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清河陷落
學霸穿越大明帶木匠皇帝大殺四方 作者:生活艱難又無限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土豆在湖廣西部地區,每年的春季五月,夏季七月,秋季十一月都能有所收獲。
不過想要真正的收獲三季,對地力的要求是相當高的。
在這個沒有化肥的時代,其實是很難做到的。
不過就算隻收獲兩季,也已經要比現在當地種的糧食品種,在產量上高出了數倍。
侯平把種糧大計交代給穀德白後,就帶著父母、妹妹離開了永福城。
至於穀娟,則先迴穀家給侯玉做個伴兒。
等苗地戰事平定,侯順、穀默都迴來了之後,侯平再想辦法幫他們脫了軍籍進京。
已經六月份了,八月便秋闈。
從永福城到湖廣省府武昌城至少要一個多月。
其實現在時間已經有些趕了。
所以這一路上再也不敢有任何耽擱,一路直奔武昌而去。
……
六月,遼東巡撫李維翰因撫順被破城一事被革職為民。
由可見,朝廷對遼東之事也並非一無所覺,隻是糧餉問題始終無法解決。
七月中旬,大明朝堂還在為遼餉之事吵成一團,努爾哈赤已經卷土重來兵發清河城。
清河,位於四山之中,東有鴉鶻關屏障,為建州進入遼東腹地的戰略要衝之地,其地位還在撫順城之上。
經略楊鎬鑒於清河城特殊的戰略地位,防守則為絕境,出戰則為奇地的地理形勢,曾用四個月的時間進行修築,並在城上布有火炮、槍、鉛子、鐵彈子及滾木矢石等。
同時又派遼東副將鄒儲賢率兵一萬一千人把守,並為其製定詳細的作戰方針:敵若來犯,應設伏於城外山徑小路或山間狹地,實施阻擊;萬不可擁兵於城,束手待斃。
隻是鄒儲賢完全沒有遵守楊鎬的守城方針。
二十日,努爾哈赤率眾兵將出赫圖阿拉向清河城進發,當天圍困鴉鶻關。
鄒儲賢聞訊,即刻下令閉門據守。
二十一日,努爾哈赤衝破鴉鶻關,抵達清河城外,發起攻擊。
因守軍炮火、滾木雷石齊下,強攻失敗。
努爾哈赤隨即改強攻為圍困,並派降將李永芳到城下勸降。
遭拒絕後,再令環城強攻,此戰清兵八進八退,自早晨一直至戰鬥到黃昏,後金戰死數千人。
鄒儲賢自以為守住了金軍攻勢,便起了麻痹大意之心。
然而就在當夜,在夜幕掩護下,努爾哈赤令各軍以板車為掩護挖城牆,使得城東北角遂塌落。
乘明軍慌亂之際,努爾哈赤下令疊屍登城。
鄒儲賢在絕望中,焚毀官衙殺掉妻女兒後,親入戰陣,陣亡。
二十二日清晨,後金破城而入,城內明軍官兵六千四百多人及五百多戶居民奮起巷戰,全員戰死,而無一人投降。
努爾哈赤下令將清河城牆全部拆毀,又令將三岔堡至孤山堡一帶民房盡行焚燒。
還拆毀一堵牆、堿場二城,使明軍自清河至撫順城無存身之地。
然後,收取地窖穀物,田中青苗,則縱馬放牧,造成清河一帶五六十裏以內人煙斷絕。
如果說撫順之戰是遼東文武群臣內外勾結所至,那清河之戰就是努爾哈赤正式背棄與遼東文武默契標誌。
這也是他正式背叛大明朝廷的正式之戰。
此戰之後,遼東腹地無險可守,努爾哈赤可隨意進攻,來去自如,終讓大明朝堂舉朝震動。
而遼東文武也感受到了努爾哈赤的野心,同時發現他已經徹底失控。
清河陷落時,靉陽千總陳大道、高炫等聞風擅離城守,經略楊鎬果斷將其斬首示眾。
同時還及時清理沈陽城中的金國奸細,截獲努爾哈赤一兩天內就想要進犯沈陽的消息。
在得知計劃敗露之後,努爾哈赤也取消了此次出征的計劃。
八月,因清河被破一事,萬曆皇帝怒斥遼東諸將,最賜經略揚敲尚方寶劍,下旨曰:清河被攻克,敵虜的氣勢更加囂張,各總兵官還在關內逗留,沒有率先出擊抵禦敵虜,同仇敵愾的忠心在哪裏?你們部門要遵照屢次下達的旨意,並且催促各鎮的兵馬都迅速出關聽從調度,賜予劍一把,將帥以下有不服從命令的先斬後奏,務必期望剿滅狂虜來安定危局。
除此之外還對遼東的戰略布局做了一係列調整,最重要的一環便是調任李如柏為遼東總官兵緊急北上坐鎮。
清河的陷落讓大明君臣終於意識到了努爾哈赤的尾大不掉,已經威脅到了國朝的統治。
此時,一場上下一下,消滅賊酋的戰爭正在緩緩醞釀。
而此時的侯平已經到達了武昌城,湖廣鄉試即將開始……
……
