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審張徠之案,成為秦剛為了整頓滄州吏治、以及整個高陽關路駐軍軍紀的最佳入手點。
畢竟在這一案中,一名知縣要被問斬、一名都頭及若幹屬吏被流放、更多的關聯人被處以笞、杖、徒等刑罰,的確是狠狠地震動了眾人。
當晚,獄卒通知張徠:依宋律,他可在五貫錢的標準內對次日一早的餐飯提出自己的要求。張徠一聽,麵色如灰。
他明白了,處決他的刑期就在次日,因為五貫錢,是太祖趙匡胤定下的大宋斷頭飯標準。
大宋的斷頭飯標準應該算是中國曆史之最了,其它朝代,有的隨便弄一碗加塊肉片的飯,有的雖然會加一點好的菜,但大多要看獄卒的心情。
而在大宋,卻是用法令的形式,明確了斷頭飯的絕對餐標,並撥專款供應、再加以監管,強令各地不得克扣減少。
而五貫錢的標準是個什麽樣的概念?前麵曾提過,陳師道在做京官時的一個月月俸不過二十貫,按這樣的標準,基本上滄州這裏最好的酒樓裏所有想吃的山珍海味都能點了。
但是張徠卻沉默了一會兒,道:“斷頭飯就煩請獄頭大哥按常例準備吧,罪官隻想在臨死前,求見秦知州一麵。”
秦剛聞聽張徠的這個要求後,也沒有什麽意外,在處理完了手頭的公文後,便由下屬帶路,來到了死囚牢房。
昏暗的燈光、陰寒的氣味,隔著一道柵欄,秦剛坐在了張徠的對麵,並給對方帶了一壺酒。
披頭散發的張徠,雖然衣物不缺,但也抗不住這牢獄中的連日陰冷,一口烈酒入喉,終於感覺舒服多了:“一品天醇……我喝過,的確很不錯的酒,都是你弄出來的。”
秦剛沒有說話,靜靜地等待著他的正題。
“你很厲害!旁人看不上的一些生意,從鹹鴨蛋開始、還有水泥、這天醇酒、銀霜炭,一樣樣的,都是做到了前人之未有的水平。你要是不去考試做官,那也是能做成富甲一方的大富戶。可你偏偏還讀書好,詩文好,那年殿試,你還考了個一甲二十名!”張徠說著說著,不由地自己打了個寒戰,又喝了一口酒,長出了一口氣。
秦剛還是沒有打斷他,臨死之人的話,可以由他說個痛快。
“你做官也不同尋常。別人稀罕的主簿啊、縣令啊,你統統不去做,跑到那山溝子裏說是侍奉老師,一轉眼竟也能立功做到了七品的撫勾,那可是七品的撫勾啊,我張徠熬到今天,不過是個正八品的縣令。”張徠喘了一口氣,卻是語氣一變,恨恨地說道,“別人都道是你秦剛天縱英才,都羨慕你的才高八鬥!可唯有我才知道,你本來不過就是個破落商戶之子,今天的你根本就不是昨天的你,你!不是你!”
聽著張徠咬牙切齒般擠出來的這些話,此時才是說得秦剛心裏一驚,不過他卻淡淡地反問道:“那你說說看,我不是我,到底會是誰?”
“反正我也到今天了,沒什麽不可說的了!”張徠一臉的無奈與頹廢,“元佑八年正月的甓社湖邊,推你下湖的人就是我!原本你就是個必死的命!所以我說,真正的秦剛,你就應該在那天,死在甓社湖裏!”
“哦!”聽完這句話的秦剛暗自鬆了口氣,表麵上卻隻是點了點頭,仿佛早已知道一樣。
“這幾天,我仔仔細細地想過了,這輩子,我沒輸你什麽,就隻輸了一著!”張徠閉了閉眼,又喝下一口酒,借著酒勁,狠狠地說道,“那日,你掉入湖中,那甓社湖裏的神珠便出現了,不過是你運氣好,是那神珠救了你的命!也是那神珠給了你後麵的諸多好運!所以,秦剛,你記著,你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原來該有的,你如今的一切,都是我張徠那天給你的!”
