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秦家莊。
迴到這裏的秦剛擔心於趙煦的病情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本來他覺得:為趙煦保住了趙茂這個骨血,便足以扭轉原來曆史的走向,即使趙煦駕崩,那也一定是趙茂繼位。
但是今天看來,突然發現這裏麵有大問題了:
當年神宗趙頊去世時,趙煦已經八歲,而且已經提前被立為了太子,是正宗的皇儲,但即使是這樣,也並非就能鐵定地繼承皇位。趙頊的弟弟雍王趙顥就在一旁蠢蠢欲動,還有朝臣提出,為國家穩定著想,不宜立少主,當立長君。而這一關鍵的選擇權,則掌握在了趙頊崩後垂簾當政的高太後手中。
幸好高太後的政治眼光堅定,沒有選擇自己曾最寵愛的幼子趙顥,而且選擇了孫子趙煦。
而今天,曆史將再一次重現:
此時的趙茂,一則年紀太小,尚不滿五周歲,而且還未能得到太子之實;另一邊,趙茂還將麵臨著趙佖、趙佶、趙俁、趙似與趙偲這五個皇叔的強有力競爭。
能夠決定這一關鍵的選擇權,則落在了此時的向太後手上。
對於向太後的政治判斷能力,卻令秦剛大為擔憂。更何況,還有過在曆史上她曾固執而堅定地選擇了端王趙佶的陰影。
此外,在通知秦湛關注宮中皇帝健康的同時,並要求強化一下對於端王府的注意。結果,卻是傳迴了一些端王府極有可能會與目前在杭州的童貫相勾結的蛛絲馬跡。
眼下在秦家莊,趙駟、李綱都不在身邊,大多數的事情,也就隻能與虎哥進行商量了。
“本來還覺得這衍哥不要再與蔡童二人多有交集,眼下來看,留著這條線,似乎倒也有些必要了!起碼可以察覺他們那裏會有什麽動作。”秦剛思考著說。
“先生,屬下有話,隻怕多有冒犯,但想著又不得不說。”虎哥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找你來就是與你商量,你有什麽想法盡管說好了!”
“屬下以為,胡爺先前說過要與那兩個奸人虛以委蛇,打探情報。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麽久,我們這裏不問,他那裏卻是從來都沒有什麽有用的情報傳過來。這次再提這個理由,我們是否應該要有點防範呢?”
其實秦剛心裏原本就有這個想法,聽到虎哥也是如此認為,便是更確認了幾分。
“而且,屬下最擔心的是,我們以為留著這條線可以探知對方的動靜,可實際卻成了對方探知我們動靜的一條線!”虎哥進一步提醒道。
“你在懷疑衍哥他麽?”秦剛反問道。
“先生曾教導過,凡事未慮勝先慮敗,屬下是在考慮各種有可能會出問題的地方。”虎哥坦然說道。
“很好!”秦剛拍了拍虎哥的肩膀,“你能冷靜看待問題,又不會因我的言語逼迫放棄觀點,提醒得甚好。衍哥這邊,的確風險極大。接下來與他的聯係,便由你親自負責。”
望著虎哥轉身迴去安排的身影,秦剛很是感慨,這個小夥子的成長的確讓人欣慰。
看了看時辰,便到了秦剛每天煉氣修習的時候。
雖然他一直卡在了心法第三層的九成之處一直未能過關,但是堅持每天不停的煉氣卻帶給他極其明顯的自身收益——氣力越來越長,各種反應越來越敏銳,而且他在之前去京城的幾次實戰之中,分明感受到自己根本無須去練習什麽拳腳套路,就是最順手的太極拳的幾個招式,也能使出見招斃敵的威力。
秦剛所待的院落除了虎哥與盼兮之外,不會有外人能進來,所以他便安心在這裏按照心法煉氣的要求循環吐納了三個周天,正準備收氣結束。
突然,已經靈敏了許多的聽覺便察覺到了院牆之上似有不一般的動靜,來人在那裏應該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似乎並無惡意。
“可是京城來人?”秦剛也懶得猜了,直接開口問道。
“好小子!果然進步不小!”院牆上立刻響起了一聲豪爽的聲音,卻是秦剛未曾猜對的一個人——師父周侗。
就在周侗起身飛落院內之時,聽到聲音的虎哥已經旋風般地衝進了院中,卻在秦剛的伸手示意下停止了舉動:“莫慌!這是我師父!”
