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1%!

    在環球音樂集團的股東大會上,道格-莫裏斯的提案得到了通過。

    但這個數字,卻讓人感到高興不起來。

    隻有百分之五十三的讚同票,另外,還有百分之四十一的反對票。

    ——至於剩下大約百分之六的票數哪去了?兩位小股東投了棄權票,另外,持股不足百分之一的股東無權參加股東大會,總票數相加自然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

    對於道格-莫裏斯和維旺迪而言,這次的投票結果,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征兆。

    意味著,維旺迪和道格-莫裏斯,正在失去對環球音樂集團的控製。

    對於這種局麵,道格-莫裏斯是有心理準備的。

    雖然維旺迪手中的股份很多,但並沒有達到絕對控股權的程度,離相對控股權都還有一段明顯的距離。

    而其它絕大多數股東之所以投資環球,也是因為有利可圖。

    若是維旺迪和道格-莫裏斯無法給股東們帶來預期的利益和收入,被股東們拋棄,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維旺迪還好一些,畢竟股權在手。

    而道格-莫裏斯手中的卻僅僅隻是期權,若是有超過三分之二的股東投出不信任票,就不得不黯然下台。

    在如今的北美,職業經理人確實是一個光鮮體麵的工作,收入也高得嚇人,但是,壓力卻隻會更大。

    好消息在於,道格-莫裏斯暫時不必擔心不信任票的問題。

    因為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隻有當股東們投出的不信任票超過三分之二,才會觸發合同中的相應條款。

    而有維旺迪的百分之四十多的股份支持,不信任票的數字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超過三分之二。

    但是,道格-莫裏斯卻不得不擔心另一件事:若是這樣的局麵繼續下去,在這次合約到期之後,自己很有可能會失業!

    ——道格-莫裏斯的合同隻剩下一年多的時間,合約期內強製下台,確實是需要三分之二的不信任票,但若是合約到期,隻要有超過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東一致否決,道格-莫裏斯就必然會失去與環球續約的機會。

    對於一個美國人而言,沒有什麽比失業更可怕的事情了。

    超前消費的習慣所帶來的高額負債,一旦失去了工作和收入,哪怕是小有資產的富豪,也很有可能會破產。

    股東大會結束之後,道格-莫裏斯翻閱著會議記錄,同時飛快地對助理下達著一個個命令,讓整個公司的各個部門快速運轉起來。

    做一個職業經理人,既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在有些時候,卻又可以變得很簡單。

    困難在於,這不但需要極強的手腕和能力,同時還要具備許多在“專業技能”之外的能力,比如說辦公室鬥爭。

    而簡單之處在於,隻要讓公司的股東們看到,自己確實能夠讓他們手中的股份越來越值錢,這個位置就穩如泰山,絕不可能動搖。

    道格-莫裏斯很清楚這個道理,並沒有因為這次股東大會上表現出一些不好的苗頭而愁眉苦臉,到處尋找退路。

    反而,是強打起精神,試圖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讓環球的業務盡快迴到正軌。

    以環球音樂集團的體量,隻要掙脫目前的困境,依然還是那個唱片業市場占有率第一的超級巨頭。

    “讓人給spotify發消息,環球同意接受他們的條件,版權庫中的所有作品以分成的方式加入spotify,並且同意分成比例降低至標準數字的百分之七十五。”

    道格-莫裏斯看著助理,認真地強調道:“同時,要求spotify將十五年合約改為五年,五年之後再重新談判!不管你用什麽辦法,讓spotify在合約上簽字!另外,環球計劃收購或者注資spotify,不多,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的股份即可,問問spotify需要什麽條件,有了消息第一時間向我匯報。”

