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平苗策略
學霸穿越大明帶木匠皇帝大殺四方 作者:生活艱難又無限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次的動亂長達十數年,沉重打擊了朝廷在當地的統治勢力,就連鎮守貴州的總兵官張祥也在此次起義中戰死。
而朝廷經過十數年的時間,才逐一將這些作亂勢力一一平定下來。
這期間,朝廷更加重視貴州地區的儒學教育與科舉取士,擴大漢文化在貴州地區的影響。
比如:景泰七年(1455年),定雲、貴解額三十名;
正是當時的這種措施,為後世貴州苗族與漢族間的民族融合產生了積極影響。
但在當時,因長久的動亂使得大量的耕地被破壞,本就窮困的貴州越發窮困。
貴州全省所收稅賦竟還比不上中原一個府之地。
百姓衣食無著,又更加使得動亂情況更加劇烈。
為了安撫百姓,朝廷不得采取減免稅負的安民政策。
景泰三年(1451年)免除貴州思印江長官司水銀課,減免貴州地區賦稅、徭役,發生災害時調撥錢糧賑濟。
天順二年(1458年)敕諭貴州都指揮同知陳原:“非奉朝廷明文,一軍不許擅役,一毫不許擅科。”
這無疑加重了朝廷的負擔。
同時為維持龐大的駐軍糧餉和官員俸祿,以及救濟困難百姓,隻能從周邊省份征調糧餉入貴州。
景泰帝下詔:“以征進貴州軍餉不敷,命湖廣改撥原定南京糧一十萬石、四川添撥糧一十萬石、雲南附近添撥糧一萬石運赴應用,仍將雲南黑白、四川仙泉等井鹽課十三萬餘引召商於貴州,在城及普安衛中納糧米,並差官馳驛往江西摘撥折糧銀五萬兩運赴糴買糧儲。”
此後,四川和湖廣兩省往貴州運糧便形成了常製。
湖廣、四川等省份是朝廷稅賦的重要來源地,常年向貴州調撥錢糧和截留稅收使得朝廷越來越拮據,加大了朝廷財政的困難程度。
另一方麵,也正是由於貴州要靠朝廷長期輸入糧食救濟才能保持基本生活,也使得當地土司勢力急劇膨脹。
此時,貴州的政治權柄基本上都被土家族土司勢力掌控,朝廷下發的補貼物資發配權自然也就被他們所掌控。
貴州良田不多,大多數山區民眾的生存手段主要是依靠‘茶馬貿易’換取土家土司手中的米糧、鹽等生活必須品。
這就使得沒有掌握到政治權柄的苗族土司,隻能依附於土家族土司生存,時間一長自然而然的就會受其掌控。
也正是在這一期間,個別土司官員的勢力龐大到能壓製當地漢官的地步,於是就出現了‘改流歸土’的奇葩現象。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苗民受到了漢族、土家族等多重壓迫,日子越發艱難。
嘉靖十九年(1540),臘爾山地處湘、川、黔三省交界地區連遭旱災,糧食欠收。
而土司和衛所官吏苛虐無度,使當地苗民越發民不聊生。
到嘉靖二十二年(1543),貴州銅仁的平頭苗王龍子賢、龍桑科抗拒官府征派糧款。
率領苗眾依憑山區地勢,抵抗貴州、湖廣官兵鎮壓成功。
其後又轉戰湖廣境內,與苗民龍求兒、龍母叟、龍柳補、龍郎七等聯合攻酉陽等地。
一場轟轟烈烈的臘爾山起義就此展開,共曆時十餘年之久方才得以平定。
此戰也將漢苗茅盾再次突顯了出來。
苗民再次失去了大量的高產良田,由此整個族群對當地土家土司的依賴也更為嚴重。
如今的苗民其實已經徹底淪落為土司的傭兵。
要真正切實際的解決苗亂,首先就要將他們從土司的掌控中解脫出來。
要做到這一點,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讓他們做到糧食自給自足。
……
出征的隊伍已經出城,侯平迴頭看了穀德白一眼:“穀叔叔,這次侯順、穀默出征他們能不能平安迴來,就隻能全靠你了,你能將土豆、紅薯、玉米擴種的麵積越大,他們就越安全,如果擴種的糧食能滿足所有人的食用,那麽你就立下了平苗第一功,迴京之後,我也定會為你請旨,封官進爵。”
