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書院就座落在巍峨的龍山腳下。周圍綠樹掩映。一條清澈的小溪從山下流下來,繞這書院的圍牆潺潺而過。空氣是清新的,彌漫著一股談談的葉綠素的苦味兒。鳥兒的鳴叫給寧靜的山野帶來了生氣和詩意。這裏確實是讀書的好地方,遠離喧鬧的人世,恍若仙境。書院的建築是典型的徽派風格:門樓翹角、八字門牆。院內分兩進,前進是間大廳,為主講堂。堂上懸掛著一塊“光大前猷”的黑底金字匾額。大廳便上有兩間小廳,為側講堂。通過穿堂進入後堂,可以看見一排6間房子,書院朱長仇先生就居住在這裏。前廳邊上還有一個側院,這裏是書院的齋舍(學生住宿處)所在。據說,當年書院建成耗資達4000多兩銀子,而且皆由民間集資所得。徽人重學好儒,文風昌盛,“十戶之村誦讀,”對於興學事從來不甘落後。因為,當初朱先生迴鄉辦學的消息一傳開,當地紳士商民便踴躍捐資,慷慨解囊 .於是書院的規模就越搞越大,簡直稱得上氣派不凡了。朱先生就在這樣一座寬大的宅院裏,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國。他主宰一切,自得其樂。
此時的汪宗昊已經是一位年滿16歲的少年了,也是朱先生非常器重的弟子之一。朱先生認為宗昊好學,悟性極高,才堪造就。盡管如此,他並不因為偏愛而對他有絲毫袒護,相反對它的要求更加嚴格。汪宗昊的變化,自然未能逃過仇先生的眼睛,可他一直忍耐著。按照他的脾性。這樣的懈怠是他決不能容忍的。他之所以保持著沉默,是希望宗昊能夠意識到。
最近宗昊煩惱的是母親汪李氏為他籌辦的婚事,他不想娶妻,至少在他未取得功名以前不會想。而母親一再的催促他,他不想惹母親不開心,於是隻是說過幾年吧,自己還小。對於已近知天命的汪永順來說,作為自己單傳的汪宗昊來說成家立業一是他作為父親的最後心願。而自己的生意也應該交給一個人來打理,自己已是一年不如一年了。盡管他還是希望汪宗昊能夠通過科舉入仕。
新年一過,汪家便開始了緊張的婚禮準備,新年前兩天,胡家派人來答應了汪家選的日子。日子定在正月十八這一天。
婚禮的準備隨即拉開了序幕。這是一個喜慶、忙亂而又千條萬緒、瑣碎不堪的工作,整個過程如同過年一般。全村人都趕來幫忙了。女人們忙著糊牆紙、貼窗花、縫絮被、做新衣。宗昊的舅舅李博幾天前就住到這邊來了,他跑前跑後地指揮著工匠和夥計,整理門窗、修補殘牆、粉刷內壁、懸掛燈籠、裝點彩帶,就連書院的朱先生也趕來幫著寫起春聯。汪家老宅裏一片歡聲笑語,洋溢著濃烈的喜慶氣氛。而此時的汪宗昊卻沒有一絲的高興,因為他連自己將來的妻子長什麽樣都不知道。
正月十八日眨眼就到了。汪宗昊為了不讓母親生氣,早早地就在屋裏更換起了新衣,傭人一邊幫他換衣服,一片把一朵鮮靈靈的紅綢大花十字交叉地紮在他的胸前,宗昊麵含羞澀,卻很無奈,但是無奈不能表現出來,以免娘不高興。
4個粗壯的轎夫滿頭大汗地抬著轎子,一邊悠悠地點顛著。早有熟心人跑迴村子報信了,他們一邊跑一邊叫著:“來了……來了……”村子裏立即沸騰起來。一些大人和孩子也都紛紛地湧向村口。汪李氏穿著新衣,滿臉喜色地站在院子門口。宗昊強打起精神支撐著,仍顯得很無奈。
這時花轎儀仗已經熱熱鬧鬧地走過來了。一時間。火光耀眼。硝煙衝天。幾千頭鞭炮一起轟轟烈烈地炸響了。
新娘穿著紅衣紅褲,頭上搭著四邊繡花的紅蓋頭。在兩個女賓的攙扶下慢慢走下轎來。汪李氏似乎在尋找著什麽。快要拜堂了,宗昊他爹怎樣還沒有迴來。早在年前就去過信了。他說處理完手頭的事就迴來,而且一定迴來過年。可是直到現在信也沒來一封。人也沒有迴來。
