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典製北門(18)
新宋·大結局(全15冊) 作者:阿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外就是要設法找到石珍偽造的印信,隻要證實是偽造的,那案子雖然未破,但石越亦可以立時由嫌疑人變成受害者——至少皇帝在心理上,會傾向於相信石越。從政治上來說,這就完全足夠了。這些印信流落在各州縣的官員手中,但都遠在廣西,調過來核對已來不及了,而蔡確又指望不上——蔡確接過這樁案子後,隻是簡單的詢問過沈起、王燾之後,就發文給桂州蘇緘,“耐心”的等待那邊移來石珍和涉案文書檔案,他的心思也許是放到了官製改革之上,也許是另有隱情。總之他有充分的理由暫時不去搭理此案,別人也拿他無可奈何。
但卻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潘照臨就堅信,不管這個構陷是怎麽來的,沈起手中於情於理,都會保留著這些偽造的印信,除非他傻得願意自己去扛全部的責任。他通過田烈武尋來東京最負盛名的幾個小偷,於是沈起被軟禁的驛館,多了幾個梁上君子進進出出。
16
四月廿八日的清晨,沈起看著空空如也的箱子,麵如死灰。錢財隻是身外之物,丟了就丟了,他雖然此時正值晦氣之時,也未曾將之放在心上。但那封信的丟失,卻讓他意識到出大事了!尋常盜賊,是決不會偷他書信的。
“沈大人!”
沈起被嚇了一跳,霍地轉過身來,卻見是兩個清秀少年,他認得這是王雱的書僮王芄、王蘭。連忙收斂心神,努力鎮靜下來,勉強笑道:“是你們啊!”
王芄、王蘭給沈起見了禮,方說道:“沈大人,可是出什麽事了麽?”
沈起故作輕鬆地笑道:“不過被小賊偷了一點銀子。怎麽樣?二位見過蔡中丞了麽?”
王芄、王蘭相顧一眼,王蘭立時走到屋外,王芄又遊視了房中一眼,見再無旁人,這才說道:“已經見過了。”
沈起稍稍放下心來,笑道:“來,咱們坐下說話。”
王芄也不推辭,與沈起相對坐了,道:“蔡中丞說皇上正在惱怒當中,此事甚是難辦。”
沈起“呸”了一聲,冷笑道:“還不是索要賄賂?皇上怎麽看這件事,還不是公卿一張嘴說死說活?往壞裏說,我這是抗旨興事;往好裏說,就是為國者無暇謀身。春秋經義裏,還找不到替我辯護的話麽?”
王芄微微一笑,“正是。不過我家公子早有妙策——他知道蔡中丞現在也是騎虎難下,進退維穀。”
“怎麽說?”沈起不覺向前傾了傾身子,專心聽王雱的書僮給他分析朝中大勢,他深知王雱熱心權術,雖身在江寧,但是於汴京朝局洞若觀火,加之王安石雖已罷相,但新黨之中,未必沒有依附傳話之人,王芄雖隻是個書僮,可在這樣的主人身邊,知道的事未必會少了。
“沈大人治民打仗,都是個人才。但若論到對朝中大臣的了解,卻不及我家公子。如今我家相公退居金陵,朝中主張變法的大臣,以呂參政、蔡中丞、曾計相三人為首。我來京師之後,曾大人也去了廣州,那麽此刻,朝中自然隻餘下其餘兩人。”王芄娓娓道來,神情竟似教授弟子一般。
沈起心中冷笑了一聲,臉上卻做出虛心受教之態,點頭道:“正是如此。”
王芄見他如此,更加矜持,昂然說道:“既以二人為首,那其他支持變法的臣子,便隻有四種選擇——或支持呂;或傾附蔡;或觀望;或者幹脆投奔正得勢的石越!而石越此人外似忠厚,內懷奸詐,是十足的偽君子,但凡此類人,久必敗露,眾叛親離。所以呂參政與蔡中丞心中所想的,必是由誰能繼承我家相公之位,得到皇上的信任、眾大臣的支持,來主導變法。這卻是瑜亮之爭。”沈起自然知道王芄對石越的評價殊不可信,不過對於呂惠卿與蔡確的心理分析,他倒是深以為然。“所以沈大人也無須太過擔心。呂參政如今在朝中支持者寥寥,那些親附他的多是些無知無學的小人,不過想借此幸進。下無有力大臣的支持,上也無皇上的信任——皇上此時的信任,還是全在石越身上。故呂參政對我家相公,還會裝成尊重之態,否則隻怕內外交攻,立時便要被逐出朝廷。蔡中丞身在禦史台,身份超然,可讓他坐享清譽,他既交好馮京,又向石越示好,與舊黨、石黨若即若離,這是他的優勢,但也是他的弱點——若他無所顧忌打擊支持變法的大臣,甚至涉及到我家相公,沈大人試想一下,支持變法的大臣將如何看待他?若果真如此,他就隻有徹底轉向,依附石越——但是他之前彈劾算計石越不少,他又如何肯信得過石越?雷州、崖州,說不定便是他的終老之地。”
沈起聽了這番話,細細思忖,似乎覺得頗有道理,但又隱隱覺得其中似乎還少了點什麽,可一時間竟想不出來。遲疑半晌,問道:“既如此說,那為何蔡中丞說難辦?”
