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寇準還沒聽到他想要的真知灼見,但是,僅僅就隻這些見識,以及凝煉的總結語,足以說明麵前此人絕非等閑。
這個時代,普通的武人根本就沒有這般眼界。
寇準沒來由的有點欣喜了!這已經大大的超過了他的預期。
畢竟,麵前之人並非進士,也並非武舉,而是從崇安府大牢那個犄角旮旯裏摳出來的!
能有這般見識,實屬難能可貴。
然而,丁昊的侃侃而談,並未因為寇準眼裏顯露出來的驚喜,而就此停止。
“現如今我大宋邊患不斷,重文抑武的國策已經完全不適應當下的局勢,必須作出適當的調整。
北方有遼國虎視眈眈,而西北方的黨項族已經崛起,日後必定也會成為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而遼國後方的金國,看似對我大宋鞭長莫及,實則它才是我大宋最大的強敵。
這些遊牧民族勇武彪悍,我大宋群狼環伺之下怎能沒有獠牙?……”
丁昊停頓的間隙,寇準情不自禁的問道:“遼國與我大宋北邊接壤,是一大隱患,這的確不錯!
金國,與我大宋之間還隔著遼國,說是我大宋的第一大心腹之患,是不是有點誇大其詞呢?”
丁昊毫不示弱:“金國的崛起會激發出遼國,乃至於西北邊境上的黨項等少數民族的野性,有了競爭對手的狼,會逐漸變得更加的兇狠!
無論是遼國滅掉金國,還是金國最終滅掉遼國,這之後,我們大宋所麵對的,就是一個更加強大的遊牧民族!
以今時今日,我大宋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武人沒有榮譽感,沒有自豪感的局麵,如何應對群狼環伺?
偏偏我大宋還是如此的富庶!
這樣的一塊好肉,試問,這個幾頭狼,誰不想一口吞之?
北方與西北堪憂,南方的附屬小國恐怕亦不安生!
交趾,大理,誰不想趁機強大自己的國力?隻要我大宋表現出孱弱,他們恐怕都會蠢蠢欲動!
因此,我大宋的時間其實已經不多了!
這個場麵對遼國之戰,隻能勝不能敗!
勝了,有可能還能爭取到喘息之機,若是敗了,局麵將一發而不可收拾!……”
寇準聽的心驚不已啊!原本他以為自己的憂患意識已經很重了。
實在是沒想到,麵前的這個柳三便竟然比自己還悲觀。
不過經他這麽一說,確實很有道理,寇準不由得一下子連心都揪起來了。
有些憂患,又有點兒不服氣,寇準抬杠似的問道:“你恐怕還不知道吧?我大宋為了和遼國決一死戰,如今軍隊數量已經達到了曆史高峰,總兵力已近百萬。
這個數字,除了我樞密院,外人無從得知,怎麽樣?聽到這個數字之後,你還是那麽悲觀嗎?”
丁昊的迴答,仍然是那麽的不客氣。
“隨著朝廷對軍隊的重視程度不斷降低,我朝軍隊的戰鬥力也在不斷的下降,兵貴精而不貴多!
軍隊的數量,並不能代表戰鬥力!
而且,我大宋這些,征兵也是為征兵而征兵,征兵的動機已經不純!
考慮的並非隻是對外戰爭的需要!
說句不客氣的話!征兵已經淪為了維穩得需要!
為了防止暴民民起義,杜絕不穩定因素,這些年,一旦某個地方發生災荒,朝廷就會去當地征兵,並將所有的精壯全都編入禁軍。
軍隊數量是在不斷增加,但是無疑,戰鬥力卻在不斷的下降!
近年來,在與遼國的戰爭中,已經將這些弊端體現的淋漓盡致了!
我軍明明在兵力上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一開戰,卻往往處於劣勢!
周而複始,越處於劣勢,越隻顧著增加軍隊的數量,異想天開的,想藉此彌補戰鬥力的不足!
已經陷入了這樣一個怪圈了!越弱越增、越增越弱!這是一個魔咒,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再這樣下去,國朝雖然富庶,恐怕,也會支撐不起如此龐大的軍費開支!
