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獄!
從別人口中說出,楊承應認為他是在吹牛。
從許顯純的口中說出,則成功幾率百分之百。
隻是,誰給了他的自信,認為我會願意和和他合作,構陷熊廷弼。
楊承應臉上不動聲色,“許大人,我看不出這裏麵對我有什麽好處!”
“你可以指揮遼西、遼南兩地兵馬,豈不比蝸居金州一隅強百倍。”
許顯純自信的說道。
百倍?哼!就是一塊燙手山芋。
這家夥果然沒安好心。
但楊承應不打算從這個點切入,而是換了個思路:“遼西和遼南在地理上處於隔絕的狀態,我指揮不動他們。”
“有魏公公在,誰敢不聽將軍的話?”
許顯純繼續挖坑。
“就算有魏公公在,可還有皇帝陛下,還有文武百官。遼西狹長地帶,往下有多少老資格的總兵,還有遼東巡撫,往上還有薊遼總督,兵部尚書,內閣首輔。”
楊承應死活不跳坑。
許顯純聽罷,臉上不動聲色,心裏卻如驚濤駭浪。
他沒想到,楊承應遠遠待在金州,居然對朝中之事如此了解。
更可怕的是麵對“遼東經略”的巨大誘惑,年僅十八歲、明明表現出對權力有很強控製欲的青年,居然一點都不動心。
“倒是許大人用心值得玩味。”
楊承應反守為攻:“莫非是存心把我架在火上烤,以報複我這些日子對足下的怠慢嗎?”
“怎麽會?我也是為雙方長久的合作,才出此上策。”
自己還在對方手裏,許顯純自然不敢承認。
“許大人其實多心了。”
楊承應假裝寬慰他,說道:“隻要彼此遵守約定,都會相安無事。許大人迴去以後,若是在京城待悶了,隨時可以來金州,我敞開大門歡迎。”
“那,我將來可就不客氣了。”
許顯純見坑不了楊承應,也客套起來。
兩人又客套幾句,直到寧完我到了,許顯純才起身離開。
等許顯純走遠,寧完我提醒道:“許顯純這人兇狠異常,城府又極深,將軍把他放迴去,無異於放虎歸山。”
“他算什麽‘虎’,一條狗罷了。”
楊承應不屑地說道:“真正為非作歹的是魏忠賢,以及一部分掌權的文官。正所謂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下一句是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說的是那些朝中大員們爭權奪利,完全不顧關外局勢已危如累卵。
飽讀詩書的寧完我,自然聽得懂話裏的弦外之音。
他笑道:“所以將軍才能穩如泰山,任憑潮生潮起。”
“正是。”
楊承應哈哈大笑。
大笑過後,問起寧完我來幹什麽。
寧完我笑道:“崔呈秀快到了,將軍卻沒有任何部署,所以來問一問。”
“崔呈秀到底帶沒帶士兵?”楊承應問道。
“隻帶了貼身護衛,但是對於這樣的人不能大意。”
“既然他不帶兵,我也不帶兵。隻帶親衛相迎,免得他說我對他太重視。”
楊承應仍不忘幽默一把。
“哈哈……將軍的親衛雖少,幾倍敵人恐怕也難近將軍的身。”
寧完我捋須大笑。
甲板上,崔呈秀眺望遠方。
這位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的進士,長相儒雅,一把胡子隨風飄揚,全身透露著一股斯文氣質。
此時,他還不是閹黨的中堅。
據曆史記載,他是在天啟四年八月才正式投入魏忠賢的麾下,認這位九千九百歲做了義父。
恰恰因為關係不那麽親密,又和走私貿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魏忠賢和朝中勳貴才選擇他來金州。
另外,他此時的級別也不算高。
他的隨從環顧四周,發現商船來往不絕,咦了一聲。
“老爺,這怎麽和崔大人上次來的時候完全不一樣啊。”
隨從聽說崔應元來的時候,江麵平靜得很,實際上埋伏了上百艘戰船,岸上更有精兵三千。
崔呈秀冷笑道:“想必是對方聽說我沒帶多少人,於是他也沒帶多少人。”
“不帶人?也不怕咱們把他趁機拿下。”
隨從說道。
崔呈秀瞥了一眼自己天真的隨從,苦笑道:“你是沒睡醒吧。對方可是沙場上廝殺的宿將,曾率眾先登奪城,你覺得我們這點人手夠幹嘛的?”
