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生靈學分類”,其實就是後世的“生物分類”,的確就是秦剛曾經建議秦盼兮在生靈學研究中應該優先解決的問題。
翻開這本冊子,最開始的序言部分講的便就是當年在滄州以鴨治蝗之後,秦剛與盼兮討論,研究生靈萬物,不可沒有頭緒,更不宜隻看局部與個體,而是需要站在這個世界的最高處,俯視天下芸芸眾生,對於一切的生靈,進行科學的分類區別,從中歸納出它們之間的共性、特點、區別與相互關係。為此,則非常有必要給它們進行正確的綱目分類。
關於後世的生物分類法,秦剛其實隻有中學時《生物》課中的一點基礎知識。不過,即使隻是那樣的一些皮毛,但也已是人類數百年生物科學研究的成果沉澱,從中迴憶出一些基礎的概念與記憶,也足以領先當前的時代了。
滄州時,他曾簡單地把這分類基本思路及原則向盼兮講解過,並直接建議她可以按界、門、綱、目、科、屬這六個層級先行嚐試進行分類。
實際上,秦剛是記得在屬以下還會有第七層種的分類,在它們中間還會有亞門、亞綱的更細層級劃分。但是,一則秦剛對其中細節不可能記得如此清楚,二則這門學問尚處於探索初期,也別指望它能夠一蹴而就。其實就算是他當時提出來的這六層,就已經讓研究生靈學好幾年的秦盼兮感受到極大的挑戰了。
從那之後過去了這麽長的時間,秦剛幾乎要把這件事給忘記了,卻想不到妹妹居然從未放棄過,並且能夠在現在交出了這樣的一本小冊子、這樣的一項成果結晶。
翻過了序言,便看到:在最開始,盼兮將生靈分成兩個界,分別是動靈界與植靈界。雖然秦剛知道,除此兩界以外還會有真菌、微生物等其它界,但他覺得並不重要。因為在此時還沒顯微鏡的前提下,微觀世界裏的這些可以暫時忽略。而像蘑菇、食用菌之類的東西,在植靈界裏單獨列出一個門,暫時也是說得通的。
到了門這一層,盼兮將植靈界中分出了樹門、草門、蘚門以及菇門,而動靈界裏,則被分成了獸門、禽門、蟲門、魚門、貝門。
這些分類,當然與後世完善之後的生物學類的差別不小,但是,生物分類原本就是一個人類用來觀察並認知這個世界的工具與方法。事實上在十七世紀以後開始的現代生物分類,一開始也是有著許多錯誤認知與暫時性看法,然後便曆經著不斷的修正與改變,許多具體生物的分類,也曾在不同的綱目屬種裏有過多次的變更。
秦剛翻看著這本冊子,心裏滿是歡喜。這本手冊裏有沒有錯誤、有沒有缺漏,其實都無關緊要。關鍵是,秦盼兮已經率先邁出了對於生靈萬物進行科學分類的第一步,它預示著宋人由此開始,可以在生物學的研究以及其中大量資源與價值的利用上,有了質的飛躍。
“這些真的都是你自己研究出來的嗎?太了不起了!”秦剛發出的讚歎,與他眼中不加掩飾的驚喜之色,終於讓秦盼兮緊張的神情得到了釋放。
“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書院裏還有趙夫子、鮑夫子與我一起參加,他們分別在植靈門與動靈門裏分擔了兩三個綱的編撰,我除了其它剩下來的研究與歸納之外,還負責最後的匯總與規範編寫。”盼兮很不好意思地說道,“而且,這件事從頭到尾,都得到了蘇山長的關照與幫助,他還讓季升師兄從潤州那裏帶來了許多豐富的書籍來參考。說實在的,有許多的生靈我都從未見過,那些書可是幫了大忙了!”