虎哥於是放心地退了出去。
秦剛便趕緊過來給師父請安,周侗卻也沒有先阻攔,但在秦剛要拜下去的時候,突然伸手一拉,結果秦剛用力相抗,卻是堅持拜了下去。
周侗卻是開心地大笑道:“你的氣力進展神速,我不使用全力的話,竟然攔不下你了!”
“稟告師父,徒兒自得此心法以來,日日練習,不曾中斷。隻是一年多前,便已到今天的境界,之後便一直停滯不前。所以此後的吐納煉氣,一直隻能感覺氣力增長與聽力眼力略有提高。不知該如何突破,上次在京城沒見到您,也隻能留了書信在那。”
“嗐!禦拳館那破地方,我也就是隻在那掛個名。這兩年我到各地去遊曆,倒也接交了不少的朋友,隻是像你資質這麽好的徒弟,卻是一個也沒再見過。這不,這幾天正好路過高郵,想著你就是這裏人,卻是路過來瞧瞧,沒想到你真的在這!”周侗大大咧咧地說道。
聽到他並非是刻意過來,秦剛趕緊便說:“徒兒的父親去世,便在此丁憂!之前一直未曾有機會侍候師父,不如這次就在我這裏多歇息幾日,徒兒也好多多請教!”
“嗯,也好,按你留言所說,你卡在了第三層的最後一步,到現在差不多要一年多吧,那也再正常不過了,也就是你前麵練得太快才奇怪。不過,你卡在這裏之後,居然還能堅持每天煉氣,這份恆心與耐性卻是難得。讓我來試試你的氣息……”說著,周侗“啪”地一伸手,竟一把搭上秦剛的右手手腕。
秦剛已經反應到對方的動作,不過周侗這次也是全力出手,竟然還是在速度上搶了先,一把就將他的手腕牢牢地扣住。而秦剛轉念之間便放棄了正麵的掙脫,而是順著周侗催吐出來的氣力於手腕處默默地發力相抗,三兩次的試探之後,竟然借力運勁,一舉便將周侗的五指彈開。
“咦!你這氣息竟然已經煉得如此醇厚?”周侗卻是吃了一驚,又笑道,“所以說,傻人有傻福。普通人在境界突破不了時,大多便會懈怠而放鬆了練習,而你不同,居然堅持不止,而這正是本門心法的妙處,境界不破,根基愈厚,你的氣息基礎實際上已經達到了第四層之末的程度。所以,今天為師先助你突破第三層,而之後不需要幾天的時間,便能夠再助你突破第四層了!哈哈!百年難遇的連連破境之才,居然是在我周侗的手上!”
之後,周侗卻是二話不說,當即帶著秦剛開始周身運氣,而他則運氣於手,助他運轉衝關。僅僅一炷香的功夫,秦剛便覺丹田所出之氣,已經順利衝破原先一直在後頸之處的障礙,迴旋於周身之間,此時再出手一些普通尋常的招式,卻是隱隱然地暗含裂磚破石之力。
隨後,秦剛趕緊叫人來給周侗安排住下,趁著這幾天的時間,他便在師父的幫助下,迅速揣摩並練習心法,趁熱打鐵,一舉突破了第四層境界。
周侗因為他如此氣力灌臂、膂力大增的情況,又傳授了他一套剛猛無比的槍法。
秦剛學得此霸氣十足的槍法之後,又問其槍法之名。
周侗搖搖頭道:“槍乃百兵之王,真正的槍法無名,由在戰場上展現實力之人命名吧,你若能上陣殺敵逾百,此槍便可名曰‘秦家槍’!”
傳完之後,周侗卻是耐不住在一個地方久居的性子,給他留下第五層的心法冊子後,就再次動身向南遊曆。。
而就在此後沒兩日,京城突然來了密旨太監:皇帝要求秦剛接旨後即刻起身,入京麵聖,有國之重事相商,不得有誤!
