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激發潛藏在性格中的“致富因子”—九型人格與財富人生
◎富有自信,像李嘉誠一樣做個有錢人
世上的億萬富翁多得如過江之鯽,而富翁們的性格也像“萬花筒”一樣,轉變不同角度,會展現不同圖案。比如,比爾·蓋茨的溫和與不拘小節,他的“頑童”形象深入人心;說出“隻有偏執狂才能成功”的英特爾公司前ceo安德魯·葛洛夫;氣質儒雅且生性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海航”前掌舵人陳峰;自信而果敢的馬雲;剛毅而強硬的任正非……每一個富翁的背後都有著謎一樣的個性,這些別具一格的性格也讓他們的個人魅力得到很好的彰顯。
形形色色的性格造就的成功讓我們深受鼓舞,原來每種性格都潛藏著“致富因子”,都可以獲得成功,都可以造就令人羨慕的富翁。
華人首富李嘉誠的個性膽大而又謹慎,最為突出的地方是重信諾、肯吃苦、有想法、思路活,這些特征都是“創業者”所必需的品質。他的這種性格無疑幫了他的大忙,使得他從一個一文不名的窮小子變成一位在世界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巨商。
“一個有信用的人,比起一個沒有信用、懶散、亂花錢、不求上進的人,勢必有更多機會。”這是李嘉誠給年輕人的忠告,同時也是他的座右銘。
1940年,由於日軍的進攻,李嘉誠隨父母從家鄉潮州逃難到香港,當時他才12歲。李嘉誠的父親本為教師,到香港後一時找不到工作,隻好舉家投靠家境頗為富裕的舅父莊靜庵。可是不久父親就患上了嚴重的肺病,臨終時,他沒有交代什麽遺言,反而問李嘉誠有什麽願望。李嘉誠當即承諾:“日後一定會令家人有好日子過。”
父親病逝後,作為長子的李嘉誠為養家糊口而放棄學業,去一家鍾表公司打工,之後又到一家塑膠廠當推銷員。李嘉誠深知,要想成為一個出色的推銷員,首先是勤奮,其次要頭腦靈活。在日後的推銷生涯中,李嘉誠便充分運用了這些“竅門”。當其他同事每天隻工作8個小時的時候,李嘉誠就工作16個小時,並且天天如此。李嘉誠對“打工”的看法是:“對自己的分內工作,我絕對全情投入。從不把它視為賺錢糊口的手段,而是將之當做自己的事業。”就這樣,李嘉誠隻花了一年時間,業績便超越其他六位同事,成為公司營業額最高的推銷員。他當時的銷售成績是第二名的7倍。18歲的他受到老板的賞識,被擢升為部門經理。又過了一年,他當上了銷售公司總經理。李嘉誠的快速擢升還有一段插曲:他在廠裏當銷售員時,再忙也要到夜校進修。他在會考合格後打算去讀大學,老板為挽留這個人才,便索性把他提升到總經理的崗位上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煉,李嘉誠開始重新估量自己的實力,他相信若自立門戶,成績可能更好。1950年,22歲的李嘉誠終於辭去總經理一職,嚐試創業。當時李嘉誠的資金十分有限,幾年來的積蓄僅有7000港元,實不足以設廠。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4萬多港元,再加上自己的積蓄,總共5萬港元資本,在皇後大道西開設了一家生產塑膠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廠,並取荀子《勸學篇》中“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之意,將廠名定為“長江”。
起初李嘉誠隻知不停地接訂單及出貨,忽略了質量管控,致使產品質量愈來愈粗劣。結果不是延誤了交貨時間,就是引起退貨並索要賠償,工廠收入頓時急跌。加上原料商紛紛上門要求結賬還錢,銀行又不斷地催還貸款,“長江”被逼到破產的邊緣。這使得李嘉誠明白自己實在是操之過急,低估了當老板的風險。
如何才能挽救絕境中的長江塑膠廠?李嘉誠靠的還是“信義”二字—與客戶有信,與員工有義。他召集員工大會,坦言自己在經營上的失誤,衷心向留在廠裏的所有員工道歉,同時還保證,一旦工廠可以度過這段非常時期,隨時歡迎被辭退的工人迴來上班。之後,李嘉誠穿梭於眾多銀行、原料供應商及客戶之間,逐一賠罪道歉,請求他們放寬還款期限,同時拚盡全力,為貨品找尋客戶,用蝕本價將次貨出售,籌錢來購買塑膠材料並添置生產機器。到1955年,高築的債台終於拆掉,他工廠的業務漸入佳境,沒多久還開設了分廠。
