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對顧大生的安排計劃是讓他先去環州找趙駟,之後再尋找北方戰場的機會。但突如其來的滄州之行,反倒是讓他更快地與秦剛一同進入到對遼的戰略計劃之中。
這次正好借著擒獲於老五的功勞,秦剛為顧大生奏請了一個三班奉職的官身,然後就讓他以遴選滄州親衛營的名義,先去滄州的禁軍裏摸摸情況,大致了解了一下這裏的軍隊戰力。
然而幾天之後,顧大生便氣急敗壞地迴報:原想著,五千多的駐滄州禁軍裏,選拔出兩百名優秀點的士兵來組建親衛營不算是件太難的事情。誰知,即使是他將標準一降再降,最終能夠被選拔過關的人,竟然連三十名都不足。
首先便是兵員缺額嚴重:
駐滄州的禁軍,滿編至少是五千人。其中殿司廣德軍一個營,馬司雲翼軍兩個營、萬捷軍一個營,步司振武軍三個營、武衛軍三個營共十個營。
這些都是五都的標準營,每營定員五百人。但是看了一圈下來,各部能有四成之人,便算不錯了。
其次這些禁軍的軍備鬆馳、軍紀敗壞已經到了無法細說的地步:
顧大生拿著秦剛親發的手令,竟然有一半左右的營地在一個時辰內找不著指揮使。
即使是找到了後,對於兵力駐紮分布、訓練頻率以及訓練內容等事,都是一問三不知。
最終,集合了士兵進行選拔,光一個負重十裏行軍,就可以淘汰掉九成的人,能堅持下來的人也都幾乎處於虛脫的狀態。
氣得顧大生直罵這幫兵,到了打仗的時候,就算是想逃命,也都是任人宰割的命。
“士兵弱,可以訓練;兵員缺,可以補充。但是喝兵血、吃空額,才是根本的問題所在。隻是我們剛來到這裏,動刀子也不能太快了,飯要一口一口地吃,瘤也要一刀一刀地割!”秦剛緩緩地開了口,“能選拔出三十人也不錯了。”
“那還缺的人手怎麽辦?”
“滄州有兩多,流民多、配軍多。禁軍不頂事,就從這裏去招。至於兵額……”秦剛冷笑了一聲,“我不是同時還兼了高陽關路的兵馬副都總管嗎?沒道理好處都是他們拿著!放話下去,滄州地界,他們吃掉的六成兵額,我要拿走一半!”
“對啊!”顧大生一下子明白了過來,“這五千人裏的三成,算算也要有個一千五的額度,相當於我們自己重組三個足額營的軍力,算一算的確也是夠用了。”
“我離京前就已經給流求那邊發了信,讓他們支援一些善於陸戰的什長以上的軍官過來。”秦剛叮囑顧大生,“而且我看了,滄州這裏的器作院裏都是蛀蟲,境內田地多是水患,短時間都不能指望。所以,我是計劃把這些錢都收上來,所有的軍糧、軍備都讓流求那邊提供。”
“流求運來啊?那得要找海港呀!”
“所以,我們得首先在滄州這裏尋找適合建海港的地方,流求一直有到高麗的航線,拐到這裏不費什麽事。而且,這個海港建起來後,北方的生意也好做了!”
這也就是滄州難得的好處了,它的東麵緊鄰著渤海,雖然黃河北流的入海口,目前正處於宋遼的邊境線上,不是太方便利用,但是在州城以南的無棣縣有黃海東流的入海口,還有聽說從滄州城內流過的浮陽河也是直接可以入海,到時候都可以考察一下,看看這裏通行的船隻狀態如何。
“修撰是想通過經營宋遼邊境的榷場賺錢嗎?”金宇看過了滄州的州庫底賬,可以說是一埸糊塗,而重建北方的防線與禁軍戰鬥力,缺少了財力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不去動商貿的腦筋不行啊!”秦剛想到這事就有點無奈,“一是這裏的地勢決定,你看看最近十年間,滄州鬧了多少次的水災?二是北邊的遼兵不讓人省心,這裏若要是把糧食物產搞豐富了,那還不是一塊挑在惡狼口邊的肥肉?”
