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在人們的眼中一直都是吉祥喜慶之物,畢竟自古就有“瑞雪兆豐年”這樣的說法。眼下剛剛進入十二月,而汴京城卻一連幾天下了好幾場雪,讓人們在欣喜之餘,也不禁會把天氣情況和皇帝陛下的婚禮結合起來看待。

    所謂“天人感應”,人間發生了什麽事,那麽天上就會有什麽樣的反應,至少大宋朝的人們對這一點是深信不疑的。皇帝陛下在十二月八日就要結婚,那麽現在連下了幾場大雪,當然證明了老天爺對皇帝陛下結婚這件事是讚成的。

    老天爺都讚成,那麽俺們老百姓就沒有什麽理由不讚成。事實上,盡管距離興龍節還有幾天,但整個汴京城、整個帝國都開始掀起了慶祝的熱潮。大紅燈籠、大紅喜字、紅燭、紅稠,從南熏門到宣德樓,雪後的汴京城除了那一片晶瑩的雪白,就剩下了喜慶的紅色。

    而很顯然的是,隨著陛下婚禮的臨近,關於這場天下最高貴的婚禮,各種小道消息也在朝野和坊間流傳。任何關於這場婚禮的花邊新聞,比如皇後的家室、參與婚禮儀式的大臣名單,都成為了官員和百姓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談資。

    隻不過,在這許多熱門談資裏,有兩件事情被議論得最多也最神秘。其中一個是百姓們的話題,而另一個則為官員們所重點關注。

    被百姓們關注的事乃是關於司天監丞沈括大人的。在普通老百姓眼裏,能擔任司天監丞的人屬於能跟老天爺直接溝通的人,總帶著強烈的神秘主義色彩。

    “東南方明如晝,俄成赤氣,中有白氣經天。主陛下移駕親迎!”據說這段話出自朝堂上的沈大人之口。百姓們對這樣文縐縐的話不太明白,但通俗的版本還是很快為他們所知。大概的意思是是指天上出現了奇怪的天象,有代表著帝王的白氣,向東南方的明亮赤氣移動。象征著皇帝有必要在結婚那天親自出宮迎接皇後娘娘。

    這件事令人感興趣的地方就在這裏,因為按照大宋朝曆代的規矩,皇帝結婚自有一套繁雜的禮儀。而通常來說,皇帝在結婚期間是從來不出皇城的。

    在以往,整個婚禮的第一個步驟是由皇太後在婚禮數日之前頒下詔書,任命十二個朝中的主要大臣為“六禮使”。所謂六禮,指的是“奉迎、發冊、告期、納成、納吉、納采問名”,每個禮位設正副使各一名,專職做好相關工作。

    首先完成的工作是問名納采這些準備事項。然後在結婚那天由奉迎使從皇城出發,將住在娘家裏的皇後娘娘迎接到宮中,接著由發冊使將事先製好的“皇後冊寶”頒發給皇後,這就是咱們中國人所謂的“冊立”了。再接下來就輪到文武百官上表祝賀於東上閣門。最後的步驟就是皇帝和皇後接受貢奉的酒飯,最後進屋上床….第二天前往景靈宮去行“廟禮”。

    過去的這套規矩乃是參考了周禮而成,已經實行了上百年從無出現差錯。而現在司天監丞沈括突然向朝廷說什麽“白氣經天,主陛下移駕親迎!”真是令人茫然無措。

    “我朝所有禮製都依照周禮而訂!”蔡汴身為禮部侍郎,當然在這個問題上有發言權:“周禮上麵沒說陛下大婚時一定要在宮裏!是以陛下親迎未嚐不可!”

    “可是周禮之中有設置奉迎使的內容,假如陛下親迎,那麽奉迎使要來何用?若廢除奉迎使,豈非與周禮不符?”蘇軾也是禮部侍郎,他對天現異象這種事情並不是太在意。雖然司天監的官員人人都說看到了“白氣經天”,可是自古對於天象就有許多解釋。且皇帝結婚據傳說往往再離譜的異象都有過,沒有必要為了這事去修改禮儀。

    禮部的爭論當然使朝廷相當的頭疼,最後還是向太後下了結論:“陛下從宣德樓出皇城,至朱雀門止步,其後奉迎使從朱雀門出,前往皇後處奉迎皇後至朱雀門。皇帝陛下與皇後在朱雀門接受萬民祝福,再迴皇城文德殿行冊封之禮!”

    向太後說這番話的時候還是考慮得很周全的。一來天現異象,要說完全不予考慮是不可取的,所謂“天威難犯”就算向太後貴為天下之主,也不能和老天爺作對。二來真要皇帝去接皇後,似乎也不太可行。因為蔡汴這人是新黨,向太後對這事是否存在貓膩還是有所疑慮。今天你蔡汴依據天象把禮製改了,明天你會不會故技重施再玩其他的花招呢?

