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驚訝不已。
玉璽曾在幾年前,被迫進貢到平陽城,劉曜以此向劉粲示好,暗中起兵造反。
後平陽城陷落,司馬睿曾派劉為等大將尋訪,終是不知所蹤。
這一丟就是多年,也不知流落到哪個胡人手裏,從未尋迴,怎麽被一個當個奴的丫頭給找到了。
司馬清微微側目,玉璽在拓跋城的手裏,隻覺得那東西是萬惡之源,她從沒有想過要討迴。
沒想到,如今迴到晉皇手中。
傳國玉璽,得之幸,失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傳國玉璽,皇上可不能大意了。”
“皇上,司馬清來我朝近半年,怎麽會如今才獻上玉璽?”
“皇上,皇子們不過才食四千戶,她怎麽可以得些殊榮……”
群臣微詞。
而在人人都懷疑獻出玉璽的真假與時機等諸多問題時,唯曹銃臉上一派平靜。
司馬清心下終於明白了些什麽,然,再多的彌補,她與拓跋城之間的裂痕已生。
“皇上,她是羊獻容之女,就算此次救駕有功,也不能封得如重,多給田畝銀兩也就罷了,長公主,可是要皇後嫡女才可封得的。”
言官上前,麵有不忿之色,言之鑿鑿間恨不得自己投生在帝王家,能一生出來就享受榮華富貴。
司馬睿抬眼看了一那言官一眼,輕咳一聲,“太子怎麽說?”
司馬紹上前道:“王敦入殿要官,皇上能封的都封了,他能要的也都要了。王相都不曾說話的。”
司馬清冷笑一聲,心說,王敦想當皇帝,隻是沒有坐在這大殿之上,他在武昌,遙控朝中軍務機要,可比太子皇上更有權力。
言官無語,目光轉向王導。
王導自覺王敦一事,讓整個皇族都下不了台。
雖說勉強讓王敦退兵,可是他那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內的情景還曆曆在目。
現在皇上這分明就是秋後算賬。
親封司馬清,就是在警告群臣,司馬氏,不可欺。
而司馬清,的確也不是一個能欺負的。
玉璽在手,司馬睿一支的皇權從此正名,再無人可指摘,的確是大功一件。長公主,虛名而已,何必計較。
王導心中萬念閃過,突然前行幾步,走到司馬清的跟前,跪倒,雙手交疊覆於額前,中氣十足的道:“恭喜臨海長公主,得此殊榮,臣賀之。”
王相跪倒,群臣望風而動。
傾刻間,百官齊齊下跪,山唿海嘯般的聲音從司馬清的耳旁隆隆而過。
虛幻,萬丈光芒。
人心,亦是跟著幻境,變幻莫測中。
司馬清俯看著一顆一顆官帽,黑壓壓一片。
男人臣服於女人的腳下。
不外乎女人背後有一個強權在手的男人。
人上人,萬人之上的女人,如若失去能給自己無盡榮耀的男人,也隻不過是稀鬆平常的一個婦人。
心中噓噓歎著,母親這一生,隻怕是因這虛名所累。
故而走不出皇族敗落,受人霸淩的下場。
吾姓司馬,得之所幸,失之不悲。
司馬清封臨海長公主之時,另一道密旨下到了臨海縣。
那裏臨近東海,漁產豐富。
有魚的地方,就有漁民。
三日後,臨海縣的漁船盡數出海,聽說是海邊來了大批商隊。
然而見到後,才發現來的的確是大隊人馬。
五千軍隊。
五千鮮卑族人。
新到任的臨海縣縣丞,周從看著岸邊一眼望不到邊的人群,整齊有序的上船,向身邊的人道:“這樣的民族,怎麽會不興盛。”
旁邊的小吏,捧著本子,拿筆的手在本子上劃寫著什麽,隨口道;“運這麽多人走,錢從哪出?”
“他們去遼北,說好了三年內,會年年進貢戰馬給大晉。”
“戰馬?馬也坐船過來嗎?”
“你傻呀,當然是從曾城過來。”
“那他們為何不從曾城走?”