當然了,現在他在滄州要發展商貿,倒也不同於當年在西北那裏是一窮二白地起步:
一是他在大名府時,就與李禠商量好,現成的一品天醇,就可以開拓一下對遼國的邊境銷路;而且李禠在大名府那邊,已經開始幫他物色一些可以轉賣的中原地區物產;
二就是現在所商量的,把滄州東麵的海港建起來,直接讓流求走北線的海船,順路送來現成的商品去宋遼邊境的榷場進行交易;
三便是滄州畢竟不同於貧瘠的西北之地,這裏的海鹽、絹綾、柳箱水席,都是眼下就已經在對遼榷場上的暢銷之貨。
“首先打通海運的關口之後,我就要改變一下榷場交易的規則了,之前在這裏賣得好的東西,我反倒是就不繼續賣給遼人了,我要比較一下利潤的高低,不合算的,我就讓海船拉走,賣到南洋去賺更多的錢!而之前沒有在這裏發賣的貨物,隻要有利可圖,我都新投放進去!”秦剛繼而說出了他的思路。
“修撰的想法甚好。隻是這海貿必須要有朝廷的許可,目前北方隻有登州與密州開過市舶司,所以我們這裏……”金宇說了他的擔心。
“誰說我要開海貿了?我隻是開通海運而已!”秦剛露出他一向狡猾的微笑,“而且我會上書朝廷,提出滄州境內水多,原先的水軍需要擴充並提升戰鬥力。所以,海邊的海港,它的性質隻是軍港。這些水軍重新訓練起來了,就不能隻是在內河裏行動,必須要到海麵上去闖蕩闖蕩。而這軍港停什麽船,就都由我說了算了!”
當然,想法是有了,對於滄州的河道水路,還是需要實地考察一番。
秦剛帶了金宇與顧大生等人,還有暫時選拔出來的一小隊禁軍組成的衛隊,從州衙出門,很快就上了從州城穿城而浮陽河堤岸。
今年滄州的冬雪並不多,行人常走的道路上已經不再存在,僅在不怎麽走路地方還剩下薄薄的一些殘存的冰雪。
“今年的冬雪不大,就怕開春之後會有旱。到時候,滄州就算是沒有了水患,卻怕是來個旱災。”金宇卻是憂心忡忡地說道。
秦剛心念一動,想到了這兩天翻看的前些年的本地公文,就彎下了腰來,細細地看著地下的堤壩泥土,立即掏出了隨身攜帶的匕首,在地上使勁地挖掘了起來。
眾人不知何故,都隻在一旁看著,隻見地麵表層略有一些凍硬,但掘開了之後下麵便是鬆土,幾下就挖出了一些,秦剛抓起一大團泥土,在手上慢慢捏開,於是便看到了混在這土裏的,卻是有三四個長條狀的蟲狀東西。
“此為何物?”顧大生饒有興趣地伸過頭來問道。
金宇卻是臉色大變:“蝗蟲卵!”
“正是!”秦剛點點頭,又是順手一指眼前往河道而去,因凍土而有些開裂的河灘之地,眼力好的人,幾乎可以看得出那裏密密麻麻的布滿了小洞,“這裏不算多,那裏更厲害,全都會是蝗蟲卵!”
顧大生等人雖然認不出蝗蟲卵,但是卻都是聽說過蝗災的威力!
大家的臉色都迅速地由晴變陰,再一看這裏一片之地上數不清的小洞,都在心底盤算著,這裏該會有多少蝗蟲?!