    “好的。”助理接過授權書,應了一聲,立刻離開去辦事。

    道格-莫裏斯繼續翻閱著會議記錄。

    這次股東大會討論的問題不多,畢竟,絕大多數的日常事務,道格-莫裏斯自己就有足夠的權限去處理。

    隻有很少一部分重要決策,才需要拿到董事會上討論。

    而董事會也無法單獨決定,必須經由股東大會投票的事情,往往一年也未必有一次。

    事實上,這一次的股東大會,唯一的“主要議題”,就是是否接受spotify苛刻的分成條款。

    spotify給其它版權方的條款,是以一定的價格買斷,或者是按照某種算法,依照“有效點播比例”進行分成。

    簡單來說,就是spotify會將付費用戶充值以及廣告收入綜合起來,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來向版權方支付版權費用。

    其中,在計算“應當支付的分成”時,買斷合約和分成合約的版權方是混一起計算的,但前者並不會真正支付,因為版權費用早就以一次性結清的方式支付過了,這筆錢是屬於spotify自己的。

    至於具體的計算方式,就是按照“有效點播比例”來計算。

    比如說,假設環球授權提供的版權,在一個結算周期內總計有一億次有效點播,占百分之二十。

    而spotify在這個周期內,拿出的“分成資金”總數為五億美元。

    那麽支付給環球的版權費用,就是百分之二十。

    當然,這是在“標準條款”下的計算方式。

    因為【量子音樂】,華納唱片,以及索尼-bmg音樂集團三方在這方麵達成了默契的緣故,spotify對環球提出的條件自然也有所差別。

    其它的倒是沒有變化,僅僅隻是修改了對環球提供的音樂版權的“有效點播”計算權重。

    大體上來講,在同樣的點播比例之下,環球能夠獲得的收益會降低至原有的四分之三,多出來的差價,會用來補貼其它所有版權方,依照有效點播比例進行分配。

    百分之二十五的差價看上去不多,而且以spotify現在的用戶量而言,絕對數字也沒有大到不可忽視的程度。

    但若是關注到另一項數據:spotify的用戶增長速度。

    現在,spotify的用戶量還不夠多,或許虧不了多少錢。

    但隨著spotify的推廣,用戶量越來越龐大之後,單單隻是每個月的包月付費數字,就是一筆巨款。

    這百分之二十五的差價,將會在幾年之內,讓環球出現巨額的“虧損”。

    少賺就等於虧錢,按照這種典型的商人思維,環球音樂集團的市場部門做出了一份預測,預計在五年之內,環球音樂將會在這批版權的授權上,出現至少數億美元的“虧損”。

    (注:2019年的時候spotify公開的付費用戶量是1.3億左右,按照平均10美元的包月費用來算,每月就是13億美元。spotify拿出來支付給版權方費用的收入比例是90%,也就是11.7億美元,按照環球三分之一的市場占有率,這筆錢大約在不到4億,五分之一就是8000萬,這是一個月的數字,一年就是9個億,還沒算廣告收入!)

    不過,以後的虧損,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或許因為“可以預期的虧損”的緣故,導致股東們對環球股票的信心下降,直接體現在股票價格的降低上。

    畢竟,股票這東西,玩的就是一個信心。

    市場對某一支股票有信心的情況下,哪怕這個公司的業務做的稀爛,每年都產生巨額的虧損,也不會影響其股價一路走高,spotify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同樣的例子還有油土鱉、奈飛等等。

    若是反過來,市場對某支股票信心不足,無論這家公司有多麽能賺錢,股價都會出現暴跌。

    這種完全“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實際上在股市之內非常的常見。

    哪怕對於環球音樂集團這樣的非上市公司來說,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不能上市,頂多就是投資者的範圍變小一些,從全北美的股民,縮小到一小撮富豪投資者身上,沒有什麽本質上的區別。

    但就實際營收能力而言,至少在一兩年內,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反而,因為一條新渠道的出現,還能讓環球的財務報表變得更加的漂亮。

    道格-莫裏斯之所以如此重視這件事,實際上還是因為spotify的苛刻合約背後,所導致的版權合作方大麵積中斷合作的風險。

    環球能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位,維旺迪在環球崛起之初提供的巨額資金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但發展到現在,早已不是單純的錢的問題了。