我們不必豔羨李嘉誠的財富,因為在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中都蘊藏著一種成功的潛能。有可能跟他的思路與個性相同,有可能截然相反。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思路也好、方法也好,不過是性格所決定的一種選擇,在麵對同一個問題的時候,因為個性的迥異而選擇的方向也會大相徑庭。這種致富的因子深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不易被發掘,尤其是在受到挫折與打擊後,我們往往習慣看到自己的劣勢和不足,然後用各種借口將我們的銳氣挫敗,久而久之,我們甚至連自己也認為自己不行,是個天生的失敗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種悲觀的情緒籠罩著我們,讓我們的人生也變成暗淡的灰色。美國著名作家愛默生曾經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訣。”換句話說,我們不論性格怎樣,想要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首先要相信自己,認為自己的身上有致富的因子存在。隻有當我們對自身的能力充滿自信的時候,這個“隱形的翅膀”才會真的帶你往財富的方向飛翔。
◎培養良好的性格,讓財富的獲取從偶然變成必然
現如今偶像滿天飛,但是最讓人羨慕和稱道的往往還是“財富”偶像。所以比爾·蓋茨受到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李開複、馬雲等人被大家無比敬佩。我們在羨慕的同時不禁要問:是什麽力量促使他們獲得成功的?
曾經有位美國記者采訪投資銀行大家摩根,問道:“決定你成功的條件是什麽?”摩根不假思索地說:“性格。”記者再問:“資金重要還是資本重要?”摩根答道:“資本比資金更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性格。”摩根曾經成功地在歐洲發行美國公債,采納無名小卒的建議轟轟烈烈地開展鋼鐵托拉斯計劃,還曾經力排眾議推行全國鐵路聯合……他的奮鬥史、他的開創性偉業,根本上是源於他倔強、堅強和敢於創新的性格。
1998年5月,沃倫·巴菲特應學生的邀請去華盛頓大學演講。有學生問了他一個有趣的問題:“你怎麽變得比上帝還富有呢?”巴菲特迴答說:“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原因不在於智商。為什麽聰明的人會做一些阻礙自己發揮能力的事情呢?原因在於他的習慣、性格和脾氣。”
由此可見,每個億萬富翁的誕生都不是偶然,在他們背後都有著超乎尋常的個性,他們不管是九型人格中的哪一種,其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強化優勢,即將性格中的一點或幾點長處不斷地增強,因而取得了成功。
空有想幹一番大事的想法,但沒有具體計劃甚至不能從小事做起、不能將眼下的分內之事處理好的人是可悲的。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遺憾的是這個樸素的道理眾人皆知卻沒有幾個人能持之以恆地做下去。
頭發長了,太太催我去理發,還讓我去xx理發店,找我姐姐推薦過的一個叫gary的年輕理發師。好吧,一切聽太太的安排。我下班後就徑直到理發店找到了那位名叫gary的小夥子。
gary看到我,似乎有些驚訝:“你是李開複老師嗎?”
“是的。”
“你知道嗎?我買了你的書,讀了兩遍。下次,幫我簽個名吧。”gary有點兒興奮。
“ok。”
“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你邊剪邊問吧。家裏人還等著我用餐呢。”我拿掉眼鏡,催他快開始。
“我如果和老板意見不合怎麽辦?”看來這個問題已經困擾gary很久了。
“你的老板是什麽樣的人?”我反問道。
“他人挺好的,對我也很賞識,隻是最近有一件事,他當眾批評我,讓我非常生氣。”
“那要看是什麽事情。”
“老板批評我對顧客服務不夠周到。”gary皺緊了眉頭。
“他說得有道理嗎?”