“我看過州裏的文書記載,這些年裏,河北的蝗災差不多一兩年就會有一次。所以每一年,即使是規模不大,蝗蟲總是會留下這些卵種下來。而蝗蟲卵都是喜幹怕水,一般情況下,隻要入冬雨雪大些,開春後,河水漫灘,下麵的這一大片,能有足夠的水淹著,就不太會孵化出來,那就不需要太多擔心。”秦剛如此的侃侃而談,倒沒有讓他身邊的這些人驚訝,他的廣博知識早就成了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
金宇卻是考慮得更多:“按修撰說的這樣子來理解,今年河北的雪不怎麽太多,眼看著開春之後,隻要旱情加重的話,那麽這一大片地方上的蝗蟲就都要出來了麽?”
秦剛點點頭,從土中捏出一條蟲卵,說道:“而且,你們要知道,這一條並非就隻會出來一隻蝗蟲,而是一隻卵鞘,從它的裏麵,其實是能夠孵出幾十隻的蝗蟲!”
顧大生聽了更覺觸目驚心,忙說道:“我看秦先生剛才掘這土也並不怎麽費勁,既然知道這蝗蟲產卵在此,為何不組織百姓與軍隊,讓他們來挖了這些蟲卵呢?”
“挖?”金宇倒是一指這條大堤,“都挖下去,這條堤不就毀了?再說了,人力去挖能挖出多少?除了這裏,還有滄州城外,還有那麽多的農田、那麽多的荒地、四野八鄉裏的灘頭河溝,都挖得了麽?”
“蝗災不得不防!未雨綢繆之事,做了總比沒有準備的好。”秦剛叮囑金宇,“幾手準備一起做,一是河北受蝗災禍害多年,可向民間征集滅蝗手段;二是給菱川書院去信,問他們那裏可有相關研究,有的話趕緊給支援個辦法;最後就是落實海運,隻要海運通道暢通,大不了最後依賴從流求買糧食,也是一個解決的方法。到時候,旱災、蝗災一旦起來的話,也不會隻有河北一路,而遼國的南京道也逃不掉。滄州這裏糧食夠了後,還可以轉賣別的地方,還可以多賺一筆。”
“謹遵修撰的吩咐!”
浮陽河往西是連通著黃河北流,向東則一直流向渤海。
一行人又趁著時日甚早,便沿著北麵的河堤向東出城而去,順著浮陽河入海的方向一路疾馳。
滄城城以西的地方,多是常年河流衝積的泥沙堆積,又因為靠著海近,大多都有些鹽堿化,早先此地的農民也摸索著種了一些耐鹽堿的作物。倘若常年堅持下去,也算是能夠漸漸地改善這裏的水土。
但是,由於宋遼邊境的形勢所迫,在河北地方官員堅持的“水長城”策略之下,多年放任這裏的黃河泛濫。大約每兩三年,便會有一次黃河水到處漫流,從而令這裏的莊稼都無法正常種植,低窪之處便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塘坑,地力退化嚴重。
原有的農民大多都慢慢地遷走,形成了大片的無人區。為了邊防考慮,這裏便就沿著浮陽河的兩岸種上了一片片的柳樹與榆樹。
一行人很快便來到了河流的入海口。
“在這裏建個軍寨的理由非常充分啊!”秦剛指了指眼前一馬平川的河口之地,“從河口到滄州城,這幾十裏的地方既無民居又無哨寨,萬一遼人沿著海邊行動,防禦的風險與壓力實在非常之大。大生你就把滄州的水軍營地設在這裏,就在這河口來建起碼頭和水寨。到時候,在這河口的方圓十裏地內,全部劃入軍事管理重地。”
“這裏真是一個建水營水寨的好地方!”顧大生看著環境也是非常滿意,水軍原本就是他的長項,“水軍的訓練強度略低一些,原先禁軍裏的那幫兔崽子裏還可以再重新篩篩,但凡有會水的,還是可以再降低些標準,再挑出一些出來用用的。”
秦剛點點頭道:“在這河口的碼頭上,海船、河船都可以停靠。既然我們把地方定下來了。流求那裏的消息就得盡快發過去。走普通的郵驛太慢,直接派人去登州,那裏會有我們走北線的海船,把這個港口的位置告訴流求。讓他們盡快準備一批糧食與軍資物品,之前讓他們支持這裏的什長軍官裏,也增加一些水軍的人,都是需要盡快過來的。我們這裏立即就開始動手修建,估計這消息一來一迴,碼頭也是差不多能修好的,而軍寨可以先建柵欄,框定範圍,裏麵的營寨慢慢修。這樣,浮陽碼頭這裏的情況,就隻有我們自己人知道了。今後所有運過來的貨物,除了我們軍隊需要的之外,其餘的便可從這裏用河船轉運往滄州,再從滄州交由商人運去邊境榷場交易!”
