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便是十日時間。
雖說元極真人歸來,仙盟勝勢已定,但坐鎮的築基修士們並不蠢,知道魔修們不會輕易放棄抵抗。
此次出行,絕非練氣弟子們想象的那麽輕鬆安逸。
最初的幾日,飛舟還未飛出落陽宗的地盤時,倒也罷了。
畢竟就算萬魔盟的魔修真的聽到風聲,也來不及跑到這裏伏擊他們。
但隨著飛舟逐漸脫離落陽宗的核心勢力範圍,坐鎮飛舟的築基修士們,便開始逐漸提高警惕。
平日修行的時候也都留了幾個心眼,會隨時關注外麵的動靜。
不過,或許是他們真的過於謹慎了,又或者魔修們人心浮動,沒有多餘的想法,一直到飛舟從梁國中部飛離,快要進入梁國北地,他們也沒碰到任何疑似魔修的修士,更沒遇到任何襲擊。
這讓期間一直安心待在艙室內修煉的方平,對此頗為滿意。
………
這一日深夜。
剛剛完成本日淬體修煉的方平,起身沐浴之後,正準備上床榻休息片刻,神識忽然有所覺察,下意識的看向窗外。
一道淡金色的遁光,從飛舟上離去,悄然劃破夜空,轉眼間便消失在他的視線中。
幾乎是同時,方平也再度感覺到那種源自功法的細微悸動和共鳴。
“秦同越離開了?”
看了一眼此人離去的方向,方平想了想,取出一張梁國堪輿圖,略作打量,心中便有了猜測。
如果這位秦師兄刻意偽裝,掩飾了真正的動向,那就當他沒說。
但如果秦同越並未隱藏,而是直奔目的地而去,那從地圖來看,附近最可能的去處隻有一個。
會真山!
“竟然是這裏……”
方平看著地圖,若有所思。
他當初查找天風老祖的生平事跡時,曾在一部典籍中,看到過梁國這片地界上,萬年以來出過的所有元嬰真人。
因為數量一隻手數的過來,非常好記,他的印象可謂極為深刻。
沒記錯的話,其中一位在落陽宗創派前就已經隕落的、自號廣進真人的元嬰修士,成就元嬰之前,曾在會真山隱修過數十年時間。
那時候,會真山還有一條二階上品靈脈。
不過在廣進真人成就元嬰後,靈脈的靈氣莫名枯竭。從那之後,會真山的靈氣大減,再不複當年的仙家勝景。
此外,這位廣進真人,也是萬年以來,梁國地界唯一以散修身份成就元嬰的修士!
就連開創了五行鍛體法的那位五行散人,在悟性和氣運上,都要被這位廣進真人壓上一頭。
“會真山,元嬰真人曾經的隱修之地……秦同越師兄的去向,會跟這裏有關麽?”
他將此事暗暗記在心中,隨後才返迴床榻,和衣而眠。
………
第二日。
修完大日真法的方平,還惦記著昨晚秦同越的去向,準備找黃儒文等修士聊聊,看他們是否知道些什麽。
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他剛從艙室出來,正遲疑著要先找誰,就看到廖永渚站在飛舟甲板上,定定的眺望著西南方,神色似乎有些惆悵。
西南方?
方平心中一動,略微加重腳步聲,走了過來。
“方道友今日居然沒在艙室內苦修,倒是難得。”
被方平的動靜驚動,廖永渚迴過神來,收起情緒,招唿道。
“在艙室內有些乏了,出來透透風。”方平隨口說著,來到他身邊,假意看向西南方:“倒是廖道友,在這裏看什麽,瞧風景麽?”
廖永渚似有所察,看了方平一眼:“方道友昨夜可否看到些什麽?”
見他直接說出此事,方平心裏的猜測頓時得到確認。
索性也直說道:“昨天深夜正要休息,剛好看到順路同行的秦師兄離開了飛舟。瞧方向,似乎是趕往了會真山……莫非,那裏有什麽特殊之處?”
廖永渚見方平似是不知,便歎了口氣,道:“方道友既然知道會真山,是否聽說過廣進真人?”
果然跟這位元嬰散修有關!
