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婦人才穩下情緒,閉上雙目,雙手捏緊佛珠不住的轉動著,口中默念著經文。
鄭姑姑靜靜的侍立一旁,直至見到婦人唇齒不再動作,她才試探性的喚了聲:“娘娘?”
婦人睜開雙眼望向她,緩緩點了點頭。
鄭姑姑見此才接著說道:“宮裏還傳來話兒,王氏已定下了秀女,沒有變動,就是原先看好的十二人,隻另又指了三人給安王。”
“楚家的三丫頭終於順利進宮了?”
鄭姑姑點頭:“是,那丫頭的性子,能順利進宮挺不容易的,娘娘有何吩咐?”
婦人微微一笑,嘴角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既然都進了宮,楚家三丫頭又是個傲嬌的,那就著人多幫幫她吧,別叫王氏和小皇帝這麽快就厭了她。如果可以,盡可能的給她多提幾個位份,這樣才好玩兒。”
“是。”鄭姑姑答應了一聲,又道:“吳先生今兒已去了田府,有了田衡暗中的照應,想她楚家丫頭在宮中應該不會太過艱難。”
“這就好。”婦人滿意的點點頭,片刻後又道,“聽言小皇帝可是個好男風的,要真如此,王氏他們家的姑娘還有楚家那丫頭,這個爭寵,從先天就入不了小皇帝的眼啊,你道她們能爭出個什麽數來呢。”
鄭姑姑卻不以為異:“楚家丫頭是習過武的,且身量上也比一般人家的姑娘都要壯實。”
“壯實?”婦人秀眉微揚:“阿碧是想說,楚家的丫頭很適合扮男裝?”
“是,”鄭姑姑淡笑點頭,“聽說妝扮起來,真真如個俊美無雙的公子哥兒。”
“嗬嗬,”婦人聽言忍不住笑出聲來,“這也虧得吳先生他們能想到。”
鄭姑姑卻道:“聽說這主意是楚家丫頭和白子衛一起想的。”
“白子衛?”婦人的聲音在聽到這個名字時,瞬間冷下。
“是的,白子衛還親自找人,教導楚家丫頭男子的言行舉止。
“他在這件事上倒參合不小啊。”婦人冷笑。
鄭姑姑垂首:“白子衛是總有許多出人意表的想法和主意。”
婦人緊撚著佛珠:“就是太多相法主意了,我當初願意招攬他,是因為他的生母出自吳家。不想這小子卻想的比我還多,真真野心不小。人有野心是好,做事才會積極用心兒。可這野心一旦太大了,就讓人討厭了。”
鄭姑姑默然不語。
婦人望向她,語聲含刺:“怎麽,阿碧你不覺得如何?”
鄭姑姑一驚,忙答道:“奴婢隻覺得白子衛雖出身慶仁伯府,卻到底隻是個庶子,上頭還有著兩個嫡長兄。他越是表現得有才學就越不得伯府夫人的喜歡,沒有了家族的支持,他再大的野心也難成氣候,娘娘不必太過在意。”
婦人冷笑:“你認為他白子衛會在意慶仁伯那點爵位?”
“這……”
婦人又哼了一聲:“白子衛就是個心大的,心大的人不能不防,阿碧,你明白嗎。”
鄭姑姑一怔,隨即額首:“是,奴婢明白。”
婦人這才微闔雙眸。
鄭姑姑緩了一下,見她家娘娘沒有他話,隻能主動出聲問道:“娘娘還有何吩咐?”
婦人搖搖頭,隻覺得心緒又似躁了起來,忙緊閉雙目默念佛經,良久才平複下心境,抬眼問道:“蓮兒那丫頭怎樣了?”
鄭姑姑躬身迴道:“還好,肯認真學起我們教的東西了,就是情緒還不穩,總鬧著要見她的大哥哥。”
“哼,她那大哥哥究竟是什麽人可曾查到?”
鄭姑姑搖搖頭:“不好查,千麵判突然橫死,童麵判又莫名失蹤,那的細索就此都斷了。”
婦人輕歎:“都是些不穩的江湖浪子,當時我就跟芙蕖說過,不要總招些江湖術士,都沒個家底。可你們卻說江湖浪子不受朝庭管束,方便四處遊走易探得情報。可也不想想,方便走動的人,同時也不好控製啊。這不,說沒了就沒了,想查都沒地兒查去。”
鄭姑姑默然點頭:“是,芙蕖也知道之前偏了,所以最近在試著接近那些新科士子。”
“哦,有什麽收獲?”