當張徠再說出“神珠”這一詞時,秦剛的心頭卻是一震。
並非是因為在高郵流傳已久的“甓社神珠”的傳說,而是關於他在突然穿越到這大宋時代的那段非常模糊的記憶。而且之後曾經在許多個夢中,他還能迴憶起當初在甓社湖水的那種刺骨寒冷的感覺,同時還伴隨著一道無法解釋的亮光。
在此之前,他一直認為,那亮光可能就會是“時空隧道”吧?然後現在從張徠所說的話裏,似乎說明站在岸上的他,也看到了這道亮光。
秦剛的表麵上毫無波瀾,依舊還是淡淡的語氣說道:“君子不語怪力亂神,那日我可是小命險喪於爾手,莫拿此話來誑我。”
張徠一時默然,但他心有不甘地說道:“可是我也明明看到了神珠,哪怕時間要短上這許多,上天卻為何一點點都不眷顧於我呢?”
秦剛有點無語了,他站起身來,最後對張徠說了一句:“你既然相信神跡,就應該明白,神物亦有靈性,你心術不正,加害於人,神靈還能保佑於你?那真是天道不公了!”
說完後,秦剛放棄了與他繼續的交流,起身離去。
這是一個至死也不承認自己心術不正、心胸狹窄、貪婪無度的人,死刑才是他最好的歸宿。
但張徠的這次談話卻幫助秦剛迴憶清楚了一個事實:他在穿越過來的那道亮光,並非發生在所謂的“時空隧道”裏,而是在眼前的這個世界。這也就是張徠所認為的“神珠”顯現。
那麽,到底是他穿越過來的這道亮光巧合了甓社神珠的傳說?還是神珠的傳說,本身就是穿越現象的一種關聯呢?
秦剛的思緒稍稍有點亂。
應該說,這個消息來的非常不是時候。
如果是在他穿越過來的當年所知,那麽他一定會投入當時所有的精力、所有的可能,去探查這甓社湖神珠的秘密,或許就能由此找到一條穿越迴去的途徑。
但是到了今天,他卻對於如此一條足以令他震撼的消息猶豫了。
因為對他而言,後世的記憶已經不斷地模糊,而大宋這裏越來越多的人與事,卻開始與他有了血肉一般地緊密關聯。
更何況,當他漸漸地發現,即使是極具強大慣性的曆史宿命,隻要他願意付出足夠的心血與努力,同樣也可以對其實現根本性的改變!
正如現在他想進行的所有努力那樣,留下來,或許才是他最正確的選擇。
所以,關於“神珠”的這一切,秦剛已經沒有了任何想要究其根本的心思。
或許,在眼下,就讓它成為垂死之前的張徠的胡思亂想吧!
第二日,滄州各屬縣的主官都陸續都到齊了滄州。
秦剛直接將他們一起叫到了城外的刑場,讓他們一起參加集體觀摩,親眼目睹斬首貪官張徠的“廉政”現場教育。
不得不說,血淋淋的現場,往往要強過一百次的口頭訓誡、一千次的詔令通讀。
至少看過了這樣的現場情形,再也沒有哪一個滄州治下的官員敢於懷疑來此施政的年輕知州有沒有足夠的決心與冷酷手段了。
秦剛也隨此案迅速進入了知滄州這一職務角色之中。
滄州雖為邊境,卻是一個曆史人文底蘊深厚、地方物產豐富、而且一度人口眾多的地區。因此,對它的治理,並非像保安、環州那樣,隻需簡單地提升收入、增強軍力這兩件事。
秦剛花費了不少的時間,查閱了本地州衙裏的州誌、典籍與檔案。
也隻有這裏,才有可能掌握到地方最為關鍵的田地、人口、稅收等重要數據。同時也關注到在這裏非常特殊複雜的人口成份、以及最近這些年來,由於對遼形勢所帶來的獨特生存環境。
金宇在環州就得了承務郎的品階,這次出京前,秦剛就順便向皇帝討了一個推官的職務,隨著他的知州任命一道下達的。這些天裏,除了處理張徠的這起意外官司之外,就一直忙於清算整理州衙裏的各式文書、檔案與資料,以便於及時掌握清楚滄州的全貌。
不過,就算是他們這裏忙得腳不著地之時,仍然還是有著不識趣的人非要在這個時候陷在自己的世界裏做著不切實際的美夢。
這天,又有人過來通報:郭氏求見秦知州。
先是拿到這個通報的金宇很是皺起了眉頭,他雖然並不知曉秦剛與這郭小娘之間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情況,但是他畢竟是在高郵待過。
當初秦剛先是被郭家主動前來提親,之後秦剛中了進士後為師辭官,這郭小娘於是就在轉瞬之間另嫁給了張徠,這件事在高郵也是傳得沸沸揚揚,他豈能不知此事?