“也許我可以做得更好。但問題是,我是被洗頭的小妹陷害的。她在背後說我壞話,以為我不知道……”gary 怒氣衝衝的樣子。
聊了十幾分鍾,我大概明白了,他太關心他自己的工作,卻沒注意處理好人際關係。簡單說就是人緣不好。我提醒他看看我在書中關於情商和團隊合作的講解。我還告訴他,其實他的老板挺好的,偶爾錯怪他一次,也別老放在心上。
他的心情好了許多,對我說:“謝謝李先生。還有一個問題。我想要創業。”
然後他向我談起過去他如何放棄讀大專的機會,到深圳拜師學藝。這些年,他努力攢錢也略有積蓄,另外自己還讀了不少關於創業和管理的書。現在他打算自己開家理發店。他很執著,單身,又有一技之長,創業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我還是建議他,必須先培養人際關係,另外,對於理發店的運營,也可以在工作時多學習一下,比如財務、采購等方麵的事情都要學習。當時,gary聽得全神貫注,津津有味。
40分鍾後,理發結束。gary誠懇地說:“李先生,非常感謝你的指點。我現在知道該怎麽做了。”
“別客氣。很高興能幫助你。”
“下次來理發,一定找我喲。”
“ok。”
“以後開了店,理發我請客。”
“ok。”
“戴上眼鏡,照照鏡子,看看怎麽樣?”
“不用了,我姐姐那麽挑剔的人都誇獎你,你理的發一定沒問題。”
迴到家裏,太太一看到我就大聲叫起來:“哇!你的頭發好像狗啃的!”兩個孩子看到了,一個捧腹大笑,一個要拍照。我趕緊跑到鏡子麵前。原來年輕的理發師隻顧跟我討論問題,我的頭發卻成了無辜的犧牲品。
看著慘不忍睹的頭發,我下定決心永遠永遠不會再去這家理發店。
年輕的理發師忽視了一點:有理想並追尋理想是好的,但隻有先把分內的事做好,才有資格期望更多。
如果你是一個理發師,先把客人的頭理好,才有資格找客人幫忙。頭發理不好,客人不迴來了,以後怎麽幫你的忙呢?
如果你是學生,先把書讀好,才有資格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基礎課沒學好,怎麽能找到最合適的工作,實現自己的夢想呢?
如果你剛進入職場,那就先把分配給你的工作做好,這樣才有資格去考慮晉升與發展。老板交代的事沒做好,怎麽會給你晉升的機會呢?
