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偉大的多巴胺——大腦也騙人
一、開發大腦中的未知領域
1953年,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動物實驗。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社會心理學家詹姆斯·奧爾茲與彼得·米爾納對一隻小白鼠進行了研究。他們將一個電極深深地植入小白鼠的大腦裏,並通過這種電極刺激其大腦中的某個區域,以此來觀察小白鼠的反應。根據以往實驗的結論,科學家在電擊老鼠腦袋中的某個區域時,它們會感到恐懼,會盡量避免再次受到這樣的傷害。而在奧爾茲與米爾納的實驗中,小白鼠的反應卻是明顯相反的,它不停地迴到籠子裏曾經受過電擊的地方。
這令兩位科學家很不解,為什麽小白鼠會這麽想要被電擊呢?後來,他們觀察到,小白鼠每次想要遠離那個角落時,他們就會用適度的電擊來獎勵一下它,結果,小白鼠迅速爬到籠子的另外一個角落。由此,科學家認為,隻要用電擊作為獎勵,小白鼠就會朝某個方向移動。不久,小白鼠就變成了一個木偶,任由人類操控。
這個實驗很奇妙,出現與以往實驗結論相反的結論。而事實上,奧爾茲與米爾納在試驗中犯了一個錯誤——他們裝錯了電極位置。但也正因為這個小錯誤,大腦中的一個未被開發過的領域被發掘而出——受到刺激後能夠產生強烈快感的領域。
既然刺激該區域會給小白鼠帶去快感,那麽這種快感有多大呢?於是,奧爾茲與米爾納繼續對小白鼠進行實驗。他們給小白鼠禁食24小時,然後再把它放到一根短管的中間位置,而且這根管道的中間都有食物。如果是一般情況下,饑餓的小白鼠一定會奔向短管的兩邊去填飽肚子;但這不是一般情況,因為科學家給小白鼠電擊過。實際情況是,小白鼠一直待在被電擊過的地方,不肯離開。
可見,對於饑餓的小白鼠來說,一堆有保障的食物還是遠遠比不上一次未知的電擊。實驗進行到這裏並未結束。奧爾茲與米爾納在小白鼠的麵前放置了一根杠杆,這根杠杆起到了按鈕的作用,一旦被壓住,小白鼠就會遭到一次電擊。結果,當小白鼠發現了這個功能之後,幾乎每隔5秒就會按壓一次杠杆,直到精疲力竭而死為止;如果把這根杠杆放在電網的兩端,小白鼠每次隻能受到一根杠杆的一次電擊,但是它卻很願意在電網上跑來跑去,毫不在乎被燒焦的爪子,直到再也跑不動了為止。這個結果給奧爾茲與米爾納帶去很大的驚喜,因為他們終於證實這種快感的強大力量。
當然,實驗並不能僅僅局限於動物。美國杜蘭大學的羅伯特·希斯以病人為對象進行了實驗研究。他首先在病人的大腦中植入電極,同時將一個可以控製電極的盒子交給他們。實驗發現,這些病人的表現幾乎和那隻小白鼠沒有區別,他們自己控製電擊的頻率,每分鍾平均下來多達40次;休息的時候,有的病人表示很餓,研究人員為他們帶去食物,而在麵對食物時,他們卻仍舊不願意放下手中的盒子去吃東西。當實驗結束時,研究人員向這些病人發出通知,竟然還遭到了其中一個病人的強烈抗議,其中還有一個病人在電源被切斷之後,還繼續按了200多次按鈕。
看來,不管是小白鼠還是人類,對於這種刺激大家都很喜歡。但事實上,這項實驗在進行時的整體環境遭到了另外一位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麥格尼格爾的質疑。他認為,在希斯進行實驗時並未記錄下那些病人在受到電擊時候的感覺,隻是簡單地推測是因為病人太在乎這種精神上的快感而忽略了食物。其中有一名患有間歇性睡眠症的患者,他在受到電擊時可以保持清醒,而他在描述自己在受到刺激時的感受時說很沮喪,那種近似瘋狂的按鈕行為依舊無法使他獲得想要的滿足感,反而變得焦慮不安。
奧爾茲與米爾納的實驗也是如此,小白鼠為什麽不願停下來,真的是因為感覺相當棒嗎?或者是它的大腦告訴它:隻要再次按下杠杆,奇妙的事情就會發生了?心理學家麥格尼格爾認為,他們發現的其實並不是快感中心,而是被神經科學家稱為“獎勵係統”的區域,這個區域是人腦中最為原始的動力係統中的一個部分,通過逐漸進化,促使人們去消耗體能。正如小白鼠在每個角落裏跑來跑去,不惜放棄食物、燒焦爪子也依舊要追求電擊一般。這是大腦在撒謊,它一次又一次地發出信號說“再來一次吧,這會使感覺非常棒!”
