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瓜步。也許很多人對這個地方不怎麽熟悉。其實這個地方曾是古代很有名的軍事要地。鮑照及獨孤及都曾在此留下詩文。這裏離金陵已是不遠。
此時已是降冬,即使在江南,也是大雪如席,漫天而下。往年雖然也下雪,但沒有今年這麽大。風吹雪飄,枯草伏地,大樹葉落,僅剩殘枝在風中生硬地搖晃,在蒼茫天色的映襯之下,整個世界都顯得極其蒼涼孤寂。
一隊人馬自西而來,鐵蹄敲打著堅硬的地麵,發出清脆的“嘚嘚”之聲。當先一騎手擎一麵大旗,旗上繡著朱紅大字“宋”。接著後麵的旗幟跟著上來,分別是“吳”字和“廖”字大旗。此隊人馬數百,皆為騎兵。當中有一乘輦,被馬拉著,輪子一路“吱吱”地響。輦邊上的那名將軍就是廖永忠,而輦中乘客就是小明王韓林兒。
韓林兒本來被朱元璋安置在滁州,現在張士誠被殲,金陵已經不再受戰亂威脅,於是諸將都提議把韓林兒接到金陵來。
韓林兒德能俱無,但自前幾年劉福通死後,朱元璋仍擁戴著這個“小明王”,打著他的旗號,用他的名頭。每次下什麽命令,基本都要用這麽一句話開頭:皇帝聖旨,吳王令旨。韓林兒及其部下看到這個開頭,心裏隻能苦苦地發笑,什麽也不能說出來。可是劉基一看到吳王前麵老是壓著個韓林兒,心裏就大為不快。
朱元璋手下一眾文武官員對朱元璋自是忠心耿耿,但對於韓林兒卻也沒有多大的意見。隻有劉基老是覺得韓林兒是個極大的障礙,甚至認為他對朱元璋的阻力比張士誠還要大,所以隻要一有機會,就會對朱元璋進言,要求除掉韓林兒。
朱元璋雖然心胸不怎麽開闊,也已經放眼天下,但對韓林兒卻硬不起心腸。現在江南即將握在手中,作為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自然不能老待在滁州,於是朱元璋決定把他請到應天來。
朱元璋曾為此征求過大家的意見,大家都認為吳王這樣做是很正確的。韓林兒來了,大家仍奉他為帝,繼續打他的旗號。唯獨劉基認為萬萬不可,大聲在那裏跟大家辯論。但朱元璋不顧劉基的反對,仍然派廖永忠去請韓林兒。散會後,朱元璋退迴後帳,劉基又跟了上去。
朱元璋道:“先生仍要固執己見?”
劉基道:“難道主公真的要在姓韓的手下一輩子?這個天下到底是主公打下來的,還是姓韓的打的?”
朱元璋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還是把他請到應天來吧。”
劉基一聽,覺得朱元璋的口氣與之前大為不同。適才在大堂之上,朱元璋的口氣是不容置疑的,現在才不到幾句話,這個口氣就軟了下來,忙道:“主公,請下決心吧。成大事者,不要心存婦人之見。”
朱元璋道:“什麽婦人之見?這可是弑主之罪。你是讀書之人,應該比我更知道弑主之罪是人神共憤之罪。天下未定,胡虜未滅,大半中華版圖尚在胡人手中,我們卻幹出這個事來……”
劉基道:“掃出胡虜,隻是遲早之事;天下歸心,指日之間;要是給韓林兒成就大氣候,以後再收拾他,那就要大費力氣了。主公怕承擔弑君之罪,可那韓林兒算是主公之主嗎?他除了給主公幾道封官之狀外,還給過什麽?況且韓林兒子承父業,卻一敗塗地,如果不是主公,他早就一命嗚唿了,他在天下英雄眼裏算得了什麽?如果主公再不當機立斷,隻怕天下英雄就會大感失望,心寒至極,光複事業,就此毀於一旦啊!”
朱元璋道:“先生言重了。隻是,小明王到底是我之主……”
劉基道:“如果主公怕承擔這個弑主之罪,那就請放心好了,劉基自有安排。”
朱元璋仍然搖搖頭,目視劉基。劉基一看朱元璋的目光,知道此事成了。他是何等人,看了朱元璋的神色就知道朱元璋果然老謀深算,對韓林兒同樣是厭煩至極,隻是掃胡事業正值中道,若此時把韓林兒除掉,那個弑主之罪的帽子就戴定了。朱元璋此時早就鎖定了皇帝寶座,最不想在天下人麵前做出“弑君”的榜樣,他得裝模作樣。所以不管劉基說得多有道理,但他都不能同意。而且,他也親眼看到,在他與眾文武商討要把韓林兒迎來之時,除了劉基,別的人都沒有意見。可見此時動手除卻韓林兒,時機尚未成熟。所以還是先把他請來吧,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哪知,劉基卻與他的想法不同。他知道,現在韓林兒除了有個“小明王”的頭銜外,別的一無所有,勢力跟村上的土地財主沒什麽兩樣。此前他遠在滁州,手下無兵無將,諸將跟他也從無交往,此時讓他死去,除了會製造出一個新聞之外,別無損失。當然,如果當初朱元璋不發兵去救他,讓他死於元兵手裏,那才是最佳結果。那樣他們可以打著為他報仇的旗號,尚用其朔,光明正大地把他的資源拿來我用,實是一件妙事。可是朱元璋卻不聽,不但差點遭到大敗,反而把這事拖到現在,成了燙手之芋。如果現在再不下手,隻怕以後就更麻煩了。別的不說,隻怕這個韓林兒到了金陵,突然碰到某個心術不正的將領要搞一場政變,那時即使不能把他們搞掉,吳王事業也會大傷元氣。所以,對於這個韓林兒,是越早讓他消失越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基看到朱元璋麵無表情,不再聲色俱厲地說不能殺韓林兒了,而是隻在那裏擔心弑主之罪,便道:“主公,此事不再勞主公掛心了。我告辭了!”說罷一個長揖,飄然而出。
朱元璋望著劉基離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一動,不知道是在笑,還是在長長地歎氣。
劉基從朱元璋密室裏出來之後,立刻去找廖永忠。廖永忠此時已經結束停當,準備帶兵出發,看到劉基來了,便行禮道:“先生何事而來?”
劉基道:“想到府上借一件東西。”
廖永忠摸不著頭腦,心想自己大兵一個,粗俗得很,有什麽東西值得這個讀書人借?
劉基跟著廖永忠進屋,叫廖永忠把所有的人都支開,說有重大事情要商量。廖永忠素知劉基是朱元璋的心腹,朱元璋對他言聽計從,看到他如此鄭重其事,知道此事當真是重大了,當下恭恭敬敬地道:“先生但說無妨。”
劉基道:“將軍此番赴滁,迎小明王來應天。在下敢問一句:“小明王對將軍有過恩惠嗎?’”
