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
小雅
本篇導讀
《詩經》中有《小雅》和《大雅》。所謂“雅”也稱為“夏”,是周人所標榜的自己的文化。其作品大都產生於西周時期,即西周王都鎬京一帶的詩歌。《小雅》有作品七十四篇,多涉及貴族飲宴、祭祀、愛情方麵,亦有不少作品批判國政得失、抒發個人牢騷。作品多作於西周宣王、幽王時期,也有少部分東周時期的。
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注釋
1 呦呦:鹿叫聲。
2 蘋:古人或稱之為馬帚、蘋蕭,與稱為浮萍的水草不同。
3 嘉:善。賓:客人。這裏嘉賓指君主宴請的諸侯或大夫。
4 鼓:彈奏。笙:樂器,用裝有簧的竹管和一根吹氣管裝在鍋形的座子上。
5 簧:笙管中用以振動發聲的葉片。
6 承:捧著。筐:盛幣帛的方形竹器。將:送。
7 人:指客人。好我:即愛我。
8 示:指示。周行:指周先王之大道也。一說,周行指正道。
9 蒿:青蒿、香蒿。
10 德音:美好的音容。《詩經》每言“德音”,往往是說你(們)的音容笑貌。孔:很。昭:光明。
11 視:三家《詩》作示。恌(tiāo):輕薄、輕浮。
12 君子:貴族。是:指嘉賓。傚:三家《詩》作效,模仿。
13 旨:美好。
14 式:語助詞,無義。燕:安適。敖:通遨,快樂。
15 芩:草名,即蔓葦。
16 湛(dān):通耽,盡情歡樂。
賞析與點評
這是周天子宴請群臣的詩。詩中的“嘉賓”即指諸侯或卿士大夫。孔子兩歲的時候,魯國大夫叔孫豹出使晉國,晉平公先用《肆夏》之樂,再用《文王》迎接,叔孫豹都不答謝。隻是到演奏《鹿鳴》、《四牡》、《皇皇者華》這三篇的時候,才答拜。按照叔孫豹的說法,《鹿鳴》一詩是“君(晉侯)所以嘉寡君(魯侯)也”。
四牡
四牡騑騑,周道倭遲。豈不懷歸?王事靡盬,我心傷悲。
四牡騑騑,嘽嘽駱馬。豈不懷歸?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翩翩者(左鳥右隹),載飛載下,集於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將父。
翩翩者(左鳥右隹)載飛載止,集於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將母。
駕彼四駱,載驟駸駸。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
注釋
1 四牡:駕車的四匹雄馬。騑(fēi)騑:馬行不停貌。
2 周道:大路。倭遲:即連綿詞“逶迤”,紆迴蜿蜒。
3 靡:沒有。盬:止息。
4 嘽(tān)嘽:喘息。駱馬:鬃毛黑色的白馬。
5 不遑:沒有閑暇。啟處:猶言安居。
6 翩翩:飛貌。(左鳥右隹)(zhui):鴿子。
7 載:發語詞。載飛載下即飛上飛下。
8 集:棲息。苞:叢生的草木。栩:櫟樹。
9 將:奉養。
10 杞:枸杞。
11 駱:鬃毛黑色的白馬。驟:奔跑。駸駸:音侵,馬疾行貌。
12 是用:即用是。用,因。是,此。
13 來:語助詞,等同是。諗:念之假借。
賞析與點評
此詩是使臣出使在外思歸不得的感慨之作。《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首詩常用於宴饗、兩君相見、慰勞使臣等禮儀中。
皇皇者華
皇皇者華,於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懷靡及。
我馬維駒,六轡如濡。載馳載驅,周爰諮諏。
我馬維騏,六轡如絲。載馳載驅,周爰諮謀。
我馬維駱,六轡沃若。載馳載驅,周爰諮度。
我馬維駰,六轡既均。載馳載驅,周爰諮詢。
注釋
1 皇皇:通煌煌,顏色鮮明。華:即花。
2 原:高的平原。隰:低濕地。
3 駪(shēn)駪:眾多疾行。征夫:使臣。
4 每:經常。懷:思念。靡及:不及。
5 駒:高大的馬。
6 轡(pèi):馬韁繩。如:連詞,即而。濡(ru):柔而有光澤。
7 載:發語詞,即則。馳、驅:指車馬快速行走。
8 周:普遍。爰:於。諮:訪問。諏(zou):征求意見。下文“謀”、“度”、“詢”,意亦類近。姚際恆《詩經通論》:“大抵諏為聚議之意,謀為計劃之意,度為酌量之意,詢為究問之意。”
9 騏:青黑色紋理的馬。
10 如絲:指四馬六轡的調和、勻稱。
11 駱:鬃毛黑色的白馬。
12 沃若:沃然,柔美潤澤。
13 駰:黑白相雜的馬。
14 均:調和、勻稱。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使臣盡心工作,不辭勞苦,是自勉之詞。
常棣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歎。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務。每有良朋,烝也無戎。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宜爾室家,樂爾妻孥。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注釋
1 常棣:樹名,也叫唐棣,即鬱李。華:即花。餘冠英《詩經選》:“詩人以常棣的花比兄弟,或許因其每兩三朵彼此相依,所以聯想。”
2 鄂:通“萼”。不:通“芣”、“拊”。皆指根莖。(wěi):通“煒”,鮮明茂盛貌。
3 威:通畏,指可怕的事。
4 孔:非常。懷:思念。
5 原:高的平原。隰:低濕地。裒(pou):聚集。原隰裒矣,黃焯《毛詩鄭箋平議》:“‘原隰裒矣’句與上文‘死喪之威’連屬言之,意謂人當群聚於郊野之時,遇生死患難之可畏,則甚思求兄之相助也。”
6 脊令:鳥名,體小,喙尖,行走時尾巴不斷搖動。陳奐《毛詩傳疏》:“脊令喻兄弟,脊令言飛行不舍。”
7 急:動詞,搶救。難:危難。
8 每:雖。
9 況:義同“茲”。
10 鬩(xi):爭吵、相爭。
11 外:外敵。禦:抵禦。務:即“侮”的假借。
12 烝:長久。戎:幫助。
13 友生:即友人。
14 儐:陳設。爾:你。籩(biān):古代祭祀或宴會時盛果脯的竹器。豆:古代盛肉或熟菜的食器。
15 之:即是,語助詞。飫:古代國君宴請同姓貴族的私宴。
16 具:通俱。既具,已經都來齊了。
17 和樂:和睦快樂。孺:親愛。
18 好合:即相愛相配合。
19 翕(xi):和睦。
20 湛(dān):通耽,盡情歡樂。
21 宜:善。
22 樂:喜歡。孥:子女。
23 究:深思。圖:考慮。
24 亶(dǎn):誠然。其:指“宜爾室家,樂爾妻孥”。然:如此。
賞析與點評
此詩歌詠兄弟情誼。“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即本詩主旨。但是《詩經》中所說的“兄弟”與金文中的意義相近,往往指周王的同姓諸侯。
伐木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穀,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伐木許許,釃酒有!既有肥羜,以速諸父。寧適不來,微我弗顧。於粲灑掃,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伐木於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幹餱以愆。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注釋
1 丁丁:伐木聲。
2 嚶嚶:鳥鳴聲。
3 幽穀:深穀。
4 遷:登上。喬木:高樹。
5 嚶其:即嚶嚶。
6 相:看。
7 矧(shěn):何況。伊:這。
8 之:語助詞,無義。終:既。神之聽之,終和且平,神明會關注我們,音樂和平。
9 許許:伐木聲。
10 釃(shi):濾。有(上艸下與)(xu):即(上艸下與)(上艸下與),形容酒味美。
11 羜(zhu):出生五個月的小羊,泛指小羊。
12 速:邀請。諸父:對同宗長輩的通稱,這裏指來助祭的同姓諸侯輩份長於周王者。
13 寧:寧可。適:恰好。
14 微:不是。顧:念。
15 於:音烏,感歎詞。粲:鮮明潔淨。
16 陳:陳列。饋:食物。簋(gui):古代食器圈足,兩耳或四耳,方座,青銅製或陶製。八簋,為當時最高規格的宴會,周禮天子八簋、諸侯六、大夫四、士二。
17 牡:此指公羊。
18 諸舅:對母姓長輩的通稱。這裏指來助祭的婚姻之國的諸侯,如齊、薛、陳、宋等。
19 咎:過錯。
20 阪:山坡。
21 有衍:即衍衍,盈滿。
22 籩(biān):古代祭祀或宴會時盛果脯的竹器。豆:古代盛肉或熟菜的食器。有踐:即踐踐,排成行列。
23 兄弟:同輩親友。無遠:不要疏遠。
24 失德:失去民心。
25 幹餱:幹糧。愆:過錯。民之失德,幹餱以愆,指失去民心,百姓有怨言,一點小事也會動輒得咎。
26 湑(xu):濾酒去渣。
27 酤:買酒。
28 坎坎:擊鼓聲。
29 蹲(cun)蹲:通“墫”,舞貌。
30 迨:及、趁。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天子宴請諸侯的詩。所謂“友聲”指政治上的同盟,諸父、兄弟指同姓諸侯,諸舅指異姓婚姻之國的國君。“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後世也用為成語,有時簡略作“嚶鳴求友”。
天保
天保定爾,亦孔之固。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爾,俾爾戩穀。罄無不宜,受天百祿。降爾遐福,維日不足。
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為包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嚐,於公先王。君曰『卜爾,萬壽無疆!』
神之吊矣,詒爾多福。民之質矣,日用飲食。群黎百姓,徧為爾德。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鬆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注釋
1 保定:保全。爾:即你,指君王。
2 孔:很。固:完善。
3 俾:使。單厚:又好又多的福氣。
4 除:給予。
5 多益:又多又好的福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6 莫:無。庶:多。
7 戩(jiǎn):福。穀:祿。
8 罄:所有、全部、盡。
9 遐福:永久的福氣。一說,遐通嘏,也是福氣的意思。
10 維日不足:感到每天賜福還不足夠。維,語助詞。
11 莫不興:什麽都興盛。
12 阜(fu):土山。
13 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指福祿如山川之水灌流到海裏,不曾停止增加。
14 吉:吉日。蠲(juān):潔淨。