類似於電擊帶去的快感,在生活中其實比比皆是。那麽,為什麽“獎勵係統”會帶來這種感覺呢?這還是由於那些能夠帶給人們“獎勵”的機會。比如咖啡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當大腦接受到這些信號,就會釋放出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神經遞質,而這種神經遞質也會告訴大腦它們要怎麽樣才能讓目的達成。研究證實,大量的多巴胺並不會產生快樂的感覺,而類似於一種激勵,使人們為之著迷,並很樂意為了獲得這樣的感覺而努力。
現代社會的浮躁,科技的發達,人們及時行樂的思想已然形成,再加上這種原始激勵係統的影響,人們就很容易變成多巴胺的奴隸。心理學家指出,現代科技中也不乏這種現象,人們每天不斷地上網,不斷地更新空間,不斷地查看自己的手機,很多遊戲愛好者還不斷地打遊戲……這都是因為大腦在告訴你,“再來一次吧,你將獲得意外的收獲。”但為什麽那隻小白鼠會死去?這是件很令人感到恐懼的事情。無獨有偶,廣州一名22歲男子因熬夜上網打遊戲,睡眠嚴重不足,抵抗力下降,肺結核病毒乘虛而入,奪走了他年輕的生命。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是欲望奪去了他們的生命。
由多巴胺帶來的欲望會殺死人,可沒有多巴胺似乎也不行。誘惑麵前如果人人都能夠理性克製,那麽這個世界上將會少了很多色彩,包括愛情也將不複存在。醫學上有一種叫做帕金森的神經退化疾病,正是由於腦細胞中多巴胺的缺少引起的。醫師為帕金森病症患者開的標準處方就是左旋多巴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分別用來幫助患者的大腦產生多巴胺與刺激大腦中的多巴胺腺體。這種藥物的副作用就是導致多巴胺的增多,出現難以控製的副作用,比如,食欲增強,開始不分晝夜地暴飲暴食;煙癮難以抵製,毒癮無法控製等。
但很多時候,多巴胺作用下的行為看起來也並沒有那麽邪惡,比如你看到打折減價的商品出售,於是動了心,結果一大包東西買下來,你發現你的信用卡已經透支了;再比如正在減肥的人忽然在街邊看到冰淇淋店,多巴胺暗示你那有多麽美味,於是你為了暫時的快樂而放棄了減肥目標。可實際上,多巴胺所帶來的“獎勵”中壓力與快樂是參半的。人們之所以隻能感受到快樂,是因為多巴胺讓人們追尋快樂,在追尋的過程中即便覺得不快樂,那也是可以被忽略不計的。
研究人員展開了實驗,他們在想要吃巧克力的女士們身上看到了壓力與快樂的並存。當巧克力出現在女士們的麵前時,她們表示感到吃驚,內心感覺既快樂又擔憂,因為看到了想要的東西感到快樂,但又因為無法得到而感到擔憂,甚至焦慮。這就說明,那些被我們渴望的東西,能夠為我們帶來快樂,同樣也帶來壓力,這也是多巴胺的兩麵性。比如作者的一位朋友告訴作者,她經常看電視劇看到淩晨兩三點才睡覺,作者問:“你白天還要上班呢,這樣受得了嗎?”她迴應說:“難受死了,我也沒打算看那麽晚,可每次時間都好像過得很快……”
作者分析,電視劇本身的“魅力”要比電影、網頁強得多,一集接著一集,那麽有連貫性的精彩劇情,真是讓人欲罷不能,即使她知道明天還要早起上班,即便那個時候已經過了零點,有個聲音在說應該休息了,但是大腦可不這麽認為,它甚至開始暗示她“再看一集吧,劇情會更加精彩!”在這種循環往複的暗示中,直到她堅持不了,昏昏欲睡為止。大腦騙了她,在那些短暫的快樂與精彩中,她其實還在體驗著不被感知的壓力,而白天因為睡眠不足帶去的壓力更大。
