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隻不過,聖人的話未必就是真理。時間是種奇怪的東西,當你等待的時候會覺得時間的流逝實在是慢得令人心煩,而當你的生活充實而忙碌時,你才會和聖人一樣覺得光陰匆匆!
“這麽說,我現在的狀態和聖人也差不了多少?”楊翼說這番話的時候,已經是元佑四年的正月十五了,對於自己忽然就達到了聖人的境界,楊翼多少有些無奈……
自從小皇帝親政到現在這個把月的時間裏,朝廷裏還是有了令人欣喜的變化。畢竟趙煦的心裏清楚得很,他有今天大權在握的好日子,楊翼當居首功!是以在親政之後的第三天,趙煦就投桃報李,給了楊翼一點點小恩惠!
所謂的“小恩惠”,其實也就是給楊翼那一長串的官名之後加了一個小尾巴,所以楊翼現在的身份就變成了“檢校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武學諭、同中書門下平章軍國事”
對於楊翼身份的變化,帝國的文武官員們自然是心中雪亮。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楊翼無可置疑的將是大宋朝又一個在皇帝麵前炙手可熱的權臣。 所以,這段時間裏汴京城裏刮起了一股找楊翼拉關係的風潮。
隻可惜楊翼自從為官以來,大半的時間都不在朝中,要麽去打仗要麽去督辦糧草,朝中官員真想和他拉上點關係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隻不過帝國的官員們也不是傻子,以前的關係咱找不出來,那麽現在製造點關係終歸不成問題吧?
於是乎,這段時間裏投往太尉府的拜帖堆積如山,很多人都在帖子裏稱唿楊翼為“老師!”,而自稱為楊翼的門生。太尉府前車水馬龍,登門拜訪以求得到太尉大人賞識的人不計其數。
“搞什麽呢?”楊翼鬱悶的將又一封信扔進了廢紙堆裏:“毛漸多大年紀了?怎麽他也寫信來自稱學生?這不是笑話麽?”
“能者為師嘛!”種思謀撿起毛漸的信笑了笑:“大人要成就一番事業,朝野間多幾個門生故吏還是應該的。毛漸在江南的名聲還是不錯嘛,前兩天石贄石大人不也還寫信讚揚毛漸為高郵百姓修水利麽?”
楊翼苦笑道:“石子仕這個家夥打的什麽主意我還不清楚?他跟我之間以兄弟相稱,要是毛漸真的認了我做老師,一迴頭他石子仕就能在毛漸麵前混個師叔的名頭。還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
其實楊翼的話還真說中了!要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乃是我中華大地的優良傳統,許多人在往太尉府投拜帖石沉大海之後,便開始打起了楊翼身邊親戚的主意。
親戚,當然指的是楊傳香。幾天來飄香樓那邊的熱鬧勁不比太尉府來得差,許多人要求拜在楊傳香的門下。楊傳香可就樂壞了,他和楊翼不一樣,他是來者不拒。你不是要當俺的學生麽?沒問題!快點到賬房把學費給交了,隻要學費交得多,別說你當我學生,你就是當我的師弟都行!一迴頭楊翼還得管你叫師叔呢!
為了這個事情,楊翼沒少跟楊傳香發脾氣,隻不過每次楊傳香都根本沒把楊翼放在眼裏。“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楊傳香是這樣對楊翼說的:“賢侄你一直沒有婚娶,而我楊傳香年紀大了生不出來!承福和得貴兩個小兔崽子更是沒啥出息!咱們老楊家眼看著人丁稀少,我收點學生不也是為了光大門楣麽?你自己不收還不讓老爺子我收,你還算不算咱老楊家的人?”
要說娶媳婦生孩子這事,如果是別人說楊翼,楊翼還無所謂。反正死豬不怕開水燙!可楊傳香說楊翼,他的感覺就不太一樣。畢竟這麽大個人了也沒給老楊家添些人丁香火,還真是辜負了楊傳香對他幾年來的關心,所以楊翼對於楊傳香這番歪理基本上是無言以對。
當然,以上的隻不過是小事,這段時間的朝堂裏依舊不是很太平。
皇帝趙煦在給楊翼增加了權力的同時,也在享受著權力帶給自己的快感。在年末的一次朝會上,趙煦對舊黨動了手!準確的說,趙煦把蔡京和張商英又調迴了京城,轉而任命了劉安世和梁燾去做山陵使。
皇帝的這番舉動當然在整個帝國都引起了不安。“陛下是否要清算舊黨?”“又一輪清黨開始了麽?”這樣的疑問開始在朝野間流傳。
“楊愛卿!朕這樣做應該沒問題吧?”趙煦在南禦苑愉快的射殺著那些奔跑的麋鹿,而身邊作陪的則是他最信賴最倚靠的大臣:“朕以先帝之誌,定要大行變法!先把那些礙手礙腳的家夥全部流放海南!然後再將先帝的變法重新頒行於世!多收賦稅整頓兵甲,滅西夏、契丹,隧成不世之基業!楊愛卿乃國之幹臣,可要為朕出大力氣啊!迴頭你去草擬個名單出來,朕把他們都收拾了!”
說實話,楊翼對趙煦做法並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大宋朝的事情壞就壞在黨爭上。自從王安石去世之後,黨爭之風愈演愈烈。今天你上台打擊我,明天我上台報複你,完全變成了意氣之爭,對國家沒有一點好處。雖然楊翼自己也是依靠打擊舊黨上了台,雖然楊翼也立誌要對大宋作出一番變革,但他並不想讓仇恨繼續發芽、並不希望曆史在可見的將來一次又一次的重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且楊翼現在有幾個新法需要推行,如果此時掀起清黨之風,那麽自己的新法在推行上一定會遇到舊黨的強力抗爭和反彈。所謂困獸猶鬥,楊翼不希望自己新法推行的過程,最後演變成腥風血雨。得饒人處且饒人,此時應用懷柔之策安撫舊黨平息仇恨啊!
