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秦剛的丁憂身份,為他免去了一些日後容易留下來的麻煩。
張懷素畢竟是在江淮地區極有聲望的道長,他在高郵這裏,同時也接待了不少地方上的士者、望族以及官員的拜訪。而且此人極好麵子,搞得場麵與聲響都還不小。反倒是秦剛這裏,由於丁憂的緣故,每次都隻是與他單獨見麵,別人也不知道他們具體說些什麽。
事實上,張懷素在之後過來拜訪時,卻已經敏感地感受到秦剛態度的變化:
第一次見麵時,秦剛一直保持著較高的陌生感與防備感,隻是維持著表麵上的客客氣氣,基本隻是在聽他的講述,並不輕易表達自己的觀點;
第二次見麵時,秦剛的話明顯稍微多了一些,甚至有時還會主動詢問張懷素對於天下時局的看法,不過,在聽完之後,依舊是十分謹慎地並不表露自己的觀點與傾向;
到了第三次見麵時,張懷素決定大膽一些,直接從星象之學說起,甚至十分露骨地談到了就在江淮,尤其是稍南一點的金陵之地,最近幾年以來,王氣漸盛的奇異景象。
“黃旗紫蓋,本出東南,金陵王氣,古已有之,不足為奇!”秦剛淡淡笑道。
“然五行輪轉,相生相克。這木克土,故宋以代周,然金又克木,故遼終為大宋之北患。隻是自楚威王在金陵埋金之後,卻是極少有人注意到此地已轉金性。”好嘛!這張懷素就差直接要說金陵要出一個可以取代大宋天下的新皇帝了。
“天機有泄漏,莫看眼下多有太平。但不出二十年前後,便會有大變化!”張懷素念念叨叨,一副天機了然於胸的模樣。
但是他剛才的這一句話出口後,卻又是不由地讓秦剛多看了他幾眼,關鍵是這“不出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實在是“靖康之恥”太過於接近。要不是在後麵的話語中,依舊還是各種虛無縹緲的胡說八道,秦剛倒還是真要是高看他幾分了。
不過,秦剛的表情細微變化,在張懷素的眼睛裏看來,那就應該是自己這幾次的一係列組合影響收到了效果。畢竟,他這一次來到高郵,在秦剛麵前所施展的一係列手法與組合表演,都是在其他地方屢試不爽的絕招秘術,極少會有不奏效的時候。為了確保對於秦剛的影響,張懷素決定,在這次拜訪結束前,再故作神秘地留下了一段偈語:
“插花易衰,落魄常在;風起東南,徐以雲揚。”
張懷素念完之後,更是對秦剛施禮道,“莫道道人話難解,隻是未到百花開。貧道此行便是續緣之行,續緣之後便是聚緣,隻要有緣,必能相聚!貧道先行告辭!”
秦剛卻是早就看明白對方這招不過用的是欲擒故縱的拙劣手法,對於那四句露骨得不能再露骨的偈語,他既不去點破、也不會裝傻裝聽不懂,而是在座位上開始默不作聲不再開口,並揮手讓身邊的虎哥代自己去送客。
張懷素目的已經達到,離開得也極為爽快。就在出了秦家莊,跟在他身後的隨侍弟子忍不住開口道:“真人,我等真的明天就離開高郵?我瞧真人見這秦剛三次,一次比一次順利,此次又有如此突破,何不多留幾次,再趁熱打鐵呢?”
“凡事過猶不及!秦徐之何許人也,點到即可,接下來便就坐待良機了!”張懷素轉而又狡猾一笑道,“再說,狡兔三窟,為師豈會把完全押注於他一人?此處不過一窟而已!”
