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宿在趙城。將車上自家的東西搬到驛館,王正陽給了車夫老張1兩2錢銀。


    “張大哥,連日跟隨我2人操勞,多有辛苦,就此分別,1路平安。”


    老張高興接過,這幾日每日兩錢,加上王正陽每日給3分銀的食宿,好吃好喝不說,還剩1兩3錢銀。


    說了幾句吉祥話,作了個揖,投腳店去了。


    2人除了貼身的小包裹,還有個裝衣裳的大包裹。再就是1床棉被,連日扔在馬車上已沾了不少塵土,王正陽想扔掉,荷兒道:


    “先留著,若要再坐車還能用。”


    王正陽:“明日過河西,無人再知我們去處。”


    第2日1早,到了渡口邊。


    趙城之西的汾河平緩了許多,渡口1大1小兩條船。車、牲口用大船,人、貨用小船。


    幾塊石頭、木板搭成臨時的碼頭。這邊岸上的人1推,船上的人幾竿便撐到了對岸,


    夏天汛期,河道變寬,碼頭就得往後移了。


    離碼頭2裏遠,有個幾十戶人家的村莊,王正陽問船夫那個村叫什麽,船夫說叫好義村,他就是那裏人。


    王正陽又問能否雇到馬車,船夫道:“這樣的小村哪裏有馬車,若要雇馬車要到馬牧村那邊去尋。”


    王正陽問距馬牧村多遠。


    船夫:“十5裏。”


    王正陽沒再問,他不願與人多交談。


    走出幾步,見荷兒姑皺著眉邁步。


    王正陽這兩日已察覺,荷兒姑的眼窩青得更厲害,夜裏常疼得呻吟,心裏著急卻沒辦法。


    將大包裹身上係牢,被子搭在上麵。


    “荷兒姑,上來摟緊,我手裏拎著桶騰不開手。”


    荷兒實在走不動了,也沒推辭,趴在包裹上摟緊。


    王正陽起身,1手托著荷兒,1手拎著淨桶,快步往好義村走去。


    村中1座小廟前,將荷兒放下。


    1個年輕人背著媳婦進村,已有小孩兒跟在屁股後看熱鬧。


    廟外的台階上,1個穿棉襖、披麻衣的老漢正在曬太陽。


    王正陽過去,拱手作揖,“老伯,晚輩想雇輛車,可否便利。”


    老漢坐在台階上拱了下手,仰頭問:“拉什麽貨?”


    王正陽:“我2人乘坐。”


    老漢搖頭,“我們這地兒隻有驢架子車,你若想雇,我去勾連1下。”


    王正陽:“隻要能坐人,管它什麽車,載我們到前麵馬牧村,尋了馬車便可返迴。”


    老漢小眼兒翻了兩下,“才十5裏,你打算花幾個銀錢?”


    王正陽:“老伯看值幾個。”


    老漢:“這麽著吧,6分銀到馬牧村,連去帶迴也3十裏哩。窮家富路,你們出門人,多花1分、5厘的也別介意。”


    王正陽笑道:“就依老伯,我在此等候。”


    王正陽讓荷兒坐在大包裹上。幾個老太太和孩童湊過來看稀奇。


    1個老太太有點兒耳背,伸著耳朵高聲問:“娃,你們自哪裏來?”


    王正陽忙作揖答道:“大娘,我們自霍州來。”


    老太太:“既來了,為何不到哪家借住1宿,在街上耽擱著做甚?”


    王正陽:“大娘,我們還有事,不在此停留。”


    正說著,老漢帶著1個4十來歲的漢子,趕著1輛驢架子車來了,車上鋪著1塊破草墊。


    王正陽將包裹放車上,荷兒坐了上去,被子連鋪帶蓋。


    車上地方不寬裕,王正陽跟著車走。


    車上了村旁的土路,村裏十來個老老少少跟到路邊,老太太歎道:


    “這麽俊的媳婦,咋來1會兒就走了。”


    王正陽聽著忍不住笑了1下,迴頭作了個揖,跟著車大步往南。


    西邊是山,東邊是河,陽光照著路兩邊,農夫星星點點地在田野裏,或掄钁頭、或扶犁耕田。


    荷兒坐在車上渾身酸痛得想流淚,她1度想讓王正陽尋個郎中瞧1瞧、開些藥,如此下去,她怕到不了西安。


    可路途中哪有這些便利,隻有晚飯與王正陽1起喝幾盅燒酒後,才會覺得好受些,趁著酒勁睡著,半夜再疼醒。


    除了天寒,晚間與王正陽1個被裏能好受些,迷迷糊糊睡1夜,但她又不能總這樣。


    馬牧村較好義村大許多,村口有城門樓,村裏有氣派的廟宇,街道顯得古樸,甚至還有客店和賣吃食的小店。


    驢架子車停到廟前的戲台下,剛過正午。


    王正陽給了漢子6分銀,兩下告辭,問:“荷兒姑,若覺得勞累,咱們便在此歇了。”


