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借一步說話。”
李順興聞聲看去,又見李翠花,心裏打鼓的同時,也跟著李翠花朝一邊走去,不過在離開之前,交代李家村另一閣老,讓他嚴看稻種,在他沒有迴來之前,誰也不許再碰稻種一下。
“李邦,你也過來。”李順興想了一下,又叫上了李邦。
李翠花對此並無不可,李邦是村裏唯一的秀才,也是全村人的希望,誰都希望著李邦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為李家村平叛盜匪。
當然,這個希望在李邦屢考不中之下慢慢減少的,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李邦比之李家村其他人來說,其見識和遠識都要強出很多。
等到了沒人的地方,李翠花說道:“村長,你是不是在疑惑黑風寨為什麽明明很善,但卻總要表現出一副很惡的樣子呢?”
“哎!”
李順興歎息一聲,道:“人老不中用了,心裏的一點點想法竟被一個小姑娘如此輕易的猜測到了……”
“村長……”李翠花嬌嗔道。
李順興笑了笑,正色道:“沒錯,對此我是非常疑惑,剛才心裏也是一直在想這是為什麽,可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個所以然。”
李邦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道:“村長、翠花姑娘,對此我到時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值當講不當講。”
“當講,當講。”李順興急聲道。
李翠花也是微微好奇,難道說這李邦也想到了黑風寨如此行事的深意了嗎?
“李秀才,但說無妨。”
李邦說道:“在說之前,我先講一個小故事,據說在前朝的時候,有一姓胡的員外,家中有金銀萬兩,良田千畝,可謂是富甲一方。”
“有一年,天降大旱,地裏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餓死荒野,胡員外心存不忍,開始開棚舍粥,起初他隻是一鍋水加兩碗米,粥雖稀,但也能活人性命,許多百姓得此粥而有了一口飯吃,屍橫遍野的慘景有所改善,鄉裏鄉間也開始傳起胡員外是活菩薩下凡的美談。”
“有一天,有一小乞兒喝完粥後,突然對胡員外說道:‘胡員外,一鍋水加兩碗米實在是太稀了,喝一碗根本不頂飽,喝兩碗我這小肚皮又裝不下,求求您再發發善心,給鍋裏多加一碗米吧。’。”
“胡員外一聽,覺的是這個道理,於是責令熬粥人一鍋水加三碗米。稀粥變成稠粥,災民吃後,無不讚揚胡員外博施濟眾、濟弱扶傾,胡員外也是老懷欣慰,大歎知我者百姓也。”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吃粥人越來越多,又有災民提出要一鍋水加四碗米了,胡員外對此自然是拂袖拒絕,但很快坊間就流傳起胡員外是個不顧百姓疾苦的欺世盜名之徒。”
“於是,胡員外為了自己此前好不容易積累下的好名聲,開始了一鍋水加四碗米的施粥。他以為這樣就可以挽迴他的名聲,但他卻不知人心之貪婪成性。在不久後,又有人要讓他一鍋水加五碗米,如若不加,就要去官府告他行假善施假粥。”
“胡員外一聽,頓時大急,官府他雖不怕,可如果此人去告,必然會鬧的人盡皆知,這要是鄉裏鄉間都傳起他是個偽善之人,那他也就活不成了。”
“故事講到這裏,想必二位已經明白,此時的胡員外已陷入了名之泥潭而無法自拔了。”
說著,李邦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李順興低頭沉思,不斷有靈感從腦中迸發,可無論怎樣,他也抓不住一絲靈感,總覺的差了點意思。
李翠花則聽故事聽上癮了,問道:“那胡員外到底有沒有一鍋水加五碗米?”
李邦點點頭,道:“加了,可這也隻是個開始,從那以後,災民們已不滿足隻是喝粥,他們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加菜、加肉,乃至後來要胡員外分田分錢給他們。”
“每一次他們的要求被滿足,都會大肆宣揚胡員外的善。”
“漸漸地,胡員外真的以為自己是善人了,他分田、分錢,分到最後,連自家的祖宅也賣了錢分於難民。”
“終於,他再也沒有一文錢可分於難民了。”
“而這時,你們猜他怎麽樣了?”