正如張懷素所說,他其實真正經營的主窟並不在高郵,而是就在和州,所謂的“金陵王氣”最初想要說服的對象,卻是在江寧府極有地位的吳家吳侔、吳儲這堂兄弟倆。
這吳侔似乎沒有什麽名氣,但是他的祖父吳充卻是神宗時的宰相,他的外祖父更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盡管吳充與王安石是政敵,但是到了孫輩時,大家已經不再爭論政治觀點,隻是關心自己家族的經營狀況。畢竟之前有過兩位宰相的底子,這吳家好歹此時還能在各個叔伯輩上保留有不少的高官名流,絕對是金陵江寧府當地的望族大戶,這才是張懷素苦心經營的第一窟。
然後,吳侔的父親是王安石的大女婿,而蔡卞則是王安石的另一個小女婿。
蔡卞位列宰執之後,卻不如自己的哥哥蔡京聰明,懂得變通,在建中靖國年後,因為堅持強硬的昔日作風,被皇帝降為了少府少監,分司江寧,到池州居住。
張懷素卻是注意到了提前自請外出的蔡京,到了杭州就任,從而使得自身實力幾乎毫發未傷。於是,他借由吳家的關係,拜訪了蔡卞,再由蔡卞這裏推薦去了蘇州、再去杭州攀結上了蔡京,同時也就與此時常在一起的胡衍相熟。
對於張懷素來說,與蔡胡二人的結識,那算是他在兩浙一帶的官場之中,再為自己個好了一座可以保命的第二窟。
結識蔡胡二人的還有一大好處,就在於他終於找到了可以接近秦剛的途徑。
因為一直在江淮一帶活動,他對於最近這幾年聲名鵲起的秦剛秦龍製早有耳聞。說句實話,若是再早幾年,他也不想去遊說吳家兄弟了,而是索性想把所有賭注都押在秦剛這個布衣出身的士子身上了。不過,由於對秦剛的重視,張懷素特意將胡衍的關係作為後續的備手,而隻是從他那裏打聽到了秦剛在京城裏的各種親友關係,又安排自己在京城那裏的弟子設法尋找攀結關係,以顯得更加自然。
也正是因為如此,張懷素在之前見到和州知州吳儲時,說是對方像極了十六國時後秦高祖姚興,具有帝王之相,而在見到秦剛時,索性升高了不少的等級,直接便說秦剛與當年他所結識的漢高祖劉邦長得極像!
張懷素的手段,便就是先行在對方的心底,埋下一顆可以萌芽生長的種子。要知道,任何一個自命不凡的人,隻需要告訴他自己的與眾不同,再給一個似是而非的理由,絕大多數的人,便會自行對號入座,進而開始自我麻醉、自我相信,甚至還有走火入魔之症狀。
張懷素研究過秦剛的經曆,在他看來,自己的這一套“高祖轉世論”是不太會出問題的。現在,他可以先去和州,去鞏固鞏固他的備份第一窟,而不會過多長時間,秦剛就一定會主動來找尋他這個當代的張良與蕭何。
而此時的“轉世漢高祖”卻是在憂心於胡衍這段時間以來的一係列情況。這些事情,除了正在高郵的談建之外,卻也無人可以商量了。
“建哥,坐。”秦剛讓人上了茶水後,便揮手讓他們都退了下去,包括虎哥,“近來四海的錢引發行一事可還順利?”
“大哥請放心,四海銀行的兌付能力一向極強,我們的錢引發行又十分謹慎,開始使用的都是我們的老主顧,尤其是長途販貨結算,用了我們的紙印錢引,既方便又安全。再說了,如果與他們交易的也是我們的老主顧,還省得去爭論以往交易的銀錢成色問題。所以最近幾個月,我們四海錢引去銀行兌現的比例是越來越低,隻要是用過一段時間的商人,都已經習慣直接用我們的錢引來交易結算了!”
錢引還不算是最正式的紙鈔,但它是客戶將現銀存入銀行之後才換得的可支付交易的一種紙印憑證,並可以隨時在任何一家四海銀行裏兌現。所以,更多的錢引在市麵上流通,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現銀留在了四海銀行中。
最初,四海銀行籌集而來的大多數現錢,都用在了流求島的城市開發以及軍隊建設上。之後隨著九州島的銀礦開采,銀行的兌付能力不斷增強。隻是,之後又被對渤海的援助以及九州島的北軍開支占用了不少,而流求的財政平衡一直到了浡泥賠款以及交趾之戰之後。
“再告訴大哥一件好消息,麻逸那裏的銅礦已經正式投產,按第一個月的產量來看,隻要它能穩定出產一年,這四海銀行所有的錢引兌付就不成問題了!”
“也是,交趾兩座港口城牆建完了之後,那些俘虜,正好就可以去開采這麻逸的銅礦了!”秦剛點點頭,轉而問談建,“令嶽在交趾的生意可好?”
