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
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麽管 作者:南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句話,“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的終極含義就是—拒絕“0”。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說的是,飯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凡事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才能達到最後的目標。
但在現實生活中,“完美主義者”可謂多矣!—“這事兒條件不具備不如不幹!”“要不就不幹,幹就幹到最好!”
這種想法對不對?當然對!有氣魄!有個性!
但是,也會有一個很大的陷阱存在。“條件不具備”的事兒、“有可能幹不到最好”的事兒,是不是就不用幹了(或是,還是以不幹為好)?
答案是否定的。理由也很充分。盡管“要不就不幹,幹就幹好”是一句“豪氣衝天”的壯語,但現實生活中也給很多“懶人”提供了逃避“做事”的避風港—一年來什麽都沒幹,不是因為我“懶”,而是因為我沒有“百分之百幹好”的把握,因為“要不就不幹,幹就幹到最好”是我的“信仰”,所以幹脆什麽都沒幹。聽到這句話,還能大讚其“有個性”、“有原則”的人,不是腦袋進水了,恐怕就是腦袋讓門擠壞了。
如果用“100”這個數字來表示一件事情的“完美度”,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能做到“100”的事情其實真的很少(無論是多麽“完美主義”的人都很難做到,或至少很難經常性地做到)。但日子總要一天一天過,事情總要一件一件做。因此,隻要不是“0”就絕對值得一做。哪怕隻有“1”,做100次也就可以達到100(同樣地,哪怕每次隻有“0.1”,做1000次也就有了“100”)。但如果你因為不是“100”而放棄100次“做”的嚐試,同時嘲笑那個每次隻能做到“1”的人的話,可能當人家已經達到“100”的時候,你仍然是“0”。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很有可能當你終於碰到一件你認為可以做到“100”的事時,真做下來,結果卻並不一定盡人意,可能會遠遠少於“100”,甚至反而有可能是“0”,那你可真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變成徹頭徹尾的“竹籃打水”了。這種結果才真正堪稱“貽笑大方”。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雖然絕對接受不了“0”這種結果(因為“0”就意味著“什麽都不做”,沒有任何生產性與建設性,純粹意味著生命的浪費),但是可以接受“負數”。因為“負數”起碼意味著你“做了”,隻不過“不成功”而已。但沒關係,你的收獲不會是“0”,因為你至少收獲了“經驗”與“教訓”,它們能確保你下一次的“成功”。
說一千道一萬,“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的終極含義就是:拒絕“0”。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說的是,飯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凡事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才能達到最後的目標。
但在現實生活中,“完美主義者”可謂多矣!—“這事兒條件不具備不如不幹!”“要不就不幹,幹就幹到最好!”
這種想法對不對?當然對!有氣魄!有個性!
但是,也會有一個很大的陷阱存在。“條件不具備”的事兒、“有可能幹不到最好”的事兒,是不是就不用幹了(或是,還是以不幹為好)?
答案是否定的。理由也很充分。盡管“要不就不幹,幹就幹好”是一句“豪氣衝天”的壯語,但現實生活中也給很多“懶人”提供了逃避“做事”的避風港—一年來什麽都沒幹,不是因為我“懶”,而是因為我沒有“百分之百幹好”的把握,因為“要不就不幹,幹就幹到最好”是我的“信仰”,所以幹脆什麽都沒幹。聽到這句話,還能大讚其“有個性”、“有原則”的人,不是腦袋進水了,恐怕就是腦袋讓門擠壞了。
如果用“100”這個數字來表示一件事情的“完美度”,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能做到“100”的事情其實真的很少(無論是多麽“完美主義”的人都很難做到,或至少很難經常性地做到)。但日子總要一天一天過,事情總要一件一件做。因此,隻要不是“0”就絕對值得一做。哪怕隻有“1”,做100次也就可以達到100(同樣地,哪怕每次隻有“0.1”,做1000次也就有了“100”)。但如果你因為不是“100”而放棄100次“做”的嚐試,同時嘲笑那個每次隻能做到“1”的人的話,可能當人家已經達到“100”的時候,你仍然是“0”。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很有可能當你終於碰到一件你認為可以做到“100”的事時,真做下來,結果卻並不一定盡人意,可能會遠遠少於“100”,甚至反而有可能是“0”,那你可真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變成徹頭徹尾的“竹籃打水”了。這種結果才真正堪稱“貽笑大方”。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雖然絕對接受不了“0”這種結果(因為“0”就意味著“什麽都不做”,沒有任何生產性與建設性,純粹意味著生命的浪費),但是可以接受“負數”。因為“負數”起碼意味著你“做了”,隻不過“不成功”而已。但沒關係,你的收獲不會是“0”,因為你至少收獲了“經驗”與“教訓”,它們能確保你下一次的“成功”。
說一千道一萬,“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的終極含義就是:拒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