廖永忠搖搖頭:“我與小明王向來沒什麽交往。但主公以他為主,我們也得奉他為王。”
劉基道:“等他來到金陵之後,從主公以下,都得聽他號令。以後金陵城中,是他的天下了。我們這些年的拚命戰鬥,最後功勞都得拱手相讓。如果他是個厲害角色,那也還罷了,可他就是那樣一個人,能帶我們打天下嗎?”
廖永忠雖不算聰明絕頂,但也絕不是蠢人一個,聽了劉基這話,立刻知道劉基之意,便道:“以先生之見,我當如何?”
劉基道:“好,將軍也是爽快之人,劉基便不再相瞞了。劉基此番找到將軍,就是要將軍趁此行之際,讓姓韓的死去。”
廖永忠久經沙場,殺人如麻,對殺人的事,早就覺得稀鬆平常,隻是此時,聽到“殺人”二字從仙風道骨的劉基口中說出,居然有點心驚膽戰。他伸手一摸嘴巴,道:“先生放心,我一到滁州,就把他……”
劉基道:“不能在滁州行事,那樣別人會以為將軍是主公派過去殺的。此事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覺,隻能讓他死去,但不可使用兇器。”
廖永忠一聽,原來殺人還有這麽多講究,道:“不用兇器?那隻有毒死了。”
劉基哈哈大笑:“離此處不遠,有地名叫瓜步。渡過江,就到金陵地界。將軍就在江上行事。”
廖永忠一聽,這才知道劉基原來不光要韓林兒死,而且還要讓大家認為韓林是自己落水而亡的。好!劉基先生當真厲害。
這時,廖永忠已經帶著韓林兒到了瓜步。他請韓林兒下了輦,步行至江邊。江邊早有船隻等候。韓林兒從輦中下來,雪花飄到他的臉上,他說了一聲,今年的雪花很大,然後向前頭的江上看去。
此時江上也是大雪飄飄,一片白茫茫,數艘大船停泊在江邊的碼頭。顯然朱元璋早已為他做好了準備。他做夢也沒想到,在他大敗虧輸的時刻,朱元璋不但救了他的性命,而且仍然讓他當最高領導人,仍然奉著他的旗號。他此刻對朱元璋滿懷感激之情。他還不知道到金陵之後,該如何向朱元璋表達他的心情。
船隊終於起程。船上有的乘客此時都已經全身放鬆。他們在冰冷的大雪天,從應天趕到滁州,然後又一路踏雪而來,往來奔波,已經有點精疲力竭了。眾人都心想著,過江之後,不用多時就可以進入城中,終於能夠好好地休息一下了。可是,當船到江心時,突然聽得“撲通”一聲響。很多人聽到了這個聲音,但卻沒當一迴事,估計是什麽東西掉進江中了。現在天這麽冷,就是金塊掉下去,你也沒辦法撈上來。
過得一忽兒,有人叫道:“宋王呢?怎麽不見宋王?”又聽很多人叫道:“真不見了宋王。”接著是廖永忠從自己的艙中衝了出來,沉聲道:“誰說不見了宋王?”
一個小校從韓林兒的艙中跑了出來,對廖永忠道:“將軍,真的不見了他。”
廖永忠跟著那小校從自己的船跑到韓林兒的船上,對著艙門叫了聲“宋王”,但沒有迴應。他又連叫幾聲,屋內仍然沒有聲息。他帶著幾個小校進去,但見艙中杯盤尚在,而盤中菜肴,尚且微溫。顯然,剛才這裏的主人還在此慢飲細嚼,極是悠然自在。哪知,片刻之後,便物是人非。
廖永忠叫人再到各船裏搜索一番。這時,江上隻有他們這一支船隊,搜索起來,極是容易。隻一忽兒,大家紛紛來報,沒有宋王。廖永忠臉色大變,跑到船邊,凝視著清冷的江水,叫道:“難道,他真的落水了?”其他人都不說話。廖永忠大叫:“適才他是在哪個地方落下去的?”
因為大家此時都心情迫切地要迴到城裏,所以搖船的都十分賣力。船行江上,速度極快,從聽到那“撲通”聲算起,船已經向前駛了數丈;何況江水雖然不再滔滔東逝,但終究還在向下流動,現在要打撈,真的是無從下手了。而且,天氣冰冷異常,隻怕你脫光衣服,跳進水中,不過片刻就會成為冰人。
廖永忠沒有辦法,隻得叫大家伸出竹篙在水裏攪著,希望韓林兒還有一口氣兒,能抓著竹篙被提上來。但大家七手八腳地在水裏亂攪,攪得手臂發麻也沒有攪到半個活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廖永忠大叫:“罷了。大家隻得在這裏等著,等他浮上來,拿他的屍體迴去交差了。”
消息傳到應天,朱元璋大驚,急召眾人,發布了這個消息。大家一聽,無不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韓林兒居然會落水而死。可廖永忠言之鑿鑿,韓林兒的親兵也大力佐證,由不得大家不信。
李善長道:“宋王歸天,實是大悲。但也是天意如此,我們再垂淚悲痛,也於事無補。大家自此而後,當繼續追隨吳王驅逐胡虜,光複河山。”
大家齊聲道:“李大人說得極是。”
朱元璋向劉基看去,心頭也鬆了一口氣。
一場本來可能引起的內亂就此消弭。朱元璋知道,自此而後,再也沒有誰可以成為他的阻礙了。向北進軍的時刻也該到了。
說實在的,不論紅巾軍也好,朱元璋也好,其他反元勢力也好,起初都是因為元廷腐敗、民不聊生,這才拿起菜刀造反的。哪知,這些年來,元朝還沒有滅掉,他們自己卻先拚了個你死我活。幸虧此時元廷人才凋零,再無昔日蒙古大軍的剽悍之風了,否則,他們哪會在江南紅巾軍大戰之時袖手旁觀?