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所轄地域與後世的行政區劃作一比較,其地域範圍基本上相當於後世的湖北、湖南二省。
在對外的簡稱上,通常會將湖廣稱之為‘荊楚之地’,或直接稱為‘楚地’。
“楚地自古多豪傑”民風桀驁尚武,不服王化的現象嚴重。
為了改變這一情況,自大明立朝以“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先”,對於學校教育始終是高度重視並大力發展。
湖廣地區則更是官學教育發展的重點地區。
洪武時期,政府從中央集權的角度出發,大力興辦官學,對於各地民辦書院則采取限製乃至禁絕的政策。
然而正統以後,官辦教育機構漸趨腐敗,士子惟務科舉成名而逐漸流於形式。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朝廷對於書院的政策也開始鬆動,官建書院開始發展。
正德以後,隨著官學的進一步腐敗,也隨著“陳湛心學”、“陽陰心學”的廣泛傳播,更多的學者兼官員投入到書院的發展中來。
雖然在此過程中也有過多次禁毀書院的事件,如萬曆年間張居正詔毀天下書院之舉。
然而這些未能阻止書院發展之勢,反而就是在此時書院的建設掀起了繼南宋之後的第二次高潮。
有明一代,湖廣地區共新建書院 182 所,重修前代書院 30 所,總數達到 212 所,在數量上處於全國的領先地位。
湖廣書院不僅數量多,質量也是較高的。
“四大書院”湖廣占據半壁,“嶽麓書院”、“石鼓書院”都在華夏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特別是地處長沙的嶽麓書院,自創立伊始即以其辦學和傳播學術文化而享有“瀟湘洙泗”的美譽。
朱熹、陸九淵、張栻等前代大師使得嶽麓書院有著非同一般的文化意義。
到了大明,陽明心學和東林學派的思想傳播也都與這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王門幾代弟子嶽麓開壇講學更成為中國哲學思想史上的佳話。
它們互為補充地在各自的領域內發揮著作用,為湖廣地區的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不過想要真正的收獲三季,對地力的要求是相當高的。
在這個沒有化肥的時代,其實是很難做到的。
不過就算隻收獲兩季,也已經要比現在當地種的糧食品種,在產量上高出了數倍。
侯平把種糧大計交代給穀德白後,就帶著父母、妹妹離開了永福城。
至於穀娟,則先迴穀家給侯玉做個伴兒。
等苗地戰事平定,侯順、穀默都迴來了之後,侯平再想辦法幫他們脫了軍籍進京。
已經六月份了,八月便秋闈。
從永福城到湖廣省府武昌城至少要一個多月。
其實現在時間已經有些趕了。
所以這一路上再也不敢有任何耽擱,一路直奔武昌而去。
……
六月,遼東巡撫李維翰因撫順被破城一事被革職為民。
由可見,朝廷對遼東之事也並非一無所覺,隻是糧餉問題始終無法解決。
七月中旬,大明朝堂還在為遼餉之事吵成一團,努爾哈赤已經卷土重來兵發清河城。
清河,位於四山之中,東有鴉鶻關屏障,為建州進入遼東腹地的戰略要衝之地,其地位還在撫順城之上。
經略楊鎬鑒於清河城特殊的戰略地位,防守則為絕境,出戰則為奇地的地理形勢,曾用四個月的時間進行修築,並在城上布有火炮、槍、鉛子、鐵彈子及滾木矢石等。
同時又派遼東副將鄒儲賢率兵一萬一千人把守,並為其製定詳細的作戰方針:敵若來犯,應設伏於城外山徑小路或山間狹地,實施阻擊;萬不可擁兵於城,束手待斃。
隻是鄒儲賢完全沒有遵守楊鎬的守城方針。
二十日,努爾哈赤率眾兵將出赫圖阿拉向清河城進發,當天圍困鴉鶻關。
鄒儲賢聞訊,即刻下令閉門據守。
二十一日,努爾哈赤衝破鴉鶻關,抵達清河城外,發起攻擊。
因守軍炮火、滾木雷石齊下,強攻失敗。
努爾哈赤隨即改強攻為圍困,並派降將李永芳到城下勸降。
遭拒絕後,再令環城強攻,此戰清兵八進八退,自早晨一直至戰鬥到黃昏,後金戰死數千人。
鄒儲賢自以為守住了金軍攻勢,便起了麻痹大意之心。
然而就在當夜,在夜幕掩護下,努爾哈赤令各軍以板車為掩護挖城牆,使得城東北角遂塌落。