秦剛心中一凜,也知眼下非尋常之時,立刻叩首接旨。宣旨太監讀完旨意之後直接當麵焚毀了密旨,卻是另留一封趙煦親筆簽寫的手諭交給秦剛道:“秦爵爺,官家特意囑咐,此次進京,事關機密,沿途不可張揚,如遇萬不得已之時,可持此手諭為證。”
秦剛再次拜謝,並道:“請閣長去偏院稍事休息,秦剛立即便去準備行李。”
對方點點頭便離去。
秦剛立即叫來了盼兮與虎哥道:“我接天子密旨,須即刻入京,盼姐你依前例,還得辛苦做我的替身,不得向任何人透露我的行蹤。虎哥帶護衛四人隨我出行。”
如此這樣的安排也不是第一次了,雖然感到意外,但都不會多問,都是各作準備去了。
秦剛一個人留在房內,思索再三,想到了這次入京後所麵臨的複雜局麵,臨時決定寫了三封書信,分別是給秦規、喬襄文以及趙駟,寫完封好後,正好秦盼兮換了男裝進來。
“哈哈!哥這才知道,盼兮裝扮後,還真是一眼難辨啊!”秦剛看著與自己頗有幾分相似的妹妹,笑著打趣完,便將手中的三封信遞給她,“這三封信留在你這兒,不到萬不得已時,不必拿出。”
秦盼兮原本聽了哥哥對自己裝束的誇讚時還帶著笑容,但聽著秦剛這句“不到萬不得已時”的話出口,卻心中一驚,再一看這三封信的收信人,更是憂心忡忡地問道:“哥,你這次入京,很危險嗎?”
“哦!”秦剛倒沒想到妹妹會如此敏感,便笑道:“說什麽呢?要說危險,哥去西北、去南洋,哪次不比這危險!隻是京城裏乃是朝廷中央,各方勢力複雜,我去那裏總得多留些後手手段,這些信便就是以防萬一的。也許我很快就能迴來,多半是用不上呢!”
秦盼兮這才稍稍有些心安,將這三封信收好道:“那我就希望這三封信都用不上。”
此刻,京城裏的端王府。
李彥自己是沒渠道送信的,他的消息隻是先送到端王府,再由這裏轉而發往杭州,而端王趙佶與他的智囊團,自然是首先接到並開始分析了這一份極其重要的情報:
其一,皇帝趙煦的身體已經極其糟糕,但其本人還是一廂情願地要對宰執們極力隱瞞。其實這樣的情況十分有利於他們,趙煦一旦駕崩,情況越突然,就越有利於他們的努力。而要是讓朝廷裏的那幫宰執大臣們多些準備時間,他們必然是傾向於選擇此時的趙茂;
其二,那個要死不死的錢乙居然說動了趙煦用密旨召迴秦剛。這個突發的變數實在令他們慌亂不已。
在童貫最早與趙佶勾結上,並讓趙佶萌生了爭位念頭之後,對待秦剛的態度與手段就成了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首先自然是秦剛當時在朝廷中獨一無二的地位,是風頭最健的新生代官員,沒有比他更年輕、更權重的朝官了;
其次,他又是傳說中說動皇帝召迴蘇軾為相,又與章惇達成合作意向,同時交好於新舊兩黨的建中國是的關鍵人物;
最後,便是宮中已經得到明證,皇帝有意在皇子趙茂開蒙讀書時拜秦剛為師。
這樣的一個關鍵人物,一旦趙煦駕崩,他對於皇位繼承者的態度至關重要,不得不重視。
對秦剛,到底是盡力拉攏?還是提前打壓並排斥?兩種意見在趙佶這裏都有支持者。
建議拉攏的,以高俅為主,他認為秦剛與諸位王爺中,曾與趙佶有過交情,也更應該認同趙佶的才華。而且高俅也自認為能與秦剛說得上話,包括童貫、蔡京,都與他有過不一般的關係,隻要是能在合適的時機,進行合適的遊說,還是有著極高的可能性讓秦剛站到他們這一陣營中來;
而建議防範並盡量排斥的,則是以宮中的楊戩力主,包括蔡京也是部分認同,他們認為:秦剛與當今天子的感情不一般,再加上一旦皇帝臨終托孤,以托孤輔臣的巨大誘惑,必將成為他們前進路上的最大阻礙。
不過在秦剛迴家丁憂開始,拉攏派的意見就占了主流。在他們看來:趙煦並不是十分有誠意的奪情,一定讓秦剛很失望。而對趙茂並沒有及時冊立太子,這也是對於之前預定為皇子老師的秦剛的一種不認可。
尤其是在蘇相提出冊立太子之後依舊無動於衷。
“皇兄太自信了,他覺得他都病了二十幾年,就一定還會再病二十幾年!”趙佶卻是道破了這個道理,而趙煦日漸形成的帝威,也使得太醫及身邊人,都不敢堅持告訴他“命不久矣”的真相,反倒是讓他們這些外圍之人提前對此可以蠢蠢欲動。
表麵上來看,趙佶是所有王爺中最無權力欲望的一個,他自小喜好筆墨、丹青,還有騎馬、射箭、蹴鞠等,對於奇花異石、飛禽走獸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似乎從來不去關心政治權力那一塊。
但是,所有人都忽視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一點:趙佶的這些愛好都是費錢的,而且不是一般地費錢、是極其地費錢!
