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蕭鵬整天叫老李為‘李買買’,但是他真的很敬佩老李。
但是他卻不喜歡和老李有太多的交際。
倒不是因為錢的事情,而是……
跟他和他身邊的人接觸越多越覺得人類是有參差的。
他聽過很多人常說這麽一句話:我如果生活在改革開放初期,隨便擺個地攤都能發達。
一副自己生不逢時的感覺。
可是真的這樣嗎?
1997年的股市、2003年的樓市、2007年電商、2014年微商、2016年某音短視頻、2019年直播……
這不都完美錯過了?
對這樣的說法,蕭鵬的建議就是:多吃點兒菜少喝點兒酒。
沒事兒說那麽多胡話隻會讓人笑話!(所以老楊不愛寫穿越文)
真正見過優秀的人後,絕對不會說這些胡話。
了解老李的經曆後,隻能說倆字:牛x。
這是正兒八經草根崛起的故事。
當年農村出身、高考失禮後的他憑借一台最便宜的‘海鷗’相機和一輛‘二八大杠’自行車,在各個景點做‘野相機’生意,雖然經曆了類似於‘相機被偷’、‘被地頭蛇教育’、‘被搶劫’等糟心事兒,但是靠著優秀的銷售技巧在1982年那一年就賺了兩千塊!
現在聽起來不多,可是1982年浙江省的人均年工資收入才隻有740塊!
然後他憑借著這第一桶金租了個門店開了兩年照相館。
為什麽隻開兩年?
因為他這屬於違法經營。
照相館是屬於‘特種行業’需要特種行業許可證才可以開辦,他就這麽被處罰多次後堅持了兩年。
後來堅持不下去後這哥們發現了新商機——他在經營照相館的時候發現洗相片的定影液很賺錢,於是自學化學搗鼓起了定影液。
雖然他文憑確實不高,但是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確實強,包括當時開辦照相館很多設備都是他自己動手製造的節約了大量的經費。
可是這個定影液並沒有搗鼓出來。
原因是他在搗鼓定影液的時候發現可以通過化學手段從廢舊金屬裏分離銀,於是就直接開始做起了廢舊金屬提取貴金屬買賣。
但是這個技術門檻並不高,很快就有無數人學會進入了這個行業——非洲有個國家加納,現在基本上是全世界電子垃圾最多的國家,現在當地相當多的老百姓都是做這個生意來養家。
而當時由於做這個行業的人越來越多利潤越來越少,於是他迅速又轉型尋找新的商機,去一次修鞋的時候發現對方在生產小鐵片,好奇一打聽發現那是給電冰箱廠加工小零件,難度不大利潤不少。然後他又轉型開工廠。
從野相機到開工廠,隻用了三年時間。
但是他也有幸運的地方:他家人都給他極大的支持,包括他的三個兄弟和姐夫、小舅子之類的都加入了他的工廠,事後老李家四兄弟那真是互相扶持著一步一步前進。
這真的很難得。
要知道,大多數的親戚永遠是‘添言不添錢’,沒事的時候都是七嘴八舌,生怕自己沒有發表意見。但是真的有事的時候一個個都跑的遠遠地!
而他的工廠也並不是那麽順利,好不容易解決好了技術難題準備生產,結果房東要收迴房子,他們就再找地方去一個學校以‘校辦工廠’名義生產,結果沒多久又被老師們以‘影響休息’為由再次趕走,他們又找到一個廢棄自來水廠生產結果又被人舉報非法生產,最後他家鄉工班主任為了發展鄉鎮企業把村裏的生產隊倉庫交給他們當工廠這才算是穩定下來。
而這時候老李才22歲。
不過這時候他也終於開始轉運,成了合法的‘鄉鎮企業’,他的廠也終於有了名字,叫做‘黃岩縣石曲電冰箱配件廠’這等於戴上了一頂‘紅帽子’,從那時候開始發展順風順水,從生產冰箱基本零件到核心零件,後來成了全國最有競爭力的蒸發器、冷凝器、過濾器研究生產企業。
但是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事情讓老李確定了他今後的管理模式。
是這樣的,在當時蒸發器絕對屬於是高利潤高需求產品,而老李自己搗鼓了四百多天生生沒有研究出來怎麽生產製造。他在實在搞不出來後去魔都找了專家,然後在專家幫助下研發試製蒸發器最後取得了成功。
有了這件事情後老李明白一個真理:專業的事就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從此後他開始重視人才,事實上吉利集團好幾次生死存亡的時候都是靠著專業的人做了專業的事兒才度過危機的。
這也就導致吉利集團真特麽的不缺人才!
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是與眾不同的那一位,可是真正看到那些牛人後才知道自己這個想法是多麽可笑。
和那些真正的大牛接觸的時候連蕭鵬真的隻能自慚形穢。
他平時都說自己‘運氣好’這真不是自謙,和那些人接觸後才知道差距到底有多大。
就看老李,十幾歲的時候一部‘海鷗’相機發家,24歲建立電冰箱廠成為整個台州最大的民營企業。26歲的時候直接‘退休’了——這可不是開玩笑,而是他真的26歲的時候直接把自己的電冰箱廠賣給了當地鄉政府拿著上千萬的賣廠錢自己跑去深圳大學當大學充電去了!