李開複先生作為新一代成功人士的代表,他要講的道理在這個故事中表露無遺,這些或許就是他能夠成功的一個巨大原因。
◎尋找心中的“種子”,讓它成功發芽
人類作為自然界的靈長類動物能夠主宰目前的社會,不是因為靈長類動物數量的多寡,而是靠智慧的發達。每個人無論他(她)的性格如何,從他(她)降生在人世的那一刻起,內心便有了一顆決定他(她)成功的“種子”,日後倘若用心尋找,並加以合適的“土壤”“陽光”“水分”等,“種子”便會發芽、成長,直到伴隨我們走向輝煌的一刻。
在印度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段時間,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是神,但大多數人是如此罪惡並濫用神權,以至於梵天—一切眾生之父,決定剝奪人類所擁有的神性,並把它藏到人們永遠也不會重新發現的地方,以免他們濫用它。“我們將它深埋在地下。”其中一個神說道。“不,”梵天說,“因為人們會挖掘到地層深處並發現它。”“那麽,我們將它沉於最深的海。”又一個神說道。“不,”梵天說,“因為人們會潛到海底發現它。”“我們將它藏於最高的山上。”第三位神說。“不,”梵天說,“因為人類總有一天會爬上地球的每座山峰捕捉到它。”“那我們實在不知道應把它藏在哪兒,人類才不會發現它。”這一小部分神說道。“我告訴你們,”梵天說,“把它藏在人類身上,他們絕不會想到去那裏尋找。”諸神讚成。
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隻要從自身出發,找到藏於自身的神性,也就是智慧,並用它來改造和完善我們的性格,那麽我們就會越來越清楚自己的長處,也就可以利用獨特的智慧贏取人生競技場的勝利。要問這顆神奇“種子”的成分是什麽,它也因人而異,或許它是你無人能敵的恆心,也可能是你卓越的口才,還可能是你積極的心態,總之,它可能是你的任何優勢,一個你從未發掘也沒有重視過的強項。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並不盡然。人的本性是比較難改,但並不是不能改變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為了改掉自己急躁的性格,曾在書房醒目處掛起自己親筆書寫的“製怒”的橫匾,以此自警自戒。美國人本傑明·富蘭克林也並非生來就具有完美的性格,在當時就有人批評富蘭克林主觀傲慢,他認真反思後,給自己立下了一條規矩:絕不正麵反對別人的意見,也不準自己武斷行事。他還給自己提出了具體改正的要求,以克服自己性格中的缺陷,這也正是他成功的一個秘訣。
我們每一個人的性格中都有優點和缺點,但總是有很多人把自己性格上的缺點當成自己不成功的借口,拒絕跳出自己編織的網。我們往往忽略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性格來重塑我們的人生,並取得成功。為了成功的夢想,也為了事業的輝煌,我們必須學會突出自己的優勢,改變性格中的缺陷,尋找到那顆一直就藏在我們心中的“種子”,用汗水澆灌,將努力當做養料,把堅持當做陽光,待到一切條件就緒,成功恐怕也會不請自來了。
閱讀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凡的人聽從命運,隻有強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維尼·
激發潛藏在性格中的“致富因子”—九型人格與財富人生
◎富有自信,像李嘉誠一樣做個有錢人
世上的億萬富翁多得如過江之鯽,而富翁們的性格也像“萬花筒”一樣,轉變不同角度,會展現不同圖案。比如,比爾·蓋茨的溫和與不拘小節,他的“頑童”形象深入人心;說出“隻有偏執狂才能成功”的英特爾公司前ceo安德魯·葛洛夫;氣質儒雅且生性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海航”前掌舵人陳峰;自信而果敢的馬雲;剛毅而強硬的任正非……每一個富翁的背後都有著謎一樣的個性,這些別具一格的性格也讓他們的個人魅力得到很好的彰顯。
形形色色的性格造就的成功讓我們深受鼓舞,原來每種性格都潛藏著“致富因子”,都可以獲得成功,都可以造就令人羨慕的富翁。
華人首富李嘉誠的個性膽大而又謹慎,最為突出的地方是重信諾、肯吃苦、有想法、思路活,這些特征都是“創業者”所必需的品質。他的這種性格無疑幫了他的大忙,使得他從一個一文不名的窮小子變成一位在世界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巨商。
“一個有信用的人,比起一個沒有信用、懶散、亂花錢、不求上進的人,勢必有更多機會。”這是李嘉誠給年輕人的忠告,同時也是他的座右銘。