15 是用:即用是。孝享:孝敬。
16 禴(yuè):夏祭。祠:春祭。烝:秋祭。嚐:冬祭。
17 於:獻祭於。
18 萬壽無疆:西周中期出現的吉祥祝福語。
19 吊:至。
20 詒:音義同貽,給予。
21 質:安定。
22 群黎:老百姓。百姓:指周人諸多貴族。
23 徧為爾德:都是因為你的恩德。
24 恆:懸掛。
25 騫(qiān):虧損。
26 或:是。承:承續不斷。無不爾或承,都是因為你而承續不斷。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祝福、讚美君王的詩。其中“萬壽無疆”一詞,在《詩經》與金文中都常見,從金文中的用法來看,是西周中期形成的一個成語。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左犭右嚴)狁之故;不遑啟居,(左犭右嚴)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左犭右嚴)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注釋
1 薇:野菜。
2 作:生。止:語氣詞。下同。
3 曰:語助詞,無義。
4 莫:即暮。歲莫即指一年將盡。
5 靡:無。
6左犭右嚴)狁:亦名嚴狁、獫狁,王國維認為即漢代匈奴的前身。
7 不遑:無暇。啟居:安居。
8 柔:柔弱,指野菜剛生長時的情況。
9 烈烈:憂心。
10 載:即又。
11 戍:戍守。
12 歸聘:迴家慰問。
13 剛:挺直,指野菜成長的情況。
14 陽:十月。
15 靡盬:沒有止息。
16 孔:很、非常。疚:痛心。
17 維常:植物名,即車簾。華:花。
18 路:通輅,車。
19 君子:主帥。下同。
20 戎車:兵車,主帥所乘。
21 四牡:四匹公馬。業業:壯健。
22 一月三捷:一個月之內打仗數次。三言其多,不一定是確數。
23 騤(kui)騤:強壯。
24 依:即倚。
25 小人:士兵。腓(féi):迴避。一說排列在車兩排。
26 翼翼:行列整齊的樣子。
27 象弭:以象牙裝飾末梢的弓。魚服:魚皮製的箭袋。
28 日戒:時刻戒備。
29 棘:急。
30 依依:茂盛。也有可能是“掎那”一詞變化而來的,指楊柳之婀娜。
31 霏霏:大雪貌。
32 遲遲:緩慢。
賞析與點評
這是邊疆武士在迴家路上所寫的作品。六朝時謝安問家族子弟,《毛詩》中哪一句最好,其侄謝玄就最推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後世用為闊別家鄉的意象,且不斷翻新。
出車
我出我車,於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仆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
我出我車,於彼郊矣。設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旐斯,胡不旆旆?憂心悄悄,仆夫況瘁。
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出車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左犭右嚴)於襄。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塗。王事多難,不遑啟居。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既見君子,我心則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執訊獲醜,薄言還歸。赫赫南仲,(左犭右嚴)於夷。
注釋
1 出:推出。
2 於:往。我出我車,於彼牧矣,《毛傳》:“出車就馬於牧地。”
3 自:從。天子:周王。所:處所。
4 謂:使、令。
5 仆夫:車夫。
6 維:發語詞。棘:通亟,急。
7 郊:近郊。
8 設:陳列。旐(zhào):畫有龜蛇圖案的旗。
9 建:樹立。旄(máo):用旄牛尾做裝飾的旗。
10(yu):古代畫著鳥隼的軍旗。斯:語氣詞。
11 胡:為何。不:語助詞,無義。旆(pèi)旆:旌旗下垂。一說旌旗飄揚。
12 悄悄:憂心的樣子。
13 況瘁:病、憔悴。
14 南仲:人名,周宣王時大臣,曾率兵征伐(左犭右嚴)狁,取得勝利。
15 城:動詞,築城。方:指朔方,約今寧夏迴族自治區靈武縣一帶。
16 彭彭:同“傍傍”、“龐龐”,車輪滾動的聲音。這裏形容車駕眾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7 旂(qi):畫有龍形圖案的旗。央央:音義同英英,鮮明。
18 赫赫:顯著、顯赫。
19(左犭右嚴)狁:亦名嚴狁、獫狁,王國維認為即匈奴的前身。襄:除去。
20 黍稷方華:借代初夏。
21 載:滿。塗:即途的假借字,征途。雨雪載途,借代嚴冬。
22 遑:閑暇。啟:本指跪坐,此處指安居。
23 簡書:盟書。
24 喓(yāo)喓:擬聲詞,草蟲鳴叫之聲。草蟲:即蟈蟈。
25 趯(ti)趯:跳躍的樣子。阜螽(fu zhong):蚱蜢。
26 降:放下,即放心。
27 薄:發語詞。一說薄是往的意思。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指南仲既討伐北方的狁,又用兵於西戎。
28 遲遲:白天長日。
29 卉:草木。萋萋:形容詞,茂盛。
30 倉庚:黃鶯。
31 蘩(fán):菊科植物,也叫白蒿。祁祁:盛多。
32 執:逮捕。訊:俘虜。獲:馘之假借,意謂誅殺。醜:對異國敵人的惡稱。此詞金文中亦多見。
33 薄言:發語詞。還:音義同旋,迴去。
34 夷:平定。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南仲奉命征伐外族的經過。詩人用倒敘手法,多次變換場景,從受命、出征、歸途等等,以征戰一事貫穿所有情節,層次井然。
杕杜
有杕之杜,有睕其實。王事靡盬,繼嗣我日。日月陽止,女心傷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葉萋萋。王事靡盬,我心傷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歸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憂我父母。檀車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遠!
匪載匪來,憂心孔疚。斯逝不至,而多為恤。卜筮偕止,會言近止,征夫邇止!
注釋
1 有杕(di):杕杕,獨立生長。杜:赤棠。
2 有睕(wān):睕睕,果實美好貌。實:果實。
3 靡盬:沒有止息。
4 繼:繼續。嗣:延長。我日:我孤獨的時日。
5 日月:歲月。陽:十月。止:句尾虛詞,無義。
6 遑:閑暇。
7 萋萋:茂盛。
8 陟:登上。
9 杞:枸杞。
10 檀車:檀木造的兵車,極堅固。幝(chǎn)幝:破舊。
11 四牡:四匹公馬。痯(guǎn)痯:疲憊。
12 匪載匪來:“匪”字是否定連詞;載,以車載物;來,人迴來。這裏是指人和車俱不歸。
13 孔:很、非常。疚:痛心。
14 斯逝不至:相約的期限已過,而未出現。
15 而:乃。恤:苦惱。
16 偕:都。止:句尾虛詞,無義。卜筮偕止,卜筮結果都說丈夫快迴家了。
17 會:三人合卜為會。
18 邇:即近。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婦人盼望丈夫從戰地歸來。當中,妻子多次占卜,可見她對丈夫的思念。
魚麗
魚麗於罶,鱨鯊。君子有酒,旨且多。
魚麗於罶,魴鱧。君子有酒,多且旨。
魚麗於罶,鰋鯉。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維其嘉矣!
物其旨矣,維其偕矣!
物其有矣,維其時矣!
注釋
1 麗:通離、罹,意謂魚被捕捉到。罶(liu):一種捕魚的竹簍,有倒須,魚能進不能出。
2 鱨(cháng):魚名,即黃頰魚。鯊:一種淡水小魚。
3 君子:指主人。
4 旨:味美。旨且多、多且旨、旨且有,均指酒。
5 魴(fáng):魚名,即鯿魚。鱧(li):鯇魚。
6 鰋(yǎn):鯰魚。
7 有:即多。下文“物其有矣”同。
8 物:指宴會上的食物。其:那樣。下文同。
9 維:發語詞。嘉:善。
10 偕:齊備。
11 時:得時。一說也是善的意思。
賞析與點評
這是飲宴賓客讚美主人的作品。
南有嘉魚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
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之。
翩翩者(左鳥右隹),烝然來思。君子有酒,嘉賓式燕又思。
注釋
1 嘉魚:美好的魚。
2 烝:多的意思。罩罩:特出。《說文》引詩作“”。形容魚遊動的樣子。
3 式:語助詞。燕:即宴。
4 汕汕:遊動的樣子。
5 衎(kàn):通侃,快樂。
6 樛木:向下彎曲的樹木。
7 甘瓠(hu):甜的葫蘆。累:纏繞。
8 綏:安樂。
9 翩翩:飛貌。(左鳥右隹)zhui):鳥名,鵓鴣。
10 又:侑的假借,勸酒。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描述貴族飲宴時快樂歡暢場麵的詩篇。根據《禮記》和《儀禮》的記載,周王及諸侯宴饗時常用此詩。金文常用為“用侃用享”,“以宴以喜”等,又用“喜侃”、“侃喜”、“喜侃樂”等,皆飲宴娛神之義。
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萊。樂隻君子,邦家之基。樂隻君子,萬壽無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隻君子,邦家之光。樂隻君子,萬壽無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隻君子,民之父母。樂隻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樂隻君子,遐不眉壽。樂隻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樂隻君子,遐不黃耇。樂隻君子,保艾爾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注釋
1 台:通薹,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水田,葉扁平而長,可製蓑衣。
2 萊:草名,也叫藜、胭脂菜、灰天莧,嫩葉可煮食。
3 樂:開心。隻:語氣詞。君子:此指受祝頌的周王。
4 基:根本。
5 桑:桑樹。
6 楊:楊樹。
7 光:光榮。
8 杞:枸杞。
9 李:李子樹。
10 德音:美好的聲譽。不已:不止。
11 栲:即臭椿樹。
12 杻(niu):樹名,也叫檍。