秦剛聽了後也是肅然起敬,蘇頌博學多識,而他最擅長的三個領域,除了機械與天文之外,便就是藥物,這裏其實便就已經占據了生靈學中極其大部分的一些知識。
秦剛翻看著這厚厚的冊子,心裏明白,在界和門這兩層,種類的劃分還算是可以列得清楚、看得明白,再往下到綱、目、乃至更細的分類下去,每一層都會有著幾何級別的增長,即使是如此,要想窮極歸納,包容下這個世間所看到的所有動靈與植靈之物,又何嚐會是秦盼兮一人、或者是菱川書院的兩三個夫子能夠完成的呢!一切都隻是開始,也就隻能一邊研究、一邊整理,再一邊完善了。
層級分得多了,翻看到後麵,就必然性地會看到其中存在的前後矛盾以及難以避免的重複或錯誤,這便就是這種逐頁編寫的書籍所麵臨的難題。
秦剛閉起眼睛,好好地想了想,盼兮也沒有去打擾他。
“這樣!”秦剛突然睜開雙眼,對盼兮說,“你去找兩張最大的條幅紙來!”
盼兮應聲去尋找時,秦剛便自己去準備筆墨。等到條幅紙找來後,便就叫她在廳堂一側的牆上掛好,秦剛則執筆蘸墨,在左邊條幅紙的最底端寫著植靈界,而右邊的條幅底端則寫著動靈界。
然後,秦剛便從這底端開始,先是畫出了一小段粗線,然後便像樹幹分枝一樣,立即向上分出好幾個分岔,每一個分岔旁,都抄寫了一個對應的門名;然後,寫著門名的樹幹,繼續彎彎曲曲地向上向兩邊延長,並再度分出更細的分岔,一旁則象征性地填寫了幾個綱名;綱名分岔再延展,再分岔,這裏便就是科名了,一直到最後的屬名。
實際上,盡管看起來貼在牆上的條幅紙相當地大,但看樣子,兩張分別表示植靈與動靈的條幅,也就基本隻能展現到綱目這兩個細分層級。
“可把它貼在牆上,兩邊都空出空間,然後往上若是發現紙不夠寫了,就可以在兩邊再拚上新紙。”秦剛一邊在示例用筆劃著,一邊詳細地解釋道。
而一邊聽著一邊看著的秦盼兮則感覺到自己唿吸有點急促了起來,盡管哥哥的這些舉動裏,並沒給她更多新的知識與內容,而抄寫在牆上條幅裏的每一個字詞,也都來源於她所編寫的冊子裏。但她卻分明發現,原本在冊子裏,被她費盡心思也難以避免的混亂及繁雜的不同動植物之間的聯係區別,在這兩張條幅裏的關係,開始變得異常清晰與明了。
“哥,你畫的這個叫作什麽?”
“有沒有覺得它們像是兩棵大樹?”
“像!非常像!”
“所以,左邊的這棵就叫植靈樹,而右邊的這棵就叫動靈樹!”秦剛指著這兩張條幅已經完成的部分,提醒道,“你看,有的分岔下會有空白,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兩棵樹的大致框架已經搭建了起來。而且,如果在大樹之上,某一個綱目下的東西太多又太過於詳細,你則可以考慮為它單獨分出一棵小樹。”
“我明白了!”盼兮歡喜地說道,“這樣的樹枝分岔,不必擔心它們會有缺漏,隻要想到了,就可以新畫上去;而且也不必擔心中間的空白,但凡確定了,就可以填寫上去。天哪,哥,你是如何想到這樣的方法的?”