1940年,由於日軍的進攻,李嘉誠隨父母從家鄉潮州逃難到香港,當時他才12歲。李嘉誠的父親本為教師,到香港後一時找不到工作,隻好舉家投靠家境頗為富裕的舅父莊靜庵。可是不久父親就患上了嚴重的肺病,臨終時,他沒有交代什麽遺言,反而問李嘉誠有什麽願望。李嘉誠當即承諾:“日後一定會令家人有好日子過。”
父親病逝後,作為長子的李嘉誠為養家糊口而放棄學業,去一家鍾表公司打工,之後又到一家塑膠廠當推銷員。李嘉誠深知,要想成為一個出色的推銷員,首先是勤奮,其次要頭腦靈活。在日後的推銷生涯中,李嘉誠便充分運用了這些“竅門”。當其他同事每天隻工作8個小時的時候,李嘉誠就工作16個小時,並且天天如此。李嘉誠對“打工”的看法是:“對自己的分內工作,我絕對全情投入。從不把它視為賺錢糊口的手段,而是將之當做自己的事業。”就這樣,李嘉誠隻花了一年時間,業績便超越其他六位同事,成為公司營業額最高的推銷員。他當時的銷售成績是第二名的7倍。18歲的他受到老板的賞識,被擢升為部門經理。又過了一年,他當上了銷售公司總經理。李嘉誠的快速擢升還有一段插曲:他在廠裏當銷售員時,再忙也要到夜校進修。他在會考合格後打算去讀大學,老板為挽留這個人才,便索性把他提升到總經理的崗位上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煉,李嘉誠開始重新估量自己的實力,他相信若自立門戶,成績可能更好。1950年,22歲的李嘉誠終於辭去總經理一職,嚐試創業。當時李嘉誠的資金十分有限,幾年來的積蓄僅有7000港元,實不足以設廠。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4萬多港元,再加上自己的積蓄,總共5萬港元資本,在皇後大道西開設了一家生產塑膠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廠,並取荀子《勸學篇》中“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之意,將廠名定為“長江”。
起初李嘉誠隻知不停地接訂單及出貨,忽略了質量管控,致使產品質量愈來愈粗劣。結果不是延誤了交貨時間,就是引起退貨並索要賠償,工廠收入頓時急跌。加上原料商紛紛上門要求結賬還錢,銀行又不斷地催還貸款,“長江”被逼到破產的邊緣。這使得李嘉誠明白自己實在是操之過急,低估了當老板的風險。
如何才能挽救絕境中的長江塑膠廠?李嘉誠靠的還是“信義”二字—與客戶有信,與員工有義。他召集員工大會,坦言自己在經營上的失誤,衷心向留在廠裏的所有員工道歉,同時還保證,一旦工廠可以度過這段非常時期,隨時歡迎被辭退的工人迴來上班。之後,李嘉誠穿梭於眾多銀行、原料供應商及客戶之間,逐一賠罪道歉,請求他們放寬還款期限,同時拚盡全力,為貨品找尋客戶,用蝕本價將次貨出售,籌錢來購買塑膠材料並添置生產機器。到1955年,高築的債台終於拆掉,他工廠的業務漸入佳境,沒多久還開設了分廠。
我們不必豔羨李嘉誠的財富,因為在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中都蘊藏著一種成功的潛能。有可能跟他的思路與個性相同,有可能截然相反。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思路也好、方法也好,不過是性格所決定的一種選擇,在麵對同一個問題的時候,因為個性的迥異而選擇的方向也會大相徑庭。這種致富的因子深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不易被發掘,尤其是在受到挫折與打擊後,我們往往習慣看到自己的劣勢和不足,然後用各種借口將我們的銳氣挫敗,久而久之,我們甚至連自己也認為自己不行,是個天生的失敗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種悲觀的情緒籠罩著我們,讓我們的人生也變成暗淡的灰色。美國著名作家愛默生曾經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訣。”換句話說,我們不論性格怎樣,想要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首先要相信自己,認為自己的身上有致富的因子存在。隻有當我們對自身的能力充滿自信的時候,這個“隱形的翅膀”才會真的帶你往財富的方向飛翔。
◎培養良好的性格,讓財富的獲取從偶然變成必然
現如今偶像滿天飛,但是最讓人羨慕和稱道的往往還是“財富”偶像。所以比爾·蓋茨受到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李開複、馬雲等人被大家無比敬佩。我們在羨慕的同時不禁要問:是什麽力量促使他們獲得成功的?
