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顒的關中兵擊退司馬越之後,並沒有撤退,而是賴在了洛陽不想走。這些兵將乃是地方軍閥,長期圍在洛陽名不正言不順,廣受輿論詬病,並不受待見,漸漸地在洛陽就呆不下去了。不過他們不甘心將辛辛苦苦掌握的皇權拱手讓給他人,想來個挾子以令諸侯,於是做了一個大膽莽撞的決定,帶著司馬衷和司馬穎一起迴長安。臨走之前,也像司馬越的人馬洗劫鄴城一樣,對洛陽城進行了一次大劫掠。可憐被魏晉兩朝經營數代的洛陽宮殿,無數珍寶財貨,一朝被洗劫一空。雖都是遭亂兵劫掠,但鄴城和洛陽兩者的性質和後果差地別。鄴城除了是軍事駐地之外,本質上隻是一個縣城。鄴城被洗劫隻是損失一些人口和財貨而已。而洛陽乃是京師所在,其被洗劫,且不論人口財貨幾十倍於鄴城,單就對大晉的威嚴等精神層麵的打擊來,都是不可估量的。
司馬衷被劫到長安以後,司馬顒準備把長安作為都城,洛陽作為陪都,號稱東西台。司馬顒現在是一家獨大,獨掌政權,而且是在自己地盤上挾子以令諸侯,十分暢快,野心得到極大滿足。權力在手,當然要運用。他最在意的當然是儲君問題了。
逃到長安的皇太弟司馬穎,沒了實力和威望,猶如喪家之犬。從十幾年前討伐司馬亮開始,到討伐司馬倫,再到對付司馬冏、司馬乂、司馬越,司馬顒和司馬穎一直都是同一條戰線的。司馬顒之所以一直力挺司馬穎,完全是因為司馬穎是皇室至親且實力強大的緣故,可如今司馬穎大勢已去,完全沒有必要再忌憚他了。而且現在司馬穎的名聲十分不好,對自己不利,所以司馬顒決定廢掉司馬穎的皇太弟稱號,另立儲君。
司馬衷的子孫死絕了之後,最近的血親當屬他的兄弟們了。司馬衷的兄弟原本可真不少。他父親武帝司馬炎一共生有二十六個兒子,可悲的是經過這些年的互相攻伐,隻剩下四位了,還包括司馬衷在內。再除去司馬穎,就隻有兩位,其中的一位材質還十分的庸下。於是儲君的人選就隻剩下一個——也就是豫章王司馬熾了。
冊立了司馬熾做皇太弟後,為了安撫實力不可覷的司馬越,司馬顒決定邀請他與自己共同輔政。司馬越當然不會傻到自己給司馬顒送上門去。不過他也不甘心安於現狀,派使者到長安談判,承諾隻要能夠將皇帝送迴洛陽,情願與司馬顒分陝而治。
司馬顒自以為實力強大,當然並不買他這個賬。
於是司馬越就像討伐司馬穎那樣發起檄文,起兵要征討司馬顒。擅自劫持皇帝不還,並且要改換都城,這無疑會引起下饒怨憤。司馬越的檄文似乎是站在了正義的角度上,所以有很多的響應者。
司馬越帶領所謂的正義之師逼近長安。又利用離間之計讓司馬顒斬殺了他自己的大將。等到司馬顒明白過來卻為時已晚。他害了怕,知道難以抵擋司馬越一方的“正義之師”,便主動求和。在勝負已經很明朗的情況下,這次輪到司馬越不買賬了。最終,司馬越攻入長安,成功將司馬衷帶迴了洛陽。而長安也免不了被洗劫一場的命運。
司馬穎和司馬顒分別倉皇逃離。此時的司馬顒自身尚且難顧,當然保不了司馬穎了。
西征軍撤離之後,司馬顒潛迴自己的長安大本營。由於喪失了鄴城,司馬穎沒有了自己的根據地,沒過多久就被司馬越誘捕殺害。這一對自始至終一直是同一條戰線的遠房叔侄盟友到最後隻能是大難來時各自飛了。而暫時安定的司馬顒最終也沒能逃脫司馬越的毒手。
本來司馬顒要是安安心心地固守長安這塊大本營的,司馬越一時還不能把他怎麽樣。可是在識時務方麵,他比司馬越差得遠。司馬顒在長安擁子的時候,曾邀請司馬越來長安共同輔政,可司馬越沒有答應;而今在洛陽擁子的司馬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邀請司馬顒入洛陽與自己共同輔政。
這很明顯就是自己的故技重施,可此時的司馬顒似乎是被失敗打擊得昏了頭,抱著幻想,竟欣然應召,隻是還沒到洛陽,就被司馬越派人給暗殺了。