這麽說吧,就以收藏名畫古董來說,這種事情是沒有止境的。你買了一件就想著兩件,你收了絕品就念著孤品;沒有王羲之的想著王羲之,有了一件就想著湊雙,有了多件就想著收全;更不要說奇花異石這種,都是沒有個準確的數量盡頭。時間一長,僅憑朝廷給端王府的供給是遠遠支撐不了的。
身為富貴王爺,趙佶可以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甚至在皇帝趙煦的關心、向太後的偏愛之下,可以多得一些賞賜,但是這些東西,對於他的那些愛好的幫助來說,可謂是杯水車薪。
早在幾年前,蔡京出於多拉關係、多備後路的想法,時常以欣賞字畫、交流同好為名,前往端王府作客,不僅因為他的一手好書法甚至得趙佶的喜愛,在出入端王府的期間,蔡京更是以各種借口,給趙佶送上各種名貴字畫、傳世古董,讓兩人的“友誼”由此愈加深厚。
童貫在從西北迴到京城之後,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在趙煦那裏的失寵,於是他以極其敏銳的政治觀察力選定了趙佶作為新的投靠對象,並通過之前替代他進端王府的宦官兄弟鄭遠進行勾連。待得彼此親近並建立起信任感之後,便鼓吹端王多去親近宮中的向太後,以謀求極有可能的皇位。
童貫在離京前就不斷地給趙佶灌輸當了皇帝之後的好處,尤其是在左藏庫、內藏庫先後由於秦剛的浡泥城繳獲、麻逸城繳獲而日漸富足之後。童貫指著端王府獲賜的七八件珍品對趙佶說:皇宮收獲的這些,何止百倍千倍?當個王爺,能拿到眼前這幾件,還得要感謝官家的大方。但是如果自己做了官家,那宮內的千萬件寶物,還有全天下無比富足的財富,不就都成了自己的錢包,而且今後所看中的奇珍異寶,豈不就是想要什麽買什麽?想要什麽就有什麽嗎?
趙佶終於心動了!
對他而言,做皇帝的好處還不僅僅隻是那一點,因為他的愛好,除了書畫、珍寶之外,還有一個更受普通王爺身份的限製:女人。
趙佶極好女色,幾年前迎娶了德州刺史王藻的女兒為妻,雖貌美賢惠,但不受其喜愛。後來他在進宮問候向太後時,因其身邊兩個宮女貌美多才,他甚是喜愛,於是向太後便特意送給了他。但趙佶卻並不以此滿足,一有機會就微服遊幸京城的歌館,但凡有喜歡的倡優,就會將她們喬裝打扮後帶入王府中,長期包養。
不過,畢竟他是一位王爺,就算是納妾,無論她們的數量、還是身份,都會受到宗正府的監督與約束。童貫便更是從這一點向他灌輸:如果登基成了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可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
趙佶聞之,無比地向往!
尤其,還有那個令他心念不止的才女李清照!在他已經迎娶了正妻之後,就算他貴為王爺,也不可能將朝廷大臣的女兒納為妾室。可是,一旦他能登位為天子,那他大可以封她為嬪、為妃,這不就有機會了嗎?!