曾經有位美國記者采訪投資銀行大家摩根,問道:“決定你成功的條件是什麽?”摩根不假思索地說:“性格。”記者再問:“資金重要還是資本重要?”摩根答道:“資本比資金更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性格。”摩根曾經成功地在歐洲發行美國公債,采納無名小卒的建議轟轟烈烈地開展鋼鐵托拉斯計劃,還曾經力排眾議推行全國鐵路聯合……他的奮鬥史、他的開創性偉業,根本上是源於他倔強、堅強和敢於創新的性格。
1998年5月,沃倫·巴菲特應學生的邀請去華盛頓大學演講。有學生問了他一個有趣的問題:“你怎麽變得比上帝還富有呢?”巴菲特迴答說:“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原因不在於智商。為什麽聰明的人會做一些阻礙自己發揮能力的事情呢?原因在於他的習慣、性格和脾氣。”
由此可見,每個億萬富翁的誕生都不是偶然,在他們背後都有著超乎尋常的個性,他們不管是九型人格中的哪一種,其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強化優勢,即將性格中的一點或幾點長處不斷地增強,因而取得了成功。
空有想幹一番大事的想法,但沒有具體計劃甚至不能從小事做起、不能將眼下的分內之事處理好的人是可悲的。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遺憾的是這個樸素的道理眾人皆知卻沒有幾個人能持之以恆地做下去。
頭發長了,太太催我去理發,還讓我去xx理發店,找我姐姐推薦過的一個叫gary的年輕理發師。好吧,一切聽太太的安排。我下班後就徑直到理發店找到了那位名叫gary的小夥子。
gary看到我,似乎有些驚訝:“你是李開複老師嗎?”
“是的。”
“你知道嗎?我買了你的書,讀了兩遍。下次,幫我簽個名吧。”gary有點兒興奮。
“ok。”
“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你邊剪邊問吧。家裏人還等著我用餐呢。”我拿掉眼鏡,催他快開始。
“我如果和老板意見不合怎麽辦?”看來這個問題已經困擾gary很久了。
“你的老板是什麽樣的人?”我反問道。
“他人挺好的,對我也很賞識,隻是最近有一件事,他當眾批評我,讓我非常生氣。”
“那要看是什麽事情。”
“老板批評我對顧客服務不夠周到。”gary皺緊了眉頭。
“他說得有道理嗎?”
“也許我可以做得更好。但問題是,我是被洗頭的小妹陷害的。她在背後說我壞話,以為我不知道……”gary 怒氣衝衝的樣子。
聊了十幾分鍾,我大概明白了,他太關心他自己的工作,卻沒注意處理好人際關係。簡單說就是人緣不好。我提醒他看看我在書中關於情商和團隊合作的講解。我還告訴他,其實他的老板挺好的,偶爾錯怪他一次,也別老放在心上。
他的心情好了許多,對我說:“謝謝李先生。還有一個問題。我想要創業。”
然後他向我談起過去他如何放棄讀大專的機會,到深圳拜師學藝。這些年,他努力攢錢也略有積蓄,另外自己還讀了不少關於創業和管理的書。現在他打算自己開家理發店。他很執著,單身,又有一技之長,創業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我還是建議他,必須先培養人際關係,另外,對於理發店的運營,也可以在工作時多學習一下,比如財務、采購等方麵的事情都要學習。當時,gary聽得全神貫注,津津有味。
40分鍾後,理發結束。gary誠懇地說:“李先生,非常感謝你的指點。我現在知道該怎麽做了。”
“別客氣。很高興能幫助你。”
“下次來理發,一定找我喲。”
“ok。”
“以後開了店,理發我請客。”
“ok。”
“戴上眼鏡,照照鏡子,看看怎麽樣?”