但是這個大學他隻上了一年就退學了。
而這次退學原因更扯淡,因為他和自己的舍友想要裝修一下宿舍,結果去逛建材市場的時候發現鎂鋁曲板都是高價進口貨。加然後他就聞著錢味兒直接退學掙錢去了!
這次他和他二哥成立了吉利裝潢材料有限公司,經過一年多的研發終於可以投產,然後迅速憑借價格優勢迅速打開市場。
九十年代他就已經做到了銷售額年年過億,不但國內用還用來出口。
十年時間從事了至少五個完全不沾邊的行業,就衝著點兒你真不能不服他。
當然,他也不是一直都這麽順,也栽過大跟頭。
至於吉利集團為什麽不進房地產?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海南大開發,那個‘給哈佛貧困生捐款’的潘姓富豪就是在那時期賺到的第一桶金。但是老李就沒那麽幸運,他在那邊搞房地產遇到房地產泡沫破裂,直接賠了五千萬!從此後他堅定了走實業的道路。
不過這個鎂鋁曲板並沒有幹多少年他又轉行了——因為自己的技術被人copy越來越多人從事這個行業利潤越來越少。
於是他又看上另外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造車。
這個技術高,別人想要複製難。而他自身又是個技術狂人,又看好龍國汽車行業發展的前景。於是決定開始造車。
但是他想要造車在當時別人看來基本上是屬於‘癡人說夢’。
原因很簡單:他沒錢。
沒錯,已經成為頂級富豪的他在汽車工業裏顯得微不足道!那時候的車廠基本上都是國營合資的模式,動輒十億資金起步。而且造車的技術難度也是他無法想象的。
汽車不行先造摩托,94年開始推出吉利踏板摩托。
那時候國內都是大摩托,他成了全國第一個專門研究生產踏板摩托車的民營企業。
而他是怎麽生產摩托車的呢?
那時候摩托車生產是國企把持,生產摩托車需要生產許可,而他是通過收購了一家瀕臨破產的國有摩托車廠的方式拿到的許可證。
這個事情算是他生涯裏第一次‘並購’,也就是那次並購給他打開了新的大門。從那時候‘創業李’搖身一變成為‘李買買’,但是估計那時候他自己都不想不到,沒過多少年,一起可以進入史冊的並購案就發生在他身上。
那就是讓所有人都可以跪拜的‘沃爾夫並購案’。
但是他卻不喜歡和老李有太多的交際。
倒不是因為錢的事情,而是……
跟他和他身邊的人接觸越多越覺得人類是有參差的。
他聽過很多人常說這麽一句話:我如果生活在改革開放初期,隨便擺個地攤都能發達。
一副自己生不逢時的感覺。
可是真的這樣嗎?
1997年的股市、2003年的樓市、2007年電商、2014年微商、2016年某音短視頻、2019年直播……
這不都完美錯過了?
對這樣的說法,蕭鵬的建議就是:多吃點兒菜少喝點兒酒。
沒事兒說那麽多胡話隻會讓人笑話!(所以老楊不愛寫穿越文)
真正見過優秀的人後,絕對不會說這些胡話。
了解老李的經曆後,隻能說倆字:牛x。
這是正兒八經草根崛起的故事。
當年農村出身、高考失禮後的他憑借一台最便宜的‘海鷗’相機和一輛‘二八大杠’自行車,在各個景點做‘野相機’生意,雖然經曆了類似於‘相機被偷’、‘被地頭蛇教育’、‘被搶劫’等糟心事兒,但是靠著優秀的銷售技巧在1982年那一年就賺了兩千塊!
現在聽起來不多,可是1982年浙江省的人均年工資收入才隻有740塊!
然後他憑借著這第一桶金租了個門店開了兩年照相館。
為什麽隻開兩年?
因為他這屬於違法經營。
照相館是屬於‘特種行業’需要特種行業許可證才可以開辦,他就這麽被處罰多次後堅持了兩年。
後來堅持不下去後這哥們發現了新商機——他在經營照相館的時候發現洗相片的定影液很賺錢,於是自學化學搗鼓起了定影液。
雖然他文憑確實不高,但是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確實強,包括當時開辦照相館很多設備都是他自己動手製造的節約了大量的經費。
可是這個定影液並沒有搗鼓出來。
原因是他在搗鼓定影液的時候發現可以通過化學手段從廢舊金屬裏分離銀,於是就直接開始做起了廢舊金屬提取貴金屬買賣。
但是這個技術門檻並不高,很快就有無數人學會進入了這個行業——非洲有個國家加納,現在基本上是全世界電子垃圾最多的國家,現在當地相當多的老百姓都是做這個生意來養家。
而當時由於做這個行業的人越來越多利潤越來越少,於是他迅速又轉型尋找新的商機,去一次修鞋的時候發現對方在生產小鐵片,好奇一打聽發現那是給電冰箱廠加工小零件,難度不大利潤不少。然後他又轉型開工廠。
從野相機到開工廠,隻用了三年時間。
但是他也有幸運的地方:他家人都給他極大的支持,包括他的三個兄弟和姐夫、小舅子之類的都加入了他的工廠,事後老李家四兄弟那真是互相扶持著一步一步前進。
這真的很難得。
要知道,大多數的親戚永遠是‘添言不添錢’,沒事的時候都是七嘴八舌,生怕自己沒有發表意見。但是真的有事的時候一個個都跑的遠遠地!