這不禁再次使作者想起那隻不停按動杠杆的小白鼠,奧爾茲與米爾納在觀察小白鼠時錯誤地認為,小白鼠在電網上跑來跑去是為了尋求被電擊的快感,而實際上它隻是受到了多巴胺的刺激,“享受”尋求快感的過程。
二、從多巴胺製造的體係中解脫出來
康奈爾大學食物和品牌實驗室主任布萊恩·文森克經過研究發現,電影院中特供的爆米花香氣撲鼻,它的樣子與包裝也令消費者難以自持,所以爆米花很快就成為看電影的人必不可少的電影“調味劑”。後來,他要求電影院旁邊的售貨人員向顧客出售14天之前生產的爆米花,想看看這些消費者會不會依舊聽從多巴胺的召喚。結果等電影結束後,很多消費者都來抱怨說爆米花的味道太難以下咽了,它們似乎是泡過水的,讓人覺得惡心。但卻沒有人痛罵售貨員,更沒有人要求退款,盡管他們抱怨,但爆米花還是被咽進了肚子裏。實驗表明,人們有時候寧願相信多巴胺神經元,而不是自己的味覺。
很多人不相信,難道連食物的好壞都感覺不出來了麽?沒錯,不是味覺出了問題,而是多巴胺神經元作出的獎勵承諾太誘人了。就像一個暴飲暴食者,即使胃部發出已經飽脹的信號,可嘴巴卻不這麽認為,它很享受並依舊不想停止進食。而我們屈從於多巴胺的後果就是使欲望更加膨脹,不斷地想要得到更多的東西,最終接近崩潰的邊緣。我們會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難以自控,甚至越來越感到不滿和失望,因為多巴胺承諾的獎勵並未兌現。
所以,隻要我們意識到這隻是大腦的一個騙局,那麽一切就都解決了。比如我們可以在即將行動的時候慢下來,強迫大腦一邊去感受現實狀況,一邊去期待快樂、幸福和滿足,慢慢結束壓力帶來的痛苦。比如當暴飲暴食的人胃已經飽了,但卻無法讓嘴巴停止的時候,就可以嚐試著放慢進食的速度,開始去細細品嚐,就會發現實際的味道遠遠比不上它們看上去的色澤、形狀或包裝。這種方式獲得了研究人員的認可,因為他們也發現,如果有意識地控製飲食,那麽一段時間以後自控力就會增強,並且食量、壓力、焦慮等壞情緒也都會有所緩解。
對於那些有購物狂傾向的人,這種方法也比較適用。調查發現,很多購物者在購物結束之後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不悅,甚至焦慮,而購物之前的那種興奮卻難以維持;有的人在發現自己選購的商品並不如預期中的好時,會感到無比的失落,甚至氣憤。可以說,大多數熱愛購物的人都很享受購物之前的那種興奮感,包括在選購商品時的新鮮勁兒,卻往往在購物結束後才發覺這種由多巴胺一手打造的獎勵係統並不誠信。因此,隻要我們理性地明白這一點,我們不妨試著不要帶太多錢在身上,或者將信用卡或銀行卡放在家裏,想想每次為了那短暫的興奮感而付出的代價,或許自控力就會加強一點。有網癮的人可以仔細感受一下自己在放縱時候的心理感受,再與現實相對比,看看兩者是否相符——你是不是如期獲得了大腦承諾的“獎勵”,如果沒有,那就應該及時清醒了。
偉大的多巴胺——大腦也騙人
一、開發大腦中的未知領域
1953年,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動物實驗。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社會心理學家詹姆斯·奧爾茲與彼得·米爾納對一隻小白鼠進行了研究。他們將一個電極深深地植入小白鼠的大腦裏,並通過這種電極刺激其大腦中的某個區域,以此來觀察小白鼠的反應。根據以往實驗的結論,科學家在電擊老鼠腦袋中的某個區域時,它們會感到恐懼,會盡量避免再次受到這樣的傷害。而在奧爾茲與米爾納的實驗中,小白鼠的反應卻是明顯相反的,它不停地迴到籠子裏曾經受過電擊的地方。
