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乙卯,發太皇太後冊寶於大慶殿。丙辰,重建中央武學,以戶部侍郎、參知樞密楊翼為武學諭。――《宋史.本紀十七》
事實證明,楊翼這段時間的遊說還是起到了作用,特別是在京中的局勢進一步發生了變化的背景下。在蔡確被貶新州時,舊黨將司馬光、範純仁和韓維譽為“三賢”,而將蔡確、章惇和韓縝斥為“三奸”。
由於新舊黨之間的戰鬥在目前的狀況下呈現出一麵倒的形勢,這使得蔡汴等依然留在朝中蟄伏的新黨骨幹,對楊翼改革軍隊的做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在他們看來,在目前的情況下依然高舉改革大旗的楊翼,宛如一顆正在升起的明星,自然要全力支持。
而舊黨這邊實際上並不團結,以劉摯為首的洛派和以蘇軾為首的蜀派,因為形勢上的一片大好,而開始相互追逐起權利來,楊翼和蘇家兄弟的關係路人皆知,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楊翼推行自己計劃的所有的阻力都來自劉摯一係。
此外,在朝會前的最後一天,楊翼找到了易隨風,並且告訴易隨風,隻要自己的計劃通得過,不但可以給易隨風在國防大學裏一個帶兵演練的機會,甚至因為參謀省沒有任何兵權,易隨風將來也有可能進入其中為戰事出謀劃策。果不其然,柴家立刻向皇室提出支持楊翼的計劃。
當然,最關鍵的支持還在於皇室內部,趙煦在張擇端的鼓動下,在集英殿當著眾侍讀的麵,向高太後問了一個問題,這直接促使了高太後下定了決心。
“娘娘,朕最近聽範卿家說,韓縝和韓維都是三奸。”趙煦說這個話的時候有點緊張,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向太後提到新舊黨的問題:“韓維卻是三賢之一,這三人都是血親,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不同?”
高太後這個時候還意識不到孫子已經有了很明顯的黨派觀念,隻把這當成一種少年的好奇:“官家對這事感興趣?嗯,依哀家看來,搞變法禍國殃民不得人心,故為奸,反之則賢!”
“朕問的是,比如韓縝,長期執掌樞密院,各地將領多半出於他的門下,軍隊也在搞變法嗎?那麽章淳也做過樞密使,是不是也和韓縝一樣呢?”
高太後愣住,軍隊?軍隊和變法當然沒關係,變法變的無非是財稅農工,不過例如保甲法和保馬法,也多少跟軍事擦點邊,不過目前朝局動蕩,軍隊似乎也很有必要清洗一下,這些人畢竟都受過韓縝和章淳的提拔啊!
以上這些加起來,使得楊翼在朝會上提出自己計劃時,取得了壓倒性的力量。特別是國防大學的計劃基本沒有引起任何爭議,因為高太後親自說明,所謂國防大學也隻是把舊武學提高一點,加入對在職將領的教育。其實大宋朝早就有武學,第一次設立的時間是慶曆三年,但這個武學隻存在了不足百天,原因是武人地位低下,無人願意入學。到了熙寧五年朝廷又一次複置武學,學習期限三年,食宿由國家供給,武學生需兩名中高級官員做保,並經考試合格入學,但搞來搞去也隻有一百多人的規模,基本沒有對整個國家起到什麽作用。所以無論哪一派的朝臣,對於高太後支持這件事情,抱著樂觀其成的態度,隻是把所謂“國防大學”幾個字改成了“中央武學”而已。
但是關於參謀省的計劃就遇到了點波折。
崇政殿
呂大防和劉摯認為設立參謀省純屬於多餘,在他們看來有了兵部和樞密院兩個軍事機構本來就有點混亂,現在又搞出個參謀省當然就會更加職責不清。而且“省”這樣的一個機關豈非能和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並立?這樣一來就涉及到官製改革,一旦什麽事情涉及到官製改革,就會引起更多的人想到元豐改製,想到元豐黨人。所以在這個計劃上,朝會陷入了僵局。
“娘娘!”皇帝趙煦很少在朝會上說話,但中央武學的成功通過使他決定再幫楊翼一把:“朕以為,楊愛卿的計劃可行,昔日先帝討夏,殿中群臣居然無策可上,有這個參謀機構,專職建言,或許有益!此機構若不為省,高級將領如何安置?”
