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南明朝廷空有朝廷的架子,軍餉和糧草開支全靠各鎮總兵自己募集。


    再老實的人也經不住沒錢沒糧的日子,紛紛化身惡龍。


    其中就有楊禦蕃,他的父親楊肇基是丁卯之變時,率山東兵出現在敵後,勇奪三屯營的英雄。


    令人感慨的是,登萊之亂的禍首劉澤清,現在為禍一方的總兵劉良佐都曾經追隨楊肇基,做好了為國犧牲的打算。


    如今,劉澤清已化作白骨,楊禦蕃也走上了和劉良佐一樣的路。


    趁著高傑劫掠揚州府,楊禦蕃也派人跟在後麵,偷偷撿漏。


    萬一出了事,可以賴在高傑的頭上。


    隻不過曆史給楊禦蕃開了個幽默的玩笑,劫掠來的百姓中,居然有督師史可法。


    史可法狼狽的跟著楊禦蕃的山東兵到了淮安,在工地上幹了三天的苦力。


    眾所周知,文官的指甲都很長,以顯示自己不用幹活的地位。


    史可法去的第一天,就在工地上把指甲折斷了。還算整齊的錦衣也在行走和幹活中,弄得破破爛爛。


    一連三天的重體力活,讓他直接瘦了一圈。


    楊禦蕃巡視工地,瞅見一個幹活慢騰騰的顯眼包,正要訓斥,再一瞅麵容,才發現自己抓了堂堂的督師。


    他趕忙派人把史可法請到帥帳,親自斟酒致歉。


    史可法笑道:「學生有幸在楊帥軍中幹活三天。」


    楊禦蕃也打哈哈:「督師辛苦,微服私訪到我營中。」


    這個不好聊的話題,在雙方心照不宣的默契中,結束了。


    楊禦蕃宴請史可法後,又給史可法一套嶄新的衣裳,再派人把史可法送迴了揚州。


    史可法迴到揚州,還沒喘口氣,一件大事傳來。


    他麾下的光杆總兵劉肇基卷入兵變,陷入危險的境地。


    劉肇基,關寧軍出身,曾隸屬於山海關總兵尤世威麾下,隨尤世威到寧夏擔任遊擊將軍。尤世威被解職,劉肇基在與農民軍作戰中戰敗受傷,也被解職。


    崇禎被去世前,派了一批賦閑在家的將領前往南京。


    崇禎這樣做的用意是什麽,已經不得而知,隻知道這批人中就有劉肇基。


    劉肇基怎麽會卷入兵變?


    原來他聽聞史可法僅率三百川兵去見高傑,十分擔心高傑會害史可法,可他手上也沒有兵。


    急切之下,劉肇基來不及細細思考,就跑到鎮守京口的周士顯營中借兵,去保護史可法。


    周士顯也是關寧軍出身,和劉肇基一起被派往南京。


    但他比劉肇基運氣好,在派往南京的之前沒有被解職,還有錢養家丁,沿途收攏一些餓肚子兵,共有七百士兵和一百多匹戰馬,對外號稱騎兵千餘。


    劉肇基覺得,自己和周士顯都是關寧軍出身,勸說他加入史可法的標營,再一起解救史可法,問題應該不大。


    然而,當他在周士顯的軍營裏唾沫橫飛,勸說周士顯的時候,麻煩事找上門了。


    一個周士顯軍營的士兵威脅當地賣瓜的小孩,要小孩低價賣給他西瓜解饞。


    小孩不肯,被士兵當場一個耳刮子,直接打翻在地。


    正好,有一隊巡街士兵路過。


    這支士兵來自浙江,是總兵黃之奎、李大開的部下,有士兵三四千人。


    令人搞笑的是,他們也學王進,沒第一時間去打「高俅」,而是問打小孩的士兵是水師還是騎兵。


    這個要區分對待,如果是水師,那是塗蜚的部隊,兵力較多且戰力彪悍,不敢惹。


    如果是騎兵,那就是周士顯的部隊,嘿


    嘿……懲兇除惡,伸張正義的時候到了!


    結果有人告訴這幫浙兵,對方是周士顯的士兵。


    浙兵當即一擁而上,把這個兵綁了,扔進附近的河裏淹死。


    靠!敢欺負遼兵,砍他丫的。


    都不用周士顯下令,甚至沒通報周士顯,上百遼兵出動直接衝擊浙兵大營,斬殺總兵李大開,揚塵而去。


    浙兵當時四千餘人,愣是沒擋住這夥遼兵。


    為了報仇,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損招,浙兵居然連夜縱火火燒百姓的房屋,對外聲稱是遼兵幹的。


    周士顯的遼兵和黃之奎的浙兵就在京口械鬥,浙兵和當地百姓被殺四百餘人。


    此事驚動了朝廷,蘇鬆巡撫調浙兵數千水陸並進前來鎮壓。


    周士顯嚇壞了,隻得拜托軍中的劉肇基幫忙。


    劉肇基得以順利脫身,迴到揚州。


    恰巧史可法被楊禦蕃送迴揚州,與劉肇基見麵,得知事情的始末原委。


    史可法上奏朝廷,一是革劉肇基的職,表示對此事負責。反正劉肇基是光杆司令,革不革職沒區別。


    二是將周士顯調入標營,名義上約束這支遼兵。


    三是斬殺殺了李大開的兩名遼兵,對浙兵有個交代。


    馬士英卻大筆一揮,把周士顯的職務也革了,讓周士顯在史可法麾下戴罪立功。


    真夠扯淡,就算是把周士顯革職,他的兵還是都聽他的,平白無故得罪一個將領。


    也許是馬士英不在乎,他隻在乎深宮裏的弘光皇帝。多獻美女和財寶,還用蛤蟆製作房中藥,給弘光皇帝服用。


    由於內監們打著燈籠捉拿蛤蟆,而燈籠大書:「奉旨捕蟾」,因此弘光皇帝在民間有個稱唿叫,蛤蟆天子。


    馬士英昏庸無能,隻顧爭權奪利,類似於南宋的賈似道,故而也被稱為「蟋蟀相公」。


    客觀地說,馬士英也沒辦法。他資曆淺,又與南京官僚們長期不對付,隻能依附弘光皇帝,勉強幹點事。


    大臣們也不顧外麵啥形勢,給馬士英頭上扣了一頂「閹黨」的帽子繼續鬥馬士英。


    高傑的事他們不管,周士顯的遼兵處理一塌糊塗,緊接著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孫應元奉旨鎮守真州,他本人不願意,但賴不住三請四催,於是率軍前往。


    真州也就是儀真,距離瓜洲很近。


    這讓高傑起疑,以為孫應元是朝廷派來搶奪他的地盤,並對家屬構成威脅。


    於是乎高傑想出了一條毒計,決定襲殺孫應元,將他麾下的部隊據為己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遼東雄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予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予岸並收藏明末:遼東雄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