“其實也不是我發明的,當時朝廷在編製天下各地乃至於縣鎮鄉村地名時,就曾受到這地名萬萬千千,極難管理的困惑。”秦剛便現編了一套說法,“有睿智之人,便想出了這種地名樹的好主意,大宋便就是這粗壯的樹身,先是分出了東西南北四根的主枝,每根主枝上再分出每一區域裏的五六個路的枝幹,這就包括全了天下的二十五路;接下來每一根路的樹枝上,再可分出各自包括的州府軍監之地;然後在這些州府軍監的枝幹之下,便可分出他們所管轄的縣寨之地;縣寨之下則有鄉,鄉之下便是村。這樣一層之下是一層,一片枝幹分岔之後再是枝幹。而天下任何數以萬計的鄉村,無論它的地方是多麽小、名氣是多麽不為人所知,但是它總是會歸屬於某個縣寨,而這個縣寨也必歸屬於某個州府,州府歸屬於路,這樣的一棵天下地理樹,便就囊括全了天下之地名。”
“哥,你的這個法子甚好。其實我今天將這冊子拿給你看之前,就有過一個困惑想請教:就是我在編寫的時候,越往下,尤其是到了科屬這裏時,就越發地感到力不從心,甚至我都開始覺得,以我個人之力,有生之年,如果能將某一兩個綱目完全考證編訂完成,就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隻是那樣子的話,這個《生靈分類法》的完成,豈不就是遙遙無期了嗎?但是,現在你畫出了這兩棵生靈樹後,我便知道了接下來該如何推進這個工作了。”秦盼兮此時的一雙大眼睛,閃爍著明亮的光彩,在她的眼前,曾經彌漫著的霧氣似乎在這兩棵大樹的照耀下,瞬間散去:
生靈樹不僅僅隻是兩棵樹,更應該是像南方的榕樹林那般,從同一株母體之中,落地生根出更多的樹枝,形成了大小不等、互相聯係、但又自成體係的一片片樹叢。整個生靈學的研究,便可以依托這些相對獨立的小樹叢,精細地分頭開始進行研究。長錯了的樹幹樹枝,完全可以整體砍下直接移至正確的地方;而所缺少的分類,也是可以在相應的地方增添新的枝條樹幹而全新地生出。
當然,盼兮所領悟到的還有一點,有了樹狀的結構,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集體的力量,不同的人根據不同的能力與精力,選擇相應的某一個具體區域裏的小樹叢進行深入地研究。
盼兮便要起身去牆上取下秦剛示意畫出的這兩棵生靈樹,歡喜地說:“趙夫子最近正好就在後莊這裏,我這就去找他去!”
秦剛本來還想去幫她去拿,猛然卻發現如今的妹妹的個頭已經長得與他一般高,也用不著他的幫忙。難怪前段時間,她可以穿上男裝冒充他在這裏了。
“那個,這兩張圖我也隻是隨手示意畫畫的,你既然明白了這個道理,又何必再拿它,可以另外仔細重新來畫嘛!”
“那不行!哥你親手畫出來的這兩幅圖,它象征著我們生靈學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我得保留好,這可是極有意義的一件東西!”盼兮一扭頭,無比認真地說道。
“這樣啊!”秦剛突然受到了啟發,趕緊說,“這樣,這兩幅圖,哥我答應給你作保存,但是你先別取走,在我這裏先放幾天,我得留它一用!”
“你要留下它作何用?”
“這個張懷素今天隻是第一次上門,他還有許多話都沒有說完,更沒有說透徹。但是從他裝神弄鬼的那一套來看,我但凡扛出‘格物致知’的大旗出來,他便知道我心是與會與他走一道的了!而如今又有什麽東西能夠表示為這麵大旗呢?”
“哈,你是想用這兩張圖上的生靈樹?”盼兮立即一笑道,“那就再掛在這裏等他下迴來看看,不過這兩天哥你可得幫我在這兩棵樹上多添點東西!”
“放心,正好借這兩棵樹,檢驗檢驗你已經研究出來的這些東西!”
秦盼兮於是改變了方法,索性跑去將與她一同研究生靈學的趙夫子叫到了這裏,對照著掛在牆上的這兩幅圖,講解了生靈樹的圖示作用,看得這位同樣是當今的生靈研究大家對此歎為觀止、喜不自勝。
另一邊,虎哥的效率著實是快,當然也得益於他的多手安排,一人被安排去高郵的道觀寺廟裏去打聽,一人去縣衙軍衙尋訪消息靈通的老吏,再從所知這張懷素的籍貫、遊曆之處而迅速派出了繼續深入打探之人。在已去外地的人還未迴報之前,他便已經大致拚接出了這個道人的大致情況:
在淮南西路頗有盛名,弟子眾多,信徒遍地,都傳說他能唿風喚雨,可喝令飛禽走獸,能隔空取物、穿牆瞬移等諸多神奇法術;而且更是能夠知曉前朝秘事,可預測未來禍福。
不過佛家之人對其風評不佳,大約是因為其早年曾落發為僧,好插花怪癖,自稱插花和尚,其行徑不被佛門所喜,之後索性自稱佛道相通,又轉為道人。
秦剛便知,各朝各代,都少不了這類假托佛道的野心之徒,一旦成事那就是張角黃巢,若是敗了也就消聲匿跡。自己這些年,名聲在外,又因為年輕,被他們這類人盯上欲加以拉攏利用,也不足為奇。
第三天的時候,虎哥卻是急急趕來,說是赴江南打探情況的人傳迴了重要的消息。
秦剛見其神情有異,便說:“急事慢說,講講清楚!”
