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城東的永寧門望樓,身穿白麻衣的高文龍傲立在‘貔貅大營’的大纛之下,眼神複雜地看著望樓外懸掛著的澧州參將阮忠寧等數十具屍體。


    高文龍的左臂依舊無力地垂落著,右臂雖然能動但右手已被齊腕斬斷,左太陽穴處有明顯的凹陷,身體上的殘缺已成定局,不過他的瘦削身形比以往更為挺拔,那張曆經坎坷風霜而顯得滄桑的臉上滿是堅毅之色。


    如今的他早已不再是曾經那位恃才傲物的‘高舉人’,但他也並未因為身體上的殘缺而自甘墮落,來到常德府打下武陵城,是他重拾自信且更勝往昔的關鍵所在,他將之看作是他重獲新生後真正的人生轉折點。


    猶記得高文龍去年闔家由長沙府瀏陽縣逃難去往永州府祁陽縣境內,他不顧發妻湯夢唯的勸說而在四明山區東南麓的外圍建立高家寨,那時的日子雖過得清苦,但高文龍依舊沒放下‘舉人老爺’的架子。


    直到二月下旬高家寨遭到黃萬勝、尤金銀、瑤人雷盛和雷東山等人的血洗,重傷昏厥的高文龍被梁伯、黃婆和梁佩兒給救迴了一條性命。


    之後顛沛流離的日子裏,悔恨交加、憤怒而絕望的高文龍多少次想要了此殘生?若非在四月時遇到知己趙攸,恐怕他活著也隻會是個憤世嫉俗的落魄舉人罷了。


    正是從趙攸的口中,高文龍了解到了一個聞所未聞的‘新世界’之一角,那就是楚軍大帥唐世勳擬定的‘楚軍商會’製度。


    有道是窺一斑而知全貌,高文龍那時就已感到‘霸占’他發妻湯夢唯的唐世勳是個有遠大抱負的奇男子,因此高文龍從商會體係開始研究,接著是行政體係與軍隊體係,再到府學宮的監察體係。


    了解了這許多以後,高文龍方才明白唐世勳所圖甚大!同時他又對唐世勳充滿了嫉妒。


    在五月十八,當高文龍為了救趙攸而拿著他自認為足夠優秀的‘伐左三策’去拜見楚軍大帥唐世勳時,高文龍委實沒想到他的發妻湯夢唯居然比他想得更長遠。


    正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話極其適用於他的發妻湯夢唯。


    也正是在那晚與湯夢唯的深談之中,高文龍才發現湯夢唯不僅是在謀劃湖廣的北部諸府,更是以楚軍如今的地盤為核心尋求四麵擴張!


    這個女人嗬!她的眼界格局已經徹底被唐世勳給打開了,加之她與生俱來的縝密心思,就連高文龍都不得不承認,她配得上楚軍二號人物與楚軍‘武相’的尊稱。


    或許,唐世勳真就是湯夢唯的伯樂吧?高文龍在那晚之後就如是想。


    當那晚的交談結束以後,高文龍的心境與格局亦發生了質的改變,包括他向趙攸和吳懷遠提議北上常德府,這無疑是他在仔細揣摩湯夢唯的話語之後得到的‘啟示’。


    雖然湯夢唯沒有對高文龍明言任何有關他們這支武裝商隊的戰略部署,但當高文龍等人奪得湘鄉城以後,他就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如何行事了。


    高文龍深知自己不能在楚軍現有的地盤上‘混’,否則對他、對湯夢唯、還有他們唯一的孩子高占皆會有不利影響與難料的後果。


    畢竟高文龍有過逃難的經曆,加之他深厚的儒學底蘊,他自然曉得湯夢唯被大帥器重的同時也必然是‘樹大招風’的存在,而他高文龍可不就是個‘累贅’?


    高文龍是死過一次的人了,他倒並不擔心自己的安危,實際上他也無所謂湯夢唯在今後會否落得跟那副帥唐世績一樣的下場,他在意的隻是他的兒子高占的安危,而他相信湯夢唯能夠保護好占兒。


    更何況他高文龍乃是堂堂舉人,又豈會去求湯夢唯甚至楚軍大帥唐世勳的庇護?且他北上不正是為了踐行他的‘伐左三策’?


    當然,趙攸和吳懷遠之所以同意高文龍率四千商隊武裝北上常德府,這既是因為高文龍用各種理由和利益說服了趙攸與吳懷遠,也因為趙攸和吳懷遠同樣有不得已的‘苦衷’。


    在趙攸這邊,他的親大伯趙三陽乃是楚軍商會的副會長之一,而趙三陽的長子趙豐如今是長沙府學宮的學正大人、次子趙載更是大帥唐世勳最為倚重的火器專家之一。


    可趙攸為了泄私憤而在寶慶府的廉橋鎮謀殺了吳丕的侄兒吳誌林,甚至還在此案當中險些誤殺了‘鼬’組織的黑白無常與微服私訪的楚軍大帥!


