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朦......這個名字已經很多年不能被提及了。如今再提,沈柏良竟然感覺有了一種陌生的情緒。這個名字,那一張臉,要在他的腦海中過渡好一會才會慢慢令他迴憶到過去那段算是短暫的記憶。包括當年的疲倦和無奈,在如今的沈柏良的記憶中,都夾帶了前世的味道。
這種前世的味道,實在是令人非常恍惚的。沈柏良恍惚了好一會,才慢慢迴過神來。
一迴神,首先不是感傷,而是質問。
沈柏良質問青銘:“所以呢?你是故意的嗎?白老師?”
沈柏良看一眼青銘,講:“你是故意讓容城跟著容若一起去鬼界的嗎?當然,跟著去這個要求是容城提的,但是我相信,如果白老師當時提出反對,容城是不會執意前往的......迴想一下當時你痛快答應的時候,容城確實表現出了意外。這樣就表示,容城當時是沒有把握你會同意的,他不過是在試探一番罷了。容城的試探,一半是帶著對容若的擔心,另外一半,其實他也好奇。少年人嘛,沒有那麽多忌諱,最不懼談論和直麵生死,鬼界鬼界,首先看到的就是新鮮。”
沈柏良平靜看了一眼青銘,青銘的表情不變,看不出來是否能夠印證沈柏良猜測是否正確的任何端倪。
沈柏良越往這方麵想,越是有些警惕:“容城的那一支旁支,是落在當年先祖容安的名下的。雖然現在容氏分成很多旁支,可是其實在先祖時候經曆過斷層,容氏隻剩當年那位續層的先祖,所以所有不管是如何分的,其實都是同一家。但是分了就是分了。而容家當年,以分支不同,所代表能力和職責也不同。容城那一支,就是主審判的。所以容城最不喜離朱,也不是什麽意外和值得奇怪的事情。”
容氏主審判的旁支,能審判什麽?當然是鬼。容氏和離朱積怨很深,哪怕到斷層之時也是矛盾不斷。那種積怨不但沒有隨著容氏斷層趁機做了個默認的了斷,反而怨上加怨。連續層的那位先祖也被離朱坑害不小。新仇不小,又發現了舊恨,冤冤相報,根本了不得。
否則,那位先祖為何要重啟審判的分支呢?不就是因為有著因果關係嗎?
容城對離朱的恨意隻怕是刻入基因的。不見離朱還好,見了離朱,自然本能激發恨意。沈柏良就算是沒有親眼所見,也能想見,容城絕對不會給沈朦任何好臉色。
而這一切的衝突,都是青銘造成的。
問一句是否故意,有錯嗎?
青銘難道不應該迴一句,給個交代嗎?
青銘迴到陽世提及沈朦,明顯是不打算鬼界事情鬼界了。既然如此,大家攤開了講個清楚。該算賬算賬,該解惑解惑。
如今沈柏良需要解惑:“所以白老師,您是單獨帶了容城去見了沈朦,還是無意中,讓兩個孩子遇到了沈朦?”
沈柏良既然提出疑惑,那青銘就負責解惑,青銘態度淡然:“我當時帶容城去見沈朦,其實並不是故意針對沈朦,而是針對容城......鬼界死了一個孟婆,我懷疑是容城所為。”
沈柏良質疑:“容城?容城殺孟婆?那孟婆又不是離朱,容城有什麽理由殺他?”
青銘迴答:“這我暫時就不知道。那位被害的孟婆來鬼界的時間比我早得多,我並不太了解他的前世。但是,能殺亡靈的,除了鬼魅自身,隻有容氏。”
“而且......”青銘話沒說完,陷入一種不明情緒的沉思,但是這種情緒很短,立刻就出來了,“而且我覺得容若也脫不了關係。”
沈柏良覺得好笑:“你告訴我,我的指路人和他的哥哥涉嫌謀殺亡魂?你覺得,我能做什麽?”
青銘笑一下,說:“你當然是不信的。”
“既然知道我不信,你卻要對我說?”沈柏良露出一個嘲諷的笑意,“容若才十五歲,而容城,剛剛開眼,對一切尚且懵懂不知,你卻告訴我,一個剛剛開眼的十九歲的小孩,先是對一個陌生的離朱起了殺心,再後來,幹脆是先殺了孟婆?”