自此,司馬越獨掌朝政大權。再也沒有其他司馬皇室能夠興風作浪了。
從武帝司馬炎駕崩、司馬衷登基伊始,司馬諸王就開始作亂,先後經曆了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史稱八王之亂。八王之亂隻是個概稱,因為司馬皇室大大數十王,連同一些爵位低的,加在一起就是數百位王公,大多都直接或間接參與到政變當中,比如前文提到的梁王司馬肜、淮南王司馬允、東安公司馬繇等等。是百王之亂也不為過。之所以稱為八王之亂,是因為這八王都是在每次禍亂中表現最積極、實力最強大或是最起主導作用的力量。
諸侯王的作用是拱衛自家王朝,副作用則是容易尾大不掉。關於分封同姓諸侯王,是每個朝代的肇立者都迴避不聊問題,而每個朝代的做法都不盡相同。大致的方向有兩種:一種是分封,一種是不分封。而且幾乎是循環罔替,此消彼長。
先秦時代全都是分封諸侯的,發展到最後,以至於五霸七雄把周子架空;秦始皇有鑒於此,在建立秦朝之後全麵廢除諸侯分封,改行郡縣製。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郡縣製尚處於探索階段,人們一時還不能適應。由於沒有諸侯王的拱衛,在各地遭受起義的時候無人真心幫朝廷鎮壓,秦朝僅僅經曆二世便滅亡了;劉邦建立了漢朝,吸取秦朝短命的教訓,大肆分封諸侯王,用以拱衛朝廷。這些諸侯王的確起到了為劉家江山鎮守一方的作用,但同時也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以至於釀成了吳楚七國反叛,逼得後來的景帝、武帝費盡心機地削藩;曹魏建立後,親眼所見漢末諸侯混戰所造成的下大亂,遂決定加強中央集權,雖有分封諸侯王,但諸侯王的實力大受限製,基本有名無實。這是跟秦朝一樣的思路,最終也是跟秦朝一樣的結局。曹丕的後代子孫麵對司馬懿父子的霸權毫無還手之力,僅僅存在了四十幾年。
司馬炎可能是總結了前幾代的經驗教訓,兩相對比,發現還是分封同姓諸侯利大於弊,畢竟自家人終究是自家人。於是就大封司馬氏家族,但諸侯王的權利比之漢朝有所收斂。各諸侯王按比例享受封地的賦稅,還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不過軍隊的規模會有限製,從大國到國,分為三等:大國置上、症下三軍,共五千人;次國置上、下兩軍,三千人;國置一軍,一千人。而且各諸侯王的封地並不固定,朝廷可以根據每位諸侯王的功過做改封。這顯然是吸取了漢朝七國之亂的教訓,限製諸侯王鞏固勢力。
初衷是好的,結果卻大相徑庭。司馬炎之所以敢立這個傻兒子當太子,就是覺得司馬家族人數眾多,大家都是一條心的,可以共保大晉江山。但實際上別遠房宗室,就是自己的兒子們也都是各自為政,各懷心眼。沒人真心去保這個傻哥哥。司馬炎在位時還能震懾住所有諸侯王,在他死後,誰也不把他的這個傻兒子放在眼裏。諸侯王們都在暗中大肆擴張自己的勢力,早已超出了本國該有的軍隊規模。各諸侯王為了自己的利益,打著道義的旗號,衡量著彼茨實力,拉幫結夥,爭的是你死我活,把一個好端賭大晉江山摧殘得岌岌可危。
對晉室不了解的人,會覺得司馬諸王數量太多,不好分辨。如果將這八王按輩分和血緣親疏捋一下,就清晰多了。
按輩分來講:汝南王司馬亮、趙王司馬倫的輩分最高,為武帝司馬炎的叔輩;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為武帝的兄弟輩;楚王司馬瑋、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為武帝的子侄輩。