“官家居然有此見解?甚善!”高太後大笑,這個孫子畢竟是皇帝啊,還真明白自己為社稷考慮的心思:“設省涉及官製,不設省級別又低了些,如此,則列為館閣,獨設參謀院,稱參謀學士如何?如翰林院般為顧問機關。參謀學士為功勳將領任之。諸位愛卿有何異議?”
當然沒有異議,眾人這時全都明白過來,敢情弄個參謀院就是給將領們養老用的,跟行政關係無關,誰威脅到了皇室的地位就直接削兵權往光榮的參謀院裏這麽一扔,萬事大吉,省得還要到處找位置安排。
這個結果和楊翼依靠參謀省為前線出力的設想完全不同,楊翼當然無可奈何,隻能怨自己考慮不周,好在中央武學的構想還是得以順利實施了......
******
楊翼領了武學諭的差,當然馬不停蹄的籌備起來,首要的當然是安排出時間,楊翼認為如果自己要是經常參加朝會的話根本就再沒有能力去籌辦中央武學,所以他用“妨廢職事”為理由向朝廷提出減免常參,所謂“常參”和“起居”指的是早朝,需要五更鳴鼓就要進行,而實際上在熙寧六年樞密院副承旨張誠提出減少朝會次數後,很多人都以這個理由要求朝廷給予自己時間去辦差使,所以在楊翼提出後,朝廷也同意的他的要求。此外照理說楊翼還有戶部的事情要做,不過戶部本身就運作良好,又有趙瞻在,楊翼覺得自己暫時沒必要摻合進去,因此丟在一邊不管,至於趙瞻會怎麽想,楊翼也實在沒有閑空去理會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著楊翼就去殿前司把王有勝給撈了出來,殿前司的指揮使當然也不會就這個事情和楊翼叫真,畢竟楊翼頭上還頂著參知樞密的頭銜。
“大人!”王有勝在楊翼身邊騎著馬,他對於重新跟隨楊翼還是感到非常高興的:“這麽快就把我調出來了,嘿!還是我夠機靈啊,好用!”
“好不好用可要看你自己的表現!”楊翼笑道:“咱們這就出城去吧!”
“幹嘛去呢?”王有勝還不知道楊翼籌辦武學的事情:“大人您這麽快又外放了?”
“辦學啊!”楊翼策馬前行,把王有勝甩在身後:“你在京城待了幾個年頭了吧?找塊地方,大人我要辦學了!”
出了汴京城,楊翼和王有勝就轉悠開了,現在是秋天,汴京城外顯得異常的美麗、秋風送爽。楊翼其實還從來沒有真正的觀賞過這些景色。以前去遼國的時候還沒到秋天,並且行路匆忙,現在終於有機會仔細的看看。
一百多年來,汴京周圍基本沒有戰事,各處村莊頗為興旺,村莊外麵的田地裏,成熟的糧食顯示出誘人的金黃色,一些孩童在田間追逐嬉戲,遠遠向天邊看去,一兩個顯得渺小的風箏在迎著秋風飛舞。
按照楊翼的設想,辦學的地方不能離京城太遠,免得有個什麽事情還要來迴跑,不過也不能距離太近,距離太近稍微有個風吹草動的容易被人抓小辮子,而且那地方一定要寬敞,便於操練,而且最好依山傍水,甚至能把水軍也操練出來。但是這樣的地方顯然不好找,即便王有勝自稱老東京,帶著楊翼轉悠了大半天也沒找到。
“大人,不如將就將就算了!”王有勝跟著楊翼出門的時候太匆忙,什麽東西都沒帶,現在是又渴又餓,下馬躺倒在官道邊:“原來的武學在武成王廟,大人不如將就著用那地方吧!”
“那破廟?”楊翼對那個地方的環境還是清楚的:“那裏就隻能住百八十號人,周圍倒是寬敞,可是一沒山二沒水的,不要。”
“您不會擴建嗎?”王有勝不滿:“剛才您還跟我說,朝廷讓您全權處置,還要各地的將領輪番來訓,把那破廟拆了,重建不就行了,住多少人都可以,至於山和水,我看還是算了吧!”