“正好要說這事,家嶽來信,說交趾的市場極大,特產豐富,又有兩廣水師坐鎮,交趾人不敢偷奸耍滑,他在那裏的生意是好得不得了!”
“無妨,樓員外做事穩重可靠,我放心!轉告他一句話,市場大了,可以再引些海商共同開發,錢是一家賺不完的。”
“謝大哥提醒,家嶽已經這樣做了,犀角以及南洋珠寶的生意,他讓給了溫州的海商;硬木和林產的生意,也找了一家杭州海商一起合作。”談建說得極為認真,“家嶽特意囑咐我,一定要好好謝謝大哥這裏的首肯,還有當初照顧他、引他過去的衍哥。”
“嗯!”既然話都說到了胡衍身上,秦剛便提起這個話題,“咱們兄弟離開高郵闖蕩,也要有好幾年了吧?”
“要是從去揚州開始算起的話,都要有十年了!”
“是啊!都十年了!這十年來,你們跟著我,走南闖北,一直都是我身後最信任的人。確實也是多虧了你們兩個啊!”
“大哥說這話實在是太見外了,我談建一直知道,若是沒有了大哥,哪能有今天的身家?又哪能有今天的地位?要說這些年辛不辛苦?那自然是有一些,但這些辛苦相對於我自己得到的,簡直就是九牛一毛,更何況,大哥給了我今天的地位,我現在這好歹也要想著,怎麽才能更多地幫上大哥!”
“哎,也是難得建哥你能這麽子想。不過,你就沒有感覺到,比如說,我可以給你們,另外一個更好的機會,或者是其它的某個位置?”秦剛此時才真正地看著談建的雙眼,正所謂“升米恩,鬥米仇”,哪怕是昔日說過“生死與共”的兄弟,在形勢發展變化之後,許多人的想法都是有可能會發生變化的。
談建的情緒一下子變得有點激動,他漲紅了臉,大聲對秦剛說道:“大哥可是聽了哪種不靠譜的傳言?我談建有自知之明,更是清楚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所以,今天能夠管得起四海這一攤子事情,我根本就不可能會去抱怨大哥,更不可能會有其他的非分之想!”
秦剛擺擺手,示意談建不必激動,而是用更有力的眼神看著他道:“我不是說你一個人,你能確保其他人也是和你一樣子的想法?”
“其他人……”談建一時有點猶豫了,想了想後,他也下定了決心說,“既然大哥都這麽問了,我也隻能在這裏說,衍哥可能雄心會更大一些、想法也更多一些。他不像我,從高郵出來後,大多數時間,都是待在兩浙這裏打理生意,別的地方雖然也跑,但所占的時間不多。衍哥的確要辛苦得許多,從京城到西北、從滄州到九州、之後又跟著南下南洋。他膽子大,做過商場,也上過戰場,的確是比我辛苦得多,更是用心得多!”
“那麽建哥你是聽到他有過抱怨的了?”
“海事院成立之後,衍哥負責的事情多了。尤其是南洋迴來之後,衍哥一直覺得自己提舉市舶司前麵的那個‘權發遣’是可以去掉的,哪怕是改個‘權’也是好的。我也勸過他幾次,說這是朝廷的法度,大哥必須要為親者避,不能強求的。他則說,倘若顧忌朝廷這邊的事,他也可不考慮這些,可以去流求接替秦大官人……”
“衍哥說過這話?”秦剛眼神一凜,打斷問道。
“衍哥自小性格好強,也許總是有著想幫大哥多分擔一些的心思吧?”談建說了前麵的一些事之後,想著還是得幫著胡衍找補兩句。
“建哥你能告訴我實情是最好的事情。其實後麵的話不必多說,我們兄弟之間,有什麽就可以說什麽的。衍哥的這些抱怨,本身並不算是什麽,他能跟你說,卻不跟我卻是不對的!你應該明白,一直以來,我這裏都是人手不夠的形勢,若隻是想多做事,哪裏還愁沒有機會!隻是,個人心氣太急的話,多做事就成了要做錯事了!”秦剛神情嚴肅地說著。
“可是衍哥那裏,現在有什麽做得不妥的地方?”談建立即意識到了什麽。
“他現在在杭州,整日卻與蔡京那幫人混在一起,還和京城派去的童貫一同合作,在沿海幾路大肆賣官。”秦剛先翻出了最早胡衍寫給他的信件遞給談建,“這封信是他最早寫給我的,可惜我當時忙著去京城處理李文叔的事情,沒有及時給他迴複勸止。”
談建看了那信,卻是鬆了口氣道:“從信中看,衍哥也是知道這蔡、童二人並非善類,他不是說了隻想‘虛與委蛇,以觀其目的’麽?”