顧大生興奮地點頭:“之前我也查過的,滄州這裏的軍營倒是有一批專門在河北境內運輸軍資物品的船隻,雖然不大,但在內河裏也是可以用的。隻要等到開春河水凍開,我便可以將這幫水兵先操練開來了。隻要流求那裏的兄弟們到了這裏,水軍之事就不用擔心了。到了夏秋之後,總管再去明州那裏訂兩艘海船迴來,咱們的水軍就可以拉到海上去練練了!”
河口之地,會受著水流、海流還有風向的影響,不同位置的泥沙淤積情況都不一樣。秦剛帶著眾人沿著周邊四五裏地都跑了一遍,最後終於把適合修建碼頭的位置確定下來,然後便就是以此為中心,向四周分別圈出了軍寨的邊界與再外側軍事控製區的界線。
軍寨周圍便是嚴密高大的寨牆,而軍事控製區隻是需要在相關區域設定崗哨即可。
顧大生倒是說幹就幹,立刻便向秦剛討了手令,帶了一人先行就迴滄州軍營,調動新兵兵員以及相關資源,緊鑼密鼓地安排起修建碼頭與軍寨的事情了。
之後,秦剛便帶著金宇與其他人,又把滄州其他各縣都跑了一個遍,對於滄州治下的各地情況便算是基本有了數。
這次正好借著擒獲於老五的功勞,秦剛為顧大生奏請了一個三班奉職的官身,然後就讓他以遴選滄州親衛營的名義,先去滄州的禁軍裏摸摸情況,大致了解了一下這裏的軍隊戰力。
然而幾天之後,顧大生便氣急敗壞地迴報:原想著,五千多的駐滄州禁軍裏,選拔出兩百名優秀點的士兵來組建親衛營不算是件太難的事情。誰知,即使是他將標準一降再降,最終能夠被選拔過關的人,竟然連三十名都不足。
首先便是兵員缺額嚴重:
駐滄州的禁軍,滿編至少是五千人。其中殿司廣德軍一個營,馬司雲翼軍兩個營、萬捷軍一個營,步司振武軍三個營、武衛軍三個營共十個營。
這些都是五都的標準營,每營定員五百人。但是看了一圈下來,各部能有四成之人,便算不錯了。
其次這些禁軍的軍備鬆馳、軍紀敗壞已經到了無法細說的地步:
顧大生拿著秦剛親發的手令,竟然有一半左右的營地在一個時辰內找不著指揮使。
即使是找到了後,對於兵力駐紮分布、訓練頻率以及訓練內容等事,都是一問三不知。
最終,集合了士兵進行選拔,光一個負重十裏行軍,就可以淘汰掉九成的人,能堅持下來的人也都幾乎處於虛脫的狀態。
氣得顧大生直罵這幫兵,到了打仗的時候,就算是想逃命,也都是任人宰割的命。
“士兵弱,可以訓練;兵員缺,可以補充。但是喝兵血、吃空額,才是根本的問題所在。隻是我們剛來到這裏,動刀子也不能太快了,飯要一口一口地吃,瘤也要一刀一刀地割!”秦剛緩緩地開了口,“能選拔出三十人也不錯了。”
“那還缺的人手怎麽辦?”