虎哥勻了勻氣,定下心來說道:“這個張懷素最近一年都是在江南一帶活動,尤其是蘇州、杭州等地的士大夫以及主要官員,都非常相信他。”
秦剛點點頭,江南一帶,宋時已經富足起來,求道問仙之人甚多,張懷素這樣的投機分子,自然是哪裏能騙到就往哪裏去。
“我們的人查到,與這張懷素相從甚密的官員中有兩人是我們非常熟悉的。”
“哦?哪兩人?”
“一個是現任兩浙路轉運使、知杭州蔡京。”
“嗯,蔡元長乃兩浙官員之首,又曾是京中翰林承旨,被其巴結鑽營,也屬常理。那還有一個人呢?”
“是,是東南海事院……提舉市舶司胡衍!”
“衍哥!”秦剛一驚,“怎麽會是他!他怎麽沒有和我說起這事?”
“此事都怪屬下疏忽,請先生責罰!”虎哥突然跪下來,不待秦剛再問就說道,“先生離開海事院後,屬下遵囑在海事院安排了交通信息的眼線,就在冬月時候,他們發過兩封關於胡提舉與蔡京相從甚密的報告,但,但屬下將此消息疏忽了!是屬下的失職!”
秦剛皺了皺眉,道:“衍哥結交蔡京,此事他可不應該瞞我。這個時間點……你先去將這段時間的信件都取來。”
虎哥立即起身,從一旁的書案上取過來厚厚一疊信件,便都是從他與秦剛去京城前後這段時間裏的。
秦剛從中開始細細翻看,果然,很快從裏麵翻出了兩封便是胡衍寄來的信件,而且都是漏拆開,他當即拆開查看,一邊看著,一邊說道:“衍哥這信是年前寄來的,當時因為京城有事,也就漏看了,在信上他的確說了‘蔡京及蘇州的朱氏父子對他有所拉攏’一事,他想‘虛與委蛇,以觀其目的’。”
“哦!那說明胡爺沒有瞞您。先生日理萬機,錯過此事,還是要怪屬下同時漏報,導致未能查知。”虎哥本來還是擔心胡衍這裏會有問題的,現在卻是鬆了一口氣。
“這封信……”秦剛又拆開另一封信看了看,眉頭卻一直沒有舒展開來,又問虎哥,“你手下的兩次報告又是分別什麽時間發來的?”
秦剛拿著手頭胡衍的兩封信與虎哥手下發來報告的時間一對,立即就發現了問題:
按理,胡衍是主動匯報,虎哥手下的報告相對會滯後一些,可現在看到的時間卻仍然早於胡衍的來信。而且,胡衍在第二封信裏卻是用心地寫了一些十分空洞的東西,更是沒有提及與張懷素的交往。
“胡爺在信裏沒說真話!”虎哥的神情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有一種謊言表現為表麵上把事情都說了、但是實際卻是刻意漏失一些關鍵的細節。就像胡衍的第一封信,講了他要與對方虛與委蛇,以探聽並套知一些有用的情況。而在第二封裏,卻沒有任何與重要二字相關的內容,這裏麵的問題也就大了。
更何況,這張懷素又是何人?既然之前已經與胡衍結識,卻沒有通過他來認識秦剛,反而是舍近求遠,讓遠在京城的二弟子去求李清照。這種情況,就極不尋常了。
“衍哥那邊,你得重新安排靠得住的人,再小心摸些情況。”秦剛此時的吩咐,語氣極為緩慢且沉重,實在是他心中不願接受這樣的事實。可是,胡衍有過西北那裏的事情,他又不得不要防著一些。
虎哥當然知道其中利害,大家都知道胡衍與談建,都是秦剛最早最要好的兄弟,這種事情,極其地微妙且重要,當即表示此事,他一定會做最周密的安排。
“隻是迴過頭來,目前的這個張道長,倒是不太合適直接迴絕掉他,留著他的聯係,多加小心地對付吧!”秦剛說完,再看看廳裏的那兩幅生靈樹的圖,歎息了一聲,自己過去把它們摘下來,卷了起來,並說道:“正好這兩幅圖是盼姐要的,就給她那邊送過去吧!”
