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人們眼裏,武瘤子是一個十足十的瘋子,但在小孩童眼裏,武瘤子已然成了一位武藝超強的大俠,他們因天性的原因,常常在武瘤子麵前舞棒耍棍,請求武瘤子指點指點。武瘤子於此可謂逸興遄飛,隔著窗口指手畫腳。一個小孩胡亂戳出一棒,問武瘤子這是什麽武功,另一個小孩順手打出一掌,問武瘤子又是什麽招勢,再者,一些小孩看了俠義之道的書籍中的某些招勢,或者看了劇中一招半勢,都歡歡喜喜地在武瘤子麵前演練一番,問他其武功是否厲害,如此雲雲。武瘤子耐心指導,也真虧他說得頭頭是道、冠冕堂皇。至此,小孩子們更加喜歡武瘤子了。有時小家夥們也要求武瘤子試演武功,讓他們開開眼界,武瘤子竟也興奮莫名,像模像樣地償其所願。此時,他會接過小孩子們從窗口遞進來的木棍,在屋子狹小的空間裏揮擊舉打,嘴裏唿喝有聲。屋壁很多時候也免不了挨上十棒八棍,卻也默默忍受,和窗外喧囂沸騰的景象大相徑庭。雖態度迥異,用意卻不無雷同,都是為了印證武瘤子這一代武俠大師的絕世神功。在武瘤子更有深層涵義,他不練則已,初練之下,欣欣然有豁然開朗之意、駸駸然有百骸舒爽之態,這讓他欣喜若狂,於是越練越有勁、越練興致越高昂。然而,據當時稍有理智的旁觀者說,武瘤子身軀瘦弱,舞著一根碗口粗細的長木棍——那木棍足有一丈之長,其吃力的模樣和委頓的姿勢實在是有傷風化,難以入眼,換句話說,武瘤子達到了另一個武俠極端,即與他武俠之道的高深談吐截然相反的另一個極端境界。個別稍識筆墨而自命風雅之人結合武瘤子的這兩大特色,特地為他取了一個雅名:兩極武俠宗師。後來傳聞者多了,念去念來竟以為是兩位武俠宗師,大違取名者本意,於是取名者又對此名字作了幾百次改動修飾,每一次改動都經過芸芸眾生傳聞品評,最終確定了這樣一個名字:一儀兩極武俠宗師。至於為什麽取了這麽一個怪異的名字,取名者緘口不談、傳聞者交口怨懟。這部傳記的作者記述到此也深感迷惑不解,據後來致力於對武瘤子以後履曆的各種奇聞逸事進行專門研究、進而推斷武瘤子原神脾性的專家說,能取出這樣一個名字,取名之人也達到了另一個極端。到底是何種極端,這些專家卻故弄玄虛、沒有言明,說是為了留下某種懸念雲雲。另有,據傳,武瘤子聽聞此名字的個中深邃涵義後,不太喜歡這個名字,隻因後來再沒有別的有學之士為他另取好名,萬般無奈之下,也隻好湊合著用了。然而,對武瘤子武俠造詣深深著迷的的萬千崇拜者卻大發怨言,都說這名字怪也罷了,隻是太過於冗長,不便記憶,不便傳揚,於是一些學者作了簡化,簡稱為一兩武俠宗師,後又簡化為一兩宗師、一兩大俠之屬雲雲。據查證,後來很多人都稱唿武瘤子為一兩大俠,久而久之,武瘤子也照此稱唿自己了。如此種種太過於詭譎離奇,這部傳記的作者在明察暗訪可能知曉武瘤子奇聞趣事的原住鄉民、在查閱千萬卷涉及武瘤子之傳奇的書籍而沒有得到絲毫結果之後,終於停止了沒完沒了的考證,而將這些謎團不失其實的加以保留,留待饒有興致的讀者諸君探研一番了。
武瘤子有了武林名號,又迫不及待要給自創的一身絕世神功取一個名字,他想,既然自己被人稱為一兩大俠,那自創的神功就叫一兩神功好了。據傳,後來武瘤子闖蕩江湖,無論遇到多麽強大的對手,他隻需要用一半的神功就能克敵製勝,所向披靡,稱霸武林,於是,他將神功的名字改成了半兩神功,以彰顯自身武藝驚世駭俗,天下無匹。聽說世人認為這個名字太滑稽荒誕,很多人對此怒笑嗔罵,無所不至其極。武瘤子為此不止百次雷霆震怒,他咒罵世人見識膚淺,不明其中深意。