李邦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容。
李翠花不由的打了個寒顫,不敢相信的說道:“總不會那些受過他恩惠的人還落井下石吧?”
砰!
李邦打了個響指,道:“沒錯,當胡員外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時候,那些受他恩惠而富裕起來的人非但沒有給他半粒米半塊布,還打罵他、欺辱他,說他是個掃把星,就是因為他,才會天降大旱民不聊生的。”
李順興臉皮子扯了扯,苦笑道:“你這說的有點過了吧,世上怎麽可能會有這樣的人呢,先不說胡員外以前是怎樣的人,但自從他開棚施粥後,他就是個善人了,那些人怎麽會如此對待一個愛民如子的善人呢?”
“嗬嗬。”李邦冷笑道:“村長你還別不相信,這可是真實事件,就發生在前朝,史冊都是有記載的。”
李順興無語了,他實在是無法相信這是真的。
李邦繼續說道:“善會生長,惡同樣也會生長,當一個人開始享受不勞而獲時,他就再也無法麵朝黃土,這就是人性。”
“而郝當家的就是因為作惡太多,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加了解惡人思維,他深深的知道,如果讓村民以為他是一個予取予求的大善人後,村民們必然會滋生出惰性和依賴性,而一旦村民們有著惰性和依賴性,就再也不願意迴到勞作當中了,長此以往下去,我們李家村就會毀於一旦。”
“那時,他的善,也就變成了惡。”
說到這裏,李邦再也說不下去了,總覺著喉嚨裏有什麽東西卡住了似的,癢癢的、酸酸的……
李順興悟了,他終於明白了為何郝仁明明是在行善,卻總要裝出一副惡人的樣子。
原來,他是怕他的善引發村民的惡啊。
嗬嗬,哪裏有什麽歲月靜好,隻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罷了。
“哎!”李順興重重的歎了口氣,道:“我這一把年紀都活到狗肚子裏去了,郝當家的如此積善行德,我卻還誤把他當成惡人,當真是老眼昏花,罪該萬死啊。”
“村長不必如此。”
見李順興自責,李邦連忙勸道:“郝當家的之所以這麽做,不就是為了博個惡人的名號而踏踏實實的做善事嗎?如果讓他知道你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後而如此自責,那他肯定會傷心的。”
“就是,郝當家的隱藏的那麽深,如非親近之人,誰能想到他會這麽做。”李翠花也勸道。
“恩?親近之人?”李邦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道:“翠花啊,你如此了解郝當家的,難不成現在已是他的親近之人了?”
“呸,說什麽混賬話呢。”
李翠花唾了一口,生氣的道:“你現在也是明白了郝當家的是個什麽人了,怎麽還能如此的汙蔑與他。”
李邦連說他說的親近之人隻是一般的親近,而不是什麽有過肌膚之親的男女親近,好不容易將李翠花的火壓下來,李邦才正經的說道:“翠花,你老實說,你是從什麽時候就看清郝當家的‘真實麵目’的。”
“那要從一隻母雞說起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可以訴說之人,李翠花也不準備再瞞下去了,說實話,這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滋味實在是不好受,明明知道事情的真相,自己非但不能說,還要反其道而行,當真憋的難受。
不一會的功夫,李翠花就道出了一個完整的“郝仁”。
“這麽說前幾日你在村口道出的‘郝仁,他不是人’就是為郝當家的打掩護,而不是郝當家的欺辱了你?”
李翠花翻了個白眼,道:“要不你以為呢?”
“咳咳……”李邦尷尬的咳嗽兩聲,又問道:“郝當家的真要幫你尋個好人家嗎?”
“哎!”