“吉時已到,新郎、新娘拜天地”。汪李氏也沒有過多的奢望了,拜完高堂,新娘如洞房。在說唱聲中,酒宴開始了。人們歡騰雀躍,圍著桌子猜拳行令,吃喝開來。一直鬧騰到大半夜,賓客們才逐漸散去,宗昊看著不斷離去的客人,內心發麻,今晚該如何度過,順手拿起酒杯又喝了幾杯。一向不勝酒力的他便向爛泥一樣伏在地上,等傭人們來扶他時。他便吐得一地,樣子十分狼狽,汪李氏讓傭人們將他扶迴新房。此時的新娘已經有些焦急,更多地是緊張。她也沒有看見過新郎。隻是在出嫁前才得知他是汪永順的獨子汪宗昊,至於其他的她就一無所知。正在這時門被推開了,更增添了他的緊張感,傭人們將少爺擁上床之後便散去了。汪宗昊已經醉得不省人事了。一股酒味飄然而至。胡芳從出家門時到現在已是水米未進了,肚子確實餓了。但害羞和緊張使她不敢掀開蓋頭來尋找吃的。她的心跳在加速的跳動著,等待自己的新郎來掀開自己的蓋頭。但是她等了好久沒有等來掀開蓋頭的那一刻。她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自己倚在床邊睡著了,也許她太累了,可當她醒來時天已大亮了。再掀開蓋頭看去,房間裏空蕩蕩的的沒有一個人,昨天送進來的少爺也不知去向。這時一個丫鬟進來了,說道:“少奶奶早,您該梳妝更衣了。老夫人和少爺在前廳等您。”胡芳匆匆的做好一切後,正待出門,門卻自己開了,走進來一位和自己年齡相當的少年,隻聽他冷冷的說了聲:“快走吧,娘還在等我呢。”胡芳煞時明白了,他就是自己的夫君汪宗昊。汪宗昊在前,胡芳在後,穿過過道來到了前廳。汪李氏滿臉笑容的坐在圓桌的上方,笑盈盈的說:“宗昊、胡芳這邊坐。”宗昊猶豫了一下,隻見母親眼光盯著自己,便無奈的坐下了。胡芳這時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汪李氏連忙招唿胡芳在宗昊旁邊坐下。這時傭人們端出了飯菜。胡芳實在是餓了,但由於害羞隻是低頭吃飯,其間汪李氏給她夾過幾次菜。正在這時,下人來報說徽商會館有人求見。汪李氏不知道,一場大禍已經降臨到他們家了。
來人是徽商會館的董巴賦的兒子巴藻,當他將情況告訴汪宗昊之後便匆匆離去了,汪李氏感到一股莫名的恐懼,但是又說不出來,雖然她一再追問汪宗昊。但汪宗昊始終不說,這就更加加重了他的恐懼,直到汪宗昊做好了一切準備前往揚州的前一天晚上,汪李氏將他叫入自己的內寢。當汪宗昊到來時汪李氏站在凳子上,手拿著從房梁上係好的繩子,汪宗昊當時驚呆了趕緊向前衝,但還未出步。汪李氏便喊到:“你再向前我就馬上上吊。”汪宗昊嚇呆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他立即跪下並求母親下來,母親說隻要他告訴她他爹究竟出什麽事了,她就下來,汪宗昊哭著將巴藻跟他說的事告訴了母親。
原來,汪永順準備好一切準備迴鄉過年並為兒子操辦婚事時。就在動身的前一天傍晚,一對兵勇突然闖入了他的住處。不由分說地將他帶走了。汪顯便馬上去找巴賦,巴賦通過他在揚州知府當差的朋友打聽了汪永順被抓走的起因。