贅言少敘,且說武瘤子練的有板有眼,小孩童們看得有滋有味,有時看到精彩之處,拍手鼓掌,連連讚歎。就這樣,過了三個月,武瘤子傳道授業了三個月,小孩童們學了三個月,好事者大樂了三個月,武瘤子一家人更增擔憂了三個月。別的姑且不論,單是武瘤子與來訪者一教一學的事跡就為後世之人津津樂道,據說有不少勵誌於育人授道的有識之士還專門對此作了研究,寫下了洋洋灑灑千百萬言文字,聽他們說,農屋、鐵鎖、窗戶、泥土地、武俠宗師、冥頑孩童、癡迷青年、憨樸農夫以至霜鬢老人,這樣的教授環境、這樣的教授方式、這樣的教授先生、這樣的癡迷學子開了一代學海之先河,空前絕後,曾經掀起一陣轟轟烈烈的學風。不過這隻是聽說而已,這部傳記的作者無從考證。
武瘤子練了三個月,自認為武藝已經精熟無比了,從後來的事跡看來,武瘤子的武藝確非尋常人可以撼動。期間,武瘤子又得自來訪者們慷慨贈閱的不知來曆的武俠書籍,精品細研,故其武俠理論造詣更上一層樓,從原先的精通而至現時的玄奧深邃,引用武俠裏的話說:已臻化境。
我們的武瘤子至此已經和以前截然不同了,他認為既然身懷絕技,時機已然成熟,是該涉曆江湖、行俠仗義的時候了。他特別為此作了一個周密的計劃,首先是衝出這阻礙他一展報複的囚籠(在他看來屋子已經成了囚籠)。他想象著武俠書籍或武俠劇中的相識情形:某大俠被囚禁之後,不是有一夥俠義之人前來相救,就是他自己在監禁中收斂心神、全神思索而恍然開悟出別的精深武功,最終神功大成破禁而出。現在自己符合第二種情況,於是,他走到屋門旁,手按鐵鎖,摧動武功,意欲震碎鐵鎖、奪門而出。可是,他初試之下,鐵鎖竟然紋絲不動,又試了幾次,也是如此。他於是想到,這把鐵鎖一定是精鋼或玄鐵所鑄,否則,以自己的武功修為,鐵鎖絕不可能紋絲不動。此路不通,他又試了別的方式,他走到窗戶前,雙掌齊推,窗戶雖為木材所製,卻亦絲毫不為所動。於是又走到牆壁前,雙掌同時發力,牆壁也沒有任何反應。他這時勃然大怒,認為敵人(將他關禁的是他父親,他卻認為是之前尋釁的仇敵所為,其神智昏聵、瘋癲癡邪一至如斯!)真是處心積慮,早已算計好了種種可能的情況,特地把囚牢打造的堅固異常。如果沒有俠義之人前來相救,看來是插翅難飛了。他沮喪之下,又想象武俠書籍中的有關情形,一廂情願以為現在一定有一個或一群俠義之人打探到了這囚禁之所,正火速趕來營救自己。不過,他等了幾天,卻不見什麽動靜。
這樣一個月過去了,還是沒人來拯救,武瘤子滿腔抱負得不到施展,憋得幾乎發瘋。他每天都狂叫狂吼,夜晚也不停息,像夜梟似的,淒厲無儔。他的家人對此痛徹心腑,以為武瘤子大限已到,行將就木。鄰裏鄉間聽到這個聲音,也紛紛前來觀看,不過,這隻限於白日,夜晚沒人敢來。後來,武瘤子的叫聲愈發淒慘哀怨,聽起來像傳說中的鬼怪似的,於是,出於害怕,來訪者愈來愈少了,以往喜於來找樂子的人都不敢再來了。特別是那些小孩童,一想到武瘤子就渾身哆嗦,害怕得不得了。過路人聽說後,都繞道兒走。據說當時武瘤子成了當地魔鬼的代名詞,哪家有小孩子不聽話,大人隻要說帶他去見武瘤子,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樣,馬上就停止哭聲,安靜下來。