穀德白臉都笑成了月芽形,沒想到昨天侯平主動找到他,將帶迴來的土豆、紅薯、玉米種子全交給了他,同還讓他將這些種子移植到地裏,等收獲後將其種子再分發出來,繼續擴大種植這三種農作物的土地麵積。
這三種農作物都是高產作物,尤其是土豆,在安福城及周邊地區能夠做到一年三熟,特別適合在當地大規模種植。
隻需要大規模種植一年,就能解決所有本地人的饑餓問題。
等種子足夠多的時候,利用他商人的身份,將這些農作物擴種到苗民的領地上去。
這樣就能逐步讓苗民從當地土司的掌控中解脫出來。
如果這事成功,穀德白就將是大功一件。
“大人,您盡管放心,您交代的事情我都記在腦子裏,一刻也不會忘記,這事對漢人來說確實有一定難度,但是咱們白人跟他們苗人關係沒有那麽僵,雖說沒什麽大交情,但是做生意的話還是能夠說的上話的,我能保證三年之內,讓酉江兩岸的苗地,都是種著土豆的苗民。”
現在漢人跟苗人的關係勢成水火,侯平如果找當地官府去推廣這三種農作物隻能事倍功半。
而白族是當地的少數族群,又因為白族人擅長跑商,跟其它各部族都有不錯的關係。
由他們去推廣這三種高產作物,實在是太適合不過的事情了。
而以穀德白跟自己家的關係,加上他在襄陽城做了多年掌櫃的能力,自然是執行此事的不二人選。
侯平點了點頭:“你能有這樣的信心就好,穀默也是你兒子,相信你也不想看到他最後會戰死殺場。現在朝廷窮困勢弱,已經無力約束當地那些土司,苗民又為土司逼迫甚深,如果不能解決他們為土司掌控的局麵,戰爭就停止不下來。所以能不能停戰,就看你這邊能不能讓苗人吃飽肚子了。”
穀德白點頭哈腰道:“大人放心,我省得的,我昨天連夜讓人將那些種子都移種到了地裏,按大人說的,七月份差不多能熟的話,小人再立馬安排人擴種。”
侯平道:“土豆種的好的話,可以一年三熟,隻是現在的種植水平肯定是不行的,等迴京之後,我盡力尋訪一位農業方麵的專家過來,不過就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當然,如果你發現有什麽合適的人選也可以自行聘請,所有費用我出,先期給你五千兩做為經費,然後等我迴京之後,兩派人給你送一些過來……”
而朝廷經過十數年的時間,才逐一將這些作亂勢力一一平定下來。
這期間,朝廷更加重視貴州地區的儒學教育與科舉取士,擴大漢文化在貴州地區的影響。
比如:景泰七年(1455年),定雲、貴解額三十名;
正是當時的這種措施,為後世貴州苗族與漢族間的民族融合產生了積極影響。
但在當時,因長久的動亂使得大量的耕地被破壞,本就窮困的貴州越發窮困。
貴州全省所收稅賦竟還比不上中原一個府之地。
百姓衣食無著,又更加使得動亂情況更加劇烈。
為了安撫百姓,朝廷不得采取減免稅負的安民政策。
景泰三年(1451年)免除貴州思印江長官司水銀課,減免貴州地區賦稅、徭役,發生災害時調撥錢糧賑濟。
天順二年(1458年)敕諭貴州都指揮同知陳原:“非奉朝廷明文,一軍不許擅役,一毫不許擅科。”
這無疑加重了朝廷的負擔。
同時為維持龐大的駐軍糧餉和官員俸祿,以及救濟困難百姓,隻能從周邊省份征調糧餉入貴州。
景泰帝下詔:“以征進貴州軍餉不敷,命湖廣改撥原定南京糧一十萬石、四川添撥糧一十萬石、雲南附近添撥糧一萬石運赴應用,仍將雲南黑白、四川仙泉等井鹽課十三萬餘引召商於貴州,在城及普安衛中納糧米,並差官馳驛往江西摘撥折糧銀五萬兩運赴糴買糧儲。”
此後,四川和湖廣兩省往貴州運糧便形成了常製。
湖廣、四川等省份是朝廷稅賦的重要來源地,常年向貴州調撥錢糧和截留稅收使得朝廷越來越拮據,加大了朝廷財政的困難程度。
另一方麵,也正是由於貴州要靠朝廷長期輸入糧食救濟才能保持基本生活,也使得當地土司勢力急劇膨脹。
此時,貴州的政治權柄基本上都被土家族土司勢力掌控,朝廷下發的補貼物資發配權自然也就被他們所掌控。
貴州良田不多,大多數山區民眾的生存手段主要是依靠‘茶馬貿易’換取土家土司手中的米糧、鹽等生活必須品。