“多是些輕狂不穩的年輕人,不好使用,所以芙渠沒敢太過接近。”
“入了官場的人,不久都會被逼穩下來的,讓芙蕖著人多多留,別太近了,卻也別放鬆了。”
“是。”鄭姑姑點頭答應了一聲,又道,“芙蕖還道,最近有人在暗中查她。”
“什麽人?”
“據芙蕖說,極有可能是韓家的人。”
“韓家?”婦人冷哼一聲,“這兩年韓家動作很大啊。小皇帝身邊那個撲侍衛,查得怎樣了?”
鄭姑姑迴道:“還沒確切消息,但據各方情報分析,他也極可能是韓家的人。”
“幾成可能?”
“九成以上。即使不屬韓家,也與韓家關係匪淺。”
“嗬嗬,越來越有意思了。小皇帝是王氏一意力挺下正統登機的,雖然年紀小了些,在立意上卻是名正言順取得了先機,有下臣的支持,又得韓家人暗中大力相助,王氏他們,難啊!”
鄭姑姑聽言也笑了:“娘娘以為如何?”
婦人眉角笑意不減:“如今秀女已定,小皇帝大婚也就不遠了。依照宗法,皇帝大婚後,王氏就應該正式交還政權,嗬嗬,我倒要看看她會怎麽辦。”
鄭姑姑卻道:“小皇帝如今表現得如此縱情聲色,還尤好男色,王氏看樣子也是有意在縱著他。大婚後還政後,依小皇帝現今的表現,估摸著也會如之前一般,胡亂為之,不會真正去處理朝政,政務上最終還是會由王氏定奪。”
婦人冷笑:“如此兩方都在裝樣子,就看他們能裝到幾時。我們暫不必理會,就由著他們兩方試探的先玩兒。看著吧,這戲必然極是好看。”
鄭姑姑聽言,也笑意深深的點了點頭。
隨著鍾聲飄動,碧雲寺漸漸遠去。
京郊外那若大的園子。
這一處的園子,說是姓金,實則住著的人一直都姓韓。
值守莊園的金姓下仆雖覺不解,但主子間的事,他們也不好多問。
隻今日,晴了多日的天,已十分的明朗,莊園內的氣象卻比這天氣還要明亮幾分,隻今日他們的管事大人從天明開始就一直笑嗬嗬的。
下人看著開心,卻也好奇,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昨日晚間,他們莊園真正的主人金家大少終於難得的來了。
因韓二少奶奶,也就是大少爺的嫡親妹妹,下月就要生產了。所以,原先一直忙著在京郊布陣的韓二少爺,終於放下手中之事,在兩日前出發迴了淮安韓府。
兩日來,呆在莊園的一直隻有韓家的三公子。
天晴氣爽,雖已入秋,卻寒意未至,後院花園,湖中的蓮花還有數枝開得正好。
金家大少爺金宇南自東門而入,大步向湖北麵的雲風水榭行去。
因長年行商在外,金宇南身形健朗,膚色如熟透的麥子。他臉方麵正,寬寬的額頭下,一對濃黑的眉頭和如朗星般明亮的大眼,鼻挺唇厚,嘴邊一圈細絨絨的胡須,整個人看上去極富男子漢氣勢。
此時雲風水榭的紅豆漆圓桌前,韓家三少爺韓齊海正執著紫檀木茶勺,把新到的武夷山大紅袍撥入漢白玉雕竹茶壺中。
聽聞腳步聲,韓齊海抬頭看去,瞧了一眼大步行來的金宇南,嘴角一揚,複又低首,取過一旁炭爐上瓷蓋已不斷跳動的砂瓶,將早已燃沸的水慢慢注入漢白玉茶壺中。
“三少又在泡茶,我迴來隻一日,三次見你三次都在泡茶,”金宇南說著不住搖頭,“找你都不用去問人了,隻需順著茶味去,一找一個準。”
韓齊海笑道:“金兄可要喝一壺?”
金宇南挑眉:“一壺都給我了,這茶你不品了?”
韓齊海微笑:“金兄喜牛飲,不給足一壺,恐兄台不解其味。”
金宇南掀衣坐下:“這茶嘛,對我這粗人來說喝多少都是一個味,那就是草葉味兒。所以三少你就留著自己品吧,至於我嘛,你給壺水潤口就行。”
“金兄還是這般爽直。”韓齊海讚道,卻還是遞過了一杯清茶。
“行了,咱倆誰跟誰,客套話少說。”金宇南接茶杯,全不在意還不斷冒著的熱氣,一口飲盡。
韓齊海輕笑,真就不客氣的問道:“金兄此來,可是天寶有了變動?”