按與嫡係皇室的血緣親疏來講,以司馬懿——司馬昭——司馬炎——司馬衷這四代為中軸線的話,楚王司馬瑋、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為司馬炎的兒子,也就是皇室至親;齊王司馬冏次之,為司馬炎的侄子,司馬昭的孫子;汝南王司馬亮、趙王司馬倫又次之,為司馬懿的兒子;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最疏遠,為司馬懿的侄孫。
除了輩分和血親,在忠奸善惡、為亂程度方麵這八王也是有區別的,不能一概而論。以性質惡劣程度排序:為亂最嚴重的當屬趙王司馬倫。其他七王不管怎麽樣,名義上依舊是奉司馬衷為君主的,而他直接篡位做了皇上,實屬大逆不道,罪大惡極;東海王司馬越發動的兵變規模最大,雖然他打著正義的旗號將司馬衷從長安接迴了洛陽,但所造成的破壞非常大,還引進鮮卑兵,且作為最後一個權臣,沒有輔佐之心,卻有不臣之跡,後來還涉嫌毒殺司馬衷。其後在匈奴人圍攻洛陽的時候,竟帶領重兵撇下當時的皇帝而去鎮守許昌,以致朝廷孤立無援,最終城破。他其實乃是毀滅晉室的最後推手,故排在第二;河間王司馬顒,作為一個遠房宗室,卻非常不安分,一直積極策劃、主動參與多場大規模混戰,且還有劫持皇帝遷都一項,足可以排在第三位;成都王司馬穎發動多次大規模兵變。身為儲君卻不入朝堂,遠在鄴城擅權專政,而讓百官來迴奔波向他奏事。啟用匈奴人參與諸侯之戰,而且與王師對抗時不考慮司馬衷的安危,並將禦駕親征的司馬衷扣留在鄴城,應排在第四;齊王司馬冏不臣之心已經顯現,如果假以時日,即便不步司馬倫的後塵直接篡位,也很可能像他曾祖司馬懿對待曹魏一樣行廢立之事,甚至自己做皇儲也不一定,但他實際主動發起的兵變較少,所以排在第五;楚王司馬瑋威權跋扈,受賈後擺布,擅殺司馬亮、衛瓘兩位輔政大臣,性質惡劣,排在第六;長沙王司馬乂也參與了多次兵變,但其似乎並無不臣之跡,姑且排在第七;最後就是汝南王司馬亮。雖然有擅權之嫌,但他是先帝欽點的輔政大臣,且對朝廷的確沒有二心,即便眾多武士闖進門,也還是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態度,自始至終從來沒有主動發兵攻擊過誰。其被屠戮,實屬可悲,所以為亂程度最低。
司馬衷被劫到長安以後,司馬顒準備把長安作為都城,洛陽作為陪都,號稱東西台。司馬顒現在是一家獨大,獨掌政權,而且是在自己地盤上挾子以令諸侯,十分暢快,野心得到極大滿足。權力在手,當然要運用。他最在意的當然是儲君問題了。
逃到長安的皇太弟司馬穎,沒了實力和威望,猶如喪家之犬。從十幾年前討伐司馬亮開始,到討伐司馬倫,再到對付司馬冏、司馬乂、司馬越,司馬顒和司馬穎一直都是同一條戰線的。司馬顒之所以一直力挺司馬穎,完全是因為司馬穎是皇室至親且實力強大的緣故,可如今司馬穎大勢已去,完全沒有必要再忌憚他了。而且現在司馬穎的名聲十分不好,對自己不利,所以司馬顒決定廢掉司馬穎的皇太弟稱號,另立儲君。
司馬衷的子孫死絕了之後,最近的血親當屬他的兄弟們了。司馬衷的兄弟原本可真不少。他父親武帝司馬炎一共生有二十六個兒子,可悲的是經過這些年的互相攻伐,隻剩下四位了,還包括司馬衷在內。再除去司馬穎,就隻有兩位,其中的一位材質還十分的庸下。於是儲君的人選就隻剩下一個——也就是豫章王司馬熾了。
冊立了司馬熾做皇太弟後,為了安撫實力不可覷的司馬越,司馬顒決定邀請他與自己共同輔政。司馬越當然不會傻到自己給司馬顒送上門去。不過他也不甘心安於現狀,派使者到長安談判,承諾隻要能夠將皇帝送迴洛陽,情願與司馬顒分陝而治。
司馬顒自以為實力強大,當然並不買他這個賬。
於是司馬越就像討伐司馬穎那樣發起檄文,起兵要征討司馬顒。擅自劫持皇帝不還,並且要改換都城,這無疑會引起下饒怨憤。司馬越的檄文似乎是站在了正義的角度上,所以有很多的響應者。