“這是他自己說的而已,再看這些。”說著秦剛又遞給談建一份材料,正是這次虎哥派人調查後送迴來的報告。
談建看著這份報告,臉色卻是變得厲害了,這裏卻是詳細記錄了胡衍與朱氏父子之間的交往、與童貫的賣官規模、還有他幫著蔡京在兩浙路以外的福建、廣南等地安排親信的事情,最關鍵的是,胡衍此間所瘋狂聚斂起來的財富,卻沒有存進四海銀行,而是選擇了其它錢莊,並假托了名字存起來,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衍哥他……”談建也覺得這事情做得很難再解釋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蔡京也好、童貫也罷,都是朝中數一數二的奸險之徒,其蠱惑人心之手段,非同尋常。‘虛與委蛇’這四個字,哪有說起來這麽輕鬆!一不小心,不就將自己掉入了進去?”
“衍哥也是知道這二人並非善類,在他信中所言,一開始也應該是希望能夠幫到大哥,想盡點能力去套路他們。想不到確如大哥所言,那兩人都是老奸巨滑,反過來倒將衍哥他自己套路了進去。我願擔保,衍哥隻是一時頭昏,身陷局中。所以這個時候,就是需要大哥能夠給他當頭棒喝,叫他清醒。要不,大哥你現在就立即修書一封,好好地斥責於他,讓他能夠幡然醒悟、迴頭是岸!”談建小心翼翼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畢竟都是這麽多年的兄弟,他還是希望能夠拉胡衍一把。
“唉,衍哥這一步的走錯,有點過於自信了。他以為,隻是與蔡京喝喝花酒,與童貫賣幾份官告,他根本就是小瞧了這兩個人,就連那是據說是認了他做叔的朱勔與其父親,都不是簡單的角色,你再看看這份材料。”秦剛說著,又甩給談建第三份東西。
這裏麵便就是朱氏父子在蔡京的默認下,又在童貫的支持下,利用胡衍的配合,在兩浙路一帶壟斷了海貿轉內銷的絕大部分生意渠道。而在這些表麵之下,卻是在各地欺行霸市、強買強賣、設局作套、肆意並吞他人資產。可以這麽說,兩浙路一帶的小商戶,隻要有被他們看中的,就幾乎沒有能逃脫的。
談建接觸的都是一些較大的商戶,包括他的嶽父樓員外,也是蔡童二人刻意避開的,所以才沒有明顯感覺到這些情況。但是現在看著這些材料,卻是禁不住感覺是觸目驚心、甚至有點義憤填膺了:“衍哥他怎麽能夠這麽糊塗呢?我們當初不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大哥家不就是這樣的小商小戶麽,卻是用了這些陰險的手段,令他們家破人亡,這種昧良心的錢財,又怎麽能夠賺得下去呢?”
“雖然說這些具體的事情,都是那朱家父子行的惡,但若是把事情鬧大,衍哥絕對脫不了幹係。甚至朝中到時候一定會有人在這件事情上做文章,再把髒水潑到我身上來。所以,衍哥的這件事,急不得、也不宜過於張揚地處理!”
“哦,大哥你的意思是?”
“這事唯有你最適合出麵。你迴去找個緣由,盡快去杭州走一趟,與和衍哥談一談,也不要說我知道,以免讓他太慌張,到時候再被蔡童二人算計。你就說這是你的看法,先給他提個醒,讓他明白這件事的利害,盡快從這個爛泥潭裏抽身出來。至於以後的事情,等這段時間過去後,我再找他談談。”
“大哥的確是為衍哥考慮甚多,談建此去一定會好好勸說,要讓衍哥明白大哥的一片苦心。”“唉!但願如此吧!”