王芄笑道:“沈大人還不明白麽?蔡中丞當然難辦,因為呂參政正拿著您做棋子,逼著蔡大人落子呢。蔡大人若放過您,皇上那邊如何交差?石越那裏如何交待?若是嚴懲您,我家公子那麵,他又當如何處置?他想幹幹淨淨,卻偏生不能,豈不為難?這中間最痛快的,就是呂參政呂大人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沈起心一沉,“這麽說來?我的事情豈不是……”
“沈大人自己也說了,春秋經義中,一定也有幫您開脫的那一條。所以您不用著急,蔡中丞一定會拖,拖得皇上火氣漸小,拖到他可以從寬處置。這樣他才能把事情做得圓滿。如今朝中局勢瞬息萬變,一切都有可能發生。隻要待我家公子病體稍愈,大人既便是這次稍受委屈了,我家公子也能幫您把這委屈加倍的補還過來。”
沈起望著口若懸河的王芄,心中忽然泛起一陣莫名其妙的心煩意亂,還有一絲後悔。他又想起了丟失的那封信,心中竟有一種快意:丟就丟吧,丟得好!我沈起未必便是你們的棋子!
次日上午,石越陪著皇帝接見了幾十個官員後,趁著中間有段時間小憩,趙頊忽然笑道:“昨天晚上,通進銀台司遞進來開封府的一份奏疏……”說到這裏,他忽然頓了一下,看見石越一臉茫然,不由一笑,又道:“原來卻是開封府推官破獲了一起盜竊案——不,甚至沒有破獲!不過是繳獲了一批髒物。”石越聽出趙頊的語氣帶著嘲諷之意,更是莫測高深,不知道一件這麽小的案子,究竟什麽原因,竟會驚動到皇帝禦前。趙頊嘲弄地笑道:“卿可知道這些失竊的物什是哪位大人的東西麽?”“臣……”但不待石越說完,趙頊已經先說了出來,“朕本來也覺得奇怪,心道是什麽人的東西值得開封府這麽巴巴的遞給朕?又是什麽盜竊案值得直達九重之內!誰知原來竟然是朕的前桂州知州沈起沈大人!”
“啊?!”石越根本不知道外頭發生的事情,此時乍聞,也完全是大吃一驚。
“開封府沒能抓到盜竊,卻撿到了他留下的贓物。這些贓物裏麵,別的東西倒也平常,唯隻有一封書信,卻是非同尋常。便是沈起沈大人,也還一般,更不得了的,居然還牽涉到本朝一位青年俊傑!哼哼……”趙頊越說臉色越是難看。石越聽到“青年俊傑”四字,心裏便是一陣格登,但隨即又想到,皇帝既然這般說起,那麽此事與自己必然無關,這才心中稍安。隻見趙頊臉上的表情說不清楚是失望還是憤怒,他從袖中抽出一封信來,遞給石越,咬牙說道:“卿可以自己看看,當可知道人心如何險惡法!”
