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王宮議事結束後,李永芳長子李延庚邁著沉重的步子迴府。
整場會議對他來說隻有三個字形容——小透明。
自從鎮江堡一戰,其父李永芳敗給楊承應後,老汗王對父親的信任大幅下降。
基本上就是鎮守鳳凰城,再也摻和不到大的征伐。
剛到府內,管家小聲來報:“有位故人來訪。”
故人?
李延庚先是一怔,繼而明白了,是明軍派來的細作。
原來李永芳自王化貞時代起就和明朝暗中有聯係,但沒有建立真正聯係。從鎮江堡一戰後,李永芳感覺後金有點危險,應該腳踏兩隻船。
於是他暗中讓李延庚和明朝取得聯係,互相通一些情報。
比如蓋州之役,李延庚就通過細作告知明軍,楊承應隻率領一千多人北上。
誰能想到,這是楊承應的障眼法。
李延庚趕緊到書房,接見這位“故人”。
打扮成老菜農的細作,熟練的從爛菜葉裏掏出一封用竹筒裝的信,恭敬的雙手捧著遞給李延庚。
“馬總兵再三讓小人轉告李將軍,望務必成全。”細作小聲地說道。
李延庚心中疑惑,取出竹筒裏的密信一看,恍然大悟。
山海關總兵馬世龍在信中希望他提供廣寧到海州一線的守備情報,明軍打算來一個小規模的作戰行動。
原來總督王象乾的碰瓷式上報,讓馬世龍等一幹西軍名將非常沒有麵子。
沒參與就是沒參與,搞這些花花腸子幹什麽!
恰巧此時,馬世龍奉命駐守錦州,作為寧遠城的前哨,提防廣寧的後金軍。
為了挽迴麵子,也為了向朝廷表示自己對得起二十萬內帑,馬世龍打算運用西軍慣用的雞賊戰術,砍幾個人頭就走。
再加上從楊承應那裏買來的人頭,湊個斬首幾百,上報朝廷。
李延庚看完信後,陷入了一陣深思。
大貝勒離開前,將廣寧布置得非常嚴密,偷襲不僅不能得手,還有可能損失許多人馬。唯一的情況隻有蓋州和海州。
蓋州目前沒有兵丁駐守,海州駐兵較少,過一段時間也會駐守大量兵馬。
思來想去,隻有目前的耀州驛還能偷襲得手。
“迴去告訴馬總兵,耀州驛駐守著四頭領,兵力目前隻有三百。讓馬總兵派兵快去偷襲,晚了會有大量的士兵駐守這些地方。”
李延庚小聲叮囑道。
“這是怎麽迴事?”細作忍不住細問。
“楊承應聲東擊西攻下蓋州,幾乎把鑲紅旗打殘。大汗為了以後轉運物資方便,派二貝勒率軍駐守蓋州。如果晚了,就沒機會了。”李延庚急道。
“明白了。”
細作趕緊恭敬的拜了拜,挑著菜籃子快步離開。
李延庚等他一走,趕緊把密信燒了。
細作潛出城後,立刻去樹下找到自己藏起來的快馬,飛奔離開。
一兩日便抵達錦州,向馬世龍稟報此事。
馬世龍,字蒼淵,寧夏衛人,年僅二十九歲就官至山海關總兵。
接到細作匯報,馬世龍找來魯之甲和李承先商議此事。
“建虜的四頭領不正是黃台吉嗎?”