沈柏良靠坐在椅背上,眼睛直直盯著青銘,嘴角明明在笑,眼神中卻透漏著比嘴角更加明顯的諷刺:“容城十九歲。他是我負責接迴國的。在這之前,我了解了他所有的成長經曆,到他這一代,他的爺爺,他的父親,已經曆經兩代的指路人空缺。所有他父親根本沒有指望他們家這一代的三個小孩有任何一個人可能會有機會開眼。何況他父親還取了當地的女子。容城是個混血。甚至不是純粹的華人血統。他沒有受過任何一點關於容氏的訓練,論及自衛和格鬥能力,他都打不過他十五歲的弟弟。”
沈柏良說:“一個十九歲的,沒有接受過任何格鬥訓練的大學生,在你的眼皮子底下,輕而易舉殺掉了一個孟婆?如果是真的,你們鬼界要不要反省一下?鬼也太好殺了吧?”
沈柏良的口才了得。
青銘之前聽容嘉嘉講過,沈家和衛家的事情,衛家專門負責交際公關,沈柏良的母親衛微微當年就十分喜歡交際,衛微微在澳洲總是發起晚宴,不是簡單的吃吃喝喝,而是以交際為主。把一切想要溝通的人聚集在一起,說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而沈柏良,完美繼承了衛微微的能力。
如今也是。三兩句話,就把鍋完完整整扣了迴去。還順道把容城摘得幹淨。
青銘苦笑,說:“你不必如此緊張。容氏殺鬼並不任何法律可以規定如何如何。鬼界沒有律法,一切懲處都依引路者而定。如今鬼界孟婆歸了沈朦。他若是順利,大概可以等到你。”
青銘問沈柏良:“你還想見他嗎?見沈朦。”
青銘問的直接,沈柏良迴答的也直接:“可以見,也可以不見。就像你說的,鬼界沒有律法,說明容氏殺鬼會觸及不該觸及之事。而陽間也沒有律法,表明,任何一個枉死靈魂容氏都有責任令其迴生。”
沈柏良不光要摘容城,連沈安良也要跟著提溜出來:“我相信我弟弟當年如果見到的沈朦如果是枉死,定然會盡力再試試。可是沈朦當年是尋短見的。我們沈家是容家的掌燈人,指路人如何痛恨離朱,掌燈人不可能不知道。不管安良再如何不盡責,這種事情都是明明白白心知肚明的。一個人想活,是非常困難的。一輩子可能就那麽一次機會。可是一個人想死,簡直太容易了。沈朦尋短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當年已經陷入了一種不可自拔的惡性循環中。我不知道他想用尋短來換迴什麽,或者想要得到什麽,難道會是我嗎?”
沈柏良問的直接又困惑:“難道真的是我嗎?當年,如果我迴應了沈朦的感情,他就不會去尋短見了嗎?他就會積極向上找到自己更好的人生了嗎?他會不會出了這個惡性循環,轉頭又跳進另外一個循環裏去?他會不會開始質疑我?質疑我對他的感情?會不會糾結,我到底真心,還是被他的尋短見給觸動?他會不會?”