而他的工廠也並不是那麽順利,好不容易解決好了技術難題準備生產,結果房東要收迴房子,他們就再找地方去一個學校以‘校辦工廠’名義生產,結果沒多久又被老師們以‘影響休息’為由再次趕走,他們又找到一個廢棄自來水廠生產結果又被人舉報非法生產,最後他家鄉工班主任為了發展鄉鎮企業把村裏的生產隊倉庫交給他們當工廠這才算是穩定下來。
而這時候老李才22歲。
不過這時候他也終於開始轉運,成了合法的‘鄉鎮企業’,他的廠也終於有了名字,叫做‘黃岩縣石曲電冰箱配件廠’這等於戴上了一頂‘紅帽子’,從那時候開始發展順風順水,從生產冰箱基本零件到核心零件,後來成了全國最有競爭力的蒸發器、冷凝器、過濾器研究生產企業。
但是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事情讓老李確定了他今後的管理模式。
是這樣的,在當時蒸發器絕對屬於是高利潤高需求產品,而老李自己搗鼓了四百多天生生沒有研究出來怎麽生產製造。他在實在搞不出來後去魔都找了專家,然後在專家幫助下研發試製蒸發器最後取得了成功。
有了這件事情後老李明白一個真理:專業的事就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從此後他開始重視人才,事實上吉利集團好幾次生死存亡的時候都是靠著專業的人做了專業的事兒才度過危機的。
這也就導致吉利集團真特麽的不缺人才!
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是與眾不同的那一位,可是真正看到那些牛人後才知道自己這個想法是多麽可笑。
和那些真正的大牛接觸的時候連蕭鵬真的隻能自慚形穢。
他平時都說自己‘運氣好’這真不是自謙,和那些人接觸後才知道差距到底有多大。
就看老李,十幾歲的時候一部‘海鷗’相機發家,24歲建立電冰箱廠成為整個台州最大的民營企業。26歲的時候直接‘退休’了——這可不是開玩笑,而是他真的26歲的時候直接把自己的電冰箱廠賣給了當地鄉政府拿著上千萬的賣廠錢自己跑去深圳大學當大學充電去了!
但是這個大學他隻上了一年就退學了。
而這次退學原因更扯淡,因為他和自己的舍友想要裝修一下宿舍,結果去逛建材市場的時候發現鎂鋁曲板都是高價進口貨。加然後他就聞著錢味兒直接退學掙錢去了!
這次他和他二哥成立了吉利裝潢材料有限公司,經過一年多的研發終於可以投產,然後迅速憑借價格優勢迅速打開市場。
九十年代他就已經做到了銷售額年年過億,不但國內用還用來出口。
十年時間從事了至少五個完全不沾邊的行業,就衝著點兒你真不能不服他。
當然,他也不是一直都這麽順,也栽過大跟頭。
至於吉利集團為什麽不進房地產?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海南大開發,那個‘給哈佛貧困生捐款’的潘姓富豪就是在那時期賺到的第一桶金。但是老李就沒那麽幸運,他在那邊搞房地產遇到房地產泡沫破裂,直接賠了五千萬!從此後他堅定了走實業的道路。
不過這個鎂鋁曲板並沒有幹多少年他又轉行了——因為自己的技術被人copy越來越多人從事這個行業利潤越來越少。
於是他又看上另外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造車。
這個技術高,別人想要複製難。而他自身又是個技術狂人,又看好龍國汽車行業發展的前景。於是決定開始造車。
但是他想要造車在當時別人看來基本上是屬於‘癡人說夢’。
原因很簡單:他沒錢。
沒錯,已經成為頂級富豪的他在汽車工業裏顯得微不足道!那時候的車廠基本上都是國營合資的模式,動輒十億資金起步。而且造車的技術難度也是他無法想象的。
汽車不行先造摩托,94年開始推出吉利踏板摩托。
那時候國內都是大摩托,他成了全國第一個專門研究生產踏板摩托車的民營企業。
而他是怎麽生產摩托車的呢?
那時候摩托車生產是國企把持,生產摩托車需要生產許可,而他是通過收購了一家瀕臨破產的國有摩托車廠的方式拿到的許可證。
這個事情算是他生涯裏第一次‘並購’,也就是那次並購給他打開了新的大門。從那時候‘創業李’搖身一變成為‘李買買’,但是估計那時候他自己都不想不到,沒過多少年,一起可以進入史冊的並購案就發生在他身上。
那就是讓所有人都可以跪拜的‘沃爾夫並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