“老爺教訓的是。”
隨從尷尬的笑了笑。
事實上,崔呈秀帶來的人都是家仆,搬運東西還行,拿人這種狠活兒,也就在夢裏想想罷了。
船隻靠岸,崔呈秀剛下船,就看到許顯純陪著一個青年現身碼頭。
不用猜都知道,青年是誰。
“崔大人遠道而來,在下有失遠迎啊。”
楊承應抱拳,寒暄了起來。
“將軍言重了,茫茫大海,誰又能準確預料我等到的時辰。”
崔呈秀也是一臉微笑。
雙方一邊寒暄,一邊往談判地點走去。
楊承應把談判地點,就設在距離旅順港不遠的房子裏。
屋裏,按照南北方向擺著一個長方形的桌子,幾把椅子。
他們到了之後,分別入座。
許顯純坐在了崔呈秀的身邊。
崔呈秀接過隨從遞來的文書,放在楊承應的麵前。
“將軍,這是協議內容,請過目。”
“謝謝,不過我想,我不用看。”
楊承應讓公孫晟把文書收起來。
“將軍不看,就不怕我從中搗鬼?”
崔呈秀問道。
“如果協議有用,就沒有今日你我的相見。”
楊承應直言道:“請迴稟魏公公,以及你背後的列位大人,隻要他們肯遵守我提出的幾條,則金州暢通無阻。”
“那,販賣貨物往倭國之事……”
崔呈秀對此十分動心。
“貨源充足,則我會樂意搭這條線。”
楊承應也不繞彎子,直接給對方吃了顆定心丸。
他心裏惦記的不是談判,而是崔呈秀帶來的大家夥。
“好,這樣我迴去算是有交代了。”
崔呈秀長出了一口氣,說道:“將軍開出的條件中,提到了紅夷大炮。京中庫房二十幾門紅夷大炮,有幾門已經生鏽。”
楊承應心頭一緊。
又聽崔呈秀道:“不過,將軍的要求我們還是盡量滿足。因此從府庫調了十三門紅夷大炮,由我押運送到金州。”
“炮在哪裏?”楊承應急忙問道。
“就在船上。”
“請帶我去看。”
“可以。”
從別人口中說出,楊承應認為他是在吹牛。
從許顯純的口中說出,則成功幾率百分之百。
隻是,誰給了他的自信,認為我會願意和和他合作,構陷熊廷弼。
楊承應臉上不動聲色,“許大人,我看不出這裏麵對我有什麽好處!”
“你可以指揮遼西、遼南兩地兵馬,豈不比蝸居金州一隅強百倍。”
許顯純自信的說道。
百倍?哼!就是一塊燙手山芋。
這家夥果然沒安好心。
但楊承應不打算從這個點切入,而是換了個思路:“遼西和遼南在地理上處於隔絕的狀態,我指揮不動他們。”
“有魏公公在,誰敢不聽將軍的話?”
許顯純繼續挖坑。
“就算有魏公公在,可還有皇帝陛下,還有文武百官。遼西狹長地帶,往下有多少老資格的總兵,還有遼東巡撫,往上還有薊遼總督,兵部尚書,內閣首輔。”
楊承應死活不跳坑。
許顯純聽罷,臉上不動聲色,心裏卻如驚濤駭浪。
他沒想到,楊承應遠遠待在金州,居然對朝中之事如此了解。
更可怕的是麵對“遼東經略”的巨大誘惑,年僅十八歲、明明表現出對權力有很強控製欲的青年,居然一點都不動心。
“倒是許大人用心值得玩味。”
楊承應反守為攻:“莫非是存心把我架在火上烤,以報複我這些日子對足下的怠慢嗎?”