也是武瘤子神有天照,該他脫離禁閉。後來知道,一位素不相識的外鄉人竟然稀裏糊塗地解救了我們的武瘤子,據說那天武瘤子的家人都外出去了,或者即便在家也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這使得那外鄉人的營救之舉非常幹脆利落。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且說半個月之後的一天,一位過路人(看情形是一位外鄉人)路過此地,聽到武瘤子的淒厲吼叫,不覺毛骨悚然,好在天光較朗,他沒有因此逃開,出於好奇心,他循聲走過去,透過窗戶向內望去,隻見一位瘦骨如柴的中年人在莫名吼叫。這位過路人心地善良,於是問屋裏的人為什麽無端發出如此難聽的聲音。
武瘤子心中日日盼望前來解救自己的俠義之人,他很久沒有見到任何人的麵孔了,這時突然冒出一個人來,他心中一凜,感到救星到了,心裏喜不自勝。他對來人的問話充耳不聞,伸手招唿來人,右手食指放在嘴唇上打了一個噤聲的手勢,然後朝窗外左顧右盼,側耳傾聽,發現沒有異常人等。於是放低聲音,叫來人趕快救出自己。過路人這時看清了屋中人的麵孔,見他額頭長著一個尖角,嚇了一大跳,以為見了鬼怪,不由自主朝後退開了三丈之遠。不過他沒有就此離去,他不無好奇地觀察了一刻鍾之久,見屋中人除了不停地打著手勢外,別無其他特別的地方,於是,懼怕之意消了不少,最終走到了窗口前,問他為什麽長了一隻角,怪嚇人的。武瘤子依舊耳聾如失聰,仍然打著手勢,示意過路人不要聲張,又一股腦兒催促他不要再拖延時間,快拿出寶刀或寶劍斬斷鐵鎖,解救自己。過路人對屋裏人的一連串動作感到很奇怪,一個勁問他到底怎麽了。兩人各執意見,吵了半天,依然不明白對方的意思。最後,武瘤子情緒平靜了下來,和過路人解釋了一番,特別說明了額頭的角是從娘胎裏帶出來的,過路人這才如釋重負,徹底放下心來。武瘤子苦苦懇求,讓他解救自己,過路人看著屋內人憔悴不堪的模樣,不由動了惻隱之心,答應給他的家人(他就是這麽認為的)談談,好歹放他出來溜溜逛逛,以免逼瘋甚至逼死。武瘤子聽他一說,猛然伸手死死拽住過路人,讓他千萬不可那樣,眼前大敵環伺,那樣無異於打草驚蛇、引頸就戮。他懇求過路人一定要悄無聲息、如鬼似魅地行事。過路人見屋內人行止怪異,卻求戚懇懇,讀者諸君可以想象,過路人此時是何其大惑不解,何其哭笑不得,何其不知所措。最後他違逆不過,隻得答應迴去找一把鋸子鋸開窗戶,放他出來。武瘤子說窗戶堅實不可催,一定要找一把寶刀或寶劍才能斬斷。過路人說窗戶是木質的,堅持說一把普通的鋸子就可以據開,武瘤子拗不過,於是又思憶武俠書籍中的相關情節,最後豁然開悟,說鋸子也可以,但一定要精鋼所鑄的才行。過路人說他找來的鋸子肯定是鋼質的,至於是不是精鋼就不得而知了,但對付眼前的窗戶綽綽有餘。兩人又吵了一通,最後,武瘤子叫過路人趕快迴去取鋸子,取來之後就知道是不是精鋼所鑄的,是否能勝任據開窗戶的職責了,而且,讓他今晚半夜時分就來,因為,夜色寂靜之際,最易行事,倘若被敵人發覺,就大大不妙了。過路人又說他的叫聲像厲鬼一樣,別指望他今晚會來,至少要到明天早上,武瘤子說他今晚絕對能控製住自己,不再發出任何聲響,事關重大,來不得半點差錯,堅持要過路人務必在今晚半夜行事。兩人又吵了一通,最終,武瘤子違拗不過,讓過路人明天一定得早早來解救自己。過路人答應著,迴去了。