13 遐:何。眉壽:高壽。
14 茂:美好。
15 枸(ju):木名。即枳梖,俗名拐棗,花梗肥大可吃。
16 楰(yu):鼠梓樹。
17 黃耇(gou):高壽。
18 保:保護。艾:通乂,金文中作辪,義為撫養。一說治理的意思。爾:你的。後:後代。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祝賀周天子的詩。全詩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興,祝願君王長壽、邦家康寧。
蓼蕭
蓼彼蕭斯,零露湑兮。既見君子,我心寫兮。燕笑語兮,是以有譽處兮。
蓼彼蕭斯,零露瀼瀼。既見君子,為龍為光。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蓼彼蕭斯,零露泥泥。既見君子,孔燕豈弟。宜兄宜弟,令德壽豈。
蓼彼蕭斯,零露濃濃。既見君子,鞗革衝衝。和鸞雝雝,萬福攸同。
注釋
1 蓼(liǎo):長大貌。蕭:植物,蒿。斯:語氣詞。
2 零:落下。湑(xu):濕。
3 寫:舒暢。
4 燕:即宴,和諧歡樂的意思。笑語:有說有笑。
5 譽:通豫,安。譽處,安樂。
6 瀼(ráng)瀼:濕。
7 龍:即寵。龍光即光榮。
8 爽:差錯。
9 考:老。不忘:不已,不會停止。
10 泥泥:濕。
11 孔燕:非常快樂。燕通宴。豈:通愷。弟(ti):通悌。豈弟同愷悌,和樂。
12 宜兄宜弟:無論是對哥哥或者弟弟,都一樣友愛。
13 令德:美德。豈:通愷,快樂。
14 濃濃:非常濕的樣子。
15 鞗(tiáo)革:馬韁繩的頭部。又名攸勒、鋚勒。衝衝:下垂。
16 和鸞:掛在馬身上的銅鈴。雝(yong)雝:銅鈴的聲音。字也作噰、嗈。
17 攸:所。同:歸。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篇下級對上級頌讚的作品,可能是諸侯朝見周天子的作品。
湛露
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湛湛露斯,在彼豐草。厭厭夜飲,在宗載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顯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實離離。豈弟君子,莫不令儀。
注釋
1 湛(zhàn)湛:露水盛貌。
2 匪:無。陽:太陽。晞(xi):蒸發、幹。
3 厭厭:安樂。
4 宗:宗廟。載:則。考:留住。
5 顯:明。允:信。顯允,誠實守信。
6 令:善。下同。
7 桐、椅:樹名。
8 實:果實。離離:下垂。
9 令儀:美好的威儀。
賞析與點評
這是描述貴族飲宴的作品。
彤弓
彤弓弨兮,受言藏兮。我有嘉賓,中心貺之。鍾鼓既設,一朝饗之。
彤弓弨兮,受言載兮。我有嘉賓,中心喜之。鍾鼓既設,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賓,中心好之。鍾鼓既設,一朝酬之。
注釋
1 彤弓:紅色的弓。諸侯立功,天子會賞賜此弓作為獎賞。弨(chāo):放鬆。
2 受言:即受焉。焉,之。
3 中心:即心中。貺(kuàng):讚美。
4 一朝:一說整天,一說立刻。饗:宴請。
5 載:珍藏。
6 右:通侑,勸酒。
7 櫜(gāo):藏弓入弓袋。
8 酬(chou):敬酒。
賞析與點評
這首詩寫天子賞賜諸侯功臣,設宴招待的場麵。莊嚴之中,亦不失歡樂。
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見君子,錫我百朋。
汎汎楊舟,載沉載浮。既見君子,我心則休。
注釋
1 菁菁:茂盛。莪(é):植物,蘿蒿。
2 中阿:阿中。阿,山陵。
3 君子:指賢者。
4 儀:威儀。
5 中沚:沚中。沚,小沙洲。
6 中陵:陵中。
7 錫:通賜,賞賜。朋:古代貨幣。或為貝殼,或為玉。一朋是兩串,百朋,極言其多,不一定是確數。
8 汎汎:漂流不定。楊舟:楊木製成的船。
9 載:又。
10 休:安寧。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描寫求賢的詩篇。後世也將詩中的“菁莪”比喻學校。
六月
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騤騤,載是常服。(左犭右嚴)狁孔熾,我是用急。王於出征,以匡王國。
比物四驪,閑之維則。維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於三十裏。王於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廣,其大有顒。薄伐狁,以奏膚公。有嚴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國。(左犭右嚴)狁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於涇陽。織文鳥章,白斾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戎車既安,如輊如軒。四牡既佶,既佶且閑。薄伐(左犭右嚴),至於大原。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飲禦諸友,炰鱉膾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
注釋
1 棲棲:慌張不安。
2 飭(chi):整頓。
3 四牡:四匹公馬。騤騤:壯健。
4 常服:戎裝。
5 (左犭右嚴)狁:亦名嚴狁、獫狁,北方遊牧民族,常與周為敵。王國維認為即後世之匈奴。孔:很、非常。熾:囂張。
6 用:即以。急:緊急。我是用急,即我以是急。
7 於:一說通籲,唿喚;一說於是往的意思。
8 匡:救。
9 比:齊一。物:選取有力氣的馬。四驪(li):四匹黑馬。
10 閑:訓練。之:指馬。維:以。則:法則。維則,指有法則。
11 成:製成。服:戎裝。於三十裏:一日走三十裏。
12 修:即修,長。廣:肥壯。
13 有顒(yong):即顒顒,高大。
14 薄伐:立即討伐。
15 以奏:即以為。一說奏是進獻的意思。膚公:大功。
16 有嚴:即嚴嚴,威嚴。有翼:翼翼,誠敬謹慎。
17 共武之服:努力於戰事。共,古通恭。服,事。
18 定:安定。
19 匪:無。茹:透徹看見。這裏指(左犭右嚴)狁不可測。
20 整:全部。居:占領。焦獲:古代地名,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
21 鎬、方:地名。
22 涇陽:涇水之北。
23 織:即幟,旗幟。文:同紋,花紋。鳥章:鷹隼的圖案。
24 白旆(pèi):帛斾,即用長條的布帛製成的旗幟。央央:鮮明。
25 元戎:大車,又稱戎車、戎輅、路車、輅車、大輅等。
26 以先啟行:用它(指車)來開路。
27 輊(zhi):低,指車從後門看的情形。軒:高,指車從前麵看的情形。
28 佶(ji):壯健。
29 大原:即太原。
30 文武:文武雙全。吉甫:尹吉甫,周宣王大臣,奉命出征獫狁。
31 憲:法。
32 燕:即宴。燕喜,安然和樂。
33 禦:進,指飲食。飲禦,即招唿客人來飲宴。
34 炰(páo):煮。鱉(biē):甲魚。膾:細切。
35 侯誰在矣:有誰在這裏。
36 張仲:人名。張仲孝友,指以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聞名的張仲。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宣王時代大臣尹吉甫奉命出征獫狁後勝利歸來,與朋友飲宴的場麵。
采芑
薄言采芑,於彼新田,於此菑畝。方叔蒞止,其車三千。師幹之試,方叔率止,乘其四騏,四騏翼翼。路車有奭,簟茀魚服,鉤膺鞗革。
薄言采芑,於彼新田,於此中鄉。方叔蒞止,其車三千,旂旐央央。方叔率止,約軝錯衡,八鸞瑲瑲。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瑲蔥珩。鴥彼飛隼,其飛戾天,亦集爰止。方叔蒞止,其車三千,師幹之試。方叔率止,鉦人伐鼓,陳師鞠旅。顯允方叔,伐鼓淵淵,振旅闐闐。
蠢爾蠻荊,大邦為讎。方叔元老,克壯其猶。方叔蒞止,執訊獲醜。戎車嘽嘽,嘽嘽焞焞,如霆如雷。顯允方叔,征伐(左犭右嚴)狁,蠻荊來威。
注釋
1 薄言:語助詞。采:即采。芑(qi):苦菜。
2 於:往。新田:開墾兩載的新田。
3 菑(zi)畝:開墾一載的新田。《毛傳》:“田,一歲曰菑,二歲曰新田,三歲曰畬。”
4 方叔:宣王時大夫。蒞:來臨。止:語助詞。
5 師:眾人,指軍隊。幹:盾。之:是。試:操練。師幹之試,指兵士練習戈矛。
6 率:率領。
7 騏:青黑色的馬。
8 翼翼:壯健貌。
9 路車:即輅車、戎輅,統帥乘坐的兵車。奭(shi):紅色。
10 簟茀(fu):蔽車的竹席。魚服:魚獸之皮製作而成的箭袋。
11 鉤膺:馬帶。鞗(tiáo)革:又稱攸勒、鋚勒,革製的馬勒子,末端以金為飾。
12 中鄉:新田當中之處。
13 旂(qi):畫有龍形圖案的旗。旐(zhào):畫有龜蛇圖案的旗。央央:音義同英英,鮮明。
14 約:約束。軝(qi):車轂兩端有皮革裝飾的部分。錯衡:有紋彩的橫木。
15 鸞:銅鈴。瑲瑲:鈴聲。瑲字通鏘、嗆、將,象聲詞,通常形容樂器和鳥鳴的聲音。
16 服:穿上。命服:官服。鄭玄《毛詩箋》:“命服者,命為將,王命之服也。”
17 朱芾(fu):紅色蔽膝。革製,長方形,上窄下寬,係在衣服前麵。斯皇:即煌煌,光明。
18 有瑲:即鏘鏘,玉佩撞擊的聲音。蔥珩:青色的佩玉。
19 鴥(yu):鳥疾飛貌。隼:鷹隼。
20 戾:至。
21 亦:語助詞。集:棲息。爰止:休止。
22 鉦人:擊鼓傳令者。鉦原指錞於,古時軍旅中的青銅桶狀樂器。
23 陳:列。鞠:宣告。《毛傳》:“鉦以靜之,鼓以動之。鞠,告也。”
24 顯允:顯赫。
25 淵淵:擊鼓聲。
26 振旅:整頓軍隊備戰。闐(tián)闐:擊鼓聲。
27 蠢:無知。
28 大邦:周朝。為讎:侵略。
29 壯:大。猶:通“猷”,謀略。
30 執:擒拿。訊:俘虜。獲:馘之假借,殺戮。醜:對異國敵人的惡稱。
31 嘽(tān)嘽:眾多而威武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32 焞(tun)焞:盛貌。
33 威:即畏,畏懼。
賞析與點評
此詩記載周宣王時派大臣方叔率軍南征蠻荊,當中重點刻畫征伐之前,方叔的備戰情況,可見其軍容盛大。讚美之餘,亦暗示此戰將凱旋。
車攻
我車既攻,我馬既同。四牡龐龐,駕言徂東。
田車既好,四牡孔阜。東有甫草,駕言行狩。
之子於苗,選徒嚻嚻。建旐設旄,搏獸於敖。
駕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決拾既佽,弓矢既調。射夫既同,助我舉柴。
四黃既駕,兩驂不猗。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徒禦不驚?大庖不盈?