更何況舊黨隻是政治觀念不同,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忠君愛國之士;反過來新黨這邊也不盡是立誌變革中興大宋的人,據楊翼所知很多人都是打著新黨的旗幟為自己謀取政治利益。平衡!帝王之道在於平衡,而朝堂之上也需要平衡和製約,很難想象朝堂裏一黨獨大會對國家有好處。變法究竟行不行得通?施行的過程有沒有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反對、提意見、監督的,也隻有這樣新法在實施過程中才能少走彎路,變得更加完善。
“臣以為,陛下將梁燾、劉安世兩位大人調去做山陵使便已足夠,完全可以警示朝野!”楊翼斟琢著自己的用詞:“至於貶官流放等舉措,大可不必如此!昔日先帝在時,也不曾將舊黨盡數逐出朝堂,王安石相公對守舊大臣也時常有讚譽之詞!所謂過猶不及,一黨獨大危急社稷。帝王之道在於平衡中禦!還望陛下三思!”
“哦?平衡中禦?”趙煦將手裏的弓箭扔開,想了一會,忽然笑道:“楊愛卿的話我以前也聽高娘娘說過!善!足見楊愛卿乃忠心之臣,時時不望為我大宋社稷著想!先前蔡汴還上了條陳,說是要改元建製!將元佑改為紹聖,取追述先帝變法之意!本來朕深為讚同,現在聽楊愛卿這麽一說,蔡汴的條陳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
楊翼心中一驚。元佑改為紹聖,本來按照以前所知的曆史應該在元佑八年之後。由於趙煦在元祐時期被冷落和忽視的經曆加劇了他對元祐政治的不滿,便極力推崇神宗,所以改了年為紹聖。當然現在曆史早已改變,可是依舊不能這麽快就去改元。貶幾個舊黨大臣的官還算不了什麽,你要是把元佑改成紹聖,那可就是大風波了,一轉眼就會激起朝野的嚴重對立。這樣折騰下去什麽時候是個盡頭?
楊翼之所以吃驚,乃是因為他忽然想到,自己要說服的不止是皇帝一人!下麵像蔡家兄弟這樣的大臣,自從車蓋亭案之後都心懷怨恨,也需要自己壓製住他們的怒氣啊!說來也怪當初梁燾他們搞出的事,非要在車蓋亭案中弄出個所謂的“元豐黨人”名單出來,現在還要自己大費一番周折去幫他們擦屁股啊!
當然,楊翼的心裏除了吃驚,還是有一點欣慰的。或許是因為曆史的改變,高太後在元佑三年就病倒了,趙煦的心理還沒有像已知曆史那般被長達八年的元佑政治所完全扭曲,起碼他現在能認識到改元操之過急,這算得上一個好消息了。
“陛下英明!”楊翼微笑道:“改元一事誠不可取!其實依臣之見,陛下若真想在這時出口惡氣,便把氣發在當初搞出車蓋亭案之人身上好了!當初的罪魁禍首乃是大理寺卿吳處厚,正是他把蔡確的詩歌進行曲解,才有了車蓋亭一案!如果陛下不追究他人,而隻是懲處吳處厚,一來可以平息朝中新黨的怨氣,二來可以警告舊黨不要出來阻礙變革,三來更可以告訴天下,朝堂之上不可行傾軋之事!團結才是我大宋的主流!朝堂上相互傾軋者,吳處厚的下場即為榜樣啊!此外,不追究他人,還彰顯了陛下仁德之心,令滿朝文武感念陛下之仁厚!”
趙煦大笑道:“朕隨口一說,卻引來楊愛卿這番分析,楊愛卿真是朕的不世良臣!也罷,改元之事便不再提起。吳處厚那逆賊自然不可姑息!至於安撫那些舊黨的老家夥,哼!朕不問他們的罪過便算了,可千萬不要出來惹惱了朕!”
趙煦笑眯眯的看著楊翼:“朕給楊愛卿加了同平章事,愛卿還滿意麽?朕覺得還是待卿太薄!聽說愛卿之族弟有個叫楊承福的,今年科舉落弟,朕以為當以家世賜其同進士出身!此外年關將近,明春各地多有官員迴京述職,愛卿大可偕同吏部加以考核。若有愛卿的門生故吏、同窗好友,愛卿自向朝廷舉薦便好,朕無不支持啊!”
楊翼心知這是小皇帝在向自己示好,畢竟小皇帝剛剛上台,需要自己有足夠的實力為他做支撐,順便也賣個人情,好讓自己死心塌地為他辦事。話又說迴來,小皇帝生日過後已滿十六,算得上長大成人了,有這樣的心機也不足為奇……
事實上,南禦苑的這場君臣對話,在第二天就在朝中有了反應。趙煦在早朝上先是拒絕了蔡汴關於改元的提議,接著就有來自杭州的條陳被提到了朝堂上。
條陳是知杭州府事大人寫的,內容卻是說蔡確的兒子從嶺南到了杭州,一路上都在為他父親喊冤。結果在杭州得到了很多鄉紳的支持,士紳聯名具保請求杭州府為蔡確平反。
朝堂上的所有人都精明無比,一聽這麽個條陳就知道這事情裏邊大有玄虛,憑什麽蔡確的兒子早不喊冤晚不喊冤?偏偏這個時候跳出來?而且杭州士紳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喜歡蔡確了呢?這事情多半是有人策劃的。聯想到近來要清黨的那些傳聞,若是皇帝陛下借用這個事情來作文章,說不定今天朝堂裏的許多人,都要卷鋪蓋去海南了!