當天晚上,武瘤子果然沒有再發出吼叫。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的時候,那位過路人如約而來了,武瘤子接過他手中的鋸子,隻見鋸子薄薄的,大約一尺來長半寸來寬,又軟又小,質地粗糙,感到既荒唐又可笑,說囚禁他的牢籠何等堅不可摧,怎能憑這滑稽的工具破禁而出。他叫過路人再去搜索搜索,務必要找到一把精鋼鑄的鋸子,過路人說再沒有別的鋸子了,他在家裏翻來翻去就找到這麽一條鋸子,再說這條鋸子足以勝任了,沒有必要再找別的。武瘤子一聽此言,如遭雷轟電擊,蔫頭耷腦,萬分頹喪。過路人看不過,接過鋸子,就著窗口的一根木條戳將起來。一戳之下,木條竟然露出了一條細細的鋸痕,武瘤子對此萬分驚訝。但見過路人繼續鋸動,鋸痕愈來愈大。武瘤子於是認定這鋸子雖然其貌不揚,但一定是精鋼所鑄,頓時血脈噴張,興奮得莫名所以,想到自己馬上就能破禁而出,憑著一身絕世無匹的神功,一定能在江湖上大顯身手,開拓一片萬世基業,其情其景何其令人憧憬渴慕。
不到十分鍾,過路人據斷了窗戶的所有格條,武瘤子早已等不及了,他立即從窗口中爬了出來。前文說過,窗口有些狹窄,隻比頭寬一點,武瘤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脫身,他說,要不是他練過武功,身體多少能收縮的話,妄想逃離出來。
傳記的作者至此感慨不已,我們的一兩大俠武瘤子終於擺脫了束縛,開始了他行俠仗義的奇聞逸事。
武瘤子有了武林名號,又迫不及待要給自創的一身絕世神功取一個名字,他想,既然自己被人稱為一兩大俠,那自創的神功就叫一兩神功好了。據傳,後來武瘤子闖蕩江湖,無論遇到多麽強大的對手,他隻需要用一半的神功就能克敵製勝,所向披靡,稱霸武林,於是,他將神功的名字改成了半兩神功,以彰顯自身武藝驚世駭俗,天下無匹。聽說世人認為這個名字太滑稽荒誕,很多人對此怒笑嗔罵,無所不至其極。武瘤子為此不止百次雷霆震怒,他咒罵世人見識膚淺,不明其中深意。
贅言少敘,且說武瘤子練的有板有眼,小孩童們看得有滋有味,有時看到精彩之處,拍手鼓掌,連連讚歎。就這樣,過了三個月,武瘤子傳道授業了三個月,小孩童們學了三個月,好事者大樂了三個月,武瘤子一家人更增擔憂了三個月。別的姑且不論,單是武瘤子與來訪者一教一學的事跡就為後世之人津津樂道,據說有不少勵誌於育人授道的有識之士還專門對此作了研究,寫下了洋洋灑灑千百萬言文字,聽他們說,農屋、鐵鎖、窗戶、泥土地、武俠宗師、冥頑孩童、癡迷青年、憨樸農夫以至霜鬢老人,這樣的教授環境、這樣的教授方式、這樣的教授先生、這樣的癡迷學子開了一代學海之先河,空前絕後,曾經掀起一陣轟轟烈烈的學風。不過這隻是聽說而已,這部傳記的作者無從考證。
武瘤子練了三個月,自認為武藝已經精熟無比了,從後來的事跡看來,武瘤子的武藝確非尋常人可以撼動。期間,武瘤子又得自來訪者們慷慨贈閱的不知來曆的武俠書籍,精品細研,故其武俠理論造詣更上一層樓,從原先的精通而至現時的玄奧深邃,引用武俠裏的話說:已臻化境。