“你說算就算?那我是什麽?”楊翼發怒道,這小子簡直無法無天啊!“你給我上馬!立刻跟我迴去,咱明天再來。”其實楊翼也想過那地方,但是把廟拆掉這種事對於楊翼來說是很難辦到的,因為他是學考古的,保護文物的思維根深蒂固。
日頭偏西的時候,楊翼和王有勝迴到了飄香別苑。王有勝還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楊翼有錢啊!楊傳香更有錢,事實上這個飄香別苑雖然不大,卻被裝修得相當得舒適和漂亮,直把王有勝看得目瞪口呆,對此,楊翼非常不屑,心說好歹你也是殿前司的侍衛啊,怎麽這麽沒見識呢?
晚飯是和烏倫珠日格一起吃的,不過現在楊翼覺得王有勝有點不對勁。王有勝盯著秋香,事實上在這個漂亮的丫鬟出來上菜添飯後王有勝的眼睛就一直沒離開過。
“有勝!哎我說有勝!”楊翼用筷子尾敲著桌子:“好歹本官也是屈尊和你坐一張桌子吃飯,你就不能規矩點兒?望什麽呢?”
“哦!沒什麽!”王有勝迴過頭,忽然歎口氣大聲道:“大人啊!其實我家在青州,那可是個好地方啊!我自幼就從了軍,軍功立下了一大堆,朝廷的賞賜也不少,用不了多久起碼也能混個陪戎副尉的小官幹幹啊!”
楊翼一愣,立即反應過來,這小子發春啊,不過這手段就實在是水準太差,自報家門這種事情就算是江鞪那個大色狼也不會這樣明著幹,強忍住笑,對烏倫珠日格說道:“雲彩!你說有勝年紀也不小了,是不是該成親了呢?”
烏倫珠日格冰雪聰明,草原上的男子示愛可比王有勝強多了,楊翼這麽一問,也是立即明白,不過她忍不住,笑道:“秋香你過來!你家在什麽地方,還有親人嗎?”
秋香再笨也知道這是什麽意思,捂著臉道:“奴婢家在城外十五裏的南泊邊的一個村子裏,親人都還有呢!”
“南泊?”楊翼聽到這個字眼來了興趣:“今天我們圍著城跑了老遠,沒有到過這樣一個地方啊!”
“那地方很難找,因為有官道從附近通過,官道邊剛好有座小山擋住了。”
楊翼興趣更加高漲:“南泊的意思就是有水了,深嗎?水從哪裏來的。”
“南泊的水是蔡河裏來的。”
楊翼對汴京的基本地理當然是清楚的,汴京是個很奇怪的地方,共有六條河流入城,比如汴河就是最著名的,而蔡河其實應該叫做惠民河,從城西南的戴樓門流入城中,隻是因為這條河連接蔡州,所以俗稱蔡河。楊翼這麽注意這個問題是因為他覺得那裏也許是個辦武學的好地方啊,在這個時代,蔡河的水量還算相當充沛,行船絕無問題,南泊顧名思義當然是一個大湖,那麽操練水軍也是有可能的,更何況十五裏的距離怎麽說也算不上遠,快馬也就是兩三刻鍾的功夫,加上有河通行,物資運輸相當方便。
“好!有勝!”思來想去之後,楊翼高興的大叫:“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明天一早,你就跟本大人看看去。”
王有勝滿臉不高興:“我的家在青州啊大人!”
“哦!這事啊!”楊翼沒興趣了:“這個你就問烏倫珠日格好了,這種事情你看本大人出麵合適嗎?你們繼續吃,本大人公務在身,不奉陪了。”
第二天天才亮,楊翼就帶著王有勝去南泊。
這裏真是一個建設武學的好地方啊,那南泊範圍非常的寬闊,蔡河的水在這裏形成了一大片湖泊,比汴京城邊上的金明池還要大上兩倍,金明池都能夠校驗水軍,這裏更不成問題。湖的南邊有一塊很大的空地,雖然灌木叢生,但是想來略作修整,就是很好的校場,湖的北邊是一個鄭姓的小村莊,百來戶的樣子,想來就是秋香的老家,湖的西麵就是蔡河,而東麵是座山,山不大,卻把官道和這裏隔離開來。
看著涼爽的秋風吹過湖麵掀起一層層的細小浪花,楊翼朗聲大笑道:“便是此處了,中央武學,我大宋武將的搖籃,將要建立在這裏,有勝,立刻迴城,我要去戶部支取錢糧征召民夫,還要去兵部查驗武官名冊,還要做好招生廣告,多的是事情咱們忙呢!”
