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清聽溫婷舊事重提,內心裏隱痛的傷疤一下被撕開,然而卻在眾人麵前淡如冷梅,隻低頭拿布擦手,裝作沒有聽到。
溫婷勾連著司馬清頭發的手指突然向下一掙,數根發脫落下來,掛在她的指間。
拔頭發,是宮裏的娘娘們用來體罰宮婢的手段,表麵看不出傷,卻又極度侮辱人。
司馬清銀牙暗咬,硬是沒有發出一點聲音,隻是眼睛裏閃出一片痛楚的隱忍,隨即退後半步,警惕的看著她。
溫婷得意的笑著,往指間吹了一口氣。長長的黑絲隨風飄零,落在剛剛落下的白雪之上,如白玉嵌入黑色細紋般。
司馬清淡淡掃她一眼,脫道:“青絲挽成皇家髻,不及白首配荊杈。”
溫婷聽了不解其意,轉頭問身邊的太妃道:“她什麽意思?”
“就是說世人不用羨慕,那些年少進宮當娘娘的女子,因為不不如一個在民間,跟自己丈夫白頭到老的普通婦人。”
被司馬清說中心思的溫婷,之前臉上的恣意妄為的滿足之色漸次淡去,終有了一抹失意。
“天冷,散了吧。“站在雪地裏久了,腳下濕寒無比,她拋下一句,便登車鑽進了暖和的馬車裏。
眾人見她已入了車,紛紛作鳥獸散,之前熱鬧的簇擁在溫婷身後的後妃們,原本唯唯諾諾的表情化為一片冷漠,一個個看到擠在一起衣裳破爛汙穢的饑民,人人做皺眉捂鼻狀,用最快的速度鑽入車內,催促車夫趕緊離開。
浩浩蕩蕩的皇族家眷們,上演完仁愛的親民之舉後,便一陣風的跑了。
拋下站在雪地裏,僅喝了半碗熱米湯的饑民們,任由他們在天寒地凍裏苟且偷生。
天空的雪花漸漸的停止,一抹久違的陽光照在了饑民的臉上,幹涸如枯井的一雙雙眼睛低下,隱著暗暗的火焰,盯著遠去的馬車,迸出不可察覺的火星。
司馬清知道災民變成饑民,是一個從受難者變為受困者的過程,各地戰火連天,征兵課稅,已讓被饑餓支配的流民,歸為了極為危險的一類。所以劉曜將年輕的抽走,讓他們成為戰爭工具,留下老年體弱的,讓他們自生自滅。
他的做法,是讓一個又一個以家為小團體的流民群,失去家裏的頂梁柱,抽走了最有力氣的那一個,餘下的便再也支撐不起家的重擔,隻消幾日,或者更短的時間,便能瓦解一個家庭。
以此類推,那些被劉曜榨幹的群體,流到平陽城下時,他們之中有人變成了吃人的畜生,隻為活下去向親子下手。
而其中有一群不願意把人當成食物,不肯易子而食,□□裹腹的人,他們的性情大變,不再是農耕文明下的隻有土地的犁田牛,他們終於有一天站直,由牲口變成人。
不久的將來,變成劉粲等人嘴中的暴民。
風暴來臨的前夜,總是異常的寧靜。
平陽城的城角有一個叫“孤獨園”的地方。
那裏二狗去過一次。
這一天,他本不可能再踏進去,卻在被幾個比他大些的孩子,給拖入了“孤獨園”內。
“劉大人,這裏有一個肉票。”一個少年在廳前大叫著。
劉大人穿著厚實的棉衣從裏麵走出來:“說了要女孩。”
“大人,女孩都讓妓~院給要了去。”
“你們也知道妓~院那裏給的錢多。”
“大人,這個就給一兩銀子就成。”
“不要。”
“一吊錢也成。”
“不要。”
“給口吃的也行。”
劉大人正喝著熱湯就饅頭,他冷笑,手中咬了一口的饅頭掉在了地上。
少年撲上去,撿起,拍拍灰,雙手奉到劉大人麵前。
劉大人伸手過來,少年的眼睛直勾盯著,他心裏想著是劉大人應該不會要了。
不料,劉大人居然不嫌棄髒居然要拿迴那半塊饅頭。
饑餓讓少年變得膽子大了,“大人,這麽髒的吃食,你還要?何不賞給小的。”
劉大人瞥一眼地上的二狗,少年馬上會意:“大人,這個饅頭給我,人留下。”
劉大人:“真的沒有爹娘的?”