翻開這本冊子,最開始的序言部分講的便就是當年在滄州以鴨治蝗之後,秦剛與盼兮討論,研究生靈萬物,不可沒有頭緒,更不宜隻看局部與個體,而是需要站在這個世界的最高處,俯視天下芸芸眾生,對於一切的生靈,進行科學的分類區別,從中歸納出它們之間的共性、特點、區別與相互關係。為此,則非常有必要給它們進行正確的綱目分類。
關於後世的生物分類法,秦剛其實隻有中學時《生物》課中的一點基礎知識。不過,即使隻是那樣的一些皮毛,但也已是人類數百年生物科學研究的成果沉澱,從中迴憶出一些基礎的概念與記憶,也足以領先當前的時代了。
滄州時,他曾簡單地把這分類基本思路及原則向盼兮講解過,並直接建議她可以按界、門、綱、目、科、屬這六個層級先行嚐試進行分類。
實際上,秦剛是記得在屬以下還會有第七層種的分類,在它們中間還會有亞門、亞綱的更細層級劃分。但是,一則秦剛對其中細節不可能記得如此清楚,二則這門學問尚處於探索初期,也別指望它能夠一蹴而就。其實就算是他當時提出來的這六層,就已經讓研究生靈學好幾年的秦盼兮感受到極大的挑戰了。
從那之後過去了這麽長的時間,秦剛幾乎要把這件事給忘記了,卻想不到妹妹居然從未放棄過,並且能夠在現在交出了這樣的一本小冊子、這樣的一項成果結晶。
翻過了序言,便看到:在最開始,盼兮將生靈分成兩個界,分別是動靈界與植靈界。雖然秦剛知道,除此兩界以外還會有真菌、微生物等其它界,但他覺得並不重要。因為在此時還沒顯微鏡的前提下,微觀世界裏的這些可以暫時忽略。而像蘑菇、食用菌之類的東西,在植靈界裏單獨列出一個門,暫時也是說得通的。
到了門這一層,盼兮將植靈界中分出了樹門、草門、蘚門以及菇門,而動靈界裏,則被分成了獸門、禽門、蟲門、魚門、貝門。
這些分類,當然與後世完善之後的生物學類的差別不小,但是,生物分類原本就是一個人類用來觀察並認知這個世界的工具與方法。事實上在十七世紀以後開始的現代生物分類,一開始也是有著許多錯誤認知與暫時性看法,然後便曆經著不斷的修正與改變,許多具體生物的分類,也曾在不同的綱目屬種裏有過多次的變更。
秦剛翻看著這本冊子,心裏滿是歡喜。這本手冊裏有沒有錯誤、有沒有缺漏,其實都無關緊要。關鍵是,秦盼兮已經率先邁出了對於生靈萬物進行科學分類的第一步,它預示著宋人由此開始,可以在生物學的研究以及其中大量資源與價值的利用上,有了質的飛躍。
“這些真的都是你自己研究出來的嗎?太了不起了!”秦剛發出的讚歎,與他眼中不加掩飾的驚喜之色,終於讓秦盼兮緊張的神情得到了釋放。
“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書院裏還有趙夫子、鮑夫子與我一起參加,他們分別在植靈門與動靈門裏分擔了兩三個綱的編撰,我除了其它剩下來的研究與歸納之外,還負責最後的匯總與規範編寫。”盼兮很不好意思地說道,“而且,這件事從頭到尾,都得到了蘇山長的關照與幫助,他還讓季升師兄從潤州那裏帶來了許多豐富的書籍來參考。說實在的,有許多的生靈我都從未見過,那些書可是幫了大忙了!”
秦剛聽了後也是肅然起敬,蘇頌博學多識,而他最擅長的三個領域,除了機械與天文之外,便就是藥物,這裏其實便就已經占據了生靈學中極其大部分的一些知識。
秦剛翻看著這厚厚的冊子,心裏明白,在界和門這兩層,種類的劃分還算是可以列得清楚、看得明白,再往下到綱、目、乃至更細的分類下去,每一層都會有著幾何級別的增長,即使是如此,要想窮極歸納,包容下這個世間所看到的所有動靈與植靈之物,又何嚐會是秦盼兮一人、或者是菱川書院的兩三個夫子能夠完成的呢!一切都隻是開始,也就隻能一邊研究、一邊整理,再一邊完善了。
層級分得多了,翻看到後麵,就必然性地會看到其中存在的前後矛盾以及難以避免的重複或錯誤,這便就是這種逐頁編寫的書籍所麵臨的難題。
秦剛閉起眼睛,好好地想了想,盼兮也沒有去打擾他。
“這樣!”秦剛突然睜開雙眼,對盼兮說,“你去找兩張最大的條幅紙來!”