“廣告?什麽是廣告?”王有勝其實對楊翼的胡言亂語習以為常,反正問了也是白問。
起點中文網 .cmfu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事實證明,楊翼這段時間的遊說還是起到了作用,特別是在京中的局勢進一步發生了變化的背景下。在蔡確被貶新州時,舊黨將司馬光、範純仁和韓維譽為“三賢”,而將蔡確、章惇和韓縝斥為“三奸”。
由於新舊黨之間的戰鬥在目前的狀況下呈現出一麵倒的形勢,這使得蔡汴等依然留在朝中蟄伏的新黨骨幹,對楊翼改革軍隊的做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在他們看來,在目前的情況下依然高舉改革大旗的楊翼,宛如一顆正在升起的明星,自然要全力支持。
而舊黨這邊實際上並不團結,以劉摯為首的洛派和以蘇軾為首的蜀派,因為形勢上的一片大好,而開始相互追逐起權利來,楊翼和蘇家兄弟的關係路人皆知,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楊翼推行自己計劃的所有的阻力都來自劉摯一係。
此外,在朝會前的最後一天,楊翼找到了易隨風,並且告訴易隨風,隻要自己的計劃通得過,不但可以給易隨風在國防大學裏一個帶兵演練的機會,甚至因為參謀省沒有任何兵權,易隨風將來也有可能進入其中為戰事出謀劃策。果不其然,柴家立刻向皇室提出支持楊翼的計劃。
當然,最關鍵的支持還在於皇室內部,趙煦在張擇端的鼓動下,在集英殿當著眾侍讀的麵,向高太後問了一個問題,這直接促使了高太後下定了決心。
“娘娘,朕最近聽範卿家說,韓縝和韓維都是三奸。”趙煦說這個話的時候有點緊張,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向太後提到新舊黨的問題:“韓維卻是三賢之一,這三人都是血親,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不同?”
高太後這個時候還意識不到孫子已經有了很明顯的黨派觀念,隻把這當成一種少年的好奇:“官家對這事感興趣?嗯,依哀家看來,搞變法禍國殃民不得人心,故為奸,反之則賢!”
“朕問的是,比如韓縝,長期執掌樞密院,各地將領多半出於他的門下,軍隊也在搞變法嗎?那麽章淳也做過樞密使,是不是也和韓縝一樣呢?”
高太後愣住,軍隊?軍隊和變法當然沒關係,變法變的無非是財稅農工,不過例如保甲法和保馬法,也多少跟軍事擦點邊,不過目前朝局動蕩,軍隊似乎也很有必要清洗一下,這些人畢竟都受過韓縝和章淳的提拔啊!
以上這些加起來,使得楊翼在朝會上提出自己計劃時,取得了壓倒性的力量。特別是國防大學的計劃基本沒有引起任何爭議,因為高太後親自說明,所謂國防大學也隻是把舊武學提高一點,加入對在職將領的教育。其實大宋朝早就有武學,第一次設立的時間是慶曆三年,但這個武學隻存在了不足百天,原因是武人地位低下,無人願意入學。到了熙寧五年朝廷又一次複置武學,學習期限三年,食宿由國家供給,武學生需兩名中高級官員做保,並經考試合格入學,但搞來搞去也隻有一百多人的規模,基本沒有對整個國家起到什麽作用。所以無論哪一派的朝臣,對於高太後支持這件事情,抱著樂觀其成的態度,隻是把所謂“國防大學”幾個字改成了“中央武學”而已。
但是關於參謀省的計劃就遇到了點波折。
崇政殿
呂大防和劉摯認為設立參謀省純屬於多餘,在他們看來有了兵部和樞密院兩個軍事機構本來就有點混亂,現在又搞出個參謀省當然就會更加職責不清。而且“省”這樣的一個機關豈非能和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並立?這樣一來就涉及到官製改革,一旦什麽事情涉及到官製改革,就會引起更多的人想到元豐改製,想到元豐黨人。所以在這個計劃上,朝會陷入了僵局。
“娘娘!”皇帝趙煦很少在朝會上說話,但中央武學的成功通過使他決定再幫楊翼一把:“朕以為,楊愛卿的計劃可行,昔日先帝討夏,殿中群臣居然無策可上,有這個參謀機構,專職建言,或許有益!此機構若不為省,高級將領如何安置?”