    所以向太後決定采用折中的辦法。皇後的娘家乃是在已故侍衛馬軍都虞候孟元府上,孟府在外城的東南。那麽皇帝可以出皇城,但不出內城。當皇帝到了內城的朱雀門之後,就讓奉迎使前往奉迎皇後。如此一來即滿足了“白氣經天”預示皇帝移駕的要求,又可以滿足祖製中設置奉迎使的條例。真是一舉兩得啊!

    皇帝結婚之時還要在朱雀門接見萬民,這樣的消息使整個汴京城都沸沸揚揚。要說普通人見皇帝一次真的是很難。既便你身處皇城根下,每年的唯一機會也就是在金明池隔著上裏遠的池水望見皇帝的車蓋而已,要想近距離的感受那浩然磅礴的王霸之氣,根本就沒有可能。可是現在機會來了,不但可以瞻仰一下皇帝陛下的風采,還能一同看見也許一輩子都不出幾次宮的皇後娘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乎,幾天來汴京城百姓們的情緒,隨著婚期的臨近越發高漲起來,每天說得最多的就是在那天應該起多早的床去搶個好位置……

    以上的事為喜歡神秘主義的普通百姓所關注,而帝國的官員們對皇帝是否親自迎親卻沒有太多的想法。準確的說,官員們更關心的是另外一件事:關於“六禮使”的人選。

    深知帝國政治的官員們對“六禮使”人選非常的敏感。因為六禮使這種臨時的虛位,隻有朝中當權的重臣才能擔任,此外還意味著皇室的信任。

    特別是對於那些身處帝國偏遠角落的官員們,即使他們平時聽了再多關於朝中的人事傳聞都沒用,而現在隻要仔細看清楚究竟哪十二個人出任“六禮使”,就可以對朝局看得分明,就可以對誰在朝中當紅分析出個結論。

    結果在十二月的第一天朝廷就公布了這次“六禮使”的人選:王存為奉迎正使、楊翼副之;尚書左丞蘇頌任發冊正使、王岩叟副之;蘇撤任告期正使、皇叔祖趙景副之;皇伯祖高密郡王趙晟任納成使、翰林學士範百祿副之;此外還有梁燾、劉安世、韓忠彥、蘇軾等四人出任納采問名、納吉等使臣。

    這份名單的出台立即引起了朝野新一輪的猜測,裏麵除了最近風頭極勁的楊翼之外,一個新黨也沒有。這是否意味著向太後要全力保持訓政地位,既便皇帝成婚也還要繼續訓政下去呢?否則為何不為皇帝陛下安排幾個輔政的人選,而清一色都選擇了皇帝不喜歡的舊黨大臣呢?…….

    ******

    南泊大營。

    “向太後來勢洶洶啊!看這份六禮使的名單就明白了!咱們要加緊準備啊!有勝!” 剛剛成為奉迎使的楊翼站在湖邊,任由寒冷的風從麵上刮過。眼前的南泊真是美如仙境!在前幾天的連番大雪過後,整個南泊湖結了一層冰,光滑如鏡。冬日溫暖的陽光照在冰麵上,給人絢麗的觀感。

    站在楊翼身後的王有勝打了個寒顫,縮了縮脖子道:“還是江南的冬天好!我剛從高郵軍迴來,江南的冬天可比咱們這要溫暖許多!至於準備,我認為咱們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說起來,再過幾天就是興龍節了!而楊翼在這段時間裏真是繁忙到了極點,因為他要主導這次興龍節的進程!

    本來按照楊翼的想法,皇帝親政才是新黨的唯一出路,而皇帝結婚那天就是親政的最好時機。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楊翼認為有必要借助“九鼎”的幫助。隻要在皇帝大喜之時,不知從哪兒突然冒出了九鼎,以九鼎在人們心目中那種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就必然能給皇帝的親政批上合理和神聖的外衣。

    可是這樣一來不是沒有難度的,楊翼非常清楚自己麵臨著非常困難的兩個問題。一個就是九鼎應該怎麽弄過來,第二則是九鼎應該怎樣突然出現在大家麵前。

    當然,第一個問題被近來越來越能幹的王有勝解決了。就在三天前,王有勝從江南把九鼎給弄了迴來。據王有勝的描述,毛漸對這件事非常的配合,整個啟鼎的過程極為隱秘和順利。他們把鼎弄出來後裝了船,船隻則以北上運糧的外表加以掩飾。最後在汴京城外的虹橋碼頭上了岸,再跟整船的糧食一起運進了南泊大營。

    南泊大營駐紮有武學學生、貢生、賜胡軍、雜役等五六千人,每天裏運進運出的物資何其之多?所以這次運輸並沒有引起外間的注意。甚至在南泊大營內部,知道這個情況的人也隻不過是王有勝和種思謀、以及幾十名親信的賜胡軍士兵。

    “一點問題都沒有!知道這事的人都在控製之下!什麽消息都露不出去!”王有勝迴來的時候跟楊翼拍著胸脯:“我辦事!你放心!”

