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城見狀,擋在兩人之間,抱拳正色道:“少將軍,今晚弘訓宮宴請,有重要的事,且眾將都會來。”
劉鵬頓覺拓跋城極沒有眼力見,麵色不滿的衝他揚了揚下巴。
“美人當前,你做什麽?”
“少將軍,國事為重。”
眼見美人準備走。
劉鵬伸脖叫道:“別走呀,清兒,清兒。”
而司馬清繞過兩人,拉了拉披在身上的衫,快步向林中奔去,轉眼,便隱入了密林裏,不見蹤影。
劉鵬忿忿不平的看著已消失的地方,手中白布,用力一扯,斷成兩截:“拓跋城,你我兄弟一場,你怎麽不幫我擋下她?”
拓跋城眼中的精芒一斂,隻作低頭恭順狀:“大將軍一直在外打戰,臣以為少將軍當以大將軍為榜樣,江山可比美人更好,且天下女子何其多,何必單戀那朵淩霄花。”
“淩霄花?”
“拓跋城,以前聽說羊獻容長得傾國傾城,如百花之王富貴牡丹,所以我那老子爺,才迷得跟中了毒一樣,現在我發現,我跟他眼光不同,我就喜歡這種吃不著的感覺……”
說著一臉迴味的念叨著:“淩霄花,淩霄兩字妙極。”
拓跋城隻覺得,這三個字,從劉鵬嘴中說出,好麻。
從林子出來,司馬清便去了母親的殿內。
進去時,羊獻容正對鏡梳妝。
見司馬清進來,隻瞧著銅鏡內的身影輕喚了一句:“清兒,過來。”
羊獻容雖已快三十多歲,又曆經五廢,但好在懂得識時務,處變不驚,總能在男人們的熱血戰爭的夾縫裏,尋得一絲柔軟之地安頓她自己。
此間,他已為劉曜連生三個兒子,雖無皇後之尊,但卻能在眾姬妾之中立於不敗之地。
也正是如此,劉曜對司馬清的殺心漸漸淡去許多,愛屋及烏的他便由得她出入宮廷,放養至今。
司馬清請了安,羊獻容指了指案上的幾盒子珠寶,拉過她的手,“這些新進的翡翠、簪花、玉鐲、珍珠……你盡管挑些自己喜歡的。”
司馬清將手慢慢抽離,搖頭道:“大將軍送予母親的,女兒怎麽能要?”
羊獻容隨手拿出一隻華光流彩的步搖,執在手中道:“我的就是你的,三月三那是眾將會在長安城外聚會,女眷們均要去的,女兒麗而不媚,平日又素淡得很,這步搖很配你。”
見她無動於衷,羊獻容將她拉到身邊,輕聲道:“母親盼你能嫁一個好人家,這樣母親就安心了。”
司馬清垂首不語。
羊獻容瞥見她袖口之中露出一點麻料,驚道:“你這是為誰戴孝?”
司馬清目光微閃,揚眉定定看著羊獻容,沉聲道:“母親知道。”
羊獻容臉上笑容僵冷,手中的步搖跌落地上。
“送來的東西可滿意?”一聲中年男子混厚的聲音傳入耳中。
男子一身軍人打扮,靴底還粘著塵土,一路走入,潔淨的大殿,便留下一串烏黑的腳印。
在那腳印之後,又跟出一雙黑色的官靴,和一雙繡走獸的緞麵靴子。
三雙腳,一前一後,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
殿門口的數名宮女下跪彎腰,不敢抬頭。
口中道:“恭迎大將軍,少將軍……”
不等眾人說完,隻聽見“當”一聲脆響,劉曜將腰中佩劍解下向身後一拋,落向了後麵的劉鵬。
劉鵬沒來得及反應,呆滯的看著飛來的劍,眼看黃龍劍就要砸在頭頂上,他嚇得閉緊雙眼,作抱頭鼠躥之姿,拓跋城飛身上前,單手接了劍,將劍恭敬送到劉鵬身前。
青銅眼罩下的雙眼衝一臉驚嚇狀的劉鵬示意,劉鵬才恍然接過劍,心中卻抱怨自己的爹爹,太突然襲擊。
劉曜側目道:“還愣著做什麽?”