魯之甲興奮地說道:“他居然隻帶了三百人馬待在耀州驛,真是天賜良機。”
“可他為什麽會出現在那裏?”李承先不解地問。
“具體原因我也不知道,不過楊承應的部隊早就從蓋州撤走,又聽說二頭領阿敏會帶兵駐守蓋州。”
馬世龍推測道:“我想,黃台吉是前來打探情報,暫時住在耀州驛。等阿敏率大軍一到,他就離開那裏。”
魯之甲和李承先聽了,頻頻點頭,認為有道理。
“那咱們的動作要快,如果能殺了黃台吉,比楊承應的功勞大得多。”
魯之甲興奮的都站了起來。
馬世龍道:“好!有勞二位將軍,挑選八百精銳,一半騎兵一半火器手,全部騎馬火速開進。
我會派水師前去接應你們渡過柳河,偷襲耀州擒殺黃台吉。動作一定要快!遲了敵人大部隊就來了。”
“末將領命。”
魯之甲和李承先也知道此舉意義重大,退下後,立刻執行。
他們細心挑選了八百西軍精銳,許給獎勵,然後直撲耀州驛。
然而,他們急行軍抵達柳河卻傻眼了。
因為提前說好的水師遲遲未到。
他們在渡口等了一個時辰,仍不見船隻蹤影。
正值後半夜,再過一兩個時辰就天亮了。
“魯將軍不能再等了,萬一被敵人發現,前功盡棄。”
李承先催促道。
魯之甲猶豫了一下,趕緊派人找漁船渡河。
也許殺了黃台吉再迴來時,水師就到了。
明軍辛辛苦苦找到六艘漁船。
魯之甲讓騎兵分批乘船渡河前往河對岸附近的娘娘宮附近集結。
這時,哭笑不得一幕出現了。
由於西軍大多不熟水性,不懂如何駕馭船隻。強扯著戰馬分批渡河,因此鬧得河對岸像進了菜市場一樣,鬧哄哄的。
這下驚動了耀州驛的後金軍。
耀州驛裏根本沒有黃台吉,隻有四個頭領——土穆布錄,阿爾代,毛海,光石。
土穆布錄是努爾哈赤劉爺爺寶實的孫子,可是努爾哈赤和他幾個親戚的關係特別的差,要是死了,估計努爾哈赤連眼皮都不會眨一下。
聽到軍情,土穆布錄趁著天色微亮,率三百軍到柳河堵截明軍渡河。
明軍這下倒了大黴,黑燈瞎火的半夜偷著渡河,還因為不會駕船,隻渡過去六百餘人。
後金軍虛張聲勢大舉進攻,響起喊殺聲一片。
明軍不知道對方實際有多少人,登時潰亂,大量士兵慌不擇路就往河裏跑。
“不要慌亂,敵人隻有三百!”
魯之甲大聲喊著,希望能阻止士兵潰逃。
結果,由於聲音太大,被後金軍發現,朝著聲音來源一頓猛射。
李承先被直接射成了刺蝟。
魯之甲被潰敗明軍裹挾著進了柳河,結果因為不會遊泳,淹死在了河裏。
這一戰,明軍損失四百餘人,戰馬損失六百七十匹。
孫承宗得到馬世龍戰敗的邸報,知道損失不大,也沒追究馬世龍的行為,隻是讓他做好撫恤工作。
隨後,身為薊遼經略的孫承宗上報朝廷,告知此戰失利之事,以及希望對陣亡的魯之甲,李承先等撫恤。
但他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會引起軒然大波。
整場會議對他來說隻有三個字形容——小透明。
自從鎮江堡一戰,其父李永芳敗給楊承應後,老汗王對父親的信任大幅下降。
基本上就是鎮守鳳凰城,再也摻和不到大的征伐。
剛到府內,管家小聲來報:“有位故人來訪。”
故人?
李延庚先是一怔,繼而明白了,是明軍派來的細作。
原來李永芳自王化貞時代起就和明朝暗中有聯係,但沒有建立真正聯係。從鎮江堡一戰後,李永芳感覺後金有點危險,應該腳踏兩隻船。
於是他暗中讓李延庚和明朝取得聯係,互相通一些情報。
比如蓋州之役,李延庚就通過細作告知明軍,楊承應隻率領一千多人北上。
誰能想到,這是楊承應的障眼法。
李延庚趕緊到書房,接見這位“故人”。
打扮成老菜農的細作,熟練的從爛菜葉裏掏出一封用竹筒裝的信,恭敬的雙手捧著遞給李延庚。
“馬總兵再三讓小人轉告李將軍,望務必成全。”細作小聲地說道。
李延庚心中疑惑,取出竹筒裏的密信一看,恍然大悟。
山海關總兵馬世龍在信中希望他提供廣寧到海州一線的守備情報,明軍打算來一個小規模的作戰行動。
原來總督王象乾的碰瓷式上報,讓馬世龍等一幹西軍名將非常沒有麵子。
沒參與就是沒參與,搞這些花花腸子幹什麽!