我們的武瘤子至此已經和以前截然不同了,他認為既然身懷絕技,時機已然成熟,是該涉曆江湖、行俠仗義的時候了。他特別為此作了一個周密的計劃,首先是衝出這阻礙他一展報複的囚籠(在他看來屋子已經成了囚籠)。他想象著武俠書籍或武俠劇中的相識情形:某大俠被囚禁之後,不是有一夥俠義之人前來相救,就是他自己在監禁中收斂心神、全神思索而恍然開悟出別的精深武功,最終神功大成破禁而出。現在自己符合第二種情況,於是,他走到屋門旁,手按鐵鎖,摧動武功,意欲震碎鐵鎖、奪門而出。可是,他初試之下,鐵鎖竟然紋絲不動,又試了幾次,也是如此。他於是想到,這把鐵鎖一定是精鋼或玄鐵所鑄,否則,以自己的武功修為,鐵鎖絕不可能紋絲不動。此路不通,他又試了別的方式,他走到窗戶前,雙掌齊推,窗戶雖為木材所製,卻亦絲毫不為所動。於是又走到牆壁前,雙掌同時發力,牆壁也沒有任何反應。他這時勃然大怒,認為敵人(將他關禁的是他父親,他卻認為是之前尋釁的仇敵所為,其神智昏聵、瘋癲癡邪一至如斯!)真是處心積慮,早已算計好了種種可能的情況,特地把囚牢打造的堅固異常。如果沒有俠義之人前來相救,看來是插翅難飛了。他沮喪之下,又想象武俠書籍中的有關情形,一廂情願以為現在一定有一個或一群俠義之人打探到了這囚禁之所,正火速趕來營救自己。不過,他等了幾天,卻不見什麽動靜。
這樣一個月過去了,還是沒人來拯救,武瘤子滿腔抱負得不到施展,憋得幾乎發瘋。他每天都狂叫狂吼,夜晚也不停息,像夜梟似的,淒厲無儔。他的家人對此痛徹心腑,以為武瘤子大限已到,行將就木。鄰裏鄉間聽到這個聲音,也紛紛前來觀看,不過,這隻限於白日,夜晚沒人敢來。後來,武瘤子的叫聲愈發淒慘哀怨,聽起來像傳說中的鬼怪似的,於是,出於害怕,來訪者愈來愈少了,以往喜於來找樂子的人都不敢再來了。特別是那些小孩童,一想到武瘤子就渾身哆嗦,害怕得不得了。過路人聽說後,都繞道兒走。據說當時武瘤子成了當地魔鬼的代名詞,哪家有小孩子不聽話,大人隻要說帶他去見武瘤子,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樣,馬上就停止哭聲,安靜下來。
也是武瘤子神有天照,該他脫離禁閉。後來知道,一位素不相識的外鄉人竟然稀裏糊塗地解救了我們的武瘤子,據說那天武瘤子的家人都外出去了,或者即便在家也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這使得那外鄉人的營救之舉非常幹脆利落。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且說半個月之後的一天,一位過路人(看情形是一位外鄉人)路過此地,聽到武瘤子的淒厲吼叫,不覺毛骨悚然,好在天光較朗,他沒有因此逃開,出於好奇心,他循聲走過去,透過窗戶向內望去,隻見一位瘦骨如柴的中年人在莫名吼叫。這位過路人心地善良,於是問屋裏的人為什麽無端發出如此難聽的聲音。
武瘤子心中日日盼望前來解救自己的俠義之人,他很久沒有見到任何人的麵孔了,這時突然冒出一個人來,他心中一凜,感到救星到了,心裏喜不自勝。他對來人的問話充耳不聞,伸手招唿來人,右手食指放在嘴唇上打了一個噤聲的手勢,然後朝窗外左顧右盼,側耳傾聽,發現沒有異常人等。於是放低聲音,叫來人趕快救出自己。過路人這時看清了屋中人的麵孔,見他額頭長著一個尖角,嚇了一大跳,以為見了鬼怪,不由自主朝後退開了三丈之遠。不過他沒有就此離去,他不無好奇地觀察了一刻鍾之久,見屋中人除了不停地打著手勢外,別無其他特別的地方,於是,懼怕之意消了不少,最終走到了窗口前,問他為什麽長了一隻角,怪嚇人的。武瘤子依舊耳聾如失聰,仍然打著手勢,示意過路人不要聲張,又一股腦兒催促他不要再拖延時間,快拿出寶刀或寶劍斬斷鐵鎖,解救自己。