劉鵬趕緊上前,伸手給他的老爺子寬衣。
司馬清遠遠看到,挑了挑眉毛,轉身欲走。
卻聽到一聲:“我給的東西可還喜歡?”
羊獻容拉過司馬清,用力一扯,兩人跪在地上,羊獻容笑道:“大將軍送的,自是最合我心意的。”
司馬清低下頭,不發一語。
羊獻容起身,走上前,宮女們捧著衣盒上前。
劉曜雙手一攤,由她為自己更衣,低頭看著身前美人,笑道:“喜歡就打扮起來,鎖在盒子裏做什麽?”
“大將軍說的是,我女兒也說,要為我好好打扮,這不正讓她來給我挑呢。”羊獻容說完,看向還一直跪著的司馬清。
劉曜微笑揮了揮手:“好。別跪了,給你母親梳頭吧。”
司馬清起身,一眼望向劉曜身邊的拓跋城,見他不聲不響的接了劍,又不著痕跡的把劍送於劉鵬,心中暗想功夫果然了得,再也不是那個一刀下去,隻削了她頭發的小刺客了。
羊獻容給劉曜收拾停當,劉鵬已不知去向。
他一直喜歡在宮裏廝混,羊獻容也隻當不知道。
而劉曜更是對他驕縱。
隻是這一次拓跋城卻沒有跟著消失,讓劉曜有些奇怪。
“城兒,鵬兒去哪了?”
“找《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我看是又去找那個……這個鵬兒。算了。”
說話間,羊獻容已端坐於鏡前,正對鏡簪一支金絲搖。
拓跋城不便留下,低下頭,轉身要走,劉曜道:“小容,聽說清兒,最近在練習騎射……”
羊獻容手一頓。
拓跋城也停在原地。
司馬清自知這個話是用來敲打她和母親的,當下接過那隻步搖,幫助母親簪入了發中,才不緊不慢的道:“清兒這幾年一直聽母親說起大將軍神勇無比,馬上功夫了得,將軍府中良駒眾多,很是仰慕,本想著借一馬兒騎騎,但又怕被人恥笑騎術不佳,反糟蹋了好馬,所以才練了那麽幾日。”
劉曜隨口道,“原來司馬清還有這等誌向,女子能如此,少見少見。”
司馬清聽他笑,耳中如針紮,道:“大將軍麾下將才如雲,我這種沒有見過世麵的,怎麽擔得起您的一句讚譽。不過是無聊得緊,打發時間罷了。”
劉曜默然不語。
羊獻容從案間的暗格之中取出一條繡著仙鶴的腰帶,捧到劉曜跟前,於他腰間一按,道:“今夜不是要在弘訓殿宴請跟眾將,我繡的這條腰帶正好能用上。”
見他臉上並無喜色,還在瞧著司馬清,又道:“這仙鶴是長壽之意,還是清兒跟我說的,有福的人,不僅可建功立業,還能鴻運綿長,安享富貴。”
“是嗎?”劉曜臉上掛笑。
司馬清隻得順著母親的意思道:“雖說顏色仙鶴隻有銀黑白丹,這等素雅之色,但大戰之後,清心安養,才能福壽安康。”
“嗯,我的那些兒子從不與我說這些體已話,果然小容教導有方。我要有這樣的可人兒在身邊伺候一會,也是生平一件快事。”
說完,將羊獻容的手一推,拿眼看著司馬清。
羊獻容手中的腰封瞬間掉落。
她嚇得不知所措。
眼前一道黑影閃過,就在腰封落地前,一隻手穩穩的接住了腰封,那人不是別人,正是一臉沉靜的拓跋城。
他恭敬的將腰封遞給司馬清,見她不接,隻說了一個字:“請。”
司馬清看向羊獻容,她眉頭深鎖,神色嚴肅,隻得從拓跋城手中接過腰封,彎腰給劉曜係上。
她近前時周身的淡香撲鼻而來,低頭瞬間,雪白的脖頸露出大半。