    荷兒隻想快點兒往前趕,“你雇好車,打個尖便接著走吧,還可行半天路。”


    王正陽帶著荷兒進了小吃店,要了碗小米稀粥、1個饅頭、1碟鹽菜讓荷兒慢慢吃,他則到街上尋車。


    荷兒吃了1碗粥便沒了胃口,王正陽已帶著1輛車迴到店門口,荷兒說:


    “我吃不進了,你也墊幾口我們趕路。”


    王正陽:“那便走吧。”


    將東西放上車,抓起荷兒剩的那個饅頭叼嘴裏,與荷兒上了車繼續南行。


    並排坐在車上,棉被搭在腿上。身子靠著王正陽,荷兒覺得舒服了些,問:


    “前麵是何處?”


    王正陽:“2十幾裏,晚間到孫曲歇息。”


    太陽落到山尖後,河西的人隻能看見山頂金黃的光暈,汾河東邊還是1片光明。


    過了澗河的石橋到達孫曲,村子不大,很古舊。


    打聽哪裏有客店。村裏長老道:“往西上坡3裏有光孝寺,常年有客房,你們住那裏,順便拜拜地藏菩薩也挺好。”


    孫曲村往西的上坡路,遠遠見1片寺廟,王正陽對荷兒道:“這周圍村莊不大,廟卻是宏偉,想是有景勝之處。”


    荷兒道:“我隻想早些去歇了。”


    淡淡的暮色籠罩,北風沿汾河西岸南吹,手腳都有些涼透。


    光孝寺建在澗河之南1塊高地下,正好將北風擋住,1近光孝寺,便樹靜風停了。


    1大片紅牆黃瓦掩映在濃密的楊柳枝條間。行至山門外,荷兒下得車來4處打量。


    沒等王正陽進去打聽,已出來1個年輕和尚,雙手合禮,“2位施主遠道至此,所為何來?”


    王正陽也躬身合掌施禮,“在下途經此處,村裏無客店,可否在寶寺借宿1晚。”


    和尚笑道:“佛門大開,當然可以。”


    他看了眼荷兒,“隻是清規之地,不得男女同宿。”


    荷兒露出為難之色,和尚笑道:“待小僧請示師父。”


    不1會兒,年輕的和尚出來,“我師父請2位進去坐談。”


    和尚讓車夫去側院將車馬卸了。


    王正陽與荷兒從山門進了前殿。迎麵1尊巨像,兩邊是麵目猙獰、痛苦的小塑像。王正陽也不認識,荷兒看著有些害怕,拉著王正陽的衣袖。


    中殿西側的月亮門兒進去,幾間屋連環著,是寺廟住持的居處,1個鶴發童顏的老和尚起身立掌道:


    “南無地藏王菩薩,2位施主請先喝杯熱茶潤喉。”


    王正陽與荷兒躬身致謝,在1邊落座,小和尚已端上了3盞茶。


    剛沏的茶滾燙,茶味柔和清香,王正陽喝了1口頓覺胸中開闊了1般,荷兒也覺得1口熱茶便渾身通了1些,不那麽酸痛難耐了。


    老和尚道:“2位與佛菩薩有緣,我觀2位行走之間頗多幾縷寒意,你們待會兒隨意用些齋飯,我讓小僧將炕燒熱。隻是山門之內乃清靜之地,不容世俗習氣彌散。老衲不怕廢柴火,2位施主還怕各處1室麽?”說完,老和尚笑了。


    王正陽連聲道:“不怕,不怕。我2人悉聽師父布排。”


    王正陽奉上3兩銀香火,跟著小和尚到了飯堂,車夫和十幾個和尚正低頭喝粥、吃饅頭。


    小米稀粥、饅頭就鹽蘿卜條兒,王正陽與荷兒吃得都挺香。


    王正陽1人吃了1小柳條笸籮饅頭,那邊的和尚驚訝地瞅著他小聲議論。


    荷兒悄悄笑了下,低聲道:“你又把人家驚到了。”


    王正陽:“我若不吃夠,如何背著荷兒姑趕路。”