沈柏良看著這一句不短話結尾全是一通的質問,可是這質問中本就飽含答案。不需要青銘迴答,沈柏良也不需要等來迴答。
沈柏良歎氣,第一次對一個尚且算是陌生的對象吐露當年的心思,說:“我當年知道沈朦自殺。心情很是不好受。這種不好受,除了難過,還有一些怒其不爭的恨意在裏麵。”
以沈柏良的經曆和他的母親衛微微的故事,都在告訴沈柏良,愛情永遠都不能夠成為一個人一生的全部。愛情最好的態度就是錦上添花,而絕對並非是雪中送炭。人生的所有,包括金錢,愛情,友誼,這些越是虛幻的東西,越如手中的細沙,握的越緊越用力,越容易從指縫中流逝。
力度,空間,分寸,是永恆不變的爭論話題。對待愛情,對待愛人要如何去做呢?是費盡心機的追求?還是如孔雀開屏那樣的求偶,還是勢均力敵的博弈,亦或者是絕對的自由和遠方?愛一個人,是如此複雜的話題。可以無私無我到為了對方放棄生命,又自私自利到想要把一個自由的人永遠捆綁在身邊。
沈柏良從來不懂。他一個無意中的雪中送炭的舉動。居然可以被一個十九歲的少年理解成為愛情。少年的愛情炙熱,明目張膽,又不顧一切。
沈朦愛的如一團火,迫不及待要包裹住沈柏良。卻不管沈柏良到底是不是需要這樣炙熱的溫暖。
沈柏良的感情也因為這樣的逼迫而逐漸發生了變化。
一開始是如常人那邊,麵對少年人情感的質疑和莫名;到後來正視,發現少年人居然並非是玩鬧之心,進而開始惶恐和難安,他像每一個成熟的年長者那樣,對待這樣一份完整呈現在他麵前的感情端出自己小心翼翼的態度。他感謝沈朦的信任,感謝他付出的愛情,感謝少年人的青春安放。但是,如每一個負責的成年人那樣做的,他拒絕了。
——少年人尚且可以如歌曲中所言語那樣的少年不識愛恨一生最心動:就如初生牛犢不怕虎那樣,少年人當然也可以懵懂又不知畏懼的走向他麵前的‘虎’。可是作為一個過來人,一個年長者,他們是有理由,有義務,和有必要,出聲提醒這樣懵懂的初生牛犢,‘虎’的可怕和威猛。
虎,威風凜凜,遠觀可驚歎虎嘯驚鵲。近前者,既有可能被虎吞噬。想成為近前者,你要首先成為虎。
少年的沈朦,不是虎。
他隻是不懂。所以不畏。不管不顧地,撲向他麵前由著溫暖皮毛的虎。隻因為這隻虎救了他出了泥潭。
虎迷惑萬分:眼前大千世界,遠處有森林,有草原,有一望無際的大海和川流不息的江河。這樣的新生者,好容易出了隻能坐井觀天的泥潭,難道不應該立刻奔向屬於他的遠方嗎?
就算是症候依賴,跟著虎走了那麽久,也該到了時候吧?遠處鳥鳴風動,自由的空氣有著花香和水汽,那遠方的世界,那廣闊的天地,哪一樣比不上虎的皮毛呢?老跟著虎做什麽?難道是打上了與虎謀皮的主意?
與虎謀皮,無異於送死。
於是沈朦去送死了。
無人問過沈柏良的想法。死者為大,斯人已逝,沈柏良不再提,沈安良也從來不問。而沈朦的獨立人生中,在最重要轉折的那些年中,隻有一個沈柏良。沈朦當時已經是個有一點名氣的小模特。他的自殺引發了一陣的紛紛議論。他的外形,他的離去,都給了外人極大的想象發揮空間。
為情所困吧?據說他有個男朋友......
是被渣了嗎?
那誰知道......
說不定當了小三......
種種猜測,當事人都不能出來反駁。這種單方麵的談資也漸漸無趣。工作忙碌,生計憂愁,而且模特圈本就是吃青春飯,換了一茬再來一茬,屬於沈朦的故事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沈柏良說:“散都散了。再提及一次,也不過就是如此。我以為我會有什麽心潮澎湃,或者悲傷或者悵然若失,發現都沒有。”
沈柏良重複一句:“不過就是這樣。僅此而已。——我們做人啊,最該學會一個本事,就是莫強求,同時也該去學會一個本事,就是去強求。這兩者之間,看著很矛盾,其實掌握好了度,會讓自己過得很愉快的。”
沈柏良把話題轉移迴去到了容嘉嘉身上:“好比嘉嘉,她對你,就是介於莫強求和強求之間。她應該比我們更早地發覺和知道你的身份。但是她依然不管不顧的來到你的身邊......我年輕時候有個很有名的廣告,‘不求天長地久,自願曾經擁有’。對於你的身份來說,天長地久是屬於你一個人的,可是對於嘉嘉,曾經可以擁有就夠了。”
“她十五歲遇到你,你就是這個模樣和這個歲數。十五年後,你還是這個模樣和這個歲數。可是嘉嘉呢?嘉嘉能有幾個十五年啊?”