乾隆南巡時計劃臨幸揚州,揚州知府張英讓徽商會館協辦接駕事宜。在安排行宮時,汪永順得知乾隆喜好字畫。便在行宮書房內布置了一些。而且還搜羅了一些書,由於時間倉促和自己的留心不夠,竟將一本讚述明朝和貶斥滿清為韃子的使用南明年號刊印的詩集混入了其中,一位負責行宮事項的知縣發現了這本書並報告給了揚州知府。揚州知府張英深知利害,處理不好自己也性命難保。這件事無意中讓府裏的一個叫錢二的師爺知道了。錢二一直對入仕抱有幻想,想自己堂堂的舉人,雖屢試不第,也不甘於隻做一名知府的師爺。他將此事上報給了江蘇巡撫,巡撫認為事情重大,用六百裏加急送到了京城。乾隆降下聖旨,革去張英揚州知府,打入死牢,聽候發落,將涉案人員一一抓獲,並派刑部侍郎禮布前往徹揚州查此案。
巴賦在得到消息後自認為此事重大,便召集徽商會館的成員們商議此事。巴賦通過官府的人打聽到此事已驚動了朝廷,疏通也恐不湊效。而且禮布此人是滿人,更是無法打點。會館的徽商們認為還是派人去接汪永順的家眷來見他一麵或來商討一下解救辦法。但是巴賦心裏清楚,即使見上一麵也要花許多的錢打點。這件案子要保住命幾乎是不可能,即使保住命也是終身流放成為奴隸,那是生不如死的生活啊。
徽商會館的巴賦決定親自上京打點。他得知禮布是阿桂的門生,曾隨阿桂征戰過川陝,因戰功而被升為刑部侍郎(從二品)。於是巴賦想趁禮布還未開審前得到阿桂的親筆信以拖延時間進而想辦法保住汪永順的命,即使死也留個全屍。
來到京城已經三天了,一點頭緒也沒有,再過七天禮布也應該到揚州了。也就是離開審不到半個月了,巴賦已在禮布所走的運河沿岸打點好一切,盡量拖住禮布。乾隆皇帝因為最近籌備母親的80壽誕,也無心關注這些事。更何況巴賦已經打通了各主要官員。正當巴賦在大街上無心閑走時,眼前出現了一茶館。於是便走進去坐了,小二忙給他沏了一杯茶,這時說書的先生講到了《水滸傳》中大戰野豬林這一迴,隻見下麵一位三十左右穿短襖的人連聲叫好。這時不時迴頭看一下後麵。當他第二次看時正與巴賦的眼光相對。巴賦已是五十好幾的人了,見年輕人這樣看自己不覺心頭燃起一股火。年輕人大概也看出來了,於是走到巴賦桌前,向巴賦行禮道,“晚輩適才興致所致,不免失禮,還望您多包涵”。巴賦見這位年輕人眉宇間透著一股不一般的氣質,連忙拱手道,“公子嚴重了”。轉身便要走。年輕公子上前道,“前輩若不嫌棄,可否與晚輩共飲幾杯。”巴賦想了想便答應了。二人來到酒樓落座後,隻見上來了一個兵勇報道,“阿桂將軍,皇上召您進宮”。巴賦一驚說道,“閣下便是聲明赫赫的阿桂將軍”。阿貴道,“正是我。老先生這酒喝不了了,明日到我府上喝吧,老先生住哪,我明天派人去接您”。巴賦說道,“和順客棧”。
此時的汪宗昊已經是一位年滿16歲的少年了,也是朱先生非常器重的弟子之一。朱先生認為宗昊好學,悟性極高,才堪造就。盡管如此,他並不因為偏愛而對他有絲毫袒護,相反對它的要求更加嚴格。汪宗昊的變化,自然未能逃過仇先生的眼睛,可他一直忍耐著。按照他的脾性。這樣的懈怠是他決不能容忍的。他之所以保持著沉默,是希望宗昊能夠意識到。
最近宗昊煩惱的是母親汪李氏為他籌辦的婚事,他不想娶妻,至少在他未取得功名以前不會想。而母親一再的催促他,他不想惹母親不開心,於是隻是說過幾年吧,自己還小。對於已近知天命的汪永順來說,作為自己單傳的汪宗昊來說成家立業一是他作為父親的最後心願。而自己的生意也應該交給一個人來打理,自己已是一年不如一年了。盡管他還是希望汪宗昊能夠通過科舉入仕。
新年一過,汪家便開始了緊張的婚禮準備,新年前兩天,胡家派人來答應了汪家選的日子。日子定在正月十八這一天。
婚禮的準備隨即拉開了序幕。這是一個喜慶、忙亂而又千條萬緒、瑣碎不堪的工作,整個過程如同過年一般。全村人都趕來幫忙了。女人們忙著糊牆紙、貼窗花、縫絮被、做新衣。宗昊的舅舅李博幾天前就住到這邊來了,他跑前跑後地指揮著工匠和夥計,整理門窗、修補殘牆、粉刷內壁、懸掛燈籠、裝點彩帶,就連書院的朱先生也趕來幫著寫起春聯。汪家老宅裏一片歡聲笑語,洋溢著濃烈的喜慶氣氛。而此時的汪宗昊卻沒有一絲的高興,因為他連自己將來的妻子長什麽樣都不知道。