更讓人啞然的是,元廷此時仍然沒有估計到朱元璋的實力,仍然以為朱元璋在連續打垮了兩大勢力後,自身傷得也很嚴重,居然還派出一個使者前來,要封朱元璋大官,以此招安這個吳王。
朱元璋對元廷的詔書嗤之以鼻,看都沒有看,就丟到了一邊。但對那個使都,他卻很感興趣。這個使都叫張昶。朱元璋跟張昶聊了幾句話,覺得他是個人才。此時,朱元璋已經在為建國做準備工作。現在他手下戰將頗多,打起仗來,從不缺人手。可等坐擁天下之後,並不需要這些人去喊打喊殺了,而是需要一大批文職官員來處理朝政。所以,他一直留心,隻要碰到個文官,總想把他留在自己的帳下,作日後之用。
張昶雖然很文弱,可是骨子裏很剛硬,說自己是大元之臣,不能在這裏為官,請求返迴大元。但朱元璋不放,硬是把他強行留住。張昶除了口才好之外,也沒有別的辦法,隻得咬著牙留下。
現在朱元璋一舉吞並陳友諒和張士誠兩部,實力大增,軍心大振,已非昔日疲於奔命之態了,他終於也把目光鎖定元廷。
此時,朱元璋已經據有江南,而北方仍然是元朝的勢力範圍,如果光從土地麵積與人口而言,元朝仍然是十分強大的--比陳友諒和張士誠還要強大--如果稍一不慎,仍然可能招致大敗。因此,從何地出兵拉開北伐大幕,是一個大問題。
常遇春認為,大軍直接前進,目標大都。大家覺得常遇春的這個建議氣勢磅礴,隻要大軍過處,元狗無不望風披靡,大都可手到擒來。可朱元璋卻搖了搖頭。
朱元璋每次在別人提出大家都認為是最好的建議時,總是冷靜地搖著他的那顆腦袋。他道:“元廷此時已經膽寒,畏戰情緒頗濃,所以必定結集大軍死守大都。如果我們直接進攻大都,其援兵會四處而來,夾擊我軍。到時,我們屯兵堅城之下,進退不得,局麵將難以收拾。即使僥幸成功,也會兩敗俱傷。所以,不如先剪其手足,再取其腦袋,就輕而易舉了。故此,本王認為,應從山東出兵,掃河南、拔潼關,大都自會變成孤城一座。那時,城中縱有百萬大軍,其軍心也必動搖不穩,不費多少力氣,便可以將其拿下了。”大家一聽,覺得這個辦法果然比常遇春的建議高明許多,都紛紛點頭稱是。
一年後,也就是至正二十七年的十月,朱元璋下令北伐。這次北伐大軍的領軍大將是徐達,副將是常遇春,部隊二十五萬,由淮入河,向山東進發。
當然,還要南征。因為此時朱元璋的勢力範圍隻是在長江中下遊,而福建、兩廣、巴蜀一帶,仍然是大元的天下,所以必須兩麵出擊。現在他的力量已經足夠強大,完全可以南北同時大戰了。
南征的大將是湯和。兩路大軍同時出發,在朱元璋看來,滅元正當其時,取得最後勝利已經沒有什麽懸念了。於是,另一個議題又擺上了桌麵。這個問題就是新政權的建立問題,也就是朱元璋何時當上皇帝的問題。
劉基和李善長知道,此時勸進,是最好的時機。一來,他們原來奉之為首領的小明王韓林兒已死多時,朱元璋已經率大家為之哭悼、守陵好幾個月,也算是仁至義盡了。二來,放眼天下,現在也隻有兩股勢力在你死我活地搏鬥,一股是他們吳國,一個就是大元帝國。雙方已經麵對麵地較量,但在名頭上,吳隻是稱“王”,而元則是皇帝,朱元璋明顯比元帝矮了一截,這對軍心士氣不利。於是,兩人請朱元璋趕快稱帝,誓與元帝拚死到底。
當年朱元璋拿下金陵時,大家都覺得,古都在手,正是上天所授,完全夠著稱皇稱帝的條件,都勸朱元璋當了皇帝。可就是李善長卻力排眾議,認為當時稱帝會引人注目,不但紅巾軍諸部會向他們圍攻,還要招來元廷的圍剿--僅以區區濠、滁再加應天之力,實難抵抗得住大家的群起而攻。朱元璋當時聽得一身冷汗,緊急叫停了這個議題。現在,連李善長都認為,稱帝的時候到了,那就說明是真的到時候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善長和劉基都是善於找理由的大師,根本不費什麽力氣,就讓本來就想稱帝的朱元璋在假裝推辭幾下後,不得不接受建議,同意稱帝。雖然過程看似很曲折,但實際上是進行的很順利的,根本沒有反對意見。
起初朱元璋再三推辭,但群臣死不答應,都跪在地上,不住地叩頭。然後李善長和劉基不斷地跟朱元璋鬥嘴,正反雙方一陣激辯。朱元璋道:“本王揭竿而起,是為黎民百姓著想,皇帝乃天之子,豈是我這個淮右布衣所能擔當的?你們快快住嘴。”
李善長卻道:“這是天命攸歸。王侯將相,豈有種乎?當年胡虜占我中華,竟使上國衣冠,為北胡虜所虐。此非胡虜之能,乃天授也。其後,胡元肆虐,民不聊生,天下英雄揭竿而起。當是之時,江淮之地,皆為豪傑割據。而今,彼時英雄,盡皆倒伏,唯有主公順天應人,獨立揮軍掃元,救民於水火。方今胡元氣數已盡,此上蒼將天下授予主公。主公若不受之,實是違天意、逆民心。”
劉基接著道:“李相國所言極是。”
大家跟著道:“李相國所言極是。”
朱元璋看到李善長連老天也抬出來了,如果再硬撐下去,恐怕連李善長也找不到什麽理由了,當下一臉嚴肅地道:“既如此,稱帝一事就請李相國主持了。”大家一聽,大是高興,都在那裏大叩其頭。
轉眼到了第二年正月,李善長的一切前期工作都準備就緒,定於當月的初四登基。方案送到朱元璋的手中,盡管朱元璋早有思想準備,並老早就盼著這一天的到來,可當他看到這個方案時,也不由兩眼一熱,有點暈乎乎的感覺,諸般往事又不斷湧上心頭。
他並沒有細翻方案中的紙頁,他知道李善長是個細膩的人,經他手所出的方案,哪還用別人再看。他隻是眼睜睜地看著那個裝著方案的錦盒,坐在那裏。
朱元璋已經好久沒有這麽獨自坐著,讓大腦處於休息狀態了。此前,他除了睡覺之外,腦子從沒有停止過運轉。才進應天,立足未穩,張士誠和陳友諒就殺聲震耳而來;之後四處奔波,南北征戰,幾次大戰都麵臨生死存亡,稍一不慎,即招致大敗,永無翻身之日。直到現在,他才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天色向晚,窗外寒風吹來,把窗簾也吹得唿唿作響。宮中太監過來,請吳王用膳,朱元璋轉過頭來,很和善地向太監點了點頭。
那太監一看,不由大為驚訝。他在這裏當差幾年,跟朱元璋打交道也有幾年了,可看到的朱元璋的臉從來都是冷峻無比的。現在居然看到那張臉變得如此和善,不禁那兩腿微微一軟,差點就要趴下,向朱元璋多謝隆恩了。
朱元璋仍然沒有過去用膳。馬夫人又走了過來,朱元璋不用轉頭就知道是馬夫人來了。馬夫人當王後也有幾年了,此時吳王宮中已不似當年那般寒酸,但馬夫人仍然荊釵土布,保持當年本色,全身上下並無富貴人家的珠光寶氣。如果是別的王後,此時走起路來,必定叮當作響,滿耳都是金銀首飾的相碰之聲;而馬夫人的到來,卻隻伴著她那重重的腳步聲。
朱元璋欠了欠身,道:“請夫人也就座了。”
馬夫人長歎一聲:“相公明天就是皇帝了。”
朱元璋點點頭,道:“是,我明天就是皇帝了。十五六年前,我還是皇覺寺裏的小沙彌啊!那時,不但皇帝不敢想,就是吃飽肚子都是大問題。可現在,現在居然就成了皇帝。人生如此,真是誰也難以估量啊!”