這就使得沒有掌握到政治權柄的苗族土司,隻能依附於土家族土司生存,時間一長自然而然的就會受其掌控。
也正是在這一期間,個別土司官員的勢力龐大到能壓製當地漢官的地步,於是就出現了‘改流歸土’的奇葩現象。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苗民受到了漢族、土家族等多重壓迫,日子越發艱難。
嘉靖十九年(1540),臘爾山地處湘、川、黔三省交界地區連遭旱災,糧食欠收。
而土司和衛所官吏苛虐無度,使當地苗民越發民不聊生。
到嘉靖二十二年(1543),貴州銅仁的平頭苗王龍子賢、龍桑科抗拒官府征派糧款。
率領苗眾依憑山區地勢,抵抗貴州、湖廣官兵鎮壓成功。
其後又轉戰湖廣境內,與苗民龍求兒、龍母叟、龍柳補、龍郎七等聯合攻酉陽等地。
一場轟轟烈烈的臘爾山起義就此展開,共曆時十餘年之久方才得以平定。
此戰也將漢苗茅盾再次突顯了出來。
苗民再次失去了大量的高產良田,由此整個族群對當地土家土司的依賴也更為嚴重。
如今的苗民其實已經徹底淪落為土司的傭兵。
要真正切實際的解決苗亂,首先就要將他們從土司的掌控中解脫出來。
要做到這一點,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讓他們做到糧食自給自足。
……
出征的隊伍已經出城,侯平迴頭看了穀德白一眼:“穀叔叔,這次侯順、穀默出征他們能不能平安迴來,就隻能全靠你了,你能將土豆、紅薯、玉米擴種的麵積越大,他們就越安全,如果擴種的糧食能滿足所有人的食用,那麽你就立下了平苗第一功,迴京之後,我也定會為你請旨,封官進爵。”
穀德白臉都笑成了月芽形,沒想到昨天侯平主動找到他,將帶迴來的土豆、紅薯、玉米種子全交給了他,同還讓他將這些種子移植到地裏,等收獲後將其種子再分發出來,繼續擴大種植這三種農作物的土地麵積。
這三種農作物都是高產作物,尤其是土豆,在安福城及周邊地區能夠做到一年三熟,特別適合在當地大規模種植。
隻需要大規模種植一年,就能解決所有本地人的饑餓問題。
等種子足夠多的時候,利用他商人的身份,將這些農作物擴種到苗民的領地上去。
這樣就能逐步讓苗民從當地土司的掌控中解脫出來。
如果這事成功,穀德白就將是大功一件。
“大人,您盡管放心,您交代的事情我都記在腦子裏,一刻也不會忘記,這事對漢人來說確實有一定難度,但是咱們白人跟他們苗人關係沒有那麽僵,雖說沒什麽大交情,但是做生意的話還是能夠說的上話的,我能保證三年之內,讓酉江兩岸的苗地,都是種著土豆的苗民。”
現在漢人跟苗人的關係勢成水火,侯平如果找當地官府去推廣這三種農作物隻能事倍功半。
而白族是當地的少數族群,又因為白族人擅長跑商,跟其它各部族都有不錯的關係。
由他們去推廣這三種高產作物,實在是太適合不過的事情了。
而以穀德白跟自己家的關係,加上他在襄陽城做了多年掌櫃的能力,自然是執行此事的不二人選。
侯平點了點頭:“你能有這樣的信心就好,穀默也是你兒子,相信你也不想看到他最後會戰死殺場。現在朝廷窮困勢弱,已經無力約束當地那些土司,苗民又為土司逼迫甚深,如果不能解決他們為土司掌控的局麵,戰爭就停止不下來。所以能不能停戰,就看你這邊能不能讓苗人吃飽肚子了。”
穀德白點頭哈腰道:“大人放心,我省得的,我昨天連夜讓人將那些種子都移種到了地裏,按大人說的,七月份差不多能熟的話,小人再立馬安排人擴種。”
侯平道:“土豆種的好的話,可以一年三熟,隻是現在的種植水平肯定是不行的,等迴京之後,我盡力尋訪一位農業方麵的專家過來,不過就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當然,如果你發現有什麽合適的人選也可以自行聘請,所有費用我出,先期給你五千兩做為經費,然後等我迴京之後,兩派人給你送一些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