之子於征,有聞無聲。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注釋
1 攻:通工,整治、準備。
2 同:齊同,指各馬速度相同。
3 牡:公馬。龐(páng)龐:即彭彭,車輪滾動聲,這裏形容車馬之盛。
4 言:語助詞。徂:往、去。
5 田車:打獵時所乘的車。田字通畋,即狩獵。
6 孔阜:非常高大肥壯。孔,甚。
7 甫草:甫田之草。甫田一名圃田,一名原圃,地名,宣王時其地在王畿之內。
8 行狩:田獵。
9 之子:此人。於:往。苗:狩獵。古人春天打獵叫蒐,夏天叫苗,秋天叫獮,冬天叫狩。
10 選:動詞,計數。嚻(xiāo):古同“囂”,嚻嚻,人數眾多貌。
11 旐(zhào):畫有龜蛇圖案的旗。旄(máo):用旄牛尾做裝飾的旗。建:樹立。
12 搏獸:捕獲野獸。敖:山名。
13 奕奕:精神奕奕。
14 赤芾(fu):諸侯朝服的一部分。金舄(xi):黃朱色的鞋。也叫赤舄。
15 會同:諸侯盟會的專稱。有繹(yi):即繹繹,有秩序的樣子。繹字乃抽絲連續不斷之義,這裏形容人數多且整飭。此句與前句均描寫諸侯會盟情形。
16 決:射時鉤弦之具,用象骨製成,套在左手拇指。拾:又名遂,熟製獸皮製成的臂套,穿戴在左臂上。佽(ci):便利之義,這裏引申為準備停當。
17 調:指箭和弓配合得當。
18 射夫:參與打獵的男子,一說指諸侯。同:一同前往。
19 柴:堆積物,指捕獲的野獸。柴字也通骴。
20 四黃:四匹黃色馬。
21 驂(cān):拉車四匹馬中左右兩側的馬。不猗:即不倚,偏側。
22 馳:指車馬快速行走。
23 舍:舍,即放箭。破:射中目標。
24 蕭蕭:馬鳴聲。
25 悠悠:長貌。
26 徒:步行者。禦:駕車者。不:作反問詞使用,義似“豈不”,下同。驚:當作“警”。徒禦不驚,指車上車下都在警戒,等候周王。
27 大庖:指周王的廚房。盈:多。
28 征:行。
29 有聞無聲:人們隻聞打獵之事,不見打獵之聲。指隊伍嚴肅整齊。
30 允:誠然。
31 展:誠然。
賞析與點評
此篇讚美周王打獵收獲豐盛,更讚美其指揮得宜,行旅莊嚴,故受諸侯一致擁戴。《小雅·車攻》文字與春秋早期秦國石鼓文《吾車》一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吉日
吉日維戊,既伯既禱。田車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從其群醜。
吉日庚午,既差我馬。獸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從,天子之所。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既張我弓,既挾我矢。發彼小豝,殪此大兕。以禦賓客,且以酌醴。
注釋
1 戊:剛日。古人認為十幹中,甲、丙、戊、庚、壬是剛日,乙、丁、己、辛、癸是柔日。《禮》雲:“外事以剛日。”田獵為外事,故選剛日為吉日進行。
2 既伯:祭祀馬祖。伯是馬祖,這裏用作動詞,指祭祀馬祖。
3 田車:田獵之車。
4 牡:公馬。孔:非常。阜:強壯。
5 升:上。大阜:陸地。
6 從:跟蹤。醜:野獸。
7 庚:剛日。
8 差:選擇。
9 同:聚集。
10 麀(you)鹿:母鹿。麌(yu)麌:獸群聚貌。字一作噳。
11 漆沮(ju):古代水名,在今陝西省境內。一說漆沮分別是兩條水名。
12 祁:眾多貌。
13 儦(biāo)儦:眾貌。俟(si)俟:獸行走貌。
14 或群或友:形容野獸數目。《毛傳》:“趨則儦儦,行則俟俟。獸三曰群,二曰友。”
15 燕:即宴,設宴款待。
16 豝(bā):母豬。
17 殪(yi):死。兕(si):野牛。
18 賓客:指與會的諸侯。
19 醴(li):甜酒。
賞析與點評
此篇歌詠田獵,一般認為是宣王時期的詩。
鴻雁
鴻雁於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征,劬勞於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鴻雁於飛,集於中澤。之子於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注釋
1 鴻雁:鴻與雁同物異稱,候鳥。
2 肅肅:鳥振翅聲。
3 之子:這些人,指安撫百姓的貴族。
4 劬勞:力乏之病。
5 爰:乃。矜人:可憐人,指流民。
6 鰥寡:老而無配偶者。曾運乾《毛詩說》:“此文倒語,順文當為‘哀此鰥寡,爰及矜人’,倒文以取韻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7 集:棲息。中澤:倒文,即澤中。
8 垣:城牆。
9 百堵:即一百方丈。牆的長度和高度各一丈叫堵。作:製作。
10 究:終於。安宅:安居。
11 哀鳴:指災民的哭聲。嗷嗷:愁苦聲。
12 哲人:智者。
13 宣驕:驕傲、傲慢。
賞析與點評
此詩描寫難民流離失所,無依無靠,於是貴族前往救濟安撫,築城以供百姓安居。
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輝。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注釋
1 其:音基,語尾助詞。
2 未央:指時間尚早。
3 庭燎:宮廷中照亮的火炬。
4 君子:諸侯。至:來。止:語尾助詞。
5 鸞:鈴。此為旗上的鈴。將(qiāng)將:鈴聲。
6 艾:盡。
7 晣:“晢”的異體字。晣晣,明亮。
8 噦(hui)噦:同嚖嚖,鈴聲。
9 鄉:音義同“向”。
10 輝:通輝。
11 言:語助詞。旂(qi):繪有龍圖案的旗幟。
賞析與點評
舊說此詩為歌頌宣王之詩,純用白描,敘述天未亮君王已經關心朝政,唯恐有所耽誤。庭燎是宮廷院內的火炬,古人有時以此作為接待尊貴客人的禮儀,齊桓公就曾以此禮招徠天下賢才。此詩很可能為迎賓之詩。
沔水
沔彼流水,朝宗於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嗟我兄弟,邦人諸友。莫肯念亂,誰無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湯湯。鴥彼飛隼,載飛載揚。念彼不跡,載起載行。心之憂矣,不可弭忘。
鴥彼飛隼,率彼中陵。民之訛言,寧莫之懲?我友敬矣,讒言其興。
注釋
1 沔(miǎn):水流盛滿。
2 朝宗:指百川匯聚入海。
3鴥(yu):鳥疾飛貌。隼:鷹隼。
4 載飛載止:又飛又停。
5 嗟:感歎詞。兄弟:指周王的同姓諸侯。
6 邦人:即國人,指異姓諸侯。
7 莫肯念亂,誰無父母: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誰無父母,言亂之既生,有父母的人,將更加憂慮。”念,止。下同。
8 湯(shāng)湯:水盛貌。
9 揚:升高。
10 跡:法度。不跡,即不遵守法度。
11 載起載行:憂慮。
12 弭忘:忘卻。
13 率:沿著。中陵:即陵中。
14 訛言:謠言。
15 寧:乃。懲:止。
16 敬:通警,警惕,警戒。
17 其:將。興:起。
賞析與點評
此詩勸誡友人在動蕩之世,不要誤信離間大家感情的讒言。
鶴鳴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釋
1 皋(gāo):沼澤。九皋,深澤。
2 聞:讀音“問”,遠達。聲聞於野,《毛傳》:“言身隱而名著也。”
3 潛:沉。淵:水深處。魚潛在淵,《毛詩正義》:“以魚之出沒,喻賢者之進退。”
4 渚:水中小洲。
5 樹檀:所種的檀木。
6 維:語氣詞。蘀(tuo):落葉。
7 他山:《鄭箋》:“他山,喻異國。”
8 錯:琢玉用的粗磨石。
9 穀:《毛詩正義》引陸機疏:“幽州人謂之轂桑,荊揚人謂之轂,中州人謂之楮……搗以為紙,謂之轂皮紙。”
賞析與點評
此詩共二章,共用了四個比喻,表達國君亟欲招致人才為國所用,可說是招隱求賢之作。名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出自此篇。
祈父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於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轉予於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聰!胡轉予於恤,有母之屍饔!
注釋
1 祈父:官名,即司馬。
2 予:武士自稱。
3 胡:為何。恤:憂。
4 靡:無。止居:安居。
5 爪士:爪牙之士。
6 厎(zhi)止:意思與止居同。
7 亶(dǎn):誠然。聰:林義光《詩經通解》:“不聰,謂不聞人民疾苦。”
8 屍:通屍,陳列的意思。饔(yong):熟食。屍饔即陳列祭物的意思。這句詩的意思是說,征戰在外,不能陪侍老母,供奉祭物給死去的父親。
賞析與點評
這是周朝武臣抒發內心不滿的詩。傳統學者以為是諷刺周宣王任用大司馬祈父之作。方玉潤《詩經原始》:“禁旅責司馬征調失常也。”意謂管理軍事的司馬私自無理調度,令軍士連母親也不能服侍。
白駒
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所謂伊人,於焉逍遙。
皎皎白駒,食我場藿。縶之維之,以永今夕。所謂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駒,賁然來思。爾公爾侯,逸豫無期。慎爾優遊,勉爾遁思。
皎皎白駒,在彼空穀。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
注釋
1 皎皎:白貌。
2 場:圃。
3 縶(zhi):絆馬兩足。維:係。之:那匹馬。
4 永:終。
5 謂:望、思念。伊人:騎馬而來之人。
6 於:當為於字。焉:此。逍遙:優遊閑適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7 藿(huo):初生的豆。
8 嘉客:賓客。
9 賁(bēn)然:趕快。
10 爾公爾侯:指伊人。
11 逸:安。豫:樂。無期:無盡期。
12 慎:謹慎。優遊:即逍遙。
13 勉:免,即免去、打消。另一說為抑止。遁:離去。
14 空穀:深穀。
15 生芻:新生之草。
16 其人如玉:言其人之德美如玉。
17 毋金玉爾音:此為詩人對伊人謂:別太珍惜你的音信如金玉那般。
18 遐心:疏遠我的心。
賞析與點評
此詩共分兩層。前三章描寫主人如何設法把客人留住,以延長歡樂時光。末章為第二層,寫客人離去後,主人的獨白,希望客人能再迴來。詩中既寫與朋友宴飲之樂,又勸勉自己勿耽於逸豫。
黃鳥
黃鳥!黃鳥!無集於穀!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歸,複我邦族。
黃鳥!黃鳥!無集於桑!無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旋言歸,複我諸兄。
黃鳥!黃鳥!無集於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與處。言旋言歸,複我諸父。
注釋
1 黃鳥:即黃雀,此處比喻在上位者,暗喻所嫁的君主。
2 集:棲息。穀:樹名。
3 穀:訓作養。不我肯穀,即不善待我。
4 言:語助詞。旋:迴來。
5 明:曉諭。不可與明,即不可理喻。
6 栩:即橡樹。
7 處:相處。
8 諸父:同姓長輩。
賞析與點評
此篇作者應該是遠嫁於周的異姓諸侯國公主。其詩也是棄婦之辭,與《邶風·穀風》、《小雅·穀風》、《小雅·我行其野》有異曲同工之妙。《詩經》中題為“黃鳥”之詩,還有一首在《秦風》。
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爾居。爾不我畜,複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爾宿。爾不我畜,言歸斯複。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舊姻,求爾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異。
