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

    本篇導讀

    王風,指東周周王國境內的作品。地區在今河南省洛陽附近,時間為公元前七七〇年周平王遷都以後。

    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注釋

    1 黍(shu):農作物名,即黃米。離離:一說下垂。一說茂密。

    2 稷(ji):農作物名,即高粱。苗:未成熟的高粱。

    3 行邁:遠行。靡靡:猶雲遲遲,步行遲緩。

    4 中心:即心中。搖搖:又作愮愮,心神不安貌。

    5 謂我何求:鄭玄《毛詩箋》:“怪我久留不去。”

    6 悠悠:遙遠。蒼天:青天。

    7 此何人哉:何人致我於此?

    8 醉:心中憂悶,精神迷離。

    9 噎:食物堵住喉嚨之感,喻心中憂悶。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平王遷都後,國破家亡的感受。三章內容相同,滿目皆是淒涼破敗景象。後世也常以“黍離”、“離黍”代指亡國之恨。

    君子於役

    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於役,苟無饑渴?

    注釋

    1 君子:妻子對丈夫的稱謂。

    2 不知其期:不知何時歸來。

    3 曷至:何時迴來。

    4 塒(shi):牆上鑿成的雞窩。

    5 “日之夕矣”四句:鄭玄《毛詩箋》:“言畜產出入尚有期節,至於行役者乃反不也。”

    6 不日不月:即不能以日月計算,言無盡期。

    7 佸(huo):相會。

    8 桀:雞棲息的木樁。

    9 括:通“適”,到來。

    10 苟無饑渴:猶雲“會不會難免於饑渴啊”?

    賞析與點評

    詩中女子見牛羊黃昏自然迴欄,丈夫卻多年未歸,思念之情通過對照體現出來。

    君子陽陽

    君子陽陽,左執簧,右招我由房,其樂隻且!

    君子陶陶,左翿,右招我由敖,其樂隻且!

    注釋

    1 陽陽:通揚揚、洋洋,快樂得意的樣子。

    2 簧:樂器,指笙。

    3 招:招手。由房:連綿詞,即“遊放”,遊樂之義。

    4 隻:旨的假借字。且:語助詞。

    5 陶陶:音遙,和樂。

    6 翿(dào):古代一種用鳥羽製成的舞具。大約是《邶風·簡兮》“左手執籥,右手秉翟”中的“翟”一類的舞具。

    7 由敖:連綿詞,即遊遨。

    賞析與點評

    此詩主要描述宮廷歌舞進行的盛況,舞者舞姿輕快,和樂歡暢。從詩的內容可以看出,舞者是男性貴族。

    揚之水

    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揚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甫。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揚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與我戍許。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注釋

    1 揚:悠揚。一說激揚。

    2 流:漂流。束:量詞,一捆。薪:柴。聞一多《詩經通義》:“揚之水,不流束薪,蓋水喻夫,薪喻妻。夫將遠行,不能載妻與俱,猶激揚之水不能浮束薪以俱流也。”然而此詩作者未必是女子,倒像遠征的貴族武士。

    3 彼:那。其:語助詞,今人也解作記、己、姬、杞。之子:是子,即作者思念之人。

    4 戍:守衛。申:古國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陽市境內。

    5 懷:思念。

    6 曷:何時。還:音義同旋,迴來。

    7 楚:落葉灌木,即荊。

    8 甫:古國名,故城在今河南南陽縣西。

    9 蒲:蒲柳,即水楊。

    10 許:古國名,故城在今河南省許昌縣東。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軍士思歸。主人公久經戰亂,不能與家人團聚,唯有對水歎息。《詩經》中共有三首題為《揚之水》的詩,另外兩詩,一在《鄭風》,一在《唐風》。

    中穀有蓷

    中穀有蓷,暵其幹矣。有女仳離,嘅其歎矣。嘅其歎矣,遇人之艱難矣。

    中穀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離,條其矣。條其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穀有蓷,暵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注釋

    1 中穀:即穀中。蓷(tui):益母草。

    2 暵(hàn):音義同旱,枯萎貌。

    3 仳(pi)離:分離。

    4 嘅:同慨,慨歎。

    5 艱難:生活窮困。

    6 修:肉幹,形容快要幹燥了。

    7 條:長,形容嘯聲之長。:音義同嘯。

    8 不淑:不善。

    9 濕:通,將幹未幹。

    10 啜:哭泣時抽噎的樣子。

    11 何嗟及矣:即嗟何及矣。

    賞析與點評

    此詩以旁觀者的角度,寫女子遭丈夫拋棄,更遇上荒年之時,無以為繼,隻好慨歎埋怨。

    兔爰

    有兔爰爰,雉離於羅。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尚寐無吪。

    有兔爰爰,雉離於罦。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尚寐無覺。

    有兔爰爰,雉離於罿。我生之初,尚無庸。我生之後,逢此百兇。尚寐無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注釋