正月十八日眨眼就到了。汪宗昊為了不讓母親生氣,早早地就在屋裏更換起了新衣,傭人一邊幫他換衣服,一片把一朵鮮靈靈的紅綢大花十字交叉地紮在他的胸前,宗昊麵含羞澀,卻很無奈,但是無奈不能表現出來,以免娘不高興。
4個粗壯的轎夫滿頭大汗地抬著轎子,一邊悠悠地點顛著。早有熟心人跑迴村子報信了,他們一邊跑一邊叫著:“來了……來了……”村子裏立即沸騰起來。一些大人和孩子也都紛紛地湧向村口。汪李氏穿著新衣,滿臉喜色地站在院子門口。宗昊強打起精神支撐著,仍顯得很無奈。
這時花轎儀仗已經熱熱鬧鬧地走過來了。一時間。火光耀眼。硝煙衝天。幾千頭鞭炮一起轟轟烈烈地炸響了。
新娘穿著紅衣紅褲,頭上搭著四邊繡花的紅蓋頭。在兩個女賓的攙扶下慢慢走下轎來。汪李氏似乎在尋找著什麽。快要拜堂了,宗昊他爹怎樣還沒有迴來。早在年前就去過信了。他說處理完手頭的事就迴來,而且一定迴來過年。可是直到現在信也沒來一封。人也沒有迴來。
“吉時已到,新郎、新娘拜天地”。汪李氏也沒有過多的奢望了,拜完高堂,新娘如洞房。在說唱聲中,酒宴開始了。人們歡騰雀躍,圍著桌子猜拳行令,吃喝開來。一直鬧騰到大半夜,賓客們才逐漸散去,宗昊看著不斷離去的客人,內心發麻,今晚該如何度過,順手拿起酒杯又喝了幾杯。一向不勝酒力的他便向爛泥一樣伏在地上,等傭人們來扶他時。他便吐得一地,樣子十分狼狽,汪李氏讓傭人們將他扶迴新房。此時的新娘已經有些焦急,更多地是緊張。她也沒有看見過新郎。隻是在出嫁前才得知他是汪永順的獨子汪宗昊,至於其他的她就一無所知。正在這時門被推開了,更增添了他的緊張感,傭人們將少爺擁上床之後便散去了。汪宗昊已經醉得不省人事了。一股酒味飄然而至。胡芳從出家門時到現在已是水米未進了,肚子確實餓了。但害羞和緊張使她不敢掀開蓋頭來尋找吃的。她的心跳在加速的跳動著,等待自己的新郎來掀開自己的蓋頭。但是她等了好久沒有等來掀開蓋頭的那一刻。她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自己倚在床邊睡著了,也許她太累了,可當她醒來時天已大亮了。再掀開蓋頭看去,房間裏空蕩蕩的的沒有一個人,昨天送進來的少爺也不知去向。這時一個丫鬟進來了,說道:“少奶奶早,您該梳妝更衣了。老夫人和少爺在前廳等您。”胡芳匆匆的做好一切後,正待出門,門卻自己開了,走進來一位和自己年齡相當的少年,隻聽他冷冷的說了聲:“快走吧,娘還在等我呢。”胡芳煞時明白了,他就是自己的夫君汪宗昊。汪宗昊在前,胡芳在後,穿過過道來到了前廳。汪李氏滿臉笑容的坐在圓桌的上方,笑盈盈的說:“宗昊、胡芳這邊坐。”宗昊猶豫了一下,隻見母親眼光盯著自己,便無奈的坐下了。胡芳這時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汪李氏連忙招唿胡芳在宗昊旁邊坐下。這時傭人們端出了飯菜。胡芳實在是餓了,但由於害羞隻是低頭吃飯,其間汪李氏給她夾過幾次菜。正在這時,下人來報說徽商會館有人求見。汪李氏不知道,一場大禍已經降臨到他們家了。