這種前世的味道,實在是令人非常恍惚的。沈柏良恍惚了好一會,才慢慢迴過神來。
一迴神,首先不是感傷,而是質問。
沈柏良質問青銘:“所以呢?你是故意的嗎?白老師?”
沈柏良看一眼青銘,講:“你是故意讓容城跟著容若一起去鬼界的嗎?當然,跟著去這個要求是容城提的,但是我相信,如果白老師當時提出反對,容城是不會執意前往的......迴想一下當時你痛快答應的時候,容城確實表現出了意外。這樣就表示,容城當時是沒有把握你會同意的,他不過是在試探一番罷了。容城的試探,一半是帶著對容若的擔心,另外一半,其實他也好奇。少年人嘛,沒有那麽多忌諱,最不懼談論和直麵生死,鬼界鬼界,首先看到的就是新鮮。”
沈柏良平靜看了一眼青銘,青銘的表情不變,看不出來是否能夠印證沈柏良猜測是否正確的任何端倪。
沈柏良越往這方麵想,越是有些警惕:“容城的那一支旁支,是落在當年先祖容安的名下的。雖然現在容氏分成很多旁支,可是其實在先祖時候經曆過斷層,容氏隻剩當年那位續層的先祖,所以所有不管是如何分的,其實都是同一家。但是分了就是分了。而容家當年,以分支不同,所代表能力和職責也不同。容城那一支,就是主審判的。所以容城最不喜離朱,也不是什麽意外和值得奇怪的事情。”
容氏主審判的旁支,能審判什麽?當然是鬼。容氏和離朱積怨很深,哪怕到斷層之時也是矛盾不斷。那種積怨不但沒有隨著容氏斷層趁機做了個默認的了斷,反而怨上加怨。連續層的那位先祖也被離朱坑害不小。新仇不小,又發現了舊恨,冤冤相報,根本了不得。
否則,那位先祖為何要重啟審判的分支呢?不就是因為有著因果關係嗎?
容城對離朱的恨意隻怕是刻入基因的。不見離朱還好,見了離朱,自然本能激發恨意。沈柏良就算是沒有親眼所見,也能想見,容城絕對不會給沈朦任何好臉色。
而這一切的衝突,都是青銘造成的。
問一句是否故意,有錯嗎?
青銘難道不應該迴一句,給個交代嗎?
青銘迴到陽世提及沈朦,明顯是不打算鬼界事情鬼界了。既然如此,大家攤開了講個清楚。該算賬算賬,該解惑解惑。
如今沈柏良需要解惑:“所以白老師,您是單獨帶了容城去見了沈朦,還是無意中,讓兩個孩子遇到了沈朦?”
沈柏良既然提出疑惑,那青銘就負責解惑,青銘態度淡然:“我當時帶容城去見沈朦,其實並不是故意針對沈朦,而是針對容城......鬼界死了一個孟婆,我懷疑是容城所為。”
沈柏良質疑:“容城?容城殺孟婆?那孟婆又不是離朱,容城有什麽理由殺他?”
青銘迴答:“這我暫時就不知道。那位被害的孟婆來鬼界的時間比我早得多,我並不太了解他的前世。但是,能殺亡靈的,除了鬼魅自身,隻有容氏。”
“而且......”青銘話沒說完,陷入一種不明情緒的沉思,但是這種情緒很短,立刻就出來了,“而且我覺得容若也脫不了關係。”
沈柏良覺得好笑:“你告訴我,我的指路人和他的哥哥涉嫌謀殺亡魂?你覺得,我能做什麽?”
青銘笑一下,說:“你當然是不信的。”
“既然知道我不信,你卻要對我說?”沈柏良露出一個嘲諷的笑意,“容若才十五歲,而容城,剛剛開眼,對一切尚且懵懂不知,你卻告訴我,一個剛剛開眼的十九歲的小孩,先是對一個陌生的離朱起了殺心,再後來,幹脆是先殺了孟婆?”
