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punitive reaction」似乎也不很正確?
在「經歷和著作」裏,也有很不正確的地方,如我在康奈爾隻得了b.a.,並沒有經過
m.a.的階段,就直接準備博士學位的工作了。
我的《播種者胡適》是一九六二年一月一日發表的,胡適信中說「這一個月以來」,自
是二月間寫的信,他死在二月二十四日,可見這封信是他死前不久寫的;那時他七十二歲。
這封信,寫得又認真、又婉轉、又誠懇,足見此公高明光大的一麵。不過他不知道我寫
出的每一件,都是有所本的,都是印在別人的書裏的,不是我捏造的。隻是有的所本的資訊
有問題,我也跟著「不夠正確」了。像退迴六萬美金宣傳費的事,我根據的是一九四二年的
curreltt biographt、vol.lxxix no.9的time雜誌也都文證俱在;像到監獄看周作人的
事,我根據的是陳之藩《在春風裏》第十八章「周作人坐監時,他(胡適)去探監」的記
載……我都有所本,既然胡適本人親筆否認,自當以當事人自己的更正為準,以免「不夠正
確」。不過,胡適年紀大了,有時他的記憶力可能出了點問題,例如「you cant beat
something with nothing」那句話,他說「我就不記得我在什麽時候引用過這句話」,事實
上,這是在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四日他寫給蘇雪林信中引用的話,信的原文是:「今年美國
大選時,共和黨提出governorndon(蘭敦州長)來打roosevelt(羅斯福),有人說:
「you cant beat somebody with nobody,」(你們不能拿小人物來打大人物)。我們對
左派也可以說:「you cant beat something with nothing。」(你們不能拿沒有東西來
打有東西的)。隻要我們有東西,不怕人家拿『沒有東西』來打我們。」胡適老了,他完全
忘記了;又如《舊夢》那首詩,他說我引用「小小『不夠正確,」,他說第二行原文是「瞥
見飛簷一角」,第六行原文是「沒人懂」,但我引用的根據,是初發表時刊在《新月》第一
卷第六號(一九二八年八月上海出版)上並收入胡不歸《胡適之傳》裏的原文,明明是「露
出飛簷一角」,明明是「(聲苦)無人懂」,胡適老了,他完全忘記了,可見胡適縱為當事
人,「不夠正確」,也未能免。……陶英惠來信舉胡適寫給楊聯升的信,自道記憶偶出故障
的事,我想人老了,誰都避免不了了。
胡適死前頭一天,他還「下條子」,請他的秘書胡頌平把他寫的《康奈爾傳》送給我,
他對我的好意,真可說至死方休。我想我是他青年朋友中,特別另眼看待的一位,我想我也
是惟一不負他期許的一位,雖然我對他的論斷,他不一定服氣。照楊樹人的迴憶,胡適當年
看了我寫的《播種者胡適》,還甚為不悅呢。
在五四人物中,我認為胡適是頭腦比較清楚的,在肯定個人價值與英美式民主方麵,他
更顯得頭腦出眾。胡適憂慮五四以後思想自由被國民黨與共產黨左右「雙殺」,他苦口婆心
又小心翼翼地特別強調他一貫的個人主義的重要,他在五四以後十一年寫道:「這個個人主
義的人生觀一麵教我們學娜拉,要努力把自己鑄造成個人;一麵教我們學斯鋒曼醫生,要特
立獨行,敢說老實話,敢向惡勢力作戰。少年的朋友們,不要笑這是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
的陳腐思想!我們去維多利亞時代還老遠哩。歐洲有了十八九世紀的個人主義,造出了無數
愛自由過於麵包、愛真理過於生命的特立獨行之士,方才有今日的文明世界。」「現在有人
對你們說:『犧牲你們個人的自由,去求國家的自由!,我對你們說:『爭你們個人的自
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
奴才建造得起來的!』」-這是胡適思想的真精神。他說這話後六十八年,美國總統柯林頓
訪問北京大學,還特別引證加以頌揚(當然柯林頓他們犯了「不夠正確」的毛病;在演講
中,柯林頓說這話是五十多年前胡適說的,事實上是六十八年之誤,事後國民黨偽外交部長
胡誌強把這話寫成橫幅送給洋大人,卻把「奴才」錯寫成「奴隸」,「不夠正確」得荒腔走
板了)。這種思想雖是胡適思想的精華,可惜的是,胡適一生中,精力花在此類「思想作
戰」上太少太少,結果在左右澎湃的浪潮下,他的聲音,已經淪為浪花餘沫,被夾擊得沒有
多少還手之力。而他本人,也變得老憊而世故,與五四時代的胡適,不能倫比。這是胡適的
悲劇,也是中國自由主義者的悲劇。在「思想作戰」上。
形成如此敗績,胡適不能辭其咎,而我們又深為胡適惜也。
一九九0年十二月,胡適百年誕辰,《民生報》的徐開塵要我寫一篇紀念短文,我寫了
《胡適百年孤寂》交給她,全文如下:
讀書周刊要我寫一千字談談胡適的文字,以紀念胡適百歲誕辰。我想今天趕時髦談胡適