盼兮應聲去尋找時,秦剛便自己去準備筆墨。等到條幅紙找來後,便就叫她在廳堂一側的牆上掛好,秦剛則執筆蘸墨,在左邊條幅紙的最底端寫著植靈界,而右邊的條幅底端則寫著動靈界。
然後,秦剛便從這底端開始,先是畫出了一小段粗線,然後便像樹幹分枝一樣,立即向上分出好幾個分岔,每一個分岔旁,都抄寫了一個對應的門名;然後,寫著門名的樹幹,繼續彎彎曲曲地向上向兩邊延長,並再度分出更細的分岔,一旁則象征性地填寫了幾個綱名;綱名分岔再延展,再分岔,這裏便就是科名了,一直到最後的屬名。
實際上,盡管看起來貼在牆上的條幅紙相當地大,但看樣子,兩張分別表示植靈與動靈的條幅,也就基本隻能展現到綱目這兩個細分層級。
“可把它貼在牆上,兩邊都空出空間,然後往上若是發現紙不夠寫了,就可以在兩邊再拚上新紙。”秦剛一邊在示例用筆劃著,一邊詳細地解釋道。
而一邊聽著一邊看著的秦盼兮則感覺到自己唿吸有點急促了起來,盡管哥哥的這些舉動裏,並沒給她更多新的知識與內容,而抄寫在牆上條幅裏的每一個字詞,也都來源於她所編寫的冊子裏。但她卻分明發現,原本在冊子裏,被她費盡心思也難以避免的混亂及繁雜的不同動植物之間的聯係區別,在這兩張條幅裏的關係,開始變得異常清晰與明了。
“哥,你畫的這個叫作什麽?”
“有沒有覺得它們像是兩棵大樹?”
“像!非常像!”
“所以,左邊的這棵就叫植靈樹,而右邊的這棵就叫動靈樹!”秦剛指著這兩張條幅已經完成的部分,提醒道,“你看,有的分岔下會有空白,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兩棵樹的大致框架已經搭建了起來。而且,如果在大樹之上,某一個綱目下的東西太多又太過於詳細,你則可以考慮為它單獨分出一棵小樹。”
“我明白了!”盼兮歡喜地說道,“這樣的樹枝分岔,不必擔心它們會有缺漏,隻要想到了,就可以新畫上去;而且也不必擔心中間的空白,但凡確定了,就可以填寫上去。天哪,哥,你是如何想到這樣的方法的?”