金宇南點頭:“上周安慶天寶接了一大單,確切數不知,隻據消息判斷,應不下百萬兩白銀。”
“百萬兩?”韓齊海眉頭擰起,“天寶銀號的全部庫銀,也就這個數吧?”
金宇南冷笑:“大周三大銀號,鴻豐、天寶,再有咱們寶運,也隻有第一的鴻豐銀號,身家上了千萬兩,天寶和我們寶運相當,四五百萬兩的身家。此次天寶這單生意一接,庫銀立時翻了一翻,身家直趕鴻豐。咱們寶運,隻能老老實實的屈居末席了。”
“不知天寶接下的是何家生意?”
“楊州謝家。”
韓齊海眉頭一挑:“大周第一船工謝家?”
“正是。”
韓齊海雙眉揚起:“聽言現在的楊州同知蔣征和這謝家交情極好。”
金宇南亦是眉頭一挑:“怎麽,三少又有了什麽新發現了?”
韓齊海一口飲盡手中的清茶,突然問道:“金兄可知這蔣征和楊家的關係?”
金宇南不解:“楊家,哪個楊家?”
“南京的楊家,也是造船的。”
金宇南一拍大腿:“你說的是那個楊家啊,可他們在造船上早就沒落了,如今全族上下都是吃著祖宗老本的,跟船工謝家可沒法比。哦,我想起來了,那蔣太太可不就出身楊家。難道楊州同知想幫著他嶽家?他蔣家可是詩書世家,現在又身居官位,隨意插手商事可要壞了名聲。”
韓齊海卻是一笑,輕轉著手中的青花瓷杯:“非也。金兄可知,楊家還有一個小姐,如今卻在謝家當著丫鬟。”
金宇南奇道:“還有這事,他們楊家竟沒落到讓自家小姐去給人家當丫鬟,那蔣太太也不管?”
“蔣太太並不知情。”
金宇南雙眼微覷:“怎麽,這又是哪門子的家宅暗鬥戲碼嗎?”
韓齊海微微一笑:“也許是吧。”
鄭姑姑靜靜的侍立一旁,直至見到婦人唇齒不再動作,她才試探性的喚了聲:“娘娘?”
婦人睜開雙眼望向她,緩緩點了點頭。
鄭姑姑見此才接著說道:“宮裏還傳來話兒,王氏已定下了秀女,沒有變動,就是原先看好的十二人,隻另又指了三人給安王。”
“楚家的三丫頭終於順利進宮了?”
鄭姑姑點頭:“是,那丫頭的性子,能順利進宮挺不容易的,娘娘有何吩咐?”
婦人微微一笑,嘴角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既然都進了宮,楚家三丫頭又是個傲嬌的,那就著人多幫幫她吧,別叫王氏和小皇帝這麽快就厭了她。如果可以,盡可能的給她多提幾個位份,這樣才好玩兒。”
“是。”鄭姑姑答應了一聲,又道:“吳先生今兒已去了田府,有了田衡暗中的照應,想她楚家丫頭在宮中應該不會太過艱難。”
“這就好。”婦人滿意的點點頭,片刻後又道,“聽言小皇帝可是個好男風的,要真如此,王氏他們家的姑娘還有楚家那丫頭,這個爭寵,從先天就入不了小皇帝的眼啊,你道她們能爭出個什麽數來呢。”
鄭姑姑卻不以為異:“楚家丫頭是習過武的,且身量上也比一般人家的姑娘都要壯實。”
“壯實?”婦人秀眉微揚:“阿碧是想說,楚家的丫頭很適合扮男裝?”
“是,”鄭姑姑淡笑點頭,“聽說妝扮起來,真真如個俊美無雙的公子哥兒。”
“嗬嗬,”婦人聽言忍不住笑出聲來,“這也虧得吳先生他們能想到。”
鄭姑姑卻道:“聽說這主意是楚家丫頭和白子衛一起想的。”
“白子衛?”婦人的聲音在聽到這個名字時,瞬間冷下。
“是的,白子衛還親自找人,教導楚家丫頭男子的言行舉止。
“他在這件事上倒參合不小啊。”婦人冷笑。
鄭姑姑垂首:“白子衛是總有許多出人意表的想法和主意。”
婦人緊撚著佛珠:“就是太多相法主意了,我當初願意招攬他,是因為他的生母出自吳家。不想這小子卻想的比我還多,真真野心不小。人有野心是好,做事才會積極用心兒。可這野心一旦太大了,就讓人討厭了。”
鄭姑姑默然不語。
婦人望向她,語聲含刺:“怎麽,阿碧你不覺得如何?”