注釋
1 蔽芾(fèi):茂盛貌。樗(chu):惡木。
2 畜:包容。爾不我畜,即爾不畜我,指不容我。
3 複:迴去。邦家:故鄉的家。
4 采:采。蓫(zhu):草名,羊蹄菜。《毛傳》謂:“惡菜也。”
5 葍(fu):草名。朱熹《詩集傳》:“葍,惡菜也。”
6 舊姻:猶言舊室。特:匹配,配偶。新特猶雲新人。
7 成:《論語》作誠。
賞析與點評
這像是一首棄婦詩,作者似為被周王或者國君休了的諸侯國公主。《詩經》中同類詩尚有《邶風·穀風》、《小雅·穀風》等。
斯幹
秩秩斯幹,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鬆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似續妣祖,築室百堵,西南其戶。爰居爰處,爰笑爰語。
約之閣閣,椓之橐橐。風雨攸除,鳥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翬斯飛,君子攸躋。
殖殖其庭,有覺其楹。噲噲其正,噦噦其冥,君子攸寧。
下莞上簟,乃安斯寢。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
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注釋
1 秩秩:水流清澈;一說偉岸的樣子。斯:語助詞,義如這、之。幹:通澗,夾在兩山間的水流。
2 幽幽:深遠。南山:即終南山。
3 如:有。苞:茂盛。
4 式:發語詞。相:互相。
5 猶:通猷,即謀,欺詐。
6 似:通嗣,續、繼承。妣:泛指女性祖先。
7 堵:古代築牆的單位。百堵,極言建築房室之多。
8 西南其戶:指東邊房室有向西開的門戶。
9 爰:於是。
10 約:捆紮。閣閣:繩索捆紮築版的聲音。
11 椓(zhuo):擊、築。橐(tuo)橐:用力築牆的聲音。
12 攸:於是。除:去。
13 芋:通宇,居住。
14 跂:通企。斯:語助詞。翼:端正。
15 棘:棱角。
16 革:通鞠,翅膀。
17 翬(hui):錦雞。如鳥斯革,如翬斯飛,朱熹《詩集傳》:“其棟宇峻起,如鳥之警而革也;其簷阿華采而軒翔,如翬之飛而矯其翼也。”
18 君子:指周王。躋:登。
19 殖殖:平坦方正。庭:前庭。
20 有覺:即覺覺,高大。楹:堂上之柱。
21 噲噲:寬敞明亮。正:白天。
22 噦(hui)噦:深廣。
23 寧:安。
24 莞:蒲草編的席子。簟(diàn):方紋竹席。
25 乃:於是。
26 興:早起。
27 維:是。下二句同。維何,即是什麽。
28 羆(pi):熊名,體高大,能爬樹,會遊泳,膽可入藥。
29 虺(hui):毒蛇。
30 大人:周代占夢和卜筮的官。
31 祥:吉兆。下同。朱熹《詩集傳》:“熊羆,陽物在山,強力壯毅,男子之祥也。虺蛇,陰物穴處,柔弱隱伏,女子之祥也。”
32 載:則、就。載寢之床,鄭玄《毛詩箋》:“男子生而臥於床,尊之也。”
小雅
本篇導讀
《詩經》中有《小雅》和《大雅》。所謂“雅”也稱為“夏”,是周人所標榜的自己的文化。其作品大都產生於西周時期,即西周王都鎬京一帶的詩歌。《小雅》有作品七十四篇,多涉及貴族飲宴、祭祀、愛情方麵,亦有不少作品批判國政得失、抒發個人牢騷。作品多作於西周宣王、幽王時期,也有少部分東周時期的。
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注釋
1 呦呦:鹿叫聲。
2 蘋:古人或稱之為馬帚、蘋蕭,與稱為浮萍的水草不同。
3 嘉:善。賓:客人。這裏嘉賓指君主宴請的諸侯或大夫。
4 鼓:彈奏。笙:樂器,用裝有簧的竹管和一根吹氣管裝在鍋形的座子上。
5 簧:笙管中用以振動發聲的葉片。
6 承:捧著。筐:盛幣帛的方形竹器。將:送。
7 人:指客人。好我:即愛我。
8 示:指示。周行:指周先王之大道也。一說,周行指正道。
9 蒿:青蒿、香蒿。
10 德音:美好的音容。《詩經》每言“德音”,往往是說你(們)的音容笑貌。孔:很。昭:光明。
11 視:三家《詩》作示。恌(tiāo):輕薄、輕浮。
12 君子:貴族。是:指嘉賓。傚:三家《詩》作效,模仿。
13 旨:美好。
14 式:語助詞,無義。燕:安適。敖:通遨,快樂。
15 芩:草名,即蔓葦。
16 湛(dān):通耽,盡情歡樂。
賞析與點評
這是周天子宴請群臣的詩。詩中的“嘉賓”即指諸侯或卿士大夫。孔子兩歲的時候,魯國大夫叔孫豹出使晉國,晉平公先用《肆夏》之樂,再用《文王》迎接,叔孫豹都不答謝。隻是到演奏《鹿鳴》、《四牡》、《皇皇者華》這三篇的時候,才答拜。按照叔孫豹的說法,《鹿鳴》一詩是“君(晉侯)所以嘉寡君(魯侯)也”。
四牡
四牡騑騑,周道倭遲。豈不懷歸?王事靡盬,我心傷悲。
四牡騑騑,嘽嘽駱馬。豈不懷歸?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翩翩者(左鳥右隹),載飛載下,集於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將父。
翩翩者(左鳥右隹)載飛載止,集於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將母。
駕彼四駱,載驟駸駸。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
注釋
1 四牡:駕車的四匹雄馬。騑(fēi)騑:馬行不停貌。
2 周道:大路。倭遲:即連綿詞“逶迤”,紆迴蜿蜒。
3 靡:沒有。盬:止息。
4 嘽(tān)嘽:喘息。駱馬:鬃毛黑色的白馬。
5 不遑:沒有閑暇。啟處:猶言安居。
6 翩翩:飛貌。(左鳥右隹)(zhui):鴿子。
7 載:發語詞。載飛載下即飛上飛下。
8 集:棲息。苞:叢生的草木。栩:櫟樹。
9 將:奉養。
10 杞:枸杞。
11 駱:鬃毛黑色的白馬。驟:奔跑。駸駸:音侵,馬疾行貌。
12 是用:即用是。用,因。是,此。
13 來:語助詞,等同是。諗:念之假借。
賞析與點評
此詩是使臣出使在外思歸不得的感慨之作。《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首詩常用於宴饗、兩君相見、慰勞使臣等禮儀中。
皇皇者華
皇皇者華,於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懷靡及。
我馬維駒,六轡如濡。載馳載驅,周爰諮諏。
我馬維騏,六轡如絲。載馳載驅,周爰諮謀。
我馬維駱,六轡沃若。載馳載驅,周爰諮度。
我馬維駰,六轡既均。載馳載驅,周爰諮詢。
注釋
1 皇皇:通煌煌,顏色鮮明。華:即花。
2 原:高的平原。隰:低濕地。
3 駪(shēn)駪:眾多疾行。征夫:使臣。
4 每:經常。懷:思念。靡及:不及。
5 駒:高大的馬。
6 轡(pèi):馬韁繩。如:連詞,即而。濡(ru):柔而有光澤。
7 載:發語詞,即則。馳、驅:指車馬快速行走。
8 周:普遍。爰:於。諮:訪問。諏(zou):征求意見。下文“謀”、“度”、“詢”,意亦類近。姚際恆《詩經通論》:“大抵諏為聚議之意,謀為計劃之意,度為酌量之意,詢為究問之意。”
9 騏:青黑色紋理的馬。
10 如絲:指四馬六轡的調和、勻稱。
11 駱:鬃毛黑色的白馬。
12 沃若:沃然,柔美潤澤。
13 駰:黑白相雜的馬。
14 均:調和、勻稱。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使臣盡心工作,不辭勞苦,是自勉之詞。
常棣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歎。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務。每有良朋,烝也無戎。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宜爾室家,樂爾妻孥。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注釋
1 常棣:樹名,也叫唐棣,即鬱李。華:即花。餘冠英《詩經選》:“詩人以常棣的花比兄弟,或許因其每兩三朵彼此相依,所以聯想。”
2 鄂:通“萼”。不:通“芣”、“拊”。皆指根莖。(wěi):通“煒”,鮮明茂盛貌。
3 威:通畏,指可怕的事。
4 孔:非常。懷:思念。
5 原:高的平原。隰:低濕地。裒(pou):聚集。原隰裒矣,黃焯《毛詩鄭箋平議》:“‘原隰裒矣’句與上文‘死喪之威’連屬言之,意謂人當群聚於郊野之時,遇生死患難之可畏,則甚思求兄之相助也。”
6 脊令:鳥名,體小,喙尖,行走時尾巴不斷搖動。陳奐《毛詩傳疏》:“脊令喻兄弟,脊令言飛行不舍。”
7 急:動詞,搶救。難:危難。
8 每:雖。
9 況:義同“茲”。
10 鬩(xi):爭吵、相爭。
11 外:外敵。禦:抵禦。務:即“侮”的假借。
12 烝:長久。戎:幫助。
13 友生:即友人。
14 儐:陳設。爾:你。籩(biān):古代祭祀或宴會時盛果脯的竹器。豆:古代盛肉或熟菜的食器。
15 之:即是,語助詞。飫:古代國君宴請同姓貴族的私宴。
16 具:通俱。既具,已經都來齊了。
17 和樂:和睦快樂。孺:親愛。
18 好合:即相愛相配合。
19 翕(xi):和睦。
20 湛(dān):通耽,盡情歡樂。
21 宜:善。
22 樂:喜歡。孥:子女。
23 究:深思。圖:考慮。
24 亶(dǎn):誠然。其:指“宜爾室家,樂爾妻孥”。然:如此。
賞析與點評
此詩歌詠兄弟情誼。“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即本詩主旨。但是《詩經》中所說的“兄弟”與金文中的意義相近,往往指周王的同姓諸侯。
伐木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穀,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伐木許許,釃酒有!既有肥羜,以速諸父。寧適不來,微我弗顧。於粲灑掃,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伐木於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幹餱以愆。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注釋
1 丁丁:伐木聲。
2 嚶嚶:鳥鳴聲。
3 幽穀:深穀。
4 遷:登上。喬木:高樹。
5 嚶其:即嚶嚶。
6 相:看。
7 矧(shěn):何況。伊:這。
8 之:語助詞,無義。終:既。神之聽之,終和且平,神明會關注我們,音樂和平。
9 許許:伐木聲。
10 釃(shi):濾。有(上艸下與)(xu):即(上艸下與)(上艸下與),形容酒味美。
11 羜(zhu):出生五個月的小羊,泛指小羊。
12 速:邀請。諸父:對同宗長輩的通稱,這裏指來助祭的同姓諸侯輩份長於周王者。
13 寧:寧可。適:恰好。
14 微:不是。顧:念。
15 於:音烏,感歎詞。粲:鮮明潔淨。
16 陳:陳列。饋:食物。簋(gui):古代食器圈足,兩耳或四耳,方座,青銅製或陶製。八簋,為當時最高規格的宴會,周禮天子八簋、諸侯六、大夫四、士二。
17 牡:此指公羊。
18 諸舅:對母姓長輩的通稱。這裏指來助祭的婚姻之國的諸侯,如齊、薛、陳、宋等。
19 咎:過錯。
20 阪:山坡。
21 有衍:即衍衍,盈滿。
22 籩(biān):古代祭祀或宴會時盛果脯的竹器。豆:古代盛肉或熟菜的食器。有踐:即踐踐,排成行列。
23 兄弟:同輩親友。無遠:不要疏遠。
24 失德:失去民心。
25 幹餱:幹糧。愆:過錯。民之失德,幹餱以愆,指失去民心,百姓有怨言,一點小事也會動輒得咎。
26 湑(xu):濾酒去渣。
27 酤:買酒。
28 坎坎:擊鼓聲。
29 蹲(cun)蹲:通“墫”,舞貌。