上迴郭小娘的來訪,就令他很是擔心,後來按囑幫郭小娘辦理了因夫犯罪而離婚的手續之時,就有點感覺秦剛此事處理得不太幹淨利落,不過這終歸是其私事,他也不太好為著未發生的事情而多嘴。
隻是這次果真發現這郭氏好似一塊牛皮糖一樣,死死地粘上來後,他覺得自己有義務要去提醒一二了。
“修撰莫怪屬下多事,我覺得這郭氏多半是會錯意了。”金宇在將郭小娘的拜帖送給秦剛時忍不住提醒道。
“會錯意?她會錯何意?”秦剛聽著卻是問道。
“修撰是本著仁心鄉情之意,提醒她可以在這張徠刑前辦理離異,隻是怕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如今她已是自由之身,又是修撰鄉梓故人,如若屢有求助,不知到底是來者不拒呢?還是及時止步呢?”金宇一見秦剛果然是身處局中而不知,就將話說得更明白一些。
“啊!”秦剛此時才猛然醒悟,他隻知自己現在已經徹底看清這郭小娘的本來麵目,對其也早無情愫、更無迷戀,卻忘卻了不知道對方會是如何看、如何想的,而今天正是被金宇一言挑明,瞬間明白了如今局麵的尷尬之處,“難不成她還以為本官會……?”
“正是如此!”金宇索性把話挑到根本,“屬下望修撰盡早決擇!”
“子規你一言驚醒夢中人!”秦剛一下頓悟,自然不會拖泥帶水,“此女我不可能再去見她的。你替我為其準備三十貫錢,就說是贈其迴鄉的盤纏,本官公務繁忙,不便接見。”
“修撰英明,下官這就去辦!”
州衙門廳側堂,這裏原本是安排一些待接見客人的等候之處,但此時卻並未有一人。郭小娘的拜帖送進去之後,卻並未如其想像的那樣很快被接進去,卻是被門吏引至此處等候,則令她非常地不安。
果真,一會兒之後,卻是上次接她進去的那位金推官出來見她。
“秦知州履新不久,公務實在繁忙,無暇接見。所以特意囑咐我來向郭娘子打個招唿。”金宇一板一眼地向她說著話,並小心地觀察著她的反應,“郭娘子如果想要迴鄉,如遇開具路引等事,隻須來尋我,一定會盡心安排好。這裏是秦知州個人贈送的迴鄉盤纏三十貫錢,請郭娘子不要見外收下。”
郭小娘此刻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手中的一塊手帕滑落在地竟也沒有察覺,她緊咬著嘴唇,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叫出了聲:“他竟然不肯見我?他竟然是要叫我迴鄉?這不可能,你讓他自己出來跟我說!”
