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司馬清心裏打定主意,長安城內的女人不斷的出現,母親的容顏漸漸老去,再美麗的鮮花,也敵不過歲月的無情。

    她對崔喜恩道:“崔氏,吹一曲《胡不歸》。”

    崔喜恩依吩咐幽幽吹出。

    這曲子,拓跋城很喜歡。

    他不長吹。

    但若吹的話,讓人沉醉。

    崔喜恩教過他,她自是不比他差。

    以前小時候,兩人扶持長大,現在卻物是人非。

    因而曲調分外孤寂悲涼。

    羊獻容道:“這可不好。”

    司馬清看著殿門口人影綽綽,有人向這邊望,淡淡道:“與其相求,不如他請。母親你若怕了,自已迴宮去吧。”

    羊獻容笑道:“怎麽會,我自是跟清兒一起麵對。”

    內使監匆匆趕過來,一見司馬清臉上一驚:“殿下,何故在此吹曲?”

    司馬清:“皇上如此重視東海晉王,冊封我為公主,嫁入東海,我思鄉情切應景而為。”

    內使監明知不是,也不點破:“冊封禮,要在殿下出嫁那日行禮,殿下現在就思家了,孝順得很。”

    羊獻容也跟著頷首道:“大監說得是,清兒對皇上的確感恩戴德,這不說是要來親自謝恩。”

    內使監沒有說話,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兩人相攜而行,路過一眾後妃時,一片嫉妒與羨慕交雜的目光,將兩人牢牢的鎖定。

    司馬清走到卜珍的跟前,欠了欠身:“娘娘,可是來看皇上。”

    卜珍氣得很,自己皇後的位子一直隻在別人的嘴裏,沒有冊封,她一日就不能太過。

    如今司馬清都封公主,說起來,位份比那些庶妃所生的女兒們都要尊貴。

    卜珍道:“司馬清,哦不對,現在應該稱你臨海公主,今日打扮得如此華麗,不知的以為是哪個宮裏的妃子,怎麽你跟你娘都要入這明陽殿伴駕嗎?”

    羊獻容臉上一片陰寒,司馬清倒是淡的道:“我此番要離宮了,要嫁也是去東海。要舍也是舍了皇上和母親的養育恩情。我聽說遼北的蒼狼,很厲害,但最厲害的是母狼,為了鞏固地位,不惜殺了那些不應該出生的小狼。”

    卜珍臉一怔:“你胡說八道什麽?”

    司馬清笑:“你的兒子,劉妃的兒子,哪一個不是人中龍鳳,唉,我母親的兒子,也是呀。”

    說完,她轉身,牢牢握住羊獻容的手,“母親,我們進去吧。”

    殿內,酒香嗆鼻。

    兩個美人隻裹一條紗在身上,身形豐滿白淨,高鼻深目,幽藍的眼,透著異域的風情。

    腰肢扭動在劉曜的身上,臉上滲著細細的汗珠。

    “臣女,恭喜皇上,又得佳人!”司馬清雙眼空洞的看著方,嘴裏的聲音優美動聽。

    卜珍硬闖進來,氣唿唿的瞪著那兩個女子b

    羊獻容見狀忙道:“姐姐可是來了。”

    劉曜聽聞卜珍到了,一個翻身,把身上的女子推開,整了整衣衫,有些窘迫的道:“你怎麽來了?”

    卜珍一腔怒火,強壓道:“我送了鮮果給皇上嚐嚐。”

    “放著吧。”

    “皇上。”

    “還有事?”

    “皇上,您登基幾個月了,後宮不能一日無主。”

    “知道了。”

    “皇上。”

    “以怎麽了?”

    “皇上。”卜珍無從開口,掃到司馬清,眼珠閃出光,“司馬清幾日後,要出嫁,這女兒出嫁,自是要有皇後打理才像活,要不然,讓東海的司馬氏笑話我們皇上不懂禮。”

    “放肆,卜珍,你越老越沒有規矩,我要你來教訓?”