這令兩位科學家很不解,為什麽小白鼠會這麽想要被電擊呢?後來,他們觀察到,小白鼠每次想要遠離那個角落時,他們就會用適度的電擊來獎勵一下它,結果,小白鼠迅速爬到籠子的另外一個角落。由此,科學家認為,隻要用電擊作為獎勵,小白鼠就會朝某個方向移動。不久,小白鼠就變成了一個木偶,任由人類操控。
這個實驗很奇妙,出現與以往實驗結論相反的結論。而事實上,奧爾茲與米爾納在試驗中犯了一個錯誤——他們裝錯了電極位置。但也正因為這個小錯誤,大腦中的一個未被開發過的領域被發掘而出——受到刺激後能夠產生強烈快感的領域。
既然刺激該區域會給小白鼠帶去快感,那麽這種快感有多大呢?於是,奧爾茲與米爾納繼續對小白鼠進行實驗。他們給小白鼠禁食24小時,然後再把它放到一根短管的中間位置,而且這根管道的中間都有食物。如果是一般情況下,饑餓的小白鼠一定會奔向短管的兩邊去填飽肚子;但這不是一般情況,因為科學家給小白鼠電擊過。實際情況是,小白鼠一直待在被電擊過的地方,不肯離開。
可見,對於饑餓的小白鼠來說,一堆有保障的食物還是遠遠比不上一次未知的電擊。實驗進行到這裏並未結束。奧爾茲與米爾納在小白鼠的麵前放置了一根杠杆,這根杠杆起到了按鈕的作用,一旦被壓住,小白鼠就會遭到一次電擊。結果,當小白鼠發現了這個功能之後,幾乎每隔5秒就會按壓一次杠杆,直到精疲力竭而死為止;如果把這根杠杆放在電網的兩端,小白鼠每次隻能受到一根杠杆的一次電擊,但是它卻很願意在電網上跑來跑去,毫不在乎被燒焦的爪子,直到再也跑不動了為止。這個結果給奧爾茲與米爾納帶去很大的驚喜,因為他們終於證實這種快感的強大力量。
當然,實驗並不能僅僅局限於動物。美國杜蘭大學的羅伯特·希斯以病人為對象進行了實驗研究。他首先在病人的大腦中植入電極,同時將一個可以控製電極的盒子交給他們。實驗發現,這些病人的表現幾乎和那隻小白鼠沒有區別,他們自己控製電擊的頻率,每分鍾平均下來多達40次;休息的時候,有的病人表示很餓,研究人員為他們帶去食物,而在麵對食物時,他們卻仍舊不願意放下手中的盒子去吃東西。當實驗結束時,研究人員向這些病人發出通知,竟然還遭到了其中一個病人的強烈抗議,其中還有一個病人在電源被切斷之後,還繼續按了200多次按鈕。
看來,不管是小白鼠還是人類,對於這種刺激大家都很喜歡。但事實上,這項實驗在進行時的整體環境遭到了另外一位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麥格尼格爾的質疑。他認為,在希斯進行實驗時並未記錄下那些病人在受到電擊時候的感覺,隻是簡單地推測是因為病人太在乎這種精神上的快感而忽略了食物。其中有一名患有間歇性睡眠症的患者,他在受到電擊時可以保持清醒,而他在描述自己在受到刺激時的感受時說很沮喪,那種近似瘋狂的按鈕行為依舊無法使他獲得想要的滿足感,反而變得焦慮不安。
奧爾茲與米爾納的實驗也是如此,小白鼠為什麽不願停下來,真的是因為感覺相當棒嗎?或者是它的大腦告訴它:隻要再次按下杠杆,奇妙的事情就會發生了?心理學家麥格尼格爾認為,他們發現的其實並不是快感中心,而是被神經科學家稱為“獎勵係統”的區域,這個區域是人腦中最為原始的動力係統中的一個部分,通過逐漸進化,促使人們去消耗體能。正如小白鼠在每個角落裏跑來跑去,不惜放棄食物、燒焦爪子也依舊要追求電擊一般。這是大腦在撒謊,它一次又一次地發出信號說“再來一次吧,這會使感覺非常棒!”