“其實也不是我發明的,當時朝廷在編製天下各地乃至於縣鎮鄉村地名時,就曾受到這地名萬萬千千,極難管理的困惑。”秦剛便現編了一套說法,“有睿智之人,便想出了這種地名樹的好主意,大宋便就是這粗壯的樹身,先是分出了東西南北四根的主枝,每根主枝上再分出每一區域裏的五六個路的枝幹,這就包括全了天下的二十五路;接下來每一根路的樹枝上,再可分出各自包括的州府軍監之地;然後在這些州府軍監的枝幹之下,便可分出他們所管轄的縣寨之地;縣寨之下則有鄉,鄉之下便是村。這樣一層之下是一層,一片枝幹分岔之後再是枝幹。而天下任何數以萬計的鄉村,無論它的地方是多麽小、名氣是多麽不為人所知,但是它總是會歸屬於某個縣寨,而這個縣寨也必歸屬於某個州府,州府歸屬於路,這樣的一棵天下地理樹,便就囊括全了天下之地名。”
“哥,你的這個法子甚好。其實我今天將這冊子拿給你看之前,就有過一個困惑想請教:就是我在編寫的時候,越往下,尤其是到了科屬這裏時,就越發地感到力不從心,甚至我都開始覺得,以我個人之力,有生之年,如果能將某一兩個綱目完全考證編訂完成,就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隻是那樣子的話,這個《生靈分類法》的完成,豈不就是遙遙無期了嗎?但是,現在你畫出了這兩棵生靈樹後,我便知道了接下來該如何推進這個工作了。”秦盼兮此時的一雙大眼睛,閃爍著明亮的光彩,在她的眼前,曾經彌漫著的霧氣似乎在這兩棵大樹的照耀下,瞬間散去:
生靈樹不僅僅隻是兩棵樹,更應該是像南方的榕樹林那般,從同一株母體之中,落地生根出更多的樹枝,形成了大小不等、互相聯係、但又自成體係的一片片樹叢。整個生靈學的研究,便可以依托這些相對獨立的小樹叢,精細地分頭開始進行研究。長錯了的樹幹樹枝,完全可以整體砍下直接移至正確的地方;而所缺少的分類,也是可以在相應的地方增添新的枝條樹幹而全新地生出。
當然,盼兮所領悟到的還有一點,有了樹狀的結構,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集體的力量,不同的人根據不同的能力與精力,選擇相應的某一個具體區域裏的小樹叢進行深入地研究。
盼兮便要起身去牆上取下秦剛示意畫出的這兩棵生靈樹,歡喜地說:“趙夫子最近正好就在後莊這裏,我這就去找他去!”
秦剛本來還想去幫她去拿,猛然卻發現如今的妹妹的個頭已經長得與他一般高,也用不著他的幫忙。難怪前段時間,她可以穿上男裝冒充他在這裏了。
“那個,這兩張圖我也隻是隨手示意畫畫的,你既然明白了這個道理,又何必再拿它,可以另外仔細重新來畫嘛!”
“那不行!哥你親手畫出來的這兩幅圖,它象征著我們生靈學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我得保留好,這可是極有意義的一件東西!”盼兮一扭頭,無比認真地說道。
“這樣啊!”秦剛突然受到了啟發,趕緊說,“這樣,這兩幅圖,哥我答應給你作保存,但是你先別取走,在我這裏先放幾天,我得留它一用!”
“你要留下它作何用?”
“這個張懷素今天隻是第一次上門,他還有許多話都沒有說完,更沒有說透徹。但是從他裝神弄鬼的那一套來看,我但凡扛出‘格物致知’的大旗出來,他便知道我心是與會與他走一道的了!而如今又有什麽東西能夠表示為這麵大旗呢?”
“哈,你是想用這兩張圖上的生靈樹?”盼兮立即一笑道,“那就再掛在這裏等他下迴來看看,不過這兩天哥你可得幫我在這兩棵樹上多添點東西!”
“放心,正好借這兩棵樹,檢驗檢驗你已經研究出來的這些東西!”
秦盼兮於是改變了方法,索性跑去將與她一同研究生靈學的趙夫子叫到了這裏,對照著掛在牆上的這兩幅圖,講解了生靈樹的圖示作用,看得這位同樣是當今的生靈研究大家對此歎為觀止、喜不自勝。
另一邊,虎哥的效率著實是快,當然也得益於他的多手安排,一人被安排去高郵的道觀寺廟裏去打聽,一人去縣衙軍衙尋訪消息靈通的老吏,再從所知這張懷素的籍貫、遊曆之處而迅速派出了繼續深入打探之人。在已去外地的人還未迴報之前,他便已經大致拚接出了這個道人的大致情況:
在淮南西路頗有盛名,弟子眾多,信徒遍地,都傳說他能唿風喚雨,可喝令飛禽走獸,能隔空取物、穿牆瞬移等諸多神奇法術;而且更是能夠知曉前朝秘事,可預測未來禍福。
不過佛家之人對其風評不佳,大約是因為其早年曾落發為僧,好插花怪癖,自稱插花和尚,其行徑不被佛門所喜,之後索性自稱佛道相通,又轉為道人。
秦剛便知,各朝各代,都少不了這類假托佛道的野心之徒,一旦成事那就是張角黃巢,若是敗了也就消聲匿跡。自己這些年,名聲在外,又因為年輕,被他們這類人盯上欲加以拉攏利用,也不足為奇。
第三天的時候,虎哥卻是急急趕來,說是赴江南打探情況的人傳迴了重要的消息。
秦剛見其神情有異,便說:“急事慢說,講講清楚!”