    “皇上,我是琅琊王氏的女兒,你娶我時,曾指天立誓,尊漢學,學漢禮,守漢製,我帶來的漢典書籍,助你在五胡之中異軍突起。

    不過十幾年,你從一個流浪匈奴各部的小兵,奪晉朝百餘城壘,一路殺進金墉城,方得此位。”

    劉曜臉上一片寒色,忍耐的道:“這宮裏,隻有你,隻有你,隻有你這樣沒上沒下的。”

    “你我先是夫妻,後才是君臣。”卜珍不退讓的道,“想想我們的儉兒,何等聰明能幹,要是看到今日我這個樣子,他隻怕會從墳裏跳出來哭。”

    劉曜拍桌而起,衝到卜珍跟前,手指著她鼻子,嘴巴動了幾次,又把話咽了迴去。

    來迴在殿中走來走去,像一頭被激怒的雄獅,齜著最鋒利的牙,卻在最後關頭,沒有像眼前的老婦下口。

    他揮袖一指,“漢製漢製,我要先征服漢人的土地,喂飽我的戰馬,再來說那些你舉之事。”

    說完,抬起腿,一腳踢在水果盒上。

    盒內的水果,咕嚕嚕往外跑。

    赤橙黃綠青藍紫,各色的果子,滿地散去,離他越來越遠,就如人心一樣。

    一枚橙色的東王梨,正好滾到了司馬清的腳邊,她輕輕拾起,眼瞥卜珍。

    卜珍見劉曜掃了她的麵子,心中多年的忿懣壓了又壓。

    羊獻容立即用她溫婉的聲音,勸道:“皇上,息怒。自古,妻以夫為綱,臣以君為綱,哪個時候,為妻,為臣都是為了皇上盡忠的。”

    說著,她彎腰將果子一個個撿入盒內:“這果子,由四方交好之國來朝時進貢,要保鮮到現在,想來姐姐也是花了心思的。

    皇上酒也喝了,汗也出了,想是渴了,何不吃些果子解解渴。”

    劉曜看羊獻容一眼,這麽多年裏,她一直能如此溫和待人,實在難得。

    比如外麵那些爭風吃醋的,好上百倍之止。

    他微揚眉的道;“給臨海吃吧,她幾日後要遠嫁,隻怕再無這樣的果子可吃。”

    羊獻容取了一枚東王梨,送到司馬清跟前:“還不謝恩?”

    司馬清立即接過梨子,欠身道:“皇上賜的,怎麽可一人獨食。”

    說完叫人拿小刀切成幾份。

    她拔下金釵數了數,正好四份。

    釵頭扭了一下,一股香灰落下,白玉般的梨塊上粘了些許,別的落在了盤中。

    捧果盤的陳媽見狀,眼垂下,躬身送到了羊獻容的跟前。

    羊獻容推辭:“姐姐送給皇上的,妾怎麽能吃。”

    陳媽捧盒到劉曜麵前,他哪有味口,也搖手不要。

    卜珍一臉高傲的道:“我送給皇上,哪有我先吃的道理。”

    司馬清笑,拈一塊盡數吞下,四塊全部吃下後,還讚歎不已。

    陳媽撤迴果盤,走到角落裏,趁人不注意,將果盤放在袖內用帕子狠狠的擦了幾遍。

    司馬清整裝肅顏,撩起裙擺,盈盈跪下,磕頭於地:“多謝謝皇上賜“梨”,臨海的母親,弟弟們,全仰仗皇上的恩典才有今天。

    皇上又賜婚安排臨海的後半生,可以說恩同再造。”