類似於電擊帶去的快感,在生活中其實比比皆是。那麽,為什麽“獎勵係統”會帶來這種感覺呢?這還是由於那些能夠帶給人們“獎勵”的機會。比如咖啡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當大腦接受到這些信號,就會釋放出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神經遞質,而這種神經遞質也會告訴大腦它們要怎麽樣才能讓目的達成。研究證實,大量的多巴胺並不會產生快樂的感覺,而類似於一種激勵,使人們為之著迷,並很樂意為了獲得這樣的感覺而努力。
現代社會的浮躁,科技的發達,人們及時行樂的思想已然形成,再加上這種原始激勵係統的影響,人們就很容易變成多巴胺的奴隸。心理學家指出,現代科技中也不乏這種現象,人們每天不斷地上網,不斷地更新空間,不斷地查看自己的手機,很多遊戲愛好者還不斷地打遊戲……這都是因為大腦在告訴你,“再來一次吧,你將獲得意外的收獲。”但為什麽那隻小白鼠會死去?這是件很令人感到恐懼的事情。無獨有偶,廣州一名22歲男子因熬夜上網打遊戲,睡眠嚴重不足,抵抗力下降,肺結核病毒乘虛而入,奪走了他年輕的生命。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是欲望奪去了他們的生命。
由多巴胺帶來的欲望會殺死人,可沒有多巴胺似乎也不行。誘惑麵前如果人人都能夠理性克製,那麽這個世界上將會少了很多色彩,包括愛情也將不複存在。醫學上有一種叫做帕金森的神經退化疾病,正是由於腦細胞中多巴胺的缺少引起的。醫師為帕金森病症患者開的標準處方就是左旋多巴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分別用來幫助患者的大腦產生多巴胺與刺激大腦中的多巴胺腺體。這種藥物的副作用就是導致多巴胺的增多,出現難以控製的副作用,比如,食欲增強,開始不分晝夜地暴飲暴食;煙癮難以抵製,毒癮無法控製等。
但很多時候,多巴胺作用下的行為看起來也並沒有那麽邪惡,比如你看到打折減價的商品出售,於是動了心,結果一大包東西買下來,你發現你的信用卡已經透支了;再比如正在減肥的人忽然在街邊看到冰淇淋店,多巴胺暗示你那有多麽美味,於是你為了暫時的快樂而放棄了減肥目標。可實際上,多巴胺所帶來的“獎勵”中壓力與快樂是參半的。人們之所以隻能感受到快樂,是因為多巴胺讓人們追尋快樂,在追尋的過程中即便覺得不快樂,那也是可以被忽略不計的。
研究人員展開了實驗,他們在想要吃巧克力的女士們身上看到了壓力與快樂的並存。當巧克力出現在女士們的麵前時,她們表示感到吃驚,內心感覺既快樂又擔憂,因為看到了想要的東西感到快樂,但又因為無法得到而感到擔憂,甚至焦慮。這就說明,那些被我們渴望的東西,能夠為我們帶來快樂,同樣也帶來壓力,這也是多巴胺的兩麵性。比如作者的一位朋友告訴作者,她經常看電視劇看到淩晨兩三點才睡覺,作者問:“你白天還要上班呢,這樣受得了嗎?”她迴應說:“難受死了,我也沒打算看那麽晚,可每次時間都好像過得很快……”