    哪怕繼續像當初一樣,不斷玩並購,在全世界到處收購有價值的廠牌,也隻能在“量”上起到一定的幫助,而不會產生什麽質變。

    有了大量並購來的廠牌,再通過環球自身的體係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之後,在內容製作和發行這兩個環節,道格-莫裏斯敢拍著胸口說一聲,環球絕對是如今唱片業內做得最好的公司,沒有之一。

    事實也正是如此。

    同樣的一張專輯,若是交由環球來運作、發行,隻要專輯本身的質量有保障,銷量絕對會比交給其它公司來發行要高出一截。

    哪怕這個“其它公司”是【量子音樂】、華納唱片、索尼-bmg音樂集團這樣的巨頭,也同樣不例外。

    其它三大巨頭確實也有各自的全球發行體係,但和環球這套數百億美元砸出來的發行體係相比起來,還是顯得差了些。

    當然,差距也有限就是了。

    依靠著最為出色,最為頂尖的發行體係,環球從來不擔心旗下明星的斷檔。

    一家擁有業內最好的製作和發行資源的大公司,天然就具備對明星,和夢想成為明星的年輕人們最強大的吸引力。

    然而,版權問題,卻一直是環球的短板所在。

    沒辦法,環球成立的時間太短了。

    如果不算被維旺迪收購之前,那段小打小鬧的時期,滿打滿算,也就是十幾年而已。

    (注:環球唱片在1930年成立,但是在90年代被維旺迪收購之前一直都隻是個十八線小廠。維旺迪買了環球,又通過環球收購了寶麗金以後,這個廠牌才發展起來,具體的時間是1998年。)

    雖然一路走來,並購了許多的廠牌,但環球的版權庫卻是一直沒有積累起來。

    一方麵,那些數量較大,價值較高的音樂版權,都掌握在幾大巨頭的手裏,最起碼也得是rca唱片這樣的一線大廠。

    收購一些小廠牌,確實也能“順帶”買來一些版權,但數量太少,質量也參差不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另一方麵,在八十年代之後,唱片業內的各個版權方,都開始對自家手中的音樂版權重視了起來,絕對不肯輕易出售。

    像【蟲子】樂隊的保羅那種,所有才華都隻在音樂創作上,在其它事情上多少顯得有些腦袋不太靈光的人,畢竟是極少數。

    除非環球出一個原高於市場價的價碼,否則即便是想要收購版權,也沒有多少人肯賣。

    十幾年下來,環球手中,僅僅隻是積累了幾十萬首歌的版權。

    和大多數唱片公司比起來,這個數字確實不少了,但卻多少有些匹配不上頂尖巨頭的身份。

    在環球音樂集團龐大的版權庫當中,很大一部分,實際上還是依靠外來合作方的授權。

    環球僅僅隻有運營這些版權盈利的權利,但卻沒有所有權。

    當然了,在大多數情況下,僅僅隻有運營權,也是夠用的。

    畢竟這種合約一般簽訂的都是排他性合約,隻要版權的運營權在手,所有權的歸屬反而不那麽重要,環球完全有足夠的資本借助這些版權的運營權,為自己謀求更大的利益。

    但是,如今,借著spotify這個新興的渠道,以【量子音樂】為首,環球的所有競爭對手都不約而同地達成了默契,開始大麵積地挖角環球的版權合作方。

    而且,也確實因為眼饞新渠道的收入,有不少合作方感到了心動,甚至不惜出高價違約金,也要收迴授權。

    這立刻讓環球陷入了被動之中。

    要知道,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

    一旦版權合作方大麵積中斷與環球的合作,剩下的人,跟風的可能性隻會越來越大。

    好在,這次股東大會雖然過程出現了一些波折,但道格-莫裏斯總算是得到了一個想要的結果。

    隻要能夠盡快與spotify簽訂合約,至少可以在短時間內,穩住這些合作人的信心。

    前提是,這段時間裏,千萬不要再搞出什麽幺蛾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搖滾教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色貝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色貝斯並收藏搖滾教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