“滄州有兩多,流民多、配軍多。禁軍不頂事,就從這裏去招。至於兵額……”秦剛冷笑了一聲,“我不是同時還兼了高陽關路的兵馬副都總管嗎?沒道理好處都是他們拿著!放話下去,滄州地界,他們吃掉的六成兵額,我要拿走一半!”
“對啊!”顧大生一下子明白了過來,“這五千人裏的三成,算算也要有個一千五的額度,相當於我們自己重組三個足額營的軍力,算一算的確也是夠用了。”
“我離京前就已經給流求那邊發了信,讓他們支援一些善於陸戰的什長以上的軍官過來。”秦剛叮囑顧大生,“而且我看了,滄州這裏的器作院裏都是蛀蟲,境內田地多是水患,短時間都不能指望。所以,我是計劃把這些錢都收上來,所有的軍糧、軍備都讓流求那邊提供。”
“流求運來啊?那得要找海港呀!”
“所以,我們得首先在滄州這裏尋找適合建海港的地方,流求一直有到高麗的航線,拐到這裏不費什麽事。而且,這個海港建起來後,北方的生意也好做了!”
這也就是滄州難得的好處了,它的東麵緊鄰著渤海,雖然黃河北流的入海口,目前正處於宋遼的邊境線上,不是太方便利用,但是在州城以南的無棣縣有黃海東流的入海口,還有聽說從滄州城內流過的浮陽河也是直接可以入海,到時候都可以考察一下,看看這裏通行的船隻狀態如何。
“修撰是想通過經營宋遼邊境的榷場賺錢嗎?”金宇看過了滄州的州庫底賬,可以說是一埸糊塗,而重建北方的防線與禁軍戰鬥力,缺少了財力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不去動商貿的腦筋不行啊!”秦剛想到這事就有點無奈,“一是這裏的地勢決定,你看看最近十年間,滄州鬧了多少次的水災?二是北邊的遼兵不讓人省心,這裏若要是把糧食物產搞豐富了,那還不是一塊挑在惡狼口邊的肥肉?”
當然了,現在他在滄州要發展商貿,倒也不同於當年在西北那裏是一窮二白地起步:
一是他在大名府時,就與李禠商量好,現成的一品天醇,就可以開拓一下對遼國的邊境銷路;而且李禠在大名府那邊,已經開始幫他物色一些可以轉賣的中原地區物產;
二就是現在所商量的,把滄州東麵的海港建起來,直接讓流求走北線的海船,順路送來現成的商品去宋遼邊境的榷場進行交易;
三便是滄州畢竟不同於貧瘠的西北之地,這裏的海鹽、絹綾、柳箱水席,都是眼下就已經在對遼榷場上的暢銷之貨。
“首先打通海運的關口之後,我就要改變一下榷場交易的規則了,之前在這裏賣得好的東西,我反倒是就不繼續賣給遼人了,我要比較一下利潤的高低,不合算的,我就讓海船拉走,賣到南洋去賺更多的錢!而之前沒有在這裏發賣的貨物,隻要有利可圖,我都新投放進去!”秦剛繼而說出了他的思路。
“修撰的想法甚好。隻是這海貿必須要有朝廷的許可,目前北方隻有登州與密州開過市舶司,所以我們這裏……”金宇說了他的擔心。
“誰說我要開海貿了?我隻是開通海運而已!”秦剛露出他一向狡猾的微笑,“而且我會上書朝廷,提出滄州境內水多,原先的水軍需要擴充並提升戰鬥力。所以,海邊的海港,它的性質隻是軍港。這些水軍重新訓練起來了,就不能隻是在內河裏行動,必須要到海麵上去闖蕩闖蕩。而這軍港停什麽船,就都由我說了算了!”