“怎麽會?我也是為雙方長久的合作,才出此上策。”
自己還在對方手裏,許顯純自然不敢承認。
“許大人其實多心了。”
楊承應假裝寬慰他,說道:“隻要彼此遵守約定,都會相安無事。許大人迴去以後,若是在京城待悶了,隨時可以來金州,我敞開大門歡迎。”
“那,我將來可就不客氣了。”
許顯純見坑不了楊承應,也客套起來。
兩人又客套幾句,直到寧完我到了,許顯純才起身離開。
等許顯純走遠,寧完我提醒道:“許顯純這人兇狠異常,城府又極深,將軍把他放迴去,無異於放虎歸山。”
“他算什麽‘虎’,一條狗罷了。”
楊承應不屑地說道:“真正為非作歹的是魏忠賢,以及一部分掌權的文官。正所謂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下一句是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說的是那些朝中大員們爭權奪利,完全不顧關外局勢已危如累卵。
飽讀詩書的寧完我,自然聽得懂話裏的弦外之音。
他笑道:“所以將軍才能穩如泰山,任憑潮生潮起。”
“正是。”
楊承應哈哈大笑。
大笑過後,問起寧完我來幹什麽。
寧完我笑道:“崔呈秀快到了,將軍卻沒有任何部署,所以來問一問。”
“崔呈秀到底帶沒帶士兵?”楊承應問道。
“隻帶了貼身護衛,但是對於這樣的人不能大意。”
“既然他不帶兵,我也不帶兵。隻帶親衛相迎,免得他說我對他太重視。”
楊承應仍不忘幽默一把。
“哈哈……將軍的親衛雖少,幾倍敵人恐怕也難近將軍的身。”
寧完我捋須大笑。
甲板上,崔呈秀眺望遠方。
這位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的進士,長相儒雅,一把胡子隨風飄揚,全身透露著一股斯文氣質。
此時,他還不是閹黨的中堅。
據曆史記載,他是在天啟四年八月才正式投入魏忠賢的麾下,認這位九千九百歲做了義父。
恰恰因為關係不那麽親密,又和走私貿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魏忠賢和朝中勳貴才選擇他來金州。
另外,他此時的級別也不算高。
他的隨從環顧四周,發現商船來往不絕,咦了一聲。
“老爺,這怎麽和崔大人上次來的時候完全不一樣啊。”
隨從聽說崔應元來的時候,江麵平靜得很,實際上埋伏了上百艘戰船,岸上更有精兵三千。
崔呈秀冷笑道:“想必是對方聽說我沒帶多少人,於是他也沒帶多少人。”
“不帶人?也不怕咱們把他趁機拿下。”
隨從說道。
崔呈秀瞥了一眼自己天真的隨從,苦笑道:“你是沒睡醒吧。對方可是沙場上廝殺的宿將,曾率眾先登奪城,你覺得我們這點人手夠幹嘛的?”
“老爺教訓的是。”
隨從尷尬的笑了笑。
事實上,崔呈秀帶來的人都是家仆,搬運東西還行,拿人這種狠活兒,也就在夢裏想想罷了。
船隻靠岸,崔呈秀剛下船,就看到許顯純陪著一個青年現身碼頭。
不用猜都知道,青年是誰。
“崔大人遠道而來,在下有失遠迎啊。”
楊承應抱拳,寒暄了起來。
“將軍言重了,茫茫大海,誰又能準確預料我等到的時辰。”
崔呈秀也是一臉微笑。
雙方一邊寒暄,一邊往談判地點走去。
楊承應把談判地點,就設在距離旅順港不遠的房子裏。
屋裏,按照南北方向擺著一個長方形的桌子,幾把椅子。
他們到了之後,分別入座。
許顯純坐在了崔呈秀的身邊。
崔呈秀接過隨從遞來的文書,放在楊承應的麵前。
“將軍,這是協議內容,請過目。”
“謝謝,不過我想,我不用看。”
楊承應讓公孫晟把文書收起來。
“將軍不看,就不怕我從中搗鬼?”
崔呈秀問道。
“如果協議有用,就沒有今日你我的相見。”
楊承應直言道:“請迴稟魏公公,以及你背後的列位大人,隻要他們肯遵守我提出的幾條,則金州暢通無阻。”
“那,販賣貨物往倭國之事……”
崔呈秀對此十分動心。
“貨源充足,則我會樂意搭這條線。”
楊承應也不繞彎子,直接給對方吃了顆定心丸。
他心裏惦記的不是談判,而是崔呈秀帶來的大家夥。
“好,這樣我迴去算是有交代了。”
崔呈秀長出了一口氣,說道:“將軍開出的條件中,提到了紅夷大炮。京中庫房二十幾門紅夷大炮,有幾門已經生鏽。”
楊承應心頭一緊。
又聽崔呈秀道:“不過,將軍的要求我們還是盡量滿足。因此從府庫調了十三門紅夷大炮,由我押運送到金州。”
“炮在哪裏?”楊承應急忙問道。
“就在船上。”
“請帶我去看。”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