30 迨:及、趁。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天子宴請諸侯的詩。所謂“友聲”指政治上的同盟,諸父、兄弟指同姓諸侯,諸舅指異姓婚姻之國的國君。“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後世也用為成語,有時簡略作“嚶鳴求友”。
天保
天保定爾,亦孔之固。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爾,俾爾戩穀。罄無不宜,受天百祿。降爾遐福,維日不足。
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為包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嚐,於公先王。君曰『卜爾,萬壽無疆!』
神之吊矣,詒爾多福。民之質矣,日用飲食。群黎百姓,徧為爾德。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鬆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注釋
1 保定:保全。爾:即你,指君王。
2 孔:很。固:完善。
3 俾:使。單厚:又好又多的福氣。
4 除:給予。
5 多益:又多又好的福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6 莫:無。庶:多。
7 戩(jiǎn):福。穀:祿。
8 罄:所有、全部、盡。
9 遐福:永久的福氣。一說,遐通嘏,也是福氣的意思。
10 維日不足:感到每天賜福還不足夠。維,語助詞。
11 莫不興:什麽都興盛。
12 阜(fu):土山。
13 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指福祿如山川之水灌流到海裏,不曾停止增加。
14 吉:吉日。蠲(juān):潔淨。
15 是用:即用是。孝享:孝敬。
16 禴(yuè):夏祭。祠:春祭。烝:秋祭。嚐:冬祭。
17 於:獻祭於。
18 萬壽無疆:西周中期出現的吉祥祝福語。
19 吊:至。
20 詒:音義同貽,給予。
21 質:安定。
22 群黎:老百姓。百姓:指周人諸多貴族。
23 徧為爾德:都是因為你的恩德。
24 恆:懸掛。
25 騫(qiān):虧損。
26 或:是。承:承續不斷。無不爾或承,都是因為你而承續不斷。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祝福、讚美君王的詩。其中“萬壽無疆”一詞,在《詩經》與金文中都常見,從金文中的用法來看,是西周中期形成的一個成語。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左犭右嚴)狁之故;不遑啟居,(左犭右嚴)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左犭右嚴)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注釋
1 薇:野菜。
2 作:生。止:語氣詞。下同。
3 曰:語助詞,無義。
4 莫:即暮。歲莫即指一年將盡。
5 靡:無。
6左犭右嚴)狁:亦名嚴狁、獫狁,王國維認為即漢代匈奴的前身。
7 不遑:無暇。啟居:安居。
8 柔:柔弱,指野菜剛生長時的情況。
9 烈烈:憂心。
10 載:即又。
11 戍:戍守。
12 歸聘:迴家慰問。
13 剛:挺直,指野菜成長的情況。
14 陽:十月。
15 靡盬:沒有止息。
16 孔:很、非常。疚:痛心。
17 維常:植物名,即車簾。華:花。
18 路:通輅,車。
19 君子:主帥。下同。
20 戎車:兵車,主帥所乘。
21 四牡:四匹公馬。業業:壯健。
22 一月三捷:一個月之內打仗數次。三言其多,不一定是確數。
23 騤(kui)騤:強壯。
24 依:即倚。
25 小人:士兵。腓(féi):迴避。一說排列在車兩排。
26 翼翼:行列整齊的樣子。
27 象弭:以象牙裝飾末梢的弓。魚服:魚皮製的箭袋。
28 日戒:時刻戒備。
29 棘:急。
30 依依:茂盛。也有可能是“掎那”一詞變化而來的,指楊柳之婀娜。
31 霏霏:大雪貌。
32 遲遲:緩慢。
賞析與點評
這是邊疆武士在迴家路上所寫的作品。六朝時謝安問家族子弟,《毛詩》中哪一句最好,其侄謝玄就最推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後世用為闊別家鄉的意象,且不斷翻新。
出車
我出我車,於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仆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
我出我車,於彼郊矣。設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旐斯,胡不旆旆?憂心悄悄,仆夫況瘁。
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出車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左犭右嚴)於襄。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塗。王事多難,不遑啟居。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既見君子,我心則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執訊獲醜,薄言還歸。赫赫南仲,(左犭右嚴)於夷。
注釋
1 出:推出。
2 於:往。我出我車,於彼牧矣,《毛傳》:“出車就馬於牧地。”
3 自:從。天子:周王。所:處所。
4 謂:使、令。
5 仆夫:車夫。
6 維:發語詞。棘:通亟,急。
7 郊:近郊。
8 設:陳列。旐(zhào):畫有龜蛇圖案的旗。
9 建:樹立。旄(máo):用旄牛尾做裝飾的旗。
10(yu):古代畫著鳥隼的軍旗。斯:語氣詞。
11 胡:為何。不:語助詞,無義。旆(pèi)旆:旌旗下垂。一說旌旗飄揚。
12 悄悄:憂心的樣子。
13 況瘁:病、憔悴。
14 南仲:人名,周宣王時大臣,曾率兵征伐(左犭右嚴)狁,取得勝利。
15 城:動詞,築城。方:指朔方,約今寧夏迴族自治區靈武縣一帶。
16 彭彭:同“傍傍”、“龐龐”,車輪滾動的聲音。這裏形容車駕眾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7 旂(qi):畫有龍形圖案的旗。央央:音義同英英,鮮明。
18 赫赫:顯著、顯赫。
19(左犭右嚴)狁:亦名嚴狁、獫狁,王國維認為即匈奴的前身。襄:除去。
20 黍稷方華:借代初夏。
21 載:滿。塗:即途的假借字,征途。雨雪載途,借代嚴冬。
22 遑:閑暇。啟:本指跪坐,此處指安居。
23 簡書:盟書。
24 喓(yāo)喓:擬聲詞,草蟲鳴叫之聲。草蟲:即蟈蟈。
25 趯(ti)趯:跳躍的樣子。阜螽(fu zhong):蚱蜢。
26 降:放下,即放心。
27 薄:發語詞。一說薄是往的意思。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指南仲既討伐北方的狁,又用兵於西戎。
28 遲遲:白天長日。
29 卉:草木。萋萋:形容詞,茂盛。
30 倉庚:黃鶯。
31 蘩(fán):菊科植物,也叫白蒿。祁祁:盛多。
32 執:逮捕。訊:俘虜。獲:馘之假借,意謂誅殺。醜:對異國敵人的惡稱。此詞金文中亦多見。
33 薄言:發語詞。還:音義同旋,迴去。
34 夷:平定。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南仲奉命征伐外族的經過。詩人用倒敘手法,多次變換場景,從受命、出征、歸途等等,以征戰一事貫穿所有情節,層次井然。
杕杜
有杕之杜,有睕其實。王事靡盬,繼嗣我日。日月陽止,女心傷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葉萋萋。王事靡盬,我心傷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歸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憂我父母。檀車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遠!
匪載匪來,憂心孔疚。斯逝不至,而多為恤。卜筮偕止,會言近止,征夫邇止!
注釋
1 有杕(di):杕杕,獨立生長。杜:赤棠。
2 有睕(wān):睕睕,果實美好貌。實:果實。
3 靡盬:沒有止息。
4 繼:繼續。嗣:延長。我日:我孤獨的時日。
5 日月:歲月。陽:十月。止:句尾虛詞,無義。
6 遑:閑暇。
7 萋萋:茂盛。
8 陟:登上。
9 杞:枸杞。
10 檀車:檀木造的兵車,極堅固。幝(chǎn)幝:破舊。
11 四牡:四匹公馬。痯(guǎn)痯:疲憊。
12 匪載匪來:“匪”字是否定連詞;載,以車載物;來,人迴來。這裏是指人和車俱不歸。
13 孔:很、非常。疚:痛心。
14 斯逝不至:相約的期限已過,而未出現。
15 而:乃。恤:苦惱。
16 偕:都。止:句尾虛詞,無義。卜筮偕止,卜筮結果都說丈夫快迴家了。
17 會:三人合卜為會。
18 邇:即近。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婦人盼望丈夫從戰地歸來。當中,妻子多次占卜,可見她對丈夫的思念。
魚麗
魚麗於罶,鱨鯊。君子有酒,旨且多。
魚麗於罶,魴鱧。君子有酒,多且旨。
魚麗於罶,鰋鯉。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維其嘉矣!
物其旨矣,維其偕矣!
物其有矣,維其時矣!
注釋
1 麗:通離、罹,意謂魚被捕捉到。罶(liu):一種捕魚的竹簍,有倒須,魚能進不能出。
2 鱨(cháng):魚名,即黃頰魚。鯊:一種淡水小魚。
3 君子:指主人。
4 旨:味美。旨且多、多且旨、旨且有,均指酒。
5 魴(fáng):魚名,即鯿魚。鱧(li):鯇魚。
6 鰋(yǎn):鯰魚。
7 有:即多。下文“物其有矣”同。
8 物:指宴會上的食物。其:那樣。下文同。
9 維:發語詞。嘉:善。
10 偕:齊備。
11 時:得時。一說也是善的意思。
賞析與點評
這是飲宴賓客讚美主人的作品。
南有嘉魚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
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之。
翩翩者(左鳥右隹),烝然來思。君子有酒,嘉賓式燕又思。
注釋
1 嘉魚:美好的魚。
2 烝:多的意思。罩罩:特出。《說文》引詩作“”。形容魚遊動的樣子。
3 式:語助詞。燕:即宴。
4 汕汕:遊動的樣子。
5 衎(kàn):通侃,快樂。
6 樛木:向下彎曲的樹木。
7 甘瓠(hu):甜的葫蘆。累:纏繞。
8 綏:安樂。
9 翩翩:飛貌。(左鳥右隹)zhui):鳥名,鵓鴣。
10 又:侑的假借,勸酒。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描述貴族飲宴時快樂歡暢場麵的詩篇。根據《禮記》和《儀禮》的記載,周王及諸侯宴饗時常用此詩。金文常用為“用侃用享”,“以宴以喜”等,又用“喜侃”、“侃喜”、“喜侃樂”等,皆飲宴娛神之義。