周從閉上了嘴巴,抬頭看著岸邊漸漸拉帆的船隻,過了一會幽幽道:“他們就是不來了,對大晉也是好事。”
“那不虧大發了。錢都沒有收呢?”
“你懂什麽?命重要,還是錢重要,那些全是兵,全是殺人跟殺魚一樣的兵。”
“看著也就是比我們壯些高些眼神兇些……”小吏刷刷記錄著最後一尾出海的漁船,歎息著,“手裏拿刀的,的確比拿筆的能說上話。”
周從橫他一眼道:“那拿刀的王敦攻打建康時,怎麽不見你投筆從戎,報效皇上的?”
“我又拿不動刀。”
周從叉腰看著遠去海上的船隻道:“正是船上這些拿刀的人,把王敦那些拿刀的人給阻在了宮門之外,要不然,你還能拿著筆在這裏跟人斤斤計較?我看早讓人扔東海裏喂魚去了。”
小吏無言辯駁,唯諾不敢再言。
成為長公主的第一件事,司馬清便下令三年不出宮殿,隻為母守孝。
曹銃雖與她有婚約,卻不曾為難於她。
每每相見,總是送來各種麵食,煎煮烹炸炒,各種各樣隻為填她的肚子。
但他從沒有見到司馬清,都由宮中女官小琪代為收下。
一日,他與小琪狹路相逢的在殿門下爭持起來。
曹銃拿著一盒新做的糕點要親自送給司馬清吃。
小琪拿著雞毛當利箭,以舊例擋著他。
“前麵三個小宮婢攔著,都讓我給打發了,我還不信我打發不了你。”曹銃從懷中摸出一個錦囊,在手中晃了幾晃,“小琪讓我過去,這個送你。”
小琪不為所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想知道裏麵是何物?”
小琪背過身。
“這是……”他捏住袋口露出一星半點,伸到小琪鼻子低下,一道幽幽的藍光閃出。
小琪跳起,伸手便要奪。
曹銃笑了一聲,退了幾步,揚手盡全力向殿外的一處花叢扔去。
錦囊劃出一道弧線,飛向遠處。
小琪立即跑了過去。
曹銃入殿,司馬清正倚窗看著外麵,見他來倒不意外,淡淡道:“曹公子有事?”
曹銃本滿心歡喜,見到她時一肚子話要說,卻讓她反問之話弄得不好如何開腔。
他捧著糕盒走到司馬清的跟前:“新學的,公主殿下嚐嚐吧。”
司馬清不曾看一眼,語氣依舊淡如秋菊:“謝了,曹公子。”
既不打開盒子看看,也不嚐嚐。
秋風從窗前吹入,撩起司馬清額前發絲,一股曼陀羅的花香撲鼻而來。
曹銃道:“公主殿下喜歡熏香?好聞得很,是花香嗎?”
“曼陀羅。”
“可否給在下一些。”
司馬清側目:“你要來何用?”
曹銃未語臉微紅,輕道:“公主殿下如此喜歡曼陀羅,我便在府裏種下,三年後,定能開花。到時公主在府裏住著,我們一起賞花觀月,豈不是很好。”
司馬清點頭,心不在焉的答了一句:“你問小琪去要吧。”
“公主殿下,為何我事事要跟小琪去說?是我哪裏做得不好嗎?”曹銃微有不悅,這些日子一直進宮來看她,每每總有借口推而不見。
他是公主未來的丈夫,若不是羊獻容死了,早已能成婚,說不定孩子都懷上了。
“你很好。”司馬清頓了頓,看著殿外十幾個進宮的良家子,一個個明豔照人的徐徐路過,去太子妃的殿中陪太子妃,突然才有所悟的迴頭道,“曹公子,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你想納妾什麽的盡管去做,我沒事的。”
曹銃臉色更為紅了,不知道為何司馬清突然提到這檔事,瞧見一眾良家子路過,心中略明白,不由目光移了移落定在她的眼底。
司馬清目光靜如秋水,無波無瀾,唇色清淡淺似春桃,他凝視半晌後,伸手掀掉糕盒,從中取出一塊白如雪花糕兒,遞給司馬清。
“這是糯米糕。今年新貢的糯米,總共才得不足十鬥。我用石磨碾碎成粉,網篩細細篩過,略去粗粒,餘下的細粉才加了蜜糖蒸的,你嚐嚐。”
他送到司馬清的嘴邊,虔誠而期待。
“你……”司馬清後退些許,側過頭去道,“不必為我做這些的。”
“你不喜歡嗎?”