沈柏良靠坐在椅背上,眼睛直直盯著青銘,嘴角明明在笑,眼神中卻透漏著比嘴角更加明顯的諷刺:“容城十九歲。他是我負責接迴國的。在這之前,我了解了他所有的成長經曆,到他這一代,他的爺爺,他的父親,已經曆經兩代的指路人空缺。所有他父親根本沒有指望他們家這一代的三個小孩有任何一個人可能會有機會開眼。何況他父親還取了當地的女子。容城是個混血。甚至不是純粹的華人血統。他沒有受過任何一點關於容氏的訓練,論及自衛和格鬥能力,他都打不過他十五歲的弟弟。”
沈柏良說:“一個十九歲的,沒有接受過任何格鬥訓練的大學生,在你的眼皮子底下,輕而易舉殺掉了一個孟婆?如果是真的,你們鬼界要不要反省一下?鬼也太好殺了吧?”
沈柏良的口才了得。
青銘之前聽容嘉嘉講過,沈家和衛家的事情,衛家專門負責交際公關,沈柏良的母親衛微微當年就十分喜歡交際,衛微微在澳洲總是發起晚宴,不是簡單的吃吃喝喝,而是以交際為主。把一切想要溝通的人聚集在一起,說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而沈柏良,完美繼承了衛微微的能力。
如今也是。三兩句話,就把鍋完完整整扣了迴去。還順道把容城摘得幹淨。
青銘苦笑,說:“你不必如此緊張。容氏殺鬼並不任何法律可以規定如何如何。鬼界沒有律法,一切懲處都依引路者而定。如今鬼界孟婆歸了沈朦。他若是順利,大概可以等到你。”
青銘問沈柏良:“你還想見他嗎?見沈朦。”
青銘問的直接,沈柏良迴答的也直接:“可以見,也可以不見。就像你說的,鬼界沒有律法,說明容氏殺鬼會觸及不該觸及之事。而陽間也沒有律法,表明,任何一個枉死靈魂容氏都有責任令其迴生。”
沈柏良不光要摘容城,連沈安良也要跟著提溜出來:“我相信我弟弟當年如果見到的沈朦如果是枉死,定然會盡力再試試。可是沈朦當年是尋短見的。我們沈家是容家的掌燈人,指路人如何痛恨離朱,掌燈人不可能不知道。不管安良再如何不盡責,這種事情都是明明白白心知肚明的。一個人想活,是非常困難的。一輩子可能就那麽一次機會。可是一個人想死,簡直太容易了。沈朦尋短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當年已經陷入了一種不可自拔的惡性循環中。我不知道他想用尋短來換迴什麽,或者想要得到什麽,難道會是我嗎?”
沈柏良問的直接又困惑:“難道真的是我嗎?當年,如果我迴應了沈朦的感情,他就不會去尋短見了嗎?他就會積極向上找到自己更好的人生了嗎?他會不會出了這個惡性循環,轉頭又跳進另外一個循環裏去?他會不會開始質疑我?質疑我對他的感情?會不會糾結,我到底真心,還是被他的尋短見給觸動?他會不會?”