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萊。樂隻君子,邦家之基。樂隻君子,萬壽無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隻君子,邦家之光。樂隻君子,萬壽無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隻君子,民之父母。樂隻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樂隻君子,遐不眉壽。樂隻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樂隻君子,遐不黃耇。樂隻君子,保艾爾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注釋
1 台:通薹,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水田,葉扁平而長,可製蓑衣。
2 萊:草名,也叫藜、胭脂菜、灰天莧,嫩葉可煮食。
3 樂:開心。隻:語氣詞。君子:此指受祝頌的周王。
4 基:根本。
5 桑:桑樹。
6 楊:楊樹。
7 光:光榮。
8 杞:枸杞。
9 李:李子樹。
10 德音:美好的聲譽。不已:不止。
11 栲:即臭椿樹。
12 杻(niu):樹名,也叫檍。
13 遐:何。眉壽:高壽。
14 茂:美好。
15 枸(ju):木名。即枳梖,俗名拐棗,花梗肥大可吃。
16 楰(yu):鼠梓樹。
17 黃耇(gou):高壽。
18 保:保護。艾:通乂,金文中作辪,義為撫養。一說治理的意思。爾:你的。後:後代。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祝賀周天子的詩。全詩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興,祝願君王長壽、邦家康寧。
蓼蕭
蓼彼蕭斯,零露湑兮。既見君子,我心寫兮。燕笑語兮,是以有譽處兮。
蓼彼蕭斯,零露瀼瀼。既見君子,為龍為光。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蓼彼蕭斯,零露泥泥。既見君子,孔燕豈弟。宜兄宜弟,令德壽豈。
蓼彼蕭斯,零露濃濃。既見君子,鞗革衝衝。和鸞雝雝,萬福攸同。
注釋
1 蓼(liǎo):長大貌。蕭:植物,蒿。斯:語氣詞。
2 零:落下。湑(xu):濕。
3 寫:舒暢。
4 燕:即宴,和諧歡樂的意思。笑語:有說有笑。
5 譽:通豫,安。譽處,安樂。
6 瀼(ráng)瀼:濕。
7 龍:即寵。龍光即光榮。
8 爽:差錯。
9 考:老。不忘:不已,不會停止。
10 泥泥:濕。
11 孔燕:非常快樂。燕通宴。豈:通愷。弟(ti):通悌。豈弟同愷悌,和樂。
12 宜兄宜弟:無論是對哥哥或者弟弟,都一樣友愛。
13 令德:美德。豈:通愷,快樂。
14 濃濃:非常濕的樣子。
15 鞗(tiáo)革:馬韁繩的頭部。又名攸勒、鋚勒。衝衝:下垂。
16 和鸞:掛在馬身上的銅鈴。雝(yong)雝:銅鈴的聲音。字也作噰、嗈。
17 攸:所。同:歸。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篇下級對上級頌讚的作品,可能是諸侯朝見周天子的作品。
湛露
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湛湛露斯,在彼豐草。厭厭夜飲,在宗載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顯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實離離。豈弟君子,莫不令儀。
注釋
1 湛(zhàn)湛:露水盛貌。
2 匪:無。陽:太陽。晞(xi):蒸發、幹。
3 厭厭:安樂。
4 宗:宗廟。載:則。考:留住。
5 顯:明。允:信。顯允,誠實守信。
6 令:善。下同。
7 桐、椅:樹名。
8 實:果實。離離:下垂。
9 令儀:美好的威儀。
賞析與點評
這是描述貴族飲宴的作品。
彤弓
彤弓弨兮,受言藏兮。我有嘉賓,中心貺之。鍾鼓既設,一朝饗之。
彤弓弨兮,受言載兮。我有嘉賓,中心喜之。鍾鼓既設,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賓,中心好之。鍾鼓既設,一朝酬之。
注釋
1 彤弓:紅色的弓。諸侯立功,天子會賞賜此弓作為獎賞。弨(chāo):放鬆。
2 受言:即受焉。焉,之。
3 中心:即心中。貺(kuàng):讚美。
4 一朝:一說整天,一說立刻。饗:宴請。
5 載:珍藏。
6 右:通侑,勸酒。
7 櫜(gāo):藏弓入弓袋。
8 酬(chou):敬酒。
賞析與點評
這首詩寫天子賞賜諸侯功臣,設宴招待的場麵。莊嚴之中,亦不失歡樂。
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見君子,錫我百朋。
汎汎楊舟,載沉載浮。既見君子,我心則休。
注釋
1 菁菁:茂盛。莪(é):植物,蘿蒿。
2 中阿:阿中。阿,山陵。
3 君子:指賢者。
4 儀:威儀。
5 中沚:沚中。沚,小沙洲。
6 中陵:陵中。
7 錫:通賜,賞賜。朋:古代貨幣。或為貝殼,或為玉。一朋是兩串,百朋,極言其多,不一定是確數。
8 汎汎:漂流不定。楊舟:楊木製成的船。
9 載:又。
10 休:安寧。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描寫求賢的詩篇。後世也將詩中的“菁莪”比喻學校。
六月
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騤騤,載是常服。(左犭右嚴)狁孔熾,我是用急。王於出征,以匡王國。
比物四驪,閑之維則。維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於三十裏。王於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廣,其大有顒。薄伐狁,以奏膚公。有嚴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國。(左犭右嚴)狁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於涇陽。織文鳥章,白斾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戎車既安,如輊如軒。四牡既佶,既佶且閑。薄伐(左犭右嚴),至於大原。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飲禦諸友,炰鱉膾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
注釋
1 棲棲:慌張不安。
2 飭(chi):整頓。
3 四牡:四匹公馬。騤騤:壯健。
4 常服:戎裝。
5 (左犭右嚴)狁:亦名嚴狁、獫狁,北方遊牧民族,常與周為敵。王國維認為即後世之匈奴。孔:很、非常。熾:囂張。
6 用:即以。急:緊急。我是用急,即我以是急。
7 於:一說通籲,唿喚;一說於是往的意思。
8 匡:救。
9 比:齊一。物:選取有力氣的馬。四驪(li):四匹黑馬。
10 閑:訓練。之:指馬。維:以。則:法則。維則,指有法則。
11 成:製成。服:戎裝。於三十裏:一日走三十裏。
12 修:即修,長。廣:肥壯。
13 有顒(yong):即顒顒,高大。
14 薄伐:立即討伐。
15 以奏:即以為。一說奏是進獻的意思。膚公:大功。
16 有嚴:即嚴嚴,威嚴。有翼:翼翼,誠敬謹慎。
17 共武之服:努力於戰事。共,古通恭。服,事。
18 定:安定。
19 匪:無。茹:透徹看見。這裏指(左犭右嚴)狁不可測。
20 整:全部。居:占領。焦獲:古代地名,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
21 鎬、方:地名。
22 涇陽:涇水之北。
23 織:即幟,旗幟。文:同紋,花紋。鳥章:鷹隼的圖案。
24 白旆(pèi):帛斾,即用長條的布帛製成的旗幟。央央:鮮明。
25 元戎:大車,又稱戎車、戎輅、路車、輅車、大輅等。
26 以先啟行:用它(指車)來開路。
27 輊(zhi):低,指車從後門看的情形。軒:高,指車從前麵看的情形。
28 佶(ji):壯健。
29 大原:即太原。
30 文武:文武雙全。吉甫:尹吉甫,周宣王大臣,奉命出征獫狁。
31 憲:法。
32 燕:即宴。燕喜,安然和樂。
33 禦:進,指飲食。飲禦,即招唿客人來飲宴。
34 炰(páo):煮。鱉(biē):甲魚。膾:細切。
35 侯誰在矣:有誰在這裏。
36 張仲:人名。張仲孝友,指以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聞名的張仲。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宣王時代大臣尹吉甫奉命出征獫狁後勝利歸來,與朋友飲宴的場麵。
采芑
薄言采芑,於彼新田,於此菑畝。方叔蒞止,其車三千。師幹之試,方叔率止,乘其四騏,四騏翼翼。路車有奭,簟茀魚服,鉤膺鞗革。
薄言采芑,於彼新田,於此中鄉。方叔蒞止,其車三千,旂旐央央。方叔率止,約軝錯衡,八鸞瑲瑲。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瑲蔥珩。鴥彼飛隼,其飛戾天,亦集爰止。方叔蒞止,其車三千,師幹之試。方叔率止,鉦人伐鼓,陳師鞠旅。顯允方叔,伐鼓淵淵,振旅闐闐。
蠢爾蠻荊,大邦為讎。方叔元老,克壯其猶。方叔蒞止,執訊獲醜。戎車嘽嘽,嘽嘽焞焞,如霆如雷。顯允方叔,征伐(左犭右嚴)狁,蠻荊來威。
注釋
1 薄言:語助詞。采:即采。芑(qi):苦菜。
2 於:往。新田:開墾兩載的新田。
3 菑(zi)畝:開墾一載的新田。《毛傳》:“田,一歲曰菑,二歲曰新田,三歲曰畬。”
4 方叔:宣王時大夫。蒞:來臨。止:語助詞。
5 師:眾人,指軍隊。幹:盾。之:是。試:操練。師幹之試,指兵士練習戈矛。
6 率:率領。
7 騏:青黑色的馬。
8 翼翼:壯健貌。
9 路車:即輅車、戎輅,統帥乘坐的兵車。奭(shi):紅色。
10 簟茀(fu):蔽車的竹席。魚服:魚獸之皮製作而成的箭袋。
11 鉤膺:馬帶。鞗(tiáo)革:又稱攸勒、鋚勒,革製的馬勒子,末端以金為飾。
12 中鄉:新田當中之處。
13 旂(qi):畫有龍形圖案的旗。旐(zhào):畫有龜蛇圖案的旗。央央:音義同英英,鮮明。
14 約:約束。軝(qi):車轂兩端有皮革裝飾的部分。錯衡:有紋彩的橫木。
15 鸞:銅鈴。瑲瑲:鈴聲。瑲字通鏘、嗆、將,象聲詞,通常形容樂器和鳥鳴的聲音。
16 服:穿上。命服:官服。鄭玄《毛詩箋》:“命服者,命為將,王命之服也。”
17 朱芾(fu):紅色蔽膝。革製,長方形,上窄下寬,係在衣服前麵。斯皇:即煌煌,光明。
18 有瑲:即鏘鏘,玉佩撞擊的聲音。蔥珩:青色的佩玉。
19 鴥(yu):鳥疾飛貌。隼:鷹隼。
20 戾:至。
21 亦:語助詞。集:棲息。爰止:休止。
22 鉦人:擊鼓傳令者。鉦原指錞於,古時軍旅中的青銅桶狀樂器。
23 陳:列。鞠:宣告。《毛傳》:“鉦以靜之,鼓以動之。鞠,告也。”
24 顯允:顯赫。
25 淵淵:擊鼓聲。
26 振旅:整頓軍隊備戰。闐(tián)闐:擊鼓聲。
27 蠢:無知。
28 大邦:周朝。為讎:侵略。
29 壯:大。猶:通“猷”,謀略。
30 執:擒拿。訊:俘虜。獲:馘之假借,殺戮。醜:對異國敵人的惡稱。
31 嘽(tān)嘽:眾多而威武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32 焞(tun)焞:盛貌。
33 威:即畏,畏懼。
賞析與點評
此詩記載周宣王時派大臣方叔率軍南征蠻荊,當中重點刻畫征伐之前,方叔的備戰情況,可見其軍容盛大。讚美之餘,亦暗示此戰將凱旋。
車攻
我車既攻,我馬既同。四牡龐龐,駕言徂東。
田車既好,四牡孔阜。東有甫草,駕言行狩。
之子於苗,選徒嚻嚻。建旐設旄,搏獸於敖。
駕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決拾既佽,弓矢既調。射夫既同,助我舉柴。
四黃既駕,兩驂不猗。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徒禦不驚?大庖不盈?