方平點點頭:“隻聽過這位真人名號,但具體情形一概不知。”
廖永渚說道:“畢竟是萬年前的人物了,便是我所知也有限。隻是機緣巧合,從一位宗門長老口中聽說過隻言片語。”
“傳聞,廣進真人在晉升元嬰後還不到兩百年,便不知所蹤。”
“但實際上,這位真人應該是離開梁國地界,去外麵雲遊了。”
“在離開之前,廣進真人留下了一尊寶塔,並在其中留下了九道機緣,任何金丹以下的修士都可進去挑戰。隻要能通過塔中考驗,就能獲得一份機緣。”
“具體是什麽機緣,又是何種考驗,每次進入的修士遇到的考驗都不同,難以參考。”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曾經進入塔內、並獲得了機緣的築基修士,至少有四五人,之後成就了金丹修士!”
“故而,很多知情的修士都猜測,那塔內蘊含著能讓人結丹的機緣!”
“若無意外,秦師兄應該也是衝著裏麵的結丹機緣而去的。他雖然是天靈根,結丹成功的希望很高,但終究不是必然能成,估計是想多一分把握吧。”
元嬰真人留下的寶塔?
九道結丹機緣?
從廖永渚這裏得知秘辛,方平頓時來了興趣:“既然有如此好處,梁國的五大仙門,為何不將這寶塔搬走,放到自家禁地,專供自家宗門修士試煉?”
畢竟,梁國五大仙門現在沒有元嬰真人,並不代表曆史上也沒出過元嬰。
比如落陽宗,兩千多年前的開派祖師,肯定是有能力挪走廣進真人遺留的寶塔的。
廖永渚搖搖頭,道:“這我就不得而知了,或許是那位廣進真人神通驚人,有什麽玄妙布置,讓後人無法挪移。也可能是其他元嬰真人覺得,裏麵隻有結丹結緣,而且數量有限,不值得他們拉下臉專門動手吧。”
方平想了想,又問道:“那廖道友可否知道,九道機緣中,還剩下幾道?”
廖永渚再歎了一口氣道:“據我所知,隻剩下最後一道了……若秦師兄此行能馬到成功,那最後一道也將被奪去。我輩修士,從此再無機會!”
隻剩下最後一道了?
方平不由有些失望,道:“既如此,廖道友之前就沒升起過幾分心思?”
萬一運氣好,得了機緣呢?
雖說元極真人歸來,仙盟勝勢已定,但坐鎮的築基修士們並不蠢,知道魔修們不會輕易放棄抵抗。
此次出行,絕非練氣弟子們想象的那麽輕鬆安逸。
最初的幾日,飛舟還未飛出落陽宗的地盤時,倒也罷了。
畢竟就算萬魔盟的魔修真的聽到風聲,也來不及跑到這裏伏擊他們。
但隨著飛舟逐漸脫離落陽宗的核心勢力範圍,坐鎮飛舟的築基修士們,便開始逐漸提高警惕。
平日修行的時候也都留了幾個心眼,會隨時關注外麵的動靜。
不過,或許是他們真的過於謹慎了,又或者魔修們人心浮動,沒有多餘的想法,一直到飛舟從梁國中部飛離,快要進入梁國北地,他們也沒碰到任何疑似魔修的修士,更沒遇到任何襲擊。
這讓期間一直安心待在艙室內修煉的方平,對此頗為滿意。
………
這一日深夜。
剛剛完成本日淬體修煉的方平,起身沐浴之後,正準備上床榻休息片刻,神識忽然有所覺察,下意識的看向窗外。
一道淡金色的遁光,從飛舟上離去,悄然劃破夜空,轉眼間便消失在他的視線中。
幾乎是同時,方平也再度感覺到那種源自功法的細微悸動和共鳴。
“秦同越離開了?”
看了一眼此人離去的方向,方平想了想,取出一張梁國堪輿圖,略作打量,心中便有了猜測。
如果這位秦師兄刻意偽裝,掩飾了真正的動向,那就當他沒說。
但如果秦同越並未隱藏,而是直奔目的地而去,那從地圖來看,附近最可能的去處隻有一個。
會真山!