“官家居然有此見解?甚善!”高太後大笑,這個孫子畢竟是皇帝啊,還真明白自己為社稷考慮的心思:“設省涉及官製,不設省級別又低了些,如此,則列為館閣,獨設參謀院,稱參謀學士如何?如翰林院般為顧問機關。參謀學士為功勳將領任之。諸位愛卿有何異議?”
當然沒有異議,眾人這時全都明白過來,敢情弄個參謀院就是給將領們養老用的,跟行政關係無關,誰威脅到了皇室的地位就直接削兵權往光榮的參謀院裏這麽一扔,萬事大吉,省得還要到處找位置安排。
這個結果和楊翼依靠參謀省為前線出力的設想完全不同,楊翼當然無可奈何,隻能怨自己考慮不周,好在中央武學的構想還是得以順利實施了......
******
楊翼領了武學諭的差,當然馬不停蹄的籌備起來,首要的當然是安排出時間,楊翼認為如果自己要是經常參加朝會的話根本就再沒有能力去籌辦中央武學,所以他用“妨廢職事”為理由向朝廷提出減免常參,所謂“常參”和“起居”指的是早朝,需要五更鳴鼓就要進行,而實際上在熙寧六年樞密院副承旨張誠提出減少朝會次數後,很多人都以這個理由要求朝廷給予自己時間去辦差使,所以在楊翼提出後,朝廷也同意的他的要求。此外照理說楊翼還有戶部的事情要做,不過戶部本身就運作良好,又有趙瞻在,楊翼覺得自己暫時沒必要摻合進去,因此丟在一邊不管,至於趙瞻會怎麽想,楊翼也實在沒有閑空去理會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著楊翼就去殿前司把王有勝給撈了出來,殿前司的指揮使當然也不會就這個事情和楊翼叫真,畢竟楊翼頭上還頂著參知樞密的頭銜。
“大人!”王有勝在楊翼身邊騎著馬,他對於重新跟隨楊翼還是感到非常高興的:“這麽快就把我調出來了,嘿!還是我夠機靈啊,好用!”
“好不好用可要看你自己的表現!”楊翼笑道:“咱們這就出城去吧!”
“幹嘛去呢?”王有勝還不知道楊翼籌辦武學的事情:“大人您這麽快又外放了?”
“辦學啊!”楊翼策馬前行,把王有勝甩在身後:“你在京城待了幾個年頭了吧?找塊地方,大人我要辦學了!”
出了汴京城,楊翼和王有勝就轉悠開了,現在是秋天,汴京城外顯得異常的美麗、秋風送爽。楊翼其實還從來沒有真正的觀賞過這些景色。以前去遼國的時候還沒到秋天,並且行路匆忙,現在終於有機會仔細的看看。
一百多年來,汴京周圍基本沒有戰事,各處村莊頗為興旺,村莊外麵的田地裏,成熟的糧食顯示出誘人的金黃色,一些孩童在田間追逐嬉戲,遠遠向天邊看去,一兩個顯得渺小的風箏在迎著秋風飛舞。
按照楊翼的設想,辦學的地方不能離京城太遠,免得有個什麽事情還要來迴跑,不過也不能距離太近,距離太近稍微有個風吹草動的容易被人抓小辮子,而且那地方一定要寬敞,便於操練,而且最好依山傍水,甚至能把水軍也操練出來。但是這樣的地方顯然不好找,即便王有勝自稱老東京,帶著楊翼轉悠了大半天也沒找到。
“大人,不如將就將就算了!”王有勝跟著楊翼出門的時候太匆忙,什麽東西都沒帶,現在是又渴又餓,下馬躺倒在官道邊:“原來的武學在武成王廟,大人不如將就著用那地方吧!”
“那破廟?”楊翼對那個地方的環境還是清楚的:“那裏就隻能住百八十號人,周圍倒是寬敞,可是一沒山二沒水的,不要。”
“您不會擴建嗎?”王有勝不滿:“剛才您還跟我說,朝廷讓您全權處置,還要各地的將領輪番來訓,把那破廟拆了,重建不就行了,住多少人都可以,至於山和水,我看還是算了吧!”
“你說算就算?那我是什麽?”楊翼發怒道,這小子簡直無法無天啊!“你給我上馬!立刻跟我迴去,咱明天再來。”其實楊翼也想過那地方,但是把廟拆掉這種事對於楊翼來說是很難辦到的,因為他是學考古的,保護文物的思維根深蒂固。
日頭偏西的時候,楊翼和王有勝迴到了飄香別苑。王有勝還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楊翼有錢啊!楊傳香更有錢,事實上這個飄香別苑雖然不大,卻被裝修得相當得舒適和漂亮,直把王有勝看得目瞪口呆,對此,楊翼非常不屑,心說好歹你也是殿前司的侍衛啊,怎麽這麽沒見識呢?