“死了,全死了,他奶奶,他妹,同一天死的。”
“……”
劉大人收迴了伸手饅頭的手,改為指了指地上的二狗:“帶走。”
少年趕緊將饅頭塞進嘴裏,邊吃邊往外走,臨出門前道:“二狗去做個太監吧,有好有口吃的。”
二狗不出聲,隻掩麵佝僂著身子。
劉大人二狗道:“放下不做太監,那一刀下去,可是痛苦一輩子,這三日你好吃好喝,然後好……”
“升天”兩字他沒有說出口,但二狗心裏明白,就是要拿他去喂雪豹。
少年出來後,一路狂奔,拐入一個小巷子,便不見蹤影。
……
暖閣內。
少年正立在一個身材削瘦的男子麵前,細細說了“孤獨園”內的情行。
“袁雄,你確定是三日後?”
“指揮使大人,我親耳聽到的。”
“好。”
袁雄見拓跋城隻說一個字,心中還有疑惑,猶豫了一會才道:“二狗怎麽辦?”
拓跋城:“他是自願重返那裏。”
“可他……他還是個孩子。”
拓跋城淡淡的道:“我進劉曜的先登營時,我是那群人裏最小的,比現在二狗還要小。”
“指揮使大人,難道我們所經曆的痛苦,就要讓別人也經曆一次嗎?”
拓跋城:“我們現在活著的人所做的事,是為了將來有生之年,不再有二狗這樣的孩子出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袁雄:“是,指揮使大人,我明白了。”
兩日後的午夜。
臭氣熏天的饑民所裏,抬出一具又一具的屍體。
收屍隊的人,用布掩住口鼻,大人的屍體放在最下麵,小孩子的屍體側放在最上麵,一塊席子蓋在最上麵,不一會風吹過來,掀起一角,連同最上的麵的孩子屍體一起摔在了地上。
小孩子發出微弱的聲音。
收屍的人大驚:“活的,還是活的。”
另一個人道:“活不過今晚。”
那人便沉默了。
草草把孩子又塞進屍堆裏,孩子的手指輕輕抽搐了一下,便再也沒有動過。
他等不來為他去尋藥的爹爹,他的爹爹隻有一條腿,連搶來的粥都讓別人給搶走了。
正午來臨。
城門大開。
地麵結冰,路上無人。
幾隊車騎營的士兵騎著高頭大馬進城,後麵跟著皇帝的鑾駕。
車內時不時傳來女子輕快的笑聲。
文武百官紛紛出城迎接,街道兩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將整條通往皇宮的街道,守得秘不透風。
司馬清跟在一眾妃子的後麵,見到溫婷以太後之尊,如眾星拱月般的端坐在鳳椅之上。就連皇後也隻能委曲求全的立在一旁,縮在厚重的衣裙之中,不敢表現出一絲不悅。
皇帝的馬車行至太後處停下。
劉粲從車內下來,懶散的看著迎向自己的溫婷,敷衍的道:“你來了。”
眾人皆低頭不敢看他,溫婷上前小聲道:“這是在宮外。”
劉粲無奈的道:“太後,外麵風大,請迴吧。”
溫婷怔住。
劉粲舉目四下看了一遍,最後定定的望著某一個人的方向。
他神色興奮的往前走,妃子們紛紛避讓,直到司馬清看到眼前出現一雙繡龍靴時,才不得不行禮道:“陛下萬安。”
劉粲伸手握住司馬清的腕,往身前一帶:“怎麽穿得這麽單薄,快隨我上車。”
司馬清掙了掙,對方的手卻越發的緊了。
“你是相國送給我的禮物,怎麽你不高興到我身邊嗎?”劉粲大膽的攬過司馬清的腰,往懷中一帶,“我知道,你在相國府做馬奴受了苦,跟著我,我會把什麽都給你。”
司馬清愕然不已,這劉粲何以對自己這麽說話,一見鍾情也未免來得太過突然。
抬眼看去,百官裏,赫然站在拓跋城和劉鵬兩人。
他們還未走。
拓跋城不走,是為了複國。
劉鵬不走,自是為了相國府的利益。
沒有人是為了她而不走的。
她嘲笑自己的不自量力,還想著能夠助拓跋城一臂之力,現在被劉粲當眾抱著,恨不得一把推開他,但卻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讓她動也不能動,隻能任憑擺布。
這是她第一次知道,壓著她反抗之力的不是別人,而是來自她內心的責任。
先穩住他,一切靜觀其變。
隨他上了馬車,風中的百官神色迥異。
妃子側各自悻悻的登上馬車。
之前對溫婷禮讓有加的皇後,側笑著扶著內侍的手,走到溫婷麵前:“太後,陛下多情,我們可要好好的籌謀才是。”
溫婷冷道:“我們?你也配?”