李翠花歎了口氣,神情稍顯落寂,“可不是嘛,你說說他跟我無親無故的,整天想著讓我嫁一個有權有勢的富家子弟,真是鹹吃蘿卜淡操心。”
“那你怎麽想的?”李邦問道。
李翠花堅決的答道:“不嫁,他想讓我嫁我就嫁啊,我偏不讓他如意。”
李順興欲言又止,他算是看出來了,這李翠花八成就是看上人家郝當家的了,所以才如此的和郝當家的“作對”。
可落花有情,流水無意啊。
作為一個看慣人間滄桑的過來人,李順興在郝仁眼中沒有看到過任何有對李翠花的絲毫邪念,這兩人想要走到一起,怕是要經曆許多磨難嘍。
尤其是李翠花,更會如此。
想到此間,李順興意味深長的說道:“翠花,村長會幫你的。”
“呀,村長你說什麽呢,翠花一點都聽不懂呢。”李翠花大羞。
“嗬嗬,聽不懂沒事,以後慢慢就懂了。”
李順興人老成精,也不去揭穿李翠花的謊言,反而岔開話題道:“對了,你說他給借給你50兩銀子,一年的利息卻隻有不到2兩,這是真的嗎?”
“白紙黑字,千真萬確。”
“那他教與你的養雞技術也是真的嘍?”
“此技看似如空中樓閣,但仔細琢磨,卻又句句在理。”
“那……”
“村長,別問了,我可發誓,我剛說的話絕對沒有半句誇張。”
“我不是不信你,隻是……有些不可思議罷了。”李順興感歎道。
李邦說道:“既然我們現在已經確認郝當家的是個善人了,那我們以後該與他如何相處呢?”
“這的確是個問題,郝當家的努力營造一副惡人模樣,就是想讓大家都怕他厭他,如此才可持之不斷的為鄉裏做善事,按理說我們是應該配合他的,可我李順興一生光明磊落,又如何狠得下心來編排這樣的一個善人呢。”
李翠花臉上閃過一絲決然,正色說道:“我雖一介女子,但也知道羊羔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郝當家的待我恩重如山,我必銜草結環以報大恩,哪怕是背負千古罵名也在所不惜。”
“村長,李秀才,現在到了我等為他負重前行的時候了。”
李順興聞聲看去,又見李翠花,心裏打鼓的同時,也跟著李翠花朝一邊走去,不過在離開之前,交代李家村另一閣老,讓他嚴看稻種,在他沒有迴來之前,誰也不許再碰稻種一下。
“李邦,你也過來。”李順興想了一下,又叫上了李邦。
李翠花對此並無不可,李邦是村裏唯一的秀才,也是全村人的希望,誰都希望著李邦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為李家村平叛盜匪。
當然,這個希望在李邦屢考不中之下慢慢減少的,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李邦比之李家村其他人來說,其見識和遠識都要強出很多。
等到了沒人的地方,李翠花說道:“村長,你是不是在疑惑黑風寨為什麽明明很善,但卻總要表現出一副很惡的樣子呢?”
“哎!”
李順興歎息一聲,道:“人老不中用了,心裏的一點點想法竟被一個小姑娘如此輕易的猜測到了……”
“村長……”李翠花嬌嗔道。
李順興笑了笑,正色道:“沒錯,對此我是非常疑惑,剛才心裏也是一直在想這是為什麽,可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個所以然。”
李邦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道:“村長、翠花姑娘,對此我到時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值當講不當講。”
“當講,當講。”李順興急聲道。
李翠花也是微微好奇,難道說這李邦也想到了黑風寨如此行事的深意了嗎?