    可是第二個問題就讓楊翼傷透了腦筋。本來他有過一個已經想好的計劃,先在京城周圍找個地方把九鼎埋起來,然後讓已經成為司天監丞的沈括造點聲勢出來,說是夜觀天象,看到某處光芒大放,再然後朝廷派人過去這麽一挖一看。啊呀!九鼎啊!這事就算是完了!

    楊翼在十一月的時候已經是打算這樣幹了,並且還在太尉府的那次會議中把事情布置了下去。隻可惜九鼎運到南泊後,思慮再三的楊翼便將這個計劃徹底推翻。主要是這樣做實在是很難達成既定的效果。你把鼎埋地下,迴頭朝廷派人去挖,那麽挖的時間隻能是朝廷來控製,誰能保證一定是小皇帝結婚那天挖出來?假若時間上配合不好,九鼎的出現就很難和皇帝結婚聯係到一塊,造成的震撼性效果也非常有限。更有可能反過來被向太後利用。要是有人說“九鼎的出現乃是因為向太後訓政得到天意的支持!”到時就算他楊翼去跳汴河,都悔之莫及。

    “我得把這事搞得越玄乎越好!玩神秘主義是俺們的老本行啊!”楊翼在否定原先的想法之後,就開始思考究竟怎樣讓九鼎突然出現在婚禮現場。

    婚禮的現場是在皇城。而要想把九鼎這麽大的一個東西弄皇城裏去實在是不太可能。楊翼曾經就這個事情詢問過童貫的意見,看看童貫有沒有辦法運送個大東西進皇城。結果童貫的迴答讓楊翼哭笑不得:“大人究竟想運啥進皇城?沒問題,多大都沒問題!哪怕像青磚這麽大的東西,雜家也有辦法自由帶進帶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九鼎和青磚當然不是一個檔次上的概念,楊翼當即就死了把九鼎偷運入皇城的心,他決定把小皇帝給弄出城來。而要想把小皇帝弄出皇城,辦法當然也隻有一個,還是要依靠沈括。

    “白氣經天?這理由不錯,沈大人真有想象力啊!”楊翼說這話的時候,沈括已經把事情辦妥了!皇帝出皇城去朱雀門!聽到這個消息的楊翼立即跑去看星空,隻不過星空似乎幾千年來都是那副模樣,這使得楊翼不得不佩服沈括的想象力。

    萬事具備隻欠東風!對楊翼來說,東風指的就是把九鼎突然變出來的方法!隻不過楊翼在太尉府想了幾天都不得要領,直到他決定去南泊換換空氣散散心,這才想到南泊有一條現成的運鼎捷徑!

    “惠民河啊!”楊翼笑眯眯的看著南泊湖上的冰麵,這湖是和惠民河相連的!湖結了冰但河還沒有結冰!河水從南熏門的水門處流入汴京城中,流經朱雀門之後再從城西南而出。這真是一條捷徑啊!隻要能有辦法讓九鼎潛在水裏順流而下,就完全可以避開所有人的耳目進入京城,直接出現在皇帝停留的朱雀門前!

    接下來楊翼就把自己的親信將領全部找到哪南泊,他需要這些人一起幫他製定一個完美的計劃。而經過了長達半天的會議之後,一個被楊翼讚為完美的計劃終於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通過。

    簡單點說,這個計劃分為三大塊:行進、浮沉、潛泳及指揮。

    “行進”,當然是指九鼎應該如何到達指定的位置,也就是朱雀門下的河段。按照商定的方案,九鼎將被事先捆綁在一個木筏上,木筏和九鼎的重量剛好與木筏產生的浮力相當,這樣九鼎和木筏整個都能剛好浮在水麵下。然後由潛遊在水中的人員推動鼎船,沿著惠民河進入指定位置。

    隻不過由於天氣寒冷水溫太低,人員不可能長期浸泡在水裏,所以必須沿著河道每一段設置一個據點。這些據點都是臨水的民居,無論是租用還是購買,把這些據點內部與河道挖通。由於距離很近,所以這樣的工程量並不大,一兩天就可以完成。然後每個據點派出幾名賜胡軍的親信進駐。當鼎船在水下向前推動時,每到一處據點就由新人接替,舊人上岸取暖。如此輪流推動,直到鼎進入到預定位置為止。到了預定位置後將整個鼎船固定在河底,等待下一個步驟。

    當然,行進過程中的最大難題是鼎如何能通過南熏門下的水門。一開始大家都無計可施,那水門裏裝有柵欄和倒刺,除非有人開門,否則是無法通過的。而王有勝在大家都陷入了沉默的時候發揮了作用:“既然沒法通過,那就讓人在那天把水門打開好了!這麽簡單的事情用得著想這麽久麽?我跟你們說,我有辦法讓那水門自己打開!”