不過有時候朝堂就像個大舞台,隻要是舞台就一定充滿了戲劇性。就在許多人都心裏驚恐不安的時候,楊翼站了出來。
楊翼先是曆數了車蓋亭一案中對新黨的不公平,指出車蓋亭案其實就是捕風捉影無中生有的文字獄。新黨的罪名純屬羅織,對新黨的打擊純粹屬於*****讓在場的新黨大臣們聲淚俱下。“於我心有戚戚焉!”蔡家兄弟當時就準備上場開始對舊黨大加指責了。
然後楊翼就追根溯源,把矛頭指向了當初提出車蓋亭案的大理寺卿吳處厚,認為是他個人的原因造成了朝廷上的集體失誤。
這番說話馬上在整個朝堂都引起了共鳴。舊黨指責吳處厚為自己開脫,而新黨對於吳處厚當然也是深惡痛絕。最後趙煦給車蓋亭案永遠的劃上了句號。大宋從不殺士大夫一人,流放就是對士大夫最嚴酷的刑法。至於吳處厚被處於“九族流放,終不得歸”便算得上酷刑之中的極刑了!
再接下來,朝堂就變成了趙煦和楊翼兩人上演雙簧的舞台。趙煦不斷提出舊黨某人做過某些事,有什麽樣什麽樣的罪名。而楊翼就上場提出這個事終究是在特定的曆史時期形成的,怪不到個人的頭上,一來二去,把朝堂上幾乎所有的舊黨都數了一遍,最後的結果是當然沒人有罪,罪名最大的也隻是得到一個“申斥”的懲罰。這一刻的大宋朝天下太平。
舊黨這邊開心啊!楊翼是個好人!幾乎片刻之間楊翼的正麵形象就深入人心。隻不過舊黨開心了新黨就不太愉快。蔡汴、蔡京等人盯著楊翼,眼珠子都快飛出來砸得死人。
“臣請推行《科舉新法》!”楊翼在新黨開始不愉快的時候提出了這樣的說法:“臣請調章淳大人迴京!”
章淳,乃是新黨曾經的旗織,一代名臣。雖然現在處於被流放的狀態,但對於朝廷裏的許多人來說,章淳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標誌和符號。趙煦當即同意了楊翼的意見。而對於目下朝堂上的新黨大臣們來說,這也是個值得慶祝的事。畢竟這意味著車蓋亭案的最終平反。
而舊黨這邊雖然絕對不喜歡章淳這人,但現在也沒人打算出來反對。他們剛剛才經曆了一次心驚肉跳的危機,現在自保還來不及根本就不敢再生事端。而對於楊翼說要推行《科舉新法》,他們一方麵認為此時不宜反對,另一方麵剛才楊翼一力為他們說好話也終於起了效果,他們總要還楊翼一個人情。
“詔!即日起行《科舉新法》,於南泊建中央太學!太學博士李格非,除太學諭!門下、中書行文,著戶部、開封府、禮部、吏部協辦此事!另外章淳迴京,另行任用。”在皇帝趙煦清脆嘹亮的聲音中,楊翼心滿意足的歎了口氣。這種兩邊討好的事,真是難得啊!而今後一段時間,估摸著朝廷將風平浪靜。最起碼在表麵上,團結將成為大宋政治的主流。
******
所謂“賭場得意情場失意”,世界上的事總是這樣,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朝中的事情沒有了波瀾,而家中的事情就會讓人煩惱。
從去年年末到今年的新年,這段時間的業餘生活讓楊翼非常的鬱悶。且不說那些堆積如山的拜師帖子,就說“過年”這事,便讓楊翼想學王存,弄一副白綾往梁上這麽一掛……
一個事情是孤獨。人什麽時候最孤獨?在楊翼看來,一個人待著的時候算不上孤獨,而當你一個人看著別人其樂融融在一起卻沒自己什麽事,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孤獨。
要過年了,大宋朝過年的氣氛相當濃鬱,到處都是一派歌舞生平。而按照傳統,太尉府中的許多人都要迴老家與親人相聚。王有勝在臨近年前告了假迴老家青州,值到正月十五以後才迴來。府中的侍衛們都是胡人,從留山原出來後一年都沒迴去過,這個時候也提出要迴去和族人一起過年。至於其他的丫鬟、雜役也都知道楊大老爺麵黑心軟,不但提出要迴家過年,甚至還提出是不是老爺應該把路費以及年終獎金給發發呢?
一開始的時候楊翼還真沒覺得這是個問題,迴家過年人之常情嘛!走吧!能走的都走!路費什麽的不成問題,老爺我別的沒有就是有錢!
結果整個太尉府立馬人去樓空,王有勝、胡人、丫鬟雜役走得一幹二淨!然後楊傳香派人帶了消息過來,而這個消息給了本來心情還不錯的楊翼以致命一擊。“賢侄,本來我是想在京中過年的,可現在倒好,托你的福皇上給承福授了同進士出身,俺們老楊家出個官不容易,當然你算是一個稍微大點的。但我得讓承福迴老家燒柱香啊!啊?你?你就別去了,得貴這家夥靠不住,你這幾天幫我把飄香樓看嚴實了!”
楊翼當時就發了急,本來我就打算在飄香樓找你過年的,現在你也走了我和誰過去!迴鄉下你也把我捎上啊!可楊翼這話沒法說,消息是下人捎過來,楊傳香早走得不見蹤影了。楊翼仔細這麽一捉摸,才想明白老狐狸為了收學生那事還在跟自己嘔著氣,所以連迴鄉都不帶上自己了。
完了!楊翼這下才發現事情壞了,不過也沒壞到盡頭,楊得貴還在嘛!“得貴!過來陪我四周圍逛逛!”楊翼喊了老半天,這才發現連楊得貴也不見蹤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到這個時候楊翼才想起幾乎有半個月沒見過楊得貴了。他心裏清楚得很,自從江南迴來之後,楊得貴這個混蛋就開始犯了遊手好閑的毛病,整天帶著一夥不知從哪裏召集來的爪牙,滿京城的四處招搖。喝酒遛鳥賭錢嫖妓調戲良家婦女,反正楊得貴這個朝廷命官算是把朝廷的臉麵給敗了個精光。三天兩頭就有人上太尉府告狀,街坊鄰居家裏丟貓丟狗,人家頭一個就懷疑是楊得貴那夥人幹的。甚至有一次錢勰還派人送了別人狀告楊得貴調戲民女的狀紙過來,讓楊翼自己看著辦!
