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1994年開始賣踏板,高峰時期年產量達到30萬,賣到了22個國家和地區。


    按理說這非常棒對吧?


    結果老李1995年就開始已經帶著團隊開始研究起了汽車!


    那時候他天天帶著一幫人拆車,研究汽車構造,包括自己的新車在內的周圍所有人都讓他拆了個遍,然後1996年他就以‘擴大摩托車廠’為由搞來了八百畝地皮然後建起了吉利汽車最早的廠區。


    也就是那一年,老李拆了一輛奔馳和一輛紅旗,然後把兩輛車的零配件湊在一起搞出了他的第一輛車‘吉利一號’。


    當然,那車是沒法上路的。


    而有了汽車廠並不代表可以生產車,因為那還需要生產許可證。


    這可比建廠難多了!


    但是有過摩托車投產經驗的他倒是有了辦法解決,在97年通過收購兩千公裏之外的四川德陽監獄汽車廠獲得了汽車生產的資格。從此可以生產‘六’字頭的車。


    什麽叫‘六’字頭汽車?


    就是兩廂車。


    在當時的規定下,吉利隻能生產沒有屁股的兩廂車。


    如果想要生產三廂車?那需要‘七’字頭生產許可。而吉利一直到龍國進入wto前夕才拿到生產三廂車的資格。在那之前他們的車都不能叫做‘轎車’隻能叫‘客車’,


    為什麽這麽難拿?


    那時候的民營汽車產業真的太難了。


    不管怎麽說1998年8月8日上午8點,第一輛兩箱吉利豪情正式下線,龍國正式有了吉利汽車。


    但是估計那時候全世界的人都想不到,當年這個作坊式家族企業,今後能成為名正言順的國際集團。


    要蕭鵬來說,吉利能走到今天,最主要的轉折就是沃爾沃並購案。


    蕭鵬把話放在這裏:龍國曆史上所有的海外並購案,沒有一件能比得上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唯一一件能稍微跟那起並購案可以相提並論的可能隻有‘閃擊戴勒姆’,但是那件事還特麽的是吉利幹的!


    有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實就是:吉利從2002年就開始布局收購沃爾沃。


    那時候的吉利是什麽樣子?


    廉價車的代言詞!


    可是有個事實是:你可以瞧不上吉利車,但是現在龍國所有有車一族幾乎都有謝一下吉利集團。


    在吉利汽車出現之前,隨便一輛合資車都要二三十萬!正是吉利的出現才把汽車價格拉了下來——同時期吉利的價格幾乎隻有同為兩廂小車的夏利的一半。有錢人確實看不上吉利,但是對很多很多的普通人來說,正是因為吉利的出現拉低了汽車價格,才讓更多人買得起車。


    但是價格便宜也就意味著利潤低,吉利賣30輛車的利潤才能趕上北汽賣一輛奔馳的利潤。而且由於是跟國企搶飯吃所以也得不到政策支持,


    就這麽一個車企收購沃爾沃?


    癡人說夢!


    02年由於911、戰爭等原因,國際油價暴漲,所以漂亮國的大排量汽車舉步維艱,而到了2006年福特的新ceo阿蘭穆利拉就提出了‘一個福特’的概念 。


    說白了就是‘清倉大甩賣’,直接把阿斯頓馬丁打包賣出依然不能止損。


    至於他們虧了多少呢?


    僅僅2006一年他們虧損127億美刀,平均每天虧損三千五百萬美刀!算成人民幣就是兩億多。


    到那時那時候龍國作為汽車新興市場表現相當亮眼,那時候賺了錢的龍國車企紛紛去國際市場上抄底破產的優質資產。


    但是快樂都是別人的,吉利隻能看著。


    誰讓他窮呢?


    2008年之前,像上汽、一汽之類的頭部車企年銷售額就已經過了千億利潤過百億,而吉利最好的時候年銷售額81億。


    但是這不耽誤老李有夢想,2007年他親手寫了一封掛號信給福特,內容就一句話:我想收購沃爾沃。然後這封掛號信就被扔進了垃圾桶。


    為什麽扔了?


    當時福特雖然虧錢,但是沃爾沃一年能賣給一百五十億美刀!而那一年吉利的年利潤才三億……人民幣!