金宇事先就叫人清空了這裏,就是擔心對方一時失控,鬧出不好的反應。
此時,便立即靠上了一步,略帶警告之意地提醒對方:“郭娘子此時孤身一人在這滄州,我家知州不過是以盡同鄉之誼及故人之識,莫不是郭娘子誤會了什麽?”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你叫秦剛自己過來與我說。”郭小娘此刻已經完全混亂了。
“這裏是州衙!我想郭娘子也是做過知縣夫人,是個見過世麵、也明事理之人,所以還是請郭娘子自重!”金宇絲毫不慣著她,說出了最後的警告之語。
也許是話中的“知縣夫人”一詞瞬間讓郭小娘有了一點清醒。
她緊閉雙唇,坐了一會兒之後,卻是根本不去理會金宇放在她旁邊的那些銀錢,直接站起身來,還了一禮說了句:“謝過金推官的好意,是奴家想多了,這就告辭了。”
金宇一臉鄭重地站在那裏,他當然不會有任何出言相勸的意思。
他本就是要為秦修撰清除這些麻煩的,哪會如此不知趣地去攬事上身呢,所以他笑了笑道:“來人,送郭娘子出門。”
郭小娘在衙役的帶領下,木木然地走出了知州衙門的側門,然後便聽著側門在她身後嘎然一聲地關上了,這似乎便是將其內心最後的一點希望都完全關閉了一般,此時她才感覺到無盡的悲涼與委屈在一瞬間湧上心頭:
“秦剛!你既然如此無情無義,又何必假惺惺地讓我離婚?你既然對現在的我不聞不問,又為何之前對我張家下此毒手?否則,我即使是千苦萬苦,隻須在家低頭,多少也是一個知縣夫人身份在身……”
自私型人格的典型特點便就是如此,無論何時何地,永遠不會看到自己的問題,會把自己所遭遇到的所有問題的原因歸結在他人的身上。而且,她們就會如此固執地認為:事情的原因就是這樣的!秦剛你得不到我,也自然不想讓我過得有多好,所以你就要出手,殺了我的知縣夫婿,讓我的一切都不複存在,是的,一定是這樣的!
郭小娘一個人木然地走到河岸的大堤上,她的心中一片黯淡,原本是想從這裏縱身一躍,直接在這河底葬身,以此一了百了。隻是這裏是北方,暮冬時分的河道,都還是厚實得可以行走的一片冰原,如同她此時的心境一般地慘白。
畢竟在這一案中,一名知縣要被問斬、一名都頭及若幹屬吏被流放、更多的關聯人被處以笞、杖、徒等刑罰,的確是狠狠地震動了眾人。
當晚,獄卒通知張徠:依宋律,他可在五貫錢的標準內對次日一早的餐飯提出自己的要求。張徠一聽,麵色如灰。
他明白了,處決他的刑期就在次日,因為五貫錢,是太祖趙匡胤定下的大宋斷頭飯標準。
大宋的斷頭飯標準應該算是中國曆史之最了,其它朝代,有的隨便弄一碗加塊肉片的飯,有的雖然會加一點好的菜,但大多要看獄卒的心情。
而在大宋,卻是用法令的形式,明確了斷頭飯的絕對餐標,並撥專款供應、再加以監管,強令各地不得克扣減少。
而五貫錢的標準是個什麽樣的概念?前麵曾提過,陳師道在做京官時的一個月月俸不過二十貫,按這樣的標準,基本上滄州這裏最好的酒樓裏所有想吃的山珍海味都能點了。
但是張徠卻沉默了一會兒,道:“斷頭飯就煩請獄頭大哥按常例準備吧,罪官隻想在臨死前,求見秦知州一麵。”
秦剛聞聽張徠的這個要求後,也沒有什麽意外,在處理完了手頭的公文後,便由下屬帶路,來到了死囚牢房。
昏暗的燈光、陰寒的氣味,隔著一道柵欄,秦剛坐在了張徠的對麵,並給對方帶了一壺酒。
披頭散發的張徠,雖然衣物不缺,但也抗不住這牢獄中的連日陰冷,一口烈酒入喉,終於感覺舒服多了:“一品天醇……我喝過,的確很不錯的酒,都是你弄出來的。”
秦剛沒有說話,靜靜地等待著他的正題。
“你很厲害!旁人看不上的一些生意,從鹹鴨蛋開始、還有水泥、這天醇酒、銀霜炭,一樣樣的,都是做到了前人之未有的水平。你要是不去考試做官,那也是能做成富甲一方的大富戶。可你偏偏還讀書好,詩文好,那年殿試,你還考了個一甲二十名!”張徠說著說著,不由地自己打了個寒戰,又喝了一口酒,長出了一口氣。
秦剛還是沒有打斷他,臨死之人的話,可以由他說個痛快。
“你做官也不同尋常。別人稀罕的主簿啊、縣令啊,你統統不去做,跑到那山溝子裏說是侍奉老師,一轉眼竟也能立功做到了七品的撫勾,那可是七品的撫勾啊,我張徠熬到今天,不過是個正八品的縣令。”張徠喘了一口氣,卻是語氣一變,恨恨地說道,“別人都道是你秦剛天縱英才,都羨慕你的才高八鬥!可唯有我才知道,你本來不過就是個破落商戶之子,今天的你根本就不是昨天的你,你!不是你!”