虎哥勻了勻氣,定下心來說道:“這個張懷素最近一年都是在江南一帶活動,尤其是蘇州、杭州等地的士大夫以及主要官員,都非常相信他。”
秦剛點點頭,江南一帶,宋時已經富足起來,求道問仙之人甚多,張懷素這樣的投機分子,自然是哪裏能騙到就往哪裏去。
“我們的人查到,與這張懷素相從甚密的官員中有兩人是我們非常熟悉的。”
“哦?哪兩人?”
“一個是現任兩浙路轉運使、知杭州蔡京。”
“嗯,蔡元長乃兩浙官員之首,又曾是京中翰林承旨,被其巴結鑽營,也屬常理。那還有一個人呢?”
“是,是東南海事院……提舉市舶司胡衍!”
“衍哥!”秦剛一驚,“怎麽會是他!他怎麽沒有和我說起這事?”
“此事都怪屬下疏忽,請先生責罰!”虎哥突然跪下來,不待秦剛再問就說道,“先生離開海事院後,屬下遵囑在海事院安排了交通信息的眼線,就在冬月時候,他們發過兩封關於胡提舉與蔡京相從甚密的報告,但,但屬下將此消息疏忽了!是屬下的失職!”
秦剛皺了皺眉,道:“衍哥結交蔡京,此事他可不應該瞞我。這個時間點……你先去將這段時間的信件都取來。”
虎哥立即起身,從一旁的書案上取過來厚厚一疊信件,便都是從他與秦剛去京城前後這段時間裏的。
秦剛從中開始細細翻看,果然,很快從裏麵翻出了兩封便是胡衍寄來的信件,而且都是漏拆開,他當即拆開查看,一邊看著,一邊說道:“衍哥這信是年前寄來的,當時因為京城有事,也就漏看了,在信上他的確說了‘蔡京及蘇州的朱氏父子對他有所拉攏’一事,他想‘虛與委蛇,以觀其目的’。”
“哦!那說明胡爺沒有瞞您。先生日理萬機,錯過此事,還是要怪屬下同時漏報,導致未能查知。”虎哥本來還是擔心胡衍這裏會有問題的,現在卻是鬆了一口氣。
“這封信……”秦剛又拆開另一封信看了看,眉頭卻一直沒有舒展開來,又問虎哥,“你手下的兩次報告又是分別什麽時間發來的?”
秦剛拿著手頭胡衍的兩封信與虎哥手下發來報告的時間一對,立即就發現了問題:
按理,胡衍是主動匯報,虎哥手下的報告相對會滯後一些,可現在看到的時間卻仍然早於胡衍的來信。而且,胡衍在第二封信裏卻是用心地寫了一些十分空洞的東西,更是沒有提及與張懷素的交往。
“胡爺在信裏沒說真話!”虎哥的神情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有一種謊言表現為表麵上把事情都說了、但是實際卻是刻意漏失一些關鍵的細節。就像胡衍的第一封信,講了他要與對方虛與委蛇,以探聽並套知一些有用的情況。而在第二封裏,卻沒有任何與重要二字相關的內容,這裏麵的問題也就大了。
更何況,這張懷素又是何人?既然之前已經與胡衍結識,卻沒有通過他來認識秦剛,反而是舍近求遠,讓遠在京城的二弟子去求李清照。這種情況,就極不尋常了。
“衍哥那邊,你得重新安排靠得住的人,再小心摸些情況。”秦剛此時的吩咐,語氣極為緩慢且沉重,實在是他心中不願接受這樣的事實。可是,胡衍有過西北那裏的事情,他又不得不要防著一些。
虎哥當然知道其中利害,大家都知道胡衍與談建,都是秦剛最早最要好的兄弟,這種事情,極其地微妙且重要,當即表示此事,他一定會做最周密的安排。
“隻是迴過頭來,目前的這個張道長,倒是不太合適直接迴絕掉他,留著他的聯係,多加小心地對付吧!”秦剛說完,再看看廳裏的那兩幅生靈樹的圖,歎息了一聲,自己過去把它們摘下來,卷了起來,並說道:“正好這兩幅圖是盼姐要的,就給她那邊送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