綜上所述,現如今,朝廷的首要任務並非是增兵!
各路軍隊的戰鬥力大幅度下滑,而且下滑的厲害,軍隊將領多用勳貴,將不知兵,兵不操練,兵源素質參差不齊,這樣的花架子軍隊,數量即便是再龐大,也挽救不了我大宋!”
這一通言論,徹底將寇準說的目瞪口呆,大張著嘴巴,似乎連反駁的語言都組織不起來了。
然而,丁昊似乎又想起來了一些問題,噴的很盡興,索性也不停了,繼續往下噴。
“還有,即便就是現如今的這個軍隊數量,應該也是名不副實的!
相爺敢保證宋軍將領之中沒有“吃空額”的現象存在嗎?”
這一問,又將寇準問了個啞口無言。
確實如此,他們樞密院記錄在案的軍隊數量,確實已近百萬。
可是,書麵上的數字,能夠代表真實的軍隊數量嗎?
這一點,寇準也能夠算得上是一個老油子了!焉能不知?
之所以有此一問,那是因為丁昊想起來了,曆史上,到了宋徽宗這個“天才皇帝”的時代。
公元1127年,金兵第二次南下,整個宋朝措手不及,再次保衛開封。
有人以為開封城中有那麽多禁軍,記錄在案的,足足有二十萬之多!
金兵圍城實在不足為懼。
可是,實際上,開封城中的禁軍數量隻有三萬,而且其中還有很多的老弱病殘。
可見,宋朝的軍隊糜爛到了何等的程度。
當然,如果依靠這三萬兵力堅守開封的話,不足十萬的金軍未必能攻下開封。
畢竟,開封城城高池深,有城牆為依托易守難攻。
可是,更為可氣的是,宋朝內部的君臣昏招不斷,最後宋欽宗竟然選擇了出城投降。
開封城,多麽堅固的一座堅城,在沒有經過多少鏖戰的情況下,被非常不善於攻城的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攻陷。
多麽的可笑啊!
後世,丁昊每每念及於此,少不得總會痛心疾首。
現如今有了機會,而且是此事發生的一百多年前,丁昊說這麽多,自然不乏有敲警鍾的成份在其中。
這個時代,普通的武人根本就沒有這般眼界。
寇準沒來由的有點欣喜了!這已經大大的超過了他的預期。
畢竟,麵前之人並非進士,也並非武舉,而是從崇安府大牢那個犄角旮旯裏摳出來的!
能有這般見識,實屬難能可貴。
然而,丁昊的侃侃而談,並未因為寇準眼裏顯露出來的驚喜,而就此停止。
“現如今我大宋邊患不斷,重文抑武的國策已經完全不適應當下的局勢,必須作出適當的調整。
北方有遼國虎視眈眈,而西北方的黨項族已經崛起,日後必定也會成為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而遼國後方的金國,看似對我大宋鞭長莫及,實則它才是我大宋最大的強敵。
這些遊牧民族勇武彪悍,我大宋群狼環伺之下怎能沒有獠牙?……”
丁昊停頓的間隙,寇準情不自禁的問道:“遼國與我大宋北邊接壤,是一大隱患,這的確不錯!
金國,與我大宋之間還隔著遼國,說是我大宋的第一大心腹之患,是不是有點誇大其詞呢?”
丁昊毫不示弱:“金國的崛起會激發出遼國,乃至於西北邊境上的黨項等少數民族的野性,有了競爭對手的狼,會逐漸變得更加的兇狠!
無論是遼國滅掉金國,還是金國最終滅掉遼國,這之後,我們大宋所麵對的,就是一個更加強大的遊牧民族!
以今時今日,我大宋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武人沒有榮譽感,沒有自豪感的局麵,如何應對群狼環伺?
偏偏我大宋還是如此的富庶!
這樣的一塊好肉,試問,這個幾頭狼,誰不想一口吞之?
北方與西北堪憂,南方的附屬小國恐怕亦不安生!
交趾,大理,誰不想趁機強大自己的國力?隻要我大宋表現出孱弱,他們恐怕都會蠢蠢欲動!
因此,我大宋的時間其實已經不多了!
