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不見底的庭院,因是依山而建,層層殿宇依山疊起,比之京中的皇城,更顯恢弘龐大。
庭院中經年響徹的是渾厚的鍾聲,還有‘篤篤篤’的木魚聲。
這裏正是皇家最大的寺院所在——碧雲寺。
月已高懸,暴雨過後,月色更是清明。
寺院的最深處,山石泉水相環,亭台樓閣依伴,古樹參天,小橋點綴,鍾聲悠遠。
真真一處幽閉的庭院。
院中流泉的盡頭,小小一間屋宇,聽不聞渾厚的鍾聲,隻能聽聞室內不斷傳出的木魚敲擊聲。
尋聲看去,隻見屋中內室正堂,麵對著不大的觀音站蓮托瓶執柳像下,躬身跪著一半老婦人,持續不斷傳出的木魚聲,正是出自婦人之手。
婦人年約四十,梳著簡單的圓髻,身上披著半灰半舊的衣裙,無半點裝飾,臉上亦未施粉黛,雙眼微閉。如此妝扮,看著就似市井中最普通不過的一個婦人。可細看其精致的五官,白皙修長的手指,婀娜的身姿,又無一不昭示著,婦人絕不普通,年輕時定然十分貌美。就算如今,過了女子最美好的年華,也依然保有著嬌好的容顏,兼之其出塵的氣質,讓人見之忘俗。
此時婦人口中正默念著經書,手中不斷敲打著木魚。室外淙淙的流泉聲,被這不斷傳出的木魚聲所掩蓋,同樣被掩蓋的,還有匆匆行來的腳步聲。
“娘娘……”
尖細的太監聲剛出了一聲,就被守在外間的侍女無聲打斷。
守在外間的侍女如室內的婦人一般,亦是灰色衣裙,無半點裝飾,可周身的氣度卻堪比宮中資曆最老的嬤嬤。
急步行來的太監見之,忙躬身行了一禮,低聲問好:“鄭姑姑好。”
“何事?”鄭姑姑問道。
太監雙手托起瓷盤:“這是宮裏剛傳來的消息。”
瓷盤中盛著一個拇指般寬,半支長笛長的玉管,管中接口處紅蠟封印,蓋著特製的印章。
鄭姑姑取過玉管,又問道:“可還有他話?”
太監躬身道:“有一話兒,黃公公說太後已定下了此次的秀女,共十二人,還是原先的人,沒有變動。另又選了三人指給了安王。皇上對此沒有任何表示。”
安王正是先帝六皇子,當今聖上的親兄長秦思飛。月前剛按太後懿旨,授封了安王。
太後一下就給安王定了三人,是把安王的正妃和兩側妃都一並解決了,就不知給皇上定的十二人要怎麽分配。
鄭姑姑點點頭,揮手讓太監退下。自己則托著玉管凝神細聽室內木魚聲,待聲音漸漸緩下,她才輕輕推開裏間的屋門,緩步走入內室。
室中婦人放下木魚,雙手合什,輕抬起頭雙目微睜,對著觀音像十分虔誠的拜了三拜。
鄭姑姑待婦人拜完,才輕步上前,扶著婦人從蓮花蒲團上站起,轉至偏房交椅上坐下。
婦人因跪得久了,膝蓋下有些麻,鄭姑姑蹲下身幫著婦人揉了揉,待婦人點頭可以後,她才起身吩咐守在外間的小丫頭奉茶進來。
直等婦人喝過了茶,小丫頭退下,偏房內隻餘主仆二人,鄭姑姑才取出玉管,雙手奉到婦人麵前。
“娘娘,這是宮裏新到的消息。”
婦人接過玉管,撇了一眼封印,打開抽出裏麵的紙條細看。
片刻,婦人輕笑一聲,把紙條重新疊起收好,然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阿碧猜猜宮裏這迴傳來了什麽消息?”婦人放下茶杯,淡笑著望向守在一旁的侍女。
鄭姑姑輕輕搖頭,笑道:“奴婢猜不出來,胡亂去猜又讓娘娘笑話,還是不猜了。”
“你啊,又在偷懶。以前還會多說上幾句,現在倒好,連那幾句都省了,一問就推說不知,隻管等著我給你答案。”
“娘娘也知道奴婢是個笨的,總是猜不對,多說那幾句也不過是跟娘娘圖個開心罷了。”
婦人輕轉著手中的佛珠,笑道:“哦,那現在不願多說了,是不願再跟我圖開心了?”