    劉曜驚訝司馬清如何能向自己行大禮,謝冊婚,態度懇切溫和如羊獻容。

    這麽多年,她都不曾像今日這樣美麗親切,心中連歎可惜,可惜。

    羊獻容眼中神色複雜,帶著深深的歉意和自責看著三叩九拜行大禮的司馬清,眼中躍進出宮變那日,她被廢時,一身紅衣踏著永安殿的血水,跪在殿中的情景。

    多少兇險,多少磨難,讓這個不願低頭的公主,向亡她母國的人謝恩拜叩。

    人是會變的,變得為了生存,去說去做更多以前斷然不會做的事。

    身份也是會失去的,曾經有多榮耀,如今就有多落魄。

    讓人覬覦的皇權,像一根永不消失的鞭子,抽打著為之瘋狂旋轉的人心。

    眼見司馬清大禮畢,陳媽上前扶起,她全身汗濕,雙眼呆滯,不曾站穩,哇一聲吐出來。

    “殿下!”

    “臨海!”

    “清兒!”

    聲音同時從三個人嘴裏發出,每一個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怎麽會這樣?”羊獻容抱著司馬清,手摸到她的嘴角,一抹鮮紅刺目。

    “皇上,皇上,清兒中毒了。”

    劉曜陰冷的看著四周,目光落在卜珍的身上。

    卜珍一臉淡然,看到司馬清七竅流血,她不知不為何,高興得很。

    羊獻容淚如雨下的扶著司馬清,手指伸進她的喉間,用力一摳,司馬清再度嘔出一灘血。

    羊獻容大哭:“清兒,你別嚇娘,清兒,怎麽會這樣,誰要害我的孩子,皇上,這東西有毒,有毒呀,我的清兒,是為了皇上試毒了呀。”

    雖不知司馬清為何突然中毒,可是羊獻容在宮中活了半輩子,她多少有數。

    見司馬清半晌不醒,羊獻容赫然看向一旁冷眼旁觀的卜珍,雙眼露出兇獸才有的狠決,“皇上,卜珍要害您,是卜珍要害您……”

    她跪爬到劉曜的腳下,揪住他的龍袍,放聲大哭,“十年了,我的清兒跟在皇上十年,就是一條狗,也是忠心不二的狗,她竟不如一個殺皇子的毒婦嗎?”

    劉曜眼看實事就在眼前,司馬清吃了卜珍送來的梨,當時,她還想著人人都吃,最後一個人吃了,才落得如此。

    卜珍這梨若要說是來殺自己的,他可能不太信,但用來殺自己身邊的美人,他相信她的確做得出來。

    想到劉鵬之死,多有疑點。

    劉芬劉芳,也是死的死,呆的呆。

    再加上今日,卜珍求皇後之位,他不得不想到,她為了皇後位……

    羊獻容哭聲震天,連同殿外的人都往裏看。

    羊仲武一馬當先衝進來,看到地上的司馬清奄奄一息,驚得大叫“護駕”。

    眾人在外聽到羊獻容的哭訴,已知是跟卜珍鬧起來,跟進來才發現事情遠比想像中的要難以收拾。

    張太醫匆匆趕來,翻一下司馬清的眼皮,大駭:“殿下這是中毒,中了曙曼陀羅之毒。”

    卜珍一臉淡然:“她本就是個病殼子,又非今日才這樣。”

    司馬清微微睜開眼:“娘,我覺得好難受。”

    羊獻容手指冰涼,仰頭看向劉曜:“皇上,今日的事,不能這麽算了,清兒是您賜婚給東海曹家,如今被毒殺,不怕東海以此為口實,向我們舉師問罪嗎?”

    卜珍:“來就來,還怕他不成?一個流亡的敗族,有何顏麵跟我們要人?我們能給他,也能不給他。”

    “皇上,她瘋了,她把您和您的長安城當成了賭注。”

    卜珍森森一笑:“皇上,莫要讓人騙了,我怎麽會傻到下毒在這些果子裏,這不明擺告訴別人我要害你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臨海公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樓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樓蘭並收藏臨海公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