馬夫人道:“相公起於布衣,出身比當年漢高祖更加低微;而奪取天下,功成名就之路,卻比漢高祖要順利多了。這都是諸將努力的結果。”
朱元璋笑了笑了,道:“曆來成就大事,都要靠大家的拚搏。”
馬夫人一聽,站了起來,對朱元璋深深一揖,道:“但願相公日後能善待諸將,亦如漢高祖那般。”
朱元璋一聽,不由心頭一震,看了看馬夫人,好久才道:“我自然要與他們有福共享。”
此時,一絲風從窗外吹進,把桌上的燭光搖得忽明忽暗。朱元璋並不看夫人的臉,而是舉目向前,望著那個窗口。他比誰都知道,他手下的這些大將,個個能征善戰,對他更是忠心耿耿,可是他一想到朱標,臉上的肌肉不由抽動了幾下。
朱標是他的長子。當年他正在太平前線作戰,有人來報,夫人生了。當他接到這個消息時,將士們正好攻下太平。攻下太平,是他向應天進發當中最為關鍵的一戰。想不到在這個時候,他們第一個兒子生了下來。那時,他望著湧入城中的將士們,心下大喜,覺得此子真的是為他帶來好運。從此,他對朱標甚是喜愛。
此時,朱標已經十三歲,去年已經立為吳王世子,其繼承人的地位就這樣定了下來。朱元璋是一個很細心的人,他此時就已經開始為他的兒子著想了。
朱標雖然現在年紀不大,但性格卻已經顯現出來。朱元璋少小受盡苦難,其性格倔強冷峻,行事果敢,機變謀略,無不勝人一籌。舉事到現在,每一場最艱苦之戰,必由他親臨前線指揮,方取得最後勝利;再加上那副麵容,隻要在眾將麵前一站,自是威風凜凜,大家無不佩服得五體投地。可是朱標卻一片仁慈之心,對人無不寬厚有加,一點沒有傳承乃父之風,倒是把其母的性格全部繼承了。
他生下之時,朱元璋的事業已經脫離疲於奔命的困境,打開了新的局麵,可以說朱標是長於富貴之中的。朱元璋進入應天之後,雖然軍政事務更加繁忙,但仍然極為關注朱標的成長。他和夫人都認為,要讓他知道今日生活的來之不易,讓他知道創業的艱難,守業的艱辛。於是,在立他為世子的當年,就派他帶著幾個官員迴老家祭祖。
那時,朱標隻有十二歲。臨行前,朱元璋夫婦對朱標進行了一次教育,並布置了一些任務。這次不光去祭祖,而且要他一路深入民間,體察民情,當一個勤儉務實的人。朱標點點頭,一路果然按父母的教導,不管到哪個地方,都先祭城隍,然後考察民情。到了老家,還到處走訪,問他們父親小時候的事情。
他迴到金陵交班之後,父母都很滿意。朱元璋當時真的覺得此子可教。之後,他經常帶著朱標出遊,不斷加以調教。初時看到此子宅心仁厚,覺得很好。可不久,當前線他的虎狼之師捷報頻傳,各路敵人不斷被那些越戰越勇的將領們打得落花流水時,他心中卻開始有了隱憂。
原來有一次,他正拿著塘報,哈哈大笑,轉頭四顧時,恰好看到了朱標。當他看到朱標時,突然止住了大笑。原來此時朱標的臉麵上,一片平和,有如廟中之佛。宅心仁厚固然是會個好君主,可是以後,他這張仁慈的麵容如何能震懾那些滿臉橫肉的將領們?朱元璋不由打了個寒戰。
那天晚上,他翻來覆去睡不著,老是想著這件事。後來,他終於明白,為什麽劉邦要殺那麽多人。趙匡胤雖然不殺什麽人,但也把他們的權力都收了迴去,讓一幹在戰場上如狼似虎的大將們,最後隻能當個土財主。
這時,他隻是隱隱覺得這事很棘手,至於以後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還來不及細思。不過此時,他想到朱標,臉上不由掛起一層凝重之色。
次日,即開始舉行登基大典。所有程序都是經過李善長考證過的,嚴格按照傳統儀式進行。朱元璋身穿龍袍,坐在龍椅上,臉上冷峻依舊。他昭告天下,從今天起,這個國家的國號是“明”,李善長、徐達分任左、右丞相。
其他人也都有所安排,但其中最讓他感覺歉然的是劉基。此時,在他的這個陣營裏,立功最多、人數最大的是濠、滁舊部。這個舊部裏包括了徐達這樣的將軍,因此在論功行賞時,這個集團裏的人最為受益。朱元璋家鄉觀念也極為嚴重,雖然不斷地道“任人唯賢,天下為公”,可心底裏仍然裝著濠州。他甚至曾經想過,就把首都定在鳳陽。
劉基是江浙集團的,與他的關係遠不如濠滁集團。而且,劉基也沒有獨立指揮過千軍萬馬,同時也沒有像李善長那樣做過後勤保障工作,算起來,既不是韓信,也不是蕭何。但他曾多次出奇謀,化解過朱元璋致命的危機,救過朱元璋的性命;而且這幾年來的征討大事,皆有他的參與,堪稱朱元璋手下首屈一指的謀士,故此,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劉基就是張良。
當然,如果僅僅把他當作張良,朱元璋仍然覺得不夠。朱元璋少年窮困,未能上學堂,但他聰明過人,在寺廟日久,很多和尚都是飽學之士,他耳濡目染,亦頗能識文斷字。這些年來,他四處征戰,以天下為己任,更知不學無術以後無以治國治兵,所以對於詩書經史多用心鑽研。
以前,當他讀到劉邦跟張良的關係時,常常恨自己為什麽沒有遇到張良,還曾望著天空,暗問蒼天,帝師何在?哪想到,後來還真的碰到了劉基。他看到劉基第一眼時,心頭就怦然一跳:此吾張子房也。其後,劉基果然出手不凡,數次力排眾議,出謀劃策,為他力挽狂瀾,奠定了今日之局麵。
張良受盡讚美,名傳千古,可是朱元璋翻遍曆史,發現張良的事跡多是虛的,哪有眼前的劉基這麽實實在在。他的一樁一件、一謀一策,都讓自己反敗為勝。所以,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劉基要遠勝於張良。
他本來很想讓劉基當了相國,哪知他請劉基過來,口風還沒有探實,劉基就顧左右而言他了。兩人都聰明絕頂,當然知道對方的心意了。劉基對朱元璋的了解當然很透,可是,朱元璋對劉基居然不想當相國這件事就有點想不通了。這是為什麽呢?難道他真的視功名如糞土了?
