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尋找成功背後的“密碼”—九型人格與情商
◎善用情商管理情緒
什麽是決定我們成功的因素?這個問題讓許多人苦苦思索,但至今沒有標準答案。許多年以前,人們曾以為智商是決定我們命運的因素,智商的發現是人類的巨大進步,它把人們認為的關乎成敗的因素更加具體化與科學化。但很快人們就發現,許多高智商者有時會做出許多令人費解的事,比如殺人、搶劫等惡性行為;也有一些被喻為“天才”的兒童,長大後卻碌碌無為……這些“悲劇”不禁讓人們對於“智商決定論”產生了巨大的懷疑。在這種困惑的背景之下,情商的概念橫空出世,它的出現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討論,影響遍及全球。情商(eq)是emotional "ient的簡稱,翻譯過來就是情緒商數的意思。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耶魯大學的教授彼得·沙洛維和新罕布什爾大學教授約翰·梅耶在1990年提出的。1995年10月,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丹尼爾·戈爾曼出版了《情感智商》一書,把情商這一研究新成果介紹給大眾,該書迅速成為世界級的暢銷書。一時間,“情感智商”這一概念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的宣傳。
簡單來說,情感智商就是指良好的道德情操,樂觀幽默的品性,麵對困難足以克服的勇氣,持之以恆的韌性,善於與人相處、自我激勵、把握自己情感的能力等。總而言之,情感智商是指人的良好性格和社會技能,是智力以外的一切內容。情商高可以使智力平平的人最終創造輝煌的人生,情商低也可以使智力超群的人變成一個平庸的人。所以說,情商對一個人的成長和成才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那麽具體而言,情商包括哪些內容呢?
戈爾曼在他的書中明確指出,情商不同於智商,它不是天生注定的,它主要由下列5種能力組成:
1.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能立刻察覺自己的情緒,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
2.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能夠安慰自己,能擺脫強烈的焦慮、憂鬱,以及控製刺激情緒的根源。
3.激勵自己的能力。能夠整頓情緒,讓自己朝著一定的目標努力,增強注意力與創造力。
4.了解別人情緒的能力。理解別人的感受,能察覺別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
5.維係融洽人際關係的能力。能夠理解並適應別人的情緒。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情緒特征是生活的動力,可以讓智商發揮更大的效應。所以情商是影響個人健康、情感、人生成功及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
如果說智商來自於遺傳,即先天既定的因素,那麽情商則是來自心靈深處的力量,可以後天培養。情商不僅是我們與他人競爭的“軟實力”,而且這種實力還因每個人的不同而展現出各自的風采。
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哪怕是雙胞胎,他們之間的不同也許外人第一眼看上去不易分辨,但是卻難逃他們父母的一雙“慧眼”。原因就在於不同的性格造就他們不同的為人處世方式以及獨特的氣質。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情商的內容包羅萬象,對於不同的人來講又有不同的體會和展現,比如有的人能夠清晰地洞察別人的情緒,而有的人卻很遲鈍,他們被稱為“沒有眼色的家夥”而備受嘲笑。但嘲笑人的這些人身上同樣也有可以作為他人笑柄的地方,有可能他(她)的毛病是擁有“知人之智”,但缺乏“自知之明”。
因此,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我們在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就要清楚不必妄自菲薄,我們自身總有屬於自己的特點。其次,永遠不要用你的長處羞辱對方的短處,那樣隻會讓你顯得無知。
情商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種做人處世的智慧。因而對於那種“有知識沒文化”的人,我們就可以稱其為“高智商、低情商”的人。“智商決定論”容易讓人們陷入一種被動的、宿命論的境況,而情商則不同,我們可以用這種情緒的智慧來主宰我們的命運。心理學家霍華·嘉納說:“一個人最後在社會上占據什麽位置,絕大部分取決於非智力因素。”