石越趕忙恭恭敬敬的接過信來,略一瀏覽,背上已是冷汗直冒!原來這竟是王雱寫給沈起的書信,那桂州田宅,自是王雱幫忙購置——但讓石越想不到的是,這還隻是這一樁大陰謀中的小小的一個佐證罷了!王雱之計,是讓沈起派人深入交趾,買通交人將領,偽造與石越的書信。石越保證在朝中幫助李乾德,利用海船水軍幫交趾攻下占城。而交趾的報答是,和大宋和平共處,在石越有朝一日不順之時,為石越和海船水軍提供據點,到時候從交趾反攻桂州,讓石越割據兩廣為王!購置田產,不過是石越在桂州設置據點的一個伏筆罷了。王雱在信中叮囑沈起小心行事,耐心等待時機,隻待朝局有變,就拋出此計,可置石越於死地!
但是王雱卻沒有料到沈起罷職、交趾屈服,令得田產一案提前泄露……這樁陰謀,還沒有發動就敗露了。
“陛下……”石越身上冷汗涔涔,他完全沒有想到,他和王雱根本就沒有什麽深仇大恨,如今勉強也還算是親戚,王雱竟然如此狠毒要致自己於死地,一時間竟是說不出話來。
趙頊默默望著石越,忽然歎了口氣,道:“依他之罪,便是賜死也不為過!”
石越靜靜的望著趙頊,見他臉上雖然大有憤怒之色,卻又有猶疑之狀,他已知皇帝此時兀自還在顧及與王安石的情份。若以他的本心,此刻實在恨不能置王雱於死地方能後快,但是此時的石越,已深深明白凡做大事的人,卻多半做不得快意事。他控製著自己的情緒,淡淡道:“陛下,於王元澤,臣已無話可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於王相公,還望陛下稍存些體麵才是。陛下與相公君臣相知,臣也惟願陛下能全始全終!”
趙頊讚賞的望了石越一眼,輕聲道:“朕會派人將這封信還給王元澤。”
君臣又說了一會話,聽到午時的鍾聲響起,石越方告退出了邇英殿。剛剛走下了白玉階,便見童貫鬼鬼祟祟走了過來,低聲喚道:“學士萬安。”
“有什麽事麽?”石越對童貫,始終有點偏見。
卻聽童貫壓低了聲音,說道:“剛剛學士府的書僮侍劍帶話進來,說府上有要事。”
“什麽要緊事?”石越心不在焉的問道,“石珍案”如此順利的了結之後,他的仕途現在看起來是可以一帆風順了。下午皇帝將要召見準備拜兵部侍郎的郭逵,順便討論一下軍事改革的事宜,事關重大,他甚至沒有時間去高興自己前麵的一塊障礙已經被掃除了,中午吃飯的時間,還要好好理一下思路才行。“小人也不知道!”童貫對石越卻格外的巴結,這讓石越完全不能理解——他是中官,沒有必要來巴結一個外官的。“但是聽說侍劍的樣子非常著急。”
“嗯?”石越怔住了,是什麽事讓侍劍冒著禁令來見他?正思忖間,一個宦官急匆匆地走了過來,石越隱約認得這是太皇太後身邊的小宦官,還不及他細想,那小宦官已經看到石越,也不待站穩,便尖聲叫道:“接太皇太後懿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石越心中驚疑不定,連忙拜倒接旨。
“太皇太後口諭,讓石越立即迴府!”
