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聲嬌叱聲,後院的大門便從裏麵打開了.
門內站的便是一身白素孝服的耶律南仙,此時她那原本就潔白如玉的臉龐上,卻有了因惱怒而微紅的臉色,更顯得多了幾分嫵媚。
蕭海裏的手下先聽了這聲音,便就已收了手,此時又見到耶律南仙的麵容,頓時都失去了主張,都提著兵刃傻傻地站在了那裏。
蕭海裏更是將耶律南仙的麵容看得一清二楚,他大嘴一咧,哈哈笑道:“公主說的是,佛門聖地,打打殺殺,成何體統。我蕭海裏今天來廟裏進香,聽聞公主在此為先帝守孝,甚為感動,特地帶了人,前來看望公主,以示慰問。但是這兩個不懂事理的家夥,居然膽敢阻攔我等,所以才要給他們一點點教訓!”
耶律南仙是聽著大門這裏的聲響,又聽到了守衛有點抵擋不住的聲音,這才立即現身,並喝止住了正在打鬥的眾人。
兩名守衛也不辯解,隻是收刀後繼續攔在了耶律南仙的身前,盯著不懷好意的門外眾人。
此時白陀寺的住持以及其他一些僧眾都已經聞訊趕來,也盡數趕到了後院門口。住持連忙上前,看到蕭海裏是這群人的頭,便立即開始上前好言相勸。
蕭海裏一看場麵鬧大了,隻得哼哼說道:“那個,蕭某本來就是想見見公主,打個招唿而已。你們卻是搞了這麽大的場麵幹什麽?驚擾了公主的休息,實在是太魯莽了!現在嘛,既然公主也見到了,蕭某也問過好了。所以,接下來我們也就不打擾了。告辭!告辭!”
說完,便帶著手下人,匆匆離去。
住持看著他們離開,這才趕緊過來給耶律南仙請罪,南仙卻是反過來好生安慰了他們一番,這才關上了院門。
住持則安排人將今天的事情趕緊報給耶律寧。
而此時,出了白陀寺之後的蕭海裏竟然有點出神。還真是應了他所說的“要想俏、一身孝”,就是剛才的驚鴻一瞥,卻讓他一下子便對看到的耶律南仙動上了心思。
隻是他也並非是那種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自然知道即使是後賜的公主之名,那也畢竟已經是公主了,像剛才那樣隻是鬧了一鬧,對於他而言,也不太會有什麽麻煩。但是如果說是像他現在想的這樣,有點要更一步的歪念想法,卻是有些難度了。
身邊的跟班裏,卻是有一個眼神與心思都會看得很準的家夥,在陪著蕭海裏迴到家裏後,就瞅了一個空,湊上來說道:“蕭郎君可是瞧上了這個成安公主?”
“是啊,隻是可惜得很啊,我堂堂大遼如此多的好男兒,卻是便宜了西夏那個窩囊國主!”
“蕭郎君說得是,其實西夏小邦,這種婚約不履行也罷。要知道,咱們大遼之前,可並無公主需要守孝一說,所以我看這位成安公主如今在白陀寺裏的守孝隻是一個借口。她的本意應該就是不想出嫁到那個鬼地方去。因為這一守就要守三年,三年的時間,估計小娘們的內心裏一定會有著別的什麽打算!”這個跟班的分析的確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嗯!按你這麽講,的確像是那麽一迴事!那你所說,這個成安公主會有什麽樣的打算?”
“世間女子,自然希望嫁的是頂天立地的有誌好男兒!譬如就像咱蕭郎君這樣的!”
“哈哈哈,你說的話很中聽!但是我的問題就來了,那我要怎麽做,才能得到這成安公主的青睞?”
“小的可以為蕭郎君策劃兩種計謀,一條快的,一條慢的,不知道蕭郎君想聽哪一條?”
“某向來喜歡快馬揮快刀,你直接講快的那條計策!”
