很多,可惜不是每一個都是孟薑女!
不是每一女人的哭泣都能哭倒長城!
除了換來監工的鞭子無情的抽打,沒有任何改變。
這一刻,蘇小丫根本就顧不上暴露不暴露了,直接一個小術法,將城牆上的所有監工們都定住。
“你們快走吧,暫時離開幽州,去附近城鎮或者山裏躲一躲,等幽州安定下來再迴來吧。”
所有民夫們都傻呆呆的望著眼前逃荒的這對兒爺孫,木然的臉上有驚詫,卻沒有歡喜。
他們的眼睛裏閃爍著複雜的情感,仿佛在努力理解眼前發生的一切。不曉得是沒有反應過來呢,還是覺得這和自己沒有關係。
他們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不知道這對爺孫所說的逃跑意為會給他們帶來什麽樣的後果?
自由,誰不想啊!
老婆孩子熱炕頭,誰不渴望啊!
可是,現實永遠是殘酷的。
那些監工,現在確實暫時不動了,可是不會永遠動不了啊,何況他們也沒有死亡。等這些監工恢複行動,他們一定會報複的,誰又能夠承受呢?
嗬嗬!
就算是他們現在壯起膽子跑了,又如何呢?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啊!
民夫們的心中充滿了無奈和矛盾。一方麵,他們同樣渴望自由,渴望逃離這個苦難的地方;可另一方麵,他們又害怕報複,害怕失去家人和朋友。
他們的心中充滿了恐懼和迷茫,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辦。
在這一刻,他們仿佛置身於無盡的黑暗之中,看不到一絲希望的曙光。他們的眼神充滿了絕望和無助,似乎已經被命運的重壓徹底擊潰。
黑暗到極致,一點火星也會照亮一片天。
在這一片沉寂之中,有一些勇敢的民夫開始低聲議論起來。他們的聲音雖然微弱、雖然忐忑、雖然不確定,但卻如同一滴水濺入油鍋。
“我們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我們必須想辦法逃脫!”
一個年輕的民夫說道,他的眼中閃爍著憤怒的火花。他青梅竹馬的妻子還在家侍奉他年邁的父母,撫養嗷嗷待哺的幼兒。
“對,我們要團結起來,一起對抗這些可惡的監工!”
另一個民夫附和道,他臉上露出了決然的表情。他從小父母雙亡,跟爺爺相依為命著長大。聽說,他爺爺如今癱瘓在床了,全靠村裏人東家一口糠餅子,西家一個野菜團子續命。
……
這樣的家庭多不勝數,各有各的為難,各有各的艱辛。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民夫加入了討論,他們的聲音逐漸變大,充滿了力量。
終於,有人聲嘶力竭的大吼:“我們不能再讓他們欺壓我們,我們要爭取自己的權利!”
更多的民夫站出來響應:“沒錯,我們要反抗,哪怕付出代價也在所不惜!”
……
在這片嘈雜聲中,民夫們的情緒漸漸激動起來,他們的目光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盡管他們知道前方的道路布滿荊棘,但他們決定不再退縮,而是勇敢地麵對挑戰。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蒼老的聲音打破了喧囂:“安靜!大家冷靜下來。”
眾人紛紛望向那個說話的老人,他是這裏年紀最大、經驗最豐富的民夫之一。他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透露出一種沉穩和智慧。
“你們說的不錯,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但我們也要考慮到後果,如果我們盲目反抗,可能會給自己,給家人帶來更大的災難。”老人緩緩說道。
他的話讓眾人陷入了沉思,一時間,現場變得異常安靜。每個人都在思考老人的話語,權衡利弊。
是呀!
現在他們反抗了,成功了,迴家了。可是,之後呢?
安王宇文謙的軍隊可不是吃素的,那是心狠手辣敢真的殺人的啊!
他們不怕死,反正修城牆也活不了。可是,他們不能夠把危險帶迴家,不能讓父母妻兒,親朋好友跟著一起死!
整個現場一片寂靜——如死一般的寂靜。
看著一動不動的民夫們,蘇小丫隻覺得心裏堵的慌。鼻子一陣酸澀,眼淚在眼眶裏打轉轉。
努力吸了吸鼻子,蘇小丫沒再多說什麽。現在說什麽都沒有用,民夫們被奴役太久了,已經喪失了對美好未來的期許,更是斷了對別人的信任。
他們連自己都信不過,又如何相信其他人?
這歸家,到底在做什麽?
蘇小丫知道,自己這是遷怒了。可是心底的那團火,卻怎麽都壓不下去。如果不爆發出來,蘇小丫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會做出點什麽事情出來。
蘇小丫真的很想直接一揮手,讓所有人都安然睡去。這些人太累了,就讓他們好好睡一覺吧。睡醒了,世界已經改變,一切都將不同!
不是嗎!
就在蘇小丫準備這麽幹的時候,一個年輕人站出來說道:
“老人家說得對,我們不能衝動行事。但是,我們也不能就這樣繼續忍受下去。我們需要想出一個周全的計劃,既能保護自己,又能爭取到自由。”
這是,先行者!
蘇小丫的心,跳動了一下,怒氣也消了一點點。
旁邊的虞書衡也唿出一口氣,剛剛可把他給緊張壞了,就怕蘇小丫不管不顧的直接插手。
這份因果,到底還是不要沾惹的好。
雖然,虞書衡有把握幫蘇小丫護法,讓她渡劫能夠輕鬆一點兒。
但是,能夠不沾因果的,為什麽不呢?
虞書衡鋪開神識,關注著整個幽州城的動態。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蘇小丫也很期待。
其他民夫聽了年輕人的話,紛紛點頭表示同意。他們也意識到了,單純的反抗可能隻會導致更多的傷害。
於是,民夫們開始集思廣益,商量起可行的方案來。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民夫們展現出了堅韌不拔的意誌和智慧。
他們明白,隻有通過團結一致、深思熟慮,才能找到一條通往自由的道路。而在這條道路上,他們將麵臨無數的困難和挑戰,但他們堅信,隻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