此時已是降冬,即使在江南,也是大雪如席,漫天而下。往年雖然也下雪,但沒有今年這麽大。風吹雪飄,枯草伏地,大樹葉落,僅剩殘枝在風中生硬地搖晃,在蒼茫天色的映襯之下,整個世界都顯得極其蒼涼孤寂。
一隊人馬自西而來,鐵蹄敲打著堅硬的地麵,發出清脆的“嘚嘚”之聲。當先一騎手擎一麵大旗,旗上繡著朱紅大字“宋”。接著後麵的旗幟跟著上來,分別是“吳”字和“廖”字大旗。此隊人馬數百,皆為騎兵。當中有一乘輦,被馬拉著,輪子一路“吱吱”地響。輦邊上的那名將軍就是廖永忠,而輦中乘客就是小明王韓林兒。
韓林兒本來被朱元璋安置在滁州,現在張士誠被殲,金陵已經不再受戰亂威脅,於是諸將都提議把韓林兒接到金陵來。
韓林兒德能俱無,但自前幾年劉福通死後,朱元璋仍擁戴著這個“小明王”,打著他的旗號,用他的名頭。每次下什麽命令,基本都要用這麽一句話開頭:皇帝聖旨,吳王令旨。韓林兒及其部下看到這個開頭,心裏隻能苦苦地發笑,什麽也不能說出來。可是劉基一看到吳王前麵老是壓著個韓林兒,心裏就大為不快。
朱元璋手下一眾文武官員對朱元璋自是忠心耿耿,但對於韓林兒卻也沒有多大的意見。隻有劉基老是覺得韓林兒是個極大的障礙,甚至認為他對朱元璋的阻力比張士誠還要大,所以隻要一有機會,就會對朱元璋進言,要求除掉韓林兒。
朱元璋雖然心胸不怎麽開闊,也已經放眼天下,但對韓林兒卻硬不起心腸。現在江南即將握在手中,作為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自然不能老待在滁州,於是朱元璋決定把他請到應天來。
朱元璋曾為此征求過大家的意見,大家都認為吳王這樣做是很正確的。韓林兒來了,大家仍奉他為帝,繼續打他的旗號。唯獨劉基認為萬萬不可,大聲在那裏跟大家辯論。但朱元璋不顧劉基的反對,仍然派廖永忠去請韓林兒。散會後,朱元璋退迴後帳,劉基又跟了上去。
朱元璋道:“先生仍要固執己見?”
劉基道:“難道主公真的要在姓韓的手下一輩子?這個天下到底是主公打下來的,還是姓韓的打的?”
朱元璋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還是把他請到應天來吧。”
劉基一聽,覺得朱元璋的口氣與之前大為不同。適才在大堂之上,朱元璋的口氣是不容置疑的,現在才不到幾句話,這個口氣就軟了下來,忙道:“主公,請下決心吧。成大事者,不要心存婦人之見。”
朱元璋道:“什麽婦人之見?這可是弑主之罪。你是讀書之人,應該比我更知道弑主之罪是人神共憤之罪。天下未定,胡虜未滅,大半中華版圖尚在胡人手中,我們卻幹出這個事來……”
劉基道:“掃出胡虜,隻是遲早之事;天下歸心,指日之間;要是給韓林兒成就大氣候,以後再收拾他,那就要大費力氣了。主公怕承擔弑君之罪,可那韓林兒算是主公之主嗎?他除了給主公幾道封官之狀外,還給過什麽?況且韓林兒子承父業,卻一敗塗地,如果不是主公,他早就一命嗚唿了,他在天下英雄眼裏算得了什麽?如果主公再不當機立斷,隻怕天下英雄就會大感失望,心寒至極,光複事業,就此毀於一旦啊!”
朱元璋道:“先生言重了。隻是,小明王到底是我之主……”
劉基道:“如果主公怕承擔這個弑主之罪,那就請放心好了,劉基自有安排。”
朱元璋仍然搖搖頭,目視劉基。劉基一看朱元璋的目光,知道此事成了。他是何等人,看了朱元璋的神色就知道朱元璋果然老謀深算,對韓林兒同樣是厭煩至極,隻是掃胡事業正值中道,若此時把韓林兒除掉,那個弑主之罪的帽子就戴定了。朱元璋此時早就鎖定了皇帝寶座,最不想在天下人麵前做出“弑君”的榜樣,他得裝模作樣。所以不管劉基說得多有道理,但他都不能同意。而且,他也親眼看到,在他與眾文武商討要把韓林兒迎來之時,除了劉基,別的人都沒有意見。可見此時動手除卻韓林兒,時機尚未成熟。所以還是先把他請來吧,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哪知,劉基卻與他的想法不同。他知道,現在韓林兒除了有個“小明王”的頭銜外,別的一無所有,勢力跟村上的土地財主沒什麽兩樣。此前他遠在滁州,手下無兵無將,諸將跟他也從無交往,此時讓他死去,除了會製造出一個新聞之外,別無損失。當然,如果當初朱元璋不發兵去救他,讓他死於元兵手裏,那才是最佳結果。那樣他們可以打著為他報仇的旗號,尚用其朔,光明正大地把他的資源拿來我用,實是一件妙事。可是朱元璋卻不聽,不但差點遭到大敗,反而把這事拖到現在,成了燙手之芋。如果現在再不下手,隻怕以後就更麻煩了。別的不說,隻怕這個韓林兒到了金陵,突然碰到某個心術不正的將領要搞一場政變,那時即使不能把他們搞掉,吳王事業也會大傷元氣。所以,對於這個韓林兒,是越早讓他消失越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基看到朱元璋麵無表情,不再聲色俱厲地說不能殺韓林兒了,而是隻在那裏擔心弑主之罪,便道:“主公,此事不再勞主公掛心了。我告辭了!”說罷一個長揖,飄然而出。
朱元璋望著劉基離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一動,不知道是在笑,還是在長長地歎氣。
劉基從朱元璋密室裏出來之後,立刻去找廖永忠。廖永忠此時已經結束停當,準備帶兵出發,看到劉基來了,便行禮道:“先生何事而來?”
劉基道:“想到府上借一件東西。”
廖永忠摸不著頭腦,心想自己大兵一個,粗俗得很,有什麽東西值得這個讀書人借?
劉基跟著廖永忠進屋,叫廖永忠把所有的人都支開,說有重大事情要商量。廖永忠素知劉基是朱元璋的心腹,朱元璋對他言聽計從,看到他如此鄭重其事,知道此事當真是重大了,當下恭恭敬敬地道:“先生但說無妨。”
劉基道:“將軍此番赴滁,迎小明王來應天。在下敢問一句:“小明王對將軍有過恩惠嗎?’”