“不,是我……”司馬清眼色微黯,“喜歡的不在這建康城。”
“在遼北。”
司馬清坦然微笑。
“我不在乎。”
“你在乎的是我這個公主的名份足夠高,高到能保你們曹家榮華富貴嗎?”
司馬清眼神依舊坦蕩而沉靜,她有著比常人多的經曆,知道什麽樣的事發生,都不會是偶然。
比如玉璽能帶入皇宮,這種事,除了曹銃,她想不到能有誰可以讓拓跋城放心的人。
說服曹銃其實並不難,他是曹姓旁支,因祖宗封地遠在東海臨海縣,所以避開了百多年前的那場暴風驟雨式的姓氏清洗。
還因醉心寫書做菜,這些與權力無關的事,讓曹家得到安然度日。
隻是這一次,他突然的便攪進來。
不,不是突然。
司馬清想到了劉為,南部的寒族,北部的貴族,一直水火不融合。
他生於南部長於南部,但跟北部有千絲萬縷的聯係,皇上必定是看中這一點,才讓他出使各國。
皇上、傳國玉璽司、曹銃,馬清腦中靈光一閃,玉璽令劉曜父子反目,玉璽令劉曜卜珍夫妻疏遠,玉璽卻在兜兜轉轉之中,將中原的各路梟雄攪得戰火連天。
“公主殿下……”曹銃聲音微揚,頓了頓,方將聲音壓低,司馬清順著他的目光看去,但見太子妃急色難掩的向東宮走去,後麵幾個宮人都一臉惶恐的跟著。
玉璽曾在幾年前,被迫進貢到平陽城,劉曜以此向劉粲示好,暗中起兵造反。
後平陽城陷落,司馬睿曾派劉為等大將尋訪,終是不知所蹤。
這一丟就是多年,也不知流落到哪個胡人手裏,從未尋迴,怎麽被一個當個奴的丫頭給找到了。
司馬清微微側目,玉璽在拓跋城的手裏,隻覺得那東西是萬惡之源,她從沒有想過要討迴。
沒想到,如今迴到晉皇手中。
傳國玉璽,得之幸,失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傳國玉璽,皇上可不能大意了。”
“皇上,司馬清來我朝近半年,怎麽會如今才獻上玉璽?”
“皇上,皇子們不過才食四千戶,她怎麽可以得些殊榮……”
群臣微詞。
而在人人都懷疑獻出玉璽的真假與時機等諸多問題時,唯曹銃臉上一派平靜。
司馬清心下終於明白了些什麽,然,再多的彌補,她與拓跋城之間的裂痕已生。
“皇上,她是羊獻容之女,就算此次救駕有功,也不能封得如重,多給田畝銀兩也就罷了,長公主,可是要皇後嫡女才可封得的。”
言官上前,麵有不忿之色,言之鑿鑿間恨不得自己投生在帝王家,能一生出來就享受榮華富貴。
司馬睿抬眼看了一那言官一眼,輕咳一聲,“太子怎麽說?”