恰巧此時,馬世龍奉命駐守錦州,作為寧遠城的前哨,提防廣寧的後金軍。
為了挽迴麵子,也為了向朝廷表示自己對得起二十萬內帑,馬世龍打算運用西軍慣用的雞賊戰術,砍幾個人頭就走。
再加上從楊承應那裏買來的人頭,湊個斬首幾百,上報朝廷。
李延庚看完信後,陷入了一陣深思。
大貝勒離開前,將廣寧布置得非常嚴密,偷襲不僅不能得手,還有可能損失許多人馬。唯一的情況隻有蓋州和海州。
蓋州目前沒有兵丁駐守,海州駐兵較少,過一段時間也會駐守大量兵馬。
思來想去,隻有目前的耀州驛還能偷襲得手。
“迴去告訴馬總兵,耀州驛駐守著四頭領,兵力目前隻有三百。讓馬總兵派兵快去偷襲,晚了會有大量的士兵駐守這些地方。”
李延庚小聲叮囑道。
“這是怎麽迴事?”細作忍不住細問。
“楊承應聲東擊西攻下蓋州,幾乎把鑲紅旗打殘。大汗為了以後轉運物資方便,派二貝勒率軍駐守蓋州。如果晚了,就沒機會了。”李延庚急道。
“明白了。”
細作趕緊恭敬的拜了拜,挑著菜籃子快步離開。
李延庚等他一走,趕緊把密信燒了。
細作潛出城後,立刻去樹下找到自己藏起來的快馬,飛奔離開。
一兩日便抵達錦州,向馬世龍稟報此事。
馬世龍,字蒼淵,寧夏衛人,年僅二十九歲就官至山海關總兵。
接到細作匯報,馬世龍找來魯之甲和李承先商議此事。
“建虜的四頭領不正是黃台吉嗎?”
魯之甲興奮地說道:“他居然隻帶了三百人馬待在耀州驛,真是天賜良機。”
“可他為什麽會出現在那裏?”李承先不解地問。
“具體原因我也不知道,不過楊承應的部隊早就從蓋州撤走,又聽說二頭領阿敏會帶兵駐守蓋州。”
馬世龍推測道:“我想,黃台吉是前來打探情報,暫時住在耀州驛。等阿敏率大軍一到,他就離開那裏。”
魯之甲和李承先聽了,頻頻點頭,認為有道理。
“那咱們的動作要快,如果能殺了黃台吉,比楊承應的功勞大得多。”
魯之甲興奮的都站了起來。
馬世龍道:“好!有勞二位將軍,挑選八百精銳,一半騎兵一半火器手,全部騎馬火速開進。
我會派水師前去接應你們渡過柳河,偷襲耀州擒殺黃台吉。動作一定要快!遲了敵人大部隊就來了。”
“末將領命。”
魯之甲和李承先也知道此舉意義重大,退下後,立刻執行。
他們細心挑選了八百西軍精銳,許給獎勵,然後直撲耀州驛。
然而,他們急行軍抵達柳河卻傻眼了。
因為提前說好的水師遲遲未到。
他們在渡口等了一個時辰,仍不見船隻蹤影。
正值後半夜,再過一兩個時辰就天亮了。
“魯將軍不能再等了,萬一被敵人發現,前功盡棄。”
李承先催促道。
魯之甲猶豫了一下,趕緊派人找漁船渡河。
也許殺了黃台吉再迴來時,水師就到了。
明軍辛辛苦苦找到六艘漁船。
魯之甲讓騎兵分批乘船渡河前往河對岸附近的娘娘宮附近集結。
這時,哭笑不得一幕出現了。
由於西軍大多不熟水性,不懂如何駕馭船隻。強扯著戰馬分批渡河,因此鬧得河對岸像進了菜市場一樣,鬧哄哄的。
這下驚動了耀州驛的後金軍。
耀州驛裏根本沒有黃台吉,隻有四個頭領——土穆布錄,阿爾代,毛海,光石。
土穆布錄是努爾哈赤劉爺爺寶實的孫子,可是努爾哈赤和他幾個親戚的關係特別的差,要是死了,估計努爾哈赤連眼皮都不會眨一下。
聽到軍情,土穆布錄趁著天色微亮,率三百軍到柳河堵截明軍渡河。
明軍這下倒了大黴,黑燈瞎火的半夜偷著渡河,還因為不會駕船,隻渡過去六百餘人。
後金軍虛張聲勢大舉進攻,響起喊殺聲一片。
明軍不知道對方實際有多少人,登時潰亂,大量士兵慌不擇路就往河裏跑。
“不要慌亂,敵人隻有三百!”
魯之甲大聲喊著,希望能阻止士兵潰逃。
結果,由於聲音太大,被後金軍發現,朝著聲音來源一頓猛射。
李承先被直接射成了刺蝟。
魯之甲被潰敗明軍裹挾著進了柳河,結果因為不會遊泳,淹死在了河裏。
這一戰,明軍損失四百餘人,戰馬損失六百七十匹。
孫承宗得到馬世龍戰敗的邸報,知道損失不大,也沒追究馬世龍的行為,隻是讓他做好撫恤工作。
隨後,身為薊遼經略的孫承宗上報朝廷,告知此戰失利之事,以及希望對陣亡的魯之甲,李承先等撫恤。
但他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會引起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