“這女子麽,別看她們挑婿之前扭扭捏捏,但是其實啊,隻要一旦奪了她的身子,讓她感受到蕭郎君的不世雄風,估計第二天就會上書陛下,要求更改賜婚了。而這個成安公主不是住在白陀寺裏麽?咱們白天看到的是一副樣子,估計晚上看到的,就有可能是另一副樣子……嘿嘿嘿!”
“哦!你是說晚上……”蕭海裏眼睛一亮,裏麵淫光四起。
“小的可以選一個合適的夜晚,到這白陀寺前麵去放一把火。然後,蕭郎君便就可以悄悄去後院行事……”
“哈哈哈哈!有道理!”
此時的耶律齊,在聽了白陀寺住持派人來說的情況,又找人了解了一下這個蕭海裏的底細與日常所作所為,便覺得此事不可小看,立即派人前去勸說耶律南仙先迴府住一段時間。因為像蕭海裏這樣的契丹貴族大多生性野蠻,又目空一切,他覺得若在沒有通過惕隱司的司事或都監等人去正式警告他的話,保不住這種狂人會不會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來。
耶律南仙起初並不以為然,但禁不住哥哥對於此事非常地堅決。而且耶律寧還專門安排了一名侍女,穿成她的模樣,說是在這段時間裏可以代替她留在寺裏,這樣也可掩人耳目,避免讓人指責她守孝不誠心。
其實耶律南仙在這裏守孝,並非真的是對先帝有什麽孝心與忠心,隻是她為拖延出嫁西夏之事而使的手段而已,於是也就順從了兄長的意思,悄悄搬迴了府中。
這件事也沒有告訴白陀寺,住持則加強了在寺院四周的看護,不過幾天下來,並無異常與可疑人等出現。於是,大家都想,或許那個莽夫蕭海裏也隻是一時興起罷了。
甚至,就連耶律寧也在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點過於緊張了。
但是就在這天的夜裏,白陀寺起火了!
這場火起得很突然、也很意外,而且這一夜,風也竟然是意外地大。火借風勢,一下子就席卷了一條邊的寺舍,一時間,所有僧人全都慌亂無比地去救火了。
而在此時,卻有五六個蒙麵歹人悄悄地接近了後院耶律南仙的住處,這裏距離前麵起火的地方有不短的距離,而大部分的僧人們全部都在前院部分救火。
好在,在耶律寧的叮囑下,後院的護衛一直保持著高度的警惕,迅速就發現了這些歹人並發出了警示。
雖然此時待在裏麵的並非是真正的公主,但是對於他們而言,從他們的眼前,闖進公主的休息處,那也是極其丟臉的事情。因此他們一樣是拚死攔在前麵,竟令這些蒙麵歹人一下子就被堵在了院外不得而進。
隨後,耶律寧帶了更多的士兵火速趕到,並將現場團團圍住,企圖進入後院的那些蒙麵人於是便全部被擒。
但是,此時白陀寺前院的大火卻越燒越大,耶律寧見狀,便吩咐兩名手下先將這些歹人綁好關入後院倉庫裏並看守住,他便帶領著其餘人趕往前麵救火。
耶律寧到了前院,一看整個火勢已非常大且難以控製,便當機立斷,製止了持續往大火中倒水的無效舉動。而是讓現場的人盡快在大火還未燒到的地方拆出一排沒有可燃之物的空白地帶,再把目前能運到的水盡數澆濕在這裏。
終於在天亮之前,等著大火燒到這裏時,才停下了繼續擴散的腳步,火勢終於被控製住了。
但是白陀寺在這場夜火中卻是損失慘重,主殿之前的房屋幾乎全部燒光。光是未能從著火的房中逃出來的僧人、幫工就差不多死了十幾人,此後在救火過程中更有四五人被燒著的木梁砸中等意外身亡。
耶律寧有點發怒了,從後院那裏遭到偷襲的事實來看,前院縱火的必為其同夥,而且就是為了配合其行動而為。就是為了這一個“配合”,直接枉送了近二十條人命,還有寺廟裏如此大麵積的殿堂被燒的損失。
他怒氣衝衝地帶著人迴到後院,要當場提審這批歹人。