當然,想法是有了,對於滄州的河道水路,還是需要實地考察一番。
秦剛帶了金宇與顧大生等人,還有暫時選拔出來的一小隊禁軍組成的衛隊,從州衙出門,很快就上了從州城穿城而浮陽河堤岸。
今年滄州的冬雪並不多,行人常走的道路上已經不再存在,僅在不怎麽走路地方還剩下薄薄的一些殘存的冰雪。
“今年的冬雪不大,就怕開春之後會有旱。到時候,滄州就算是沒有了水患,卻怕是來個旱災。”金宇卻是憂心忡忡地說道。
秦剛心念一動,想到了這兩天翻看的前些年的本地公文,就彎下了腰來,細細地看著地下的堤壩泥土,立即掏出了隨身攜帶的匕首,在地上使勁地挖掘了起來。
眾人不知何故,都隻在一旁看著,隻見地麵表層略有一些凍硬,但掘開了之後下麵便是鬆土,幾下就挖出了一些,秦剛抓起一大團泥土,在手上慢慢捏開,於是便看到了混在這土裏的,卻是有三四個長條狀的蟲狀東西。
“此為何物?”顧大生饒有興趣地伸過頭來問道。
金宇卻是臉色大變:“蝗蟲卵!”
“正是!”秦剛點點頭,又是順手一指眼前往河道而去,因凍土而有些開裂的河灘之地,眼力好的人,幾乎可以看得出那裏密密麻麻的布滿了小洞,“這裏不算多,那裏更厲害,全都會是蝗蟲卵!”
顧大生等人雖然認不出蝗蟲卵,但是卻都是聽說過蝗災的威力!
大家的臉色都迅速地由晴變陰,再一看這裏一片之地上數不清的小洞,都在心底盤算著,這裏該會有多少蝗蟲?!
“我看過州裏的文書記載,這些年裏,河北的蝗災差不多一兩年就會有一次。所以每一年,即使是規模不大,蝗蟲總是會留下這些卵種下來。而蝗蟲卵都是喜幹怕水,一般情況下,隻要入冬雨雪大些,開春後,河水漫灘,下麵的這一大片,能有足夠的水淹著,就不太會孵化出來,那就不需要太多擔心。”秦剛如此的侃侃而談,倒沒有讓他身邊的這些人驚訝,他的廣博知識早就成了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
金宇卻是考慮得更多:“按修撰說的這樣子來理解,今年河北的雪不怎麽太多,眼看著開春之後,隻要旱情加重的話,那麽這一大片地方上的蝗蟲就都要出來了麽?”
秦剛點點頭,從土中捏出一條蟲卵,說道:“而且,你們要知道,這一條並非就隻會出來一隻蝗蟲,而是一隻卵鞘,從它的裏麵,其實是能夠孵出幾十隻的蝗蟲!”
顧大生聽了更覺觸目驚心,忙說道:“我看秦先生剛才掘這土也並不怎麽費勁,既然知道這蝗蟲產卵在此,為何不組織百姓與軍隊,讓他們來挖了這些蟲卵呢?”
“挖?”金宇倒是一指這條大堤,“都挖下去,這條堤不就毀了?再說了,人力去挖能挖出多少?除了這裏,還有滄州城外,還有那麽多的農田、那麽多的荒地、四野八鄉裏的灘頭河溝,都挖得了麽?”
“蝗災不得不防!未雨綢繆之事,做了總比沒有準備的好。”秦剛叮囑金宇,“幾手準備一起做,一是河北受蝗災禍害多年,可向民間征集滅蝗手段;二是給菱川書院去信,問他們那裏可有相關研究,有的話趕緊給支援個辦法;最後就是落實海運,隻要海運通道暢通,大不了最後依賴從流求買糧食,也是一個解決的方法。到時候,旱災、蝗災一旦起來的話,也不會隻有河北一路,而遼國的南京道也逃不掉。滄州這裏糧食夠了後,還可以轉賣別的地方,還可以多賺一筆。”
“謹遵修撰的吩咐!”