石越不由怔住了,他謝了恩站起身來,一時間心亂如麻,不知道家裏究竟發生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居然會勞動到太皇太後下旨。慌慌忙忙出了西華門,卻見侍劍早已在門外等候,旁邊還有一個長相清秀的少年,相貌似曾相識,但此時他已經無心細想了,他已經看見侍劍臉上的惶急與大汗。侍劍見他出來,立即牽著馬迎了過來,急道:“公子,快快迴府罷!夫人要生了……”
“什麽?”石越的頭仿佛被什麽東西重重的敲了一下,一下子就懵了。梓兒此時懷孕尚不足六個月,這個時候早產,憑誰都知道兇多吉少。尤其當時衛生條件低下,即使是正常生產,為此喪命孕婦的也為數不少,何況梓兒這是毫無預兆的早產?他也顧不得許多,甚至不敢去多想,跳上馬去,狠命抽了一鞭,驅馬往家裏跑去。侍劍與那個少年見他如此,連忙上馬跟上。
一路之上,石越的腦海中一片空白,隻知道拚命揮鞭往家中狂趕,什麽也不敢想,生怕此時一想那些種種可怕的念頭就會浮上來將他吞噬掉。此時正值正午,街上行人眾多,熙熙攘攘,而從西華門到石府,還要經過許多條熱鬧的大街,他既沒有帶儀仗,更無人清道,這般縱馬狂奔頓時衝得街上行人七零八落。惹得皇城使和開封府的兵丁一路叫喊追趕。
好不容易奔到府前,石越翻身跳下馬來,連馬也顧不得了,便徑直衝進府去。緊隨而來的皇城使和開封府的兵丁沒料到犯事者進了石府,一個個不知深淺,在府前麵麵相覷,一時也沒有人敢說要入府搜查。正沒奈何處,又聽兩騎從後麵衝來,兩個少年下了馬,一個書僮打扮的人翻下馬來,便也徑直衝進府中。另一個少年卻勒馬望了這些兵丁一眼,冷笑道:“你們快快散去,這是你們呆的地方麽?迴去上司若要交待,便說是柔嘉縣主做的。”
那些兵丁聽他這麽一說,得了交差的辦法,哪裏還敢停留?頓時散去。那少年得意洋洋的下了馬,便往石府走去。石府中的下人正亂得熱鍋上的螞蟻也似,也無人留心他,他一路穿堂入室,直到了內堂。卻見蜀國公主、清河郡主、王昉、程琉都坐在那兒發呆,阿旺等丫環侍婢走來走去,似那無頭的蒼蠅一般,石越卻不在堂中,便高聲問道:“石越呢?去哪了?”頓時引得眾人睹目。蜀國公主抬眼望見是她,歎了口氣,說道:“他進產房去了,怎麽勸也勸不住!”當時的風俗,男子是不能進產房的,否則便會有血光之災,但此刻的石越又怎會理會這些忌諱?
那少年笑道:“啊!我現在看他可順眼多了。魯郡君怎麽樣了?”
蜀國公主搖了搖頭,黯然說道:“還在半昏迷當中。”
“孩子呢?”
“自是保不住了。”蜀國公主一麵說著,一麵雙手合什,輕聲禱告。少年的臉色立時黯淡下來,也不多說,轉身便往產房走去。慌得眾人急叫:“十九娘,你去不得。”但柔嘉卻早已闖進產房之中。
但卻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潘照臨就堅信,不管這個構陷是怎麽來的,沈起手中於情於理,都會保留著這些偽造的印信,除非他傻得願意自己去扛全部的責任。他通過田烈武尋來東京最負盛名的幾個小偷,於是沈起被軟禁的驛館,多了幾個梁上君子進進出出。
16
四月廿八日的清晨,沈起看著空空如也的箱子,麵如死灰。錢財隻是身外之物,丟了就丟了,他雖然此時正值晦氣之時,也未曾將之放在心上。但那封信的丟失,卻讓他意識到出大事了!尋常盜賊,是決不會偷他書信的。
“沈大人!”
沈起被嚇了一跳,霍地轉過身來,卻見是兩個清秀少年,他認得這是王雱的書僮王芄、王蘭。連忙收斂心神,努力鎮靜下來,勉強笑道:“是你們啊!”
王芄、王蘭給沈起見了禮,方說道:“沈大人,可是出什麽事了麽?”
沈起故作輕鬆地笑道:“不過被小賊偷了一點銀子。怎麽樣?二位見過蔡中丞了麽?”
王芄、王蘭相顧一眼,王蘭立時走到屋外,王芄又遊視了房中一眼,見再無旁人,這才說道:“已經見過了。”
沈起稍稍放下心來,笑道:“來,咱們坐下說話。”
王芄也不推辭,與沈起相對坐了,道:“蔡中丞說皇上正在惱怒當中,此事甚是難辦。”
沈起“呸”了一聲,冷笑道:“還不是索要賄賂?皇上怎麽看這件事,還不是公卿一張嘴說死說活?往壞裏說,我這是抗旨興事;往好裏說,就是為國者無暇謀身。春秋經義裏,還找不到替我辯護的話麽?”