誰知,當臨時關押他們的後院倉庫大門打開後,大家一下子看呆了:
被綁在這裏的歹人,竟然全部莫名其妙地被人殺死了。
四下一檢查,應該是眾人都在忙於前麵救火的時候,此處有人從窗戶潛入,利用這些人都被綁著的便利,直接下手滅了口。
“簽樞!這兩人就是那天跟著蕭海裏一起過來的,我當時就和他們交過手!”後院護衛從死掉的人裏麵認出來。
耶律寧鐵青著臉,叫人帶了這幾具屍體,一起去了上京留守司。
聽聞是北院簽書樞密院使親自來遞狀子,上京城的留守司使不敢大意,立即前來處理,聽聞了情況之後,就命人立即前去傳喚蕭海裏。
很快,這蕭海裏卻是大大喇喇地過來。
聽了耶律寧的指控後,蕭海裏竟然一點也不慌張,直接盡數予以否認,並說自己今晚一直在家裏喝酒,有下人以及酒友可以作證。
而當耶律寧的手下指出今晚偷襲並死亡的人裏麵就有兩人是那天與他一起到寺廟鬧事的人。
這蕭海裏此時便故作驚訝地上前辨認,然後,竟然出乎意料地承認這兩個人他都認識,也的確是前幾天隨他一同來過寺廟裏。
“蕭郎君這是承認你與此事有關了麽?”耶律寧冷冷地問道。
“可以說有關!但也可以說無關!”蕭海裏卻是話風一轉,“說有關,是因為這兩人我都認識,所以我因為認識他們,才對他兩人做出如此喪盡天良之事表示極大的憤慨!說無關,大家的腿都長在自己身上,他們倆昨天跑來尋死,又與本郎君何幹?”
原來蕭海裏如此自信滿滿,他的邏輯卻是等在這裏了。
確實,耶律寧目前掌握的所有證據就是夜晚襲擊的人中,這兩人是曾經與蕭海裏在一起過的。倘若他今天對此矢口否認,耶律齊還能再找出白陀寺的僧人補充證據,以蕭海裏否認這一點的心虛,繼而提起對於他參與白陀寺火災一事的質疑。
但是,現在對方卻非常爽快地承認認識。接下來便表示,他認識這兩人,並不代表著他需要承擔他們的非法行為的責任。而且,蕭海裏又有昨天晚上不在現場的人證證據。所以,留守司的官員就很為難,卻也隻能客客氣氣地將蕭海裏送了迴去。
“呯!”
耶律寧恨恨地一掌拍在了桌案之上,卻又無可奈何地對接待官員道:“昨夜,白陀寺近二十人因此喪生,後院成安公主守孝處又遭遇這些歹人的襲擊,此案非同小可,你們須得用心查案,盡早破獲!”
“簽樞有命,下官豈能不盡心!一定日以繼夜,用心破案!”留守司的官員硬著頭皮如此承諾道。
耶律寧也知在這裏多留無益,隻能帶著手下人迴家。
而出了這樣一件事後,耶律南仙自然不能再出去了,而是隻能留在了家中。
另一邊,離開留守司迴到了家裏的蕭海裏,更是火冒三丈,既是生氣昨夜的行動不僅未能得手還折損了好幾個人手,又是生氣今天被耶律寧當成嫌疑人的質問。
“不過是個樞密院的簽書而已,他要沒有這麽個妹子,哪裏能做到今天的位置?”蕭海裏恨恨地說道。
“蕭郎君莫惱,我們之前的確是沒提防這個耶律寧。現在看來,他一定是在寺廟裏提前做了防備。也是虧了郎君留了後手,接下來,我們還是得小心一段時間,要避開這段時間的風頭。”還是那個事先提主意的家夥,也是他在蕭海裏被叫去留守司前特意提醒,萬一問起被殺死的那幾人,有一說一,不要否認。因為蕭海裏本身就是一個在上京交往極廣之人,光是認識,是無法給他定罪的,反倒是刻意否認的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本郎君自會小心。但是,”蕭海裏心裏還是放不下對於耶律南仙的垂涎,“好在這成安公主守孝得有三年,這迴我得多點耐心,去找找族內長輩的支持。這耶律家與蕭家通婚,才是我大遼的正道。哼!等到耶律寧來做本郎君的便宜大舅子,也由不得他願不願意!”