迴到這裏的秦剛擔心於趙煦的病情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本來他覺得:為趙煦保住了趙茂這個骨血,便足以扭轉原來曆史的走向,即使趙煦駕崩,那也一定是趙茂繼位。
但是今天看來,突然發現這裏麵有大問題了:
當年神宗趙頊去世時,趙煦已經八歲,而且已經提前被立為了太子,是正宗的皇儲,但即使是這樣,也並非就能鐵定地繼承皇位。趙頊的弟弟雍王趙顥就在一旁蠢蠢欲動,還有朝臣提出,為國家穩定著想,不宜立少主,當立長君。而這一關鍵的選擇權,則掌握在了趙頊崩後垂簾當政的高太後手中。
幸好高太後的政治眼光堅定,沒有選擇自己曾最寵愛的幼子趙顥,而且選擇了孫子趙煦。
而今天,曆史將再一次重現:
此時的趙茂,一則年紀太小,尚不滿五周歲,而且還未能得到太子之實;另一邊,趙茂還將麵臨著趙佖、趙佶、趙俁、趙似與趙偲這五個皇叔的強有力競爭。
能夠決定這一關鍵的選擇權,則落在了此時的向太後手上。
對於向太後的政治判斷能力,卻令秦剛大為擔憂。更何況,還有過在曆史上她曾固執而堅定地選擇了端王趙佶的陰影。
此外,在通知秦湛關注宮中皇帝健康的同時,並要求強化一下對於端王府的注意。結果,卻是傳迴了一些端王府極有可能會與目前在杭州的童貫相勾結的蛛絲馬跡。
眼下在秦家莊,趙駟、李綱都不在身邊,大多數的事情,也就隻能與虎哥進行商量了。
“本來還覺得這衍哥不要再與蔡童二人多有交集,眼下來看,留著這條線,似乎倒也有些必要了!起碼可以察覺他們那裏會有什麽動作。”秦剛思考著說。
“先生,屬下有話,隻怕多有冒犯,但想著又不得不說。”虎哥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找你來就是與你商量,你有什麽想法盡管說好了!”
“屬下以為,胡爺先前說過要與那兩個奸人虛以委蛇,打探情報。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麽久,我們這裏不問,他那裏卻是從來都沒有什麽有用的情報傳過來。這次再提這個理由,我們是否應該要有點防範呢?”
其實秦剛心裏原本就有這個想法,聽到虎哥也是如此認為,便是更確認了幾分。
“而且,屬下最擔心的是,我們以為留著這條線可以探知對方的動靜,可實際卻成了對方探知我們動靜的一條線!”虎哥進一步提醒道。
“你在懷疑衍哥他麽?”秦剛反問道。
“先生曾教導過,凡事未慮勝先慮敗,屬下是在考慮各種有可能會出問題的地方。”虎哥坦然說道。
“很好!”秦剛拍了拍虎哥的肩膀,“你能冷靜看待問題,又不會因我的言語逼迫放棄觀點,提醒得甚好。衍哥這邊,的確風險極大。接下來與他的聯係,便由你親自負責。”
望著虎哥轉身迴去安排的身影,秦剛很是感慨,這個小夥子的成長的確讓人欣慰。
看了看時辰,便到了秦剛每天煉氣修習的時候。
雖然他一直卡在了心法第三層的九成之處一直未能過關,但是堅持每天不停的煉氣卻帶給他極其明顯的自身收益——氣力越來越長,各種反應越來越敏銳,而且他在之前去京城的幾次實戰之中,分明感受到自己根本無須去練習什麽拳腳套路,就是最順手的太極拳的幾個招式,也能使出見招斃敵的威力。
秦剛所待的院落除了虎哥與盼兮之外,不會有外人能進來,所以他便安心在這裏按照心法煉氣的要求循環吐納了三個周天,正準備收氣結束。
突然,已經靈敏了許多的聽覺便察覺到了院牆之上似有不一般的動靜,來人在那裏應該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似乎並無惡意。
“可是京城來人?”秦剛也懶得猜了,直接開口問道。
“好小子!果然進步不小!”院牆上立刻響起了一聲豪爽的聲音,卻是秦剛未曾猜對的一個人——師父周侗。
就在周侗起身飛落院內之時,聽到聲音的虎哥已經旋風般地衝進了院中,卻在秦剛的伸手示意下停止了舉動:“莫慌!這是我師父!”