“李秀才,但說無妨。”
李邦說道:“在說之前,我先講一個小故事,據說在前朝的時候,有一姓胡的員外,家中有金銀萬兩,良田千畝,可謂是富甲一方。”
“有一年,天降大旱,地裏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餓死荒野,胡員外心存不忍,開始開棚舍粥,起初他隻是一鍋水加兩碗米,粥雖稀,但也能活人性命,許多百姓得此粥而有了一口飯吃,屍橫遍野的慘景有所改善,鄉裏鄉間也開始傳起胡員外是活菩薩下凡的美談。”
“有一天,有一小乞兒喝完粥後,突然對胡員外說道:‘胡員外,一鍋水加兩碗米實在是太稀了,喝一碗根本不頂飽,喝兩碗我這小肚皮又裝不下,求求您再發發善心,給鍋裏多加一碗米吧。’。”
“胡員外一聽,覺的是這個道理,於是責令熬粥人一鍋水加三碗米。稀粥變成稠粥,災民吃後,無不讚揚胡員外博施濟眾、濟弱扶傾,胡員外也是老懷欣慰,大歎知我者百姓也。”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吃粥人越來越多,又有災民提出要一鍋水加四碗米了,胡員外對此自然是拂袖拒絕,但很快坊間就流傳起胡員外是個不顧百姓疾苦的欺世盜名之徒。”
“於是,胡員外為了自己此前好不容易積累下的好名聲,開始了一鍋水加四碗米的施粥。他以為這樣就可以挽迴他的名聲,但他卻不知人心之貪婪成性。在不久後,又有人要讓他一鍋水加五碗米,如若不加,就要去官府告他行假善施假粥。”
“胡員外一聽,頓時大急,官府他雖不怕,可如果此人去告,必然會鬧的人盡皆知,這要是鄉裏鄉間都傳起他是個偽善之人,那他也就活不成了。”
“故事講到這裏,想必二位已經明白,此時的胡員外已陷入了名之泥潭而無法自拔了。”
說著,李邦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李順興低頭沉思,不斷有靈感從腦中迸發,可無論怎樣,他也抓不住一絲靈感,總覺的差了點意思。
李翠花則聽故事聽上癮了,問道:“那胡員外到底有沒有一鍋水加五碗米?”
李邦點點頭,道:“加了,可這也隻是個開始,從那以後,災民們已不滿足隻是喝粥,他們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加菜、加肉,乃至後來要胡員外分田分錢給他們。”
“每一次他們的要求被滿足,都會大肆宣揚胡員外的善。”
“漸漸地,胡員外真的以為自己是善人了,他分田、分錢,分到最後,連自家的祖宅也賣了錢分於難民。”
“終於,他再也沒有一文錢可分於難民了。”
“而這時,你們猜他怎麽樣了?”
李邦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容。
李翠花不由的打了個寒顫,不敢相信的說道:“總不會那些受過他恩惠的人還落井下石吧?”
砰!
李邦打了個響指,道:“沒錯,當胡員外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時候,那些受他恩惠而富裕起來的人非但沒有給他半粒米半塊布,還打罵他、欺辱他,說他是個掃把星,就是因為他,才會天降大旱民不聊生的。”
李順興臉皮子扯了扯,苦笑道:“你這說的有點過了吧,世上怎麽可能會有這樣的人呢,先不說胡員外以前是怎樣的人,但自從他開棚施粥後,他就是個善人了,那些人怎麽會如此對待一個愛民如子的善人呢?”
“嗬嗬。”李邦冷笑道:“村長你還別不相信,這可是真實事件,就發生在前朝,史冊都是有記載的。”
李順興無語了,他實在是無法相信這是真的。
李邦繼續說道:“善會生長,惡同樣也會生長,當一個人開始享受不勞而獲時,他就再也無法麵朝黃土,這就是人性。”
“而郝當家的就是因為作惡太多,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加了解惡人思維,他深深的知道,如果讓村民以為他是一個予取予求的大善人後,村民們必然會滋生出惰性和依賴性,而一旦村民們有著惰性和依賴性,就再也不願意迴到勞作當中了,長此以往下去,我們李家村就會毀於一旦。”
“那時,他的善,也就變成了惡。”
說到這裏,李邦再也說不下去了,總覺著喉嚨裏有什麽東西卡住了似的,癢癢的、酸酸的……
李順興悟了,他終於明白了為何郝仁明明是在行善,卻總要裝出一副惡人的樣子。
原來,他是怕他的善引發村民的惡啊。
嗬嗬,哪裏有什麽歲月靜好,隻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罷了。
“哎!”李順興重重的歎了口氣,道:“我這一把年紀都活到狗肚子裏去了,郝當家的如此積善行德,我卻還誤把他當成惡人,當真是老眼昏花,罪該萬死啊。”
“村長不必如此。”
見李順興自責,李邦連忙勸道:“郝當家的之所以這麽做,不就是為了博個惡人的名號而踏踏實實的做善事嗎?如果讓他知道你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後而如此自責,那他肯定會傷心的。”
“就是,郝當家的隱藏的那麽深,如非親近之人,誰能想到他會這麽做。”李翠花也勸道。
“恩?親近之人?”李邦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道:“翠花啊,你如此了解郝當家的,難不成現在已是他的親近之人了?”