    1 爰(yuán)爰:即“緩緩”,從容緩慢。

    2 離:通罹、麗,遭遇、陷入。羅:鳥網。

    3 尚:還。為:軍役之事。後二章的“造”與“庸”字義相近,都是指勞役之事。

    4 百:極言其多,非實指,下文“百憂”、“百兇”亦然。罹(li):憂患。

    5 尚:庶幾。表示希望。吪(é):動。無吪,即不想動嘴,希望睡去。

    6 罦(fu):一種裝有機關的網,能自動掩捕鳥獸,也叫覆車。

    7 覺:清醒。

    8 罿(tong):掩捕鳥獸的網,和罦類似。

    9 聰:聞。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慨歎亂世的詩。詩人追憶往日美好時光的同時,對比出今日生活的慘況,最後更透露出輕生的念頭。從這首詩,讀者可以感受到王室播遷所造成的苦難。

    葛藟

    綿綿葛藟,在河之滸。終遠兄弟,謂他人父。謂他人父,亦莫我顧!

    綿綿葛藟,在河之涘。終遠兄弟,謂他人母。謂他人母,亦莫我有!

    綿綿葛藟,在河之漘。終遠兄弟,謂他人昆。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注釋

    1 綿綿:即綿綿,連綿不斷。葛藟(lěi):即葛和藟,兩種蔓生植物。

    2 滸:水邊。

    3 終:既。

    4 謂:稱唿。

    5 顧:搭理、照顧。

    6 涘:水邊。

    7 有:通友,友愛。

    8 漘(chun):水邊。

    9 昆:即兄。聞:同問,即關心慰問。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國人流亡在外,於異地寄人籬下的苦況。每章詩結構相同,僅變更數字,重章迭句,有一唱三歎之效。前人以為是王室貴族諷刺周平王的詩,但揣其口吻,頗似遠嫁之女子。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注釋

    1 彼:即那,指采葛事。下文“彼采”亦同。采:即採,採擇。葛:葛藤。

    2 蕭:一種蒿子,有香氣,古人采以供祭祀用。

    3 三秋:指秋天三個月,孟秋仲秋季秋。一說三秋指三個秋天,即三年。

    4 艾:也叫艾蒿。有香氣,開黃花,可供針灸用。

    賞析與點評

    這像是一首情歌,以“三月”、“三秋”、“三歲”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深。

    大車

    大車檻檻,毳衣如菼。豈不爾思?畏子不敢。

    大車啍啍,毳衣如。豈不爾思?畏子不奔。

    穀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

    注釋

    1 大車:古代大夫乘坐的牛車。檻(kǎn)檻:車行聲。

    2 毳(cui):鳥獸的細毛,也指用毳毛織成的布。毳衣,即用鳥獸毛製成的衣服,一般為士大夫所穿。菼(tǎn):即初生的蘆荻,青白色。此處以其顏色比喻毳衣的色澤。

    3 爾:與下文的“子”意思一樣,均指坐在大車上穿毳衣的那個男子。爾思,即思爾。

    4 不敢:朱熹《詩集傳》:“不敢奔也。”

    5 啍(tun)啍:車行走的聲音。

    6 (mén):紅色的玉。

    7 奔:私奔。

    8 穀:活著。穴:指墳墓。

    9 如:此、這。皦:音義同皎,白。

    賞析與點評

    這是女子向情人表明自己情意堅定的詩。女子愛上了男子,希望與他奔走天涯,且一再指天誓日。劉向《列女傳》中稱此詩作者為楚文王掠入宮中的息國夫人息媯。

    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將其來施施。

    丘中有麥,彼留子國。彼留子國,將其來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貽我佩玖。

    注釋

    1 丘:小土山。麻:麻類植物,俗稱火麻。

    2 彼:那裏。留:通劉,姓氏。留子,即劉子,子是男子的美稱。嗟:語助詞。一說子嗟為人名。

    3 將其來施(yi)施:應作“將其來施”。將,請。施,幫助、就食之義。

    4 子國:人名,《毛傳》說是子嗟的父親。一說子是男子的美稱,國指劉氏的封邑。

    5 食:指來這裏就食。

    6 之子:是子,指子嗟。

    7 貽:送贈。玖:比玉稍次的黑色美石。

    賞析與點評

    東周王畿內有劉子之國,每見於春秋經傳,常有助於王室,此詩或是周王或王室大夫於王室播亂之後歌頌劉子之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致並收藏詩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