虎哥於是放心地退了出去。
秦剛便趕緊過來給師父請安,周侗卻也沒有先阻攔,但在秦剛要拜下去的時候,突然伸手一拉,結果秦剛用力相抗,卻是堅持拜了下去。
周侗卻是開心地大笑道:“你的氣力進展神速,我不使用全力的話,竟然攔不下你了!”
“稟告師父,徒兒自得此心法以來,日日練習,不曾中斷。隻是一年多前,便已到今天的境界,之後便一直停滯不前。所以此後的吐納煉氣,一直隻能感覺氣力增長與聽力眼力略有提高。不知該如何突破,上次在京城沒見到您,也隻能留了書信在那。”
“嗐!禦拳館那破地方,我也就是隻在那掛個名。這兩年我到各地去遊曆,倒也接交了不少的朋友,隻是像你資質這麽好的徒弟,卻是一個也沒再見過。這不,這幾天正好路過高郵,想著你就是這裏人,卻是路過來瞧瞧,沒想到你真的在這!”周侗大大咧咧地說道。
聽到他並非是刻意過來,秦剛趕緊便說:“徒兒的父親去世,便在此丁憂!之前一直未曾有機會侍候師父,不如這次就在我這裏多歇息幾日,徒兒也好多多請教!”
“嗯,也好,按你留言所說,你卡在了第三層的最後一步,到現在差不多要一年多吧,那也再正常不過了,也就是你前麵練得太快才奇怪。不過,你卡在這裏之後,居然還能堅持每天煉氣,這份恆心與耐性卻是難得。讓我來試試你的氣息……”說著,周侗“啪”地一伸手,竟一把搭上秦剛的右手手腕。
秦剛已經反應到對方的動作,不過周侗這次也是全力出手,竟然還是在速度上搶了先,一把就將他的手腕牢牢地扣住。而秦剛轉念之間便放棄了正麵的掙脫,而是順著周侗催吐出來的氣力於手腕處默默地發力相抗,三兩次的試探之後,竟然借力運勁,一舉便將周侗的五指彈開。
“咦!你這氣息竟然已經煉得如此醇厚?”周侗卻是吃了一驚,又笑道,“所以說,傻人有傻福。普通人在境界突破不了時,大多便會懈怠而放鬆了練習,而你不同,居然堅持不止,而這正是本門心法的妙處,境界不破,根基愈厚,你的氣息基礎實際上已經達到了第四層之末的程度。所以,今天為師先助你突破第三層,而之後不需要幾天的時間,便能夠再助你突破第四層了!哈哈!百年難遇的連連破境之才,居然是在我周侗的手上!”
之後,周侗卻是二話不說,當即帶著秦剛開始周身運氣,而他則運氣於手,助他運轉衝關。僅僅一炷香的功夫,秦剛便覺丹田所出之氣,已經順利衝破原先一直在後頸之處的障礙,迴旋於周身之間,此時再出手一些普通尋常的招式,卻是隱隱然地暗含裂磚破石之力。
隨後,秦剛趕緊叫人來給周侗安排住下,趁著這幾天的時間,他便在師父的幫助下,迅速揣摩並練習心法,趁熱打鐵,一舉突破了第四層境界。
周侗因為他如此氣力灌臂、膂力大增的情況,又傳授了他一套剛猛無比的槍法。
秦剛學得此霸氣十足的槍法之後,又問其槍法之名。
周侗搖搖頭道:“槍乃百兵之王,真正的槍法無名,由在戰場上展現實力之人命名吧,你若能上陣殺敵逾百,此槍便可名曰‘秦家槍’!”
傳完之後,周侗卻是耐不住在一個地方久居的性子,給他留下第五層的心法冊子後,就再次動身向南遊曆。。
而就在此後沒兩日,京城突然來了密旨太監:皇帝要求秦剛接旨後即刻起身,入京麵聖,有國之重事相商,不得有誤!
