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高中!


    出了宮門,已是夕陽西下,溫和的日光照耀在學子們的身上,好像也是想要說明這群人代表這明帝國。


    範進對周圍的人拱了拱手,並沒有多做久留。其實裏麵有些人範進還是想認識認識的,就比如說張璁這個人。


    這個人在曆史上雖然是褒貶不一,但是其實才華還是非常高的,而且嘉靖皇帝也是在張璁死了之後才放飛自我的。


    不過範進想著日後肯定打交道的時間不少,也就不再追尋了,突然認識一個人是一件很突兀的事情。


    迴到家的範進卻是感覺到閑了下來,心中甚是空虛,其實也是正常的事情,當你每做完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的心情就會感覺到非常愉悅,隨之而來的就是好像無所事事了。


    小範平今天並沒有出去玩,而是在家中等著範進,他也是知道這次殿試對範進的重要性,當然,他也知道“主考官”是誰。


    待到範進一迴來,小範平也是開口問到這麽樣,範進點了點他頭,其實具體怎麽樣還得看上麵的人怎麽評價。


    範進想起了任安峰,那個叛徒,現在科舉這邊已經搞完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清理寧王時期留下來的債務了。


    範進感歎了一下,卻是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寧王時期剩下的那些老兵們,有一部分還在江西那邊,範進給了錢讓他們先安置下來,至少現在這些老兵們有家是不能迴了,明朝的戶籍製度讓這群人迴不去了。


    而另一部分則是跟在範進身邊,就在範府的人,範進想了想也準備將他們遣散了。


    這個兵是他和譚武練出來為寧王效力的,結果現在寧王沒了,譚武也沒了,造反也不需要了,範進準備讓他們就在京城安置下來,重新娶妻成家。


    至少他們這些人以後隻能隱姓埋名客居他鄉了。


    範進想著還是感覺到心中非常的對不起這群人。


    但是古代的人悲慘的命運就是如此,有時候其實由不得他們。


    明朝建立之初,是沒有募兵製和征兵製的,隻有世兵製。


    為了讓軍隊有固定的兵源,朱元璋實行軍民分治,建立軍戶世襲製度。明朝戶部將戶籍分為三等:曰民,曰軍,曰匠。


    民有儒,有醫,有陰陽。軍有校尉,有力士,弓、鋪兵。匠有廚役,裁縫,馬船之類。按《明史》所載:“皆以其業著籍,人戶以籍為斷,禁數姓合戶為籍。”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開始編造軍籍黃冊,劃編軍戶,防止軍、民、匠人戶籍混亂。軍人之家叫軍戶,主要承擔兵役,而且軍籍是世襲的,也就是說一朝入伍,終生為兵,父死子替,世代沿襲,簡稱世兵製。


    隨著兵源的穩定,朱元璋又創建衛所軍製。自京師至地方,皆立衛所。於是,世兵製的軍士也全部編入衛所,任務有:守衛地方、屯田生產。


    守衛地方城池之兵稱守軍,屯田生產之兵稱屯軍。屯軍在屯田上生產收獲的糧食,既供給自己又供給守軍。


    這樣看來,整個明軍基本上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武裝集團。難怪朱元璋曾說:“吾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米。”


    不過,這裏麵也會麵臨一個問題:軍戶逃亡或全家全死沒人了。


    也不用擔心,朝廷會派員到他的原籍勾取親族或貼戶頂替,即所謂“勾軍”或“清軍”。


    至於征兵製,明弘治七年(1494),朝廷頒布《僉民壯法》,規定按縣大小分配征兵人數。明嘉靖年間,規定:大縣征集1000人,中縣600人,富戶不願應征入伍的,可以出銀子買名額,由官家代為招募。明嘉靖七年(1528),為解決各衛所兵員缺額,提出在衛所附近,無論疏遠旁枝,願從軍者,審其精壯即可入伍,正軍戶內的餘丁均充實營伍。