“不用了,我姐姐那麽挑剔的人都誇獎你,你理的發一定沒問題。”
迴到家裏,太太一看到我就大聲叫起來:“哇!你的頭發好像狗啃的!”兩個孩子看到了,一個捧腹大笑,一個要拍照。我趕緊跑到鏡子麵前。原來年輕的理發師隻顧跟我討論問題,我的頭發卻成了無辜的犧牲品。
看著慘不忍睹的頭發,我下定決心永遠永遠不會再去這家理發店。
年輕的理發師忽視了一點:有理想並追尋理想是好的,但隻有先把分內的事做好,才有資格期望更多。
如果你是一個理發師,先把客人的頭理好,才有資格找客人幫忙。頭發理不好,客人不迴來了,以後怎麽幫你的忙呢?
如果你是學生,先把書讀好,才有資格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基礎課沒學好,怎麽能找到最合適的工作,實現自己的夢想呢?
如果你剛進入職場,那就先把分配給你的工作做好,這樣才有資格去考慮晉升與發展。老板交代的事沒做好,怎麽會給你晉升的機會呢?
李開複先生作為新一代成功人士的代表,他要講的道理在這個故事中表露無遺,這些或許就是他能夠成功的一個巨大原因。
◎尋找心中的“種子”,讓它成功發芽
人類作為自然界的靈長類動物能夠主宰目前的社會,不是因為靈長類動物數量的多寡,而是靠智慧的發達。每個人無論他(她)的性格如何,從他(她)降生在人世的那一刻起,內心便有了一顆決定他(她)成功的“種子”,日後倘若用心尋找,並加以合適的“土壤”“陽光”“水分”等,“種子”便會發芽、成長,直到伴隨我們走向輝煌的一刻。
在印度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段時間,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是神,但大多數人是如此罪惡並濫用神權,以至於梵天—一切眾生之父,決定剝奪人類所擁有的神性,並把它藏到人們永遠也不會重新發現的地方,以免他們濫用它。“我們將它深埋在地下。”其中一個神說道。“不,”梵天說,“因為人們會挖掘到地層深處並發現它。”“那麽,我們將它沉於最深的海。”又一個神說道。“不,”梵天說,“因為人們會潛到海底發現它。”“我們將它藏於最高的山上。”第三位神說。“不,”梵天說,“因為人類總有一天會爬上地球的每座山峰捕捉到它。”“那我們實在不知道應把它藏在哪兒,人類才不會發現它。”這一小部分神說道。“我告訴你們,”梵天說,“把它藏在人類身上,他們絕不會想到去那裏尋找。”諸神讚成。
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隻要從自身出發,找到藏於自身的神性,也就是智慧,並用它來改造和完善我們的性格,那麽我們就會越來越清楚自己的長處,也就可以利用獨特的智慧贏取人生競技場的勝利。要問這顆神奇“種子”的成分是什麽,它也因人而異,或許它是你無人能敵的恆心,也可能是你卓越的口才,還可能是你積極的心態,總之,它可能是你的任何優勢,一個你從未發掘也沒有重視過的強項。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並不盡然。人的本性是比較難改,但並不是不能改變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為了改掉自己急躁的性格,曾在書房醒目處掛起自己親筆書寫的“製怒”的橫匾,以此自警自戒。美國人本傑明·富蘭克林也並非生來就具有完美的性格,在當時就有人批評富蘭克林主觀傲慢,他認真反思後,給自己立下了一條規矩:絕不正麵反對別人的意見,也不準自己武斷行事。他還給自己提出了具體改正的要求,以克服自己性格中的缺陷,這也正是他成功的一個秘訣。
我們每一個人的性格中都有優點和缺點,但總是有很多人把自己性格上的缺點當成自己不成功的借口,拒絕跳出自己編織的網。我們往往忽略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性格來重塑我們的人生,並取得成功。為了成功的夢想,也為了事業的輝煌,我們必須學會突出自己的優勢,改變性格中的缺陷,尋找到那顆一直就藏在我們心中的“種子”,用汗水澆灌,將努力當做養料,把堅持當做陽光,待到一切條件就緒,成功恐怕也會不請自來了。
閱讀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凡的人聽從命運,隻有強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維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