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五章曆史需要細看(6)


    唐朝時候,皇帝朝見文武百官散朝後,門下省的諫官們便要參與皇帝和宰相的討論。錢穆,這是因為宰相有時候有不便同皇帝直接講的話,可讓這些官講出來。萬一皇帝生氣,也無法直接對宰相。諫官講的對固然好,講錯了也無妨大體。人微言輕,階位不高,顧慮也就少一些。有他們隨從在宰相身旁,宰相可免同皇帝直接衝突,這是政治上的一種技術問題。


    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諫官,諫官的職責是專門諫諍皇帝的過失,有同於禦史大夫監察政府百官,諫官隻盯著皇帝就行了。若把諫官也看作是監察官,則中國曆史上的監察官可分為台、諫兩種。


    台是指的禦史台,是子的耳目,諫官則是宰相的唇舌。唐代的宰相手裏已經沒有禦史監察權了,但諫諍權則仍在宰相手上。到宋代這一製度又變了。諫官不直接屬於宰相了,也不準由宰相任用,於是台官諫官都成了皇帝的親信了。


    本來諫官是設來要求子的,現在諫官脫離了門下省,不隸屬於宰相。又是由皇帝所親擢,於是諫官遂轉成並不為緊盯著子,反來過來束縛宰相。諫垣這種官署就成了與政府對立的勢力。


    諫官本是以言為職,講錯話轉是不要緊,但是不講話就是失職。這些諫官階位低,權柄,隻是些清望之官。他們講錯話免了職,聲望反而更高,更有升遷的機會。所以他們便和宰相唱反調,宰相東,他們便西,總愛對政府表示異見。以示自己盡職。這一來,諫垣就成了一個隻發空論不負實責的反對機關。他們盡愛發表反對政府的言論,又沒有章法約束。就像在野黨反對執政黨一樣,凡事執政黨的政策,他們總能出個一二三點不好來,而政府不能老不理他們的意見。


    範仲淹與王安石的變法失敗,諫官有很大的“功勞”。宋神宗一意信任王安石,要他來變法,然而諫官與宰相互相對壘,勢如水火。當時的諫官,不像現代西方的所謂反對黨,是分散的,孤立的。他們的立場,好像是專在主持公議,並非為反對政府。在道義的立場上,比近代西方的反對黨更有力。宰相不聽他們的話,他們就辭職,辭職了名更大。另一人上來,還是依照前一人的主張,繼續反對。


    從宋代始,便有了這種清議的風氣。諫官台官漸漸變成不分。台官監察的對象是政府,諫官諍議的對象還是政府,而把皇帝放在一旁,變成沒人管。做宰相的既要對付皇帝,又要對付台諫,可以是難以施展拳腳的。到後來,諫官鋒芒太兇,鬧得太意氣,成了無聊的攻訐,社會和政府中人都討厭諫垣,不予理會,諫官才失勢。但是權相奸臣又從此出了頭。


    直到現在,給政府提意見仍舊是政治上的一個技術問題。用得太多則會引起內部矛盾,用得太少又會影響參政積極性。如何把握好這項技術,很多人還是願意從唐太宗的貞觀盛世中找答案。


    曆史注腳:


    曆史上的諫官


    諫官在漢屬九卿中的光祿勳,隸屬於宰相。到唐代,諫官屬於門下省,和給事中同屬一機關,如諫議大夫、拾遺、補闕之類都是,大詩人杜甫就做過拾遺。這些官,位不高權不大,但很受政府尊重。大多數都是年輕後進,有學問、有氣節,政治資曆又不深的人。他們可向皇帝講話。“拾遺”、“補闕”、“司諫”、“正言”這些官名便可以看出他們的職責所在。


    現代“諫官”——參事


    國務院參事室有50個參事的編製,目前的參事數量是35位。1988年實行聘任製改革之後參事的年齡範圍控製在60-75歲之間,5年一任。聘任的專家都是各個領域的專家,並且有參政議政能力的,為經濟建設服務。這35位參事按照研究領域被大致劃分為經濟管理、可持續發展、農業、公交、醫藥和教育、環保、水利發展7個組別,參事以個人名義,用直通車的方式直接向總理副總理提建議,不帶任何偏見,不帶部門利益,比較客觀、可信、公正。國務院對參事有很高的禮遇。可以旁聽人大政協會議和各部級會議,一般的公務員沒有這項“待遇”。中秋春節等重大節日國辦和統戰部會召開招待會,也邀請參事參加。