“這樣下去好像不太行!”楊翼尋思著是不是給楊得貴弄一個實差幹幹,要不以楊得貴的性格,當一個無所事事的散階武官實在是個禍害!此外楊翼還從這件事上想到了皇帝許下的諾言:“皇上開了金口,讓我推薦一批人升職。不要白不要啊!”
說實話,楊翼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要說自己的改革馬上就要展開,而所謂“事在人為”,光靠他楊翼自己一個人是絕對不行的。以“有序兼並法”“農稅新法”為例,這些東西構思得再好、再有詳細的調查都好,可畢竟是自己在腦子中虛構而出的,經不經得起考驗隻有天知道,而這些法案一旦推出就會涉及到很多人的生計,絕對容不得太大的閃失。
“我要增加些人手啊!總要弄幾個幕僚吧?”楊翼掰著指頭數了數自己現在身邊的人,幾乎全是武將,跟這些人說軍事那自然是沒問題,但要說經濟改革什麽的就純屬對牛彈琴。哦,也不全是武將,還有一個張擇端。隻可惜那人是一搞藝術的,跟政治經濟都不沾邊。
楊翼在空曠的太尉府思來想去,最後他認為自己有三個辦法。一個就是等過了年,江鞪幾個迴京述職的時候,自己想辦法讓他們調迴京中,成為自己朝堂上的助力。二是自己要安排一些人在地方成為主事官員,將來這些地方官員可以很好的貫徹推動新法的開展。這些人的來源有很多途徑,比如可以安排毛漸這個大投降派出任“路”一級的專業官員、比如曾經在府州主政的折克行也可以進一步的提升。第三則是自己應該招募幾個有真實學問的人,放在太尉府充實一下力量。楊翼首先想到的人選是揚州糧科官陶亦周,那人看來對糧食農業有著豐富的學識,再一個就是林東的族弟林敏。林敏能把生意做得那麽大自然有經濟頭腦,況且家學也很豐富。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楊翼認為把林敏弄來之後,想必林東的臉色就不會太好看。
“兩個人還是太少,我還要招募幾個。前提是可靠、有學問!”楊翼眯縫著眼睛盤算了半天,最後認為這事終究要等到過年後才比較合適,眼下的問題是,自己怎麽渡過這個孤獨的新年?
楊翼滿太尉府溜達了一圈,終於讓他找到了人影。李鶯鳴沒有地方可去,當楊翼看到她的時候,她正在作畫。
“你畫的啥玩意?”楊翼好奇的把腦袋湊過去一看,那畫隻有一個輪廓,隱約看著像匹馬:“你為什麽畫馬?”
“馬,跑的時候很歡快!很熱烈!那種感覺叫….”李鶯鳴想不到合適的形容詞。
“自由!”楊翼的心思轉得很快:“你是不是不想待在太尉府了?追求自由?”
“不是!”李鶯鳴微笑著看楊翼:“我感覺這個新年很開心。以前過年在鶯鳴春上,從來都沒有自己的天地,總要陪那些過年時唿朋喚友上船遊玩的老爺們彈唱,很久沒有像現在這般真正過自己的年了!所以我畫馬,或許就是大人您說的,叫…自由…這個詞很少聽過,非常貼切!”
楊翼當時就覺得鼻子有點酸,這麽個孤獨寒酸的新年,你還覺得不錯!你還真是一可憐人啊!“過年嘛!我就帶你去過一次自己的年!”
去哪?當然是去南泊。當楊翼就帶著李鶯鳴到了南泊後,發現果然不出所料,那裏還有相當數量的貢生和部分武學生!貢生們是因為沒錢迴去,而部分武學生盡管有錢但是因為路途太遠所以也沒迴去。
於是乎這個新年過得非常開心,楊翼自掏腰包見人就打紅包,還派人到城裏買了好酒好肉煙花炮仗,反正讓南泊的學生們歡唿雀躍,整個過年的氣氛在南泊也變得非常濃鬱歡快起來。甚至李鶯鳴一連幾天高興得嘴都合不攏,她第一次到南泊,優美的景色和過年時的快樂也是她第一次擁有的。
隻不過,有人就是比較煞風景。人人都高興的時候,楊翼卻在南泊發起了呆。因為他又想到了中央太學的問題。
按照《科舉新法》,將要設立中央太學,其地址當然就是在南泊。可是問題相當的多,一是建設規劃問題,二是學科設置和教學資源的問題。楊翼前段時間一直忙於朝堂上的政治鬥爭,相當多的細節他並沒有考慮好。現在突然想到不免就覺得頭疼。
本來建設規劃自然有開封府和朝廷專事土木的機構來負責,但楊翼認為自己有必要摻和一腿。因為楊翼想要的是一個綜合性的大學,而這樣的學校大宋朝根本沒人見識過,隻有自己才清楚應該需要什麽樣的建築類型。比如圖書館體育設施之類。
事實上,從開始考慮南泊建設時開始,楊翼的這個年就算是過到頭了。他當即找了幾十個貢生跟他一起圍著南泊轉悠起來,考察和研究建設用地的環境和情況。這南泊占地廣大,要研究仔細不下一番功夫是不行的,所以楊翼終於在元佑四年到來的時候,達到了聖人的境界。
“逝者如斯夫!”楊翼在正月十五的時候,發出了和聖人一樣的感歎。是的,時間流逝,轉眼之間年都過完了,太尉府上的人陸陸續續的迴來了,而關於南泊的建設規劃也做了出來:“接下來就是春天!一年之計在於春,我要充分利用這個春天,全麵推行我的計劃!”