沈柏良看著這一句不短話結尾全是一通的質問,可是這質問中本就飽含答案。不需要青銘迴答,沈柏良也不需要等來迴答。
沈柏良歎氣,第一次對一個尚且算是陌生的對象吐露當年的心思,說:“我當年知道沈朦自殺。心情很是不好受。這種不好受,除了難過,還有一些怒其不爭的恨意在裏麵。”
以沈柏良的經曆和他的母親衛微微的故事,都在告訴沈柏良,愛情永遠都不能夠成為一個人一生的全部。愛情最好的態度就是錦上添花,而絕對並非是雪中送炭。人生的所有,包括金錢,愛情,友誼,這些越是虛幻的東西,越如手中的細沙,握的越緊越用力,越容易從指縫中流逝。
力度,空間,分寸,是永恆不變的爭論話題。對待愛情,對待愛人要如何去做呢?是費盡心機的追求?還是如孔雀開屏那樣的求偶,還是勢均力敵的博弈,亦或者是絕對的自由和遠方?愛一個人,是如此複雜的話題。可以無私無我到為了對方放棄生命,又自私自利到想要把一個自由的人永遠捆綁在身邊。
沈柏良從來不懂。他一個無意中的雪中送炭的舉動。居然可以被一個十九歲的少年理解成為愛情。少年的愛情炙熱,明目張膽,又不顧一切。
沈朦愛的如一團火,迫不及待要包裹住沈柏良。卻不管沈柏良到底是不是需要這樣炙熱的溫暖。
沈柏良的感情也因為這樣的逼迫而逐漸發生了變化。
一開始是如常人那邊,麵對少年人情感的質疑和莫名;到後來正視,發現少年人居然並非是玩鬧之心,進而開始惶恐和難安,他像每一個成熟的年長者那樣,對待這樣一份完整呈現在他麵前的感情端出自己小心翼翼的態度。他感謝沈朦的信任,感謝他付出的愛情,感謝少年人的青春安放。但是,如每一個負責的成年人那樣做的,他拒絕了。
——少年人尚且可以如歌曲中所言語那樣的少年不識愛恨一生最心動:就如初生牛犢不怕虎那樣,少年人當然也可以懵懂又不知畏懼的走向他麵前的‘虎’。可是作為一個過來人,一個年長者,他們是有理由,有義務,和有必要,出聲提醒這樣懵懂的初生牛犢,‘虎’的可怕和威猛。
虎,威風凜凜,遠觀可驚歎虎嘯驚鵲。近前者,既有可能被虎吞噬。想成為近前者,你要首先成為虎。
少年的沈朦,不是虎。
他隻是不懂。所以不畏。不管不顧地,撲向他麵前由著溫暖皮毛的虎。隻因為這隻虎救了他出了泥潭。
虎迷惑萬分:眼前大千世界,遠處有森林,有草原,有一望無際的大海和川流不息的江河。這樣的新生者,好容易出了隻能坐井觀天的泥潭,難道不應該立刻奔向屬於他的遠方嗎?
就算是症候依賴,跟著虎走了那麽久,也該到了時候吧?遠處鳥鳴風動,自由的空氣有著花香和水汽,那遠方的世界,那廣闊的天地,哪一樣比不上虎的皮毛呢?老跟著虎做什麽?難道是打上了與虎謀皮的主意?
與虎謀皮,無異於送死。
於是沈朦去送死了。
無人問過沈柏良的想法。死者為大,斯人已逝,沈柏良不再提,沈安良也從來不問。而沈朦的獨立人生中,在最重要轉折的那些年中,隻有一個沈柏良。沈朦當時已經是個有一點名氣的小模特。他的自殺引發了一陣的紛紛議論。他的外形,他的離去,都給了外人極大的想象發揮空間。
為情所困吧?據說他有個男朋友......
是被渣了嗎?
那誰知道......
說不定當了小三......
種種猜測,當事人都不能出來反駁。這種單方麵的談資也漸漸無趣。工作忙碌,生計憂愁,而且模特圈本就是吃青春飯,換了一茬再來一茬,屬於沈朦的故事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沈柏良說:“散都散了。再提及一次,也不過就是如此。我以為我會有什麽心潮澎湃,或者悲傷或者悵然若失,發現都沒有。”
沈柏良重複一句:“不過就是這樣。僅此而已。——我們做人啊,最該學會一個本事,就是莫強求,同時也該去學會一個本事,就是去強求。這兩者之間,看著很矛盾,其實掌握好了度,會讓自己過得很愉快的。”
沈柏良把話題轉移迴去到了容嘉嘉身上:“好比嘉嘉,她對你,就是介於莫強求和強求之間。她應該比我們更早地發覺和知道你的身份。但是她依然不管不顧的來到你的身邊......我年輕時候有個很有名的廣告,‘不求天長地久,自願曾經擁有’。對於你的身份來說,天長地久是屬於你一個人的,可是對於嘉嘉,曾經可以擁有就夠了。”
“她十五歲遇到你,你就是這個模樣和這個歲數。十五年後,你還是這個模樣和這個歲數。可是嘉嘉呢?嘉嘉能有幾個十五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