王芄微微一笑,“正是。不過我家公子早有妙策——他知道蔡中丞現在也是騎虎難下,進退維穀。”
“怎麽說?”沈起不覺向前傾了傾身子,專心聽王雱的書僮給他分析朝中大勢,他深知王雱熱心權術,雖身在江寧,但是於汴京朝局洞若觀火,加之王安石雖已罷相,但新黨之中,未必沒有依附傳話之人,王芄雖隻是個書僮,可在這樣的主人身邊,知道的事未必會少了。
“沈大人治民打仗,都是個人才。但若論到對朝中大臣的了解,卻不及我家公子。如今我家相公退居金陵,朝中主張變法的大臣,以呂參政、蔡中丞、曾計相三人為首。我來京師之後,曾大人也去了廣州,那麽此刻,朝中自然隻餘下其餘兩人。”王芄娓娓道來,神情竟似教授弟子一般。
沈起心中冷笑了一聲,臉上卻做出虛心受教之態,點頭道:“正是如此。”
王芄見他如此,更加矜持,昂然說道:“既以二人為首,那其他支持變法的臣子,便隻有四種選擇——或支持呂;或傾附蔡;或觀望;或者幹脆投奔正得勢的石越!而石越此人外似忠厚,內懷奸詐,是十足的偽君子,但凡此類人,久必敗露,眾叛親離。所以呂參政與蔡中丞心中所想的,必是由誰能繼承我家相公之位,得到皇上的信任、眾大臣的支持,來主導變法。這卻是瑜亮之爭。”沈起自然知道王芄對石越的評價殊不可信,不過對於呂惠卿與蔡確的心理分析,他倒是深以為然。“所以沈大人也無須太過擔心。呂參政如今在朝中支持者寥寥,那些親附他的多是些無知無學的小人,不過想借此幸進。下無有力大臣的支持,上也無皇上的信任——皇上此時的信任,還是全在石越身上。故呂參政對我家相公,還會裝成尊重之態,否則隻怕內外交攻,立時便要被逐出朝廷。蔡中丞身在禦史台,身份超然,可讓他坐享清譽,他既交好馮京,又向石越示好,與舊黨、石黨若即若離,這是他的優勢,但也是他的弱點——若他無所顧忌打擊支持變法的大臣,甚至涉及到我家相公,沈大人試想一下,支持變法的大臣將如何看待他?若果真如此,他就隻有徹底轉向,依附石越——但是他之前彈劾算計石越不少,他又如何肯信得過石越?雷州、崖州,說不定便是他的終老之地。”
沈起聽了這番話,細細思忖,似乎覺得頗有道理,但又隱隱覺得其中似乎還少了點什麽,可一時間竟想不出來。遲疑半晌,問道:“既如此說,那為何蔡中丞說難辦?”
王芄笑道:“沈大人還不明白麽?蔡中丞當然難辦,因為呂參政正拿著您做棋子,逼著蔡大人落子呢。蔡大人若放過您,皇上那邊如何交差?石越那裏如何交待?若是嚴懲您,我家公子那麵,他又當如何處置?他想幹幹淨淨,卻偏生不能,豈不為難?這中間最痛快的,就是呂參政呂大人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沈起心一沉,“這麽說來?我的事情豈不是……”
“沈大人自己也說了,春秋經義中,一定也有幫您開脫的那一條。所以您不用著急,蔡中丞一定會拖,拖得皇上火氣漸小,拖到他可以從寬處置。這樣他才能把事情做得圓滿。如今朝中局勢瞬息萬變,一切都有可能發生。隻要待我家公子病體稍愈,大人既便是這次稍受委屈了,我家公子也能幫您把這委屈加倍的補還過來。”
沈起望著口若懸河的王芄,心中忽然泛起一陣莫名其妙的心煩意亂,還有一絲後悔。他又想起了丟失的那封信,心中竟有一種快意:丟就丟吧,丟得好!我沈起未必便是你們的棋子!