作者分析,電視劇本身的“魅力”要比電影、網頁強得多,一集接著一集,那麽有連貫性的精彩劇情,真是讓人欲罷不能,即使她知道明天還要早起上班,即便那個時候已經過了零點,有個聲音在說應該休息了,但是大腦可不這麽認為,它甚至開始暗示她“再看一集吧,劇情會更加精彩!”在這種循環往複的暗示中,直到她堅持不了,昏昏欲睡為止。大腦騙了她,在那些短暫的快樂與精彩中,她其實還在體驗著不被感知的壓力,而白天因為睡眠不足帶去的壓力更大。
這不禁再次使作者想起那隻不停按動杠杆的小白鼠,奧爾茲與米爾納在觀察小白鼠時錯誤地認為,小白鼠在電網上跑來跑去是為了尋求被電擊的快感,而實際上它隻是受到了多巴胺的刺激,“享受”尋求快感的過程。
二、從多巴胺製造的體係中解脫出來
康奈爾大學食物和品牌實驗室主任布萊恩·文森克經過研究發現,電影院中特供的爆米花香氣撲鼻,它的樣子與包裝也令消費者難以自持,所以爆米花很快就成為看電影的人必不可少的電影“調味劑”。後來,他要求電影院旁邊的售貨人員向顧客出售14天之前生產的爆米花,想看看這些消費者會不會依舊聽從多巴胺的召喚。結果等電影結束後,很多消費者都來抱怨說爆米花的味道太難以下咽了,它們似乎是泡過水的,讓人覺得惡心。但卻沒有人痛罵售貨員,更沒有人要求退款,盡管他們抱怨,但爆米花還是被咽進了肚子裏。實驗表明,人們有時候寧願相信多巴胺神經元,而不是自己的味覺。
很多人不相信,難道連食物的好壞都感覺不出來了麽?沒錯,不是味覺出了問題,而是多巴胺神經元作出的獎勵承諾太誘人了。就像一個暴飲暴食者,即使胃部發出已經飽脹的信號,可嘴巴卻不這麽認為,它很享受並依舊不想停止進食。而我們屈從於多巴胺的後果就是使欲望更加膨脹,不斷地想要得到更多的東西,最終接近崩潰的邊緣。我們會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難以自控,甚至越來越感到不滿和失望,因為多巴胺承諾的獎勵並未兌現。
所以,隻要我們意識到這隻是大腦的一個騙局,那麽一切就都解決了。比如我們可以在即將行動的時候慢下來,強迫大腦一邊去感受現實狀況,一邊去期待快樂、幸福和滿足,慢慢結束壓力帶來的痛苦。比如當暴飲暴食的人胃已經飽了,但卻無法讓嘴巴停止的時候,就可以嚐試著放慢進食的速度,開始去細細品嚐,就會發現實際的味道遠遠比不上它們看上去的色澤、形狀或包裝。這種方式獲得了研究人員的認可,因為他們也發現,如果有意識地控製飲食,那麽一段時間以後自控力就會增強,並且食量、壓力、焦慮等壞情緒也都會有所緩解。
對於那些有購物狂傾向的人,這種方法也比較適用。調查發現,很多購物者在購物結束之後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不悅,甚至焦慮,而購物之前的那種興奮卻難以維持;有的人在發現自己選購的商品並不如預期中的好時,會感到無比的失落,甚至氣憤。可以說,大多數熱愛購物的人都很享受購物之前的那種興奮感,包括在選購商品時的新鮮勁兒,卻往往在購物結束後才發覺這種由多巴胺一手打造的獎勵係統並不誠信。因此,隻要我們理性地明白這一點,我們不妨試著不要帶太多錢在身上,或者將信用卡或銀行卡放在家裏,想想每次為了那短暫的興奮感而付出的代價,或許自控力就會加強一點。有網癮的人可以仔細感受一下自己在放縱時候的心理感受,再與現實相對比,看看兩者是否相符——你是不是如期獲得了大腦承諾的“獎勵”,如果沒有,那就應該及時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