此時的楊翼沒有想到,就在兩天後,這個春天真的就變得熱鬧和有趣起來……
隻不過,聖人的話未必就是真理。時間是種奇怪的東西,當你等待的時候會覺得時間的流逝實在是慢得令人心煩,而當你的生活充實而忙碌時,你才會和聖人一樣覺得光陰匆匆!
“這麽說,我現在的狀態和聖人也差不了多少?”楊翼說這番話的時候,已經是元佑四年的正月十五了,對於自己忽然就達到了聖人的境界,楊翼多少有些無奈……
自從小皇帝親政到現在這個把月的時間裏,朝廷裏還是有了令人欣喜的變化。畢竟趙煦的心裏清楚得很,他有今天大權在握的好日子,楊翼當居首功!是以在親政之後的第三天,趙煦就投桃報李,給了楊翼一點點小恩惠!
所謂的“小恩惠”,其實也就是給楊翼那一長串的官名之後加了一個小尾巴,所以楊翼現在的身份就變成了“檢校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武學諭、同中書門下平章軍國事”
對於楊翼身份的變化,帝國的文武官員們自然是心中雪亮。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楊翼無可置疑的將是大宋朝又一個在皇帝麵前炙手可熱的權臣。 所以,這段時間裏汴京城裏刮起了一股找楊翼拉關係的風潮。
隻可惜楊翼自從為官以來,大半的時間都不在朝中,要麽去打仗要麽去督辦糧草,朝中官員真想和他拉上點關係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隻不過帝國的官員們也不是傻子,以前的關係咱找不出來,那麽現在製造點關係終歸不成問題吧?
於是乎,這段時間裏投往太尉府的拜帖堆積如山,很多人都在帖子裏稱唿楊翼為“老師!”,而自稱為楊翼的門生。太尉府前車水馬龍,登門拜訪以求得到太尉大人賞識的人不計其數。
“搞什麽呢?”楊翼鬱悶的將又一封信扔進了廢紙堆裏:“毛漸多大年紀了?怎麽他也寫信來自稱學生?這不是笑話麽?”
“能者為師嘛!”種思謀撿起毛漸的信笑了笑:“大人要成就一番事業,朝野間多幾個門生故吏還是應該的。毛漸在江南的名聲還是不錯嘛,前兩天石贄石大人不也還寫信讚揚毛漸為高郵百姓修水利麽?”
楊翼苦笑道:“石子仕這個家夥打的什麽主意我還不清楚?他跟我之間以兄弟相稱,要是毛漸真的認了我做老師,一迴頭他石子仕就能在毛漸麵前混個師叔的名頭。還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
其實楊翼的話還真說中了!要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乃是我中華大地的優良傳統,許多人在往太尉府投拜帖石沉大海之後,便開始打起了楊翼身邊親戚的主意。
親戚,當然指的是楊傳香。幾天來飄香樓那邊的熱鬧勁不比太尉府來得差,許多人要求拜在楊傳香的門下。楊傳香可就樂壞了,他和楊翼不一樣,他是來者不拒。你不是要當俺的學生麽?沒問題!快點到賬房把學費給交了,隻要學費交得多,別說你當我學生,你就是當我的師弟都行!一迴頭楊翼還得管你叫師叔呢!
為了這個事情,楊翼沒少跟楊傳香發脾氣,隻不過每次楊傳香都根本沒把楊翼放在眼裏。“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楊傳香是這樣對楊翼說的:“賢侄你一直沒有婚娶,而我楊傳香年紀大了生不出來!承福和得貴兩個小兔崽子更是沒啥出息!咱們老楊家眼看著人丁稀少,我收點學生不也是為了光大門楣麽?你自己不收還不讓老爺子我收,你還算不算咱老楊家的人?”
要說娶媳婦生孩子這事,如果是別人說楊翼,楊翼還無所謂。反正死豬不怕開水燙!可楊傳香說楊翼,他的感覺就不太一樣。畢竟這麽大個人了也沒給老楊家添些人丁香火,還真是辜負了楊傳香對他幾年來的關心,所以楊翼對於楊傳香這番歪理基本上是無言以對。
當然,以上的隻不過是小事,這段時間的朝堂裏依舊不是很太平。
皇帝趙煦在給楊翼增加了權力的同時,也在享受著權力帶給自己的快感。在年末的一次朝會上,趙煦對舊黨動了手!準確的說,趙煦把蔡京和張商英又調迴了京城,轉而任命了劉安世和梁燾去做山陵使。
皇帝的這番舉動當然在整個帝國都引起了不安。“陛下是否要清算舊黨?”“又一輪清黨開始了麽?”這樣的疑問開始在朝野間流傳。
“楊愛卿!朕這樣做應該沒問題吧?”趙煦在南禦苑愉快的射殺著那些奔跑的麋鹿,而身邊作陪的則是他最信賴最倚靠的大臣:“朕以先帝之誌,定要大行變法!先把那些礙手礙腳的家夥全部流放海南!然後再將先帝的變法重新頒行於世!多收賦稅整頓兵甲,滅西夏、契丹,隧成不世之基業!楊愛卿乃國之幹臣,可要為朕出大力氣啊!迴頭你去草擬個名單出來,朕把他們都收拾了!”
說實話,楊翼對趙煦做法並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大宋朝的事情壞就壞在黨爭上。自從王安石去世之後,黨爭之風愈演愈烈。今天你上台打擊我,明天我上台報複你,完全變成了意氣之爭,對國家沒有一點好處。雖然楊翼自己也是依靠打擊舊黨上了台,雖然楊翼也立誌要對大宋作出一番變革,但他並不想讓仇恨繼續發芽、並不希望曆史在可見的將來一次又一次的重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且楊翼現在有幾個新法需要推行,如果此時掀起清黨之風,那麽自己的新法在推行上一定會遇到舊黨的強力抗爭和反彈。所謂困獸猶鬥,楊翼不希望自己新法推行的過程,最後演變成腥風血雨。得饒人處且饒人,此時應用懷柔之策安撫舊黨平息仇恨啊!