    欲變學究為秀才,卻轉秀才為學究


    宋代用人也需要通過考試來選拔,考試製度大體沿襲唐代,隻是在細節上進行了修補。但宋代科舉的影響,卻與唐代不同。


    唐代考試有“公卷通榜”之製。公卷就是由考生把平日詩文成集,到時遍送政府中能文章、有學問的大僚閱看。這些前輩看了考生平日的作品,心中便有了大致的品第,在未考以前,就有許多知名之士,獲得了客觀的地位。通榜是考後出榜,根據社會及政府先輩的輿論,來拔取知名之士,不專憑考試一日的短長。甚至有的主考官謙遜,因不了解這一次考場中的學術標準,不自定榜,而請有學問的人代定榜次,並有請應考人代定的,而應考人又自定為榜首狀元。這樣的事在當時是佳話,不算舞弊。


    錢穆認為,考試的目的是為國家選拔人才,明白這個主要精神與本原意義,就不必在細節上斤斤計較。但有人要借此製度的寬大一麵來作弊,於是政府就要為防弊而把製度嚴密化。一切製度都是如此。但製度越是嚴密,反而會失卻本義,而專在防弊上下功夫。宋代考試製度遠比唐代嚴格,那時有糊名製,所憑的真是考試成績。但是考試成績隻是一日的短長,就算有主考官存心要錄取他平日最得意的門生,因是糊名,尋覓不出學生的答卷,這個人就落第了。這樣一來,考試防製嚴了,但是卻並不能保證就能得到真才。


    唐代考試由禮部主管,人才分發任用則都在吏部。禮部及第了,未必馬上就能任用,因而仍需要經各衙門的首長辟署,在幕府中作僚吏,借此對政事先有一番實習。經曆了五代的長期黑暗,人不悅學,趙宋朝廷刻意獎勵文學,重視科舉,隻要及第就能得美仕,但這樣反而不如唐代還能保留得兩漢以來一些政治實習的優良傳統。


    考試製度在宋代雖然更嚴密了,但並非更有效果。然而在政府大力提倡之下,社會學術空氣又得以複活。於是有許多人站出來想改革這種科舉製度,王安石就是其中之一。


    王安石變法中有太學三舍法,希望以學校的平日考核來取代科舉考試,選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又有貢舉法,廢明經、存進士,熙寧三年三月,進士殿試罷詩、賦、論三題而改試時務策。熙寧四年,二月,頒新貢舉製,廢明經,專以進士一科取士。另設“明法科”。


    王安石的變法,一是想用學校教育代替考試。考試隻能選拔人才,卻未能培養人才。在兩漢有太學,在唐代有門第,這些都是培養人才的。社會培養出人才,政府考試才有選擇的餘地。宋人頗想積極興辦教育,但心有餘而力不足。


    二是想把考試內容改變,不考詩賦,改考經義。人人學詩賦,明白風花雪月的詞句,用此標準來為政府物色人才,卻不妥當。畢竟政府更需要那些有實幹的人才。王安石於是自己親自編訂了一套經書,作為新式考試的參考教材。但改革後卻所得不償所失,考經義反而不如考詩賦了。王荊公王安石因此歎息,本來欲變學究為秀才的,不料卻將秀才轉變成了學究。


    考試製度,是中國政治製度中重要的一部分。由唐迄清,綿曆了一千多年。中間有改革、有演變,積聚了不知多少人的聰明才智,在曆史進程中逐步發展。直到晚清,西方人還采用這種製度來彌縫他們政黨選舉中的偏陷。讓錢穆感到惋惜的是,當時的人卻對以往考試製度在曆史上有過千年以上根柢的,一口氣全否定了,不再重視,也不再留絲毫姑息的餘地。


    曆史注腳:


    門第消失,家學無存


    唐代門第勢力正盛,在那時推行考試,應考的還有許多是門第子弟。這些門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學熏染,但是到了晚唐,大門第逐步墮落了,門第傳統全消失了。應考的多數是寒窗苦讀的窮書生,他們對政治傳統茫然無知。於是“進士輕薄”,成了晚唐一句流行語。至宋代,除卻呂、韓少數幾個家庭外,農村子弟、白屋書生、偏遠的考童,驟然進入仕途,對實際政治不免生疏,也談不上什麽私人學養。