溫婷拂袖而去。
宮裏的夜,總比外麵來得快些。
已近年關,隻要過了正午,很快天便會轉黑。
光極殿內,劉粲免了所有官員的朝拜,隻許了勒準一人進宮。
雖說群臣抱怨聲聲,卻都被勒準一人彈壓下去。
跟劉粲說了都城禁軍和宮內禁軍換帥之事後,劉粲隻淡淡說一句,此事由舅父做主就行,便無心再理朝政。
溫婷勾連著司馬清頭發的手指突然向下一掙,數根發脫落下來,掛在她的指間。
拔頭發,是宮裏的娘娘們用來體罰宮婢的手段,表麵看不出傷,卻又極度侮辱人。
司馬清銀牙暗咬,硬是沒有發出一點聲音,隻是眼睛裏閃出一片痛楚的隱忍,隨即退後半步,警惕的看著她。
溫婷得意的笑著,往指間吹了一口氣。長長的黑絲隨風飄零,落在剛剛落下的白雪之上,如白玉嵌入黑色細紋般。
司馬清淡淡掃她一眼,脫道:“青絲挽成皇家髻,不及白首配荊杈。”
溫婷聽了不解其意,轉頭問身邊的太妃道:“她什麽意思?”
“就是說世人不用羨慕,那些年少進宮當娘娘的女子,因為不不如一個在民間,跟自己丈夫白頭到老的普通婦人。”
被司馬清說中心思的溫婷,之前臉上的恣意妄為的滿足之色漸次淡去,終有了一抹失意。
“天冷,散了吧。“站在雪地裏久了,腳下濕寒無比,她拋下一句,便登車鑽進了暖和的馬車裏。
眾人見她已入了車,紛紛作鳥獸散,之前熱鬧的簇擁在溫婷身後的後妃們,原本唯唯諾諾的表情化為一片冷漠,一個個看到擠在一起衣裳破爛汙穢的饑民,人人做皺眉捂鼻狀,用最快的速度鑽入車內,催促車夫趕緊離開。
浩浩蕩蕩的皇族家眷們,上演完仁愛的親民之舉後,便一陣風的跑了。
拋下站在雪地裏,僅喝了半碗熱米湯的饑民們,任由他們在天寒地凍裏苟且偷生。
天空的雪花漸漸的停止,一抹久違的陽光照在了饑民的臉上,幹涸如枯井的一雙雙眼睛低下,隱著暗暗的火焰,盯著遠去的馬車,迸出不可察覺的火星。
司馬清知道災民變成饑民,是一個從受難者變為受困者的過程,各地戰火連天,征兵課稅,已讓被饑餓支配的流民,歸為了極為危險的一類。所以劉曜將年輕的抽走,讓他們成為戰爭工具,留下老年體弱的,讓他們自生自滅。
他的做法,是讓一個又一個以家為小團體的流民群,失去家裏的頂梁柱,抽走了最有力氣的那一個,餘下的便再也支撐不起家的重擔,隻消幾日,或者更短的時間,便能瓦解一個家庭。
以此類推,那些被劉曜榨幹的群體,流到平陽城下時,他們之中有人變成了吃人的畜生,隻為活下去向親子下手。
而其中有一群不願意把人當成食物,不肯易子而食,□□裹腹的人,他們的性情大變,不再是農耕文明下的隻有土地的犁田牛,他們終於有一天站直,由牲口變成人。
不久的將來,變成劉粲等人嘴中的暴民。
風暴來臨的前夜,總是異常的寧靜。
平陽城的城角有一個叫“孤獨園”的地方。
那裏二狗去過一次。
這一天,他本不可能再踏進去,卻在被幾個比他大些的孩子,給拖入了“孤獨園”內。
“劉大人,這裏有一個肉票。”一個少年在廳前大叫著。
劉大人穿著厚實的棉衣從裏麵走出來:“說了要女孩。”
“大人,女孩都讓妓~院給要了去。”
“你們也知道妓~院那裏給的錢多。”
“大人,這個就給一兩銀子就成。”
“不要。”
“一吊錢也成。”
“不要。”
“給口吃的也行。”
劉大人正喝著熱湯就饅頭,他冷笑,手中咬了一口的饅頭掉在了地上。
少年撲上去,撿起,拍拍灰,雙手奉到劉大人麵前。
劉大人伸手過來,少年的眼睛直勾盯著,他心裏想著是劉大人應該不會要了。
不料,劉大人居然不嫌棄髒居然要拿迴那半塊饅頭。
饑餓讓少年變得膽子大了,“大人,這麽髒的吃食,你還要?何不賞給小的。”
劉大人瞥一眼地上的二狗,少年馬上會意:“大人,這個饅頭給我,人留下。”
劉大人:“真的沒有爹娘的?”
“死了,全死了,他奶奶,他妹,同一天死的。”
“……”
劉大人收迴了伸手饅頭的手,改為指了指地上的二狗:“帶走。”
少年趕緊將饅頭塞進嘴裏,邊吃邊往外走,臨出門前道:“二狗去做個太監吧,有好有口吃的。”
二狗不出聲,隻掩麵佝僂著身子。
劉大人二狗道:“放下不做太監,那一刀下去,可是痛苦一輩子,這三日你好吃好喝,然後好……”
“升天”兩字他沒有說出口,但二狗心裏明白,就是要拿他去喂雪豹。
少年出來後,一路狂奔,拐入一個小巷子,便不見蹤影。
……
暖閣內。
少年正立在一個身材削瘦的男子麵前,細細說了“孤獨園”內的情行。
“袁雄,你確定是三日後?”