前麵說過,這蕭海裏為非作歹的資本,第一是他的家族身世:
遼人一向遵循耶律氏與蕭氏的通婚,雙方互娶對方的女子,且不在乎於輩份。
就像蕭海裏,他的堂姐蕭坦思是耶律洪基的後妃,而他的堂兄蕭霞抹卻娶了耶律洪基的女兒魏國公主,所以這蕭霞抹既是遼道宗的女婿,也是遼道宗的大舅子,這裏麵的關係一時半會是理不清的。而蕭海裏還有其他不止一個的堂兄弟、甚至是侄子,也是娶過耶律洪基的親生公主。
第二是蕭海裏家裏的財力:
蕭海裏的父祖兩輩既無意於戰功獲取,也對入朝為官並無興趣,隻是一直醉心於財富的積累。而耶律洪基對於這種隻願掙錢、不想爭奪地位的外戚是十分寬容並支持的。所以到了蕭海裏這一輩,他所獲贈的這個國舅帳郎君頭銜也不需要做任何事情,而兩輩先人不僅給他積累起了幾輩子都花不完的財富,甚至還建立起了一整套不需要他操心的經營管理班子。
所以,這蕭海裏隻有立誌做“大遼孟嚐君”這唯一的愛好了!
如今,耶律寧強硬的態度,卻是激起了蕭海裏的好勝心。他決定,從惕隱耶律何魯掃古、到於越耶律阿思、再到北麵林牙蕭得裏底,立即用上錢財開路,不斷去他們那裏刷存在感,以努力建立起自己是個契丹大好男兒的優秀形象,
此時,新皇帝耶律延禧剛剛處理完自己祖母蕭觀音的平反追封一事,並順手好好地懲罰了張孝先一族,接下來開始要為自己的父母進行昭雪平反。
當年幾乎大半個朝廷的官員,都曾不同程度地依附於奸臣耶律乙辛,所以這事要是較真追查起來,還真是滿朝文武,極少有能逃脫幹淨的。
耶律延禧主要關心的是對於耶律乙辛及其族人的最嚴厲懲處,而其他大臣,誰是奸人附逆?誰是被迫挾持?他是沒有精力去管的,隻能依賴於皇帝目前所信賴的幾個顧命大臣的認定與判斷。
這也造成了目前上京的主要權力中心極速向著耶律阿思、蕭得裏底這幾人集中。
在接受賄賂方麵,契丹人要比宋人更加直接。當然,在賄賂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他們自然也會考慮受賄的成本與風險比較。
相對那些希望通過行賄來洗脫自己是乙辛餘黨身份的朝臣,目前隻是單純地要建立自己的良好形象的蕭海裏的行賄,則顯得更加容易被接受。
最直接的第一個效果就是,白陀寺的縱火案調查很快就不了了之,而且根本也不可能會再牽涉到蕭海裏的身上。
甚至已經開始有大臣在議論,反正耶律南仙需要在大遼守孝三年。那麽,隨著西夏的戰略存在地位的不斷下降,在三年過後,是否值得將這麽一位公主遠嫁過去,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拿出來再商量商量?
本來,耶律寧對於這樣的議題也並沒有什麽反對意見。但是,經曆了眼前的這些事情,他立刻敏銳地聯想起了蕭海裏,並及時果斷地指出:耶律南仙的婚事是先帝同意並定下來的,現在提出這個意見的人,到底想幹什麽昵?
新皇帝耶律延禧難得地發聲:“此事已定,不容亂議!”