    明萬曆年間,由於黔東各族人民不斷反抗官府,用兵量增大,加上軍戶和士兵的衣食住行經常無法保障,開始出現逃亡現象。


    從明朝中期起,逃亡士兵越來越多,世兵製已不再適合實施了。募兵成為補充兵員的主要手段。


    實際上,當年朱元璋從身邊隻有幾個士兵發展到後來十幾萬人,靠的就是募兵。即使明朝建立之初也曾實施過募兵製,但沒有形成製度。


    但是現在還是主要實行的世兵製。


    而寧王這邊的軍隊自然不是世兵製度招來的軍隊,因為這些都是私下的兵。


    而招兵的人就是範進和譚武,範進當時給他們承諾過,隻是他們這一代人是兵,自己的孩子這些不會這樣,這才暗中能招募到這麽多人,組成了火槍軍。


    現在這些人大多是跟著譚武永遠的留在了南京城!


    殿試完畢之後要問最忙的人肯定就是那些評卷官了,之所以是這樣,殿試畢竟可以說的上是全國規格最高的考試了。


    如果其中出了什麽差錯,出了什麽亂子,那他們這群人可都是擔戴不起的。


    比如不久前的唐伯虎,也不知道唐伯虎現在怎麽樣了。


    還有什麽南北榜之爭什麽的,反正水是一定很深的。


    小嘉靖直接就將範進的卷子點位了狀元,範進的試卷眾人其實也都看了,寫的卻是可以,而且皇帝也已經定了,自然是沒有人敢再做反駁了。


    範進這邊還不知道他已經被點位了狀元,其實就算是知道了,範進心裏也是起不了多大的波瀾。


    畢竟是自己的學生審的卷子,自己不得個狀元也至少是一甲吧。


    小嘉靖這邊也開始了設宴,在文華殿款待這些臣子,也是代表著皇帝理解你們的艱難。


    其實小嘉靖和袁宗皋這段時間還算過得很滋潤,毛澄走了袁宗皋代了他的位置自然也就表現得是非常的愉快了。


    眾人看到他現在大權在握也都是開始親近他了,也不怪其他的人,實在是楊廷和這邊不給力啊!


    而小嘉靖這邊,楊廷和和他現在並沒有爭禮儀的事情了,兩人都在一定程度上迴避這個話題現在也變成了兩人之間的默契了。


    而張太後的把持的宮中勢力早就已經偏向了小嘉靖,宦官們也是懂得省度形勢的,看見小嘉靖如此也是一個個的在小皇帝身上開始投資了。


    而範進這邊也是成為狀元了,雖然這個結果還沒有公開,但是其實已經定了。


    其實不論是前麵袁宗皋升職的事情,還是現在範進的事情,楊廷和可以說都是在給小嘉靖釋放一個好的信號。


    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提到:“若狀元卷,則必出揆地所讀,方得居首。間有出上意更置前後者十不一二也。”


    “揆地”指內閣。意思是說,雖說一甲的第一名到第三名是由皇帝欽定的,但那是在內閣遞交上來的試卷的基礎上評定,萬一在評卷中,內閣認為你的試卷沒資格遞呈到皇帝麵前,那麽就算你寫得再好也無用。皇帝自己予奪的情況實在少數。


    楊廷和當然是知道小嘉靖和範進的關係的,所以這次範進的文章弄上來到底有幾分實力其實是不好說的。


    但是其實就算內閣沒有將範進的試卷奉上來,小嘉靖還是會繼續的要求看,知道看到範進的為止。


    所以楊廷和沒有必要攔著範進,將他壓下來,而範進寫的文章確實可以,也是能夠服眾的,何樂而不為呢?


    殿試這道程序,也可以說是科舉的終點。因為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會機會直接獲得官職。


    對於考生來說,他們知道自己科舉成績後,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根據自己的考試成績,做出不同情況的安排。跟科舉前幾項考試選拔不同。


    殿試並不實行淘汰,隻是作為排名。這是從北宋開始推行的製度。所以,隻要考生參加殿試,就可以獲得進士身份。


    當然,朱厚照和範進那個時候算得上是一場意外。


    結果確定了,其他考官是在文華殿開宴會,但是楊廷和沒有。


    楊廷和則是則是立馬趕迴東閣,趕在今天傍晚前填好黃榜,然後交由尚寶司用皇帝寶印鈐於榜上,製敕房官隨即開寫傳臚貼子,黃榜授給禮部尚書,傳臚貼子授鴻臚寺卿籌備明日一大早的傳臚大典。