這個場麵對遼國之戰,隻能勝不能敗!
勝了,有可能還能爭取到喘息之機,若是敗了,局麵將一發而不可收拾!……”
寇準聽的心驚不已啊!原本他以為自己的憂患意識已經很重了。
實在是沒想到,麵前的這個柳三便竟然比自己還悲觀。
不過經他這麽一說,確實很有道理,寇準不由得一下子連心都揪起來了。
有些憂患,又有點兒不服氣,寇準抬杠似的問道:“你恐怕還不知道吧?我大宋為了和遼國決一死戰,如今軍隊數量已經達到了曆史高峰,總兵力已近百萬。
這個數字,除了我樞密院,外人無從得知,怎麽樣?聽到這個數字之後,你還是那麽悲觀嗎?”
丁昊的迴答,仍然是那麽的不客氣。
“隨著朝廷對軍隊的重視程度不斷降低,我朝軍隊的戰鬥力也在不斷的下降,兵貴精而不貴多!
軍隊的數量,並不能代表戰鬥力!
而且,我大宋這些,征兵也是為征兵而征兵,征兵的動機已經不純!
考慮的並非隻是對外戰爭的需要!
說句不客氣的話!征兵已經淪為了維穩得需要!
為了防止暴民民起義,杜絕不穩定因素,這些年,一旦某個地方發生災荒,朝廷就會去當地征兵,並將所有的精壯全都編入禁軍。
軍隊數量是在不斷增加,但是無疑,戰鬥力卻在不斷的下降!
近年來,在與遼國的戰爭中,已經將這些弊端體現的淋漓盡致了!
我軍明明在兵力上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一開戰,卻往往處於劣勢!
周而複始,越處於劣勢,越隻顧著增加軍隊的數量,異想天開的,想藉此彌補戰鬥力的不足!
已經陷入了這樣一個怪圈了!越弱越增、越增越弱!這是一個魔咒,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再這樣下去,國朝雖然富庶,恐怕,也會支撐不起如此龐大的軍費開支!
綜上所述,現如今,朝廷的首要任務並非是增兵!
各路軍隊的戰鬥力大幅度下滑,而且下滑的厲害,軍隊將領多用勳貴,將不知兵,兵不操練,兵源素質參差不齊,這樣的花架子軍隊,數量即便是再龐大,也挽救不了我大宋!”
這一通言論,徹底將寇準說的目瞪口呆,大張著嘴巴,似乎連反駁的語言都組織不起來了。
然而,丁昊似乎又想起來了一些問題,噴的很盡興,索性也不停了,繼續往下噴。
“還有,即便就是現如今的這個軍隊數量,應該也是名不副實的!
相爺敢保證宋軍將領之中沒有“吃空額”的現象存在嗎?”
這一問,又將寇準問了個啞口無言。
確實如此,他們樞密院記錄在案的軍隊數量,確實已近百萬。
可是,書麵上的數字,能夠代表真實的軍隊數量嗎?
這一點,寇準也能夠算得上是一個老油子了!焉能不知?
之所以有此一問,那是因為丁昊想起來了,曆史上,到了宋徽宗這個“天才皇帝”的時代。
公元1127年,金兵第二次南下,整個宋朝措手不及,再次保衛開封。
有人以為開封城中有那麽多禁軍,記錄在案的,足足有二十萬之多!
金兵圍城實在不足為懼。
可是,實際上,開封城中的禁軍數量隻有三萬,而且其中還有很多的老弱病殘。
可見,宋朝的軍隊糜爛到了何等的程度。
當然,如果依靠這三萬兵力堅守開封的話,不足十萬的金軍未必能攻下開封。
畢竟,開封城城高池深,有城牆為依托易守難攻。
可是,更為可氣的是,宋朝內部的君臣昏招不斷,最後宋欽宗竟然選擇了出城投降。
開封城,多麽堅固的一座堅城,在沒有經過多少鏖戰的情況下,被非常不善於攻城的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攻陷。
多麽的可笑啊!
後世,丁昊每每念及於此,少不得總會痛心疾首。
現如今有了機會,而且是此事發生的一百多年前,丁昊說這麽多,自然不乏有敲警鍾的成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