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民濟官”固然可恨,“殺官濟民”更不可取。俗話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身為老板或高層管理者的人,一定要養成“謹慎行事”的習慣。

    世界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老板—一種是“極端官僚主義者”,他們往往過於輕信“中層幹部”之言,幫著中層“欺負”基層員工;還有一種是“極端民主主義者”,這些人往往表現得過於“親民”,總認為“真理掌握在老百姓手中”,常常幫著基層員工“欺負”中層。

    我稱前者為“殺民濟官”,後者為“殺官濟民”。

    這兩種管理方式都是有失偏頗的。

    曾幾何時,“殺民濟官”是一種主流—好歹是個什麽“鳥官”,就會自以為“了不起”,整天“訓完這個罵那個”,“橫”得不行。基層員工礙於老板在為其“撐腰”,隻能“敢怒而不敢言”。

    但隨著時代的變化,不知從何時起,“風氣”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這迴“官”與“民”的位置“顛倒”了過來—一些老板或高級管理者們過於重視“基層的聲音”,隻要基層反映中層的問題,他們就會立刻把中層叫過來猛“尅”一頓,為基層員工“做主”。直弄得企業的中層幹部在他們的下屬麵前“灰頭土臉”,形如“過街老鼠”,再也不敢放手管理。

    其實說句實在話,我認為:“殺官濟民”的危害往往比“殺民濟官”更甚之。原因也很簡單,“中層”是任何一種組織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承上啟下”,既擔負了落實“高層”意誌的義務,又承擔了組織與管理“基層員工”進行具體操作的責任。它就像一個承載著企業前途與命運的齒輪,隻要出現“故障”,企業這架龐大的“機器”就會頃刻間崩壞。

    所以,對我們的中層幹部,老板與高層管理者一定要倍加珍惜與嗬護,萬萬不可輕易地傷害。

    但是,偏偏有許多老板與高層管理者不明白這一點,或者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他們總是喜歡在中層幹部的下屬麵前訓斥,甚至是“痛斥”中層—一方麵可能是為了顯示一下他們有多“民主”(“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嘛!);一方麵可能就是為了顯示(也許說“顯擺”才對)他們的“權威”。通過這種“炫耀”,讓基層員工好好“開開眼”—你們看,別看這些人平時在你們麵前“耀武揚威”,事兒事兒地像個“官兒”似的,在我麵前還不跟個“三孫子”似的乖乖“挨罵”?誰也別忘了,這家企業真正的“頭兒”是我!

    一句話,他們是刻意這麽做的。而且絲毫不覺得有什麽不妥,真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這樣的老板和高層管理者實在是“昏庸”得可以!

    但他們遲早有一天會得到報應—隻要他們一天不改掉這種“殺官濟民”的行事作風,久而久之,中層幹部就會變得不敢管事,也不願管事,整個“中間管理層”就會逐漸老化、鈍化、並最終失去其應有的功能。而中層的“機能失調”必然會帶來企業整體的衰退,直至最終滅亡。

    其實說起來,“民”中也會偶爾有“刁民”的。隻要中層大膽管理,就必然會在某些方麵或某些事情上“得罪”基層員工,有些人自然會“心生不滿”。這時,如果他們能夠“幸運地”碰到一位“重視民意”的“好老板”,當然不會忘記抓住這個大好時機“參上一本”。而且,人隻要做事,難免也會有“失誤”或“不得體”的地方。如果僅僅因為如此,老板們就會立即遷怒於中層,迫不及待地“為民伸冤”的話,就極容易掉入某些“刁民”的圈套,幫助他們達到“泄私憤”的目的,實在是難說明智。

    退一萬步講,即使我們的中層真有不對的地方,確實應該批評,也應該盡量注意批評的方式與方法,千萬不要過分刺傷他們的自尊心。尤其重要的是,一定要充分顧及他們在自己下屬麵前的“麵子”與“權威”,切忌在其下屬員工麵前對其進行激烈的,不留情麵的“訓斥”。

    你要明白,如果讓你的中層在其下屬麵前“顏麵盡失”的話,他們就會逐漸失去在員工中的“威信”與“話語權”,甚至成為員工的“笑柄”。這樣做不但會極大地傷害中層的工作積極性,而且會極大地妨礙到他的團隊的執行力,從而最終貽害公司的整體利益。

    總而言之—“殺民濟官”固然可恨,“殺官濟民”更不可取。

    俗話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身為老板或高層管理者的人,一定要養成“謹慎行事”的習慣。遇事切勿輕下,或妄下判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麽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勇並收藏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麽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