    趙家這家大業大的,無論趙攸還是大伯趙三陽的家眷大多都在祁陽城,廉橋鎮之案若真要被肅衛統領於青青給深究下去,趙家恐怕無人能夠幸免。


    趙攸必須要將功贖罪,謀奪湘鄉城隻是第一步,他還需做出更多的功績來,因此高文龍的謀劃自是讓趙攸極為認同且想要搏一場大富貴。


    但吳懷遠的情況又不同,莫要看他與吳丕、吳誌林、吳杏林等同姓,實際上他們並無任何親族關係。


    吳懷遠早些年與他大哥吳晟侯跟隨家父吳高峰加入了獻賊的隊伍,他們與龐大海、龐大田等人乃是同鄉。


    而吳懷遠的親姑姑、即吳高峰的妹妹嫁給了龐大海,可惜那吳氏在河南被官兵給殺害了,但吳家父子三人與龐大海、龐大田兄弟倆的關係一直很親近。


    當初龐大海統治東安縣之時,吳家父子三人則把持著常寧縣,他們曾經皆隸屬於獻賊的翟將軍。


    而夾在常寧縣與東安縣之間的祁陽縣則由獻賊倪大虎坐鎮,他乃是獻賊的孫將軍麾下。


    雖然孫將軍與翟將軍不合,兩人麾下的將領們亦是不對付,但當唐世勳率北上三營圍攻祁陽城之時,能夠給予倪大虎幫助的隻有常寧縣的吳家父子。


    而韓伊人與她曾經的錦衣衛部下龍襄等人一直在試圖策反吳高峰,但是吳高峰一直處於搖擺不定的狀態之中。


    比方說吳高峰派出自己的長子吳晟侯率五百騎兵進入了祁陽縣境內,不過吳高峰又叮囑吳晟侯莫要參與戰事,由此可見他的態度之模棱兩可。


    直到龐大田與盤輝兩路人馬從四明山區東麓的鳳凰岐沿祁水趕至祁陽城北郊以後,龐大田親自當說客去往了吳晟侯的騎兵營,之後又親赴常寧縣說服吳高峰。


    吳高峰對於妹夫龐大海的弟弟龐大田甚是信賴,正是在龐大田的說服之下,唐世勳不僅順利入主祁陽城,且還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衡州府的常寧縣。


    當龐大田在唐世勳授意下建立陷陣左營以後,吳高峰做出了一個大決定,他讓長子吳晟侯率領最為核心的五百餘騎兵以及數百精銳步卒加入了龐大田的營頭,而吳高峰自己則在常寧城做起了富家翁。


    吳高峰的明智之舉得到了唐世勳的高度讚譽,而後唐世勳遂投桃報李提出要讓吳高峰做楚軍副帥,並委任其次子吳懷遠為楚軍商會的副會長。


    當時吳高峰或許以為楚軍大帥唐世勳對他依舊不放心,畢竟他身邊還有百餘騎兵與百餘精銳步卒。


    於是他婉言謝絕了楚軍副帥的職務,同時把他身邊的兩百餘步騎交給了次子吳懷遠,而他身邊隻有家眷和十餘個家丁而已。


    如此一來誰還不曉得他吳高峰是真想當富家翁了呢?故而大帥唐世勳給與吳高峰的金銀賞賜極為豐厚。


    實際上吳高峰與兩個兒子根本不缺銀子,他們爺仨從去年占領常寧城以後,吳高峰和長子吳晟侯負責軍務,次子吳懷遠則負責撈銀子。


    在這不足一年的時間裏,他們已然將常寧縣給搜刮了個遍,積累的財富令人咋舌,這便是吳高峰不願意隨張獻忠西進四川的原因,也是他權衡再三以後決定不與楚軍為敵的主因。


    不得不說吳青峰的眼光很準且懂得急流勇退,而他的兩個兒子在楚軍當中則風頭正勁。


    如長子吳晟侯,他如今乃是龐大田的陷陣左大營之乙營副統領,突襲江西省吉安府中部的泰和城並得手便是吳晟侯的傑作。


    泰和縣乃是吉安府的中樞之地!誰能想到吳晟侯會率五百騎兵行蹤詭異地突襲泰和城?