    1個小和尚領著2人到東側的客房,“原本男女客房是分院住的,今日賓客少,師父囑咐將2位客房相鄰,隻是要分著睡。”


    屋內燃著角燈,熱氣撲麵,炕燒得發燙。


    王正陽將淨桶放到荷兒屋內,看著她洗漱完上了炕才迴。依舊先練了1個時辰的功架,躺在炕上果然渾身舒暢,很快入了夢鄉。


    那邊,荷兒翻來覆去,1會兒趴著睡,1會側著睡,甚至想偷偷跑到王正陽屋內,但1想人家和尚如此費心,自己不可任性。


    迷糊睡去,第2日起來,渾身關節居然輕鬆了許多。


    吃罷早飯,向住持辭行,老和尚送他們出來,又經過前殿。


    昨晚天色昏暗沒看清,這迴看了個清楚,地藏菩薩巨大的塑像端坐正中,氣象宏偉,麵容端莊。


    兩邊各樣的男女塑像,有的正被虎吞噬;有的正被毆打;有的瘦若骷髏;有的肚大如鼓,滿麵痛苦……。


    荷兒看著有些驚恐,老和尚端詳了1下兩邊,“此尊為地藏蓋障菩薩,兩旁為人道眾生。人道眾生在7情6欲網內,皆為其所傷,故地藏之尊於人道化為蓋障以解救。”


    王正陽聽得明白,拉1下荷兒,“荷兒姑,緣之所至,我們拜1拜。”


    2人跪下磕頭,老和尚合掌朗聲道:“善哉,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地藏蓋障菩薩。”


    2人在台階下向住持合掌告別,老和尚道:“老衲多言,你夫妻當分合隨緣,人生苦短,勿忘渡劫之地都在佛門。”


    王正陽與荷兒1愣,和尚笑道:“你2位同來同去,女施主菩薩前1拜,已成夫妻,快快趕路吧。”


    馬車有些老舊,1路上吱吱呀呀,向南行著,漸漸靠向西麵的山腳,東麵的汾河常常被田埂擋住,山卻越來越近。


    向上望,山勢漸漸高峻,頂上雲霧繚繞,霧氣蒸騰,雖是春風料峭時節,山上草木稀疏,卻透出幾分靈秀潤澤氣象。


    王正陽問車夫:“大哥,此山何名?”


    車夫咳了1聲,“這1帶都叫姑射山。”


    王正陽:“哦,總聽說,原來此處便是。”


    王正陽抑揚頓挫誦背,“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5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4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


    他的眼裏騰起1片霧,這個神人既像女媧娘娘,又像鄧知府,好像也有他自己。


    荷兒抱著王正陽胳膊,頭靠在他肩上,聽得似懂非懂,卻是看出王正陽內心如雲水般的湧動。


    自老和尚說,自己與王正陽已成夫妻,荷兒心便靜不下來了。


    趙儉沒了,她隻想著不再失去王正陽,沒想將來。


    老和尚如此1點,倒是眼前要想清楚。若2人成了夫妻,怎樣到墓地麵對先人、大哥、大嫂和趙儉;怎樣向莫耀祖說;若這麽相守著,卻不是好人家的規矩。1時也無主意。


    王正陽攬著荷兒,慢慢說著。有1迴鄧大人喚他去問事情,進去時大人正案上寫字,便大膽湊近些看。


    鄧大人說,所寫為莊子《南華經》之言,讓他迴家背,說背完了,才會知平陽這個地方是怎樣的富麗靈秀。王正陽說已會了,鄧大人不信他隻看1遍就能背,1考果然1字不差。歎息著說,王正陽應多讀幾年書。


    荷兒柔聲道:“陽兒,姑聽不懂,你比我和你趙叔想得多。不管你到哪裏,姑都跟著給你做飯。”


    這迴要住到龍子祠村,越近水便越多起來,


    隔不遠便是1條溝渠或澗河,好在大小土橋也多,大的行車,小的走人,隻是路稍泥濘了些,車也行得慢了。


    到達龍子祠村已是太陽落山,而龍子祠村卻仍是熱鬧,到處點燈擺桌,每1處都有1堆人在忙,邊上圍著1堆人看熱鬧。


    原來,是快要到拜水母娘娘和康澤王(龍子,元代皇帝改名為康澤王)的日子。


    龍子祠泉到汾河邊,南十裏、北十裏,凡得泉水恩澤的各村都要來拜水母娘娘和康澤王。由南北十2條水脈的各村推舉十2位長老主持操辦,各捐財物置辦供品,依南北次序進供祭拜。