司馬越帶領所謂的正義之師逼近長安。又利用離間之計讓司馬顒斬殺了他自己的大將。等到司馬顒明白過來卻為時已晚。他害了怕,知道難以抵擋司馬越一方的“正義之師”,便主動求和。在勝負已經很明朗的情況下,這次輪到司馬越不買賬了。最終,司馬越攻入長安,成功將司馬衷帶迴了洛陽。而長安也免不了被洗劫一場的命運。
司馬穎和司馬顒分別倉皇逃離。此時的司馬顒自身尚且難顧,當然保不了司馬穎了。
西征軍撤離之後,司馬顒潛迴自己的長安大本營。由於喪失了鄴城,司馬穎沒有了自己的根據地,沒過多久就被司馬越誘捕殺害。這一對自始至終一直是同一條戰線的遠房叔侄盟友到最後隻能是大難來時各自飛了。而暫時安定的司馬顒最終也沒能逃脫司馬越的毒手。
本來司馬顒要是安安心心地固守長安這塊大本營的,司馬越一時還不能把他怎麽樣。可是在識時務方麵,他比司馬越差得遠。司馬顒在長安擁子的時候,曾邀請司馬越來長安共同輔政,可司馬越沒有答應;而今在洛陽擁子的司馬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邀請司馬顒入洛陽與自己共同輔政。
這很明顯就是自己的故技重施,可此時的司馬顒似乎是被失敗打擊得昏了頭,抱著幻想,竟欣然應召,隻是還沒到洛陽,就被司馬越派人給暗殺了。
自此,司馬越獨掌朝政大權。再也沒有其他司馬皇室能夠興風作浪了。
從武帝司馬炎駕崩、司馬衷登基伊始,司馬諸王就開始作亂,先後經曆了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史稱八王之亂。八王之亂隻是個概稱,因為司馬皇室大大數十王,連同一些爵位低的,加在一起就是數百位王公,大多都直接或間接參與到政變當中,比如前文提到的梁王司馬肜、淮南王司馬允、東安公司馬繇等等。是百王之亂也不為過。之所以稱為八王之亂,是因為這八王都是在每次禍亂中表現最積極、實力最強大或是最起主導作用的力量。
諸侯王的作用是拱衛自家王朝,副作用則是容易尾大不掉。關於分封同姓諸侯王,是每個朝代的肇立者都迴避不聊問題,而每個朝代的做法都不盡相同。大致的方向有兩種:一種是分封,一種是不分封。而且幾乎是循環罔替,此消彼長。
先秦時代全都是分封諸侯的,發展到最後,以至於五霸七雄把周子架空;秦始皇有鑒於此,在建立秦朝之後全麵廢除諸侯分封,改行郡縣製。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郡縣製尚處於探索階段,人們一時還不能適應。由於沒有諸侯王的拱衛,在各地遭受起義的時候無人真心幫朝廷鎮壓,秦朝僅僅經曆二世便滅亡了;劉邦建立了漢朝,吸取秦朝短命的教訓,大肆分封諸侯王,用以拱衛朝廷。這些諸侯王的確起到了為劉家江山鎮守一方的作用,但同時也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以至於釀成了吳楚七國反叛,逼得後來的景帝、武帝費盡心機地削藩;曹魏建立後,親眼所見漢末諸侯混戰所造成的下大亂,遂決定加強中央集權,雖有分封諸侯王,但諸侯王的實力大受限製,基本有名無實。這是跟秦朝一樣的思路,最終也是跟秦朝一樣的結局。曹丕的後代子孫麵對司馬懿父子的霸權毫無還手之力,僅僅存在了四十幾年。
司馬炎可能是總結了前幾代的經驗教訓,兩相對比,發現還是分封同姓諸侯利大於弊,畢竟自家人終究是自家人。於是就大封司馬氏家族,但諸侯王的權利比之漢朝有所收斂。各諸侯王按比例享受封地的賦稅,還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不過軍隊的規模會有限製,從大國到國,分為三等:大國置上、症下三軍,共五千人;次國置上、下兩軍,三千人;國置一軍,一千人。而且各諸侯王的封地並不固定,朝廷可以根據每位諸侯王的功過做改封。這顯然是吸取了漢朝七國之亂的教訓,限製諸侯王鞏固勢力。