鄭姑姑一驚,忙答道:“奴婢隻覺得白子衛雖出身慶仁伯府,卻到底隻是個庶子,上頭還有著兩個嫡長兄。他越是表現得有才學就越不得伯府夫人的喜歡,沒有了家族的支持,他再大的野心也難成氣候,娘娘不必太過在意。”
婦人冷笑:“你認為他白子衛會在意慶仁伯那點爵位?”
“這……”
婦人又哼了一聲:“白子衛就是個心大的,心大的人不能不防,阿碧,你明白嗎。”
鄭姑姑一怔,隨即額首:“是,奴婢明白。”
婦人這才微闔雙眸。
鄭姑姑緩了一下,見她家娘娘沒有他話,隻能主動出聲問道:“娘娘還有何吩咐?”
婦人搖搖頭,隻覺得心緒又似躁了起來,忙緊閉雙目默念佛經,良久才平複下心境,抬眼問道:“蓮兒那丫頭怎樣了?”
鄭姑姑躬身迴道:“還好,肯認真學起我們教的東西了,就是情緒還不穩,總鬧著要見她的大哥哥。”
“哼,她那大哥哥究竟是什麽人可曾查到?”
鄭姑姑搖搖頭:“不好查,千麵判突然橫死,童麵判又莫名失蹤,那的細索就此都斷了。”
婦人輕歎:“都是些不穩的江湖浪子,當時我就跟芙蕖說過,不要總招些江湖術士,都沒個家底。可你們卻說江湖浪子不受朝庭管束,方便四處遊走易探得情報。可也不想想,方便走動的人,同時也不好控製啊。這不,說沒了就沒了,想查都沒地兒查去。”
鄭姑姑默然點頭:“是,芙蕖也知道之前偏了,所以最近在試著接近那些新科士子。”
“哦,有什麽收獲?”
“多是些輕狂不穩的年輕人,不好使用,所以芙渠沒敢太過接近。”
“入了官場的人,不久都會被逼穩下來的,讓芙蕖著人多多留,別太近了,卻也別放鬆了。”
“是。”鄭姑姑點頭答應了一聲,又道,“芙蕖還道,最近有人在暗中查她。”
“什麽人?”
“據芙蕖說,極有可能是韓家的人。”
“韓家?”婦人冷哼一聲,“這兩年韓家動作很大啊。小皇帝身邊那個撲侍衛,查得怎樣了?”
鄭姑姑迴道:“還沒確切消息,但據各方情報分析,他也極可能是韓家的人。”
“幾成可能?”
“九成以上。即使不屬韓家,也與韓家關係匪淺。”
“嗬嗬,越來越有意思了。小皇帝是王氏一意力挺下正統登機的,雖然年紀小了些,在立意上卻是名正言順取得了先機,有下臣的支持,又得韓家人暗中大力相助,王氏他們,難啊!”
鄭姑姑聽言也笑了:“娘娘以為如何?”