劉曜麵色如常,目光不由得瞟了一眼。
拓跋城卻緊緊盯著她的一舉一動,看她如看近身相搏的小獸一般,警惕而不安。
直到係完,司馬清沒有做出任何逾越規矩之事,拓跋城緊繃的神經才慢慢的放鬆。
司馬清抬頭直腰前,劉曜伸手去摸她的頭頂,中指間的一根細小的銀針淬著黑色的毒汁,分外紮眼。
羊獻容勉強保持的微笑斂去,挺著脊背僵直看著。
拓跋城眼中微光突閃。
就在手要落下的一瞬間,司馬清深吸一口氣,低頭彎腰態度恭順謹慎的退開三步之遙。
劉曜抬起右手,佯裝拂發,不動聲色一笑,司馬清為他親自更衣,這是第一次,手法笨了點,但似少與男子接觸才會這般青澀,看來羊獻容教得不錯。
他滿意的道:“讓一個堂堂大晉公主,為本將做這些事,你可覺得辱沒了你。”
司馬清搖頭:“清兒一直受大將軍照拂,從不想年幼時的種種,且那時年少,記得的不過一兩件事罷了……”
聽到她說一兩件事時,拓跋城不由得看了她一眼。
不知道他是否還記得他。
不記得更好。
於他於清兒,都是最好的。
“哪件事?你還記得?”劉曜明知故問道。
司馬清望向殿外:“那日幾位將軍夫人來找母親,說我不配做母親的孩兒,要將我處死,後來是幾個弟弟的哭鬧聲,驚來了大將軍。大將軍殺了領頭的夫人,從此清兒便記下了這事。”
劉曜也記得這事,隻是那日事極為蹊蹺,兩個孩子同時受驚哭鬧,且都在司馬清的偏殿之內,本是他默許的一件事,卻讓他一時間下不了台。
劉鵬頓覺拓跋城極沒有眼力見,麵色不滿的衝他揚了揚下巴。
“美人當前,你做什麽?”
“少將軍,國事為重。”
眼見美人準備走。
劉鵬伸脖叫道:“別走呀,清兒,清兒。”
而司馬清繞過兩人,拉了拉披在身上的衫,快步向林中奔去,轉眼,便隱入了密林裏,不見蹤影。
劉鵬忿忿不平的看著已消失的地方,手中白布,用力一扯,斷成兩截:“拓跋城,你我兄弟一場,你怎麽不幫我擋下她?”
拓跋城眼中的精芒一斂,隻作低頭恭順狀:“大將軍一直在外打戰,臣以為少將軍當以大將軍為榜樣,江山可比美人更好,且天下女子何其多,何必單戀那朵淩霄花。”
“淩霄花?”
“拓跋城,以前聽說羊獻容長得傾國傾城,如百花之王富貴牡丹,所以我那老子爺,才迷得跟中了毒一樣,現在我發現,我跟他眼光不同,我就喜歡這種吃不著的感覺……”
說著一臉迴味的念叨著:“淩霄花,淩霄兩字妙極。”
拓跋城隻覺得,這三個字,從劉鵬嘴中說出,好麻。
從林子出來,司馬清便去了母親的殿內。
進去時,羊獻容正對鏡梳妝。
見司馬清進來,隻瞧著銅鏡內的身影輕喚了一句:“清兒,過來。”
羊獻容雖已快三十多歲,又曆經五廢,但好在懂得識時務,處變不驚,總能在男人們的熱血戰爭的夾縫裏,尋得一絲柔軟之地安頓她自己。
此間,他已為劉曜連生三個兒子,雖無皇後之尊,但卻能在眾姬妾之中立於不敗之地。
也正是如此,劉曜對司馬清的殺心漸漸淡去許多,愛屋及烏的他便由得她出入宮廷,放養至今。
司馬清請了安,羊獻容指了指案上的幾盒子珠寶,拉過她的手,“這些新進的翡翠、簪花、玉鐲、珍珠……你盡管挑些自己喜歡的。”
司馬清將手慢慢抽離,搖頭道:“大將軍送予母親的,女兒怎麽能要?”