    結果事情沒過多久,就在這一年八月次貸危機爆發,福特是真的扛不住了!即使他們賣掉路虎和捷豹結果那一年還是虧了146億美刀!而這時候他們手裏唯一的歐洲品牌就是沃爾沃。他們是真不舍得賣!


    這也讓吉利再次看到機會,於是第二年再次向福特發出收購沃爾沃汽車的正式通知。


    但是這個事情依然讓人覺得是個笑話!


    當時有個說法是:龍國世界杯奪冠都比吉利買沃爾沃靠譜。


    畢竟那年吉利的淨利潤才隻有8.79億人民幣,而福特對沃爾沃的標價是六十億美刀!


    那麽吉利最後收購的沃爾沃?


    首先他們組建了一個二百多人堪稱‘豪華天團’的收購團隊,這裏麵隨便拿出一個人都是獨當一麵的神人。比如說締造了華晨金杯盈利神話操作吉利借殼上市的尹大神;比如現任五道口技校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的趙大神;比如菲亞特龍國區董事沈大神,和北都奔馳一把手童大神;羅斯柴爾德財務服務公司大龍國區總裁俞大神;羅斯柴爾德歐投行主管漢斯-奧諾夫-奧爾森等等等等。


    團隊中還包括全球頂尖律師事務所福爾德;德勒會計事務所;著名汽車諮詢公司羅蘭貝格;頂級企業並購公關公司博然思維……


    不誇張的說,這支團隊的豪華程度到了今天沒有能有人可以比得上。


    老李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句話發揮到了極致!


    事實上這些人在當時基本上都是功成名就的那種,他們湊一起很多時候就是為了做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除了這支團隊之外他還需要籌集收購資金。


    恐怕這個星球上沒有幾個比老李還會借錢的人。最後他甚至做到了什麽?


    他的收購資金裏還差了兩億美刀,最後這兩億美刀是福特借給他的。


    你沒看錯,福特借給吉利讓吉利買下了屬於自己的沃爾沃。


    這還不是最扯淡的——他跑去沃爾沃總部所在地是瑞典的哥德堡,讓當地政府擔保然後從幾家歐盟國際銀行拿到了低息貸款。


    論借錢,真的沒人能比得過老李。


    這也就是為什麽蕭鵬說他看到路過小朋友手裏的棒棒糖都要上去舔兩口的原因。


    事實上吉利從誕生的那一天起,老李不是在借錢就是在借錢的路上。他的借款結構裏包括銀行借貸、上市融資、民間借貸等等等等。


    人家有經驗啊!


    除此之外,吉利在收購沃爾沃這件事情爆發了兩人難以置信的執著!


    當時老李在正式發起收購沃爾沃的時候直接邀請了福特的獨立董事,前高盛集團總裁約翰桑頓去吉利總部參觀,然後直接把吉利方麵從2002年到2009年準備的超過二百五十萬份有關收購沃爾沃的研究文件擺在約翰桑頓麵前!


    這可把約翰桑頓嚇壞了,迴國後第一件事情就在福特董事會上提出要認真考慮吉利的收購建議!而且正是通過約翰桑頓吉利獲得了高盛3.3億美刀的投資。


    又讓人幫忙還讓人借錢給自己,這事兒你不服不行。


    於是2010年3月28日,吉利終於完成了收購協議買下了沃爾沃。


    當時老李簽了半米多高的文件,光簽名花了三十多分鍾,然後就老淚縱橫。完成了世界並購史上最不可能並購。


    用羅斯柴爾德愈大神時候對這個事情的評價是:我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有無比的崇高使命感,收購沃爾沃成為所有參與者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感覺一輩子能做這麽一件事就足夠了!


    從此之後吉利一發不可收拾,老李化身‘李買買’,旗下品牌是越來越多。購買阿斯頓馬丁,閃擊戴勒姆,成為真正的國際大型集團!現在是全球汽車產業十三強之一的存在。


    現在路特斯的股東裏有了lvmh集團?還是老阿爾諾親自下場幫路特斯完成借殼上市。


    這和世界首富都搭上線了,老李的路子真的越來越野了!


    看看今天老阿爾諾搞得這個陣仗,估計lvmh旗下的奢侈品店裏也會擺上路特斯的超跑,路特斯的官方上能買到lv的方向盤套……


    但是出席這個新品發布會蕭鵬並不開心。


    他已經想到了:估計媒體把這個事情傳出去自己會被罵成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非洲當酋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楊半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楊半仙並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