至於情商和智商對於人們成功的影響,在西方一直流傳著這麽一句話:“智商(iq)決定錄用,情商(eq)決定提升。”通過以上關於情商的內容我們會發現,情商的核心就是人的性格。性格決定情商,情商決定命運。所謂擁有良好的性格,就是指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一個人倘若能夠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那麽他(她)離成功也就近了一大步。
◎用智商尋找智慧,靠情商走向成功
如果要說智商與情商有什麽區別,大概有這樣兩點:一、智商是天生的,也是容易“分等級”的,然而情商則不然,它完全來自於後天的發展。家庭的、社會環境的,還有自己有意識地改變等都屬情商的範疇;二、智商高的人通常讓人覺得聰慧,事實也確實如此,高智商的人在從事一些專業技能要求較高而少與他人交往的職業時總是容易取得成就。情商的情況則很不相同,它令我們更易在不同的領域取得成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古今中外,我們聽說過許多聰慧的人,他們有的很不幸福或者說人生很失敗,其中情商就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聰慧如楊修、禰衡等,我們在歸結這類人的失敗經驗時,總會有個驚人的發現:他們不善與人相處,或者他們的人際關係不好。
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小時候智商很高,小學的時候就一直品學兼優,但是他沒有注意培養自己的情商。有一次學校把成績單發給他,克林頓發現他絕大多數的科目成績都是“a”,也就是優秀,但是有一項成績不是“a”,是“d”,哪一科呢?行為。為什麽行為這科是“d”,老師是這樣解釋的:每次老師提問,克林頓都會搶著迴答,他智商高嘛,但是這樣搶著迴答,其他同學的迴答機會就沒了。給他打“d”這個分,就是提醒他,今後要注意改進。“給別人機會”,這已經超出了智商的範疇,隻有情商高的人才懂得。克林頓吸取了教訓,當總統後,他提出了給一個人最高的獎賞是給他(她)一把鑰匙,一把什麽鑰匙?能開啟未來成功大門的鑰匙,那就是情感智慧。
克林頓所說的情感智慧包括:如何激勵自己愈挫愈勇;如何克製衝動,延遲滿足;如何調整情緒,避免因過度沮喪而影響思考能力;如何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對未來永遠充滿希望等。在人們越來越相信“智商決定你能否被錄用,而情商則決定你能否被提升”的時候,情商已經成為我們命運的主宰。
1967年夏天,美國跳水運動員喬妮·埃裏克森在一次跳水事故中身負重傷。除了脖子之外,她全身癱瘓。喬妮哭了,她躺在病床上輾轉反側。她怎麽也擺脫不了那場噩夢,為什麽跳板會滑?為什麽她恰好在那時跳下?不論家人和親友如何安慰她,她總認為命運對她實在不公平。出院後,她叫家人把她推到跳水池旁,注視著那藍盈盈的水波,仰望那高高的跳台。她再也不能站立在那潔白的跳板上了,那藍盈盈的水波再也不會濺起美麗的水花擁抱她了。她又掩麵哭了起來。她被迫結束了自己的跳水生涯,離開了那條通向跳水冠軍領獎台的路。
她曾經如此絕望過,但很快她拒絕了死神的召喚,開始冷靜思索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她借來許多介紹前人如何成才的書籍,一本一本認真地閱讀。
她雖然雙目健全,但讀書也是很艱難的,隻能靠嘴巴銜根小竹片去翻書,勞累、傷痛常常迫使她不得不停下來。休息片刻後,她又堅持讀下去。通過大量的閱讀,她終於領悟到:不可否認自己已經癱瘓了,將告別跳水台,而且是永遠!但人生必須要接受一些無法改變的事,並且自己還可以做點兒別的。因為有許多人即使身體受到了巨大的摧殘,卻在另外一條道路上獲得了成功,他們有的成了作家,有的創造了盲文,有的譜寫了美妙的音樂,自己為什麽不能呢?於是,她想到了自己中學時代曾喜歡畫畫。為什麽不能在畫畫上有所成就呢?這位纖弱的姑娘開始變得堅強、自信起來。她撿起了中學時代曾經用過的畫筆,用嘴銜著,開始練習畫畫。
這是一個多麽艱辛的過程啊,用嘴畫畫,她的家人連聽都未曾聽說過。他們怕她會因不成功而傷心,紛紛勸阻她:“喬妮,別那麽死心眼兒了,哪有用嘴畫畫的,我們會養活你的。”可是他們的話反而更堅定了她學畫的決心:“我怎麽能讓家人養活我一輩子呢?”她更加刻苦了,常常累得頭暈目眩、大汗淋漓,甚至有時委屈的淚水把畫紙也洇濕了。為了積累素材,她還常常乘車外出,拜訪藝術大師。
好多年過去了,她的辛勤勞動沒有白費,她的一幅風景油畫在一次畫展上展出後得到了美術界的好評。但不知為什麽,喬妮又想到要學文學。她的家人及朋友又勸她了:“喬妮,你的繪畫已經很不錯了,還學什麽文學?那會更苦了你自己的。”她是那麽倔強、自信,聽到這些她沒有說話,她想起一家刊物曾向她約稿,要她談談自己學繪畫的經過和感受,她費了很大力氣,可稿子還是沒有寫成,這件事對她刺激太大了,她深感自己的寫作水平差,必須一步一步來。這是一條充滿荊棘的路,可是她仿佛看到藝術的桂冠在前麵熠熠閃光,等待她去摘取。