羊獻容隨手拿出一隻華光流彩的步搖,執在手中道:“我的就是你的,三月三那是眾將會在長安城外聚會,女眷們均要去的,女兒麗而不媚,平日又素淡得很,這步搖很配你。”
見她無動於衷,羊獻容將她拉到身邊,輕聲道:“母親盼你能嫁一個好人家,這樣母親就安心了。”
司馬清垂首不語。
羊獻容瞥見她袖口之中露出一點麻料,驚道:“你這是為誰戴孝?”
司馬清目光微閃,揚眉定定看著羊獻容,沉聲道:“母親知道。”
羊獻容臉上笑容僵冷,手中的步搖跌落地上。
“送來的東西可滿意?”一聲中年男子混厚的聲音傳入耳中。
男子一身軍人打扮,靴底還粘著塵土,一路走入,潔淨的大殿,便留下一串烏黑的腳印。
在那腳印之後,又跟出一雙黑色的官靴,和一雙繡走獸的緞麵靴子。
三雙腳,一前一後,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
殿門口的數名宮女下跪彎腰,不敢抬頭。
口中道:“恭迎大將軍,少將軍……”
不等眾人說完,隻聽見“當”一聲脆響,劉曜將腰中佩劍解下向身後一拋,落向了後麵的劉鵬。
劉鵬沒來得及反應,呆滯的看著飛來的劍,眼看黃龍劍就要砸在頭頂上,他嚇得閉緊雙眼,作抱頭鼠躥之姿,拓跋城飛身上前,單手接了劍,將劍恭敬送到劉鵬身前。
青銅眼罩下的雙眼衝一臉驚嚇狀的劉鵬示意,劉鵬才恍然接過劍,心中卻抱怨自己的爹爹,太突然襲擊。
劉曜側目道:“還愣著做什麽?”
劉鵬趕緊上前,伸手給他的老爺子寬衣。
司馬清遠遠看到,挑了挑眉毛,轉身欲走。
卻聽到一聲:“我給的東西可還喜歡?”
羊獻容拉過司馬清,用力一扯,兩人跪在地上,羊獻容笑道:“大將軍送的,自是最合我心意的。”
司馬清低下頭,不發一語。
羊獻容起身,走上前,宮女們捧著衣盒上前。
劉曜雙手一攤,由她為自己更衣,低頭看著身前美人,笑道:“喜歡就打扮起來,鎖在盒子裏做什麽?”
“大將軍說的是,我女兒也說,要為我好好打扮,這不正讓她來給我挑呢。”羊獻容說完,看向還一直跪著的司馬清。
劉曜微笑揮了揮手:“好。別跪了,給你母親梳頭吧。”
司馬清起身,一眼望向劉曜身邊的拓跋城,見他不聲不響的接了劍,又不著痕跡的把劍送於劉鵬,心中暗想功夫果然了得,再也不是那個一刀下去,隻削了她頭發的小刺客了。
羊獻容給劉曜收拾停當,劉鵬已不知去向。
他一直喜歡在宮裏廝混,羊獻容也隻當不知道。
而劉曜更是對他驕縱。
隻是這一次拓跋城卻沒有跟著消失,讓劉曜有些奇怪。
“城兒,鵬兒去哪了?”