浮陽河往西是連通著黃河北流,向東則一直流向渤海。
一行人又趁著時日甚早,便沿著北麵的河堤向東出城而去,順著浮陽河入海的方向一路疾馳。
滄城城以西的地方,多是常年河流衝積的泥沙堆積,又因為靠著海近,大多都有些鹽堿化,早先此地的農民也摸索著種了一些耐鹽堿的作物。倘若常年堅持下去,也算是能夠漸漸地改善這裏的水土。
但是,由於宋遼邊境的形勢所迫,在河北地方官員堅持的“水長城”策略之下,多年放任這裏的黃河泛濫。大約每兩三年,便會有一次黃河水到處漫流,從而令這裏的莊稼都無法正常種植,低窪之處便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塘坑,地力退化嚴重。
原有的農民大多都慢慢地遷走,形成了大片的無人區。為了邊防考慮,這裏便就沿著浮陽河的兩岸種上了一片片的柳樹與榆樹。
一行人很快便來到了河流的入海口。
“在這裏建個軍寨的理由非常充分啊!”秦剛指了指眼前一馬平川的河口之地,“從河口到滄州城,這幾十裏的地方既無民居又無哨寨,萬一遼人沿著海邊行動,防禦的風險與壓力實在非常之大。大生你就把滄州的水軍營地設在這裏,就在這河口來建起碼頭和水寨。到時候,在這河口的方圓十裏地內,全部劃入軍事管理重地。”
“這裏真是一個建水營水寨的好地方!”顧大生看著環境也是非常滿意,水軍原本就是他的長項,“水軍的訓練強度略低一些,原先禁軍裏的那幫兔崽子裏還可以再重新篩篩,但凡有會水的,還是可以再降低些標準,再挑出一些出來用用的。”
秦剛點點頭道:“在這河口的碼頭上,海船、河船都可以停靠。既然我們把地方定下來了。流求那裏的消息就得盡快發過去。走普通的郵驛太慢,直接派人去登州,那裏會有我們走北線的海船,把這個港口的位置告訴流求。讓他們盡快準備一批糧食與軍資物品,之前讓他們支持這裏的什長軍官裏,也增加一些水軍的人,都是需要盡快過來的。我們這裏立即就開始動手修建,估計這消息一來一迴,碼頭也是差不多能修好的,而軍寨可以先建柵欄,框定範圍,裏麵的營寨慢慢修。這樣,浮陽碼頭這裏的情況,就隻有我們自己人知道了。今後所有運過來的貨物,除了我們軍隊需要的之外,其餘的便可從這裏用河船轉運往滄州,再從滄州交由商人運去邊境榷場交易!”
顧大生興奮地點頭:“之前我也查過的,滄州這裏的軍營倒是有一批專門在河北境內運輸軍資物品的船隻,雖然不大,但在內河裏也是可以用的。隻要等到開春河水凍開,我便可以將這幫水兵先操練開來了。隻要流求那裏的兄弟們到了這裏,水軍之事就不用擔心了。到了夏秋之後,總管再去明州那裏訂兩艘海船迴來,咱們的水軍就可以拉到海上去練練了!”
河口之地,會受著水流、海流還有風向的影響,不同位置的泥沙淤積情況都不一樣。秦剛帶著眾人沿著周邊四五裏地都跑了一遍,最後終於把適合修建碼頭的位置確定下來,然後便就是以此為中心,向四周分別圈出了軍寨的邊界與再外側軍事控製區的界線。
軍寨周圍便是嚴密高大的寨牆,而軍事控製區隻是需要在相關區域設定崗哨即可。
顧大生倒是說幹就幹,立刻便向秦剛討了手令,帶了一人先行就迴滄州軍營,調動新兵兵員以及相關資源,緊鑼密鼓地安排起修建碼頭與軍寨的事情了。
之後,秦剛便帶著金宇與其他人,又把滄州其他各縣都跑了一個遍,對於滄州治下的各地情況便算是基本有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