司馬紹上前道:“王敦入殿要官,皇上能封的都封了,他能要的也都要了。王相都不曾說話的。”
司馬清冷笑一聲,心說,王敦想當皇帝,隻是沒有坐在這大殿之上,他在武昌,遙控朝中軍務機要,可比太子皇上更有權力。
言官無語,目光轉向王導。
王導自覺王敦一事,讓整個皇族都下不了台。
雖說勉強讓王敦退兵,可是他那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內的情景還曆曆在目。
現在皇上這分明就是秋後算賬。
親封司馬清,就是在警告群臣,司馬氏,不可欺。
而司馬清,的確也不是一個能欺負的。
玉璽在手,司馬睿一支的皇權從此正名,再無人可指摘,的確是大功一件。長公主,虛名而已,何必計較。
王導心中萬念閃過,突然前行幾步,走到司馬清的跟前,跪倒,雙手交疊覆於額前,中氣十足的道:“恭喜臨海長公主,得此殊榮,臣賀之。”
王相跪倒,群臣望風而動。
傾刻間,百官齊齊下跪,山唿海嘯般的聲音從司馬清的耳旁隆隆而過。
虛幻,萬丈光芒。
人心,亦是跟著幻境,變幻莫測中。
司馬清俯看著一顆一顆官帽,黑壓壓一片。
男人臣服於女人的腳下。
不外乎女人背後有一個強權在手的男人。
人上人,萬人之上的女人,如若失去能給自己無盡榮耀的男人,也隻不過是稀鬆平常的一個婦人。
心中噓噓歎著,母親這一生,隻怕是因這虛名所累。
故而走不出皇族敗落,受人霸淩的下場。
吾姓司馬,得之所幸,失之不悲。
司馬清封臨海長公主之時,另一道密旨下到了臨海縣。
那裏臨近東海,漁產豐富。
有魚的地方,就有漁民。
三日後,臨海縣的漁船盡數出海,聽說是海邊來了大批商隊。
然而見到後,才發現來的的確是大隊人馬。
五千軍隊。
五千鮮卑族人。
新到任的臨海縣縣丞,周從看著岸邊一眼望不到邊的人群,整齊有序的上船,向身邊的人道:“這樣的民族,怎麽會不興盛。”
旁邊的小吏,捧著本子,拿筆的手在本子上劃寫著什麽,隨口道;“運這麽多人走,錢從哪出?”
“他們去遼北,說好了三年內,會年年進貢戰馬給大晉。”
“戰馬?馬也坐船過來嗎?”
“你傻呀,當然是從曾城過來。”
“那他們為何不從曾城走?”
周從閉上了嘴巴,抬頭看著岸邊漸漸拉帆的船隻,過了一會幽幽道:“他們就是不來了,對大晉也是好事。”
“那不虧大發了。錢都沒有收呢?”
“你懂什麽?命重要,還是錢重要,那些全是兵,全是殺人跟殺魚一樣的兵。”
“看著也就是比我們壯些高些眼神兇些……”小吏刷刷記錄著最後一尾出海的漁船,歎息著,“手裏拿刀的,的確比拿筆的能說上話。”
周從橫他一眼道:“那拿刀的王敦攻打建康時,怎麽不見你投筆從戎,報效皇上的?”
“我又拿不動刀。”
周從叉腰看著遠去海上的船隻道:“正是船上這些拿刀的人,把王敦那些拿刀的人給阻在了宮門之外,要不然,你還能拿著筆在這裏跟人斤斤計較?我看早讓人扔東海裏喂魚去了。”
小吏無言辯駁,唯諾不敢再言。
成為長公主的第一件事,司馬清便下令三年不出宮殿,隻為母守孝。
曹銃雖與她有婚約,卻不曾為難於她。
每每相見,總是送來各種麵食,煎煮烹炸炒,各種各樣隻為填她的肚子。
但他從沒有見到司馬清,都由宮中女官小琪代為收下。
一日,他與小琪狹路相逢的在殿門下爭持起來。
曹銃拿著一盒新做的糕點要親自送給司馬清吃。
小琪拿著雞毛當利箭,以舊例擋著他。
“前麵三個小宮婢攔著,都讓我給打發了,我還不信我打發不了你。”曹銃從懷中摸出一個錦囊,在手中晃了幾晃,“小琪讓我過去,這個送你。”
小琪不為所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想知道裏麵是何物?”