“娘娘又在笑話奴婢了,奴婢哪敢有他想,隻是老是用一套話兒來迴娘娘,娘娘聽多了也不新奇了,哪還會開心。奴婢這不是找不到話了嗎,正發愁著呢。”
婦人哈哈一笑,手中的佛珠連轉了幾圈:“你瞧,新話兒這不就來了嗎,還敢說自己笨。”
鄭姑姑躬身行了一正禮,笑道:“讓娘娘見笑了。”
“好了,好了。”婦人擺擺手,“逗笑的話兒,禮啊就免了吧。”
鄭姑姑微微站直了身:“娘娘開心,宮裏傳來的應該是個好消息。”
婦人淡淡搖頭,指尖按定最大的主珠:“說不上好。玉麵判的話,已查明西安師爺的案子是龍行衛的手筆。”
“龍行衛?”鄭姑姑秀眉微顰,“殷指使這是何意?”
婦人冷笑,按著佛珠的指尖突的一放,佛珠在手中瞬間連轉了數圈:“他這是想渾水摸魚了。先是派人去江南暗中收集官員的貪腐證據,然後背著官員,向江南大半的師爺透出了各樣信息,引得不少師爺辭退遠走。最後再借刀殺人的弄死那麽一兩個。不但攪渾了江南那的局勢,還能順帶著把西北一帶的也探上一探,真是用心良苦了。”
鄭姑姑眉頭深鎖:“他這是盯上了咱們了?”
“盯上咱們倒未必,”婦人挑眉笑道,“依我看,他這是想放長線釣大魚,可惜魚沒看準,自己也濕了身。”
“娘娘是想對他……”
婦人微閉雙目,沉默片刻道:“吩咐下去,西安的事無論何種結局都讓咱們的人不要動,這事由太後的人和龍行衛他們自個玩去。”
“是。”鄭姑姑恭敬的應了聲。
婦人沉吟片刻,把佛珠換到了另一隻手:“再有,田衡不是把戶部內編的賬冊送了一份給王氏嗎。可惜田衡底子還太淺,戶部那的賬冊他拿到的實在太不全了。你吩咐下去,讓我們在戶部的人暗中幫幫他,稍稍給他露個底,就收入這一節,一定要讓田衡疑了心下力去查。”
“是。”
“嗬嗬,”婦人笑得陰晴不明,“殷學正不是大義嗎,不是兩不相靠嗎。我倒要看看,王氏若知曉了他和鍾老頭的首尾,要如何對他,他又如何自處。”
鄭姑姑雙眉微揚,輕道:“娘娘何必如此,想先帝一去,龍行衛就沒了聖上這座最大的靠山,殷學正他現在不過就草寇頭子一個,娘娘若想要拿下他一點不難。”
婦人搖搖頭:“你別小看了殷學正這人,他能從一介平民混到如今的位置,並不是隨隨便便得來的,其能耐大著呢。龍行衛也不是你表麵看到的樣子,隻有那幾十號人到處拚命去查抄。龍行衛真正的實力在暗處,那是外人根本無法估量的。再有成宗老兒那幾年抄了多少大族的家,都是命龍行衛去辦的,從中他們得到了多少好處,無人詳知。如此的組織,咱們暫時動不了,那就讓他去和太後鬥去,看看會得出何結果來。”
鄭姑姑頓了一頓點頭稱是,又問:“娘娘以為他們哪方會占優?”