是的,這是一個很美的夢,喬妮要圓這個夢。又經過一段艱辛的歲月,這個美麗的夢終於成了現實。1976年,她的自傳《喬妮》出版了,轟動了文壇,她收到了數以萬計熱情洋溢的信。兩年又過去了,她的《再前進一步》一書也問世了,該書以作者的親身經曆告訴殘疾人,應該怎樣戰勝病痛,立誌成才。後來這本書被搬上了銀幕,影片的主角由她親自扮演,她成了青年們的偶像,成了千千萬萬個青年自強不息、戰勝困境的榜樣。
喬妮戰勝困境取得成功靠的不是她過人的大腦,而是堅強的意誌,這是情商中的重要內容。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如果不是她有著超乎尋常的情商,她的人生可能會從此消沉、頹喪,我們看到的也會是一個毫無生氣的、對生活充滿絕望與抱怨的喬妮,而不是一個重新綻放生命之花的鏗鏘玫瑰。這些都不是高智商可以賦予的智慧—它在智商的影響範圍之外,它是決定我們能否成功或者說幸福指數大小的“看不見的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許多當年在學校學習成績並不是名列前茅的人,後來步入社會卻比學業優秀的同學取得了更大的成就,這樣的人大有人在。當年的同學、老師都納悶為何他們會取得成功。
這是因為情商在引領他們超越平庸,走向卓越。智商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是差不多的,而後天的情商教育與情商培養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軌跡。當你擁有情商的力量時,情商就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奇跡。
◎揚長避短,提升自己的情感智慧
老百姓有句話叫“一招鮮,吃遍天”,隻要你有一項與眾不同的長處,那麽你起碼不用擔心“吃飯”的問題。
有的人像是什麽都懂,每個領域他(她)都像半個專家,但都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一個人害怕的不是“孤陋寡聞”,而是沒有自己的專長。在激烈競爭的21世紀,如果你沒有拿得出手的一樣絕活兒,基本上就是在坐以待斃。這個專長有可能是你的專業技術,還有可能是你擅長交際的個性,總之需要有一項能讓你安身立命的本領。
揚長避短,是提升自己情商的一個重要內容,即經營自己的優勢。正如“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一樣,人的失敗也有很多種原因,而成功的模式則免不了都有一條—在自己的優勢上取得成績,這已成為所有成功人士的共識。世上沒有一個人是全才的,但也沒有一個人是一無是處的,他(她)總會有一兩樣特殊的才能。這一兩樣“特殊的才能”經營得好便會給其帶來成就與信心,但倘若選錯了方向,那麽結果會很令人遺憾。
對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一進入社會就善於利用時間,不讓它消耗在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那麽就有成功的希望。但是很多人卻偏偏喜歡東學一點、西學一點,盡管忙碌了一生卻往往沒有學得什麽專長,結果到頭來什麽事情也沒做成,更談不上有什麽強項。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令眾人歎服的領袖,想成為一個才識過人、無人可及的人物,就一定要排除大腦中許多雜亂無緒的念頭。如果你想在某個重要的方麵取得偉大的成就,那麽就要大膽地舉起“剪刀”,把所有微不足道的、平凡無奇的、毫無把握的想法完全“剪去”,即使是那些已有眉目的事情,也必須忍痛“剪掉”。然後,找出自己擅長的領域,努力在這方麵下工夫。
大文豪馬克·吐溫曾經嚐試過經商。第一次他從事打字機的投資,因受人欺騙,賠進去19萬美元;第二次辦出版公司,因為是外行不懂經營,又賠了近10萬美元。這兩迴不僅把自己多年用心血換來的稿費賠了個精光,還欠了一屁股債。馬克·吐溫的妻子奧莉姬深知丈夫沒有經商的本事,卻有文學上的天賦,便幫助他鼓起勇氣,振作精神,重走創作之路。結果,馬克·吐溫很快就擺脫了失敗的痛苦,在文學創作上建立了輝煌的業績。在這一點上他和林肯總統一樣,林肯也曾經經商,欠了一屁股債,最後好在他發現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否則世界上將少了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而多了一個蹩腳的商人。
世界上無數的失敗者之所以沒有成功,主要不是因為他們的才幹不夠,而是因為他們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自己擅長的工作。他們把自己的精力東浪費一點、西消耗一些,而自己竟然毫無覺察。如果把心中的那些雜念一一剪掉,將精力都集中到一個方麵,那麽他們將來一定會驚訝—自己的事業之樹上竟然能夠結出那麽多豐碩的果實!