門內站的便是一身白素孝服的耶律南仙,此時她那原本就潔白如玉的臉龐上,卻有了因惱怒而微紅的臉色,更顯得多了幾分嫵媚。
蕭海裏的手下先聽了這聲音,便就已收了手,此時又見到耶律南仙的麵容,頓時都失去了主張,都提著兵刃傻傻地站在了那裏。
蕭海裏更是將耶律南仙的麵容看得一清二楚,他大嘴一咧,哈哈笑道:“公主說的是,佛門聖地,打打殺殺,成何體統。我蕭海裏今天來廟裏進香,聽聞公主在此為先帝守孝,甚為感動,特地帶了人,前來看望公主,以示慰問。但是這兩個不懂事理的家夥,居然膽敢阻攔我等,所以才要給他們一點點教訓!”
耶律南仙是聽著大門這裏的聲響,又聽到了守衛有點抵擋不住的聲音,這才立即現身,並喝止住了正在打鬥的眾人。
兩名守衛也不辯解,隻是收刀後繼續攔在了耶律南仙的身前,盯著不懷好意的門外眾人。
此時白陀寺的住持以及其他一些僧眾都已經聞訊趕來,也盡數趕到了後院門口。住持連忙上前,看到蕭海裏是這群人的頭,便立即開始上前好言相勸。
蕭海裏一看場麵鬧大了,隻得哼哼說道:“那個,蕭某本來就是想見見公主,打個招唿而已。你們卻是搞了這麽大的場麵幹什麽?驚擾了公主的休息,實在是太魯莽了!現在嘛,既然公主也見到了,蕭某也問過好了。所以,接下來我們也就不打擾了。告辭!告辭!”
說完,便帶著手下人,匆匆離去。
住持看著他們離開,這才趕緊過來給耶律南仙請罪,南仙卻是反過來好生安慰了他們一番,這才關上了院門。
住持則安排人將今天的事情趕緊報給耶律寧。
而此時,出了白陀寺之後的蕭海裏竟然有點出神。還真是應了他所說的“要想俏、一身孝”,就是剛才的驚鴻一瞥,卻讓他一下子便對看到的耶律南仙動上了心思。
隻是他也並非是那種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自然知道即使是後賜的公主之名,那也畢竟已經是公主了,像剛才那樣隻是鬧了一鬧,對於他而言,也不太會有什麽麻煩。但是如果說是像他現在想的這樣,有點要更一步的歪念想法,卻是有些難度了。
身邊的跟班裏,卻是有一個眼神與心思都會看得很準的家夥,在陪著蕭海裏迴到家裏後,就瞅了一個空,湊上來說道:“蕭郎君可是瞧上了這個成安公主?”
“是啊,隻是可惜得很啊,我堂堂大遼如此多的好男兒,卻是便宜了西夏那個窩囊國主!”
“蕭郎君說得是,其實西夏小邦,這種婚約不履行也罷。要知道,咱們大遼之前,可並無公主需要守孝一說,所以我看這位成安公主如今在白陀寺裏的守孝隻是一個借口。她的本意應該就是不想出嫁到那個鬼地方去。因為這一守就要守三年,三年的時間,估計小娘們的內心裏一定會有著別的什麽打算!”這個跟班的分析的確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嗯!按你這麽講,的確像是那麽一迴事!那你所說,這個成安公主會有什麽樣的打算?”
“世間女子,自然希望嫁的是頂天立地的有誌好男兒!譬如就像咱蕭郎君這樣的!”
“哈哈哈,你說的話很中聽!但是我的問題就來了,那我要怎麽做,才能得到這成安公主的青睞?”
“小的可以為蕭郎君策劃兩種計謀,一條快的,一條慢的,不知道蕭郎君想聽哪一條?”
“某向來喜歡快馬揮快刀,你直接講快的那條計策!”
