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尉聽了兩道白眉微微一動,先對眾人一拱手,隨即清了清嗓子。
“太尉說的是,各持己見,就該取長補短。”
“什麽太尉說的,明明是葉歡說的,難道這師徒二人?”李吉聞言忽然有點不祥的預感,他不由看向梁頫,後者此時也在向他看來。
“孟德之言,說理清楚,道義明晰,確為目下最穩正之法。”
“果然如此,我不能讓他說下去。”李吉心中一跳。
“文饒公,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公已告老,怎能在朝堂之上……”梁頫搶在了前麵。
“姓梁的你說誰呢?”話音未落,太祝麵前人影閃動,隨即耳邊一炸!
定睛一看,不是葉歡還有誰?此刻的冠軍侯一臉兇相,似欲擇人而噬。
梁頫不由便是後退一步:“君……君侯,你這是作甚?”語氣一時軟了許多。
李吉見狀急忙站到梁頫一邊:“葉平北,你就算有功,也不能在朝堂之上如此對待大臣吧?”說著話他不敢看葉歡的眼睛,卻是看向了太尉和司徒。
“悅之,不可無禮,有話盡可言及。”袁隗說話了。
曹操一旁好整以暇的看著,卻是心中叫好,有時還就需要葉歡這般。
至於袁逢等人,他們擔心的是外戚掌權,葉歡的忠心是從來無人懷疑的。
而且葉大公子向來就是這副脾氣,當日天子在時他都敢在朝堂上罵娘的。
“太尉,司徒,非是歡失禮,實是梁太祝信口雌黃。”
“我信口雌黃,你……”梁頫剛要說話,見葉歡雙眼一瞪,卻是無以為繼。
葉歡看了一眼李吉,又道:“廷尉方才問的好,歡為何在朝堂之上如此對待大臣。那我就問問太祝,當日天子難斷之時,親自相問老太尉,授其參政之權,是也不是?”
被葉歡目光爍爍的看著,梁頫遲疑片刻方道:“的確是有此事,可……”
“可什麽?陛下之言你也敢質疑?難道天子剛剛崩殂,太祝就有了異心?”葉歡追問。
“行啊悅之,早就該這般了。”和剛才的葉歡一樣,曹操亦是心中暗道。
“沒有,我沒有,冠軍侯你不可如此。”梁頫紅著臉連連擺手,這可夠誅心的。
“你沒有?那為何說文饒公告老,不可在朝堂之上言政?你說啊……”
“我……”後者一時語塞,想說陛下不過一時之言,可又如何說起?
“各位。”葉歡迴身拱手為圈,才道:“各位在朝中都是歡之前輩,因此論政之時歡尊重各位,絕不會行打斷之事,可他呢?”葉歡一指梁頫。
“太尉兩朝老臣,豈不是你前輩?枉你還掌朝中禮儀,羞愧不羞愧?”
梁頫的喘息越來越劇烈了,可他說什麽了?葉歡雖然張牙舞爪,卻牢牢扣著道理。心中不由還有些暗恨自己,好好的給劉寬說不就算了?
李吉終是不忍,見梁頫一副快急吐血的樣子,他不由言道:“冠軍侯,就算你有理也不用如此咄咄逼人吧?梁太祝身體不好……”
“身體不好怎麽啦?我還身體不好呢,此時此刻,哪位大人不是在撐著?”
“嗯,論強詞奪理,葉悅之這小子夠厲害的。”曹操心中想著。
李吉梁頫聞言差點沒背過氣去,你身體不好?這聲若洪鍾的再好沒有了。
太尉崔烈和中郎盧植樂得內臣受窘,亦是提前有所了解,此時都不作聲。他們不說,袁逢就更不會說了,至於其他人就算有心相助,可在葉歡的“盛怒”之下亦是不敢。
要說還是司徒袁隗寬厚,便出言道:“悅之,得饒人處且饒人。”
“司徒,非是歡不敬大臣,實是忍無可忍!人活天地之間,忠孝乃立身之本。天子言之鑿鑿,有人說過就忘,豈不是有異心?”
“師徒父子,人倫大道,有人敢在歡麵前對老師不敬,歡若能忍枉為人矣!”
葉歡如此一說,眾人不由紛紛點頭。就說第一條梁頫還可能疏忽,可第二條卻是死死扣住了,師徒父子,在此時就是如此,更何況還是囂張跋扈的冠軍侯葉歡?