人生成功的訣竅就是經營自己的優勢。這是因為經營自己的優勢能給你的人生增值,經營自己的短處會使你的人生貶值。富蘭克林說:“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在人生的坐標係裏,一個人如果站錯了位置—用他(她)的短處而不是優勢來謀生的話,那將是非常艱難甚至可怕的過程,就如同假設讓拿破侖去做籃球運動員,他可能會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淪。
因此,對一技之長保持興趣相當重要,即使它不怎麽高雅入流,但可能會成為你改變命運的一大財富。選擇職業同樣也是這個道理,你不需要考慮這個職業能給你帶來多少錢,能不能使你成名,重要的是,你應該選擇最能使你全力以赴、最能使你的品格和長處得到充分發揮的職業。把自己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才可能經營出有聲有色的人生。
◎愛上自己的性格
有的人常常抱怨:“為什麽我這麽懦弱?我討厭我的性格!”如果自己不喜歡自己,自己不接納自己,那將是件多麽可怕的事情啊,因為不喜歡自己的人一定會自卑,隻要一自卑,成功便不會找上你。
19世紀末的一天,在布拉格一個貧窮的猶太人家庭裏,一個男孩降生了。男孩從小性格就十分內向、懦弱,也非常敏感多慮,老是覺得周圍的環境在對他產生壓迫和威脅,防範和躲避的心理在他心中已經根深蒂固。在別人看來,他與男子漢的形象是絕緣的。但是,男孩的父親是一個強勢的人,他竭力想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一個標準的男子漢,希望他具有雷厲風行、寧折不彎、剛毅勇敢的性格。在父親粗暴、嚴厲的教育下,男孩不但沒有變得剛強,反而更加懦弱自卑,並徹底喪失了自信心。就這樣,他在惶惑、痛苦中一天天長大,而這種性格也使得他整天都在察言觀色,並常獨自躲在角落悄悄咀嚼受到傷害的痛苦。
這樣的孩子,在任何人的眼裏都是沒有出息的。讓他去當兵、去衝鋒陷陣、去做元帥是不可能的,部隊還沒有開拔,他也許就已經當逃兵了。讓他去從政,靠他的智慧、勇氣和決斷力,要從各種紛雜勢力的矛盾衝突中尋找出一種平衡妥當的解決方法,那更是不可能的。他也做不了律師,懦弱、內向的他怎麽可能在法庭上像鬥雞似的豎起雄冠來呢?看來,男孩懦弱、內向的性格,確實是人生的悲劇。
然而,你能想象這個男孩後來的命運嗎?他後來成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學家,他就是卡夫卡。
看了這個故事,你還在為自己的性格煩惱嗎?你還在試圖改變自己的性格嗎?千萬別這樣做,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想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且,性格並無好壞之分,就像性格內向、懦弱的人,他們的內心世界一定很豐富,他們能敏銳地感受到別人感受不到的東西。他們是外部世界的懦夫,卻是精神世界的國王。這種性格的人如果選擇了做軍人或律師,那麽,他就選擇了做懦夫;但是,如果他選擇了從事精神領域的工作,那麽,他就選擇了做國王。卡夫卡正是選擇了後者,才會在文學創作的領域裏縱橫馳騁,寫出了《變形記》《審判》《鄉村醫生》《城堡》等傳世巨著。卡夫卡的文筆明淨,想象奇詭,以對生活的巨大洞察力為後盾,其形式之怪誕體現了他的藝術獨創性。20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其為先驅。卡夫卡直到41歲死於肺癆時才停止了自己的創作。
隻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那些畏首畏尾、做事放不開手腳的人,性格一定很謹慎;那些不會三思而後行、行為魯莽的人一定具有勇敢的性格;那些我行我素、不拘小節的人,性格一定很豪放……所以說,每一種性格都能成功,關鍵在於你能否準確識別並全力發揮自己性格的優勢與天賦,並堅持下去。
所以,千萬不要討厭自己的性格,隻要往性格的優勢方向去發展,無須改變,隻要改善,相信性格就不會阻擋成功的來臨。而那些暫時沒有成功的人,就像少年時的卡夫卡,僅僅是因為還沒有為自己的性格找到合適的努力方向。發揮自己的性格優勢,隻要明白了這個道理,相信健全的性格就離你不遠了。
尋找成功背後的“密碼”—九型人格與情商
◎善用情商管理情緒