    同時禮部官員也會差人將進士服預先送到每個進士的手中,用於明日的傳臚大典上,這些衣服都是事先定製且需要還迴禮部的,因此若有不合身的衣服,士子需要自行和他人或來禮部更換,還不能自行裁改。


    三月十八日辰時過,朝中文武百官,隻要沒有特殊情況,一律皆得出席這場三年一度的傳臚大典。


    範進在這段時間不慌不忙,和其他的焦躁渴望不同,他其實看得是非常淡然的,即使是楊廷和等人給他下絆子,他也沒有什麽關係。


    大不了就是多等一會兒,範進雖然時間不多,但是楊廷和剩下的時間更少了,好在楊廷和並沒有這樣,可能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當然這裏並不是楊廷和快要死了的意思,是他快要退休了,而兒子也是依舊留在朝廷裏麵的,不過是想和袁宗皋,還有範進,其實是小嘉靖結個善緣,沒以前那麽杠了。


    範進和一眾學子踏著零碎的步伐也就來到了承天門外等候。


    己時,文武百官全部入宮準備就緒後,在承天門外等候的學子們才開始入宮,他們的次序排列和殿試時是一樣的,而傳臚大典的所在地依然是皇極殿。


    皇極殿廣場前,文武百官按文武職分別站立於丹墀之內兩側,進士也分為兩列站於其後。所有人站定,禮樂響起,內閣大學士手捧黃榜置於黃榜案上。等到皇帝到來後,升座,眾人行五拜三叩禮,一眾官員便入殿開始典禮的下一步。


    在殿內,鴻臚寺官開始宣讀製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隨後,讀卷官拆卷,唱第一甲第一名姓名,眾人們心情瞬間開始緊張起來了,畢竟關乎著自己的前途命運的事情,這可開不得玩笑的。


    然後,範進就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由於進士們都在殿外,殿內的聲音也不可能傳那麽遠,因此,殿內會有鴻臚寺嗓門大的官員重複著範進的名字,而在大殿門口的丹樨上,還有鴻臚寺官員,聽到殿內傳出的聲音後,繼續重複這句話,而丹樨下的狀元聽見後,便會出班上前由鴻臚寺官員引導入殿就拜。


    同樣的,唱第一甲第二名姓名,鴻臚寺官引榜眼出班。唱第一甲第三名姓名,鴻臚寺官引探花出班。一甲三人姓名,都會傳唱三次。


    之後還會唱第二甲第一名姓名等若幹人,唱第三甲第一名某人若幹名,都隻唱一次,並且不引出班。其他人的姓名則不會唱。


    唱畢,三鼎甲於殿前以此謝皇恩,範進依舊是低調沒有抬頭,殿外諸進士再謝,禮樂再奏,而小嘉靖離去的時候看了範進一眼,也便迴宮了。而後由禮部堂官捧榜,用雲盤承榜,傘蓋鼓樂引導,出奉天門、午門,諸進士、王公百官皆隨榜而出,至長安左門外張掛。


    寫著三百多名進士姓名和名次的黃榜,會在宮牆上張貼三日,三天之後,會將黃榜送到內閣,由內閣轉送到國子監,將眾進士姓名刻碑,隨後黃榜會被保管在國子監內,以供後人查閱。


    至此,三年一度殿試也差不多告一段落了,十九日還會有禮部賜宴,二十日新科進士會再次入宮,上表謝恩,並接受朝廷頒賜的朝服冠帶和進士寶鈔。二十一日則會前往國子監拜謁孔廟,題名立碑。然後,就是等待授官了。


    這個授予官職這個也是非常有講究的,畢竟科舉這件大事情可不是這麽簡單的,授予的官職不要單單隻看品級的大小來看。


    中國官場的學問多著呢!不過範進範大官人現在成了狀元自然也是不用急躁這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範進,開局就中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洛克莫裏亞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洛克莫裏亞蒂並收藏穿越成範進,開局就中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