袁隗聞言也不說了,眼光則看向劉寬。得,老太尉,此事還得看你啊。
“我告訴你姓梁的,今日之事,不給葉某說法,你給我等著。”大公子捋袖子了。
梁頫此時也隻能將求援的目光投向老太尉,眼前的不是別人,要說有人敢在朝堂上打人。葉悅之要認第二,就沒人敢認第一,大公子的脾氣上來什麽事都幹得出來。
李吉也在猶豫著,我要不要護著梁頫啊?他要連我一起打該怎麽辦?
眾目睽睽之下,劉太尉終於說話了:“悅之,不得無禮,此乃朝堂之上,怎可放肆?”
“老師,這口氣老師能忍,學生忍不下去。”葉歡猶自不休。
“混賬!老夫怎麽教你的?要相忍為國,還不給梁太祝道歉?”劉寬“怒”道。
“給他道歉?老師……”
“閉嘴!你乃葉門之子,老夫之徒,不可再肆意妄為。”
聞聽此言,大臣們終於微微鬆了口氣,否則朝堂之上千古未有之狀看樣子就要出現。葉歡這小子當真是一幅驢脾氣,除了葉公文饒公,無人可製。
“文饒公,是在下無禮在先,給文饒公賠罪,卻也怨不得冠軍侯。”梁頫一旁言道,道歉?還是算了吧,讓葉悅之憋著這口氣,砸到自己家門上怎麽辦?
葉歡深吸一口氣,平穩了一下情緒,對梁頫一抱拳:“梁太祝,得罪了。”
這邊還要“從善如流”的給李吉施禮,後者急忙擺手,大公子你算了吧。
“無妨無妨,冠軍侯也是心念師長。”梁頫還禮道。
此時曹操的頭轉向了一邊,看不下去了,葉悅之你小子實在太壞了。
“悅之,你且退在一邊,今日不許再出言。”劉寬看了看葉歡。
“是,弟子謹遵老師之命。”大公子說著退到了王允身邊,眼觀鼻鼻觀心,似乎一切都與他無關了。
“李廷尉,你與梁太祝所慮者,不外乎是皇後能否挑起大漢重任,是也不是?”劉寬這才微微一笑,又對李吉梁頫問道。
“太尉說的是,各持己見,就該取長補短。”
“什麽太尉說的,明明是葉歡說的,難道這師徒二人?”李吉聞言忽然有點不祥的預感,他不由看向梁頫,後者此時也在向他看來。
“孟德之言,說理清楚,道義明晰,確為目下最穩正之法。”
“果然如此,我不能讓他說下去。”李吉心中一跳。
“文饒公,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公已告老,怎能在朝堂之上……”梁頫搶在了前麵。
“姓梁的你說誰呢?”話音未落,太祝麵前人影閃動,隨即耳邊一炸!
定睛一看,不是葉歡還有誰?此刻的冠軍侯一臉兇相,似欲擇人而噬。
梁頫不由便是後退一步:“君……君侯,你這是作甚?”語氣一時軟了許多。
李吉見狀急忙站到梁頫一邊:“葉平北,你就算有功,也不能在朝堂之上如此對待大臣吧?”說著話他不敢看葉歡的眼睛,卻是看向了太尉和司徒。
“悅之,不可無禮,有話盡可言及。”袁隗說話了。
曹操一旁好整以暇的看著,卻是心中叫好,有時還就需要葉歡這般。
至於袁逢等人,他們擔心的是外戚掌權,葉歡的忠心是從來無人懷疑的。
而且葉大公子向來就是這副脾氣,當日天子在時他都敢在朝堂上罵娘的。
“太尉,司徒,非是歡失禮,實是梁太祝信口雌黃。”
“我信口雌黃,你……”梁頫剛要說話,見葉歡雙眼一瞪,卻是無以為繼。
葉歡看了一眼李吉,又道:“廷尉方才問的好,歡為何在朝堂之上如此對待大臣。那我就問問太祝,當日天子難斷之時,親自相問老太尉,授其參政之權,是也不是?”
被葉歡目光爍爍的看著,梁頫遲疑片刻方道:“的確是有此事,可……”
“可什麽?陛下之言你也敢質疑?難道天子剛剛崩殂,太祝就有了異心?”葉歡追問。
“行啊悅之,早就該這般了。”和剛才的葉歡一樣,曹操亦是心中暗道。
“沒有,我沒有,冠軍侯你不可如此。”梁頫紅著臉連連擺手,這可夠誅心的。
“你沒有?那為何說文饒公告老,不可在朝堂之上言政?你說啊……”
“我……”後者一時語塞,想說陛下不過一時之言,可又如何說起?