什麽是決定我們成功的因素?這個問題讓許多人苦苦思索,但至今沒有標準答案。許多年以前,人們曾以為智商是決定我們命運的因素,智商的發現是人類的巨大進步,它把人們認為的關乎成敗的因素更加具體化與科學化。但很快人們就發現,許多高智商者有時會做出許多令人費解的事,比如殺人、搶劫等惡性行為;也有一些被喻為“天才”的兒童,長大後卻碌碌無為……這些“悲劇”不禁讓人們對於“智商決定論”產生了巨大的懷疑。在這種困惑的背景之下,情商的概念橫空出世,它的出現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討論,影響遍及全球。情商(eq)是emotional "ient的簡稱,翻譯過來就是情緒商數的意思。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耶魯大學的教授彼得·沙洛維和新罕布什爾大學教授約翰·梅耶在1990年提出的。1995年10月,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丹尼爾·戈爾曼出版了《情感智商》一書,把情商這一研究新成果介紹給大眾,該書迅速成為世界級的暢銷書。一時間,“情感智商”這一概念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的宣傳。
簡單來說,情感智商就是指良好的道德情操,樂觀幽默的品性,麵對困難足以克服的勇氣,持之以恆的韌性,善於與人相處、自我激勵、把握自己情感的能力等。總而言之,情感智商是指人的良好性格和社會技能,是智力以外的一切內容。情商高可以使智力平平的人最終創造輝煌的人生,情商低也可以使智力超群的人變成一個平庸的人。所以說,情商對一個人的成長和成才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那麽具體而言,情商包括哪些內容呢?
戈爾曼在他的書中明確指出,情商不同於智商,它不是天生注定的,它主要由下列5種能力組成:
1.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能立刻察覺自己的情緒,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
2.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能夠安慰自己,能擺脫強烈的焦慮、憂鬱,以及控製刺激情緒的根源。
3.激勵自己的能力。能夠整頓情緒,讓自己朝著一定的目標努力,增強注意力與創造力。
4.了解別人情緒的能力。理解別人的感受,能察覺別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
5.維係融洽人際關係的能力。能夠理解並適應別人的情緒。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情緒特征是生活的動力,可以讓智商發揮更大的效應。所以情商是影響個人健康、情感、人生成功及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
如果說智商來自於遺傳,即先天既定的因素,那麽情商則是來自心靈深處的力量,可以後天培養。情商不僅是我們與他人競爭的“軟實力”,而且這種實力還因每個人的不同而展現出各自的風采。
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哪怕是雙胞胎,他們之間的不同也許外人第一眼看上去不易分辨,但是卻難逃他們父母的一雙“慧眼”。原因就在於不同的性格造就他們不同的為人處世方式以及獨特的氣質。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情商的內容包羅萬象,對於不同的人來講又有不同的體會和展現,比如有的人能夠清晰地洞察別人的情緒,而有的人卻很遲鈍,他們被稱為“沒有眼色的家夥”而備受嘲笑。但嘲笑人的這些人身上同樣也有可以作為他人笑柄的地方,有可能他(她)的毛病是擁有“知人之智”,但缺乏“自知之明”。
因此,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我們在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就要清楚不必妄自菲薄,我們自身總有屬於自己的特點。其次,永遠不要用你的長處羞辱對方的短處,那樣隻會讓你顯得無知。
情商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種做人處世的智慧。因而對於那種“有知識沒文化”的人,我們就可以稱其為“高智商、低情商”的人。“智商決定論”容易讓人們陷入一種被動的、宿命論的境況,而情商則不同,我們可以用這種情緒的智慧來主宰我們的命運。心理學家霍華·嘉納說:“一個人最後在社會上占據什麽位置,絕大部分取決於非智力因素。”
至於情商和智商對於人們成功的影響,在西方一直流傳著這麽一句話:“智商(iq)決定錄用,情商(eq)決定提升。”通過以上關於情商的內容我們會發現,情商的核心就是人的性格。性格決定情商,情商決定命運。所謂擁有良好的性格,就是指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一個人倘若能夠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那麽他(她)離成功也就近了一大步。