“這女子麽,別看她們挑婿之前扭扭捏捏,但是其實啊,隻要一旦奪了她的身子,讓她感受到蕭郎君的不世雄風,估計第二天就會上書陛下,要求更改賜婚了。而這個成安公主不是住在白陀寺裏麽?咱們白天看到的是一副樣子,估計晚上看到的,就有可能是另一副樣子……嘿嘿嘿!”
“哦!你是說晚上……”蕭海裏眼睛一亮,裏麵淫光四起。
“小的可以選一個合適的夜晚,到這白陀寺前麵去放一把火。然後,蕭郎君便就可以悄悄去後院行事……”
“哈哈哈哈!有道理!”
此時的耶律齊,在聽了白陀寺住持派人來說的情況,又找人了解了一下這個蕭海裏的底細與日常所作所為,便覺得此事不可小看,立即派人前去勸說耶律南仙先迴府住一段時間。因為像蕭海裏這樣的契丹貴族大多生性野蠻,又目空一切,他覺得若在沒有通過惕隱司的司事或都監等人去正式警告他的話,保不住這種狂人會不會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來。
耶律南仙起初並不以為然,但禁不住哥哥對於此事非常地堅決。而且耶律寧還專門安排了一名侍女,穿成她的模樣,說是在這段時間裏可以代替她留在寺裏,這樣也可掩人耳目,避免讓人指責她守孝不誠心。
其實耶律南仙在這裏守孝,並非真的是對先帝有什麽孝心與忠心,隻是她為拖延出嫁西夏之事而使的手段而已,於是也就順從了兄長的意思,悄悄搬迴了府中。
這件事也沒有告訴白陀寺,住持則加強了在寺院四周的看護,不過幾天下來,並無異常與可疑人等出現。於是,大家都想,或許那個莽夫蕭海裏也隻是一時興起罷了。
甚至,就連耶律寧也在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點過於緊張了。
但是就在這天的夜裏,白陀寺起火了!
這場火起得很突然、也很意外,而且這一夜,風也竟然是意外地大。火借風勢,一下子就席卷了一條邊的寺舍,一時間,所有僧人全都慌亂無比地去救火了。
而在此時,卻有五六個蒙麵歹人悄悄地接近了後院耶律南仙的住處,這裏距離前麵起火的地方有不短的距離,而大部分的僧人們全部都在前院部分救火。
好在,在耶律寧的叮囑下,後院的護衛一直保持著高度的警惕,迅速就發現了這些歹人並發出了警示。
雖然此時待在裏麵的並非是真正的公主,但是對於他們而言,從他們的眼前,闖進公主的休息處,那也是極其丟臉的事情。因此他們一樣是拚死攔在前麵,竟令這些蒙麵歹人一下子就被堵在了院外不得而進。
隨後,耶律寧帶了更多的士兵火速趕到,並將現場團團圍住,企圖進入後院的那些蒙麵人於是便全部被擒。
但是,此時白陀寺前院的大火卻越燒越大,耶律寧見狀,便吩咐兩名手下先將這些歹人綁好關入後院倉庫裏並看守住,他便帶領著其餘人趕往前麵救火。
耶律寧到了前院,一看整個火勢已非常大且難以控製,便當機立斷,製止了持續往大火中倒水的無效舉動。而是讓現場的人盡快在大火還未燒到的地方拆出一排沒有可燃之物的空白地帶,再把目前能運到的水盡數澆濕在這裏。
終於在天亮之前,等著大火燒到這裏時,才停下了繼續擴散的腳步,火勢終於被控製住了。
但是白陀寺在這場夜火中卻是損失慘重,主殿之前的房屋幾乎全部燒光。光是未能從著火的房中逃出來的僧人、幫工就差不多死了十幾人,此後在救火過程中更有四五人被燒著的木梁砸中等意外身亡。
耶律寧有點發怒了,從後院那裏遭到偷襲的事實來看,前院縱火的必為其同夥,而且就是為了配合其行動而為。就是為了這一個“配合”,直接枉送了近二十條人命,還有寺廟裏如此大麵積的殿堂被燒的損失。
他怒氣衝衝地帶著人迴到後院,要當場提審這批歹人。