“指揮使大人,我親耳聽到的。”
“好。”
袁雄見拓跋城隻說一個字,心中還有疑惑,猶豫了一會才道:“二狗怎麽辦?”
拓跋城:“他是自願重返那裏。”
“可他……他還是個孩子。”
拓跋城淡淡的道:“我進劉曜的先登營時,我是那群人裏最小的,比現在二狗還要小。”
“指揮使大人,難道我們所經曆的痛苦,就要讓別人也經曆一次嗎?”
拓跋城:“我們現在活著的人所做的事,是為了將來有生之年,不再有二狗這樣的孩子出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袁雄:“是,指揮使大人,我明白了。”
兩日後的午夜。
臭氣熏天的饑民所裏,抬出一具又一具的屍體。
收屍隊的人,用布掩住口鼻,大人的屍體放在最下麵,小孩子的屍體側放在最上麵,一塊席子蓋在最上麵,不一會風吹過來,掀起一角,連同最上的麵的孩子屍體一起摔在了地上。
小孩子發出微弱的聲音。
收屍的人大驚:“活的,還是活的。”
另一個人道:“活不過今晚。”
那人便沉默了。
草草把孩子又塞進屍堆裏,孩子的手指輕輕抽搐了一下,便再也沒有動過。
他等不來為他去尋藥的爹爹,他的爹爹隻有一條腿,連搶來的粥都讓別人給搶走了。
正午來臨。
城門大開。
地麵結冰,路上無人。
幾隊車騎營的士兵騎著高頭大馬進城,後麵跟著皇帝的鑾駕。
車內時不時傳來女子輕快的笑聲。
文武百官紛紛出城迎接,街道兩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將整條通往皇宮的街道,守得秘不透風。
司馬清跟在一眾妃子的後麵,見到溫婷以太後之尊,如眾星拱月般的端坐在鳳椅之上。就連皇後也隻能委曲求全的立在一旁,縮在厚重的衣裙之中,不敢表現出一絲不悅。
皇帝的馬車行至太後處停下。
劉粲從車內下來,懶散的看著迎向自己的溫婷,敷衍的道:“你來了。”
眾人皆低頭不敢看他,溫婷上前小聲道:“這是在宮外。”
劉粲無奈的道:“太後,外麵風大,請迴吧。”
溫婷怔住。
劉粲舉目四下看了一遍,最後定定的望著某一個人的方向。
他神色興奮的往前走,妃子們紛紛避讓,直到司馬清看到眼前出現一雙繡龍靴時,才不得不行禮道:“陛下萬安。”
劉粲伸手握住司馬清的腕,往身前一帶:“怎麽穿得這麽單薄,快隨我上車。”
司馬清掙了掙,對方的手卻越發的緊了。
“你是相國送給我的禮物,怎麽你不高興到我身邊嗎?”劉粲大膽的攬過司馬清的腰,往懷中一帶,“我知道,你在相國府做馬奴受了苦,跟著我,我會把什麽都給你。”
司馬清愕然不已,這劉粲何以對自己這麽說話,一見鍾情也未免來得太過突然。
抬眼看去,百官裏,赫然站在拓跋城和劉鵬兩人。
他們還未走。
拓跋城不走,是為了複國。
劉鵬不走,自是為了相國府的利益。
沒有人是為了她而不走的。
她嘲笑自己的不自量力,還想著能夠助拓跋城一臂之力,現在被劉粲當眾抱著,恨不得一把推開他,但卻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讓她動也不能動,隻能任憑擺布。
這是她第一次知道,壓著她反抗之力的不是別人,而是來自她內心的責任。
先穩住他,一切靜觀其變。
隨他上了馬車,風中的百官神色迥異。
妃子側各自悻悻的登上馬車。
之前對溫婷禮讓有加的皇後,側笑著扶著內侍的手,走到溫婷麵前:“太後,陛下多情,我們可要好好的籌謀才是。”
溫婷冷道:“我們?你也配?”
溫婷拂袖而去。
宮裏的夜,總比外麵來得快些。
已近年關,隻要過了正午,很快天便會轉黑。
光極殿內,劉粲免了所有官員的朝拜,隻許了勒準一人進宮。
雖說群臣抱怨聲聲,卻都被勒準一人彈壓下去。
跟劉粲說了都城禁軍和宮內禁軍換帥之事後,劉粲隻淡淡說一句,此事由舅父做主就行,便無心再理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