◎用智商尋找智慧,靠情商走向成功
如果要說智商與情商有什麽區別,大概有這樣兩點:一、智商是天生的,也是容易“分等級”的,然而情商則不然,它完全來自於後天的發展。家庭的、社會環境的,還有自己有意識地改變等都屬情商的範疇;二、智商高的人通常讓人覺得聰慧,事實也確實如此,高智商的人在從事一些專業技能要求較高而少與他人交往的職業時總是容易取得成就。情商的情況則很不相同,它令我們更易在不同的領域取得成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古今中外,我們聽說過許多聰慧的人,他們有的很不幸福或者說人生很失敗,其中情商就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聰慧如楊修、禰衡等,我們在歸結這類人的失敗經驗時,總會有個驚人的發現:他們不善與人相處,或者他們的人際關係不好。
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小時候智商很高,小學的時候就一直品學兼優,但是他沒有注意培養自己的情商。有一次學校把成績單發給他,克林頓發現他絕大多數的科目成績都是“a”,也就是優秀,但是有一項成績不是“a”,是“d”,哪一科呢?行為。為什麽行為這科是“d”,老師是這樣解釋的:每次老師提問,克林頓都會搶著迴答,他智商高嘛,但是這樣搶著迴答,其他同學的迴答機會就沒了。給他打“d”這個分,就是提醒他,今後要注意改進。“給別人機會”,這已經超出了智商的範疇,隻有情商高的人才懂得。克林頓吸取了教訓,當總統後,他提出了給一個人最高的獎賞是給他(她)一把鑰匙,一把什麽鑰匙?能開啟未來成功大門的鑰匙,那就是情感智慧。
克林頓所說的情感智慧包括:如何激勵自己愈挫愈勇;如何克製衝動,延遲滿足;如何調整情緒,避免因過度沮喪而影響思考能力;如何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對未來永遠充滿希望等。在人們越來越相信“智商決定你能否被錄用,而情商則決定你能否被提升”的時候,情商已經成為我們命運的主宰。
1967年夏天,美國跳水運動員喬妮·埃裏克森在一次跳水事故中身負重傷。除了脖子之外,她全身癱瘓。喬妮哭了,她躺在病床上輾轉反側。她怎麽也擺脫不了那場噩夢,為什麽跳板會滑?為什麽她恰好在那時跳下?不論家人和親友如何安慰她,她總認為命運對她實在不公平。出院後,她叫家人把她推到跳水池旁,注視著那藍盈盈的水波,仰望那高高的跳台。她再也不能站立在那潔白的跳板上了,那藍盈盈的水波再也不會濺起美麗的水花擁抱她了。她又掩麵哭了起來。她被迫結束了自己的跳水生涯,離開了那條通向跳水冠軍領獎台的路。
她曾經如此絕望過,但很快她拒絕了死神的召喚,開始冷靜思索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她借來許多介紹前人如何成才的書籍,一本一本認真地閱讀。
她雖然雙目健全,但讀書也是很艱難的,隻能靠嘴巴銜根小竹片去翻書,勞累、傷痛常常迫使她不得不停下來。休息片刻後,她又堅持讀下去。通過大量的閱讀,她終於領悟到:不可否認自己已經癱瘓了,將告別跳水台,而且是永遠!但人生必須要接受一些無法改變的事,並且自己還可以做點兒別的。因為有許多人即使身體受到了巨大的摧殘,卻在另外一條道路上獲得了成功,他們有的成了作家,有的創造了盲文,有的譜寫了美妙的音樂,自己為什麽不能呢?於是,她想到了自己中學時代曾喜歡畫畫。為什麽不能在畫畫上有所成就呢?這位纖弱的姑娘開始變得堅強、自信起來。她撿起了中學時代曾經用過的畫筆,用嘴銜著,開始練習畫畫。
這是一個多麽艱辛的過程啊,用嘴畫畫,她的家人連聽都未曾聽說過。他們怕她會因不成功而傷心,紛紛勸阻她:“喬妮,別那麽死心眼兒了,哪有用嘴畫畫的,我們會養活你的。”可是他們的話反而更堅定了她學畫的決心:“我怎麽能讓家人養活我一輩子呢?”她更加刻苦了,常常累得頭暈目眩、大汗淋漓,甚至有時委屈的淚水把畫紙也洇濕了。為了積累素材,她還常常乘車外出,拜訪藝術大師。
好多年過去了,她的辛勤勞動沒有白費,她的一幅風景油畫在一次畫展上展出後得到了美術界的好評。但不知為什麽,喬妮又想到要學文學。她的家人及朋友又勸她了:“喬妮,你的繪畫已經很不錯了,還學什麽文學?那會更苦了你自己的。”她是那麽倔強、自信,聽到這些她沒有說話,她想起一家刊物曾向她約稿,要她談談自己學繪畫的經過和感受,她費了很大力氣,可稿子還是沒有寫成,這件事對她刺激太大了,她深感自己的寫作水平差,必須一步一步來。這是一條充滿荊棘的路,可是她仿佛看到藝術的桂冠在前麵熠熠閃光,等待她去摘取。