廖永忠搖搖頭:“我與小明王向來沒什麽交往。但主公以他為主,我們也得奉他為王。”
劉基道:“等他來到金陵之後,從主公以下,都得聽他號令。以後金陵城中,是他的天下了。我們這些年的拚命戰鬥,最後功勞都得拱手相讓。如果他是個厲害角色,那也還罷了,可他就是那樣一個人,能帶我們打天下嗎?”
廖永忠雖不算聰明絕頂,但也絕不是蠢人一個,聽了劉基這話,立刻知道劉基之意,便道:“以先生之見,我當如何?”
劉基道:“好,將軍也是爽快之人,劉基便不再相瞞了。劉基此番找到將軍,就是要將軍趁此行之際,讓姓韓的死去。”
廖永忠久經沙場,殺人如麻,對殺人的事,早就覺得稀鬆平常,隻是此時,聽到“殺人”二字從仙風道骨的劉基口中說出,居然有點心驚膽戰。他伸手一摸嘴巴,道:“先生放心,我一到滁州,就把他……”
劉基道:“不能在滁州行事,那樣別人會以為將軍是主公派過去殺的。此事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覺,隻能讓他死去,但不可使用兇器。”
廖永忠一聽,原來殺人還有這麽多講究,道:“不用兇器?那隻有毒死了。”
劉基哈哈大笑:“離此處不遠,有地名叫瓜步。渡過江,就到金陵地界。將軍就在江上行事。”
廖永忠一聽,這才知道劉基原來不光要韓林兒死,而且還要讓大家認為韓林是自己落水而亡的。好!劉基先生當真厲害。
這時,廖永忠已經帶著韓林兒到了瓜步。他請韓林兒下了輦,步行至江邊。江邊早有船隻等候。韓林兒從輦中下來,雪花飄到他的臉上,他說了一聲,今年的雪花很大,然後向前頭的江上看去。
此時江上也是大雪飄飄,一片白茫茫,數艘大船停泊在江邊的碼頭。顯然朱元璋早已為他做好了準備。他做夢也沒想到,在他大敗虧輸的時刻,朱元璋不但救了他的性命,而且仍然讓他當最高領導人,仍然奉著他的旗號。他此刻對朱元璋滿懷感激之情。他還不知道到金陵之後,該如何向朱元璋表達他的心情。
船隊終於起程。船上有的乘客此時都已經全身放鬆。他們在冰冷的大雪天,從應天趕到滁州,然後又一路踏雪而來,往來奔波,已經有點精疲力竭了。眾人都心想著,過江之後,不用多時就可以進入城中,終於能夠好好地休息一下了。可是,當船到江心時,突然聽得“撲通”一聲響。很多人聽到了這個聲音,但卻沒當一迴事,估計是什麽東西掉進江中了。現在天這麽冷,就是金塊掉下去,你也沒辦法撈上來。
過得一忽兒,有人叫道:“宋王呢?怎麽不見宋王?”又聽很多人叫道:“真不見了宋王。”接著是廖永忠從自己的艙中衝了出來,沉聲道:“誰說不見了宋王?”
一個小校從韓林兒的艙中跑了出來,對廖永忠道:“將軍,真的不見了他。”
廖永忠跟著那小校從自己的船跑到韓林兒的船上,對著艙門叫了聲“宋王”,但沒有迴應。他又連叫幾聲,屋內仍然沒有聲息。他帶著幾個小校進去,但見艙中杯盤尚在,而盤中菜肴,尚且微溫。顯然,剛才這裏的主人還在此慢飲細嚼,極是悠然自在。哪知,片刻之後,便物是人非。
廖永忠叫人再到各船裏搜索一番。這時,江上隻有他們這一支船隊,搜索起來,極是容易。隻一忽兒,大家紛紛來報,沒有宋王。廖永忠臉色大變,跑到船邊,凝視著清冷的江水,叫道:“難道,他真的落水了?”其他人都不說話。廖永忠大叫:“適才他是在哪個地方落下去的?”
因為大家此時都心情迫切地要迴到城裏,所以搖船的都十分賣力。船行江上,速度極快,從聽到那“撲通”聲算起,船已經向前駛了數丈;何況江水雖然不再滔滔東逝,但終究還在向下流動,現在要打撈,真的是無從下手了。而且,天氣冰冷異常,隻怕你脫光衣服,跳進水中,不過片刻就會成為冰人。
廖永忠沒有辦法,隻得叫大家伸出竹篙在水裏攪著,希望韓林兒還有一口氣兒,能抓著竹篙被提上來。但大家七手八腳地在水裏亂攪,攪得手臂發麻也沒有攪到半個活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廖永忠大叫:“罷了。大家隻得在這裏等著,等他浮上來,拿他的屍體迴去交差了。”
消息傳到應天,朱元璋大驚,急召眾人,發布了這個消息。大家一聽,無不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韓林兒居然會落水而死。可廖永忠言之鑿鑿,韓林兒的親兵也大力佐證,由不得大家不信。
李善長道:“宋王歸天,實是大悲。但也是天意如此,我們再垂淚悲痛,也於事無補。大家自此而後,當繼續追隨吳王驅逐胡虜,光複河山。”
大家齊聲道:“李大人說得極是。”
朱元璋向劉基看去,心頭也鬆了一口氣。
一場本來可能引起的內亂就此消弭。朱元璋知道,自此而後,再也沒有誰可以成為他的阻礙了。向北進軍的時刻也該到了。
說實在的,不論紅巾軍也好,朱元璋也好,其他反元勢力也好,起初都是因為元廷腐敗、民不聊生,這才拿起菜刀造反的。哪知,這些年來,元朝還沒有滅掉,他們自己卻先拚了個你死我活。幸虧此時元廷人才凋零,再無昔日蒙古大軍的剽悍之風了,否則,他們哪會在江南紅巾軍大戰之時袖手旁觀?