“找《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我看是又去找那個……這個鵬兒。算了。”
說話間,羊獻容已端坐於鏡前,正對鏡簪一支金絲搖。
拓跋城不便留下,低下頭,轉身要走,劉曜道:“小容,聽說清兒,最近在練習騎射……”
羊獻容手一頓。
拓跋城也停在原地。
司馬清自知這個話是用來敲打她和母親的,當下接過那隻步搖,幫助母親簪入了發中,才不緊不慢的道:“清兒這幾年一直聽母親說起大將軍神勇無比,馬上功夫了得,將軍府中良駒眾多,很是仰慕,本想著借一馬兒騎騎,但又怕被人恥笑騎術不佳,反糟蹋了好馬,所以才練了那麽幾日。”
劉曜隨口道,“原來司馬清還有這等誌向,女子能如此,少見少見。”
司馬清聽他笑,耳中如針紮,道:“大將軍麾下將才如雲,我這種沒有見過世麵的,怎麽擔得起您的一句讚譽。不過是無聊得緊,打發時間罷了。”
劉曜默然不語。
羊獻容從案間的暗格之中取出一條繡著仙鶴的腰帶,捧到劉曜跟前,於他腰間一按,道:“今夜不是要在弘訓殿宴請跟眾將,我繡的這條腰帶正好能用上。”
見他臉上並無喜色,還在瞧著司馬清,又道:“這仙鶴是長壽之意,還是清兒跟我說的,有福的人,不僅可建功立業,還能鴻運綿長,安享富貴。”
“是嗎?”劉曜臉上掛笑。
司馬清隻得順著母親的意思道:“雖說顏色仙鶴隻有銀黑白丹,這等素雅之色,但大戰之後,清心安養,才能福壽安康。”
“嗯,我的那些兒子從不與我說這些體已話,果然小容教導有方。我要有這樣的可人兒在身邊伺候一會,也是生平一件快事。”
說完,將羊獻容的手一推,拿眼看著司馬清。
羊獻容手中的腰封瞬間掉落。
她嚇得不知所措。
眼前一道黑影閃過,就在腰封落地前,一隻手穩穩的接住了腰封,那人不是別人,正是一臉沉靜的拓跋城。
他恭敬的將腰封遞給司馬清,見她不接,隻說了一個字:“請。”
司馬清看向羊獻容,她眉頭深鎖,神色嚴肅,隻得從拓跋城手中接過腰封,彎腰給劉曜係上。
她近前時周身的淡香撲鼻而來,低頭瞬間,雪白的脖頸露出大半。
劉曜麵色如常,目光不由得瞟了一眼。
拓跋城卻緊緊盯著她的一舉一動,看她如看近身相搏的小獸一般,警惕而不安。
直到係完,司馬清沒有做出任何逾越規矩之事,拓跋城緊繃的神經才慢慢的放鬆。
司馬清抬頭直腰前,劉曜伸手去摸她的頭頂,中指間的一根細小的銀針淬著黑色的毒汁,分外紮眼。
羊獻容勉強保持的微笑斂去,挺著脊背僵直看著。
拓跋城眼中微光突閃。
就在手要落下的一瞬間,司馬清深吸一口氣,低頭彎腰態度恭順謹慎的退開三步之遙。
劉曜抬起右手,佯裝拂發,不動聲色一笑,司馬清為他親自更衣,這是第一次,手法笨了點,但似少與男子接觸才會這般青澀,看來羊獻容教得不錯。
他滿意的道:“讓一個堂堂大晉公主,為本將做這些事,你可覺得辱沒了你。”
司馬清搖頭:“清兒一直受大將軍照拂,從不想年幼時的種種,且那時年少,記得的不過一兩件事罷了……”
聽到她說一兩件事時,拓跋城不由得看了她一眼。
不知道他是否還記得他。
不記得更好。
於他於清兒,都是最好的。
“哪件事?你還記得?”劉曜明知故問道。
司馬清望向殿外:“那日幾位將軍夫人來找母親,說我不配做母親的孩兒,要將我處死,後來是幾個弟弟的哭鬧聲,驚來了大將軍。大將軍殺了領頭的夫人,從此清兒便記下了這事。”
劉曜也記得這事,隻是那日事極為蹊蹺,兩個孩子同時受驚哭鬧,且都在司馬清的偏殿之內,本是他默許的一件事,卻讓他一時間下不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