婦人雙目半闔,手中佛珠輕轉了兩圈:“這不好說,殷學正雖勢小,卻是個精明的。王氏那裏的王田方三家看著勢大,可她王氏卻是個耐不下性子的人,再有三家裏拖後腿的蠢材委實太多,鬥輸也不是沒有可能。”
“王田方三家是有拖後腿的,可他們也還有娘娘的幫助了啊。”鄭姑姑曬笑道。
“嗬嗬,我倒真想好好幫幫他們。你想那三大世家,還把控著小皇帝呢,如果最後還鬥輸了個草民,真真顏麵掃地,丟人。”
鄭姑姑卻道:“這也不定是他們的無能,娘娘也說了小皇帝不是個蠢的,說不得就有能耐撇開王氏他們,找上龍行衛呢。這樣龍行衛贏了,也說得過去。”
婦人佛珠微頓,點點頭:“這倒也是,很有可能。”
“娘娘要不要……”
“不用,”婦人微一擺手,緩緩說道,“就讓那小皇帝暫時跳去,能不能跳出王氏的圈子,看他的本事,我們不用去管,隻需隨時留心他的動向就行。嗬嗬,他也跳不了多久了。與其讓他直接死了落得個輕鬆,倒不如先讓他看到了希望後再去死來得痛快。嗬嗬,秦姓的人是皇室宗族又如何,如今不還是死絕大半,一時半會也不差這小皇帝的一條命。”
婦人說著,眸光蒙上了厚厚的寒氣,指尖通紅,使勁攆壓著佛珠。佛珠幾欲破碎,好再這佛珠是金鋼石所製,堅硬無比,才始終完好無損。
“我就是要慢慢的,慢慢的看,看他們姓秦的人都一個個的,一個個的死絕了。什麽真命天子,那死樣比個乞丐還難看。嗬嗬,什麽龍子龍孫,不還是一個個的都要到閻羅殿來報道,哈哈,你們還真以為能升天為龍。隻有閻羅殿,嗬嗬,隻有閻羅殿才是秦姓人的最後的歸宿。我就是要看著,看著他們一個個的歸結閻羅殿,哈哈,看看這天下,究竟是誰的天下。”
鄭姑姑躬身默默的站立一旁,也不接話。如此大逆不道的話,她已聽過無數遍,早就見怪不怪。她了解婦人,也是婦人手下人中,唯一知道婦人的執念。不為名不為利,費盡心機,算盡天下,引無數生靈死於非命,卻隻為其的一己瘋狂,瘋狂的為一個自始至終都沒愛過她的人,去陪葬。
她鄭姑姑原隻是個普通下人,當初受了婦人的恩惠,發誓誓死效忠,就算事後明白婦人所走的是一條不歸路,她也不會再做他選,這是她的宿命。
此為她作忠義,其實亦是瘋子!
庭院中經年響徹的是渾厚的鍾聲,還有‘篤篤篤’的木魚聲。
這裏正是皇家最大的寺院所在——碧雲寺。
月已高懸,暴雨過後,月色更是清明。
寺院的最深處,山石泉水相環,亭台樓閣依伴,古樹參天,小橋點綴,鍾聲悠遠。
真真一處幽閉的庭院。
院中流泉的盡頭,小小一間屋宇,聽不聞渾厚的鍾聲,隻能聽聞室內不斷傳出的木魚敲擊聲。
尋聲看去,隻見屋中內室正堂,麵對著不大的觀音站蓮托瓶執柳像下,躬身跪著一半老婦人,持續不斷傳出的木魚聲,正是出自婦人之手。
婦人年約四十,梳著簡單的圓髻,身上披著半灰半舊的衣裙,無半點裝飾,臉上亦未施粉黛,雙眼微閉。如此妝扮,看著就似市井中最普通不過的一個婦人。可細看其精致的五官,白皙修長的手指,婀娜的身姿,又無一不昭示著,婦人絕不普通,年輕時定然十分貌美。就算如今,過了女子最美好的年華,也依然保有著嬌好的容顏,兼之其出塵的氣質,讓人見之忘俗。
此時婦人口中正默念著經書,手中不斷敲打著木魚。室外淙淙的流泉聲,被這不斷傳出的木魚聲所掩蓋,同樣被掩蓋的,還有匆匆行來的腳步聲。
“娘娘……”
尖細的太監聲剛出了一聲,就被守在外間的侍女無聲打斷。
守在外間的侍女如室內的婦人一般,亦是灰色衣裙,無半點裝飾,可周身的氣度卻堪比宮中資曆最老的嬤嬤。
急步行來的太監見之,忙躬身行了一禮,低聲問好:“鄭姑姑好。”
“何事?”鄭姑姑問道。
太監雙手托起瓷盤:“這是宮裏剛傳來的消息。”
瓷盤中盛著一個拇指般寬,半支長笛長的玉管,管中接口處紅蠟封印,蓋著特製的印章。
鄭姑姑取過玉管,又問道:“可還有他話?”