張懷素畢竟是在江淮地區極有聲望的道長,他在高郵這裏,同時也接待了不少地方上的士者、望族以及官員的拜訪。而且此人極好麵子,搞得場麵與聲響都還不小。反倒是秦剛這裏,由於丁憂的緣故,每次都隻是與他單獨見麵,別人也不知道他們具體說些什麽。
事實上,張懷素在之後過來拜訪時,卻已經敏感地感受到秦剛態度的變化:
第一次見麵時,秦剛一直保持著較高的陌生感與防備感,隻是維持著表麵上的客客氣氣,基本隻是在聽他的講述,並不輕易表達自己的觀點;
第二次見麵時,秦剛的話明顯稍微多了一些,甚至有時還會主動詢問張懷素對於天下時局的看法,不過,在聽完之後,依舊是十分謹慎地並不表露自己的觀點與傾向;
到了第三次見麵時,張懷素決定大膽一些,直接從星象之學說起,甚至十分露骨地談到了就在江淮,尤其是稍南一點的金陵之地,最近幾年以來,王氣漸盛的奇異景象。
“黃旗紫蓋,本出東南,金陵王氣,古已有之,不足為奇!”秦剛淡淡笑道。
“然五行輪轉,相生相克。這木克土,故宋以代周,然金又克木,故遼終為大宋之北患。隻是自楚威王在金陵埋金之後,卻是極少有人注意到此地已轉金性。”好嘛!這張懷素就差直接要說金陵要出一個可以取代大宋天下的新皇帝了。
“天機有泄漏,莫看眼下多有太平。但不出二十年前後,便會有大變化!”張懷素念念叨叨,一副天機了然於胸的模樣。
但是他剛才的這一句話出口後,卻又是不由地讓秦剛多看了他幾眼,關鍵是這“不出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實在是“靖康之恥”太過於接近。要不是在後麵的話語中,依舊還是各種虛無縹緲的胡說八道,秦剛倒還是真要是高看他幾分了。
不過,秦剛的表情細微變化,在張懷素的眼睛裏看來,那就應該是自己這幾次的一係列組合影響收到了效果。畢竟,他這一次來到高郵,在秦剛麵前所施展的一係列手法與組合表演,都是在其他地方屢試不爽的絕招秘術,極少會有不奏效的時候。為了確保對於秦剛的影響,張懷素決定,在這次拜訪結束前,再故作神秘地留下了一段偈語:
“插花易衰,落魄常在;風起東南,徐以雲揚。”
張懷素念完之後,更是對秦剛施禮道,“莫道道人話難解,隻是未到百花開。貧道此行便是續緣之行,續緣之後便是聚緣,隻要有緣,必能相聚!貧道先行告辭!”
秦剛卻是早就看明白對方這招不過用的是欲擒故縱的拙劣手法,對於那四句露骨得不能再露骨的偈語,他既不去點破、也不會裝傻裝聽不懂,而是在座位上開始默不作聲不再開口,並揮手讓身邊的虎哥代自己去送客。
張懷素目的已經達到,離開得也極為爽快。就在出了秦家莊,跟在他身後的隨侍弟子忍不住開口道:“真人,我等真的明天就離開高郵?我瞧真人見這秦剛三次,一次比一次順利,此次又有如此突破,何不多留幾次,再趁熱打鐵呢?”
“凡事過猶不及!秦徐之何許人也,點到即可,接下來便就坐待良機了!”張懷素轉而又狡猾一笑道,“再說,狡兔三窟,為師豈會把完全押注於他一人?此處不過一窟而已!”
