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殿試


    周進搖了搖頭,告訴範進他已經像朝廷乞骸骨了,估計要不了多久朝廷的命令就會下來。


    周進這大半生可以說是看慣了世間冷暖,從沒科舉之前被人人嘲諷,一個幾十歲的老童生真的是難混,到後麵商人的熱情幫助,讓他成為監生,再到現在不僅中了進士還成為國子監的祭酒。


    隻能說世事無常,他發達之後自然是有過許多人來找他,就比如上次的嚴貢生這種人,還有之前對他有恩的人他自然都是一一迴報。


    他當年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之後竟然能到這個層次,對於一個信仰科舉的人來說,他這一輩子是值了!


    現在他覺得他已經能功成身退了,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童生,到他現在這個地步,隻能說的上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現在的養老退休也是一件好事情。


    範進也是這樣覺得,在這個古代人均壽命如此之短的情況之下,周進的一生其實也是差不多了。


    周進其實就是這個社會讀書人的真實寫照,如果單單是一個童生,就像周進和範進之前一樣,四處遭人嘲諷,被家裏人嫌棄。


    但是一旦是中了舉人,周圍的麵貌直接就會煥然一新,而中了進士,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就是光宗耀祖了。


    範進告別了周進,決定待到周進離京的時候還是要去送一送他。


    與現代不同的是,現代人可能到了周進這種層次,也就直接定居在京城了,畢竟人都想往大城市跑。


    但是古代人不一樣


    中國古代因為受儒家的思想影響,所以在這一點表現得很突出。以前儒家的思想就是在年少的時候出仕,一方麵為了兼濟天下,而付出自己的努力,一方麵為了讓自己取得成就,能夠在迴到家鄉光耀門楣。


    甚至活者不能迴去,死後也要讓子孫將遺骸運迴家鄉,埋進祖墳,如神秘的湘西趕屍。如果死後被禁止葬入祖墳,那是將是他莫大的恥辱,子孫也會因此蒙羞。


    所以包孝肅公有家訓雲:“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誌,非吾子孫。“


    落葉歸根的心理,其實是儒家文化的一個表象和外顯。在這裏我們要思考一下,為什麽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隻有中國能夠延續至今,為什麽隻有中華文明,在不斷的式微過程中又能複興?


    這有深層的原因,首先是從西漢時期確定的儒家文化作為中華文明延續的正統思想。而儒家文化就是提倡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理念。


    所以有無數的文人墨客吟者“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男兒當死於沙場,以馬革裹屍還葬”……,共同築起者中國文明的脊梁,讓中華文明經久不衰。


    落葉歸根的心理其實是孝道的產物。首先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及奠基者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儒家所提倡的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其實在儒家的綱常倫理觀裏,規範著人人相處相交的方方麵麵,規範者中國人的言行。在儒家文化裏提倡的是忠君愛國孝祖敬宗。


    而孝道卻是儒家文化結出來的果實。孝道是中國文化的根本,且這一根本是由儒家奠定和確立的。“孝親”是儒家重要內容。孔子說:“


    入則孝,出則弟“。儒家倡導窮者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造福天下蒼生。如果不是沒有追求,僅僅是活著就是為了繁衍者子孫而活著,那麽就如樹葉青青就開始衰敗凋零,那就如沒有生機一般。


    即使在現代,落葉歸根的思想其實也都是貫穿在老一輩人的心中。


    離開了周進的府邸,範進微微的歎息了一聲,他不知道以後還能跟周進見幾次了,周進看起來身體並不是很好,甚至來說很差。


    所以這也是他想要退休的另一個原因。


    範進估計自己沒有這種想法,因為他的故鄉還在幾百年以後,現在是不可能迴去得了的。


    。。。。。。


    大概一個月之後,科舉的最後一關,殿試來了!


    總體來說殿試的流程和上次他參加的,朱厚照主持的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估計最大的區別就是換了一個皇帝吧!