更何況舊黨隻是政治觀念不同,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忠君愛國之士;反過來新黨這邊也不盡是立誌變革中興大宋的人,據楊翼所知很多人都是打著新黨的旗幟為自己謀取政治利益。平衡!帝王之道在於平衡,而朝堂之上也需要平衡和製約,很難想象朝堂裏一黨獨大會對國家有好處。變法究竟行不行得通?施行的過程有沒有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反對、提意見、監督的,也隻有這樣新法在實施過程中才能少走彎路,變得更加完善。
“臣以為,陛下將梁燾、劉安世兩位大人調去做山陵使便已足夠,完全可以警示朝野!”楊翼斟琢著自己的用詞:“至於貶官流放等舉措,大可不必如此!昔日先帝在時,也不曾將舊黨盡數逐出朝堂,王安石相公對守舊大臣也時常有讚譽之詞!所謂過猶不及,一黨獨大危急社稷。帝王之道在於平衡中禦!還望陛下三思!”
“哦?平衡中禦?”趙煦將手裏的弓箭扔開,想了一會,忽然笑道:“楊愛卿的話我以前也聽高娘娘說過!善!足見楊愛卿乃忠心之臣,時時不望為我大宋社稷著想!先前蔡汴還上了條陳,說是要改元建製!將元佑改為紹聖,取追述先帝變法之意!本來朕深為讚同,現在聽楊愛卿這麽一說,蔡汴的條陳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
楊翼心中一驚。元佑改為紹聖,本來按照以前所知的曆史應該在元佑八年之後。由於趙煦在元祐時期被冷落和忽視的經曆加劇了他對元祐政治的不滿,便極力推崇神宗,所以改了年為紹聖。當然現在曆史早已改變,可是依舊不能這麽快就去改元。貶幾個舊黨大臣的官還算不了什麽,你要是把元佑改成紹聖,那可就是大風波了,一轉眼就會激起朝野的嚴重對立。這樣折騰下去什麽時候是個盡頭?
楊翼之所以吃驚,乃是因為他忽然想到,自己要說服的不止是皇帝一人!下麵像蔡家兄弟這樣的大臣,自從車蓋亭案之後都心懷怨恨,也需要自己壓製住他們的怒氣啊!說來也怪當初梁燾他們搞出的事,非要在車蓋亭案中弄出個所謂的“元豐黨人”名單出來,現在還要自己大費一番周折去幫他們擦屁股啊!
當然,楊翼的心裏除了吃驚,還是有一點欣慰的。或許是因為曆史的改變,高太後在元佑三年就病倒了,趙煦的心理還沒有像已知曆史那般被長達八年的元佑政治所完全扭曲,起碼他現在能認識到改元操之過急,這算得上一個好消息了。
“陛下英明!”楊翼微笑道:“改元一事誠不可取!其實依臣之見,陛下若真想在這時出口惡氣,便把氣發在當初搞出車蓋亭案之人身上好了!當初的罪魁禍首乃是大理寺卿吳處厚,正是他把蔡確的詩歌進行曲解,才有了車蓋亭一案!如果陛下不追究他人,而隻是懲處吳處厚,一來可以平息朝中新黨的怨氣,二來可以警告舊黨不要出來阻礙變革,三來更可以告訴天下,朝堂之上不可行傾軋之事!團結才是我大宋的主流!朝堂上相互傾軋者,吳處厚的下場即為榜樣啊!此外,不追究他人,還彰顯了陛下仁德之心,令滿朝文武感念陛下之仁厚!”
趙煦大笑道:“朕隨口一說,卻引來楊愛卿這番分析,楊愛卿真是朕的不世良臣!也罷,改元之事便不再提起。吳處厚那逆賊自然不可姑息!至於安撫那些舊黨的老家夥,哼!朕不問他們的罪過便算了,可千萬不要出來惹惱了朕!”
趙煦笑眯眯的看著楊翼:“朕給楊愛卿加了同平章事,愛卿還滿意麽?朕覺得還是待卿太薄!聽說愛卿之族弟有個叫楊承福的,今年科舉落弟,朕以為當以家世賜其同進士出身!此外年關將近,明春各地多有官員迴京述職,愛卿大可偕同吏部加以考核。若有愛卿的門生故吏、同窗好友,愛卿自向朝廷舉薦便好,朕無不支持啊!”
楊翼心知這是小皇帝在向自己示好,畢竟小皇帝剛剛上台,需要自己有足夠的實力為他做支撐,順便也賣個人情,好讓自己死心塌地為他辦事。話又說迴來,小皇帝生日過後已滿十六,算得上長大成人了,有這樣的心機也不足為奇……
事實上,南禦苑的這場君臣對話,在第二天就在朝中有了反應。趙煦在早朝上先是拒絕了蔡汴關於改元的提議,接著就有來自杭州的條陳被提到了朝堂上。
條陳是知杭州府事大人寫的,內容卻是說蔡確的兒子從嶺南到了杭州,一路上都在為他父親喊冤。結果在杭州得到了很多鄉紳的支持,士紳聯名具保請求杭州府為蔡確平反。
朝堂上的所有人都精明無比,一聽這麽個條陳就知道這事情裏邊大有玄虛,憑什麽蔡確的兒子早不喊冤晚不喊冤?偏偏這個時候跳出來?而且杭州士紳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喜歡蔡確了呢?這事情多半是有人策劃的。聯想到近來要清黨的那些傳聞,若是皇帝陛下借用這個事情來作文章,說不定今天朝堂裏的許多人,都要卷鋪蓋去海南了!