次日上午,石越陪著皇帝接見了幾十個官員後,趁著中間有段時間小憩,趙頊忽然笑道:“昨天晚上,通進銀台司遞進來開封府的一份奏疏……”說到這裏,他忽然頓了一下,看見石越一臉茫然,不由一笑,又道:“原來卻是開封府推官破獲了一起盜竊案——不,甚至沒有破獲!不過是繳獲了一批髒物。”石越聽出趙頊的語氣帶著嘲諷之意,更是莫測高深,不知道一件這麽小的案子,究竟什麽原因,竟會驚動到皇帝禦前。趙頊嘲弄地笑道:“卿可知道這些失竊的物什是哪位大人的東西麽?”“臣……”但不待石越說完,趙頊已經先說了出來,“朕本來也覺得奇怪,心道是什麽人的東西值得開封府這麽巴巴的遞給朕?又是什麽盜竊案值得直達九重之內!誰知原來竟然是朕的前桂州知州沈起沈大人!”
“啊?!”石越根本不知道外頭發生的事情,此時乍聞,也完全是大吃一驚。
“開封府沒能抓到盜竊,卻撿到了他留下的贓物。這些贓物裏麵,別的東西倒也平常,唯隻有一封書信,卻是非同尋常。便是沈起沈大人,也還一般,更不得了的,居然還牽涉到本朝一位青年俊傑!哼哼……”趙頊越說臉色越是難看。石越聽到“青年俊傑”四字,心裏便是一陣格登,但隨即又想到,皇帝既然這般說起,那麽此事與自己必然無關,這才心中稍安。隻見趙頊臉上的表情說不清楚是失望還是憤怒,他從袖中抽出一封信來,遞給石越,咬牙說道:“卿可以自己看看,當可知道人心如何險惡法!”
石越趕忙恭恭敬敬的接過信來,略一瀏覽,背上已是冷汗直冒!原來這竟是王雱寫給沈起的書信,那桂州田宅,自是王雱幫忙購置——但讓石越想不到的是,這還隻是這一樁大陰謀中的小小的一個佐證罷了!王雱之計,是讓沈起派人深入交趾,買通交人將領,偽造與石越的書信。石越保證在朝中幫助李乾德,利用海船水軍幫交趾攻下占城。而交趾的報答是,和大宋和平共處,在石越有朝一日不順之時,為石越和海船水軍提供據點,到時候從交趾反攻桂州,讓石越割據兩廣為王!購置田產,不過是石越在桂州設置據點的一個伏筆罷了。王雱在信中叮囑沈起小心行事,耐心等待時機,隻待朝局有變,就拋出此計,可置石越於死地!
但是王雱卻沒有料到沈起罷職、交趾屈服,令得田產一案提前泄露……這樁陰謀,還沒有發動就敗露了。
“陛下……”石越身上冷汗涔涔,他完全沒有想到,他和王雱根本就沒有什麽深仇大恨,如今勉強也還算是親戚,王雱竟然如此狠毒要致自己於死地,一時間竟是說不出話來。
趙頊默默望著石越,忽然歎了口氣,道:“依他之罪,便是賜死也不為過!”
石越靜靜的望著趙頊,見他臉上雖然大有憤怒之色,卻又有猶疑之狀,他已知皇帝此時兀自還在顧及與王安石的情份。若以他的本心,此刻實在恨不能置王雱於死地方能後快,但是此時的石越,已深深明白凡做大事的人,卻多半做不得快意事。他控製著自己的情緒,淡淡道:“陛下,於王元澤,臣已無話可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於王相公,還望陛下稍存些體麵才是。陛下與相公君臣相知,臣也惟願陛下能全始全終!”