乘明軍慌亂之際,努爾哈赤下令疊屍登城。
鄒儲賢在絕望中,焚毀官衙殺掉妻女兒後,親入戰陣,陣亡。
二十二日清晨,後金破城而入,城內明軍官兵六千四百多人及五百多戶居民奮起巷戰,全員戰死,而無一人投降。
努爾哈赤下令將清河城牆全部拆毀,又令將三岔堡至孤山堡一帶民房盡行焚燒。
還拆毀一堵牆、堿場二城,使明軍自清河至撫順城無存身之地。
然後,收取地窖穀物,田中青苗,則縱馬放牧,造成清河一帶五六十裏以內人煙斷絕。
如果說撫順之戰是遼東文武群臣內外勾結所至,那清河之戰就是努爾哈赤正式背棄與遼東文武默契標誌。
這也是他正式背叛大明朝廷的正式之戰。
此戰之後,遼東腹地無險可守,努爾哈赤可隨意進攻,來去自如,終讓大明朝堂舉朝震動。
而遼東文武也感受到了努爾哈赤的野心,同時發現他已經徹底失控。
清河陷落時,靉陽千總陳大道、高炫等聞風擅離城守,經略楊鎬果斷將其斬首示眾。
同時還及時清理沈陽城中的金國奸細,截獲努爾哈赤一兩天內就想要進犯沈陽的消息。
在得知計劃敗露之後,努爾哈赤也取消了此次出征的計劃。
八月,因清河被破一事,萬曆皇帝怒斥遼東諸將,最賜經略揚敲尚方寶劍,下旨曰:清河被攻克,敵虜的氣勢更加囂張,各總兵官還在關內逗留,沒有率先出擊抵禦敵虜,同仇敵愾的忠心在哪裏?你們部門要遵照屢次下達的旨意,並且催促各鎮的兵馬都迅速出關聽從調度,賜予劍一把,將帥以下有不服從命令的先斬後奏,務必期望剿滅狂虜來安定危局。
除此之外還對遼東的戰略布局做了一係列調整,最重要的一環便是調任李如柏為遼東總官兵緊急北上坐鎮。
清河的陷落讓大明君臣終於意識到了努爾哈赤的尾大不掉,已經威脅到了國朝的統治。
此時,一場上下一下,消滅賊酋的戰爭正在緩緩醞釀。
而此時的侯平已經到達了武昌城,湖廣鄉試即將開始……
……
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所轄地域與後世的行政區劃作一比較,其地域範圍基本上相當於後世的湖北、湖南二省。
在對外的簡稱上,通常會將湖廣稱之為‘荊楚之地’,或直接稱為‘楚地’。
“楚地自古多豪傑”民風桀驁尚武,不服王化的現象嚴重。
為了改變這一情況,自大明立朝以“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先”,對於學校教育始終是高度重視並大力發展。
湖廣地區則更是官學教育發展的重點地區。
洪武時期,政府從中央集權的角度出發,大力興辦官學,對於各地民辦書院則采取限製乃至禁絕的政策。
然而正統以後,官辦教育機構漸趨腐敗,士子惟務科舉成名而逐漸流於形式。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朝廷對於書院的政策也開始鬆動,官建書院開始發展。
正德以後,隨著官學的進一步腐敗,也隨著“陳湛心學”、“陽陰心學”的廣泛傳播,更多的學者兼官員投入到書院的發展中來。
雖然在此過程中也有過多次禁毀書院的事件,如萬曆年間張居正詔毀天下書院之舉。
然而這些未能阻止書院發展之勢,反而就是在此時書院的建設掀起了繼南宋之後的第二次高潮。
有明一代,湖廣地區共新建書院 182 所,重修前代書院 30 所,總數達到 212 所,在數量上處於全國的領先地位。
湖廣書院不僅數量多,質量也是較高的。
“四大書院”湖廣占據半壁,“嶽麓書院”、“石鼓書院”都在華夏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特別是地處長沙的嶽麓書院,自創立伊始即以其辦學和傳播學術文化而享有“瀟湘洙泗”的美譽。
朱熹、陸九淵、張栻等前代大師使得嶽麓書院有著非同一般的文化意義。
到了大明,陽明心學和東林學派的思想傳播也都與這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王門幾代弟子嶽麓開壇講學更成為中國哲學思想史上的佳話。
它們互為補充地在各自的領域內發揮著作用,為湖廣地區的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