之子於征,有聞無聲。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注釋
1 攻:通工,整治、準備。
2 同:齊同,指各馬速度相同。
3 牡:公馬。龐(páng)龐:即彭彭,車輪滾動聲,這裏形容車馬之盛。
4 言:語助詞。徂:往、去。
5 田車:打獵時所乘的車。田字通畋,即狩獵。
6 孔阜:非常高大肥壯。孔,甚。
7 甫草:甫田之草。甫田一名圃田,一名原圃,地名,宣王時其地在王畿之內。
8 行狩:田獵。
9 之子:此人。於:往。苗:狩獵。古人春天打獵叫蒐,夏天叫苗,秋天叫獮,冬天叫狩。
10 選:動詞,計數。嚻(xiāo):古同“囂”,嚻嚻,人數眾多貌。
11 旐(zhào):畫有龜蛇圖案的旗。旄(máo):用旄牛尾做裝飾的旗。建:樹立。
12 搏獸:捕獲野獸。敖:山名。
13 奕奕:精神奕奕。
14 赤芾(fu):諸侯朝服的一部分。金舄(xi):黃朱色的鞋。也叫赤舄。
15 會同:諸侯盟會的專稱。有繹(yi):即繹繹,有秩序的樣子。繹字乃抽絲連續不斷之義,這裏形容人數多且整飭。此句與前句均描寫諸侯會盟情形。
16 決:射時鉤弦之具,用象骨製成,套在左手拇指。拾:又名遂,熟製獸皮製成的臂套,穿戴在左臂上。佽(ci):便利之義,這裏引申為準備停當。
17 調:指箭和弓配合得當。
18 射夫:參與打獵的男子,一說指諸侯。同:一同前往。
19 柴:堆積物,指捕獲的野獸。柴字也通骴。
20 四黃:四匹黃色馬。
21 驂(cān):拉車四匹馬中左右兩側的馬。不猗:即不倚,偏側。
22 馳:指車馬快速行走。
23 舍:舍,即放箭。破:射中目標。
24 蕭蕭:馬鳴聲。
25 悠悠:長貌。
26 徒:步行者。禦:駕車者。不:作反問詞使用,義似“豈不”,下同。驚:當作“警”。徒禦不驚,指車上車下都在警戒,等候周王。
27 大庖:指周王的廚房。盈:多。
28 征:行。
29 有聞無聲:人們隻聞打獵之事,不見打獵之聲。指隊伍嚴肅整齊。
30 允:誠然。
31 展:誠然。
賞析與點評
此篇讚美周王打獵收獲豐盛,更讚美其指揮得宜,行旅莊嚴,故受諸侯一致擁戴。《小雅·車攻》文字與春秋早期秦國石鼓文《吾車》一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吉日
吉日維戊,既伯既禱。田車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從其群醜。
吉日庚午,既差我馬。獸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從,天子之所。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既張我弓,既挾我矢。發彼小豝,殪此大兕。以禦賓客,且以酌醴。
注釋
1 戊:剛日。古人認為十幹中,甲、丙、戊、庚、壬是剛日,乙、丁、己、辛、癸是柔日。《禮》雲:“外事以剛日。”田獵為外事,故選剛日為吉日進行。
2 既伯:祭祀馬祖。伯是馬祖,這裏用作動詞,指祭祀馬祖。
3 田車:田獵之車。
4 牡:公馬。孔:非常。阜:強壯。
5 升:上。大阜:陸地。
6 從:跟蹤。醜:野獸。
7 庚:剛日。
8 差:選擇。
9 同:聚集。
10 麀(you)鹿:母鹿。麌(yu)麌:獸群聚貌。字一作噳。
11 漆沮(ju):古代水名,在今陝西省境內。一說漆沮分別是兩條水名。
12 祁:眾多貌。
13 儦(biāo)儦:眾貌。俟(si)俟:獸行走貌。
14 或群或友:形容野獸數目。《毛傳》:“趨則儦儦,行則俟俟。獸三曰群,二曰友。”
15 燕:即宴,設宴款待。
16 豝(bā):母豬。
17 殪(yi):死。兕(si):野牛。
18 賓客:指與會的諸侯。
19 醴(li):甜酒。
賞析與點評
此篇歌詠田獵,一般認為是宣王時期的詩。
鴻雁
鴻雁於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征,劬勞於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鴻雁於飛,集於中澤。之子於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注釋
1 鴻雁:鴻與雁同物異稱,候鳥。
2 肅肅:鳥振翅聲。
3 之子:這些人,指安撫百姓的貴族。
4 劬勞:力乏之病。
5 爰:乃。矜人:可憐人,指流民。
6 鰥寡:老而無配偶者。曾運乾《毛詩說》:“此文倒語,順文當為‘哀此鰥寡,爰及矜人’,倒文以取韻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7 集:棲息。中澤:倒文,即澤中。
8 垣:城牆。
9 百堵:即一百方丈。牆的長度和高度各一丈叫堵。作:製作。
10 究:終於。安宅:安居。
11 哀鳴:指災民的哭聲。嗷嗷:愁苦聲。
12 哲人:智者。
13 宣驕:驕傲、傲慢。
賞析與點評
此詩描寫難民流離失所,無依無靠,於是貴族前往救濟安撫,築城以供百姓安居。
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輝。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注釋
1 其:音基,語尾助詞。
2 未央:指時間尚早。
3 庭燎:宮廷中照亮的火炬。
4 君子:諸侯。至:來。止:語尾助詞。
5 鸞:鈴。此為旗上的鈴。將(qiāng)將:鈴聲。
6 艾:盡。
7 晣:“晢”的異體字。晣晣,明亮。
8 噦(hui)噦:同嚖嚖,鈴聲。
9 鄉:音義同“向”。
10 輝:通輝。
11 言:語助詞。旂(qi):繪有龍圖案的旗幟。
賞析與點評
舊說此詩為歌頌宣王之詩,純用白描,敘述天未亮君王已經關心朝政,唯恐有所耽誤。庭燎是宮廷院內的火炬,古人有時以此作為接待尊貴客人的禮儀,齊桓公就曾以此禮招徠天下賢才。此詩很可能為迎賓之詩。
沔水
沔彼流水,朝宗於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嗟我兄弟,邦人諸友。莫肯念亂,誰無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湯湯。鴥彼飛隼,載飛載揚。念彼不跡,載起載行。心之憂矣,不可弭忘。
鴥彼飛隼,率彼中陵。民之訛言,寧莫之懲?我友敬矣,讒言其興。
注釋
1 沔(miǎn):水流盛滿。
2 朝宗:指百川匯聚入海。
3鴥(yu):鳥疾飛貌。隼:鷹隼。
4 載飛載止:又飛又停。
5 嗟:感歎詞。兄弟:指周王的同姓諸侯。
6 邦人:即國人,指異姓諸侯。
7 莫肯念亂,誰無父母: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誰無父母,言亂之既生,有父母的人,將更加憂慮。”念,止。下同。
8 湯(shāng)湯:水盛貌。
9 揚:升高。
10 跡:法度。不跡,即不遵守法度。
11 載起載行:憂慮。
12 弭忘:忘卻。
13 率:沿著。中陵:即陵中。
14 訛言:謠言。
15 寧:乃。懲:止。
16 敬:通警,警惕,警戒。
17 其:將。興:起。
賞析與點評
此詩勸誡友人在動蕩之世,不要誤信離間大家感情的讒言。
鶴鳴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釋
1 皋(gāo):沼澤。九皋,深澤。
2 聞:讀音“問”,遠達。聲聞於野,《毛傳》:“言身隱而名著也。”
3 潛:沉。淵:水深處。魚潛在淵,《毛詩正義》:“以魚之出沒,喻賢者之進退。”
4 渚:水中小洲。
5 樹檀:所種的檀木。
6 維:語氣詞。蘀(tuo):落葉。
7 他山:《鄭箋》:“他山,喻異國。”
8 錯:琢玉用的粗磨石。
9 穀:《毛詩正義》引陸機疏:“幽州人謂之轂桑,荊揚人謂之轂,中州人謂之楮……搗以為紙,謂之轂皮紙。”
賞析與點評
此詩共二章,共用了四個比喻,表達國君亟欲招致人才為國所用,可說是招隱求賢之作。名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出自此篇。
祈父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於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轉予於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聰!胡轉予於恤,有母之屍饔!
注釋
1 祈父:官名,即司馬。
2 予:武士自稱。
3 胡:為何。恤:憂。
4 靡:無。止居:安居。
5 爪士:爪牙之士。
6 厎(zhi)止:意思與止居同。
7 亶(dǎn):誠然。聰:林義光《詩經通解》:“不聰,謂不聞人民疾苦。”
8 屍:通屍,陳列的意思。饔(yong):熟食。屍饔即陳列祭物的意思。這句詩的意思是說,征戰在外,不能陪侍老母,供奉祭物給死去的父親。
賞析與點評
這是周朝武臣抒發內心不滿的詩。傳統學者以為是諷刺周宣王任用大司馬祈父之作。方玉潤《詩經原始》:“禁旅責司馬征調失常也。”意謂管理軍事的司馬私自無理調度,令軍士連母親也不能服侍。
白駒
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所謂伊人,於焉逍遙。
皎皎白駒,食我場藿。縶之維之,以永今夕。所謂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駒,賁然來思。爾公爾侯,逸豫無期。慎爾優遊,勉爾遁思。
皎皎白駒,在彼空穀。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
注釋
1 皎皎:白貌。
2 場:圃。
3 縶(zhi):絆馬兩足。維:係。之:那匹馬。
4 永:終。
5 謂:望、思念。伊人:騎馬而來之人。
6 於:當為於字。焉:此。逍遙:優遊閑適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7 藿(huo):初生的豆。
8 嘉客:賓客。
9 賁(bēn)然:趕快。
10 爾公爾侯:指伊人。
11 逸:安。豫:樂。無期:無盡期。
12 慎:謹慎。優遊:即逍遙。
13 勉:免,即免去、打消。另一說為抑止。遁:離去。
14 空穀:深穀。
15 生芻:新生之草。
16 其人如玉:言其人之德美如玉。
17 毋金玉爾音:此為詩人對伊人謂:別太珍惜你的音信如金玉那般。
18 遐心:疏遠我的心。
賞析與點評
此詩共分兩層。前三章描寫主人如何設法把客人留住,以延長歡樂時光。末章為第二層,寫客人離去後,主人的獨白,希望客人能再迴來。詩中既寫與朋友宴飲之樂,又勸勉自己勿耽於逸豫。
黃鳥
黃鳥!黃鳥!無集於穀!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歸,複我邦族。
黃鳥!黃鳥!無集於桑!無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旋言歸,複我諸兄。
黃鳥!黃鳥!無集於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與處。言旋言歸,複我諸父。
注釋
1 黃鳥:即黃雀,此處比喻在上位者,暗喻所嫁的君主。
2 集:棲息。穀:樹名。
3 穀:訓作養。不我肯穀,即不善待我。
4 言:語助詞。旋:迴來。
5 明:曉諭。不可與明,即不可理喻。
6 栩:即橡樹。
7 處:相處。
8 諸父:同姓長輩。
賞析與點評
此篇作者應該是遠嫁於周的異姓諸侯國公主。其詩也是棄婦之辭,與《邶風·穀風》、《小雅·穀風》、《小雅·我行其野》有異曲同工之妙。《詩經》中題為“黃鳥”之詩,還有一首在《秦風》。
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爾居。爾不我畜,複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爾宿。爾不我畜,言歸斯複。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舊姻,求爾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異。
注釋
1 蔽芾(fèi):茂盛貌。樗(chu):惡木。
2 畜:包容。爾不我畜,即爾不畜我,指不容我。
3 複:迴去。邦家:故鄉的家。
4 采:采。蓫(zhu):草名,羊蹄菜。《毛傳》謂:“惡菜也。”
5 葍(fu):草名。朱熹《詩集傳》:“葍,惡菜也。”
6 舊姻:猶言舊室。特:匹配,配偶。新特猶雲新人。
7 成:《論語》作誠。
賞析與點評
這像是一首棄婦詩,作者似為被周王或者國君休了的諸侯國公主。《詩經》中同類詩尚有《邶風·穀風》、《小雅·穀風》等。
斯幹
秩秩斯幹,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鬆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似續妣祖,築室百堵,西南其戶。爰居爰處,爰笑爰語。
約之閣閣,椓之橐橐。風雨攸除,鳥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翬斯飛,君子攸躋。
殖殖其庭,有覺其楹。噲噲其正,噦噦其冥,君子攸寧。
下莞上簟,乃安斯寢。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
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注釋
1 秩秩:水流清澈;一說偉岸的樣子。斯:語助詞,義如這、之。幹:通澗,夾在兩山間的水流。
2 幽幽:深遠。南山:即終南山。
3 如:有。苞:茂盛。
4 式:發語詞。相:互相。
5 猶:通猷,即謀,欺詐。
6 似:通嗣,續、繼承。妣:泛指女性祖先。
7 堵:古代築牆的單位。百堵,極言建築房室之多。
8 西南其戶:指東邊房室有向西開的門戶。
9 爰:於是。
10 約:捆紮。閣閣:繩索捆紮築版的聲音。
11 椓(zhuo):擊、築。橐(tuo)橐:用力築牆的聲音。
12 攸:於是。除:去。
13 芋:通宇,居住。
14 跂:通企。斯:語助詞。翼:端正。
15 棘:棱角。
16 革:通鞠,翅膀。
17 翬(hui):錦雞。如鳥斯革,如翬斯飛,朱熹《詩集傳》:“其棟宇峻起,如鳥之警而革也;其簷阿華采而軒翔,如翬之飛而矯其翼也。”
18 君子:指周王。躋:登。
19 殖殖:平坦方正。庭:前庭。
20 有覺:即覺覺,高大。楹:堂上之柱。
21 噲噲:寬敞明亮。正:白天。
22 噦(hui)噦:深廣。
23 寧:安。
24 莞:蒲草編的席子。簟(diàn):方紋竹席。
25 乃:於是。
26 興:早起。
27 維:是。下二句同。維何,即是什麽。
28 羆(pi):熊名,體高大,能爬樹,會遊泳,膽可入藥。
29 虺(hui):毒蛇。
30 大人:周代占夢和卜筮的官。
31 祥:吉兆。下同。朱熹《詩集傳》:“熊羆,陽物在山,強力壯毅,男子之祥也。虺蛇,陰物穴處,柔弱隱伏,女子之祥也。”
32 載:則、就。載寢之床,鄭玄《毛詩箋》:“男子生而臥於床,尊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