    早上,先由禮部官引考生至奉天殿,並分列於丹墀的東、西兩側,麵朝北方站立,文武百官則按常儀穿戴侍立。


    而有些第一次來這裏的人連腿都是在發抖,當然,範進不會,雖然奉天殿這裏他沒有來過,但是皇宮他經常來的。


    百官及考生站定後,鴻臚寺官請升殿,陛下則身著常服禦殿,鳴鞭,百官及考生行叩頭禮後如常侍班。


    皇帝頒賜策題,再由侍官傳送,放置於策題案上,然後執事官將策案搬置於奉天殿的中間通道。


    鴻臚寺官引考生向皇帝行五拜三叩之禮,禮畢東西侍立。禮部官分發試題,諸考生跪受,行叩首禮,然後答卷。


    這個過程雖然是皇帝在上麵坐著,你能看見他,但是反而你是不能看的,因為作為皇帝的威嚴性是無上的。


    如果亂撇就會被周圍那些注視著你的記錄官作為失儀給記下來。


    所以範進自然是沒有看到小嘉靖,甚至都沒有怎麽抬頭看一下,畢竟在場的人都比他的段位高。


    現在範進還是官之力三段的級別,而今天能進殿的除了學子太監都是一群大佬。


    不過小嘉靖倒是看見範進了,當然他也隻是多看了幾眼,並沒有生張。


    小嘉靖不知道的是,其實現在大殿之中還有一個人對他來說也是非常重要,也就是給他提議可以尊奉自己的父母為父母的張璁。


    當然,現在還不知道。


    大殿之中,三月的天氣其實已經不冷了,甚至微風吹拂,還會讓人非常的舒服。


    整個殿內是靜悄悄無聲的,隻有學子們的筆在紙上輕微的摩擦聲還有些許磨墨的聲音。


    整個答題過程中,除監試官、巡綽官等考場官員外,其餘官員不得留在考場。遇到特殊情況,如下雨或大風天氣,考生將移至大殿兩側的廊道答題。


    範進此時也並沒有太大的壓力,奮筆疾書的在紙上寫了起來,畢竟和會試一樣,大佬都是自己人,這次拍板決定的人都是自己的徒弟,隻要自己不太擺爛,或者文章之中寫了不該寫的東西,基本上沒有什麽問題。


    中午吃了個飯之後,考生也就繼續迴來寫了,兩個饅頭一碗湯,不知道的還以為朝廷給不起呢!


    當然範進也隻是隨便吐槽一下,吃其他的如果吃壞了肚子也是不好,所以還是饅頭這些最穩。


    殿考一直到當日下午結束。《明會典》有載:


    “諸舉人對策畢,詣東角門納卷而出。”


    即殿考當日下午答策完畢,諸學子到東角門納卷,而後由此門而出。


    這也就代表著殿試的結束,範進自始自終都沒有看到小嘉靖一眼,因為現在及時亂看了一下,都會被人記下來。


    雖然這個無傷大雅,但是如果有人拿出來說事的話,範進這個狀元也會變得不好立。


    所以把變量控製到最小其實也是比較合理的事情。


    待到在宦官的指引之下,範進等學子出了宮門這才鬆了一口氣。


    紫禁城修的時候都是比較的嚴謹的,主要突出皇權的莊嚴肅穆,而奉天殿,更多的是給人一種壓迫力,你如果想要抬頭看著上麵端坐著的皇帝,那麽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設計出來就是讓皇帝居高臨下的看著這些臣子,而且給人一種非常強大的壓迫感。


    其實在哪裏考試,也是很難發揮出實力的,一些小動作也是有人紀錄,自己不敢亂動,還害怕上麵端坐著的皇上看到你。


    當然,他們不知道的是,皇帝一般在上麵端坐一會也就溜了,沒有真正坐在哪裏一整天的,大都都是自己不敢抬頭看的時候,皇帝早就溜了。’


    畢竟沒有皇帝閑著有心看他們這群人看一天,答題有什麽意思?