    說起來,王有勝敢這樣打包票,乃是因為他認識南熏門的守將。在京城平叛的戰鬥中,王有勝曾經率領軍隊試圖通過南熏門,結果跟一股守城的禁軍僵持在了狹窄的城牆上。當時王有勝和那名禁軍將領友好的聊了天,認了老鄉之後就各走各路,禁軍將領繼續守他的門,而王有勝自己翻過五嶽觀找進城的道路。後來戰爭結束了,那名禁軍將領還是靠著王有勝幫他說了好話,證明他是“打入敵人內部的自己人”,這才保住了把守南熏門的飯碗。

    行進的問題解決之後,就是浮沉的問題。說起來這才是關鍵,要讓九鼎在皇帝麵前自己浮出水麵,無論從哪個角度上看都關係到這件事的成敗。

    本來按照種思謀等人的想法,幹脆就讓人在水裏把鼎舉起來算了。隻不過大家仔細分析了惠民河的河道情況後認為這樣做絕不可行,一來河太深,人就算綁上石塊站在河底舉鼎,也不可能舉出河麵、二來河裏以泥沙為主,人沒法站立得穩當。

    最後還是心思細密的張全柱想出了主意。而這個主意從理論上說可以萬無一失的把鼎浮在水麵上,準確的說是站在水麵上。

    “在河道的兩邊岸上,三個角上咱們各弄一個臨水的房屋作為據點,每個據點在屋子裏裝上絞盤。事先預留繩索在河裏。等九鼎到了指定位置後,最後一批推船的人就把預留的繩索穿過大鼎下麵的鼎腳綁實了。然後人就可以離開了。等時機一到,三個點上同時拉動絞盤,收緊繩索,鼎自然會被拉緊的繩索繃出水麵。由於繩索係在鼎腳上,隻要咱們控製好收縮的強度,就可以讓帶有繩索的鼎腳剛好沒在水裏,而鼎身露出水外!”張全柱得意洋洋的一口氣把話說完。

    楊翼對張全柱的想法表示了讚賞之後,還是做出了一點補充:“九鼎隻要出水麵半刻種就好!然後三個點上放鬆絞盤,讓鼎重新沉下去。咱們再出動一次潛水人員,把繩索割斷,等朝廷派人去撈鼎,絕不會看出任何的破綻。”

    至於潛泳和指揮的問題,本來種思謀等人認為這不成為一個問題。潛泳並不困難,找一個蘆葦管之類的東西,伸出水麵唿吸就好了,而且也很難讓人發現,自古俺們都是這麽幹的嘛!可是楊翼對這樣做卻心存疑慮。在他看來,九鼎進入預定位置之前這樣做沒問題,可是到了朱雀門後,如此眾多的官員和百姓在場,你伸個什麽蘆葦管之類的東西出水麵,難保不被哪位眼尖的人看到,終究不太保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用氣囊吧!”思來想去,楊翼得出這麽一個不知可不可行的主意。這個世界上沒有塑料也沒有橡膠,想做氣囊唯一合適的東西隻有一樣,那就是魚鰾。魚鰾就是魚的肺,軟硬度很適合用來縫製氣囊,隻要縫製的時候采用三層交替法,再適當的使用火漆來保證氣密性,製成簡單的唿吸氣囊問題還是不大的。準確的說楊翼認為可以存儲幾口空氣在氣囊***水下的人短暫換氣。

    這個方法不會對所有人使用,在九鼎進城的過程中潛水員還是依靠管子來換氣,因為進城的時間被安排在晚上,不可能有人看得見河麵上還有管子伸出來。而氣囊是給最後一批割繩索的潛水員使用的。因為最後去割斷繩索的時候河岸上一定站滿了人,絕對不能依靠管子,隻能靠氣囊短暫換氣。好在遊過去割斷繩索難度並不大,換上幾口氣應該就能完成任務迴來了。

    而根據楊翼的構想,最後一批下水至少應該有五個人才保險,並且每個人不說多,備上三個氣囊還是有必要的吧?隻不過氣囊的縫製需要大量的魚鰾,一天魚的魚鰾隻有小小的一點,十五個大氣囊沒有上千條魚那是縫製不出來的。更令楊翼想不到的是,張全柱在聽說了魚鰾製作氣囊的方法後,還來了興趣:“那麽咱們還得做一個很大的氣囊。這個氣囊是放在鼎身的中空處排水用的。當鼎被拉出水麵的時候,鼎身裏全是水,實在是太重了。事先加個氣囊占滿鼎身的空間就使得鼎被拉上來時會比較輕!等到鼎再一次入水後,割繩索的人順便把氣囊刺破,幾個破魚鰾殘流在鼎裏並不會惹人懷疑!”

    張全柱的意見得到了通過,而帶來的問題就是一千條魚都不夠用了,這個用來排水的氣囊比十五個唿吸氣囊加起來還大。怎麽著沒有過萬條魚那是根本做不出來!