聽著張徠咬牙切齒般擠出來的這些話,此時才是說得秦剛心裏一驚,不過他卻淡淡地反問道:“那你說說看,我不是我,到底會是誰?”
“反正我也到今天了,沒什麽不可說的了!”張徠一臉的無奈與頹廢,“元佑八年正月的甓社湖邊,推你下湖的人就是我!原本你就是個必死的命!所以我說,真正的秦剛,你就應該在那天,死在甓社湖裏!”
“哦!”聽完這句話的秦剛暗自鬆了口氣,表麵上卻隻是點了點頭,仿佛早已知道一樣。
“這幾天,我仔仔細細地想過了,這輩子,我沒輸你什麽,就隻輸了一著!”張徠閉了閉眼,又喝下一口酒,借著酒勁,狠狠地說道,“那日,你掉入湖中,那甓社湖裏的神珠便出現了,不過是你運氣好,是那神珠救了你的命!也是那神珠給了你後麵的諸多好運!所以,秦剛,你記著,你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原來該有的,你如今的一切,都是我張徠那天給你的!”
當張徠再說出“神珠”這一詞時,秦剛的心頭卻是一震。
並非是因為在高郵流傳已久的“甓社神珠”的傳說,而是關於他在突然穿越到這大宋時代的那段非常模糊的記憶。而且之後曾經在許多個夢中,他還能迴憶起當初在甓社湖水的那種刺骨寒冷的感覺,同時還伴隨著一道無法解釋的亮光。
在此之前,他一直認為,那亮光可能就會是“時空隧道”吧?然後現在從張徠所說的話裏,似乎說明站在岸上的他,也看到了這道亮光。
秦剛的表麵上毫無波瀾,依舊還是淡淡的語氣說道:“君子不語怪力亂神,那日我可是小命險喪於爾手,莫拿此話來誑我。”
張徠一時默然,但他心有不甘地說道:“可是我也明明看到了神珠,哪怕時間要短上這許多,上天卻為何一點點都不眷顧於我呢?”
秦剛有點無語了,他站起身來,最後對張徠說了一句:“你既然相信神跡,就應該明白,神物亦有靈性,你心術不正,加害於人,神靈還能保佑於你?那真是天道不公了!”
說完後,秦剛放棄了與他繼續的交流,起身離去。
這是一個至死也不承認自己心術不正、心胸狹窄、貪婪無度的人,死刑才是他最好的歸宿。
但張徠的這次談話卻幫助秦剛迴憶清楚了一個事實:他在穿越過來的那道亮光,並非發生在所謂的“時空隧道”裏,而是在眼前的這個世界。這也就是張徠所認為的“神珠”顯現。
那麽,到底是他穿越過來的這道亮光巧合了甓社神珠的傳說?還是神珠的傳說,本身就是穿越現象的一種關聯呢?