太監躬身道:“有一話兒,黃公公說太後已定下了此次的秀女,共十二人,還是原先的人,沒有變動。另又選了三人指給了安王。皇上對此沒有任何表示。”
安王正是先帝六皇子,當今聖上的親兄長秦思飛。月前剛按太後懿旨,授封了安王。
太後一下就給安王定了三人,是把安王的正妃和兩側妃都一並解決了,就不知給皇上定的十二人要怎麽分配。
鄭姑姑點點頭,揮手讓太監退下。自己則托著玉管凝神細聽室內木魚聲,待聲音漸漸緩下,她才輕輕推開裏間的屋門,緩步走入內室。
室中婦人放下木魚,雙手合什,輕抬起頭雙目微睜,對著觀音像十分虔誠的拜了三拜。
鄭姑姑待婦人拜完,才輕步上前,扶著婦人從蓮花蒲團上站起,轉至偏房交椅上坐下。
婦人因跪得久了,膝蓋下有些麻,鄭姑姑蹲下身幫著婦人揉了揉,待婦人點頭可以後,她才起身吩咐守在外間的小丫頭奉茶進來。
直等婦人喝過了茶,小丫頭退下,偏房內隻餘主仆二人,鄭姑姑才取出玉管,雙手奉到婦人麵前。
“娘娘,這是宮裏新到的消息。”
婦人接過玉管,撇了一眼封印,打開抽出裏麵的紙條細看。
片刻,婦人輕笑一聲,把紙條重新疊起收好,然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阿碧猜猜宮裏這迴傳來了什麽消息?”婦人放下茶杯,淡笑著望向守在一旁的侍女。
鄭姑姑輕輕搖頭,笑道:“奴婢猜不出來,胡亂去猜又讓娘娘笑話,還是不猜了。”
“你啊,又在偷懶。以前還會多說上幾句,現在倒好,連那幾句都省了,一問就推說不知,隻管等著我給你答案。”
“娘娘也知道奴婢是個笨的,總是猜不對,多說那幾句也不過是跟娘娘圖個開心罷了。”
婦人輕轉著手中的佛珠,笑道:“哦,那現在不願多說了,是不願再跟我圖開心了?”
“娘娘又在笑話奴婢了,奴婢哪敢有他想,隻是老是用一套話兒來迴娘娘,娘娘聽多了也不新奇了,哪還會開心。奴婢這不是找不到話了嗎,正發愁著呢。”
婦人哈哈一笑,手中的佛珠連轉了幾圈:“你瞧,新話兒這不就來了嗎,還敢說自己笨。”
鄭姑姑躬身行了一正禮,笑道:“讓娘娘見笑了。”
“好了,好了。”婦人擺擺手,“逗笑的話兒,禮啊就免了吧。”
鄭姑姑微微站直了身:“娘娘開心,宮裏傳來的應該是個好消息。”
婦人淡淡搖頭,指尖按定最大的主珠:“說不上好。玉麵判的話,已查明西安師爺的案子是龍行衛的手筆。”
“龍行衛?”鄭姑姑秀眉微顰,“殷指使這是何意?”
婦人冷笑,按著佛珠的指尖突的一放,佛珠在手中瞬間連轉了數圈:“他這是想渾水摸魚了。先是派人去江南暗中收集官員的貪腐證據,然後背著官員,向江南大半的師爺透出了各樣信息,引得不少師爺辭退遠走。最後再借刀殺人的弄死那麽一兩個。不但攪渾了江南那的局勢,還能順帶著把西北一帶的也探上一探,真是用心良苦了。”
鄭姑姑眉頭深鎖:“他這是盯上了咱們了?”