“各位。”葉歡迴身拱手為圈,才道:“各位在朝中都是歡之前輩,因此論政之時歡尊重各位,絕不會行打斷之事,可他呢?”葉歡一指梁頫。
“太尉兩朝老臣,豈不是你前輩?枉你還掌朝中禮儀,羞愧不羞愧?”
梁頫的喘息越來越劇烈了,可他說什麽了?葉歡雖然張牙舞爪,卻牢牢扣著道理。心中不由還有些暗恨自己,好好的給劉寬說不就算了?
李吉終是不忍,見梁頫一副快急吐血的樣子,他不由言道:“冠軍侯,就算你有理也不用如此咄咄逼人吧?梁太祝身體不好……”
“身體不好怎麽啦?我還身體不好呢,此時此刻,哪位大人不是在撐著?”
“嗯,論強詞奪理,葉悅之這小子夠厲害的。”曹操心中想著。
李吉梁頫聞言差點沒背過氣去,你身體不好?這聲若洪鍾的再好沒有了。
太尉崔烈和中郎盧植樂得內臣受窘,亦是提前有所了解,此時都不作聲。他們不說,袁逢就更不會說了,至於其他人就算有心相助,可在葉歡的“盛怒”之下亦是不敢。
要說還是司徒袁隗寬厚,便出言道:“悅之,得饒人處且饒人。”
“司徒,非是歡不敬大臣,實是忍無可忍!人活天地之間,忠孝乃立身之本。天子言之鑿鑿,有人說過就忘,豈不是有異心?”
“師徒父子,人倫大道,有人敢在歡麵前對老師不敬,歡若能忍枉為人矣!”
葉歡如此一說,眾人不由紛紛點頭。就說第一條梁頫還可能疏忽,可第二條卻是死死扣住了,師徒父子,在此時就是如此,更何況還是囂張跋扈的冠軍侯葉歡?
袁隗聞言也不說了,眼光則看向劉寬。得,老太尉,此事還得看你啊。
“我告訴你姓梁的,今日之事,不給葉某說法,你給我等著。”大公子捋袖子了。
梁頫此時也隻能將求援的目光投向老太尉,眼前的不是別人,要說有人敢在朝堂上打人。葉悅之要認第二,就沒人敢認第一,大公子的脾氣上來什麽事都幹得出來。
李吉也在猶豫著,我要不要護著梁頫啊?他要連我一起打該怎麽辦?
眾目睽睽之下,劉太尉終於說話了:“悅之,不得無禮,此乃朝堂之上,怎可放肆?”
“老師,這口氣老師能忍,學生忍不下去。”葉歡猶自不休。
“混賬!老夫怎麽教你的?要相忍為國,還不給梁太祝道歉?”劉寬“怒”道。
“給他道歉?老師……”
“閉嘴!你乃葉門之子,老夫之徒,不可再肆意妄為。”
聞聽此言,大臣們終於微微鬆了口氣,否則朝堂之上千古未有之狀看樣子就要出現。葉歡這小子當真是一幅驢脾氣,除了葉公文饒公,無人可製。
“文饒公,是在下無禮在先,給文饒公賠罪,卻也怨不得冠軍侯。”梁頫一旁言道,道歉?還是算了吧,讓葉悅之憋著這口氣,砸到自己家門上怎麽辦?
葉歡深吸一口氣,平穩了一下情緒,對梁頫一抱拳:“梁太祝,得罪了。”
這邊還要“從善如流”的給李吉施禮,後者急忙擺手,大公子你算了吧。
“無妨無妨,冠軍侯也是心念師長。”梁頫還禮道。
此時曹操的頭轉向了一邊,看不下去了,葉悅之你小子實在太壞了。
“悅之,你且退在一邊,今日不許再出言。”劉寬看了看葉歡。
“是,弟子謹遵老師之命。”大公子說著退到了王允身邊,眼觀鼻鼻觀心,似乎一切都與他無關了。
“李廷尉,你與梁太祝所慮者,不外乎是皇後能否挑起大漢重任,是也不是?”劉寬這才微微一笑,又對李吉梁頫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