秦剛的思緒稍稍有點亂。
應該說,這個消息來的非常不是時候。
如果是在他穿越過來的當年所知,那麽他一定會投入當時所有的精力、所有的可能,去探查這甓社湖神珠的秘密,或許就能由此找到一條穿越迴去的途徑。
但是到了今天,他卻對於如此一條足以令他震撼的消息猶豫了。
因為對他而言,後世的記憶已經不斷地模糊,而大宋這裏越來越多的人與事,卻開始與他有了血肉一般地緊密關聯。
更何況,當他漸漸地發現,即使是極具強大慣性的曆史宿命,隻要他願意付出足夠的心血與努力,同樣也可以對其實現根本性的改變!
正如現在他想進行的所有努力那樣,留下來,或許才是他最正確的選擇。
所以,關於“神珠”的這一切,秦剛已經沒有了任何想要究其根本的心思。
或許,在眼下,就讓它成為垂死之前的張徠的胡思亂想吧!
第二日,滄州各屬縣的主官都陸續都到齊了滄州。
秦剛直接將他們一起叫到了城外的刑場,讓他們一起參加集體觀摩,親眼目睹斬首貪官張徠的“廉政”現場教育。
不得不說,血淋淋的現場,往往要強過一百次的口頭訓誡、一千次的詔令通讀。
至少看過了這樣的現場情形,再也沒有哪一個滄州治下的官員敢於懷疑來此施政的年輕知州有沒有足夠的決心與冷酷手段了。
秦剛也隨此案迅速進入了知滄州這一職務角色之中。
滄州雖為邊境,卻是一個曆史人文底蘊深厚、地方物產豐富、而且一度人口眾多的地區。因此,對它的治理,並非像保安、環州那樣,隻需簡單地提升收入、增強軍力這兩件事。
秦剛花費了不少的時間,查閱了本地州衙裏的州誌、典籍與檔案。
也隻有這裏,才有可能掌握到地方最為關鍵的田地、人口、稅收等重要數據。同時也關注到在這裏非常特殊複雜的人口成份、以及最近這些年來,由於對遼形勢所帶來的獨特生存環境。
金宇在環州就得了承務郎的品階,這次出京前,秦剛就順便向皇帝討了一個推官的職務,隨著他的知州任命一道下達的。這些天裏,除了處理張徠的這起意外官司之外,就一直忙於清算整理州衙裏的各式文書、檔案與資料,以便於及時掌握清楚滄州的全貌。
不過,就算是他們這裏忙得腳不著地之時,仍然還是有著不識趣的人非要在這個時候陷在自己的世界裏做著不切實際的美夢。
這天,又有人過來通報:郭氏求見秦知州。
先是拿到這個通報的金宇很是皺起了眉頭,他雖然並不知曉秦剛與這郭小娘之間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情況,但是他畢竟是在高郵待過。
當初秦剛先是被郭家主動前來提親,之後秦剛中了進士後為師辭官,這郭小娘於是就在轉瞬之間另嫁給了張徠,這件事在高郵也是傳得沸沸揚揚,他豈能不知此事?
上迴郭小娘的來訪,就令他很是擔心,後來按囑幫郭小娘辦理了因夫犯罪而離婚的手續之時,就有點感覺秦剛此事處理得不太幹淨利落,不過這終歸是其私事,他也不太好為著未發生的事情而多嘴。
隻是這次果真發現這郭氏好似一塊牛皮糖一樣,死死地粘上來後,他覺得自己有義務要去提醒一二了。
“修撰莫怪屬下多事,我覺得這郭氏多半是會錯意了。”金宇在將郭小娘的拜帖送給秦剛時忍不住提醒道。
“會錯意?她會錯何意?”秦剛聽著卻是問道。
“修撰是本著仁心鄉情之意,提醒她可以在這張徠刑前辦理離異,隻是怕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如今她已是自由之身,又是修撰鄉梓故人,如若屢有求助,不知到底是來者不拒呢?還是及時止步呢?”金宇一見秦剛果然是身處局中而不知,就將話說得更明白一些。
“啊!”秦剛此時才猛然醒悟,他隻知自己現在已經徹底看清這郭小娘的本來麵目,對其也早無情愫、更無迷戀,卻忘卻了不知道對方會是如何看、如何想的,而今天正是被金宇一言挑明,瞬間明白了如今局麵的尷尬之處,“難不成她還以為本官會……?”