    “發動人手給我抓魚、買魚!時間緊迫,全力開工!”楊翼一聲令下,整個汴京城立即魚價暴漲……

    迴到指揮的問題上來,楊翼非常清楚這次行動的成敗與指揮密切相關。他認為自己應該依據這幫親信的特點來指派分工,而最重要的是整個行動的參與人員要絕對可靠,不能泄露一點機密。

    王有勝負責整個水下行動的指揮,他將在陸地上跟隨九鼎的前進。在每個河岸邊的據點隨時指揮據點人員換班輪替。而且最後一批下水的人由王有勝親自帶隊下去。

    種思謀負責外圍的宣傳造勢。他會帶領事先並不知情的武學學生和貢生們前去觀摩陛下在朱雀門的風采。事情到來的時候,種思謀就會發動學生對這事大為渲染,四處傳播九鼎出水的消息,增強這個事情帶來的心理效果。

    張全柱負責各個據點的施工和營造,他必須在指定時間內或買或租用臨水的大量民房,對通水地道和絞盤進行安裝。

    陸定北則帶著三百名親信賜胡軍士兵,從城內開始沿著河道布置,身著便服懷帶刀刃!任何察覺到河道裏有異常而想去觀望一番的人,無論平民還是官員,陸定北都會毫不猶豫的砍下他的腦袋!

    當然,所有參與行動的人手,全部都來自賜胡軍,這些來自留山原的胡人才是楊翼唯一可以相信的力量。就算是武學學生也不能讓他們知道任何一點的消息,武學學生和貢生們隻是外圍宣傳的一點助力而已…….

    看著南泊湖那美麗的冬景,楊翼終於還是歎了口氣:“有勝,你說咱們能成功麽?”

    “人多力量大,沒啥不能成功的!”王有勝毫不在意的咧開嘴笑笑…….

    ******

    現在就快要到五更天了,雖然黎明前的時刻總是那麽黑暗、雖然冬季的特點就是晝短夜長,然而今天顯然和以往大不一樣!全天下最大最繁華的大都市汴京城,此刻正大放光芒。五更天的汴京城,絢爛的燈火!繽紛的焰火!照亮了城中的每一個角落、照亮了整個帝國的天空!

    沒錯,今天是十二月八日,皇帝的生日興龍節,皇帝大婚的好日子!

    大量的民眾徹夜未眠,在寒冬的冷風中,他們成群結隊的來到了燈火輝煌的朱雀門前。惠民河兩岸,在三更天的時候就已經擠滿了數萬圍觀的百姓。或許因為有如此多的人,這個寒冷的冬夜,竟也顯示出了幾許溫暖!

    皇城,文德殿!

    此時的文德殿熱鬧非凡。宰臣、親王、執政官、宗室、百僚、大小使臣身著最隆重的朝服,自覺的站好了自己該站的位置。隻等時辰一到,皇帝和太後駕臨,今天的儀式就將正式開始。

    楊翼覺得有點疲倦,他能不疲倦麽?昨夜乃是九鼎進城的時間,但他卻要整夜的待在皇城裏準備皇帝結婚的諸般事宜不得分身,擔心啊!也不知道王有勝那個混蛋究竟把事情辦得怎麽樣了!九鼎到了預定位置麽?

    看了看殿中正在談笑風生的大臣們,每個人臉上都是一派喜氣洋洋的模樣。而楊翼卻覺得無趣得很,擔心和緊張來迴折磨著他的神經!

    “我說楊大人!”王存不滿的看著焦躁的楊翼:“您今天可是奉迎副使的身份啊!注意一下形象嘛!朝臣們都看著….哎!我正說你呢!你糾人趙相的胡子幹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翼擺弄著趙瞻的胡子不願停手!這心情緊張嘛!咱不找點事情做非崩潰不可!這趙瞻還真是好脾氣,整個就一糨糊性格!我不鼓搗他的胡子難道我還敢糾你王存的胡子麽?

    正鬧騰的時候,隻聽三聲鼓響,樂聲大作!一曲《乾安》高亢響亮。皇帝趙煦和向太後到來了,婚禮的整個儀式終於啟動了。

    百官迅速的完成了從交談到肅立的狀態轉換。山唿萬歲之後,東北角有侍中官員高聲唿叫:“皇太後有製!再拜!”眾官員再次跪拜。

    向太後今天一身隆重的裝束,高聲朗讀道:“皇帝年長,中宮未建,曆選諸臣之家,以故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贈太尉孟元孫女為皇後。製詔六禮,侍中宣製!”

    侍中官員再度高唿宣製:“皇太後有製:命公等持節展禮,奉迎皇後!”

    以王存為首的十二名官員,當即迴禮高唿:“臣等尊製,即刻奉製以禮奉迎!”