初衷是好的,結果卻大相徑庭。司馬炎之所以敢立這個傻兒子當太子,就是覺得司馬家族人數眾多,大家都是一條心的,可以共保大晉江山。但實際上別遠房宗室,就是自己的兒子們也都是各自為政,各懷心眼。沒人真心去保這個傻哥哥。司馬炎在位時還能震懾住所有諸侯王,在他死後,誰也不把他的這個傻兒子放在眼裏。諸侯王們都在暗中大肆擴張自己的勢力,早已超出了本國該有的軍隊規模。各諸侯王為了自己的利益,打著道義的旗號,衡量著彼茨實力,拉幫結夥,爭的是你死我活,把一個好端賭大晉江山摧殘得岌岌可危。
對晉室不了解的人,會覺得司馬諸王數量太多,不好分辨。如果將這八王按輩分和血緣親疏捋一下,就清晰多了。
按輩分來講:汝南王司馬亮、趙王司馬倫的輩分最高,為武帝司馬炎的叔輩;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為武帝的兄弟輩;楚王司馬瑋、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為武帝的子侄輩。
按與嫡係皇室的血緣親疏來講,以司馬懿——司馬昭——司馬炎——司馬衷這四代為中軸線的話,楚王司馬瑋、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為司馬炎的兒子,也就是皇室至親;齊王司馬冏次之,為司馬炎的侄子,司馬昭的孫子;汝南王司馬亮、趙王司馬倫又次之,為司馬懿的兒子;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最疏遠,為司馬懿的侄孫。
除了輩分和血親,在忠奸善惡、為亂程度方麵這八王也是有區別的,不能一概而論。以性質惡劣程度排序:為亂最嚴重的當屬趙王司馬倫。其他七王不管怎麽樣,名義上依舊是奉司馬衷為君主的,而他直接篡位做了皇上,實屬大逆不道,罪大惡極;東海王司馬越發動的兵變規模最大,雖然他打著正義的旗號將司馬衷從長安接迴了洛陽,但所造成的破壞非常大,還引進鮮卑兵,且作為最後一個權臣,沒有輔佐之心,卻有不臣之跡,後來還涉嫌毒殺司馬衷。其後在匈奴人圍攻洛陽的時候,竟帶領重兵撇下當時的皇帝而去鎮守許昌,以致朝廷孤立無援,最終城破。他其實乃是毀滅晉室的最後推手,故排在第二;河間王司馬顒,作為一個遠房宗室,卻非常不安分,一直積極策劃、主動參與多場大規模混戰,且還有劫持皇帝遷都一項,足可以排在第三位;成都王司馬穎發動多次大規模兵變。身為儲君卻不入朝堂,遠在鄴城擅權專政,而讓百官來迴奔波向他奏事。啟用匈奴人參與諸侯之戰,而且與王師對抗時不考慮司馬衷的安危,並將禦駕親征的司馬衷扣留在鄴城,應排在第四;齊王司馬冏不臣之心已經顯現,如果假以時日,即便不步司馬倫的後塵直接篡位,也很可能像他曾祖司馬懿對待曹魏一樣行廢立之事,甚至自己做皇儲也不一定,但他實際主動發起的兵變較少,所以排在第五;楚王司馬瑋威權跋扈,受賈後擺布,擅殺司馬亮、衛瓘兩位輔政大臣,性質惡劣,排在第六;長沙王司馬乂也參與了多次兵變,但其似乎並無不臣之跡,姑且排在第七;最後就是汝南王司馬亮。雖然有擅權之嫌,但他是先帝欽點的輔政大臣,且對朝廷的確沒有二心,即便眾多武士闖進門,也還是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態度,自始至終從來沒有主動發兵攻擊過誰。其被屠戮,實屬可悲,所以為亂程度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