是的,這是一個很美的夢,喬妮要圓這個夢。又經過一段艱辛的歲月,這個美麗的夢終於成了現實。1976年,她的自傳《喬妮》出版了,轟動了文壇,她收到了數以萬計熱情洋溢的信。兩年又過去了,她的《再前進一步》一書也問世了,該書以作者的親身經曆告訴殘疾人,應該怎樣戰勝病痛,立誌成才。後來這本書被搬上了銀幕,影片的主角由她親自扮演,她成了青年們的偶像,成了千千萬萬個青年自強不息、戰勝困境的榜樣。
喬妮戰勝困境取得成功靠的不是她過人的大腦,而是堅強的意誌,這是情商中的重要內容。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如果不是她有著超乎尋常的情商,她的人生可能會從此消沉、頹喪,我們看到的也會是一個毫無生氣的、對生活充滿絕望與抱怨的喬妮,而不是一個重新綻放生命之花的鏗鏘玫瑰。這些都不是高智商可以賦予的智慧—它在智商的影響範圍之外,它是決定我們能否成功或者說幸福指數大小的“看不見的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許多當年在學校學習成績並不是名列前茅的人,後來步入社會卻比學業優秀的同學取得了更大的成就,這樣的人大有人在。當年的同學、老師都納悶為何他們會取得成功。
這是因為情商在引領他們超越平庸,走向卓越。智商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是差不多的,而後天的情商教育與情商培養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軌跡。當你擁有情商的力量時,情商就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奇跡。
◎揚長避短,提升自己的情感智慧
老百姓有句話叫“一招鮮,吃遍天”,隻要你有一項與眾不同的長處,那麽你起碼不用擔心“吃飯”的問題。
有的人像是什麽都懂,每個領域他(她)都像半個專家,但都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一個人害怕的不是“孤陋寡聞”,而是沒有自己的專長。在激烈競爭的21世紀,如果你沒有拿得出手的一樣絕活兒,基本上就是在坐以待斃。這個專長有可能是你的專業技術,還有可能是你擅長交際的個性,總之需要有一項能讓你安身立命的本領。
揚長避短,是提升自己情商的一個重要內容,即經營自己的優勢。正如“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一樣,人的失敗也有很多種原因,而成功的模式則免不了都有一條—在自己的優勢上取得成績,這已成為所有成功人士的共識。世上沒有一個人是全才的,但也沒有一個人是一無是處的,他(她)總會有一兩樣特殊的才能。這一兩樣“特殊的才能”經營得好便會給其帶來成就與信心,但倘若選錯了方向,那麽結果會很令人遺憾。
對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一進入社會就善於利用時間,不讓它消耗在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那麽就有成功的希望。但是很多人卻偏偏喜歡東學一點、西學一點,盡管忙碌了一生卻往往沒有學得什麽專長,結果到頭來什麽事情也沒做成,更談不上有什麽強項。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令眾人歎服的領袖,想成為一個才識過人、無人可及的人物,就一定要排除大腦中許多雜亂無緒的念頭。如果你想在某個重要的方麵取得偉大的成就,那麽就要大膽地舉起“剪刀”,把所有微不足道的、平凡無奇的、毫無把握的想法完全“剪去”,即使是那些已有眉目的事情,也必須忍痛“剪掉”。然後,找出自己擅長的領域,努力在這方麵下工夫。
大文豪馬克·吐溫曾經嚐試過經商。第一次他從事打字機的投資,因受人欺騙,賠進去19萬美元;第二次辦出版公司,因為是外行不懂經營,又賠了近10萬美元。這兩迴不僅把自己多年用心血換來的稿費賠了個精光,還欠了一屁股債。馬克·吐溫的妻子奧莉姬深知丈夫沒有經商的本事,卻有文學上的天賦,便幫助他鼓起勇氣,振作精神,重走創作之路。結果,馬克·吐溫很快就擺脫了失敗的痛苦,在文學創作上建立了輝煌的業績。在這一點上他和林肯總統一樣,林肯也曾經經商,欠了一屁股債,最後好在他發現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否則世界上將少了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而多了一個蹩腳的商人。
世界上無數的失敗者之所以沒有成功,主要不是因為他們的才幹不夠,而是因為他們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自己擅長的工作。他們把自己的精力東浪費一點、西消耗一些,而自己竟然毫無覺察。如果把心中的那些雜念一一剪掉,將精力都集中到一個方麵,那麽他們將來一定會驚訝—自己的事業之樹上竟然能夠結出那麽多豐碩的果實!