“竟然是這裏……”
方平看著地圖,若有所思。
他當初查找天風老祖的生平事跡時,曾在一部典籍中,看到過梁國這片地界上,萬年以來出過的所有元嬰真人。
因為數量一隻手數的過來,非常好記,他的印象可謂極為深刻。
沒記錯的話,其中一位在落陽宗創派前就已經隕落的、自號廣進真人的元嬰修士,成就元嬰之前,曾在會真山隱修過數十年時間。
那時候,會真山還有一條二階上品靈脈。
不過在廣進真人成就元嬰後,靈脈的靈氣莫名枯竭。從那之後,會真山的靈氣大減,再不複當年的仙家勝景。
此外,這位廣進真人,也是萬年以來,梁國地界唯一以散修身份成就元嬰的修士!
就連開創了五行鍛體法的那位五行散人,在悟性和氣運上,都要被這位廣進真人壓上一頭。
“會真山,元嬰真人曾經的隱修之地……秦同越師兄的去向,會跟這裏有關麽?”
他將此事暗暗記在心中,隨後才返迴床榻,和衣而眠。
………
第二日。
修完大日真法的方平,還惦記著昨晚秦同越的去向,準備找黃儒文等修士聊聊,看他們是否知道些什麽。
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他剛從艙室出來,正遲疑著要先找誰,就看到廖永渚站在飛舟甲板上,定定的眺望著西南方,神色似乎有些惆悵。
西南方?
方平心中一動,略微加重腳步聲,走了過來。
“方道友今日居然沒在艙室內苦修,倒是難得。”
被方平的動靜驚動,廖永渚迴過神來,收起情緒,招唿道。
“在艙室內有些乏了,出來透透風。”方平隨口說著,來到他身邊,假意看向西南方:“倒是廖道友,在這裏看什麽,瞧風景麽?”
廖永渚似有所察,看了方平一眼:“方道友昨夜可否看到些什麽?”
見他直接說出此事,方平心裏的猜測頓時得到確認。
索性也直說道:“昨天深夜正要休息,剛好看到順路同行的秦師兄離開了飛舟。瞧方向,似乎是趕往了會真山……莫非,那裏有什麽特殊之處?”
廖永渚見方平似是不知,便歎了口氣,道:“方道友既然知道會真山,是否聽說過廣進真人?”
果然跟這位元嬰散修有關!
方平點點頭:“隻聽過這位真人名號,但具體情形一概不知。”
廖永渚說道:“畢竟是萬年前的人物了,便是我所知也有限。隻是機緣巧合,從一位宗門長老口中聽說過隻言片語。”
“傳聞,廣進真人在晉升元嬰後還不到兩百年,便不知所蹤。”
“但實際上,這位真人應該是離開梁國地界,去外麵雲遊了。”
“在離開之前,廣進真人留下了一尊寶塔,並在其中留下了九道機緣,任何金丹以下的修士都可進去挑戰。隻要能通過塔中考驗,就能獲得一份機緣。”
“具體是什麽機緣,又是何種考驗,每次進入的修士遇到的考驗都不同,難以參考。”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曾經進入塔內、並獲得了機緣的築基修士,至少有四五人,之後成就了金丹修士!”
“故而,很多知情的修士都猜測,那塔內蘊含著能讓人結丹的機緣!”
“若無意外,秦師兄應該也是衝著裏麵的結丹機緣而去的。他雖然是天靈根,結丹成功的希望很高,但終究不是必然能成,估計是想多一分把握吧。”
元嬰真人留下的寶塔?
九道結丹機緣?
從廖永渚這裏得知秘辛,方平頓時來了興趣:“既然有如此好處,梁國的五大仙門,為何不將這寶塔搬走,放到自家禁地,專供自家宗門修士試煉?”
畢竟,梁國五大仙門現在沒有元嬰真人,並不代表曆史上也沒出過元嬰。
比如落陽宗,兩千多年前的開派祖師,肯定是有能力挪走廣進真人遺留的寶塔的。
廖永渚搖搖頭,道:“這我就不得而知了,或許是那位廣進真人神通驚人,有什麽玄妙布置,讓後人無法挪移。也可能是其他元嬰真人覺得,裏麵隻有結丹結緣,而且數量有限,不值得他們拉下臉專門動手吧。”
方平想了想,又問道:“那廖道友可否知道,九道機緣中,還剩下幾道?”
廖永渚再歎了一口氣道:“據我所知,隻剩下最後一道了……若秦師兄此行能馬到成功,那最後一道也將被奪去。我輩修士,從此再無機會!”
隻剩下最後一道了?
方平不由有些失望,道:“既如此,廖道友之前就沒升起過幾分心思?”
萬一運氣好,得了機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