小琪背過身。
“這是……”他捏住袋口露出一星半點,伸到小琪鼻子低下,一道幽幽的藍光閃出。
小琪跳起,伸手便要奪。
曹銃笑了一聲,退了幾步,揚手盡全力向殿外的一處花叢扔去。
錦囊劃出一道弧線,飛向遠處。
小琪立即跑了過去。
曹銃入殿,司馬清正倚窗看著外麵,見他來倒不意外,淡淡道:“曹公子有事?”
曹銃本滿心歡喜,見到她時一肚子話要說,卻讓她反問之話弄得不好如何開腔。
他捧著糕盒走到司馬清的跟前:“新學的,公主殿下嚐嚐吧。”
司馬清不曾看一眼,語氣依舊淡如秋菊:“謝了,曹公子。”
既不打開盒子看看,也不嚐嚐。
秋風從窗前吹入,撩起司馬清額前發絲,一股曼陀羅的花香撲鼻而來。
曹銃道:“公主殿下喜歡熏香?好聞得很,是花香嗎?”
“曼陀羅。”
“可否給在下一些。”
司馬清側目:“你要來何用?”
曹銃未語臉微紅,輕道:“公主殿下如此喜歡曼陀羅,我便在府裏種下,三年後,定能開花。到時公主在府裏住著,我們一起賞花觀月,豈不是很好。”
司馬清點頭,心不在焉的答了一句:“你問小琪去要吧。”
“公主殿下,為何我事事要跟小琪去說?是我哪裏做得不好嗎?”曹銃微有不悅,這些日子一直進宮來看她,每每總有借口推而不見。
他是公主未來的丈夫,若不是羊獻容死了,早已能成婚,說不定孩子都懷上了。
“你很好。”司馬清頓了頓,看著殿外十幾個進宮的良家子,一個個明豔照人的徐徐路過,去太子妃的殿中陪太子妃,突然才有所悟的迴頭道,“曹公子,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你想納妾什麽的盡管去做,我沒事的。”
曹銃臉色更為紅了,不知道為何司馬清突然提到這檔事,瞧見一眾良家子路過,心中略明白,不由目光移了移落定在她的眼底。
司馬清目光靜如秋水,無波無瀾,唇色清淡淺似春桃,他凝視半晌後,伸手掀掉糕盒,從中取出一塊白如雪花糕兒,遞給司馬清。
“這是糯米糕。今年新貢的糯米,總共才得不足十鬥。我用石磨碾碎成粉,網篩細細篩過,略去粗粒,餘下的細粉才加了蜜糖蒸的,你嚐嚐。”
他送到司馬清的嘴邊,虔誠而期待。
“你……”司馬清後退些許,側過頭去道,“不必為我做這些的。”
“你不喜歡嗎?”
“不,是我……”司馬清眼色微黯,“喜歡的不在這建康城。”
“在遼北。”
司馬清坦然微笑。
“我不在乎。”
“你在乎的是我這個公主的名份足夠高,高到能保你們曹家榮華富貴嗎?”
司馬清眼神依舊坦蕩而沉靜,她有著比常人多的經曆,知道什麽樣的事發生,都不會是偶然。
比如玉璽能帶入皇宮,這種事,除了曹銃,她想不到能有誰可以讓拓跋城放心的人。
說服曹銃其實並不難,他是曹姓旁支,因祖宗封地遠在東海臨海縣,所以避開了百多年前的那場暴風驟雨式的姓氏清洗。
還因醉心寫書做菜,這些與權力無關的事,讓曹家得到安然度日。
隻是這一次,他突然的便攪進來。
不,不是突然。
司馬清想到了劉為,南部的寒族,北部的貴族,一直水火不融合。
他生於南部長於南部,但跟北部有千絲萬縷的聯係,皇上必定是看中這一點,才讓他出使各國。
皇上、傳國玉璽司、曹銃,馬清腦中靈光一閃,玉璽令劉曜父子反目,玉璽令劉曜卜珍夫妻疏遠,玉璽卻在兜兜轉轉之中,將中原的各路梟雄攪得戰火連天。
“公主殿下……”曹銃聲音微揚,頓了頓,方將聲音壓低,司馬清順著他的目光看去,但見太子妃急色難掩的向東宮走去,後麵幾個宮人都一臉惶恐的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