不過有時候朝堂就像個大舞台,隻要是舞台就一定充滿了戲劇性。就在許多人都心裏驚恐不安的時候,楊翼站了出來。
楊翼先是曆數了車蓋亭一案中對新黨的不公平,指出車蓋亭案其實就是捕風捉影無中生有的文字獄。新黨的罪名純屬羅織,對新黨的打擊純粹屬於*****讓在場的新黨大臣們聲淚俱下。“於我心有戚戚焉!”蔡家兄弟當時就準備上場開始對舊黨大加指責了。
然後楊翼就追根溯源,把矛頭指向了當初提出車蓋亭案的大理寺卿吳處厚,認為是他個人的原因造成了朝廷上的集體失誤。
這番說話馬上在整個朝堂都引起了共鳴。舊黨指責吳處厚為自己開脫,而新黨對於吳處厚當然也是深惡痛絕。最後趙煦給車蓋亭案永遠的劃上了句號。大宋從不殺士大夫一人,流放就是對士大夫最嚴酷的刑法。至於吳處厚被處於“九族流放,終不得歸”便算得上酷刑之中的極刑了!
再接下來,朝堂就變成了趙煦和楊翼兩人上演雙簧的舞台。趙煦不斷提出舊黨某人做過某些事,有什麽樣什麽樣的罪名。而楊翼就上場提出這個事終究是在特定的曆史時期形成的,怪不到個人的頭上,一來二去,把朝堂上幾乎所有的舊黨都數了一遍,最後的結果是當然沒人有罪,罪名最大的也隻是得到一個“申斥”的懲罰。這一刻的大宋朝天下太平。
舊黨這邊開心啊!楊翼是個好人!幾乎片刻之間楊翼的正麵形象就深入人心。隻不過舊黨開心了新黨就不太愉快。蔡汴、蔡京等人盯著楊翼,眼珠子都快飛出來砸得死人。
“臣請推行《科舉新法》!”楊翼在新黨開始不愉快的時候提出了這樣的說法:“臣請調章淳大人迴京!”
章淳,乃是新黨曾經的旗織,一代名臣。雖然現在處於被流放的狀態,但對於朝廷裏的許多人來說,章淳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標誌和符號。趙煦當即同意了楊翼的意見。而對於目下朝堂上的新黨大臣們來說,這也是個值得慶祝的事。畢竟這意味著車蓋亭案的最終平反。
而舊黨這邊雖然絕對不喜歡章淳這人,但現在也沒人打算出來反對。他們剛剛才經曆了一次心驚肉跳的危機,現在自保還來不及根本就不敢再生事端。而對於楊翼說要推行《科舉新法》,他們一方麵認為此時不宜反對,另一方麵剛才楊翼一力為他們說好話也終於起了效果,他們總要還楊翼一個人情。
“詔!即日起行《科舉新法》,於南泊建中央太學!太學博士李格非,除太學諭!門下、中書行文,著戶部、開封府、禮部、吏部協辦此事!另外章淳迴京,另行任用。”在皇帝趙煦清脆嘹亮的聲音中,楊翼心滿意足的歎了口氣。這種兩邊討好的事,真是難得啊!而今後一段時間,估摸著朝廷將風平浪靜。最起碼在表麵上,團結將成為大宋政治的主流。
******
所謂“賭場得意情場失意”,世界上的事總是這樣,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朝中的事情沒有了波瀾,而家中的事情就會讓人煩惱。
從去年年末到今年的新年,這段時間的業餘生活讓楊翼非常的鬱悶。且不說那些堆積如山的拜師帖子,就說“過年”這事,便讓楊翼想學王存,弄一副白綾往梁上這麽一掛……
一個事情是孤獨。人什麽時候最孤獨?在楊翼看來,一個人待著的時候算不上孤獨,而當你一個人看著別人其樂融融在一起卻沒自己什麽事,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孤獨。
要過年了,大宋朝過年的氣氛相當濃鬱,到處都是一派歌舞生平。而按照傳統,太尉府中的許多人都要迴老家與親人相聚。王有勝在臨近年前告了假迴老家青州,值到正月十五以後才迴來。府中的侍衛們都是胡人,從留山原出來後一年都沒迴去過,這個時候也提出要迴去和族人一起過年。至於其他的丫鬟、雜役也都知道楊大老爺麵黑心軟,不但提出要迴家過年,甚至還提出是不是老爺應該把路費以及年終獎金給發發呢?
一開始的時候楊翼還真沒覺得這是個問題,迴家過年人之常情嘛!走吧!能走的都走!路費什麽的不成問題,老爺我別的沒有就是有錢!
結果整個太尉府立馬人去樓空,王有勝、胡人、丫鬟雜役走得一幹二淨!然後楊傳香派人帶了消息過來,而這個消息給了本來心情還不錯的楊翼以致命一擊。“賢侄,本來我是想在京中過年的,可現在倒好,托你的福皇上給承福授了同進士出身,俺們老楊家出個官不容易,當然你算是一個稍微大點的。但我得讓承福迴老家燒柱香啊!啊?你?你就別去了,得貴這家夥靠不住,你這幾天幫我把飄香樓看嚴實了!”
楊翼當時就發了急,本來我就打算在飄香樓找你過年的,現在你也走了我和誰過去!迴鄉下你也把我捎上啊!可楊翼這話沒法說,消息是下人捎過來,楊傳香早走得不見蹤影了。楊翼仔細這麽一捉摸,才想明白老狐狸為了收學生那事還在跟自己嘔著氣,所以連迴鄉都不帶上自己了。
完了!楊翼這下才發現事情壞了,不過也沒壞到盡頭,楊得貴還在嘛!“得貴!過來陪我四周圍逛逛!”楊翼喊了老半天,這才發現連楊得貴也不見蹤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到這個時候楊翼才想起幾乎有半個月沒見過楊得貴了。他心裏清楚得很,自從江南迴來之後,楊得貴這個混蛋就開始犯了遊手好閑的毛病,整天帶著一夥不知從哪裏召集來的爪牙,滿京城的四處招搖。喝酒遛鳥賭錢嫖妓調戲良家婦女,反正楊得貴這個朝廷命官算是把朝廷的臉麵給敗了個精光。三天兩頭就有人上太尉府告狀,街坊鄰居家裏丟貓丟狗,人家頭一個就懷疑是楊得貴那夥人幹的。甚至有一次錢勰還派人送了別人狀告楊得貴調戲民女的狀紙過來,讓楊翼自己看著辦!