過路人對屋裏人的一連串動作感到很奇怪,一個勁問他到底怎麽了。兩人各執意見,吵了半天,依然不明白對方的意思。最後,武瘤子情緒平靜了下來,和過路人解釋了一番,特別說明了額頭的角是從娘胎裏帶出來的,過路人這才如釋重負,徹底放下心來。武瘤子苦苦懇求,讓他解救自己,過路人看著屋內人憔悴不堪的模樣,不由動了惻隱之心,答應給他的家人(他就是這麽認為的)談談,好歹放他出來溜溜逛逛,以免逼瘋甚至逼死。武瘤子聽他一說,猛然伸手死死拽住過路人,讓他千萬不可那樣,眼前大敵環伺,那樣無異於打草驚蛇、引頸就戮。他懇求過路人一定要悄無聲息、如鬼似魅地行事。過路人見屋內人行止怪異,卻求戚懇懇,讀者諸君可以想象,過路人此時是何其大惑不解,何其哭笑不得,何其不知所措。最後他違逆不過,隻得答應迴去找一把鋸子鋸開窗戶,放他出來。武瘤子說窗戶堅實不可催,一定要找一把寶刀或寶劍才能斬斷。過路人說窗戶是木質的,堅持說一把普通的鋸子就可以據開,武瘤子拗不過,於是又思憶武俠書籍中的相關情節,最後豁然開悟,說鋸子也可以,但一定要精鋼所鑄的才行。過路人說他找來的鋸子肯定是鋼質的,至於是不是精鋼就不得而知了,但對付眼前的窗戶綽綽有餘。兩人又吵了一通,最後,武瘤子叫過路人趕快迴去取鋸子,取來之後就知道是不是精鋼所鑄的,是否能勝任據開窗戶的職責了,而且,讓他今晚半夜時分就來,因為,夜色寂靜之際,最易行事,倘若被敵人發覺,就大大不妙了。過路人又說他的叫聲像厲鬼一樣,別指望他今晚會來,至少要到明天早上,武瘤子說他今晚絕對能控製住自己,不再發出任何聲響,事關重大,來不得半點差錯,堅持要過路人務必在今晚半夜行事。兩人又吵了一通,最終,武瘤子違拗不過,讓過路人明天一定得早早來解救自己。過路人答應著,迴去了。
當天晚上,武瘤子果然沒有再發出吼叫。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的時候,那位過路人如約而來了,武瘤子接過他手中的鋸子,隻見鋸子薄薄的,大約一尺來長半寸來寬,又軟又小,質地粗糙,感到既荒唐又可笑,說囚禁他的牢籠何等堅不可摧,怎能憑這滑稽的工具破禁而出。他叫過路人再去搜索搜索,務必要找到一把精鋼鑄的鋸子,過路人說再沒有別的鋸子了,他在家裏翻來翻去就找到這麽一條鋸子,再說這條鋸子足以勝任了,沒有必要再找別的。武瘤子一聽此言,如遭雷轟電擊,蔫頭耷腦,萬分頹喪。過路人看不過,接過鋸子,就著窗口的一根木條戳將起來。一戳之下,木條竟然露出了一條細細的鋸痕,武瘤子對此萬分驚訝。但見過路人繼續鋸動,鋸痕愈來愈大。武瘤子於是認定這鋸子雖然其貌不揚,但一定是精鋼所鑄,頓時血脈噴張,興奮得莫名所以,想到自己馬上就能破禁而出,憑著一身絕世無匹的神功,一定能在江湖上大顯身手,開拓一片萬世基業,其情其景何其令人憧憬渴慕。
不到十分鍾,過路人據斷了窗戶的所有格條,武瘤子早已等不及了,他立即從窗口中爬了出來。前文說過,窗口有些狹窄,隻比頭寬一點,武瘤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脫身,他說,要不是他練過武功,身體多少能收縮的話,妄想逃離出來。
傳記的作者至此感慨不已,我們的一兩大俠武瘤子終於擺脫了束縛,開始了他行俠仗義的奇聞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