    森嚴等級性的殿試儀式目的在於皇帝向考生彰顯天威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向考生強調了天子的至高地位。殿試酒飯的安排又向考生與考官們展現了人性化的一麵。


    而這次考了之後,範進這群人也可以說自己是天子門生了,不過這個天子門生可能有點多,而這些也是小嘉靖新勢力的補充。


    殿試結束後,受卷官收取、匯總所有考生的試卷,再送至彌封官處進行彌封。與鄉試、會試不同,殿試試卷彌封畢,不需要謄錄官朱筆謄錄,而是由掌卷官直接轉送至東閣讀卷官處閱卷。


    讀卷官閱卷時,


    將試卷分為一、二、三等,並將一等試卷向皇帝進讀,供皇帝進行鼎甲排名。


    這個其實還是非常有講究的。如果你沒有被放在一等之中,那麽很大可能你也就與前三無緣了。


    因為這個試卷一般來說讀卷官都隻是會將一甲候選試卷到文華殿,按照儀製依次向皇帝進讀。


    而其他的沒被選上的試卷基本上都不會到皇帝的桌子上去。


    讀卷的地點在文華殿,讀卷官進殿後,依次跪至禦前向皇帝朗讀所持試卷。朗讀完畢,將試卷交給司禮監官,再由司禮監官將試卷放到禦案之上,以便皇帝禦覽親批。


    讀滿三卷後,皇帝或將此三卷直接選為一甲人選,確定名次,或由皇帝決定再進讀幾卷,當然這種情況很少。禦筆欽定一甲三人後,將其餘試卷發出,由內閣官領收。


    讀卷完畢,皇帝賜讀卷官宴於文華殿,以慰勞讀卷官的辛苦,同時彰顯聖恩。讀卷官宴也由光祿寺造辦。


    光祿寺的飯菜,懂得都懂。


    怎麽說呢,最開始皇帝吃的就是光祿寺做的,實在吃不下去了後來變成了太監做。


    至於那些電視劇裏麵出現的禦膳房,“禦膳房”這個專司皇家膳食的機構直到清朝才設立。在明朝前期,一般由光祿寺為皇上做飯,到了後期,則是由太監們來做,稱為“內庖”。


    明朝人謝肇淛曾經說:“今大官進禦飲食之屬;皆無珍錯殊味;不過魚肉牲牢;以燔炙釀厚為勝耳。”也就代表著光祿寺的飯菜沒什麽稀奇的,也就比其他的料多了一點。


    古代的調料這些還是非常珍貴的。


    就連當時的京城百姓都知道光祿寺的飯難吃,《萬曆野獲編》中記載了當時北京城流行的諺語“京城四大不靠譜”:翰林院文章,武庫司刀槍;光祿寺茶湯,太醫院藥方。


    翰林院文章:華而不實,沒有什麽具體策略,或者就是那種不可能實施的,隻是寫得看起來蕩氣迴腸,但是空談救不了國家。


    武庫司刀槍:多年不用,而且粗製爛糙,因為明朝貪汙軍費是非常嚴重的,裝備質量參差不齊。


    光祿寺茶湯:如上麵說的。


    太醫院藥方:管你得了什麽病,大概率都是給你開補藥,因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如果開藥出了問題,還要給什麽皇帝,妃子之類的一群人賠命,而補藥正好。


    文華殿內,小嘉靖正等著官員們將考卷送上來呢,想想還有一點小激動呢,誰還不是第一次當皇帝呢~!


    現在的小嘉靖看到這樣感覺到其實也還不錯,畢竟現在的皇帝也是不好當的。


    待到讀卷官進來的將試卷讀完,小嘉靖迫不及待的就看起了送上來的試卷:主要是看看有沒有範進的,沒有的話他今天的工作量又要增加了。


    當然,事情沒有出乎意料,不得不說範進這些天在家裏自己的學問還是有進步的,就算上次,雖然有些周進的小幫助,但是範進考了會元,這個周進是幫助不了吧。


    所以範進對儒學還是有點東西的。


    小嘉靖看到範進的之後,也就從範進那份先開著走,邊看邊不由得點了點頭,隻能說對於策論這些,範進的眼光還是非常先進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範進,開局就中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洛克莫裏亞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洛克莫裏亞蒂並收藏穿越成範進,開局就中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