正如張懷素所說,他其實真正經營的主窟並不在高郵,而是就在和州,所謂的“金陵王氣”最初想要說服的對象,卻是在江寧府極有地位的吳家吳侔、吳儲這堂兄弟倆。
這吳侔似乎沒有什麽名氣,但是他的祖父吳充卻是神宗時的宰相,他的外祖父更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盡管吳充與王安石是政敵,但是到了孫輩時,大家已經不再爭論政治觀點,隻是關心自己家族的經營狀況。畢竟之前有過兩位宰相的底子,這吳家好歹此時還能在各個叔伯輩上保留有不少的高官名流,絕對是金陵江寧府當地的望族大戶,這才是張懷素苦心經營的第一窟。
然後,吳侔的父親是王安石的大女婿,而蔡卞則是王安石的另一個小女婿。
蔡卞位列宰執之後,卻不如自己的哥哥蔡京聰明,懂得變通,在建中靖國年後,因為堅持強硬的昔日作風,被皇帝降為了少府少監,分司江寧,到池州居住。
張懷素卻是注意到了提前自請外出的蔡京,到了杭州就任,從而使得自身實力幾乎毫發未傷。於是,他借由吳家的關係,拜訪了蔡卞,再由蔡卞這裏推薦去了蘇州、再去杭州攀結上了蔡京,同時也就與此時常在一起的胡衍相熟。
對於張懷素來說,與蔡胡二人的結識,那算是他在兩浙一帶的官場之中,再為自己個好了一座可以保命的第二窟。
結識蔡胡二人的還有一大好處,就在於他終於找到了可以接近秦剛的途徑。
因為一直在江淮一帶活動,他對於最近這幾年聲名鵲起的秦剛秦龍製早有耳聞。說句實話,若是再早幾年,他也不想去遊說吳家兄弟了,而是索性想把所有賭注都押在秦剛這個布衣出身的士子身上了。不過,由於對秦剛的重視,張懷素特意將胡衍的關係作為後續的備手,而隻是從他那裏打聽到了秦剛在京城裏的各種親友關係,又安排自己在京城那裏的弟子設法尋找攀結關係,以顯得更加自然。
也正是因為如此,張懷素在之前見到和州知州吳儲時,說是對方像極了十六國時後秦高祖姚興,具有帝王之相,而在見到秦剛時,索性升高了不少的等級,直接便說秦剛與當年他所結識的漢高祖劉邦長得極像!
張懷素的手段,便就是先行在對方的心底,埋下一顆可以萌芽生長的種子。要知道,任何一個自命不凡的人,隻需要告訴他自己的與眾不同,再給一個似是而非的理由,絕大多數的人,便會自行對號入座,進而開始自我麻醉、自我相信,甚至還有走火入魔之症狀。
張懷素研究過秦剛的經曆,在他看來,自己的這一套“高祖轉世論”是不太會出問題的。現在,他可以先去和州,去鞏固鞏固他的備份第一窟,而不會過多長時間,秦剛就一定會主動來找尋他這個當代的張良與蕭何。
而此時的“轉世漢高祖”卻是在憂心於胡衍這段時間以來的一係列情況。這些事情,除了正在高郵的談建之外,卻也無人可以商量了。
“建哥,坐。”秦剛讓人上了茶水後,便揮手讓他們都退了下去,包括虎哥,“近來四海的錢引發行一事可還順利?”
“大哥請放心,四海銀行的兌付能力一向極強,我們的錢引發行又十分謹慎,開始使用的都是我們的老主顧,尤其是長途販貨結算,用了我們的紙印錢引,既方便又安全。再說了,如果與他們交易的也是我們的老主顧,還省得去爭論以往交易的銀錢成色問題。所以最近幾個月,我們四海錢引去銀行兌現的比例是越來越低,隻要是用過一段時間的商人,都已經習慣直接用我們的錢引來交易結算了!”
錢引還不算是最正式的紙鈔,但它是客戶將現銀存入銀行之後才換得的可支付交易的一種紙印憑證,並可以隨時在任何一家四海銀行裏兌現。所以,更多的錢引在市麵上流通,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現銀留在了四海銀行中。
最初,四海銀行籌集而來的大多數現錢,都用在了流求島的城市開發以及軍隊建設上。之後隨著九州島的銀礦開采,銀行的兌付能力不斷增強。隻是,之後又被對渤海的援助以及九州島的北軍開支占用了不少,而流求的財政平衡一直到了浡泥賠款以及交趾之戰之後。
“再告訴大哥一件好消息,麻逸那裏的銅礦已經正式投產,按第一個月的產量來看,隻要它能穩定出產一年,這四海銀行所有的錢引兌付就不成問題了!”
“也是,交趾兩座港口城牆建完了之後,那些俘虜,正好就可以去開采這麻逸的銅礦了!”秦剛點點頭,轉而問談建,“令嶽在交趾的生意可好?”