    輪到哪條支脈上供,半個時辰內,各種供品擺上8仙桌,1字長龍往過殿、水母殿和康澤王殿上擺。


    人們聚在4周,自山門入廟的1刻,為自己1脈的供品豐盛與虔誠喝彩;除此,還有各支脈供獻的各種把戲和鑼鼓。


    大小商販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時機,也都自4麵趕來。再加上看熱鬧的,龍子祠村早已住滿了人。家家納客,戶戶酒肉香,王正陽與荷兒哪裏還能尋得到客房。


    有人讓他們到鄰村看看。


    康澤王廟東南,順著溪流而下,過了澗河石橋便是晉掌村,本是1橋之隔,除了小廟、古宅比不上龍子祠村,其它無甚區別。


    1番打聽,來到1個稍大些的院落,南麵是矮牆,正房3間加兩個耳房,東、西廂房也是如此。


    車夫倒也悠閑,指著院落,“冬天坡上北風大,這裏的院牆都是北高南低,南麵不蓋房,能多進些日頭,冬天院裏就暖和。這1帶住西房最舒服,長輩都住西房。”


    果然,1個老大娘自西房出來,王正陽作揖道:“大娘,聽說貴宅尚有空屋,晚輩前來打問。”


    老大娘上下打量3人,“隻有1間耳房了,你3人沒法住。”


    車夫道:“2位東家且先住下,我再去尋,大不了車上湊合1晚。”


    老大娘:“既然尋房這麽難,我家老漢廟上助忙去了,今兒晚未必迴來,你在我老漢的小火炕上睡1宿。我們這裏支應規矩與橋北1樣,凡是向水母娘娘上大供的來,都是白住,若其它要收店錢。”


    每人每宿1分銀,王正陽摸了5錢銀子遞過去,“大娘先收著,我3人在這裏吃住,走時多退少補。”


    正是吃飯時分,各屋的商旅紛紛出來,從大盆裏自己盛,白菜燉豆腐、韭菜炒雞蛋、白米飯,想喝酒另買。


    荷兒道:“大娘,我們飯量大,這些定不夠吃。我用你家的灶自己做,有什麽可做菜之物盡管端過來。”


    老大娘端過來1小笸籮雞蛋、1板豆腐,1把洗淨還沒切的韭菜。


    荷兒將雞蛋都打進豆腐裏,再將韭菜切成末兒放進去,撒了把鹽攪拌。


    老大娘驚道:“老天爺,怕是夠十多個人吃的吧。”


    鐵勺從油甕舀了3勺麻油,王正陽緊拉風箱,鍋裏嗞啦啦響著,冒出香味兒來,1盆全倒進去。


    老大娘舉著菜油燈照著,荷兒用鐵勺翻著、煎著,直到那豆腐雞蛋被煎成焦黃的1塊塊。


    3勺麻油就是多半瓶,這個媳婦1個菜便給放進去了。


    老大娘心疼,念叨著:“都是平時不常吃的,豆腐雖便宜些,莊戶人哪裏舍得天天吃,更不用說雞蛋了。”


    荷兒問:“大娘家裏可有燒酒?”


    老大娘:“我家老漢囤了幾瓶,都是幾分1瓶的好燒酒,誰想喝便1分1杯。”


    荷兒道:“我們3人要兩瓶。”


    荷兒給車夫盛了1碗雞蛋煎豆腐,倒了1杯燒酒。


    自己與王正陽迴到耳房,酒有些苦澀,但就著熱氣騰騰的雞蛋煎豆腐,也漸漸喝得身上熱起來。


    院裏人多眼雜,王正陽與荷兒早早洗漱完畢。炕雖燒了,但久不住人,透著逼人的涼意,好在2人相互暖著,居然睡得很香。


    第2日,王正陽早早起來練功,不1會兒荷兒也被鑼鼓聲敲醒,索性起來洗漱,那住店的客早都走了。


    老大娘道:“快快吃了走,再晚就趕不上看知府老爺了。”


    王正陽問:“知府老爺到此?”


    老大娘:“祭水母娘娘和龍子,府裏官老爺都來主祭,淩晨過汾河,天亮到廟裏,聽說今年是知府老爺親來。”


    王正陽心思轉了幾轉,1想知府老爺來,也就是跟些皀隸,頂多再加1些守備府的軍士。


    隻要自己不被宮善業、單飛虎1夥盯上,就不會有危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陽光下的平陽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潤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潤梁並收藏陽光下的平陽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