趙頊讚賞的望了石越一眼,輕聲道:“朕會派人將這封信還給王元澤。”
君臣又說了一會話,聽到午時的鍾聲響起,石越方告退出了邇英殿。剛剛走下了白玉階,便見童貫鬼鬼祟祟走了過來,低聲喚道:“學士萬安。”
“有什麽事麽?”石越對童貫,始終有點偏見。
卻聽童貫壓低了聲音,說道:“剛剛學士府的書僮侍劍帶話進來,說府上有要事。”
“什麽要緊事?”石越心不在焉的問道,“石珍案”如此順利的了結之後,他的仕途現在看起來是可以一帆風順了。下午皇帝將要召見準備拜兵部侍郎的郭逵,順便討論一下軍事改革的事宜,事關重大,他甚至沒有時間去高興自己前麵的一塊障礙已經被掃除了,中午吃飯的時間,還要好好理一下思路才行。“小人也不知道!”童貫對石越卻格外的巴結,這讓石越完全不能理解——他是中官,沒有必要來巴結一個外官的。“但是聽說侍劍的樣子非常著急。”
“嗯?”石越怔住了,是什麽事讓侍劍冒著禁令來見他?正思忖間,一個宦官急匆匆地走了過來,石越隱約認得這是太皇太後身邊的小宦官,還不及他細想,那小宦官已經看到石越,也不待站穩,便尖聲叫道:“接太皇太後懿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石越心中驚疑不定,連忙拜倒接旨。
“太皇太後口諭,讓石越立即迴府!”
石越不由怔住了,他謝了恩站起身來,一時間心亂如麻,不知道家裏究竟發生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居然會勞動到太皇太後下旨。慌慌忙忙出了西華門,卻見侍劍早已在門外等候,旁邊還有一個長相清秀的少年,相貌似曾相識,但此時他已經無心細想了,他已經看見侍劍臉上的惶急與大汗。侍劍見他出來,立即牽著馬迎了過來,急道:“公子,快快迴府罷!夫人要生了……”
“什麽?”石越的頭仿佛被什麽東西重重的敲了一下,一下子就懵了。梓兒此時懷孕尚不足六個月,這個時候早產,憑誰都知道兇多吉少。尤其當時衛生條件低下,即使是正常生產,為此喪命孕婦的也為數不少,何況梓兒這是毫無預兆的早產?他也顧不得許多,甚至不敢去多想,跳上馬去,狠命抽了一鞭,驅馬往家裏跑去。侍劍與那個少年見他如此,連忙上馬跟上。
一路之上,石越的腦海中一片空白,隻知道拚命揮鞭往家中狂趕,什麽也不敢想,生怕此時一想那些種種可怕的念頭就會浮上來將他吞噬掉。此時正值正午,街上行人眾多,熙熙攘攘,而從西華門到石府,還要經過許多條熱鬧的大街,他既沒有帶儀仗,更無人清道,這般縱馬狂奔頓時衝得街上行人七零八落。惹得皇城使和開封府的兵丁一路叫喊追趕。
好不容易奔到府前,石越翻身跳下馬來,連馬也顧不得了,便徑直衝進府去。緊隨而來的皇城使和開封府的兵丁沒料到犯事者進了石府,一個個不知深淺,在府前麵麵相覷,一時也沒有人敢說要入府搜查。正沒奈何處,又聽兩騎從後麵衝來,兩個少年下了馬,一個書僮打扮的人翻下馬來,便也徑直衝進府中。另一個少年卻勒馬望了這些兵丁一眼,冷笑道:“你們快快散去,這是你們呆的地方麽?迴去上司若要交待,便說是柔嘉縣主做的。”
那些兵丁聽他這麽一說,得了交差的辦法,哪裏還敢停留?頓時散去。那少年得意洋洋的下了馬,便往石府走去。石府中的下人正亂得熱鍋上的螞蟻也似,也無人留心他,他一路穿堂入室,直到了內堂。卻見蜀國公主、清河郡主、王昉、程琉都坐在那兒發呆,阿旺等丫環侍婢走來走去,似那無頭的蒼蠅一般,石越卻不在堂中,便高聲問道:“石越呢?去哪了?”頓時引得眾人睹目。蜀國公主抬眼望見是她,歎了口氣,說道:“他進產房去了,怎麽勸也勸不住!”當時的風俗,男子是不能進產房的,否則便會有血光之災,但此刻的石越又怎會理會這些忌諱?
那少年笑道:“啊!我現在看他可順眼多了。魯郡君怎麽樣了?”
蜀國公主搖了搖頭,黯然說道:“還在半昏迷當中。”
“孩子呢?”
“自是保不住了。”蜀國公主一麵說著,一麵雙手合什,輕聲禱告。少年的臉色立時黯淡下來,也不多說,轉身便往產房走去。慌得眾人急叫:“十九娘,你去不得。”但柔嘉卻早已闖進產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