    楊翼就在這十二個官員裏麵,套拉著腦袋跟著王存一通瞎喊,反正人喊什麽自己跟著喊就是。隻不過他倆眼睛卻沒有閑下來,混在隊伍裏東張西望。皇帝結婚啊!這事多希罕?反正這種節目可不是每年都能欣賞到的,還不用門票,不好好看看可就有點吃虧了!

    楊翼一不留神就看到了小皇帝。還別說,趙煦今天真是精神得很,頭頂通天冠身穿絳紗袍,確實很有王霸之氣。“一會有你樂的!”楊翼一想到自己的計劃,就有一種難以描述的滿足感!曆史,操縱在了自己的手裏!自己居然決定了皇帝的命運,這實在是一種奇妙的感覺。

    繁瑣的禮節進行了將近大半時辰方才結束,一夜未眠的楊翼跟在官員隊伍裏又是跪拜又是吆喝,累了半死之後終於跟著皇帝的輦駕從宣德樓而出,吹吹打打的直往朱雀門而去!

    整個內城從昨天中午開始就已經戒嚴了、寬闊的禦道兩旁除了正在行禮的衛兵一個人都沒有,所有將要接受皇帝召見的子民,此時都匯聚在朱雀門的外城處了!

    楊翼看著戒備深嚴的景象,心中還是頗為自得的,內城戒備森嚴外城人山人海,俺選外城的惠民河動手真是有先見之明啊!輕輕推一把前麵正邁著四平八穩步子的王存:“王相,您在京城還真是作了大貢獻啊!瞧瞧這些戒嚴的士兵,都是從十大禁軍裏挑出來的吧?那叫一威風!隻不過內城如此,外城又如何?”

    王存頭也不迴,笑道:“子脫放心便好!外城百姓眾多,當然更要加強防護。各處樓宇製高點早有禁軍衛士占據,街口巷尾全都設立關卡檢查,便裝侍衛更是混跡於各處。絕對萬無一失,就連城中的河道,也有舟船巡弋!子脫隻管隨我前往奉迎皇後娘娘,其他的都不必操心!”

    楊翼頓時心中大驚,剛才的得意之情全部拋到九宵雲外!河道也有舟船巡弋?這是啥時候搞出的規矩?俺們京中的水師就這麽點人平時都在金明池那邊,你王存把水師調過來搞什麽呢?這下大事不妙,但願王有勝聰明過人福大命大,千萬別出差子才好!

    一路胡思亂想到得朱雀門,整個世界仿佛瞬間變了模樣!適才的內城是如此安靜,而一到朱雀門,震天動地的狂熱歡唿聲就像一股令人窒息的大浪,狂猛的衝擊著每一個到場的人。

    皇帝趙煦的心情顯然非常好,他站在朱雀門的城樓上四處遠眺。從朱雀門上望過去,此時天色已是微明,曙光卻依舊被城內無數的燈火所壓製!惠民河兩岸,黑壓壓的人群根本望不到邊際!喜慶的紅色、雪的白色、燈火的金光、天上的霞光各種美好的顏色交相輝映著這個世界!今天還真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日子!

    趙煦情不自禁的向著自己的子民們揮手致意,隨之而來的當然是一陣強烈過一陣的“萬歲”之聲!民眾的情緒一步一步邁向新的高峰!

    楊翼站在距離趙煦不太遠的地方,忐忑不安的看著惠民河!天要亮沒亮,在周圍的火光照射下,盡管河麵上非常明亮,但河水反而更讓人難以看穿。楊翼知道這是鏡麵原理,外麵太亮則河水就想鏡麵一樣反射著光芒,至於河裏的情況則讓人難以捉摸!

    “還好還好!”楊翼緊張的等待著那一刻的到來,眼下朱雀門前的這段河麵上一艘船也沒有!想來巡邏船都放在外圍。此時正是好時機啊!王有勝!快動手!把今天這場婚禮推向最高峰!

    隻可惜楊翼失望了,河麵上黑黝黝的毫無動靜!“會不會出事了?”楊翼開始覺得有點冷,舉目四處張望,又絲毫看不出異常。連負責整個京城安全的王存臉上,也是一片寧靜的神色。

    “皇太後有製!命公等持節奉迎皇後!”侍中官員高亢的聲音再度響起,直接打斷了楊翼的思緒。作為奉迎副使,楊翼不能再在朱雀門停留,而是要跟著王存前往孟府迎接皇後。

    一路之上楊翼都疑神疑鬼,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這種疑惑越發強烈起來。事實上這個時候的楊翼已經說不清自己的心情了,極遠處的朱雀門那邊不斷的傳出歡唿聲,卻搞不明白九鼎是不是已經浮出來了,這種提心吊膽的感覺幾乎令楊翼抓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說你究竟是怎麽一迴事?”王存終於覺得楊翼有點不太對勁,訓斥道:“你的臉色怎麽一陣青一陣白的呢?不就是一個婚禮麽?子脫乃是戰場上出生入死打出來的人,這點小陣仗竟也嚇唬得了你?真是可笑!”