誰知,當臨時關押他們的後院倉庫大門打開後,大家一下子看呆了:
被綁在這裏的歹人,竟然全部莫名其妙地被人殺死了。
四下一檢查,應該是眾人都在忙於前麵救火的時候,此處有人從窗戶潛入,利用這些人都被綁著的便利,直接下手滅了口。
“簽樞!這兩人就是那天跟著蕭海裏一起過來的,我當時就和他們交過手!”後院護衛從死掉的人裏麵認出來。
耶律寧鐵青著臉,叫人帶了這幾具屍體,一起去了上京留守司。
聽聞是北院簽書樞密院使親自來遞狀子,上京城的留守司使不敢大意,立即前來處理,聽聞了情況之後,就命人立即前去傳喚蕭海裏。
很快,這蕭海裏卻是大大喇喇地過來。
聽了耶律寧的指控後,蕭海裏竟然一點也不慌張,直接盡數予以否認,並說自己今晚一直在家裏喝酒,有下人以及酒友可以作證。
而當耶律寧的手下指出今晚偷襲並死亡的人裏麵就有兩人是那天與他一起到寺廟鬧事的人。
這蕭海裏此時便故作驚訝地上前辨認,然後,竟然出乎意料地承認這兩個人他都認識,也的確是前幾天隨他一同來過寺廟裏。
“蕭郎君這是承認你與此事有關了麽?”耶律寧冷冷地問道。
“可以說有關!但也可以說無關!”蕭海裏卻是話風一轉,“說有關,是因為這兩人我都認識,所以我因為認識他們,才對他兩人做出如此喪盡天良之事表示極大的憤慨!說無關,大家的腿都長在自己身上,他們倆昨天跑來尋死,又與本郎君何幹?”
原來蕭海裏如此自信滿滿,他的邏輯卻是等在這裏了。
確實,耶律寧目前掌握的所有證據就是夜晚襲擊的人中,這兩人是曾經與蕭海裏在一起過的。倘若他今天對此矢口否認,耶律齊還能再找出白陀寺的僧人補充證據,以蕭海裏否認這一點的心虛,繼而提起對於他參與白陀寺火災一事的質疑。
但是,現在對方卻非常爽快地承認認識。接下來便表示,他認識這兩人,並不代表著他需要承擔他們的非法行為的責任。而且,蕭海裏又有昨天晚上不在現場的人證證據。所以,留守司的官員就很為難,卻也隻能客客氣氣地將蕭海裏送了迴去。
“呯!”
耶律寧恨恨地一掌拍在了桌案之上,卻又無可奈何地對接待官員道:“昨夜,白陀寺近二十人因此喪生,後院成安公主守孝處又遭遇這些歹人的襲擊,此案非同小可,你們須得用心查案,盡早破獲!”
“簽樞有命,下官豈能不盡心!一定日以繼夜,用心破案!”留守司的官員硬著頭皮如此承諾道。
耶律寧也知在這裏多留無益,隻能帶著手下人迴家。
而出了這樣一件事後,耶律南仙自然不能再出去了,而是隻能留在了家中。
另一邊,離開留守司迴到了家裏的蕭海裏,更是火冒三丈,既是生氣昨夜的行動不僅未能得手還折損了好幾個人手,又是生氣今天被耶律寧當成嫌疑人的質問。
“不過是個樞密院的簽書而已,他要沒有這麽個妹子,哪裏能做到今天的位置?”蕭海裏恨恨地說道。
“蕭郎君莫惱,我們之前的確是沒提防這個耶律寧。現在看來,他一定是在寺廟裏提前做了防備。也是虧了郎君留了後手,接下來,我們還是得小心一段時間,要避開這段時間的風頭。”還是那個事先提主意的家夥,也是他在蕭海裏被叫去留守司前特意提醒,萬一問起被殺死的那幾人,有一說一,不要否認。因為蕭海裏本身就是一個在上京交往極廣之人,光是認識,是無法給他定罪的,反倒是刻意否認的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本郎君自會小心。但是,”蕭海裏心裏還是放不下對於耶律南仙的垂涎,“好在這成安公主守孝得有三年,這迴我得多點耐心,去找找族內長輩的支持。這耶律家與蕭家通婚,才是我大遼的正道。哼!等到耶律寧來做本郎君的便宜大舅子,也由不得他願不願意!”