    大帥唐世勳得知此消息後拍案叫絕,大讚吳晟侯領會了遊擊戰的精髓,唐世勳命於青青即刻將捷報傳給吳高峰,且他還在捷報末尾親書‘虎父無犬子’五字讚譽吳晟侯。


    不過吳晟侯的殺心甚重,他在奪得泰和城以後雖未屠城,但泰和縣的官差、城內乃至城郊的豪門望族地主鄉紳們卻被他給屠殺殆盡,包括江右商幫在泰和城的商人們亦全都遭難。


    當然,吳晟侯本就沒想過長期占據泰和縣,他奪城以後隻是為了盡量多搶糧食與物資。


    當吉安府的官兵從四麵八方前來泰和縣圍剿之時,吳晟侯已率部遁入了山野,剩下許多沒能帶走的糧食物資被當地百姓一搶而空。


    無獨有偶,吳晟侯的弟弟吳懷遠同樣不是個善類,吳懷遠雖被大帥提拔為楚軍商會的副會長之一,但真要論做買賣,他無疑是九個正副會長當中‘最差’的一個。


    因吳懷遠的‘生意經’是能搶到手的何須掏銀子?畢竟他是做慣了無本買賣的人,有這等想法不足為奇。


    要說楚軍商會的九個正副會長當中,十三姑江依柔、宋宜璟和秦三公子皆是富有開拓進取精神的年輕人,崔員外、吳丕、趙三陽和薑有仁則秉承穩中盈利的理念,馬五福則習慣撈偏門和炒作軍債。


    相比他們八人,吳懷遠這個副會長自然是個異類。


    因此吳懷遠雖然跟於青青的二表兄薑有仁負責長沙府的北路商事,實際上都是薑有仁在打理與衡州府之間的商事及楚軍後勤事務,吳懷遠則負責‘開拓市場’。


    但楚軍商會中的正副會長們又無不對吳懷遠心懷羨慕,畢竟不是誰都能養得起一支百餘人的騎兵隊伍不是?而且他們都有一種共識,即他們一旦要向外發展貿易,若無商隊武裝,恐怕他們也會成為別人砧板上的肉。


    事實也是如此,在對內貿易與物資轉運上,楚軍商會皆不會有任何的壓力與危險,可一旦對外,誰能保證商貨的安全?


    因此在楚軍兵分三路進入衡州府、寶慶府和長沙府之時,楚軍商會的九個正副會長皆在私下裏豢養家丁為商隊武裝的核心。


    隻不過楚軍大帥唐世勳出於他的考量和顧慮,不同意商會中人發展武裝力量。


    當然,像吳懷遠這樣本身就自帶兵馬而來的副會長,大帥唐世勳亦不可能強行解散之,但其他人等要想再發展武裝力量自然得掂量會否惹得大帥不快。


    直到吳懷遠和公子趙攸、高文龍三人密謀奪取湘鄉城以後,這個情況遂變成楚軍高層默認、商會自行發展的趨勢。


    而吳懷遠從來都不認為做買賣必須要做到公平公正,他曾舉例說他在長沙府的淥口鎮之時,與賊兵占領的湘潭縣等地之豪強同樣有貿易往來,而雙方在談買賣之時還得先看對方有多少武裝力量作為後盾不是?


    況且白虎左大營和陷陣左大營皆東進江西省,後續跟進的不僅有楚軍後勤部和民兵聯盟,楚軍商會會長江依柔、副會長秦三和宋宜璟的商隊武裝皆在這當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誰還看不出大帥已經默認了商隊武裝的存在?


    其實吳懷遠並非像趙攸那般是為了贖罪,而是為了強過他大哥吳晟侯一頭,畢竟他作為吳家次子,得到父親吳高峰的支持力度遠低於大哥吳晟侯,而吳懷遠更想證明自己的價值,因此他毫不猶豫地同意了高文龍的北伐常德府之戰略。


    值得一提的是,當吳懷遠、趙攸和高文龍率四千商隊武裝北進常德府之時,大帥唐世勳還曾寫過一封信給吳懷遠等三人。


    這封信並無任何繁複的文字與辭藻,而是以極為直白的文字闡述了大帥唐世勳的‘新理念’,他在信中表示,吳懷遠的‘無本買賣’之想法倒也頗有可取之處,財富的積累又豈是隻能通過正常的商貿?打!打到別人服氣,打到別人屈服於你的武力,生意自然就更好做。


    這番話對足了吳懷遠的胃口,也讓趙攸和高文龍極其認同,畢竟楚軍在五月下旬至六月間的困境,不正是因為周邊勢力因自身緣故和朝廷的施壓,才形成了對楚軍的貿易物資之製裁?


    無論是白虎左大營和陷陣左大營東進江西省,亦或是玄武左右營、陷陣右大營和他們新成立的貔貅大營北伐,可不都是為了破局?


    而我們貔貅大營奪得了武陵城之後又該如何行事?下一步又是否要繼續按著我的‘伐左三策’來進行?


    想到這,高文龍的麵容變得無比嚴峻,因他始終未得到楚軍大帥唐世勳和‘武相’湯夢唯的任何明示。


    即便是今日上午前來進行授旗儀式的楚軍鎮撫總部副部長於猛也沒有帶來高層的任何指示,就仿佛他們這支已經超過萬人的軍隊都是被‘放養’的一般,亦或是說,楚軍高層皆認同他高文龍的謀劃?


    但是我在奪城以後命人絞殺了朝廷欽封的澧州參將阮忠寧!難道這不會對楚軍與朝廷的談判造成不利影響乃至嚴重後果?高文龍的眉宇間滿是複雜之色,同時他心裏又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諜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影橫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影橫窗並收藏南明諜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