秦剛心中一凜,也知眼下非尋常之時,立刻叩首接旨。宣旨太監讀完旨意之後直接當麵焚毀了密旨,卻是另留一封趙煦親筆簽寫的手諭交給秦剛道:“秦爵爺,官家特意囑咐,此次進京,事關機密,沿途不可張揚,如遇萬不得已之時,可持此手諭為證。”
秦剛再次拜謝,並道:“請閣長去偏院稍事休息,秦剛立即便去準備行李。”
對方點點頭便離去。
秦剛立即叫來了盼兮與虎哥道:“我接天子密旨,須即刻入京,盼姐你依前例,還得辛苦做我的替身,不得向任何人透露我的行蹤。虎哥帶護衛四人隨我出行。”
如此這樣的安排也不是第一次了,雖然感到意外,但都不會多問,都是各作準備去了。
秦剛一個人留在房內,思索再三,想到了這次入京後所麵臨的複雜局麵,臨時決定寫了三封書信,分別是給秦規、喬襄文以及趙駟,寫完封好後,正好秦盼兮換了男裝進來。
“哈哈!哥這才知道,盼兮裝扮後,還真是一眼難辨啊!”秦剛看著與自己頗有幾分相似的妹妹,笑著打趣完,便將手中的三封信遞給她,“這三封信留在你這兒,不到萬不得已時,不必拿出。”
秦盼兮原本聽了哥哥對自己裝束的誇讚時還帶著笑容,但聽著秦剛這句“不到萬不得已時”的話出口,卻心中一驚,再一看這三封信的收信人,更是憂心忡忡地問道:“哥,你這次入京,很危險嗎?”
“哦!”秦剛倒沒想到妹妹會如此敏感,便笑道:“說什麽呢?要說危險,哥去西北、去南洋,哪次不比這危險!隻是京城裏乃是朝廷中央,各方勢力複雜,我去那裏總得多留些後手手段,這些信便就是以防萬一的。也許我很快就能迴來,多半是用不上呢!”
秦盼兮這才稍稍有些心安,將這三封信收好道:“那我就希望這三封信都用不上。”
此刻,京城裏的端王府。
李彥自己是沒渠道送信的,他的消息隻是先送到端王府,再由這裏轉而發往杭州,而端王趙佶與他的智囊團,自然是首先接到並開始分析了這一份極其重要的情報:
其一,皇帝趙煦的身體已經極其糟糕,但其本人還是一廂情願地要對宰執們極力隱瞞。其實這樣的情況十分有利於他們,趙煦一旦駕崩,情況越突然,就越有利於他們的努力。而要是讓朝廷裏的那幫宰執大臣們多些準備時間,他們必然是傾向於選擇此時的趙茂;
其二,那個要死不死的錢乙居然說動了趙煦用密旨召迴秦剛。這個突發的變數實在令他們慌亂不已。
在童貫最早與趙佶勾結上,並讓趙佶萌生了爭位念頭之後,對待秦剛的態度與手段就成了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首先自然是秦剛當時在朝廷中獨一無二的地位,是風頭最健的新生代官員,沒有比他更年輕、更權重的朝官了;
其次,他又是傳說中說動皇帝召迴蘇軾為相,又與章惇達成合作意向,同時交好於新舊兩黨的建中國是的關鍵人物;
最後,便是宮中已經得到明證,皇帝有意在皇子趙茂開蒙讀書時拜秦剛為師。
這樣的一個關鍵人物,一旦趙煦駕崩,他對於皇位繼承者的態度至關重要,不得不重視。
對秦剛,到底是盡力拉攏?還是提前打壓並排斥?兩種意見在趙佶這裏都有支持者。
建議拉攏的,以高俅為主,他認為秦剛與諸位王爺中,曾與趙佶有過交情,也更應該認同趙佶的才華。而且高俅也自認為能與秦剛說得上話,包括童貫、蔡京,都與他有過不一般的關係,隻要是能在合適的時機,進行合適的遊說,還是有著極高的可能性讓秦剛站到他們這一陣營中來;
而建議防範並盡量排斥的,則是以宮中的楊戩力主,包括蔡京也是部分認同,他們認為:秦剛與當今天子的感情不一般,再加上一旦皇帝臨終托孤,以托孤輔臣的巨大誘惑,必將成為他們前進路上的最大阻礙。
不過在秦剛迴家丁憂開始,拉攏派的意見就占了主流。在他們看來:趙煦並不是十分有誠意的奪情,一定讓秦剛很失望。而對趙茂並沒有及時冊立太子,這也是對於之前預定為皇子老師的秦剛的一種不認可。
尤其是在蘇相提出冊立太子之後依舊無動於衷。
“皇兄太自信了,他覺得他都病了二十幾年,就一定還會再病二十幾年!”趙佶卻是道破了這個道理,而趙煦日漸形成的帝威,也使得太醫及身邊人,都不敢堅持告訴他“命不久矣”的真相,反倒是讓他們這些外圍之人提前對此可以蠢蠢欲動。
表麵上來看,趙佶是所有王爺中最無權力欲望的一個,他自小喜好筆墨、丹青,還有騎馬、射箭、蹴鞠等,對於奇花異石、飛禽走獸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似乎從來不去關心政治權力那一塊。
但是,所有人都忽視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一點:趙佶的這些愛好都是費錢的,而且不是一般地費錢、是極其地費錢!