人生成功的訣竅就是經營自己的優勢。這是因為經營自己的優勢能給你的人生增值,經營自己的短處會使你的人生貶值。富蘭克林說:“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在人生的坐標係裏,一個人如果站錯了位置—用他(她)的短處而不是優勢來謀生的話,那將是非常艱難甚至可怕的過程,就如同假設讓拿破侖去做籃球運動員,他可能會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淪。
因此,對一技之長保持興趣相當重要,即使它不怎麽高雅入流,但可能會成為你改變命運的一大財富。選擇職業同樣也是這個道理,你不需要考慮這個職業能給你帶來多少錢,能不能使你成名,重要的是,你應該選擇最能使你全力以赴、最能使你的品格和長處得到充分發揮的職業。把自己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才可能經營出有聲有色的人生。
◎愛上自己的性格
有的人常常抱怨:“為什麽我這麽懦弱?我討厭我的性格!”如果自己不喜歡自己,自己不接納自己,那將是件多麽可怕的事情啊,因為不喜歡自己的人一定會自卑,隻要一自卑,成功便不會找上你。
19世紀末的一天,在布拉格一個貧窮的猶太人家庭裏,一個男孩降生了。男孩從小性格就十分內向、懦弱,也非常敏感多慮,老是覺得周圍的環境在對他產生壓迫和威脅,防範和躲避的心理在他心中已經根深蒂固。在別人看來,他與男子漢的形象是絕緣的。但是,男孩的父親是一個強勢的人,他竭力想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一個標準的男子漢,希望他具有雷厲風行、寧折不彎、剛毅勇敢的性格。在父親粗暴、嚴厲的教育下,男孩不但沒有變得剛強,反而更加懦弱自卑,並徹底喪失了自信心。就這樣,他在惶惑、痛苦中一天天長大,而這種性格也使得他整天都在察言觀色,並常獨自躲在角落悄悄咀嚼受到傷害的痛苦。
這樣的孩子,在任何人的眼裏都是沒有出息的。讓他去當兵、去衝鋒陷陣、去做元帥是不可能的,部隊還沒有開拔,他也許就已經當逃兵了。讓他去從政,靠他的智慧、勇氣和決斷力,要從各種紛雜勢力的矛盾衝突中尋找出一種平衡妥當的解決方法,那更是不可能的。他也做不了律師,懦弱、內向的他怎麽可能在法庭上像鬥雞似的豎起雄冠來呢?看來,男孩懦弱、內向的性格,確實是人生的悲劇。
然而,你能想象這個男孩後來的命運嗎?他後來成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學家,他就是卡夫卡。
看了這個故事,你還在為自己的性格煩惱嗎?你還在試圖改變自己的性格嗎?千萬別這樣做,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想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且,性格並無好壞之分,就像性格內向、懦弱的人,他們的內心世界一定很豐富,他們能敏銳地感受到別人感受不到的東西。他們是外部世界的懦夫,卻是精神世界的國王。這種性格的人如果選擇了做軍人或律師,那麽,他就選擇了做懦夫;但是,如果他選擇了從事精神領域的工作,那麽,他就選擇了做國王。卡夫卡正是選擇了後者,才會在文學創作的領域裏縱橫馳騁,寫出了《變形記》《審判》《鄉村醫生》《城堡》等傳世巨著。卡夫卡的文筆明淨,想象奇詭,以對生活的巨大洞察力為後盾,其形式之怪誕體現了他的藝術獨創性。20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其為先驅。卡夫卡直到41歲死於肺癆時才停止了自己的創作。
隻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那些畏首畏尾、做事放不開手腳的人,性格一定很謹慎;那些不會三思而後行、行為魯莽的人一定具有勇敢的性格;那些我行我素、不拘小節的人,性格一定很豪放……所以說,每一種性格都能成功,關鍵在於你能否準確識別並全力發揮自己性格的優勢與天賦,並堅持下去。
所以,千萬不要討厭自己的性格,隻要往性格的優勢方向去發展,無須改變,隻要改善,相信性格就不會阻擋成功的來臨。而那些暫時沒有成功的人,就像少年時的卡夫卡,僅僅是因為還沒有為自己的性格找到合適的努力方向。發揮自己的性格優勢,隻要明白了這個道理,相信健全的性格就離你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