前麵說過,這蕭海裏為非作歹的資本,第一是他的家族身世:
遼人一向遵循耶律氏與蕭氏的通婚,雙方互娶對方的女子,且不在乎於輩份。
就像蕭海裏,他的堂姐蕭坦思是耶律洪基的後妃,而他的堂兄蕭霞抹卻娶了耶律洪基的女兒魏國公主,所以這蕭霞抹既是遼道宗的女婿,也是遼道宗的大舅子,這裏麵的關係一時半會是理不清的。而蕭海裏還有其他不止一個的堂兄弟、甚至是侄子,也是娶過耶律洪基的親生公主。
第二是蕭海裏家裏的財力:
蕭海裏的父祖兩輩既無意於戰功獲取,也對入朝為官並無興趣,隻是一直醉心於財富的積累。而耶律洪基對於這種隻願掙錢、不想爭奪地位的外戚是十分寬容並支持的。所以到了蕭海裏這一輩,他所獲贈的這個國舅帳郎君頭銜也不需要做任何事情,而兩輩先人不僅給他積累起了幾輩子都花不完的財富,甚至還建立起了一整套不需要他操心的經營管理班子。
所以,這蕭海裏隻有立誌做“大遼孟嚐君”這唯一的愛好了!
如今,耶律寧強硬的態度,卻是激起了蕭海裏的好勝心。他決定,從惕隱耶律何魯掃古、到於越耶律阿思、再到北麵林牙蕭得裏底,立即用上錢財開路,不斷去他們那裏刷存在感,以努力建立起自己是個契丹大好男兒的優秀形象,
此時,新皇帝耶律延禧剛剛處理完自己祖母蕭觀音的平反追封一事,並順手好好地懲罰了張孝先一族,接下來開始要為自己的父母進行昭雪平反。
當年幾乎大半個朝廷的官員,都曾不同程度地依附於奸臣耶律乙辛,所以這事要是較真追查起來,還真是滿朝文武,極少有能逃脫幹淨的。
耶律延禧主要關心的是對於耶律乙辛及其族人的最嚴厲懲處,而其他大臣,誰是奸人附逆?誰是被迫挾持?他是沒有精力去管的,隻能依賴於皇帝目前所信賴的幾個顧命大臣的認定與判斷。
這也造成了目前上京的主要權力中心極速向著耶律阿思、蕭得裏底這幾人集中。
在接受賄賂方麵,契丹人要比宋人更加直接。當然,在賄賂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他們自然也會考慮受賄的成本與風險比較。
相對那些希望通過行賄來洗脫自己是乙辛餘黨身份的朝臣,目前隻是單純地要建立自己的良好形象的蕭海裏的行賄,則顯得更加容易被接受。
最直接的第一個效果就是,白陀寺的縱火案調查很快就不了了之,而且根本也不可能會再牽涉到蕭海裏的身上。
甚至已經開始有大臣在議論,反正耶律南仙需要在大遼守孝三年。那麽,隨著西夏的戰略存在地位的不斷下降,在三年過後,是否值得將這麽一位公主遠嫁過去,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拿出來再商量商量?
本來,耶律寧對於這樣的議題也並沒有什麽反對意見。但是,經曆了眼前的這些事情,他立刻敏銳地聯想起了蕭海裏,並及時果斷地指出:耶律南仙的婚事是先帝同意並定下來的,現在提出這個意見的人,到底想幹什麽昵?
新皇帝耶律延禧難得地發聲:“此事已定,不容亂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