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們配合的幹瞪著眼,不言不語,任他戲弄,無人為勒準出頭。

    直到玉佩晃到了司馬清的跟前,少年的手中一空,玉佩不知道何時到了她的手中托盤之上。

    盤中放著一套晉王進貢的朝服,上綴珍珠,極是華美。

    少年眼睛圓瞪,臉色驟變,手指司馬清的鼻尖:“你是誰?”

    司馬清也有樣學樣,瞪著眼,歪頭懟迴去:“你是誰?”

    “我問你呢?”

    “你問我呢?”

    “對,我問你。”

    “對,背時鬼。”

    “我問你話呢?”

    “求我呢?”

    “是,我問你話。”

    “晉王,問我話。”

    兩人說話,一句接一句,快如流水,一氣說下來,少年已氣得七竅生煙,撲上去要抓花司馬清的臉。

    司馬清也不示弱,迎上來,一把捏住少年的鼻子往前狠狠一拽。

    少年飛撲出去,摔倒在地上。

    殿內出現打鬧喧嘩,讓人看了忍俊不禁。

    眼看少年身子落地,他卻伸出一隻手,抻在地上,腰一擰,又穩穩的站迴了司馬清的跟前。

    這迴少年一改之前不可一世的模樣,溫和一笑,向司馬清作了一個長揖,聲音平和的道:“敢問姑娘是哪裏人?”

    司馬清這才迴禮:“司馬清,羊獻容的女兒。”

    少年眉尾微桃,向司馬清右手指上的那道疤痕看了一眼,目光流轉落在了拓跋城的身上,兩人隔空互看了一眼後,少年才將目光收迴,沉思了一會才道:“原來是晉王的侄女。”

    司馬清迴道:“叔叔可還好?”

    “好著。”少年目光盈盈,如冰天雪地裏的一汪暖井。

    “你是譙國曹家的,雖不知你名諱,但想來也是門閥士族之後。”

    少年一聽,之前的浮躁之氣頓時減去不少,斂神道:“姑娘,曹統唐突了。”

    曹統,司馬清聽了,眼中閃了閃,那個與自己一同逃離洛陽的小屁孩,居然沒有死,他活著,還活成了現在的樣子。

    多神奇的相遇,她已認不出他兒時的樣子,隻記得那塊玉佩出自曹家。

    而曹統大約也不記得她,隻是在聽到“譙國”二字時,才會有些觸動。

    畢竟司馬氏一族滅曹時,曾把魏帝國的版圖納與晉帝國的名下。用血洗的方式,將曹氏一脈的強者斬殺得沒有留下多少。

    他是幸運的,因遠在東海躲過了幾百年的追殺,到了他這一代,已可笑看司馬氏一族重蹈覆轍般的,被各族滅絕。

    權力的天下沒有永恆不變的姓氏,隻有輪迴不絕的欲望讓身負各種血統的人爬上頂峰,孤獨的終老。

    司馬清握了握玉佩,指腹在紋路上撫了一遍,拿出來,遞還給曹統:“罷了,司馬氏一族與曹家,都是上輩子的事了。”

    曹統應了一聲,將玉佩收迴,不再多言,隻將晉王獻禮送上光極殿後,便告辭而去。

    就在他出殿門的一瞬間,他看到一位樣貌有別於中原人,高個男子站在殿門處看著他。

    兩人都沒有說話,隻微微向對方頷首,隨後撩起衣擺,跨出了光極殿的門檻。

    突然殿外殺聲四起,眾人騷動起來,隻見東邊的天空上,飄起滾滾的濃煙。

    群臣裏發出一聲蒼老悲切的哭腔:“那是先皇的永安陵呀!”

    “什麽?陵墓被毀了?”

    “怎麽可如此。”

    頓時殿內議論紛紛一片。

    殿外有人匆匆進來,小朱與小範兩人不動聲色的在人群裏低聲傳出一個消息,劉~氏三代皇帝的墓地全數被毀,連同宗廟一個不留。

    頓時,群臣痛哭戚戚然然,巍峨的大殿內,再無威儀可言,而更像是一場為逝去皇朝的集體悼念。

    勒準一身黑袍加身,冠冕堂皇的端坐在椅上,臉色越發的深沉。

    他目光掃到一直沒有怎麽出聲的拓跋城身上,似乎明白了什麽,站起緩步走下台階。

    群臣退去後,殿內隻餘下司馬清與拓跋城兩人。

    勒準道:“拓跋城,你對我有何不滿?”

    拓跋城:“並無。”

    “那小朱和小範是你放進來的?”

    拓跋城:“拓跋城依相國之令,解救範太尉與朱大人的兒子,他們來殿內,也隻是為了證識一件事。”

    “什麽事?”

