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風

    本篇導讀

    魏,古代國名,姬姓,即今山西芮城東北一帶。公元前六六一年被晉文公所滅,然後分封給了功臣畢萬,即戰國時魏國的祖先。這裏的詩篇皆在魏亡前所作,即春秋時代作品。

    葛屨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摻摻女手,可以縫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維是褊心,是以為刺。

    注釋

    1 糾糾:繩索交錯纏繞貌。葛屨(ju):麻布鞋,夏日所穿。

    2 可:何的假借字。履:踩、踏。下章“可以縫裳”亦同。

    3 摻摻:通纖纖,纖細。

    4 要:同腰,係衣的帶子。襋(ji):上衣領。此處作動詞用,即提領。

    5 好人:指貴族男子。

    6 提提:安詳貌。

    7 宛然:轉身迴避。左辟:向左閃開。

    8 佩:戴。象揥(ti):象牙簪子。

    9 維:《魯詩》作惟,即因為。是:這,代名詞,指“好人”。褊心:心胸狹窄。

    10 是以:以是的倒文。是:代詞,即此詩。刺:諷刺。

    賞析與點評

    此詩描述了縫衣女子辛苦不堪地幫貴族編織衣裳,但還遭到挑剔,內心隱隱有不平之氣。

    汾沮洳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無度。美無度,殊異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

    注釋

    1 汾:水名,即汾河。沮洳(ju ru):水旁低濕之地。

    2 言:語助詞。采:即采。莫(mu):野菜名,俗名牛舌頭。

    3 彼、之:均為代名詞,指采菜的人。其:語助詞,無義。

    4 度:尺寸、限度。

    5 殊:即異。乎:即於。公路:即公輅,指國君所乘的輅車,與下文“公行”、“公族”一樣,指與國君同行。

    6 方:旁。

    7 英:花朵。

    8 行:指行列。

    9 曲:水流彎曲處、河灣。

    10 藚(xu):草名,即澤蕮。

    11 公族:指國君同宗貴族。

    賞析與點評

    近人多認為這是女子讚美異姓貴族男子的歌,說他比那些在上位的國姓貴族更有才有德。

    園有桃

    園有桃,其實之肴。心之憂矣,我歌且謠。不知我者,謂我士也驕。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亦勿思!

    園有棘,其實之食。心之憂矣,聊以行國。不知我者,謂我士也罔極。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亦勿思!

    注釋

    1 實:桃的果實。之:是。肴:吃。

    2 歌、謠:兩者均泛指歌唱。

    3 士:貴族知識分子。也:語助詞。驕:驕傲。

    4 彼人:執政者。是:正確。

    5 子:你,指那位士。何其:為何。

    6 蓋:通盍,何不。亦:語助詞。

    7 棘:酸棗樹。

    8 聊:姑且。行國:行遊城中。

    9 罔:無。極:準則。罔極即無常。

    賞析與點評

    作者是滿懷怨望的貴族公子,他生活潦倒,隻能在園中采果子充饑。作者慨歎世人不理解自己,朝野之間,他孤身一人,心裏的憂鬱,怎麽樣都難以排遣。

    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慎旃哉,猶來無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無寐。上慎旃哉,猶來無棄!

    陟彼岡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猶來無死!

    注釋

    1 陟(zhi):登上。岵(hu):沒有草木的山。

    2 瞻:往前或往上看。

    3 程英俊、蔣見元《詩經注析》:“這句以下均是詩人想象他父親在家中說的話。下章‘母曰’、‘兄曰’等語皆同。”

    4 已:停止。

    5 上:通尚,希望。慎:謹慎。旃(zhān):虛詞,之。

    6 猶來:即還是歸來。止:停留。

    7 屺(qi):有草木的山。

    8 季:小兒子。

    9 寐:睡著。

    10 棄:拋棄。

    11 岡:山脊。

    12 偕:共同。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征人思歸的詩篇。《毛傳》序曰:“《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國迫而數侵削,役乎大國,父母兄弟離散,而作是詩也。”大致符合詩意。本詩不直接寫出自己思念家鄉之情,反而從父母兄長盼望他歸家的角度設想,婉轉曲折,更具含蓄蘊藉之效。

    十畝之間

    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

    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逝兮。

    注釋

    1 十畝之間:房屋牆邊或附近種桑麻之處。

    2 桑者:指采桑者。閑閑:從容不迫貌。

    3 行:將、且。子:同去之人。還:歸來。

    4 外:外麵。

    5 泄泄:和樂貌。

    6 逝:往。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采桑婦人吟唱的詩篇。詩作選擇采桑人迴家的畫麵作為描寫對象,和樂而歡欣。

    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輻兮,寘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輪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淪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注釋

    1 坎坎:伐木聲。檀:檀樹,木質堅硬,可作車的輪或軸。

    2 寘:即置,放下。幹:通岸,河岸。

    3 漣:風吹水麵形成波紋。猗:通兮,語氣詞。

    4 稼:耕種。穡(sè):收割。

    5 胡:為何。三百:極言其多,非確數。廛(chán):古代一個成年男子所耕種的一百畝田,為平民一家所居的房地。

    6 瞻:望見。爾:你,即在位者。庭:庭院。縣:通懸,掛。貆(huán):動物,狗獾。

    7 君子:即上文的“爾”,在位者。

    8 素餐:即白飲白吃不做事。

    9 輻:輻條,車輪中連接車轂和車輞的直條。

    10 側:旁邊。

    11 直:指水流平直。

    12 億:量詞。十萬為億,此處泛言極多。

    13 特:三歲的獸,泛指大獸。

    14 素食:和素餐同義。

    15 漘(chun):水邊。

    16 淪:水上的小波紋。

    17 囷(qun):圓形的穀倉。

    18 鶉(chun):鳥名,即鵪鶉。

    19 素飧(sun):和素餐同義。

    賞析與點評

    這是諷刺貴族不勞而獲的詩。詩人每章末均用感情濃烈的字句,抒發對上位者的不滿。

    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注釋

    1 碩:大。

    2 三歲:極言多年,非確數。貫:通宦,服侍。女:即汝,指鼠,實指執政者。

    3 莫我肯顧:即莫肯顧我的倒文。下文“莫我肯德”、“莫我肯勞”皆然。莫,不。

    4 逝:發誓。去:離開。

    5 適:往。

    6 爰:乃、於是。所:處所。

    7 德:報德、感恩。

    8 直:通職,處所。

    9 勞:慰勞。

    10 永:長。號:號叫。

    賞析與點評

    本詩以貪得無厭的老鼠比喻在上位者,詩人更在詩裏用懇求的口吻勸諭老鼠離開,之後直接痛斥老鼠,謂多年來供其所需卻無益於自己,明顯語帶雙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致並收藏詩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