</br>
在「經歷和著作」裏,也有很不正確的地方,如我在康奈爾隻得了b.a.,並沒有經過
m.a.的階段,就直接準備博士學位的工作了。
我的《播種者胡適》是一九六二年一月一日發表的,胡適信中說「這一個月以來」,自
是二月間寫的信,他死在二月二十四日,可見這封信是他死前不久寫的;那時他七十二歲。
這封信,寫得又認真、又婉轉、又誠懇,足見此公高明光大的一麵。不過他不知道我寫
出的每一件,都是有所本的,都是印在別人的書裏的,不是我捏造的。隻是有的所本的資訊
有問題,我也跟著「不夠正確」了。像退迴六萬美金宣傳費的事,我根據的是一九四二年的
curreltt biographt、vol.lxxix no.9的time雜誌也都文證俱在;像到監獄看周作人的
事,我根據的是陳之藩《在春風裏》第十八章「周作人坐監時,他(胡適)去探監」的記
載……我都有所本,既然胡適本人親筆否認,自當以當事人自己的更正為準,以免「不夠正
確」。不過,胡適年紀大了,有時他的記憶力可能出了點問題,例如「you cant beat
something with nothing」那句話,他說「我就不記得我在什麽時候引用過這句話」,事實
上,這是在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四日他寫給蘇雪林信中引用的話,信的原文是:「今年美國
大選時,共和黨提出governorndon(蘭敦州長)來打roosevelt(羅斯福),有人說:
「you cant beat somebody with nobody,」(你們不能拿小人物來打大人物)。我們對
左派也可以說:「you cant beat something with nothing。」(你們不能拿沒有東西來
打有東西的)。隻要我們有東西,不怕人家拿『沒有東西』來打我們。」胡適老了,他完全
忘記了;又如《舊夢》那首詩,他說我引用「小小『不夠正確,」,他說第二行原文是「瞥
見飛簷一角」,第六行原文是「沒人懂」,但我引用的根據,是初發表時刊在《新月》第一
卷第六號(一九二八年八月上海出版)上並收入胡不歸《胡適之傳》裏的原文,明明是「露
出飛簷一角」,明明是「(聲苦)無人懂」,胡適老了,他完全忘記了,可見胡適縱為當事
人,「不夠正確」,也未能免。……陶英惠來信舉胡適寫給楊聯升的信,自道記憶偶出故障
的事,我想人老了,誰都避免不了了。
胡適死前頭一天,他還「下條子」,請他的秘書胡頌平把他寫的《康奈爾傳》送給我,
他對我的好意,真可說至死方休。我想我是他青年朋友中,特別另眼看待的一位,我想我也
是惟一不負他期許的一位,雖然我對他的論斷,他不一定服氣。照楊樹人的迴憶,胡適當年
看了我寫的《播種者胡適》,還甚為不悅呢。
在五四人物中,我認為胡適是頭腦比較清楚的,在肯定個人價值與英美式民主方麵,他
更顯得頭腦出眾。胡適憂慮五四以後思想自由被國民黨與共產黨左右「雙殺」,他苦口婆心
又小心翼翼地特別強調他一貫的個人主義的重要,他在五四以後十一年寫道:「這個個人主
義的人生觀一麵教我們學娜拉,要努力把自己鑄造成個人;一麵教我們學斯鋒曼醫生,要特
立獨行,敢說老實話,敢向惡勢力作戰。少年的朋友們,不要笑這是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
的陳腐思想!我們去維多利亞時代還老遠哩。歐洲有了十八九世紀的個人主義,造出了無數
愛自由過於麵包、愛真理過於生命的特立獨行之士,方才有今日的文明世界。」「現在有人
對你們說:『犧牲你們個人的自由,去求國家的自由!,我對你們說:『爭你們個人的自
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
奴才建造得起來的!』」-這是胡適思想的真精神。他說這話後六十八年,美國總統柯林頓
訪問北京大學,還特別引證加以頌揚(當然柯林頓他們犯了「不夠正確」的毛病;在演講
中,柯林頓說這話是五十多年前胡適說的,事實上是六十八年之誤,事後國民黨偽外交部長
胡誌強把這話寫成橫幅送給洋大人,卻把「奴才」錯寫成「奴隸」,「不夠正確」得荒腔走
板了)。這種思想雖是胡適思想的精華,可惜的是,胡適一生中,精力花在此類「思想作
戰」上太少太少,結果在左右澎湃的浪潮下,他的聲音,已經淪為浪花餘沫,被夾擊得沒有
多少還手之力。而他本人,也變得老憊而世故,與五四時代的胡適,不能倫比。這是胡適的
悲劇,也是中國自由主義者的悲劇。在「思想作戰」上。
形成如此敗績,胡適不能辭其咎,而我們又深為胡適惜也。
一九九0年十二月,胡適百年誕辰,《民生報》的徐開塵要我寫一篇紀念短文,我寫了
《胡適百年孤寂》交給她,全文如下:
讀書周刊要我寫一千字談談胡適的文字,以紀念胡適百歲誕辰。我想今天趕時髦談胡適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