“正是如此!”金宇索性把話挑到根本,“屬下望修撰盡早決擇!”
“子規你一言驚醒夢中人!”秦剛一下頓悟,自然不會拖泥帶水,“此女我不可能再去見她的。你替我為其準備三十貫錢,就說是贈其迴鄉的盤纏,本官公務繁忙,不便接見。”
“修撰英明,下官這就去辦!”
州衙門廳側堂,這裏原本是安排一些待接見客人的等候之處,但此時卻並未有一人。郭小娘的拜帖送進去之後,卻並未如其想像的那樣很快被接進去,卻是被門吏引至此處等候,則令她非常地不安。
果真,一會兒之後,卻是上次接她進去的那位金推官出來見她。
“秦知州履新不久,公務實在繁忙,無暇接見。所以特意囑咐我來向郭娘子打個招唿。”金宇一板一眼地向她說著話,並小心地觀察著她的反應,“郭娘子如果想要迴鄉,如遇開具路引等事,隻須來尋我,一定會盡心安排好。這裏是秦知州個人贈送的迴鄉盤纏三十貫錢,請郭娘子不要見外收下。”
郭小娘此刻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手中的一塊手帕滑落在地竟也沒有察覺,她緊咬著嘴唇,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叫出了聲:“他竟然不肯見我?他竟然是要叫我迴鄉?這不可能,你讓他自己出來跟我說!”
金宇事先就叫人清空了這裏,就是擔心對方一時失控,鬧出不好的反應。
此時,便立即靠上了一步,略帶警告之意地提醒對方:“郭娘子此時孤身一人在這滄州,我家知州不過是以盡同鄉之誼及故人之識,莫不是郭娘子誤會了什麽?”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你叫秦剛自己過來與我說。”郭小娘此刻已經完全混亂了。
“這裏是州衙!我想郭娘子也是做過知縣夫人,是個見過世麵、也明事理之人,所以還是請郭娘子自重!”金宇絲毫不慣著她,說出了最後的警告之語。
也許是話中的“知縣夫人”一詞瞬間讓郭小娘有了一點清醒。
她緊閉雙唇,坐了一會兒之後,卻是根本不去理會金宇放在她旁邊的那些銀錢,直接站起身來,還了一禮說了句:“謝過金推官的好意,是奴家想多了,這就告辭了。”
金宇一臉鄭重地站在那裏,他當然不會有任何出言相勸的意思。
他本就是要為秦修撰清除這些麻煩的,哪會如此不知趣地去攬事上身呢,所以他笑了笑道:“來人,送郭娘子出門。”
郭小娘在衙役的帶領下,木木然地走出了知州衙門的側門,然後便聽著側門在她身後嘎然一聲地關上了,這似乎便是將其內心最後的一點希望都完全關閉了一般,此時她才感覺到無盡的悲涼與委屈在一瞬間湧上心頭:
“秦剛!你既然如此無情無義,又何必假惺惺地讓我離婚?你既然對現在的我不聞不問,又為何之前對我張家下此毒手?否則,我即使是千苦萬苦,隻須在家低頭,多少也是一個知縣夫人身份在身……”
自私型人格的典型特點便就是如此,無論何時何地,永遠不會看到自己的問題,會把自己所遭遇到的所有問題的原因歸結在他人的身上。而且,她們就會如此固執地認為:事情的原因就是這樣的!秦剛你得不到我,也自然不想讓我過得有多好,所以你就要出手,殺了我的知縣夫婿,讓我的一切都不複存在,是的,一定是這樣的!
郭小娘一個人木然地走到河岸的大堤上,她的心中一片黯淡,原本是想從這裏縱身一躍,直接在這河底葬身,以此一了百了。隻是這裏是北方,暮冬時分的河道,都還是厚實得可以行走的一片冰原,如同她此時的心境一般地慘白。