“盯上咱們倒未必,”婦人挑眉笑道,“依我看,他這是想放長線釣大魚,可惜魚沒看準,自己也濕了身。”
“娘娘是想對他……”
婦人微閉雙目,沉默片刻道:“吩咐下去,西安的事無論何種結局都讓咱們的人不要動,這事由太後的人和龍行衛他們自個玩去。”
“是。”鄭姑姑恭敬的應了聲。
婦人沉吟片刻,把佛珠換到了另一隻手:“再有,田衡不是把戶部內編的賬冊送了一份給王氏嗎。可惜田衡底子還太淺,戶部那的賬冊他拿到的實在太不全了。你吩咐下去,讓我們在戶部的人暗中幫幫他,稍稍給他露個底,就收入這一節,一定要讓田衡疑了心下力去查。”
“是。”
“嗬嗬,”婦人笑得陰晴不明,“殷學正不是大義嗎,不是兩不相靠嗎。我倒要看看,王氏若知曉了他和鍾老頭的首尾,要如何對他,他又如何自處。”
鄭姑姑雙眉微揚,輕道:“娘娘何必如此,想先帝一去,龍行衛就沒了聖上這座最大的靠山,殷學正他現在不過就草寇頭子一個,娘娘若想要拿下他一點不難。”
婦人搖搖頭:“你別小看了殷學正這人,他能從一介平民混到如今的位置,並不是隨隨便便得來的,其能耐大著呢。龍行衛也不是你表麵看到的樣子,隻有那幾十號人到處拚命去查抄。龍行衛真正的實力在暗處,那是外人根本無法估量的。再有成宗老兒那幾年抄了多少大族的家,都是命龍行衛去辦的,從中他們得到了多少好處,無人詳知。如此的組織,咱們暫時動不了,那就讓他去和太後鬥去,看看會得出何結果來。”
鄭姑姑頓了一頓點頭稱是,又問:“娘娘以為他們哪方會占優?”
婦人雙目半闔,手中佛珠輕轉了兩圈:“這不好說,殷學正雖勢小,卻是個精明的。王氏那裏的王田方三家看著勢大,可她王氏卻是個耐不下性子的人,再有三家裏拖後腿的蠢材委實太多,鬥輸也不是沒有可能。”
“王田方三家是有拖後腿的,可他們也還有娘娘的幫助了啊。”鄭姑姑曬笑道。
“嗬嗬,我倒真想好好幫幫他們。你想那三大世家,還把控著小皇帝呢,如果最後還鬥輸了個草民,真真顏麵掃地,丟人。”
鄭姑姑卻道:“這也不定是他們的無能,娘娘也說了小皇帝不是個蠢的,說不得就有能耐撇開王氏他們,找上龍行衛呢。這樣龍行衛贏了,也說得過去。”
婦人佛珠微頓,點點頭:“這倒也是,很有可能。”
“娘娘要不要……”
“不用,”婦人微一擺手,緩緩說道,“就讓那小皇帝暫時跳去,能不能跳出王氏的圈子,看他的本事,我們不用去管,隻需隨時留心他的動向就行。嗬嗬,他也跳不了多久了。與其讓他直接死了落得個輕鬆,倒不如先讓他看到了希望後再去死來得痛快。嗬嗬,秦姓的人是皇室宗族又如何,如今不還是死絕大半,一時半會也不差這小皇帝的一條命。”
婦人說著,眸光蒙上了厚厚的寒氣,指尖通紅,使勁攆壓著佛珠。佛珠幾欲破碎,好再這佛珠是金鋼石所製,堅硬無比,才始終完好無損。
“我就是要慢慢的,慢慢的看,看他們姓秦的人都一個個的,一個個的死絕了。什麽真命天子,那死樣比個乞丐還難看。嗬嗬,什麽龍子龍孫,不還是一個個的都要到閻羅殿來報道,哈哈,你們還真以為能升天為龍。隻有閻羅殿,嗬嗬,隻有閻羅殿才是秦姓人的最後的歸宿。我就是要看著,看著他們一個個的歸結閻羅殿,哈哈,看看這天下,究竟是誰的天下。”
鄭姑姑躬身默默的站立一旁,也不接話。如此大逆不道的話,她已聽過無數遍,早就見怪不怪。她了解婦人,也是婦人手下人中,唯一知道婦人的執念。不為名不為利,費盡心機,算盡天下,引無數生靈死於非命,卻隻為其的一己瘋狂,瘋狂的為一個自始至終都沒愛過她的人,去陪葬。
她鄭姑姑原隻是個普通下人,當初受了婦人的恩惠,發誓誓死效忠,就算事後明白婦人所走的是一條不歸路,她也不會再做他選,這是她的宿命。
此為她作忠義,其實亦是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