    “是!本官失禮!”王存的話終於使楊翼頓然醒悟。王存說得不錯!我是戰場上的無敵統帥!千軍萬馬之中殺進殺出也未曾怕過,怎麽今天卻如此失態?九鼎的事情固然是個陰謀詭計,可俺是為了大宋的未來!是為了改變大宋的命運啊!不管成敗,我楊翼跨越了時間的長河來到這裏,終究是為大宋作出了改變和努力,我又有何畏懼?

    楊翼深吸一口氣,平複了心中的激動之情,臉色也比先前紅潤了許多。盡管這個地方已經到了外城的東南,可是從朱雀門方向傳來的歡唿聲表明,民眾的情緒再度攀上了一個台階!然而這已經影響不到楊翼的心情了!是成是敗,終將見分曉!

    到了孟府,孟府的主人早以恭候多時了。按照禮製,從孟府中把皇後接出來有著詳細的規定,甚至連雙方的對話內容也要完全依照禮製進行!比如使者要站在大門的右邊說:“某奉製以禮奉迎”,而孟府的主人則應在左邊迴答:“臣某謹奉典製”。又比如皇後在出門之時,主人要高喊:“戒之戒之,夙夜無違命!”等等。

    這些東西都有章可循,絲毫不能逾越,極盡繁瑣之能事!等到諸般事宜全部完成,皇後終於升輿啟程之時,天色已經是大亮了!太陽在遠處升起來,無數道光芒讓整個紅白相間的京城如此的美侖美奐!

    隊伍行進在大街上,兩邊的民眾頂禮膜拜香案高焚,冬天特有的清爽涼風和早晨的美景,讓楊翼的精神逐步的振作!一夜的疲倦在這一刻開始得到舒緩。楊翼從王存的平靜中得到了信心,王有勝一定沒有出事!如果出了事王存不會這般平靜,決定命運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毫無疑問,這個時候的朱雀門附近,狂熱的喜慶氣氛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刺激和推動,此時已經接近了頂峰!隨著天色的放亮和皇後的到來,在場的數萬民眾的情緒也開始越加振奮。

    趙煦與頭戴鳳冠麵遮輕紗的皇後並肩站立在朱雀門的城樓上,開心的看著熱鬧的場景,他的心裏覺得有點異樣。作為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名義上的皇帝,或許這一刻便是讓他最滿足的時刻了。

    楊翼作為奉迎使,與王存一左一右的低站在皇帝和皇後的身邊。王存在皇後那邊,而楊翼就在皇帝的身邊。就在這麽一刹那,楊翼突然有了一個直覺,好像河麵的某個位置,突然動了一下!

    “陛下注意了!注意河麵!”楊翼忽然低聲說道。

    雖然城下的歡唿排山倒海,但趙煦顯然還是聽到了楊翼那細若遊絲的聲音,轉頭狐疑的看了楊翼一眼,卻看到楊翼波瀾不驚的神色。“什麽意思呢?”趙煦不明所以的迴頭望向河麵,驚動天下的變動就在這一刻來臨了!

    “快看!河上麵!”首先是州橋上傳來一陣驚唿,接著很多人都發現了異常。寬敞的惠民河不對勁!距離州橋三十丈外的河麵上突然起了一個漩渦,漩渦越來越大!歡唿聲瞬間消失,數萬人目瞪口呆的看著河麵上出現的異常!不時有人發出一兩聲驚唿!

    漩渦越來越大,激起旋轉的浪花開始拍打和衝擊惠民河的兩岸,在幾萬人寂靜無聲的情況下,竟顯得極為詭異和駭人!

    趙煦緊張的抓住了城樓邊上的護欄!這是楊翼搞出來的鬼!剛才他說過要朕注意河麵!他要幹什麽?

    楊翼的兩眼緊緊盯住河麵,這事辦得太好了!拉動九鼎的繩索外邊完全看不見。還有這漩渦究竟是王有勝怎麽搞出來的呢?好像事先沒安排啊?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有東西要出來!”有人開始大唿!隻見河麵漩渦的中心浪花翻滾,一個黑黝黝的龐然大物似乎要從水裏冒出頭來!

    “水怪啊!”岸邊竟有人哭喊出聲,倏地驚叫連起,唿啦啦一片人員向後倒退踩踏的聲音。城樓上的群臣一片駭然,除了目瞪口呆的望著河麵,他們在這個時候竟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麽!

    鼎!一個龐大的、威武的、充滿了獨霸天地王者之氣的、形製即怪異又莊嚴至極限的鼎!轉瞬間以最不可思議的方式立在了河水上!

    “餓滴神啊!”不知是誰先聲音變調的喊了這麽一聲,整個惠民河兩岸的數萬民眾、士兵、官員齊聲發出了震撼的驚歎!神跡!這是隻有神才能創造的奇跡!