更讓人啞然的是,元廷此時仍然沒有估計到朱元璋的實力,仍然以為朱元璋在連續打垮了兩大勢力後,自身傷得也很嚴重,居然還派出一個使者前來,要封朱元璋大官,以此招安這個吳王。
朱元璋對元廷的詔書嗤之以鼻,看都沒有看,就丟到了一邊。但對那個使都,他卻很感興趣。這個使都叫張昶。朱元璋跟張昶聊了幾句話,覺得他是個人才。此時,朱元璋已經在為建國做準備工作。現在他手下戰將頗多,打起仗來,從不缺人手。可等坐擁天下之後,並不需要這些人去喊打喊殺了,而是需要一大批文職官員來處理朝政。所以,他一直留心,隻要碰到個文官,總想把他留在自己的帳下,作日後之用。
張昶雖然很文弱,可是骨子裏很剛硬,說自己是大元之臣,不能在這裏為官,請求返迴大元。但朱元璋不放,硬是把他強行留住。張昶除了口才好之外,也沒有別的辦法,隻得咬著牙留下。
現在朱元璋一舉吞並陳友諒和張士誠兩部,實力大增,軍心大振,已非昔日疲於奔命之態了,他終於也把目光鎖定元廷。
此時,朱元璋已經據有江南,而北方仍然是元朝的勢力範圍,如果光從土地麵積與人口而言,元朝仍然是十分強大的--比陳友諒和張士誠還要強大--如果稍一不慎,仍然可能招致大敗。因此,從何地出兵拉開北伐大幕,是一個大問題。
常遇春認為,大軍直接前進,目標大都。大家覺得常遇春的這個建議氣勢磅礴,隻要大軍過處,元狗無不望風披靡,大都可手到擒來。可朱元璋卻搖了搖頭。
朱元璋每次在別人提出大家都認為是最好的建議時,總是冷靜地搖著他的那顆腦袋。他道:“元廷此時已經膽寒,畏戰情緒頗濃,所以必定結集大軍死守大都。如果我們直接進攻大都,其援兵會四處而來,夾擊我軍。到時,我們屯兵堅城之下,進退不得,局麵將難以收拾。即使僥幸成功,也會兩敗俱傷。所以,不如先剪其手足,再取其腦袋,就輕而易舉了。故此,本王認為,應從山東出兵,掃河南、拔潼關,大都自會變成孤城一座。那時,城中縱有百萬大軍,其軍心也必動搖不穩,不費多少力氣,便可以將其拿下了。”大家一聽,覺得這個辦法果然比常遇春的建議高明許多,都紛紛點頭稱是。
一年後,也就是至正二十七年的十月,朱元璋下令北伐。這次北伐大軍的領軍大將是徐達,副將是常遇春,部隊二十五萬,由淮入河,向山東進發。
當然,還要南征。因為此時朱元璋的勢力範圍隻是在長江中下遊,而福建、兩廣、巴蜀一帶,仍然是大元的天下,所以必須兩麵出擊。現在他的力量已經足夠強大,完全可以南北同時大戰了。
南征的大將是湯和。兩路大軍同時出發,在朱元璋看來,滅元正當其時,取得最後勝利已經沒有什麽懸念了。於是,另一個議題又擺上了桌麵。這個問題就是新政權的建立問題,也就是朱元璋何時當上皇帝的問題。
劉基和李善長知道,此時勸進,是最好的時機。一來,他們原來奉之為首領的小明王韓林兒已死多時,朱元璋已經率大家為之哭悼、守陵好幾個月,也算是仁至義盡了。二來,放眼天下,現在也隻有兩股勢力在你死我活地搏鬥,一股是他們吳國,一個就是大元帝國。雙方已經麵對麵地較量,但在名頭上,吳隻是稱“王”,而元則是皇帝,朱元璋明顯比元帝矮了一截,這對軍心士氣不利。於是,兩人請朱元璋趕快稱帝,誓與元帝拚死到底。
當年朱元璋拿下金陵時,大家都覺得,古都在手,正是上天所授,完全夠著稱皇稱帝的條件,都勸朱元璋當了皇帝。可就是李善長卻力排眾議,認為當時稱帝會引人注目,不但紅巾軍諸部會向他們圍攻,還要招來元廷的圍剿--僅以區區濠、滁再加應天之力,實難抵抗得住大家的群起而攻。朱元璋當時聽得一身冷汗,緊急叫停了這個議題。現在,連李善長都認為,稱帝的時候到了,那就說明是真的到時候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善長和劉基都是善於找理由的大師,根本不費什麽力氣,就讓本來就想稱帝的朱元璋在假裝推辭幾下後,不得不接受建議,同意稱帝。雖然過程看似很曲折,但實際上是進行的很順利的,根本沒有反對意見。
起初朱元璋再三推辭,但群臣死不答應,都跪在地上,不住地叩頭。然後李善長和劉基不斷地跟朱元璋鬥嘴,正反雙方一陣激辯。朱元璋道:“本王揭竿而起,是為黎民百姓著想,皇帝乃天之子,豈是我這個淮右布衣所能擔當的?你們快快住嘴。”
李善長卻道:“這是天命攸歸。王侯將相,豈有種乎?當年胡虜占我中華,竟使上國衣冠,為北胡虜所虐。此非胡虜之能,乃天授也。其後,胡元肆虐,民不聊生,天下英雄揭竿而起。當是之時,江淮之地,皆為豪傑割據。而今,彼時英雄,盡皆倒伏,唯有主公順天應人,獨立揮軍掃元,救民於水火。方今胡元氣數已盡,此上蒼將天下授予主公。主公若不受之,實是違天意、逆民心。”
劉基接著道:“李相國所言極是。”
大家跟著道:“李相國所言極是。”
朱元璋看到李善長連老天也抬出來了,如果再硬撐下去,恐怕連李善長也找不到什麽理由了,當下一臉嚴肅地道:“既如此,稱帝一事就請李相國主持了。”大家一聽,大是高興,都在那裏大叩其頭。
轉眼到了第二年正月,李善長的一切前期工作都準備就緒,定於當月的初四登基。方案送到朱元璋的手中,盡管朱元璋早有思想準備,並老早就盼著這一天的到來,可當他看到這個方案時,也不由兩眼一熱,有點暈乎乎的感覺,諸般往事又不斷湧上心頭。
他並沒有細翻方案中的紙頁,他知道李善長是個細膩的人,經他手所出的方案,哪還用別人再看。他隻是眼睜睜地看著那個裝著方案的錦盒,坐在那裏。
朱元璋已經好久沒有這麽獨自坐著,讓大腦處於休息狀態了。此前,他除了睡覺之外,腦子從沒有停止過運轉。才進應天,立足未穩,張士誠和陳友諒就殺聲震耳而來;之後四處奔波,南北征戰,幾次大戰都麵臨生死存亡,稍一不慎,即招致大敗,永無翻身之日。直到現在,他才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天色向晚,窗外寒風吹來,把窗簾也吹得唿唿作響。宮中太監過來,請吳王用膳,朱元璋轉過頭來,很和善地向太監點了點頭。
那太監一看,不由大為驚訝。他在這裏當差幾年,跟朱元璋打交道也有幾年了,可看到的朱元璋的臉從來都是冷峻無比的。現在居然看到那張臉變得如此和善,不禁那兩腿微微一軟,差點就要趴下,向朱元璋多謝隆恩了。
朱元璋仍然沒有過去用膳。馬夫人又走了過來,朱元璋不用轉頭就知道是馬夫人來了。馬夫人當王後也有幾年了,此時吳王宮中已不似當年那般寒酸,但馬夫人仍然荊釵土布,保持當年本色,全身上下並無富貴人家的珠光寶氣。如果是別的王後,此時走起路來,必定叮當作響,滿耳都是金銀首飾的相碰之聲;而馬夫人的到來,卻隻伴著她那重重的腳步聲。
朱元璋欠了欠身,道:“請夫人也就座了。”
馬夫人長歎一聲:“相公明天就是皇帝了。”
朱元璋點點頭,道:“是,我明天就是皇帝了。十五六年前,我還是皇覺寺裏的小沙彌啊!那時,不但皇帝不敢想,就是吃飽肚子都是大問題。可現在,現在居然就成了皇帝。人生如此,真是誰也難以估量啊!”