“正好要說這事,家嶽來信,說交趾的市場極大,特產豐富,又有兩廣水師坐鎮,交趾人不敢偷奸耍滑,他在那裏的生意是好得不得了!”
“無妨,樓員外做事穩重可靠,我放心!轉告他一句話,市場大了,可以再引些海商共同開發,錢是一家賺不完的。”
“謝大哥提醒,家嶽已經這樣做了,犀角以及南洋珠寶的生意,他讓給了溫州的海商;硬木和林產的生意,也找了一家杭州海商一起合作。”談建說得極為認真,“家嶽特意囑咐我,一定要好好謝謝大哥這裏的首肯,還有當初照顧他、引他過去的衍哥。”
“嗯!”既然話都說到了胡衍身上,秦剛便提起這個話題,“咱們兄弟離開高郵闖蕩,也要有好幾年了吧?”
“要是從去揚州開始算起的話,都要有十年了!”
“是啊!都十年了!這十年來,你們跟著我,走南闖北,一直都是我身後最信任的人。確實也是多虧了你們兩個啊!”
“大哥說這話實在是太見外了,我談建一直知道,若是沒有了大哥,哪能有今天的身家?又哪能有今天的地位?要說這些年辛不辛苦?那自然是有一些,但這些辛苦相對於我自己得到的,簡直就是九牛一毛,更何況,大哥給了我今天的地位,我現在這好歹也要想著,怎麽才能更多地幫上大哥!”
“哎,也是難得建哥你能這麽子想。不過,你就沒有感覺到,比如說,我可以給你們,另外一個更好的機會,或者是其它的某個位置?”秦剛此時才真正地看著談建的雙眼,正所謂“升米恩,鬥米仇”,哪怕是昔日說過“生死與共”的兄弟,在形勢發展變化之後,許多人的想法都是有可能會發生變化的。
談建的情緒一下子變得有點激動,他漲紅了臉,大聲對秦剛說道:“大哥可是聽了哪種不靠譜的傳言?我談建有自知之明,更是清楚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所以,今天能夠管得起四海這一攤子事情,我根本就不可能會去抱怨大哥,更不可能會有其他的非分之想!”
秦剛擺擺手,示意談建不必激動,而是用更有力的眼神看著他道:“我不是說你一個人,你能確保其他人也是和你一樣子的想法?”
“其他人……”談建一時有點猶豫了,想了想後,他也下定了決心說,“既然大哥都這麽問了,我也隻能在這裏說,衍哥可能雄心會更大一些、想法也更多一些。他不像我,從高郵出來後,大多數時間,都是待在兩浙這裏打理生意,別的地方雖然也跑,但所占的時間不多。衍哥的確要辛苦得許多,從京城到西北、從滄州到九州、之後又跟著南下南洋。他膽子大,做過商場,也上過戰場,的確是比我辛苦得多,更是用心得多!”
“那麽建哥你是聽到他有過抱怨的了?”
“海事院成立之後,衍哥負責的事情多了。尤其是南洋迴來之後,衍哥一直覺得自己提舉市舶司前麵的那個‘權發遣’是可以去掉的,哪怕是改個‘權’也是好的。我也勸過他幾次,說這是朝廷的法度,大哥必須要為親者避,不能強求的。他則說,倘若顧忌朝廷這邊的事,他也可不考慮這些,可以去流求接替秦大官人……”
“衍哥說過這話?”秦剛眼神一凜,打斷問道。
“衍哥自小性格好強,也許總是有著想幫大哥多分擔一些的心思吧?”談建說了前麵的一些事之後,想著還是得幫著胡衍找補兩句。
“建哥你能告訴我實情是最好的事情。其實後麵的話不必多說,我們兄弟之間,有什麽就可以說什麽的。衍哥的這些抱怨,本身並不算是什麽,他能跟你說,卻不跟我卻是不對的!你應該明白,一直以來,我這裏都是人手不夠的形勢,若隻是想多做事,哪裏還愁沒有機會!隻是,個人心氣太急的話,多做事就成了要做錯事了!”秦剛神情嚴肅地說著。
“可是衍哥那裏,現在有什麽做得不妥的地方?”談建立即意識到了什麽。
“他現在在杭州,整日卻與蔡京那幫人混在一起,還和京城派去的童貫一同合作,在沿海幾路大肆賣官。”秦剛先翻出了最早胡衍寫給他的信件遞給談建,“這封信是他最早寫給我的,可惜我當時忙著去京城處理李文叔的事情,沒有及時給他迴複勸止。”
談建看了那信,卻是鬆了口氣道:“從信中看,衍哥也是知道這蔡、童二人並非善類,他不是說了隻想‘虛與委蛇,以觀其目的’麽?”