“這樣下去好像不太行!”楊翼尋思著是不是給楊得貴弄一個實差幹幹,要不以楊得貴的性格,當一個無所事事的散階武官實在是個禍害!此外楊翼還從這件事上想到了皇帝許下的諾言:“皇上開了金口,讓我推薦一批人升職。不要白不要啊!”
說實話,楊翼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要說自己的改革馬上就要展開,而所謂“事在人為”,光靠他楊翼自己一個人是絕對不行的。以“有序兼並法”“農稅新法”為例,這些東西構思得再好、再有詳細的調查都好,可畢竟是自己在腦子中虛構而出的,經不經得起考驗隻有天知道,而這些法案一旦推出就會涉及到很多人的生計,絕對容不得太大的閃失。
“我要增加些人手啊!總要弄幾個幕僚吧?”楊翼掰著指頭數了數自己現在身邊的人,幾乎全是武將,跟這些人說軍事那自然是沒問題,但要說經濟改革什麽的就純屬對牛彈琴。哦,也不全是武將,還有一個張擇端。隻可惜那人是一搞藝術的,跟政治經濟都不沾邊。
楊翼在空曠的太尉府思來想去,最後他認為自己有三個辦法。一個就是等過了年,江鞪幾個迴京述職的時候,自己想辦法讓他們調迴京中,成為自己朝堂上的助力。二是自己要安排一些人在地方成為主事官員,將來這些地方官員可以很好的貫徹推動新法的開展。這些人的來源有很多途徑,比如可以安排毛漸這個大投降派出任“路”一級的專業官員、比如曾經在府州主政的折克行也可以進一步的提升。第三則是自己應該招募幾個有真實學問的人,放在太尉府充實一下力量。楊翼首先想到的人選是揚州糧科官陶亦周,那人看來對糧食農業有著豐富的學識,再一個就是林東的族弟林敏。林敏能把生意做得那麽大自然有經濟頭腦,況且家學也很豐富。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楊翼認為把林敏弄來之後,想必林東的臉色就不會太好看。
“兩個人還是太少,我還要招募幾個。前提是可靠、有學問!”楊翼眯縫著眼睛盤算了半天,最後認為這事終究要等到過年後才比較合適,眼下的問題是,自己怎麽渡過這個孤獨的新年?
楊翼滿太尉府溜達了一圈,終於讓他找到了人影。李鶯鳴沒有地方可去,當楊翼看到她的時候,她正在作畫。
“你畫的啥玩意?”楊翼好奇的把腦袋湊過去一看,那畫隻有一個輪廓,隱約看著像匹馬:“你為什麽畫馬?”
“馬,跑的時候很歡快!很熱烈!那種感覺叫….”李鶯鳴想不到合適的形容詞。
“自由!”楊翼的心思轉得很快:“你是不是不想待在太尉府了?追求自由?”
“不是!”李鶯鳴微笑著看楊翼:“我感覺這個新年很開心。以前過年在鶯鳴春上,從來都沒有自己的天地,總要陪那些過年時唿朋喚友上船遊玩的老爺們彈唱,很久沒有像現在這般真正過自己的年了!所以我畫馬,或許就是大人您說的,叫…自由…這個詞很少聽過,非常貼切!”
楊翼當時就覺得鼻子有點酸,這麽個孤獨寒酸的新年,你還覺得不錯!你還真是一可憐人啊!“過年嘛!我就帶你去過一次自己的年!”
去哪?當然是去南泊。當楊翼就帶著李鶯鳴到了南泊後,發現果然不出所料,那裏還有相當數量的貢生和部分武學生!貢生們是因為沒錢迴去,而部分武學生盡管有錢但是因為路途太遠所以也沒迴去。
於是乎這個新年過得非常開心,楊翼自掏腰包見人就打紅包,還派人到城裏買了好酒好肉煙花炮仗,反正讓南泊的學生們歡唿雀躍,整個過年的氣氛在南泊也變得非常濃鬱歡快起來。甚至李鶯鳴一連幾天高興得嘴都合不攏,她第一次到南泊,優美的景色和過年時的快樂也是她第一次擁有的。
隻不過,有人就是比較煞風景。人人都高興的時候,楊翼卻在南泊發起了呆。因為他又想到了中央太學的問題。
按照《科舉新法》,將要設立中央太學,其地址當然就是在南泊。可是問題相當的多,一是建設規劃問題,二是學科設置和教學資源的問題。楊翼前段時間一直忙於朝堂上的政治鬥爭,相當多的細節他並沒有考慮好。現在突然想到不免就覺得頭疼。
本來建設規劃自然有開封府和朝廷專事土木的機構來負責,但楊翼認為自己有必要摻和一腿。因為楊翼想要的是一個綜合性的大學,而這樣的學校大宋朝根本沒人見識過,隻有自己才清楚應該需要什麽樣的建築類型。比如圖書館體育設施之類。
事實上,從開始考慮南泊建設時開始,楊翼的這個年就算是過到頭了。他當即找了幾十個貢生跟他一起圍著南泊轉悠起來,考察和研究建設用地的環境和情況。這南泊占地廣大,要研究仔細不下一番功夫是不行的,所以楊翼終於在元佑四年到來的時候,達到了聖人的境界。
“逝者如斯夫!”楊翼在正月十五的時候,發出了和聖人一樣的感歎。是的,時間流逝,轉眼之間年都過完了,太尉府上的人陸陸續續的迴來了,而關於南泊的建設規劃也做了出來:“接下來就是春天!一年之計在於春,我要充分利用這個春天,全麵推行我的計劃!”
此時的楊翼沒有想到,就在兩天後,這個春天真的就變得熱鬧和有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