馬夫人道:“相公起於布衣,出身比當年漢高祖更加低微;而奪取天下,功成名就之路,卻比漢高祖要順利多了。這都是諸將努力的結果。”
朱元璋笑了笑了,道:“曆來成就大事,都要靠大家的拚搏。”
馬夫人一聽,站了起來,對朱元璋深深一揖,道:“但願相公日後能善待諸將,亦如漢高祖那般。”
朱元璋一聽,不由心頭一震,看了看馬夫人,好久才道:“我自然要與他們有福共享。”
此時,一絲風從窗外吹進,把桌上的燭光搖得忽明忽暗。朱元璋並不看夫人的臉,而是舉目向前,望著那個窗口。他比誰都知道,他手下的這些大將,個個能征善戰,對他更是忠心耿耿,可是他一想到朱標,臉上的肌肉不由抽動了幾下。
朱標是他的長子。當年他正在太平前線作戰,有人來報,夫人生了。當他接到這個消息時,將士們正好攻下太平。攻下太平,是他向應天進發當中最為關鍵的一戰。想不到在這個時候,他們第一個兒子生了下來。那時,他望著湧入城中的將士們,心下大喜,覺得此子真的是為他帶來好運。從此,他對朱標甚是喜愛。
此時,朱標已經十三歲,去年已經立為吳王世子,其繼承人的地位就這樣定了下來。朱元璋是一個很細心的人,他此時就已經開始為他的兒子著想了。
朱標雖然現在年紀不大,但性格卻已經顯現出來。朱元璋少小受盡苦難,其性格倔強冷峻,行事果敢,機變謀略,無不勝人一籌。舉事到現在,每一場最艱苦之戰,必由他親臨前線指揮,方取得最後勝利;再加上那副麵容,隻要在眾將麵前一站,自是威風凜凜,大家無不佩服得五體投地。可是朱標卻一片仁慈之心,對人無不寬厚有加,一點沒有傳承乃父之風,倒是把其母的性格全部繼承了。
他生下之時,朱元璋的事業已經脫離疲於奔命的困境,打開了新的局麵,可以說朱標是長於富貴之中的。朱元璋進入應天之後,雖然軍政事務更加繁忙,但仍然極為關注朱標的成長。他和夫人都認為,要讓他知道今日生活的來之不易,讓他知道創業的艱難,守業的艱辛。於是,在立他為世子的當年,就派他帶著幾個官員迴老家祭祖。
那時,朱標隻有十二歲。臨行前,朱元璋夫婦對朱標進行了一次教育,並布置了一些任務。這次不光去祭祖,而且要他一路深入民間,體察民情,當一個勤儉務實的人。朱標點點頭,一路果然按父母的教導,不管到哪個地方,都先祭城隍,然後考察民情。到了老家,還到處走訪,問他們父親小時候的事情。
他迴到金陵交班之後,父母都很滿意。朱元璋當時真的覺得此子可教。之後,他經常帶著朱標出遊,不斷加以調教。初時看到此子宅心仁厚,覺得很好。可不久,當前線他的虎狼之師捷報頻傳,各路敵人不斷被那些越戰越勇的將領們打得落花流水時,他心中卻開始有了隱憂。
原來有一次,他正拿著塘報,哈哈大笑,轉頭四顧時,恰好看到了朱標。當他看到朱標時,突然止住了大笑。原來此時朱標的臉麵上,一片平和,有如廟中之佛。宅心仁厚固然是會個好君主,可是以後,他這張仁慈的麵容如何能震懾那些滿臉橫肉的將領們?朱元璋不由打了個寒戰。
那天晚上,他翻來覆去睡不著,老是想著這件事。後來,他終於明白,為什麽劉邦要殺那麽多人。趙匡胤雖然不殺什麽人,但也把他們的權力都收了迴去,讓一幹在戰場上如狼似虎的大將們,最後隻能當個土財主。
這時,他隻是隱隱覺得這事很棘手,至於以後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還來不及細思。不過此時,他想到朱標,臉上不由掛起一層凝重之色。
次日,即開始舉行登基大典。所有程序都是經過李善長考證過的,嚴格按照傳統儀式進行。朱元璋身穿龍袍,坐在龍椅上,臉上冷峻依舊。他昭告天下,從今天起,這個國家的國號是“明”,李善長、徐達分任左、右丞相。
其他人也都有所安排,但其中最讓他感覺歉然的是劉基。此時,在他的這個陣營裏,立功最多、人數最大的是濠、滁舊部。這個舊部裏包括了徐達這樣的將軍,因此在論功行賞時,這個集團裏的人最為受益。朱元璋家鄉觀念也極為嚴重,雖然不斷地道“任人唯賢,天下為公”,可心底裏仍然裝著濠州。他甚至曾經想過,就把首都定在鳳陽。
劉基是江浙集團的,與他的關係遠不如濠滁集團。而且,劉基也沒有獨立指揮過千軍萬馬,同時也沒有像李善長那樣做過後勤保障工作,算起來,既不是韓信,也不是蕭何。但他曾多次出奇謀,化解過朱元璋致命的危機,救過朱元璋的性命;而且這幾年來的征討大事,皆有他的參與,堪稱朱元璋手下首屈一指的謀士,故此,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劉基就是張良。
當然,如果僅僅把他當作張良,朱元璋仍然覺得不夠。朱元璋少年窮困,未能上學堂,但他聰明過人,在寺廟日久,很多和尚都是飽學之士,他耳濡目染,亦頗能識文斷字。這些年來,他四處征戰,以天下為己任,更知不學無術以後無以治國治兵,所以對於詩書經史多用心鑽研。
以前,當他讀到劉邦跟張良的關係時,常常恨自己為什麽沒有遇到張良,還曾望著天空,暗問蒼天,帝師何在?哪想到,後來還真的碰到了劉基。他看到劉基第一眼時,心頭就怦然一跳:此吾張子房也。其後,劉基果然出手不凡,數次力排眾議,出謀劃策,為他力挽狂瀾,奠定了今日之局麵。
張良受盡讚美,名傳千古,可是朱元璋翻遍曆史,發現張良的事跡多是虛的,哪有眼前的劉基這麽實實在在。他的一樁一件、一謀一策,都讓自己反敗為勝。所以,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劉基要遠勝於張良。
他本來很想讓劉基當了相國,哪知他請劉基過來,口風還沒有探實,劉基就顧左右而言他了。兩人都聰明絕頂,當然知道對方的心意了。劉基對朱元璋的了解當然很透,可是,朱元璋對劉基居然不想當相國這件事就有點想不通了。這是為什麽呢?難道他真的視功名如糞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