這麽說吧,就以收藏名畫古董來說,這種事情是沒有止境的。你買了一件就想著兩件,你收了絕品就念著孤品;沒有王羲之的想著王羲之,有了一件就想著湊雙,有了多件就想著收全;更不要說奇花異石這種,都是沒有個準確的數量盡頭。時間一長,僅憑朝廷給端王府的供給是遠遠支撐不了的。
身為富貴王爺,趙佶可以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甚至在皇帝趙煦的關心、向太後的偏愛之下,可以多得一些賞賜,但是這些東西,對於他的那些愛好的幫助來說,可謂是杯水車薪。
早在幾年前,蔡京出於多拉關係、多備後路的想法,時常以欣賞字畫、交流同好為名,前往端王府作客,不僅因為他的一手好書法甚至得趙佶的喜愛,在出入端王府的期間,蔡京更是以各種借口,給趙佶送上各種名貴字畫、傳世古董,讓兩人的“友誼”由此愈加深厚。
童貫在從西北迴到京城之後,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在趙煦那裏的失寵,於是他以極其敏銳的政治觀察力選定了趙佶作為新的投靠對象,並通過之前替代他進端王府的宦官兄弟鄭遠進行勾連。待得彼此親近並建立起信任感之後,便鼓吹端王多去親近宮中的向太後,以謀求極有可能的皇位。
童貫在離京前就不斷地給趙佶灌輸當了皇帝之後的好處,尤其是在左藏庫、內藏庫先後由於秦剛的浡泥城繳獲、麻逸城繳獲而日漸富足之後。童貫指著端王府獲賜的七八件珍品對趙佶說:皇宮收獲的這些,何止百倍千倍?當個王爺,能拿到眼前這幾件,還得要感謝官家的大方。但是如果自己做了官家,那宮內的千萬件寶物,還有全天下無比富足的財富,不就都成了自己的錢包,而且今後所看中的奇珍異寶,豈不就是想要什麽買什麽?想要什麽就有什麽嗎?
趙佶終於心動了!
對他而言,做皇帝的好處還不僅僅隻是那一點,因為他的愛好,除了書畫、珍寶之外,還有一個更受普通王爺身份的限製:女人。
趙佶極好女色,幾年前迎娶了德州刺史王藻的女兒為妻,雖貌美賢惠,但不受其喜愛。後來他在進宮問候向太後時,因其身邊兩個宮女貌美多才,他甚是喜愛,於是向太後便特意送給了他。但趙佶卻並不以此滿足,一有機會就微服遊幸京城的歌館,但凡有喜歡的倡優,就會將她們喬裝打扮後帶入王府中,長期包養。
不過,畢竟他是一位王爺,就算是納妾,無論她們的數量、還是身份,都會受到宗正府的監督與約束。童貫便更是從這一點向他灌輸:如果登基成了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可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
趙佶聞之,無比地向往!
尤其,還有那個令他心念不止的才女李清照!在他已經迎娶了正妻之後,就算他貴為王爺,也不可能將朝廷大臣的女兒納為妾室。可是,一旦他能登位為天子,那他大可以封她為嬪、為妃,這不就有機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