“這是他自己說的而已,再看這些。”說著秦剛又遞給談建一份材料,正是這次虎哥派人調查後送迴來的報告。
談建看著這份報告,臉色卻是變得厲害了,這裏卻是詳細記錄了胡衍與朱氏父子之間的交往、與童貫的賣官規模、還有他幫著蔡京在兩浙路以外的福建、廣南等地安排親信的事情,最關鍵的是,胡衍此間所瘋狂聚斂起來的財富,卻沒有存進四海銀行,而是選擇了其它錢莊,並假托了名字存起來,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衍哥他……”談建也覺得這事情做得很難再解釋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蔡京也好、童貫也罷,都是朝中數一數二的奸險之徒,其蠱惑人心之手段,非同尋常。‘虛與委蛇’這四個字,哪有說起來這麽輕鬆!一不小心,不就將自己掉入了進去?”
“衍哥也是知道這二人並非善類,在他信中所言,一開始也應該是希望能夠幫到大哥,想盡點能力去套路他們。想不到確如大哥所言,那兩人都是老奸巨滑,反過來倒將衍哥他自己套路了進去。我願擔保,衍哥隻是一時頭昏,身陷局中。所以這個時候,就是需要大哥能夠給他當頭棒喝,叫他清醒。要不,大哥你現在就立即修書一封,好好地斥責於他,讓他能夠幡然醒悟、迴頭是岸!”談建小心翼翼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畢竟都是這麽多年的兄弟,他還是希望能夠拉胡衍一把。
“唉,衍哥這一步的走錯,有點過於自信了。他以為,隻是與蔡京喝喝花酒,與童貫賣幾份官告,他根本就是小瞧了這兩個人,就連那是據說是認了他做叔的朱勔與其父親,都不是簡單的角色,你再看看這份材料。”秦剛說著,又甩給談建第三份東西。
這裏麵便就是朱氏父子在蔡京的默認下,又在童貫的支持下,利用胡衍的配合,在兩浙路一帶壟斷了海貿轉內銷的絕大部分生意渠道。而在這些表麵之下,卻是在各地欺行霸市、強買強賣、設局作套、肆意並吞他人資產。可以這麽說,兩浙路一帶的小商戶,隻要有被他們看中的,就幾乎沒有能逃脫的。
談建接觸的都是一些較大的商戶,包括他的嶽父樓員外,也是蔡童二人刻意避開的,所以才沒有明顯感覺到這些情況。但是現在看著這些材料,卻是禁不住感覺是觸目驚心、甚至有點義憤填膺了:“衍哥他怎麽能夠這麽糊塗呢?我們當初不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大哥家不就是這樣的小商小戶麽,卻是用了這些陰險的手段,令他們家破人亡,這種昧良心的錢財,又怎麽能夠賺得下去呢?”
“雖然說這些具體的事情,都是那朱家父子行的惡,但若是把事情鬧大,衍哥絕對脫不了幹係。甚至朝中到時候一定會有人在這件事情上做文章,再把髒水潑到我身上來。所以,衍哥的這件事,急不得、也不宜過於張揚地處理!”
“哦,大哥你的意思是?”
“這事唯有你最適合出麵。你迴去找個緣由,盡快去杭州走一趟,與和衍哥談一談,也不要說我知道,以免讓他太慌張,到時候再被蔡童二人算計。你就說這是你的看法,先給他提個醒,讓他明白這件事的利害,盡快從這個爛泥潭裏抽身出來。至於以後的事情,等這段時間過去後,我再找他談談。”
“大哥的確是為衍哥考慮甚多,談建此去一定會好好勸說,要讓衍哥明白大哥的一片苦心。”“唉!但願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