“呸,說什麽混賬話呢。”
李翠花唾了一口,生氣的道:“你現在也是明白了郝當家的是個什麽人了,怎麽還能如此的汙蔑與他。”
李邦連說他說的親近之人隻是一般的親近,而不是什麽有過肌膚之親的男女親近,好不容易將李翠花的火壓下來,李邦才正經的說道:“翠花,你老實說,你是從什麽時候就看清郝當家的‘真實麵目’的。”
“那要從一隻母雞說起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可以訴說之人,李翠花也不準備再瞞下去了,說實話,這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滋味實在是不好受,明明知道事情的真相,自己非但不能說,還要反其道而行,當真憋的難受。
不一會的功夫,李翠花就道出了一個完整的“郝仁”。
“這麽說前幾日你在村口道出的‘郝仁,他不是人’就是為郝當家的打掩護,而不是郝當家的欺辱了你?”
李翠花翻了個白眼,道:“要不你以為呢?”
“咳咳……”李邦尷尬的咳嗽兩聲,又問道:“郝當家的真要幫你尋個好人家嗎?”
“哎!”
李翠花歎了口氣,神情稍顯落寂,“可不是嘛,你說說他跟我無親無故的,整天想著讓我嫁一個有權有勢的富家子弟,真是鹹吃蘿卜淡操心。”
“那你怎麽想的?”李邦問道。
李翠花堅決的答道:“不嫁,他想讓我嫁我就嫁啊,我偏不讓他如意。”
李順興欲言又止,他算是看出來了,這李翠花八成就是看上人家郝當家的了,所以才如此的和郝當家的“作對”。
可落花有情,流水無意啊。
作為一個看慣人間滄桑的過來人,李順興在郝仁眼中沒有看到過任何有對李翠花的絲毫邪念,這兩人想要走到一起,怕是要經曆許多磨難嘍。
尤其是李翠花,更會如此。
想到此間,李順興意味深長的說道:“翠花,村長會幫你的。”
“呀,村長你說什麽呢,翠花一點都聽不懂呢。”李翠花大羞。
“嗬嗬,聽不懂沒事,以後慢慢就懂了。”
李順興人老成精,也不去揭穿李翠花的謊言,反而岔開話題道:“對了,你說他給借給你50兩銀子,一年的利息卻隻有不到2兩,這是真的嗎?”
“白紙黑字,千真萬確。”
“那他教與你的養雞技術也是真的嘍?”
“此技看似如空中樓閣,但仔細琢磨,卻又句句在理。”
“那……”
“村長,別問了,我可發誓,我剛說的話絕對沒有半句誇張。”
“我不是不信你,隻是……有些不可思議罷了。”李順興感歎道。
李邦說道:“既然我們現在已經確認郝當家的是個善人了,那我們以後該與他如何相處呢?”
“這的確是個問題,郝當家的努力營造一副惡人模樣,就是想讓大家都怕他厭他,如此才可持之不斷的為鄉裏做善事,按理說我們是應該配合他的,可我李順興一生光明磊落,又如何狠得下心來編排這樣的一個善人呢。”
李翠花臉上閃過一絲決然,正色說道:“我雖一介女子,但也知道羊羔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郝當家的待我恩重如山,我必銜草結環以報大恩,哪怕是背負千古罵名也在所不惜。”
“村長,李秀才,現在到了我等為他負重前行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