來人是徽商會館的董巴賦的兒子巴藻,當他將情況告訴汪宗昊之後便匆匆離去了,汪李氏感到一股莫名的恐懼,但是又說不出來,雖然她一再追問汪宗昊。但汪宗昊始終不說,這就更加加重了他的恐懼,直到汪宗昊做好了一切準備前往揚州的前一天晚上,汪李氏將他叫入自己的內寢。當汪宗昊到來時汪李氏站在凳子上,手拿著從房梁上係好的繩子,汪宗昊當時驚呆了趕緊向前衝,但還未出步。汪李氏便喊到:“你再向前我就馬上上吊。”汪宗昊嚇呆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他立即跪下並求母親下來,母親說隻要他告訴她他爹究竟出什麽事了,她就下來,汪宗昊哭著將巴藻跟他說的事告訴了母親。
原來,汪永順準備好一切準備迴鄉過年並為兒子操辦婚事時。就在動身的前一天傍晚,一對兵勇突然闖入了他的住處。不由分說地將他帶走了。汪顯便馬上去找巴賦,巴賦通過他在揚州知府當差的朋友打聽了汪永順被抓走的起因。
乾隆南巡時計劃臨幸揚州,揚州知府張英讓徽商會館協辦接駕事宜。在安排行宮時,汪永順得知乾隆喜好字畫。便在行宮書房內布置了一些。而且還搜羅了一些書,由於時間倉促和自己的留心不夠,竟將一本讚述明朝和貶斥滿清為韃子的使用南明年號刊印的詩集混入了其中,一位負責行宮事項的知縣發現了這本書並報告給了揚州知府。揚州知府張英深知利害,處理不好自己也性命難保。這件事無意中讓府裏的一個叫錢二的師爺知道了。錢二一直對入仕抱有幻想,想自己堂堂的舉人,雖屢試不第,也不甘於隻做一名知府的師爺。他將此事上報給了江蘇巡撫,巡撫認為事情重大,用六百裏加急送到了京城。乾隆降下聖旨,革去張英揚州知府,打入死牢,聽候發落,將涉案人員一一抓獲,並派刑部侍郎禮布前往徹揚州查此案。
巴賦在得到消息後自認為此事重大,便召集徽商會館的成員們商議此事。巴賦通過官府的人打聽到此事已驚動了朝廷,疏通也恐不湊效。而且禮布此人是滿人,更是無法打點。會館的徽商們認為還是派人去接汪永順的家眷來見他一麵或來商討一下解救辦法。但是巴賦心裏清楚,即使見上一麵也要花許多的錢打點。這件案子要保住命幾乎是不可能,即使保住命也是終身流放成為奴隸,那是生不如死的生活啊。
徽商會館的巴賦決定親自上京打點。他得知禮布是阿桂的門生,曾隨阿桂征戰過川陝,因戰功而被升為刑部侍郎(從二品)。於是巴賦想趁禮布還未開審前得到阿桂的親筆信以拖延時間進而想辦法保住汪永順的命,即使死也留個全屍。
來到京城已經三天了,一點頭緒也沒有,再過七天禮布也應該到揚州了。也就是離開審不到半個月了,巴賦已在禮布所走的運河沿岸打點好一切,盡量拖住禮布。乾隆皇帝因為最近籌備母親的80壽誕,也無心關注這些事。更何況巴賦已經打通了各主要官員。正當巴賦在大街上無心閑走時,眼前出現了一茶館。於是便走進去坐了,小二忙給他沏了一杯茶,這時說書的先生講到了《水滸傳》中大戰野豬林這一迴,隻見下麵一位三十左右穿短襖的人連聲叫好。這時不時迴頭看一下後麵。當他第二次看時正與巴賦的眼光相對。巴賦已是五十好幾的人了,見年輕人這樣看自己不覺心頭燃起一股火。年輕人大概也看出來了,於是走到巴賦桌前,向巴賦行禮道,“晚輩適才興致所致,不免失禮,還望您多包涵”。巴賦見這位年輕人眉宇間透著一股不一般的氣質,連忙拱手道,“公子嚴重了”。轉身便要走。年輕公子上前道,“前輩若不嫌棄,可否與晚輩共飲幾杯。”巴賦想了想便答應了。二人來到酒樓落座後,隻見上來了一個兵勇報道,“阿桂將軍,皇上召您進宮”。巴賦一驚說道,“閣下便是聲明赫赫的阿桂將軍”。阿貴道,“正是我。老先生這酒喝不了了,明日到我府上喝吧,老先生住哪,我明天派人去接您”。巴賦說道,“和順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