    “水出大鼎!陛下定鼎天下!”楊翼聲嘶力竭的狂唿出聲!這一聲立即讓許多城樓上的朝臣們迴過神來,齊聲高喊:“陛下定鼎天下!”

    兩岸的民眾的情緒在這一刻爆發了,山唿萬歲聲潮水般起落漲退,數萬人沸騰起來,氣氛熱烈至極點。有人開始帶頭對著河裏的大鼎頂禮膜拜,接著惠民河兩岸數裏的距離,無數人開始對著河中的大鼎磕頭。

    趙煦心中狂喜之情簡直溢於言表不可遏製!在這一刻他什麽都明白了!這是個機會,是確立他不世帝王身份的最好機會!看了楊翼一眼,隻見楊翼微笑著頷首,頓時信心大作!兩手朝天張開,用盡全力大叫道:“朕乃真龍天子,得大鼎而興宋!勢不可擋!”

    “陛下萬歲!勢不可擋!”排山倒海的歡唿聲一浪高過一浪,在汴京城來迴轟響。城樓上,所有的百官臣撩俱都匍伏在地,對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行九叩大禮,許多人的臉上除了驚駭,還有莫名的興奮…….

    就在群情激昂的時候,河麵上漩渦又起,大鼎突然快速的沉沒入水中。不過這暫時無關緊要了!楊翼知道自己成功了!

    趙煦當即下令由王存親自帶水師打撈大鼎,然後自己帶著百官迴皇城的紫寰殿!對,沒錯!是紫寰殿!本來按照規矩結婚是要去文德殿的,向太後還在文德殿等著呢!可是現在已經再無任何必要去見向太後了!趙煦認為自己現在完全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運,他要去紫寰殿!他要即刻宣布親政!

    就在迴皇城的路上,一個更令人驚愕的消息像旋風一般傳遍了全城!水師打撈的速度極快,而將鼎打撈上來之後,有史官驚唿“天啊!這是…九鼎!”

    九鼎?象征著九州之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利的九鼎?出現在皇帝陛下婚禮上的九鼎?炸鍋了!整個京城炸了鍋,天下都炸了!

    百姓、士兵、士人、官員!所有人的情緒在這一刻都完全失去了控製!所有人都開始興奮的把這個消息向其他人訴說!再訴說!

    當趙煦迴到紫寰殿後,王存、楊翼、趙瞻、劉摯、範祖禹、曾布等六位當朝執宰立即上了奏表,請求皇帝陛下立即親政!理由就是九鼎出現在皇帝的婚禮上,這是上天的意思,任何人都不可違背!

    接著群情沸騰的朝臣們開始分批入殿向趙煦表示效忠,宣布支持皇帝親政!

    大批的貢生和武學學生在種思謀的帶領下,從朱雀門開始遊行到宣德樓,沿路鼓動了數不清的民眾一起要求皇帝接見和賜福。而根據剛剛從朝廷傳出來的旨意,皇帝陛下將開放金明池,在那裏接受臣民的歡唿祝賀!……

    文德殿。

    向太後覺得自己有點冷。是的,偌大的文德殿裏隻有她和幾個太監、宮女,再沒有一個人來到這裏了!

    向太後現在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是的,現在也沒她什麽事了,她完全明白,自己的政治生命就在皇帝大喜的這一天結束了!徹底的結束了!

    “迴福寧宮!”向太後最後摸了摸椅子上的紋飾,黯然道:“是該咱們休息的時候了!”…….

    當晚的太尉府。

    “幹杯!”楊翼剛從皇城迴來,臉上喜氣洋洋!這次大獲全勝,正是太令他開懷了,幾個月來所有的鬱悶和陰霾一掃而空。而太尉府張燈結彩,慶功會嘛!當然要隆重一點。

    王有勝全身裹在厚實的棉被裏,臉色還有點發青,水裏實在是太冷了,而他又耽誤了很長時間!本來按照計劃他們遊過去後就直接割開固定九鼎的繩子,再遊迴來通知岸上拉動絞盤就行了。隻不過王有勝臨時決定要玩就玩大的,他把沿路輪替出來的幾十名賜胡軍士兵全部弄到了水裏,依靠那十五個氣囊輪流短暫換氣,然後用船槳攪起了漩渦,營造更大的聲勢……

    “有勝!你是俺的福將啊!多喝點,酒能解寒氣!”楊翼輪流的給親信們敬酒,對於王有勝當然要多敬幾杯。

    王有勝哆嗦著嘴唇,咧嘴笑道:“真他奶奶的冷啊!喝酒!我喝大壺,大人要不賞個光,也來大壺?”

    楊翼哈哈大笑,忽然一把攬過邊上的李鶯鳴笑道:“喝大壺你自己喝,本相要是一喝大了,人李姑娘可就有點害怕喲!我跟你們說上次在江南,我就喝醉一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竹飄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竹飄逸並收藏盛世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