婦人眉角笑意不減:“如今秀女已定,小皇帝大婚也就不遠了。依照宗法,皇帝大婚後,王氏就應該正式交還政權,嗬嗬,我倒要看看她會怎麽辦。”
鄭姑姑卻道:“小皇帝如今表現得如此縱情聲色,還尤好男色,王氏看樣子也是有意在縱著他。大婚後還政後,依小皇帝現今的表現,估摸著也會如之前一般,胡亂為之,不會真正去處理朝政,政務上最終還是會由王氏定奪。”
婦人冷笑:“如此兩方都在裝樣子,就看他們能裝到幾時。我們暫不必理會,就由著他們兩方試探的先玩兒。看著吧,這戲必然極是好看。”
鄭姑姑聽言,也笑意深深的點了點頭。
隨著鍾聲飄動,碧雲寺漸漸遠去。
京郊外那若大的園子。
這一處的園子,說是姓金,實則住著的人一直都姓韓。
值守莊園的金姓下仆雖覺不解,但主子間的事,他們也不好多問。
隻今日,晴了多日的天,已十分的明朗,莊園內的氣象卻比這天氣還要明亮幾分,隻今日他們的管事大人從天明開始就一直笑嗬嗬的。
下人看著開心,卻也好奇,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昨日晚間,他們莊園真正的主人金家大少終於難得的來了。
因韓二少奶奶,也就是大少爺的嫡親妹妹,下月就要生產了。所以,原先一直忙著在京郊布陣的韓二少爺,終於放下手中之事,在兩日前出發迴了淮安韓府。
兩日來,呆在莊園的一直隻有韓家的三公子。
天晴氣爽,雖已入秋,卻寒意未至,後院花園,湖中的蓮花還有數枝開得正好。
金家大少爺金宇南自東門而入,大步向湖北麵的雲風水榭行去。
因長年行商在外,金宇南身形健朗,膚色如熟透的麥子。他臉方麵正,寬寬的額頭下,一對濃黑的眉頭和如朗星般明亮的大眼,鼻挺唇厚,嘴邊一圈細絨絨的胡須,整個人看上去極富男子漢氣勢。
此時雲風水榭的紅豆漆圓桌前,韓家三少爺韓齊海正執著紫檀木茶勺,把新到的武夷山大紅袍撥入漢白玉雕竹茶壺中。
聽聞腳步聲,韓齊海抬頭看去,瞧了一眼大步行來的金宇南,嘴角一揚,複又低首,取過一旁炭爐上瓷蓋已不斷跳動的砂瓶,將早已燃沸的水慢慢注入漢白玉茶壺中。
“三少又在泡茶,我迴來隻一日,三次見你三次都在泡茶,”金宇南說著不住搖頭,“找你都不用去問人了,隻需順著茶味去,一找一個準。”
韓齊海笑道:“金兄可要喝一壺?”
金宇南挑眉:“一壺都給我了,這茶你不品了?”
韓齊海微笑:“金兄喜牛飲,不給足一壺,恐兄台不解其味。”
金宇南掀衣坐下:“這茶嘛,對我這粗人來說喝多少都是一個味,那就是草葉味兒。所以三少你就留著自己品吧,至於我嘛,你給壺水潤口就行。”
“金兄還是這般爽直。”韓齊海讚道,卻還是遞過了一杯清茶。
“行了,咱倆誰跟誰,客套話少說。”金宇南接茶杯,全不在意還不斷冒著的熱氣,一口飲盡。
韓齊海輕笑,真就不客氣的問道:“金兄此來,可是天寶有了變動?”
金宇南點頭:“上周安慶天寶接了一大單,確切數不知,隻據消息判斷,應不下百萬兩白銀。”
“百萬兩?”韓齊海眉頭擰起,“天寶銀號的全部庫銀,也就這個數吧?”
金宇南冷笑:“大周三大銀號,鴻豐、天寶,再有咱們寶運,也隻有第一的鴻豐銀號,身家上了千萬兩,天寶和我們寶運相當,四五百萬兩的身家。此次天寶這單生意一接,庫銀立時翻了一翻,身家直趕鴻豐。咱們寶運,隻能老老實實的屈居末席了。”
“不知天寶接下的是何家生意?”
“楊州謝家。”
韓齊海眉頭一挑:“大周第一船工謝家?”
“正是。”
韓齊海雙眉揚起:“聽言現在的楊州同知蔣征和這謝家交情極好。”
金宇南亦是眉頭一挑:“怎麽,三少又有了什麽新發現了?”
韓齊海一口飲盡手中的清茶,突然問道:“金兄可知這蔣征和楊家的關係?”
金宇南不解:“楊家,哪個楊家?”
“南京的楊家,也是造船的。”
金宇南一拍大腿:“你說的是那個楊家啊,可他們在造船上早就沒落了,如今全族上下都是吃著祖宗老本的,跟船工謝家可沒法比。哦,我想起來了,那蔣太太可不就出身楊家。難道楊州同知想幫著他嶽家?他蔣家可是詩書世家,現在又身居官位,隨意插手商事可要壞了名聲。”
韓齊海卻是一笑,輕轉著手中的青花瓷杯:“非也。金兄可知,楊家還有一個小姐,如今卻在謝家當著丫鬟。”
金宇南奇道:“還有這事,他們楊家竟沒落到讓自家小姐去給人家當丫鬟,那蔣太太也不管?”
“蔣太太並不知情。”
金宇南雙眼微覷:“怎麽,這又是哪門子的家宅暗鬥戲碼嗎?”
韓齊海微微一笑:“也許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