    蘇軾泄題


    宋代的監考製度已經比前期嚴格了,但文人之間相互照顧還是有的。傳元祐中,蘇軾主持禮部考試,在舉行考試之前,托人將一篇文章送往李廌家。而李廌恰好有事外出,他的仆人將蘇軾的文章放在桌子。送書信的人離開不久,章惇兩個兒子——章持、章援來李家拜訪,看見放在桌上的文章,喜出望外,拿迴去認真揣摩。李廌迴家之後,不見蘇軾的文章,心中悵惋不已。考試時,試題果然與蘇軾所寫的文章十分類似。章持、章援模仿蘇軾的文章揮筆而就。而李廌則表現不佳。


    四近代史上的退步之朝


    皇權膨脹的副作用——太監


    西方在近代史階段走上了一條發展工業的道理,成為世界的中心;而一直為文明大國的中國,此時也進入了明朝,從1368年至1683年,三百多年的時間裏,中國卻慢慢落後於西方,特別是在政治製度方麵,比之唐宋更是大大退步了。


    錢穆最反感別人中國傳統政治是專製獨裁的,但他卻:“這一法,用來講明清兩代是可以的。”漢、唐、宋諸代,相權還在製約著皇權,隻是比重有所不同。但是到了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宰相正式從中國政治製度中消失了,此後清朝也沒有宰相,明代宰相的廢止,就是政治的一大退步。


    據正史記載,明代開國之初有宰相胡惟庸,胡惟庸因自恃與朱元璋一起南征北討多年,在位居宰相之後,驕橫跋扈,結黨營私,並且派人暗中招兵買馬,準備謀反。後來被明太祖發現,將胡惟庸處死。胡惟庸死後,他生前誣陷忠良、貪贓枉法的諸多罪行都被揭發。明太祖大為震怒,從此廢止宰相,不再設立,並告誡子孫永遠不準再立宰相。


    三省之中,明太祖廢去中書門下兩省,隻剩尚書省,但沒有設尚書令和左右仆射,由六部分頭負責,就叫做“六部尚書”,等於升本司為部長,六部首長,各不相屬,這些尚書都是最高官階的二品大員。


    此外有一個都察院,前身是禦史台,專掌全國各事的彈劾糾察。還有一個管理章奏的通政司,一個主平反的大理院,這三個部門加上六部,合稱“九卿”。刑部尚書、都察院、大理院合稱“三法司”,朝廷一切重大司法案件,由三法司會審。這九卿互不相幹,都直接隸屬於皇帝。


    經過這樣的改變,一切大權就集中到皇帝。皇帝一個人當然管不了這麽多事,就有了秘書處,稱為內閣。皇帝的秘書就是內閣大學士,這些人的辦公地點都在內廷,所以這些人又稱為“內閣學士”或“內閣大學士”。內閣學士官階五品,在朝廷上地位不高。上朝排隊,大學士的朝位在尚書的下麵。


    這些內閣大學士,在太祖時,主要是皇帝的顧問,幫忙執筆傳旨,沒有什麽決定權。


    北京故宮主體建於明成祖永樂年間,體現著當時皇帝的辦事規模。前麵三大殿是朝會之所,後麵如乾清宮等,由皇帝住宿。他要到前麵來辦公,距離相當遠。加上北京多風幹燥,秋冬春三季都相當寒冷。而皇帝上朝一般都要在日出前,不亮就朝會,皇帝須黎明即起,等到太陽出來便散會。


    一般官人多半住宮外,上朝路遠,騎一匹馬,帶一個仆人,掌一盞燈籠,四更五更就要去。到了紫禁城,仍準騎馬的隻有少數幾個人,多數要下馬走進朝房,靜候皇帝上朝。那時也沒有暖氣,有些木炭火,擺在空空的屋子裏麵,沒有什麽取暖效果,上朝的條件很艱苦。


    明製一要早朝、午朝、晚朝三次,有時候還要專門到禦門陽台上,讓老百姓也可以見麵話。明太祖是開國皇帝,以前在皇覺寺做過和尚,粗活兒累活兒都幹過,這樣上朝自然不在話下,他的兒子明成祖朱棣也還是親手打下,搬到北京以後凡事親曆親為。但再往後的皇帝,長在深宮,就趕不上老祖宗有精神有活力了,出來上朝見群臣,都是一個很難的任務。今的事情推明日,群臣們的問話也無辭可答,後來皇帝就隻有偷懶,把政權交付內閣,閣權慢慢地大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畫跟錢穆學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豔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豔明並收藏漫畫跟錢穆學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