    “劉粲是不是真的死了。”

    “拓跋城,你很會說話。”勒準摸著身上的龍袍道,“不過,你久居劉曜的門下不委曲嗎?如果效力於我,我封分北國給你,你為代王。”

    拓跋城不為所動,“多謝美意,勒大將軍,隻怕您還是想著怎麽向石雷將軍交待吧,劉粲一死,他第一個不服。而且,這次送貢品進平陽城,相國有交待,主待客如何,客自當待主如是。”

    “這是什麽意思?”勒準心中不悅。

    一旁的司馬清接話道:“好一個你待我如賓,我敬你如主,你待我如賊,我先下手為強。”

    她一句話,將拓跋城,劉曜,還有石雷幾人的關係劃分得很清楚。

    “勒大將軍,拓跋城,一個聽命的死士罷了。他維護的是相國的利益,至於宣極殿內發生的一切,不過是禮尚往來之舉,您不要多想。”

    司馬清進一步解釋道。

    勒準恨恨道:“你們想過河拆橋?”

    司馬清何嚐不知與勒準聯合殺了劉粲不過是劉曜借刀殺人之計,隻是此計之中,她隻以為是為了自保卻不知道拓跋城另有深意。

    拓跋城淡淡迴道:“勒大將軍,您已過了河,可你還想把這橋留下給別人當靶子用是不是?可橋是成千上萬人堆成的人橋,是用肩頭扛,用森森白骨積累成的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勒準避重就輕的道:“你見到了,群臣不服我,你也見到了,我除了手上的城防兵,再無兵可用,他們那些流民,不交出去,怎麽讓石雷退兵?”

    拓跋城快速的看了勒準一眼,司馬清此時恍然大悟,勒準在宣極殿上承諾毀墓地給重賞,不過是想嫁禍他人之舉。

    他想當皇帝,又要把滅劉家宗室的罪名扣在流民的頭上,讓他們生為他的權力去戰鬥,死為他能坐穩皇帝之位而死。

    一切均在他的算計之中。

    帝王心,從來孤獨而狠絕。

    她不隻一次領教。

    而這一次,卻已過往大不相同。

    那些流民,曾與她一起為生存而戰鬥過。

    她已成為他們其中的一份子。

    他們將被權力拋棄,淪為棄子。

    然而,一切算計都不及現實來得更快更加讓人猝不及防。

    勒準本還有躊躇,就在見到殿外押入一人時,突然麵色陰寒,退後數步後,向左右道:“給我將煽動流民作亂的兩人個拿下。”

    左右侍衛,一湧而上。

    拓跋城伸手拉過司馬清,將她護於身後。

    “她是晉王的侄女,也是羊獻容的女兒,勒準,你得罪其中任何一個,對你都沒有一丁點的好處。”

    拓跋城的話點中了勒準的痛處,的確,他發動政變,根本沒有得到朝野支持,隻因他把握住了城中的軍權,一時間能很快控製住平陽城,可是往後等到劉曜和石雷同時向他發難,他並無多大把握,能贏過這兩人。

    搶來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他猶豫再三,隻得道:“先將二人送到宣極殿,由溫婷看守。”

    “劉鵬呢”溫婷問。

    “放他走。”

    “為什麽?”溫婷。

    勒準望著殿外天空裏還消散的黑煙道:“沒有誰能比劉鵬,能讓劉曜知道這裏的實情。”

    “你不怕劉曜跟石雷一起進攻平陽城嗎?放拓跋城走,扣下劉鵬,才是上策。”

    “啪”一記重沉的聲音暴出,溫婷還未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麽,身體便倒了下去。

    等到她撲到地上,再坐直時,已過去半晌。

    此時,她才發現,臉上火辣辣的痛。

    她遲疑的道:“你打我?你居然對我動手?”

    勒準甩手道:“朕的事,你少插嘴。”

    溫婷全身一抖,才發現自己剛才忘記了身份,劉粲死了,她連太後都不是,與後妃們相比,她絲毫沒有地位可言。

    她長長吸了一口氣,跪於地上,臉上馬上換出一副恭順的表情:“溫婷知錯了,皇上有什麽吩咐就是了。”

    勒準方才滿意的點頭:“拓跋城是個帥才,留下有用。再說,大雪封山,路難行,劉鵬能活著迴到長安城那是幾個月以後的事了。”

    溫婷:“那我呢?皇上,你應承我的呢?”

    勒準臉浮出一個奇怪的笑:“你跟拓跋城一是夥的,他什麽樣,你就什麽樣。你降服男人的本事還要朕教你嗎?”

    溫婷隻覺得眼前的勒準笑著的吃人猛虎,他利用完三個女兒,利用完劉粲,利用完拓跋城與司馬清,現在把她一腳踢開。

    她這一刻才明白,為何拓跋城從一開始就沒有為她謀劃過出路,原來,她和他們一樣,是棄子,是這場皇權爭落幕後的一地灰塵。

    離開光極殿時,她迴首看著勒準在龍椅上大模大樣坐著時,半揚的眼角裏閃出一片森森的寒意。

    宣極殿。

    已經被洗了多日。

    可是每一次洗刷時,殿內隱隱的血腥之氣卻從未減少過。

    司馬清站在殿內,看著拿著豬毛刷子,跪在地上,賣力揮動手臂,已把地麵上的刷出激光麵的內侍道:“你們日日刷也不怕入夜結了冰,走路摔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臨海公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樓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樓蘭並收藏臨海公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