晚飯是和烏倫珠日格一起吃的,不過現在楊翼覺得王有勝有點不對勁。王有勝盯著秋香,事實上在這個漂亮的丫鬟出來上菜添飯後王有勝的眼睛就一直沒離開過。
“有勝!哎我說有勝!”楊翼用筷子尾敲著桌子:“好歹本官也是屈尊和你坐一張桌子吃飯,你就不能規矩點兒?望什麽呢?”
“哦!沒什麽!”王有勝迴過頭,忽然歎口氣大聲道:“大人啊!其實我家在青州,那可是個好地方啊!我自幼就從了軍,軍功立下了一大堆,朝廷的賞賜也不少,用不了多久起碼也能混個陪戎副尉的小官幹幹啊!”
楊翼一愣,立即反應過來,這小子發春啊,不過這手段就實在是水準太差,自報家門這種事情就算是江鞪那個大色狼也不會這樣明著幹,強忍住笑,對烏倫珠日格說道:“雲彩!你說有勝年紀也不小了,是不是該成親了呢?”
烏倫珠日格冰雪聰明,草原上的男子示愛可比王有勝強多了,楊翼這麽一問,也是立即明白,不過她忍不住,笑道:“秋香你過來!你家在什麽地方,還有親人嗎?”
秋香再笨也知道這是什麽意思,捂著臉道:“奴婢家在城外十五裏的南泊邊的一個村子裏,親人都還有呢!”
“南泊?”楊翼聽到這個字眼來了興趣:“今天我們圍著城跑了老遠,沒有到過這樣一個地方啊!”
“那地方很難找,因為有官道從附近通過,官道邊剛好有座小山擋住了。”
楊翼興趣更加高漲:“南泊的意思就是有水了,深嗎?水從哪裏來的。”
“南泊的水是蔡河裏來的。”
楊翼對汴京的基本地理當然是清楚的,汴京是個很奇怪的地方,共有六條河流入城,比如汴河就是最著名的,而蔡河其實應該叫做惠民河,從城西南的戴樓門流入城中,隻是因為這條河連接蔡州,所以俗稱蔡河。楊翼這麽注意這個問題是因為他覺得那裏也許是個辦武學的好地方啊,在這個時代,蔡河的水量還算相當充沛,行船絕無問題,南泊顧名思義當然是一個大湖,那麽操練水軍也是有可能的,更何況十五裏的距離怎麽說也算不上遠,快馬也就是兩三刻鍾的功夫,加上有河通行,物資運輸相當方便。
“好!有勝!”思來想去之後,楊翼高興的大叫:“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明天一早,你就跟本大人看看去。”
王有勝滿臉不高興:“我的家在青州啊大人!”
“哦!這事啊!”楊翼沒興趣了:“這個你就問烏倫珠日格好了,這種事情你看本大人出麵合適嗎?你們繼續吃,本大人公務在身,不奉陪了。”
第二天天才亮,楊翼就帶著王有勝去南泊。
這裏真是一個建設武學的好地方啊,那南泊範圍非常的寬闊,蔡河的水在這裏形成了一大片湖泊,比汴京城邊上的金明池還要大上兩倍,金明池都能夠校驗水軍,這裏更不成問題。湖的南邊有一塊很大的空地,雖然灌木叢生,但是想來略作修整,就是很好的校場,湖的北邊是一個鄭姓的小村莊,百來戶的樣子,想來就是秋香的老家,湖的西麵就是蔡河,而東麵是座山,山不大,卻把官道和這裏隔離開來。
看著涼爽的秋風吹過湖麵掀起一層層的細小浪花,楊翼朗聲大笑道:“便是此處了,中央武學,我大宋武將的搖籃,將要建立在這裏,有勝,立刻迴城,我要去戶部支取錢糧征召民夫,還要去兵部查驗武官名冊,還要做好招生廣告,多的是事情咱們忙呢!”
“廣告?什麽是廣告?”王有勝其實對楊翼的胡言亂語習以為常,反正問了也是白問。
起點中文網 .cmfu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